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英語作文范文
時間:2023-04-06 13:04:1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中學生英語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英語教學;作文技巧;策略思考
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人們也和語文老師一樣,感到比較頭疼的是學生的寫作,為什么學生的寫作就如同蜀道難難于上青天呢?其本質性的問題當是技巧問題未曾能夠去根本性地解決好。現結合自己平時教學的實際談幾點關于學生習作的技巧問題,權且拋磚引玉。
一、形成英語作文技巧需要訓練的廣泛
應當說,初中英語教材文本內容也是相當廣泛的,不僅僅就比較適宜初中學生去閱讀,而且也比較適合學生進行相關寫作的模仿。這就從相關意義上說明,英語教材內容給了我們學生以比較廣泛地進行模仿寫作的空間。由此,我們可以做出這樣的思考,教學英語文本時,能否從模仿教材進行比較廣泛的訓練上去提高學生的寫作技巧?其回答就應當是完全意義上的肯定。因此,我們就應當在英語教學中做出這樣的抉擇:教學時,要想方設法去賴于教材提供學生寫作訓練的資源,讓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進行寫作。譬如,平時的閱讀我們都接觸到圖文并茂的文本,圖上不僅僅就有人物、景物,還有相關的文字、環境和數字等與文本有緊密聯系的內容,那么在教學時,我們就必須利用圖,讓學生在觀察插圖的基礎上,通過分析、思考,看看文本作者是怎樣把圖中的相關信息轉化成為文字的,通過分析思考,看看作者是怎樣把握住圖中信息與信息之間比較嚴密的邏輯關系的。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們再提供與文本插圖相近的圖畫,引導學生去比較仔細地看這樣的圖,比較認真地去“讀”這樣的圖,比較深刻地去思考這樣的圖。如果學生能夠去由淺入深或者就是嚴格意義上由表及里地看懂了這樣的插圖,那學生圍繞插圖進行寫作也就顯得完全意義上的游刃有余了。因為學生已經把握住插圖的邏輯關系,而且沒有停留在插圖的淺表層面,發現所提供圖畫情景方面的意圖和內涵。這樣的經常性的訓練,對于學生而言則比較有意義地產生熟能生巧的效果。
二、形成英語作文技巧需要訓練的漸進
在學生的英語寫作上,我們不能總想讓學生能夠去一口吞個餅兒。這本身就不符合教育教學的規律,我們也不能以學生的漢語作文去要求學生的英語作為,這更不符合語言教學的輸入輸出的規則。因此,從相關意義上說,對于初中學生所進行的第二語言學習之寫作,就不僅僅要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還要遵循學生第二語言習得方面的規律,堅持學生的循序漸進。平時,我們都看到這樣的現象,學生都很想能夠將自己的文章寫得那樣的漂漂亮亮,但就是茶壺里有的嘴里倒不出來,由于這樣那樣的原因,特別受著相關詞匯量的限制,學生就很難去予以文筆意義上的表達了。所以,作為學生的英語寫作,我們所要求學生寫作所運用的素材或者就是一定意義上的題材,當需考慮學生能否做到文如泉涌,尤其不能讓學生因為多少詞匯的多沒有掌握,而就像口頭表達那樣吞吞吐吐地寫不下去,或者就是嚴重意義上的不可能再有下文。為了能夠讓學生的寫作盡可能地掌握一定的技巧,對于初中學生而言,竊以為訓練的起點要低,訓練的過程要細,而且當是一定意義上的螺旋式上升,作為教師尤其不能就是那樣的心血來潮。因此,在平時讓學生進行寫作時,我們都堅持做這樣的事兒,仔細思考和設計學生的寫作要求,也仔細權衡學生在寫作中可能出現的語言表達上的困難。譬如,一次以提綱的形式讓學生去寫作,考慮到學生在相關習作中所出現的問題,特地提醒學生去注意,多用簡單的句子去表達,多用自己熟悉的短語和句型。如果遇到表達上的障礙,也完全可以去換一種說法,也完全可以將一句變成兩句,或者就是原則意義上的三句。學生們按照如此要求進行寫作,那就顯得相當的輕松。這樣的輕輕松松寫作,學生也在一定意義上得到了循序漸進意義上的掌握住一定的寫作技巧。
三、形成英語作文技巧需要訓練的獨到
英語教學中,讓學生去寫作應當說人們還是比較重視的,也在一定的時段提出過多種意義上的口號。譬如讓學生去多寫多練,以為學生能夠掌握相關的寫作技巧都是靠著無休止的訓練所達成的。因此,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學生的英語寫作的經常性操練也就顯得那樣的司空見慣了。學生寫得多了,老師也無從去進行過多或者過精的批閱。學生是寫了,但學生也很難看到自己在寫作中的存在問題,尤其是那些中等偏下的學生,本身就對英語寫作是一團霧水,那么對于那多多的寫作,多多的看不到自己存在問題的寫作,其價值和意義當是何在?所以,對于初中學生英語之習作我們也不宜去比較麻木地高喊著沒有任何價值的口號,更不要去哄眾共走獨木橋,在學生的習作上去做點比較實實在在的事情。譬如,對學生的習作,我們也不宜提倡學生無休止的多練,而應當讓學生練一次就是一次,練一次就應當能夠獲取一次的效果。從這個意義上講,作為學生的英語習作,形成英語作文技巧需要訓練的獨到。在平時學生所必須進行的英語寫作中,為了做到寫作訓練的獨到,首先從設題開始思考,如所設的寫作題目必須是要求學生去細心閱讀不可的,要能夠讓學生細心到讀好每一個提示。如要求學生去做看圖寫文的寫作訓練,那所提示給學生的圖,就是一個比較簡單的數字,或者就是一個看似簡單的文字,都要讓學生感到是那樣的有咬嚼,當學生能夠去比較理想地咀嚼起圖上的每一個信息時,當一個個學生就是那樣比較認真地咀嚼起來后,學生不僅僅就在寫作時是那樣的文思泉涌,更為理想的是養成起比較理想的看圖審題方面的良好寫作習慣,尤其是能夠比較現實地讓學生應對那形形式式的中考試題,比較理想地寫出令閱卷老師都感到比較瞠目結舌的文字來。
總而言之,初中學生的英語寫作是一定需要技巧的,但事實上能夠培養學生寫作技巧的也是比較難的,可困難永遠都小在勤于思考勇于探究之人的眼下。作為英語教師,需要做出更多更為比較理性的思考來,不要去麻木行事,那讓學生的英語寫作綻放出極為靚麗的奇葩將會是完全意義上的為期不遠。
【參考文獻】
[1]朱永新.享受與幸福[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8
篇2
【關鍵詞】英語作文;學生;害怕;培養;創新能力
中學生英語作文教學一直是中學英語教學中的薄弱環節,似乎難題不少:教師苦苦思索,刻意尋求方法、序列,講的頭頭是道,學生也能隨聲附和,可是一提起筆來卻是眸子里渺茫,看不出一絲火花的爆發。其實英語作文是一項復雜的心智技能,是一種長效應的勞動,單靠那機械的背誦方法,技巧的說教也能教會學生的作文知識,但不能教會學生的作文能力,更談不上振作學生的創作激情,激發創作靈感,久而久之反而會使他們失去信心,厭煩英語作文。為了擺脫英語作文教學中這種低效的困境,努力提高英語作文教學的有效性。Then,在新課改中,How to guide students to go to a more smoothly writing way?
