隊列訓練教案范文
時間:2023-04-08 23:56:1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隊列訓練教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摘要:隊列隊形是中學體育教學的基本內容之一是體育課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是學校活動培養學生組織紀律重要手段。本文根據中學生身心特點,以及必要的訓練和教育等方面對體育課中隊列訓練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體育課 隊列訓練
隊列隊形變換是教師通過口令調動隊伍來完成的,它貫穿一節課的始終。故科學、熟練地變換隊列隊形,是體育課順利進行的重要條件之一。而且能節約調動隊伍的時間,增加教學密度,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一、隊列隊形的變換體現出一位教師的專業素養
教師的專業素養、對課堂的駕馭能力,在隊伍的調動、隊形的安排中充分地表現出來。一位有專業素養的教師一定能合理地安排隊形進行講解、示范。熟練地變換隊列分組練習,且口令清楚、規范,學生也訓練有素,這樣無疑給課的整體風貌添色、使課的規格上一臺階。相反,教師不能合理、熟練地隊列隊形變化,則可造成學生集體難住淡薄,行動多樣,紀律松散。去年筆者觀摩一堂球類課,教師在做一個示范時,為了讓大家都能看得清楚,就下口令:“看不見的同學到前面來”,結果學生擠成一堆。他不得不再下口令:“不要擠在一起,保持點間隔。”這里我們感覺到學生的注意力已經分散了,有的同學開始講話。同樣還有一堂課,教師站于2列橫隊中間進行途中跑技術的示范、講解。應該說隊形合理,講解、示范也很到位,但他從2列橫隊變成6路縱隊進行跑的練習時,花去較多的時間。等到練習跑時,學生對示范講解的印象已經不深,跑的學習效果差,原因就是教師專業素養不過硬。
二、如何進行合理的隊列隊形變換
首先,教師要認清隊列隊形變換的重要性,將它視為教師的必備基本功。在課的準備部分有意安排一些隊列隊形練習,這樣既充實了教學內容,又吸引學生注意力,又積累了隊列隊形變換的方法,為具體操作時打下基礎。
其次,在編寫教案過程中,一定要考慮到課的每個部分、每個練習的最合理隊形,并根據課的密度要求,設計出各種隊形之間的變換和變換的方法。從而達到思路清晰,胸有成竹。最后,教師在接任1個班體育課的最先2節課里,必須讓學生練習掌握幾種符合教學內容特點的隊列隊形變換方法,初步形成雙方的默契。體現出教學風格,才能使以后的課順暢進行,節省時間,提高效率。
下面是隊列隊形變換的范例:
(一)1列橫隊變為2列相對站立的橫隊
口令:“成2列相對橫隊――走”。
要領:先1至2報數,單數向左前走5步接著向后轉與雙數對齊。運用時機:教師需站在2列橫隊之間進行講解示范時;需要2人對練時。
(二)2列橫隊變成4列橫隊
口令:“成4列橫隊――走”。
概念:先1至2報數。然后下口令:“成四列橫隊――走”。聽到動令后1數不動、2數向右方邁腿一大步與1數對齊(如全體右轉90度成4路縱隊)。
運用時機:2列橫隊集合后要變成4列做操時,或分4組練習時等。
(三)一列橫隊變為開口梯形隊形
口令:“以左右四位為斜邊成梯形隊形――走”(根據橫隊的長短,也可定為五六等)。
要領:聽清口令后,左右第4位向前走一步,第3位同學向前走2步,第2位同學向前走3步,頭尾同學向前走4步(如定為5位,那么第5位向前一步開始,其他依次遞增一步)。
運用時機,常見于示范,講解時采用。
(四)一列橫隊變為開口方形隊形
口令:“以左右四位同學為短邊成開口方形隊形――走”。
要領:基本同3,不同的是向隊中央45度方向前邁較大的步子。
運用時機:示范、講解時。
(五)2列橫隊變為6路縱隊
口令:“成6路縱隊――走”。
要領:二隊1至3報數,然后下令:“向右轉”,再下令:“成六路縱隊――走”。
學生1數不動,在邊2,3數向左前走至與1平行,右邊2.3數向右前方走至與1數平行(如想成橫隊主“向左轉”)。
運用時機:人數較多的徒手操等練習時;想分成6組或6人一組,提高密度練習時。
(六)4列橫隊變為菱形
口令:“成菱形隊形――走”。
要領:聽到動令后,第一列不動,第2-4列向左轉,并向前走超過前列同學一個間距后向右轉回。
運用時機:武術、體操等項目、示范做時采用。
(七)1列橫隊變成圓形
口令:“成圓形隊形――走”。
篇2
關鍵詞 思想政治教育 切入點優化