筆者結合桐梓縣農村中學英語教學實踐,在這里與大家探討以下幾條個人的看法:
(一)要探究、改革英語作文教學:
要探究、改革英語作文教學,首先要探究作文的本質特點,它是學生眼中的世界,反映了學生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體現著他們各自的個性。作文的本質是體現特點是體現自我心意、自我個性、自我思想,是學生對生活不同積累、不同感悟后的再創造。讓學生善于創新是培養學生作文能力的關鍵。
培養學生作文的創新能力就應更多地考慮學生智力及非智力因素的差異性,不搞“一刀切”,把作文教學封閉在課堂里,封閉在范文的表達形式上,封閉在教師的主觀意念里,而是給學生充分的自由度,廣闊的空間度,激發學生的創造才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充分展示自我心意、自我個性、自我思想,創設良好的寫作心境。
(二)克服農村學生怕初中英語作文的心理:
學生有沉重的心理負擔都是老師給的,因此解鈴還須系鈴人,教師要考慮學生寫作心理規律,考慮英語作文能反映社會生活的多樣性。這些特點,要求盡量在“寬”字上下功夫,培養學生英語寫作的興趣,調動學生英語寫作的積極性。A、命題要寬。教師應鼓勵學生在平日的日記中寫不同題材、不同體裁、命題新穎的文章。同時考試的命題最好以母子題或填空題的形式出現,如母題《Write a thing/ an event about…》”,子題讓學生自己寫;填空題《I like …》、《If …》等,這樣的題目能給學生留有選擇內容、發揮才能、體現自我的余地,從而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思維。B、評改要寬。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在這方面花的時間確實很多,但往往收效甚微,其原因就在于學生沒有參與修改的過程,體會不到修改的意義,他們看重的是分數的多少。因此教師修改的權力要下放,修改的方式、修改的面要寬。這種評價沒有一個客觀的指標體系作為衡量標準,而是憑借教師的教學經驗進行主觀評定,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作文印象評價法。但從創新這個角度出發,教師應對學生的英語作文進行新的審視與新的評價,應盡量克服因教師個人觀點的狹隘性而帶給學生的負面效應。教師對學生的寫作評分要寬,多數為A、B檔次提高英語寫作積極性,讓學生樹立寫作的自信心。
(三)打破學生固有的思維定律:
在日常的英語作文中,并不需要創新,只要用思維的慣常定勢來處理問題就可以了。但是當需要創新的時候,思維定式就成了“思維枷鎖”,阻礙創新思維的產生。1st,在英語作文教學中要鼓勵學生敢于擺脫傳統觀念的桎梏,敢于對素有定評的東西問個“Why”“Right or Wrong”。2nd,在英語作文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善于感應時代的脈搏,善于接受新事物,站在新的高度去審視、評定一些舊觀念,或向舊的觀念注入新的內容,從而使自己的思想積極活躍,不斷更新。3rd,在英語作文教學中要創設濃厚的創新氛圍和增加必要的壓力,促使學生“change by themselves”。
(四)加強寫作練習
初中學生英語寫作是《大綱》和《課標》對初中生在英語學科方面所要求的四項技能的最終落點,對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組句、謀篇都是一個挑戰。要寫好英語作文,必須重視以下幾點;
(1)牢固扎實地掌握英語各項基礎知識并靈活運用;
(2)觀察理解試題要求的提示內容,獨立思考,組織信息材料,安排短語結構,決定先后順序,確定表達方法;
(3)會使用英語中的連詞,如and,but,so等,使短文銜接自如,給文章潤色,提高表達效果;
(4)掌握并能熟練使用各種應用文的體例、常用語、格式等。
總之,在英語寫作教學中,要想培養中學生英語作文的創新能力,除了要指導學生系統學習英語知識外,教師還要有意識地幫助學生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并且具有不斷調整自己學習策略的能力。這不僅有利于他們把握英語作文的方向、采用科學的途徑、提高英語作文水平,而且還有助于他們形成自主英語寫作的能力,為終身英語寫作奠定基礎。只有當學生明白在寫作過程中不僅要有“基礎”,而且應有“創新”時,學生才能真正消除他們在寫作時無話可寫而產生的恐懼心理,就一定會在寫作中放射出耀眼的創造思維的火花。與此同時,也解決了如何培養中學生英語作文的創新能力的核心問題。英語寫作從詞與詞的搭配、句子結構、語法規則等多方面要求我們做到語言準確、簡潔規范,從審題、構思、邏輯順序安排等方面要求我們能夠切題、不漏要點,同時還應做到行文連貫、流暢自然。
參考文獻:
[1]任一明.學會學習-中學英語學習策略[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篇3
參觀動物園作文(1)
Today is a sunny Sunday, my uncle took my family to visit Shanghai wildlife park. Inside the zoo and saw a sea of people, have children, the elderly. Small uncle bought tickets, we began to visit.
We start with the reptiles. There are all kinds of snake, there are different colors and shapes of lizard... But I like mang snake, you see the body of it, the size of a bucket. It climb on a tree, color like a tree, don't look at just couldn't find it. Such disguised can better capture the animal, and can avoid the enemy's eyes.
Then visited the monkey animals. There are all kinds of monkey. My favorite is charming and lovely golden monkey. It is golden head, body color is light yellow, silvery white face with a pair of round eyes, feet are black, looks very attractive. It's jumping on the branch, the naughty personality, how like a naughty child. Visitors can't help to throw their own food to eat, every time to catch the golden monkey. After eating continued to tourists make a face.
And then there's the cervid family. There are all kinds of deer, which I like giraffes. The head of the two horns like two matches. I asked, "daddy why the giraffe's neck so long?" Dad said: "the giraffe's ancestors neck and legs is not so long. Now the giraffe because earth'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climate change, the lack of food, neck shorter giraffe die off because of the high can't reach the leaves on the tree, long neck point is stubbornly survive." We also visited many other animals.
I'm so happy today, but listen to commentator said, due to the destru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many animals can only see in the zoo. Suddenly my heart heavy.
今天是個陽光明媚的星期日,小舅舅帶我一家去參觀上海野生動物園。到了動物園,看見里面人山人海,有小孩、老人。小舅舅買了門票,我們就開始參觀了。
我們先參觀的是爬行動物。有各種各樣的蛇、還有顏色不一、形態各異的蜥蜴……其中我喜歡大莽蛇,你看它的身子,有一個水桶那么大。它爬在樹上,身上的顏色像樹枝一樣,不仔細看就找不到。這樣偽裝起來可以更好捕獲動物,又可以躲過敵人的眼睛。
接著參觀了猴科動物。有各種各樣的猴子。我最喜歡的是那迷人可愛的金絲猴。它的頭部是金黃色,身體的顏色是淡黃色,銀白色的臉上鑲嵌一雙圓溜溜的眼睛,腳板是黑色,樣子非常迷人。它在樹枝上蹦來跳去,那頑皮的個性,多么像一個淘氣的小孩。游客們情不自禁的把自己的食物扔給它吃,每次都被金絲猴給接住了。吃完后還在不停的向游客們做鬼臉。
然后就是鹿科動物。有各種各樣的鹿,其中我喜歡長頸鹿。那頭上的兩個角像兩根粗大的火柴。我問:“爸爸長頸鹿的脖子為什么那么長?”爸爸說:“長頸鹿的祖先的頸和腿沒有現在長頸鹿那么長。是因為地球生態環境和氣候的變化,食物缺乏,脖子短點的長頸鹿因為夠不著高樹上的樹葉而相繼死去,脖子長點的則頑強地生存下來。”我們還參觀了許多其它的動物。
今天我真快樂,但是聽解說員說的話,由于環境的破壞,許多動物都只能在動物園里看到。忽然我的心又沉重了下來。
參觀動物園作文(2)
Today, our collective to visited the zoo in panyu xiangjiang wild animal world.
Came to the zoo, the first thing we saw was very strange scenery, tens of thousands of birds fall rows of big trees,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river seems to be playing, and seems to be acting, anyway, is very beautiful!
Then, we sit, "Mercedes" the train on the tour bus zone. We first see is a deer, sika deer, deer horns and so on. "Hi, how there have two small peaks?" It turns out that this is the camel's hump, have a plenty of double hump, still have a plenty of single hump. Next, we see is a sheep, antelope, goats, sheep, has everything. "Look, the elephants!" Original, there is a classmate saw the ivory in the bushes, I hurriedly filed a camera, elephants, press the shutter. Suddenly, I felt a bit scared, originally I saw vertical engraved on the side of the road sign three eye-catching Chinese characters "wild" area.
After entering a wild area, the first thing we see is a tiger that terrible, "look! I found the king tiger." Look down I am referring to the direction, I saw a strong king tiger standing on rocks, it is especially striking in the populations. "What's that?" See a brown, fluffy stuff into eye, originally is a brown bear! After a while, we are looking forward to already a long time of cheetah finally appeared, the agility of the body, make we couldn't help the gasp in admiration. Rhino, is we see animals, it that chubby body, it's very fun. In the wild area, we also saw the other animals, such as: the lion, hippopotamus, zebras and so on.
To the pedestrian area, we take the backpack with gusto, pedestrian area is really an interesting place, here, we eat snacks, see the show, also saw the golden monkeys and other rare animals, alas, bad weather, the weather was too hot, the tour guide had told us to hurry home trip.
Meaningful and move feeling, joy, friendship... Are all included in the trip, how I want to back to this period of time!
今天,我們集體去參觀了番禺的動物園——香江野生動物世界。
來到動物園,我們首先看到的是非常奇異的景色,成千上萬只鳥兒落在河對岸的一排排大樹上,似乎在嬉戲,又似乎在表演,不管怎么說,就是非常美麗啦!