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善于從興趣和利益動因上去把握學生的思想脈搏,充分認識并主動滿足他們的現實需求與合理的利益訴求,才能獲得學生的主動接受,熱情參與,積極配合,真誠信賴,取得成效。我們應當優化我們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點,使思想政治工作在實踐層面上更具引領功能。
對于剛剛從普通中學跨入護理職業學院的學生而言,在他們十幾年的生活、在學習經歷中,只有在其生病的時候,才有機會接觸醫院、接近醫護人員(除非他們家長、親友是醫務工作者)。所以,從本質上講,醫療護理工作和醫療衛生保健事業,對他們來說是一個認識上和實踐上的盲區。那么,僅僅經過一個暑假,他們就成了“未來的白衣天使”、“人類健康的守護神”,這種角色轉換,不僅需要時間,更需要從他們踏入“白衣天使的搖籃”之日起,給予他們更多的、能引起他們興趣的感性認識,諸如參觀學校的實驗室、動物飼養室、人體標本室;參觀學校的附屬醫院及當地醫院。這種參觀不是走馬觀花式的游覽,要由有關教師、醫院的有關人員帶領,介紹、講解各科室的創建發展經歷、標本的來源與制作、醫療護理工作中所體現的人文關懷與敬業精神,使他們認識到歷史不是生活的延續,而是思想的不斷發展與創新,認識到護理工作者要敬畏生命、關愛生命,只有以多種學養做支撐,才能使自己基礎沉厚,工作才能灼閃其華。
地方高職院校的軍訓大都是以隊列訓練為主,其次是整理內務等,在這期間也穿插學校各職能部門的領導干部分別宣講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最后,以在操場匯報表演隊形隊列,到宿舍檢查內務或干脆就在操場表演疊被子,然后是新生代表發言,校領導總結、表彰而告結束。這種統一模式、程式化的入學教育,對剛剛走進新的城市、新的校園,面對陌生的環境、陌生的面孔的新學員,他們的表現必然是中規中矩的,這讓學校的領、導老師看起來那么順眼,那么自然,那么放心。可過了一段時間,有些新生或是在個別老生的負面“言傳身教”下,或是隨著陌生感的逐漸“漂白”,便慢慢顯露出伴隨他們成長中的以自我為中心、不能吃苦、缺乏責任感等等不健康的心理和不良行為習慣了,把他們在中小學時期的想法和做法又移植到已是高職生的身上了……
要使思想政治教育情通理順,入情入理,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人文力量,使學生認識到:在這個世界上的任何一個領域,任何一種學習,任何一種職業,任何一件事情上,他們所面對的都是一樣的嚴肅、一樣的厚重、一樣的有尊嚴,如果不付出嘔心瀝血的努力,沒有敬畏精神,依然浮躁、輕狂、炫耀、自私自利、投機取巧、自由散漫、不受法律、紀律、倫理、道德的約束,那是絕對沒有前途和未來的,那一定是要受到懲罰的。
在新生入學教育系列活動中,不僅有學校各級領導的報告與宣講,還應聘請在學校當地就業的畢業生,來校為新生演講他們在抗擊非典、四川汶川、青海玉樹及其他礦難、泥石流災難參加搶險、救護的工作經歷與體會,通過這些典型事例的職業道德教育,可以激發學生產生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醫療衛生保健工作的社會責任感。
校園文藝晚會,要以新的理念、新的做法替代沒有主題的“拼盤”與“串燒”的演出,以職業道德教育為內涵、為主線,以立體的、多彩的、貼近學生所學專業和未來職業實際,形式新穎活潑的節目,打造校園文藝演出百花齊放的繁榮景象。比如,護士禮儀表演、護患關系的情景劇、處理醫患糾紛的小品、護士職業道德規范的快板說唱等,引導學生進入護理職業生的角色,找到白衣天使的感覺。通過這樣的文藝演出,營造一種特殊的氛圍,使學生在一種自由愉快、輕松自然的狀態下潛移默化地得到陶養,體驗到禮儀、人際溝通、護患關系,不僅是言談舉止中的禮節性的禮貌,而且是生活和未來工作中的理智與秩序,體驗到和諧與美,體驗到在講禮儀、講和諧,講以人為本中間那永恒不變的是尊嚴,是人的理性,是職業道德的規范,是一種人際關系,是一種文化環境。
雖然高職院校的任課教師都具有大學本科或研究生學歷,都有教師資格證,但是,作為一個合格的教師,不僅要有穩固的專業思想、高尚的教師職業道德,有某一學科專業的科學知識和教育理論素養,有一定的人文科學與藝術修養,還必須具備教育、教學的實際能力,掌握科學的、先進的、融技術與感情為一體的教師職業道德和職業技能。從這一點來看,我們的教師必然在某些方面或多或少存在著知識與技能的“短板”。對在教學中滲透思想道德上認識與實際能力就是其中之一。盡管在“傳統模式”的教學中完成教學工作量也是有所作為,但是,如果鴻鵠之至的缺失,卻可能是對自身乃至對護理職業教育事業不斷攀升的束縛。作為教師,要在整個教育教學生涯中,不斷提升人格魅力、學術魅力,也就是要不斷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和人文素養,抱著自覺自愿的心態去學習、去備課、去實踐,這不僅僅是多看幾本書,多寫幾頁教案,多做幾個CAI課件的問題,而恰恰是為護理職業教育事業奮斗的使命感與為稻粱的利益之間的重心不同的質的區別。