接著,我們坐著,“奔馳”火車在坐車區里游覽。我們首先看到的是鹿群,有梅花鹿、尖角鹿等等。“嗨,那兒怎么有兩座小山峰?”原來,這是駱駝的駝峰,有的是雙駝峰的,還有的是單駝峰的。接下來,我們看到的是羊,羚羊、山羊、綿羊,真是應有盡有。“快看,大象啊!”原來,有一位同學看見了藏在樹叢中的象牙,我連忙提起相機,對準大象,按下了快門。忽然,我感覺自己有點膽戰心驚,原來是我看見了豎在路邊的牌子上刻著三個醒目的大字“狂野區”。
進入狂野區后,我們首先看到的是老虎那威武的身影,“看!我找到虎王了。”順著我指的方向望去,只見一只身體健壯的虎王挺立在巖石上,它在虎群中顯得特別引入注目。“那是什么?”只見一團棕色的,毛茸茸的東西印入眼簾,原來是一只棕熊啊!過了一會兒,我們盼望已久的獵豹終于出現了,那敏捷的身體,使得我們不由得發出了贊嘆。犀牛,是接下來我們看到的動物,它那胖胖的身體,真是太好玩了。在狂野區,我們還看到了其他動物,比如:獅王、河馬、斑馬等等。
篇4
關鍵詞:文學素養英語學習中學生
一.中學生英美文學素養現狀
1.缺少培養提升意識
受應試教育影響的當今教育體制,學習能夠應對篩選型考試的知識已然成為學生和家長的首選。如果說,部分家長在學生幼年期愿意學生閱讀課外書籍,積累文學素養,到了中學階段就不愿意學生在課外閱讀浪費時間。甚至可以看到大部分中學生看的課外讀本都是滿分作文,寫作技巧,英語作文模板等。這些書籍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豐富學生文學素養的,但是,相較于經典的文學作品來講,其滲透力稍低。如果說語文老師還會推薦學生閱讀四大名著,英語老師則不愿意學生消耗時間在閱讀英文原著上,因為英語文學作品的原著,不管是從單詞、語法或者句式來講,對中學生都屬于較難攻克的級別,是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去理解吸收的,不如中文文學作品容易接受。但是英語不僅是一種語言,更是一種文化,學習者應該去理解其文化背景。學生在被巨量的學習任務掩埋時,也對培養文學素養無能為力。即使他們想要吸收英美文化,但是應對學校布置的任務已經消耗了他們的大部分精力。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學生認為等自己高考結束,沒有壓力的時候閱讀自己喜歡的文學作品。真到了這個放松時刻,學生的注意力就又會被手機和電腦吸引。提升學生個人、家庭和學校的培養意識對培養中學生的文學素養來講是十分重要的部分。而培養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漫長的時間中不斷積累的,樹立培養意識,是培養文學素養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2.文學素養參差不齊
在信息爆炸時代,學生獲得的信息良莠不齊,在尚未形成正確的三觀時,他們尚不能準確地挑出適合自己吸收的信息,因此就導致了學生的文學素養參差不齊。英語作為第二外語,對學生來講,是一門新的知識也是一種新的文化,當這種文化與我們的傳統文化碰撞時,會產生分歧,那么有相關文學底蘊的學生,在日常的積累中形成了相應的文學素養,更容易接受這種外來文化的沖擊帶來的不同之處。通常情況下,家庭教育氛圍較好的學生,在幼年期接觸的文學作品較多,所以他們有一定的文學積累,有一定的分析鑒賞能力,也比較容易接受外來文化,同時也有相關的文學積累,在理解課堂知識等方面都有相應的優勢。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絕大部分家庭都能夠重視學生早期的文學教育,培養學生閱讀、分析和鑒賞能力。但是部分學生在社會信息的浸染中,不斷吸收糟粕文化,讓其腐蝕自己已積累的良好文學素養,導致后期學生的文學素養逐漸分化。造成學生文學素養參差不齊的現狀。
二.中學生文學素養對英語學習的影響
1.有助于學生擴大跨文化知識
任何語言都是植根于其文化土壤當中,英語也不例外。我們現在的學習方式是將英語獨立于其文化背景和社會習俗之外,單獨學習其語言的運用。而學生的文學素養可以彌補這一漏洞。閱讀文學作品最為培養文學素養的基本方式,成為了學生熟悉和理解西方文化的通道。通過培養文學素養提升跨文化知識,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更有助于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進行,學生產生求知欲的時候,接受信息和處理信息的速度更快,更容易吸收課堂知識。
2.有助于學生豐富學習手段
學習英語逃不過聽說讀寫譯五個步驟,現階段中學教育,往往是將這五個部分分割練習。英語是一門語言,更多時候是為了溝通,在溝通時通常是兩、三個步驟同時進行,分割練習只是為了應對考試。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則提供了一種綜合的練習手段,閱讀文學作品同時訓練了讀、說、譯的能力,觀看文學影視作品則同時訓練了聽、譯能力。學生在培養文學素養的過程中不斷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更進一步的掌握聽說讀寫譯的精髓,在推行全英授課的當下,有助于提升學生課堂學習效率。
3.有助于學生奠定語言基礎
文學素養,同時也是一個人的文學底蘊的展示。在培養過程中,學生也在不斷積累語言知識,奠定學生的語言基礎,如詞匯、語法等。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語感。對其英語學習起著促進作用。在學習過程中,有的學生寫出的文章更叫地道,而有的學生的作文可能只有中國人可以看懂。這也就是為什么需要從中學就開始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語言基礎是地基,是需要夯實打牢的,如果地基都是缺斤少兩的,那么往后的語言學習過程就更加困難。文學素養也是一個沉淀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不斷充實自己,不斷地查缺補漏,從而能夠更加全面的掌握一門語言,也更容易吸收教師傳授的知識。
4.有助于學生提升語言能力
語言能力是指掌握語言的能力,具體表現在人能夠說出或理解前所未有的、合乎語法的語句,能夠辨析有歧義的語句、能夠判別表面形式相同而實際語義不同或表面形式不同而實際語義相似的語句以及聽說讀寫譯等語言技能的運用。文學素養的提升可以促進學生對語言綜合能力的掌握,培養語感,簡化理解過程,形成英語思維,更加高效的進行英語學習。
三.如何提升中學生的文學素養
1.教師首先樹立培養意識
教師首先要樹立提升學生文學素養的意識,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滲透,在解讀文章時注入文化背景知識的導入,介紹作者概況、寫作背景,不僅能夠提升學習者學習興趣,也能幫助他們建構文章框架,彌補了單純依靠語言進行理解的不足。教師首先在學習過程中認識到文學素養的重要性,才能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影響學生,同時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進行課外文學教育時,掌握基本方法,學會自主查閱資料,了解相關背景信息。
2.精心篩選學習材料
在提升文學素養的過程中,學習者和教導者應該慎重篩選學習材料。尤其是對于初次接觸英語文學作品的學生來說,過于簡單的文學作品會讓他們輕視文學教育的重要性,而過于復雜難懂的作品則會打擊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選擇合適篇幅且符合學生興趣方向的文學作品在提升學生文學素養的同時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積累豐富的文學知識,推動今后的英語學習。
3.養成文學學習習慣
文學素養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需要經過不間斷的積累,這就要求學生養成長期的文學教育習慣。例如,每周堅持閱讀英文文章,養成做筆記的習慣。每月看一部優秀英語影視作品,模仿練習發音等,都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提升文學素養的良好學習習慣。同時也可以中和枯燥的日常學習生活,作為一種放松方式,在輕松愉悅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
篇5
【關鍵詞】高中英語;作文;批改
一、問題的提出
在現實情況中,上海高中學生的英語作文的批改有效性整體不高,原因有如下兩點。
一是教師。部分教師對于學生的作文的評價在有效性、及時性與針對性方面有待提高,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給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帶來負面影響。
二是閱卷方式。隨著網上閱卷的逐步推廣,英語考試中作文批閱已經電子化。這提高了閱卷的客觀性和效率,但同時閱卷教師不能對學生的作文進行任何形式的批注或批改,只能給出一個分數。考試結束后評講試卷階段,學生對于自己文章哪里有錯,怎么改錯,如何提高等幾乎無從下手。
二、為什么要強調英語作文批改有效性
(一)對作文進行批注和評判能對作文的作者帶來最直觀和實際的反饋。有利于學生迅速發現自己的不足,從作文的反饋中找到知識的欠缺,并根據批注和評語的啟發來改進自己的作文。因此,學生對于作文的批改十分看重,而且對于有挑戰性和一定難度的作文還渴望迅速得到反饋,有的同學是自我比較,有的同學是互相比較,這樣,作文及時批改還間接推動了良好學風的形成。
(二)對作文進行批注和評判能使教師檢驗教學效果是否達成,并間接推動教師的專業成長。批注和評價學生作文不僅需要教師有耐心、細心,更需要教師藝術性地運用語言,同時能否給出有價值的建議,考驗的是教師的專業水準。如果可能,應提倡教師自己也要寫作文。即,給學生布置了什么作文,老師也要寫什么作文,這是一些有魄力教師的自我挑戰。
(三)對于作文的批注和評價,能增進師生的深層次交流,激發學生對于寫作的熱情。因為作文評語的一對一性,良好的評語是一種有效的師生溝通的途徑。同時,教師真誠而有效評價能激勵學生繼續寫作。
三、如何提升高中英語作文批改的有效性
(一)策略一:制定標準,規范教師自身的批改行為
1、使用評分標準
教師須嚴格使用評分標準,并將此標準傳達給學生。將標準化考試的作文評分標準印發給初學寫作的學生,讓學生明確從語言、內容和結構三個方面關注作文的質量。同時,在每次評講作文時,將典型的A、B、C類文章及其分數以匿名的形式發給學生。
2、使用規范的訂正符號體系
教師須制定訂正符號體系,并讓全體同學熟悉。可將其印發給學生并要求他們貼在作文本顯著位置。下表1為一范例。
3、撰寫評析
教師應通過撰寫評析促進學生寫作思維的提升。教師容易有這樣的想法,我已經將文章中的錯誤標明了,那么就應該完成了批改的任務。事實上,批改錯誤只能是糾正語法和結構的問題,卻不能解決思路的問題。而評析能起到反饋思路并指導思路的改進!因此,評析非常重要,評語的書寫也是需要藝術的。“沒人喜歡空洞的贊揚。”(Jeremy Harmer,2011)評析可以是英文的,也可以是中文的。這取決于學生的水平和評析內容本身的難度。
(二)循序漸進,規范學生的“寫中”與“寫后”行為
1、選擇性批改
學生習作批改應有階段性目標和整體設計,關注學生的“寫中”錯誤。對于一個班級學生的寫作教學,教師應有整體設計,并針對學生的實際水平提出階段化的要求與目標。“訂正學生作文的最常見方法恐怕就是標出下劃線、刪除線、問號以及偶爾出現的勾…但這種密集訂正有時會有適得其反的效果。”(Jeremy Harmer,2011)選擇性批改是指每一次作文批改時,教師只關注一個方面:如動詞時態、標點符號、段落結構、語言風格、文章格式、選詞用詞等。另外,應在布置作文題目時就告知學生本次作文寫作關注哪個方面。
對于剛接觸英語寫作的學生,選擇性批改的順序是:段落結構(教會學生搭好文章框架);動詞時態與數(教會學生關注常見錯誤);過渡語(教會學生思考段間與句間邏輯);選詞用詞(教會學生關注詞性與詞義辨析);句型結構(教會學生正確合理運用復合句與特殊句型)。
2、幫助學生建立查錯清單(錯誤檔案)
學生習作批改應有助于學生的“寫后”自省與總結。批改的目的是反饋,反饋的意義是自省,自省的作用是改變。教師應通過自己的批改行為,有意識幫助學生進行反思與改進。建立差錯清單是一種有效的途徑。
(三)與時俱進,主動運用信息科技提升批改效率
1、使用電子文稿進行批改
教師應推廣運用電子文稿進行作文批改。這不僅符合當下電子化閱卷方式的要求,且具有多重優勢。使用電子文稿的優點如下幾點
(1)學生的作文初稿更易于批改。由于一些學生的手寫字跡較差,甚至有時難以辨認,會給教師批改帶來麻煩。而電子稿能解決這個問題。但是需要和學生明確office的版本。
(2)教師的批改更易于學生辨認。教師可以使用word中的“批注”功能,能有效批改學生文章初稿中的錯誤,且指向明確。
(3)學生修改初稿更便捷。如果使用電子文稿,經教師修改后,學生可以直接在原電子文檔上進行修改,而不必重新在寫一份。
(4)電子文稿易于展示。因為通常教師在作文評講課上需要印發一些典型習文,電子文稿就省去了教師或學生再次輸入電腦的麻煩。
(5)電子文稿更易于積累和保存。如果一個教師比較細心,那么就能逐步建立一個學生作文庫了。
2、使用公共郵箱
教師應建立公共郵箱,便于學生提交作文和建立資源庫。在與學生接觸第一堂課,教師就應建立公共郵箱,并且把密碼公布出來。公共郵箱的作用有:
(1)學生可以隨時將作文稿件通過電子郵件發送給教師。
(2)教師可以將修改、批注、評語及時發還給學生。
(3)每個學生都可以看到其他人的作文,有利于學生互評和互學。
篇6
【關鍵詞】初中英語 寫作教學 問題 提升策略
英語寫作是一個語言輸出的過程,是語言活動的一種表達技能,其要求是相當高的,對中學生而言,無疑是有點難度的。新的英語課程標準對初中生寫作技能的總體目標是:能根據寫作要求,收集、準備素材;能寫出連貫且結構完整的短文,敘述事情或表達觀點和態度;能使用常見的連接詞表示達順序和邏輯關系;能根據所給圖示或表格寫出簡單的段落或操作說明。筆者根據自身的教學實踐及對學生寫作現狀的認真研究和仔細分析,擬就目前初中生英語寫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針對性的訓練策略,希望起到拋磚引玉的效用。