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種文化行為,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內容。無論是學校的各級領導者、管理人員還是任課教師,都必須自覺承擔歷史賦予的責任,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作出自己的那一份努力和貢獻。在自己的那門學科的教學中,通過自己的關心、關注、感受、體會,把《感動中國》以及在一系列重大事件中、在平凡工作中涌現出來的先進模范群體和個人事跡告訴自己的學生,就是理想信念教育、改革開放教育、時代精神教育、法制宣傳教育,就是對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培養。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相互聯系的,學生就是在老師用一些故事、典故、詩詞,以及一些有意義的笑話中,提高了道德水準,使他們看世界的視野更寬泛,使學生有學習動力和有機會發展。
篇3
關鍵詞:體育教學;師生關系;有心人
中圖分類號:G6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23-0016-02
一、對待學生要有愛心和耐心
陶行知先生曾說:“愛是一種偉大的力量,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對學生的愛,是教師對學生情感的體現,是開啟學生內心世界的鑰匙,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基礎。記得一個學生這樣對我說過:“老師,我可喜歡上你的體育課了。”我很好奇地問她是什么原因,她回答說是因為我不厲害,像媽媽一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做教師的首先是讓學生接受你喜歡你。所以我們要有一顆愛心,自己必須帶著感情去上課,并把這種愛心體現在行動上。要處處關心、愛護學生,從細微處入手,關愛學生的生活;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學生的成長。信服教師,側面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體育教學中,越是困難、孤僻的孩子越需要得到教師的愛心和來自同伴的溫暖。體育課堂中學生相互合作的練習和游戲很多,一些學習困難和性格孤僻的孩子往往在找朋友時非常被動,他們很難找到游戲的伙伴。在他們最困難的時候教師的引導是非常重要的,如幫他找到朋友或讓已經結好伴的小組接納他,當他們接納他時在全班同學面前給予表揚,弘揚學生們之間助人為樂的精神。如果說愛心是必需的,那么耐心就是必備的了。我們要有慈母般的耐心去關愛自己的學生。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不同,有些學生做動作時掌握不了要領,教師千萬不可急躁,更不能埋怨,而要沉下心來耐心地幫助、指導學生。在教授《中華響扇》最后的動作“斗轉星移”時,我發現有兩個同學動作不正確,當時火氣一下子就上來了(因為這個動作已經學很久了)。我走過去沉著臉對她們說:“你們怎么還沒學會?今天學不會就不要下課。”她們看著我誰也不敢說話。看到她們一臉的委屈和眼睛里閃著的淚花,我突然意識到我著急,其實孩子比我還急,我自己調整一下情緒,一點一點地放慢速度給她們做示范動作,又做了詳細地講解,然后手把手地教她們,鼓勵她們說沒關系慢慢來,放松點兒,這么簡單肯定能學會的。聽我這么說她們也漸漸地放松下來了,通過反復慢動作的練習果然有進步了,她們臉也上露出開心的笑容。
二、對待學生要有寬容心