一、初中英語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
教學是一種師生雙邊活動,所以就學生英語寫作中出現的問題,我們應從學生和教師兩方面來究其原因。
1.學生寫作中存在的問題。不少學生在進行英語寫作時常感到下筆困難,對英語寫作有一種畏懼心理;習慣以漢語思維遣詞造句和謀篇布局;所寫的文句表意不清,文句不通,語法錯誤較多;語言、詞匯貧乏;忽視對習作的持續修改,教師也督促不力。
2.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問題。通過教學檢查發現,英語寫作教學中存在明顯的缺陷和誤區,主要表現為:不少教師對英語寫作不太重視,平時教學中缺乏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課堂上精心指導學生寫作的時間少;對寫作要求不高,對學生的作品不認真批改,看個大樣即可,多寫、泛寫沒有得到應有的鼓勵和提倡;教學方法不科學,一開始就是應試教育,形式、內容多年不改,訓練方法不當;忽視了閱讀和寫作的關系,不能有效地引導學生從積極的閱讀中汲取語言的營養,所以學生的英語作文思想、語言空間受限。
二、英語寫作中教與學的提升策略
語言的第一特征是其創造性,寫作更是如此。那么,如何將寫作與學生的生活、興趣愛好和學習需要聯系起來呢?如何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學生掌握英語寫作的策略和技能呢?本文將結合上述問題談談初中英語寫作教與學的提升策略。
1.增加語言輸入,夯實寫作基礎。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寫作也是這個道理。寫作是語言輸出的思維過程,其前提條件是必須有足夠的語言輸入。漢語語言氛圍下的英語學習,學生只有通過讀和聽才能接觸到地道的英語,也只有在獲得大量語言輸入的前提下才能進行語言輸出。“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人人皆知,它深刻地說明了讀書和寫作的關系,有量的積累才有質的飛躍。所以,通過閱讀保證充分的語言輸入是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教師可以選擇一些適合學生閱讀的英語文章,引導學生從整體上分析文章的篇章結構和語言特色,同時要幫助學生積累英語詞匯和習慣用語,體會和領悟作者傳遞信息和表達思想感情的技巧,增強學生對英漢兩種語言之間差異的敏感性。仁愛版英語教材課標中規定了每個級別學生英語閱讀應達到的量,希望教師在教學中予以參考執行。
2.活用聽力材料,增強跨文化意識。語言和文化必不可分,學習一種語言,必須了解其所負載的文化內涵,培養跨文化的意識。跨文化意識是指對異國文化和本國文化異同的敏感度,和在使用英語時根據異國文化調整自己的語言理解和語言產生的自覺性。新教材每課都有聽力材料,學生可以從中了解英美文化,熟悉英美習俗,擴大知識面,為語言輸出做好鋪墊。為此,教師不僅要要求學生能聽懂和復述聽力材料的內容,還要引導學生挖掘聽力材料中的文化內涵。教師可以采用如下方式處理聽力材料:掌握材料中出現的生詞、詞組和句型;講解連接詞在表示順序和邏輯關系時的正確使用方法;體驗中英文表達方式的差異等。
3.科學有效的寫作訓練。寫作技能的培養過程應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應是一個由易到難的過程。
(1)激發興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興趣是前進的動力。七年級學生用英文寫作往往會使他們產生畏難情緒,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先引導學生做簡單的詞語擴展練習:按詞―短語―句子的順序練習組句能力。例如,教師先說hat和cat,然后讓學生自由組詞(要求長度逐漸增加):a cat, a black cat, like a black cat, My hat is like a black cat。每節課可以讓學生輪流做三分鐘英語演講,用英語談談自己的生活,或者教師提供若干個單詞,讓學生利用這些單詞編成一段有意義的對話或合乎情理的小故事。當學生能靈活運用詞組和句子時,教師要及時予以表揚和鼓勵。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又使他們樂于積累詞匯,為以后的寫作打下基礎。
(2)開設課堂限時作文訓練。課堂開設限時訓練,當場發題,限時交卷,可以促使學生瞬間接受信息,快速理解信息,迅速表達信息,提高實際應用和應試的能力。課堂限時作文的內容設計最好緊扣課堂教學的進程,這樣就可以及時檢查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掌握情況。例如:教師可以給七年級學生布置“自我介紹”“介紹自己的家庭”等寫作小任務;給八年級學生布置“假日計劃”“給筆友的信”“家鄉的四季” 等寫作任務;給九年級學生布置看圖寫短文等寫作任務。
(3)教師帶頭寫作,做好示范。教師是學生最好的楷模,所以筆者建議教師和學生同堂作文。同樣的時間、同樣的內容,比比誰寫得好、寫得快。寫完后,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展示自己的大作,對學生來說是最好的享受,他們既學習了老師的寫作方法,又見識了老師的真功夫,教師的這種影響力是無形的,同時又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教導,可以激發學生英語寫作的興趣。教師的范文不僅要在格式、內容要點、語法修辭與語言習慣等方面給學生樹立樣板,而且要考慮到語言表達的多樣性。而在實際的教學中,能真正參與寫作的“游泳者”少之又少,大多數教師只是站在岸邊的旁觀者。
(4)短文改錯,提高寫作基本功。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糾錯是一種不錯的訓練方法,也是中考、高考英語試題中常考的一種題型。我們可以通過靈活多樣的形式測試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要求學生在15分鐘內,在全面理解短文內容的基礎上判斷正誤并糾錯。這樣的練習涉及詞語的搭配、習慣用語、語法結構等方方面面。筆者經過長期的教學實踐分析得出:單從短文改錯得分上看,學生的得分率提高了50%,同時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和寫作的基本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4.評價和批改方式的創新
重視作文講評課,及時反饋寫作情況,是寫作教學中舉足輕重的一項工作,直接關系到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1)作文評價理念的轉變:以學生發展為本。新課程的評價觀要求教師在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時注重過程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應從有利于學生發展的角度評價學生,把評價定位在鼓勵學生的進步和發展上,善于發現學生寫作中的“亮點”,小到一個詞語的妙用都要進行表揚,從而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
(2)及時講評,做好面批。學生寫完作文后,教師要趁熱講評,使學生及時得知自己習作中的問題。教師可以將在批改學生習作過程中發現的常見錯誤集中起來,在課堂上呈現給學生,并由師生共同修改。或者教師讓學生結對子自己去發現并改正,這可能比教師批改的效果更好。將好的習作在課堂上讀出來供大家欣賞,或者張貼出來,點點滴滴的鼓勵就會匯成興趣的河流。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英語寫作水平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實踐過程,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我們應該重視教師的指導作用。初中英語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更新教學理念,鉆研教材,嘗試新教法;在教學中,善于聯系社會和和學生的生活實際,挖掘和積累教材以外的教學資源。教師教得活,教得有特色,學生才能學得有興趣,寫作自然就會出色。
篇7
一、英文原聲電影的智育功能
為何電影對大學生散發著如此大的魅力?大學英語網絡學習平臺設置影視資料庫主要是為了培養大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大眾傳媒因其門類不同而顯現出不同的特點,但在信息性、時效性、科技性、便捷性、廣泛性、感染性等方面具有常規教育難以企及的優越性,這使得大眾傳媒對廣大受眾具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其中蘊含的教育潛能和力度也令常規教育望塵莫及。英文原聲電影,作為大眾傳媒的存在形式之一,是一門綜合性藝術,集娛樂與教育于一體,在大學英語網絡教學中發揮著寓教于樂的智育功能。
英文原聲電影提供了英語語言學習的真實情境。我國的大學生雖然經歷了長達十余年的英語學習,但由于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嚴重影響,學習效果并不容樂觀,經歷了多年的英語學習之后他們大多只會讀不會說,只會考試不會寫,啞巴英語的現狀長期以來并無根本改觀。英文原聲電影借助大學英語網絡教學平臺給大學生提供了真實的語言交際情境,通過音視頻對學習者產生立體式全方位的影響,刺激了大學生的感宮創造了輕松的英語學習氛圍,活躍了課堂氣氛,從而提高了學習興趣。同時英文電影通過畫面的形式記錄和描述思維,把語言和語言文化的傳遞視覺化,并利用學習者空間智能上的優勢,激活他們大腦中儲存的背景知識,通過記憶、聯想、再造,開發和提高了英語學習者對語言的理解力、記憶力和想象力,對提高教學效果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大學生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中獲得大量的語言輸入,為后續階段的語言輸出奠定了基礎,形成厚積薄發之勢。影片提供的語音清晰、語調標準,給大學生示范英語本民族語言者的語音、語調,成為大學生模仿的榜樣;影片示范了如何選擇恰當的語言來表達不同的情感,使大學生在愉悅的情感體驗中學會正確運用詞匯。大學生看原聲電影學英語,增進學習興趣的同時,拓展了英美文化知識,產生了愉悅的學習體驗,學習效果必定優于教室里傳統語法翻譯法主導的枯燥、乏味的說教。
二、英文原聲電影在大學英語網絡教學中的新智育功能
(一)是教材的有益補充
英文原聲電影是大學英語網絡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英文原聲電影是現階段使用較廣的體驗英語、新世紀大學英語、新視野大學英語等網絡教學平臺的共同內容。與教材相比,原聲電影具有三個方面的優勢。其一,英文原聲電影作為教學內容的補充資源在教學平臺中占有一定比例,用于調節枯燥、乏味的課堂氣氛,改寫了英語教材一統課堂的歷史,充分發揮了電影作為教育媒介的重要功能。其二,電影傳播的成本低、信息量大的特點遠非紙質教材可比擬。電影搜索渠道廣、成本低,但可同時傳播大量的人文、民族文化、表演藝術、審美、服裝、化妝、人際交往諸多信息,而教材更新慢、成本高,通常一個單元只表述一類知識點,信息量非常有限;電影展示的是活生生的語言,語言發生的真實情境和人物表情賦予了語言生命力,而教材上的書面語言是無聲的,缺乏動態與生成,有時距離現實生活太遠。其三,英文原聲電影故事性強,有著完整的故事情節,使觀眾產生酣暢淋漓之感;教材限于篇幅只能節選優秀作品中的片段,給讀者留下許多疑問,懸而未解,卻又無處可尋其上下文,如《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第四冊第七單元課A Research into Popu-lation Genetics.
(二)是大學生了解英美文化發展批判性思維能力的窗口
從廣義來說,英文原聲電影是大眾傳媒的一種存在物,具有傳承歷史文化、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需要、引領社會發展等智育功能。從狹義來看,英文原聲電影是以有聲語言和無聲的圖像形式傳播英語語言知識和英、美等國的政治、經濟與文化。大學生觀看英文原聲電影時完全置身于英美國家的歷史與文化之中,耳濡目染,愉悅地認識英美文化,了解英美文化。在認識與了解英美文化的基礎上進行深入思考,辨析中西文化在語言文化、生活習俗、思維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差異,逐漸發展批判性思維能力。學會在批判中做出理性判斷,才不會出現盲目崇拜英美文化而隨意貶低中華文化的現象。大學生在觀影中學會思考,學會選擇,才能真正汲取英美文化的精髓,豐富中華民族文化,燦爛的中華民族文化才能獲得強大的生命力,繁榮發展。
(三)滿足大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
英語原聲電影通過大學英語網絡教學平臺能滿足不同大學生觀影的個性化需求。因為大學生的心理與生理發展水平不同,他們的英語水平必然存在差異,英語語言基礎的差異就會造成大學生的不同觀影需求,網絡教學平臺恰好為大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提供了便利的條件。英語原聲電影上傳到教學平臺之后,大學生就能根據自己的意愿,自主選擇觀賞影片的時間與地點,自主選擇看什么電影,看多少遍,完整播放或者只看幾個片段,是否顯示字幕等事宜。當需要完成教師布置的觀影任務時,大學生就能根據個體需要重復播放難以理解的電影片段或是語言難懂的情節。一言以蔽之,大學生擁有充分的觀影自主權,這會激發大學生自主自愿地參與學習,使大學生的自主意識得到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得到發展,助益于改善大學英語教學效果。
三、英文原聲電影實現新智育功能的途徑