人們常說:“不會寬容別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別人寬容的。”作為教師,寬容是縮短師生之間心理距離、消除師生間隔閡的一劑良藥。體育教學活動復雜多變,所受外界諸多環境的干擾,加之學生又活潑好動,比較難于組織,學生經常違反紀律。體育教師要豁達大度,對學生有寬容之情,采取恰當的方法解決問題。對待學生的錯誤應采取冷靜的態度,不應橫加指責,要站在學生的立場上設身處地地替他們想一想,采取恰當、有效的方法幫助學生改正。這種豁達大度的寬容之情使學生感到教師富有人情味,對教師產生一種既崇敬又敢于接近,友好相處的親近感,使學生從內心深處反省自己的行為,喚起學習激情。
三、組織教學要精心和用心
組織教學是體育課堂成功的關鍵。唯有精心和用心,才能提高駕馭教材和課堂的能力,增強體育課教學的有效性,使體育教學在“啟智、求知、調心、育人”等方面,獲得最可能大的效果。
精心導“活”。教師必須深入鉆研教材,對為什么教——教學的目的和任務;教什么——教材的內容和重難點;怎樣教——課程的教法和手段,做到心中有數。巧妙地安排教學環節,把體育課上好上“活”。
精心激“趣”。教師必須要了解學生的身體素質、認知能力、學習動機、興趣取向,還要了解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的程度。結合學生的實際,挖掘和發揮教材內蘊的魅力,采用創設情境,引人入勝;組織游戲,陶冶情操;實物演示,幫助理解;動作模仿,激發興趣;音樂渲染,強化氣氛等適合小學生心理特點的教學方法,引導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喚起和增強他們的學習欲望。
精心排“擾”。教師必須考慮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異常情況(如:上課時周邊環境的干擾,個別學生的違紀,天氣的突然變化等),設想解決的辦法。才能做到根據不同的問題和情況,靈活善變地調整教案,排除干擾,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使課堂教學處于良好的狀態。例如:隊列訓練時,往往會有個別頑皮的男生,去拍拍旁邊同學的腦袋,或去踢踢前面同學的屁股。為此,教師要針對這些學生的不良習慣,組織“拍球比多”、“跳進去拍人”、“沿線追拍”、“小足球運球接力”等游戲,把不良習慣引導到健康、有趣、正常的學習上來。
四、體育教師要有學心和恒心
篇4
關鍵詞:體育教學;德育滲透;訓練方法
教育最終是一項為未來培養人才的神圣事業,現代社會的發展,要求我們培養的是未來的建設者,不但要有知識、有文化、有強健的身體,而且還要有遠大的理想、堅定的信念和甘愿為社會主義獻身的精神。培養學生的高尚品格,陶冶學生的良好道德風尚,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是學校教育的任務。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體育課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因為有其本身教學特點更顯重要。隨著社會節奏的不斷加快,人們對健康的需求越來越渴望,體育課這一教育內容越來越受人們的重視,體育課在學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備受學校管理層的重視。如何在體育課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筆者進行了如下嘗試。
一、明確體育教學中的德育目標
德育原是“道德教育”或“思想品德教育”的簡稱,即教育者按照一定社會或階級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進行系統的影響,把一定的社會思想和道德原則轉化為個體的思想意識和道德品質的教育。
體育教學的基本任務,早已提出了進行德育教育的明確要求:全面鍛煉學生的體質,為終身體育奠定良好身體基礎;使學生掌握體育與健康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技術,培養學生體育能力和鍛煉身體的習慣;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意志品質教育和美育,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與愛好體驗運動的樂趣,達到精神愉悅,獲得體育鍛煉。
體育教學中德育的內容:進行社會主義思想品德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教育、培養學生高度的組織性和紀律性、培養團結友愛、相互合作的集體主義精神、培養責任感。
二、體育課德育的幾種方法
1 明確每次課的教學任務和德育任務。在備課時,根據本次課的教學、練習內容有目的地計劃德育任務。例如上鉛球課,由于鉛球練習存在一定的危險性,組織紀律性和一切行動聽指揮顯得很重要,這也是避免教學事故的重要措施。所以筆者在教案里就明確本次課的德育任務是培養學生有嚴格的組織紀律性。
2 體育課堂常規的主要內容,是學生在課堂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是向學生進行禮貌、組織紀律等教育的一個十分重要的途徑。新生開學第一次課,首先向學生講清體育課的目的、任務、要求。每次課上的集隊、隊伍調動、結束集隊、小結都一絲不茍,嚴格組織紀律,嚴格規范,使學生養成一種認真、負責、一絲不茍的作風和嚴謹的治學態度。
3 在教學計劃安排時,體育教學具有內容多、范圍廣、思想性強等特點,是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有利因素。由于每個運動項目內容不同,達到的教育效果也不同。不同年級有所側重,一年級新生側重于體育游戲的教學內容,以便通過遵守體育游戲的規則來培養學生循規守紀,培養他們誠實的品格,培養他們形成一種公平競爭意識和互相協作的精神。高年級側重于一些教學比賽,在比賽場上如何互相配合,注重觀察等等。通過這些來培養學生勇敢、堅毅、果斷、機智的品質。田徑中快速跑教學,通過練習,培養學生堅毅和勇往直前的精神;中長跑教學,往往使人感到枯燥乏味,但堅持練習,能培養頑強、堅韌不拔等意志品質;障礙跑教學,能培養學生勇于克服困難、勇敢頑強的優秀品質;每年在教學計劃中都安排冬季耐力跑考核,通過耐力跑的訓練和考核,培養學生吃苦耐勞、不屈不撓的精神。總之,在教學計劃中根據不同年級、不同項目有所側重、有目的地進行教育。
4 在體育理論課上,通過講解體育比賽成績獲得、中國體育的發展過程、運動員的成長歷程等內容來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讓學生明白體育鍛煉不但能使體能增強,更能為祖國爭光。更通過中國參加奧運會的歷程激發他們的民族自豪感,使他們更清楚認識到落后就要挨打的事實。
5 在武術課的教學中注重武德的培養。在練習中不失時機地灌輸武德教育,利用古今武德高尚的事例給予他們啟發,使他們明白學習武術的目的是強身健體、防身自衛、見義勇為,讓他們明白在習武的過程中德高為首的真諦。
6 言傳身教,規范德育修養。比如上課提前準備器材場地和準時上課,課后認真檢查器材歸還,切實執行教育局的規定,讓學生潛移默化形成良好時間觀念和一絲不茍的勞動態度,模范遵守勞動紀律。
7 在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地給學生制造一些挫折。比如在學習跳遠時,故意把達標的要求略提高,讓相當一部分人要通過努力才能達到。在訓練之前給予壓力,暗示通過奮斗可達到理想或目標,以此來培養學生為理想奮斗的心理和思想素質。
三、結合課堂常規進行德育滲透
課堂常規是體育教學的基本要求,體育課堂常規教育的過程也就是向學生進行文明禮貌、組織紀律、思想作風的教育過程。教師應嚴格執行課堂常規教育,制定出各種嚴格的制度,加強組織紀律性,以保證體育課的正常進行。
首先,堅持每堂課的師生問好儀式,培養尊師愛生的意識和師生間的親切感。關心學生,是師德的重要表現,師生之間互相理解,感情相融,盡量縮小心理上的距離,思想品德教育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其次,嚴格隊列訓練,培養良好的組織紀律性。在訓練中,教師提出要求:學生做動作時,要時刻想著大家是一個整體,按照口令做到步調一致、精神抖擻,如果一個人的動作錯了,就會影響到整個班級的精神面貌。通過這一常規要求,不僅有針對性地培養了學生遵紀守法的自覺性,而且進一步增強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使學生做到動作整齊一致,既達到了體育課的要求,又使學生在一個嚴而有度的良好環境中上好體育課。
四、體育教學中貫徹德育教育的時機
體育教學中,貫徹德育教育最重要的時機是在新生的第一、二節課,因為生源不同,教學水平難免參差不齊。假如這時德育教育沒有做好,將會給今后的體育教學帶來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