英文原聲電影在提高英語學習興趣和改善大學英語聽說教學效果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但前提條件是教學中應用的英文原聲電影是優秀的,即具有教育性。為滿足英文原聲電影具有教育性的特點,教師需要有條件地不斷更新網路教學平臺中的電影資源并合理運用任務型教學法。
(一)完善網絡教學平臺中的英文原聲電影資源
不論是體驗英語,還是新視野大學英語網路教學平臺,其視頻資源中原聲影院的更新完全依賴于使用方,而不是平臺開發商。因此,大學英語網絡教學平臺的完善取決于校方投入多少人力與財力資源。在各種資源配置不到位情況下,教師發揮自身與學生的力量來完善英文原聲電影資料不失為一種明智的選擇。
多渠道。教師是資源補充的主體,但大學英語教師隊伍中女性偏多,教學、科研任務繁重,工作之余還要忙于家務,時間與精力都非常有限。因此,教師之間應共同合作,發揮個體的能量,實現資源共享,互利互惠。如果每位教師每月上傳一部電影,按30位教師計算,一個學期就能上傳150部,就能為大學生提供了約300個小時的觀影時長。其次,教師應發動學生的力量,動員學生尋找他們喜歡的電影資源,由教師甄別之后上傳,這樣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緩解了教師的工作壓力。教師通過同事合作或調動學生尋找優質電影資源實現資源共享,既節省了師生都到互聯網上盲目搜索所花費的時間,還保證了影片的數量與質量,真可謂一舉多得。
有選擇。相對于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而言,英文原聲電影作為大眾傳媒的存在形式之二因其基本功能、受眾群體、傳播手段等的非教育性,其信息傳送所承載的教育內容更彰顯出新聞性、大眾性、淺表性、娛樂性等特點,甚至還有低俗性、頹廢性內容。并且利益驅動下,一部分電影商為了追求票房價值,以獵奇、搞笑、媚俗取悅觀眾。為避免英文原聲電影中的低俗性、頹廢性等內容對大學生產生負面影響,英語教師務必承擔責任,嚴把影視作品內容關。堅決杜絕充斥著暴力、低俗等鏡頭的影片,盡力推廣優秀經典作品,內容涵蓋范圍廣,思想積極、內容健康、質量上乘(畫面、語音清晰)的傳播社會正能量的英美電影作品,才能充分發揮英文原聲電影的教育功能,對大學生的思想、情感與行為進行正向榜樣示范的同時促進大學生養成積極生活與學習的態度。
因材施教。根據不同專業的性質,為大學生量身推薦適合的影片,使大學生在觀影中學習英語語言,同時習得專業知識,接觸專業英語詞匯,培養其瀏覽專業英文文獻的能力。比如,為心理學專業推薦影片The Silence of the Lambs(沉默的羔羊),Hannibal(漢尼拔)。為教育類專業推薦The Graduate(畢業生),High School Musical(歌舞青春)。A Walk in the Clouds(云中漫步),Cleopatra(埃及艷后),The Pursuit of Happiness(當幸福來敲門),Rebecca(蝴蝶夢)則適合所有專業。
篇8
關鍵詞: 非英語專業學生 英語寫作 問題 對策
一、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寫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英語寫作是體現英語語言運用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大學英語教學中一個必不可少的內容。然而在實際教學中,非英語專業學生的寫作能力普遍較低。在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中,寫作一直是困擾考生的最薄弱環節之一。為了改變這種現狀,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大學英語教師首先必須了解非英語專業學生在寫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語言簡單。
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用詞簡單。許多學生都有這樣的體會:在寫英語文章時,大腦似乎短路了,對于很多學過的單詞怎么都想不起來,只能想到一些最基本的詞匯。第二,句子結構簡單,句式單一。大部分學生在英語寫作中只會使用簡單句,不會使用復合句,一使用復合句就錯誤百出。據統計,學生寫作時使用最多的句子結構有:主謂賓、主系表結構的簡單句;there be句型;I think引導的賓語從句;because引導的原因狀語從句;if引導的條件狀語從句;after,before和when引導的時間狀語從句等。而且這些句子通常都是主動態,使用同一主語,看起來大同小異,讀起來節奏單一、毫無起伏,令人乏味。
2.中式英語表達法。
在學生作文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錯誤:
(1)There has a tree.正確:There is a tree.
(2)I think he is not a good teacher.正確:I don’t think he is a good teacher.
(3)Yesterday rained a whole night.正確:Yesterday it rained all through the night.
(4)Although he worked hard,but he failed.正確:Although he worked hard,he failed.
這些典型的中式英語表達法正是學生用漢語思維模式進行寫作的結果。由于受到母語的影響,許多學生寫作時都是先在頭腦中形成一個漢語句子,再翻譯成英語,把母語的某些語言項目直接遷移到目的語中去。如第一個例句,學生們腦子里想的漢語句子是“那有一顆樹”,而“有”在英語里對應的單詞是“have”,因此就出現了“There has a tree.”的低級錯誤。實際上,學生對there be句型的用法已經十分熟練,只是用漢語模式進行思維的習慣容易讓他們忽視英語的習慣用法,致使寫出漢語模式的英語句子。
3.結構缺乏邏輯性和連貫性。
許多學生在平時寫作訓練時就沒有養成先列提綱再進行寫作的習慣,往往是想到什么就寫什么,導致文章內容零亂,缺乏邏輯性和連貫性。這一點在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中也有所體現。四、六級考試的寫作部分一般會給出三點提綱,這其實有助于學生在寫作前形成一個清晰的思路和完整的邏輯框架。而實際上,有的學生只是機械地按照每點內容進行擴充,在下筆前并沒有進行整體構思,沒有考慮段與段之間的邏輯聯系,致使整篇文章結構松散,沒有連貫性,甚至有的學生寫到最后竟與自己之前闡明的觀點完全相反。
二、提高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對策
1.增加寫作課時。
目前針對非英語專業學生的大學英語課程以聽說課和精讀課為主,并沒有專門的寫作課。
而且現行的大部分大學英語教材中,寫作僅附屬于單元教學內容,只出現在每單元的課后習題中,對于寫作技巧也沒有系統而全面的講解。有時由于受教學課時的限制,這僅有的寫作練習也會被跳過。因此,大學英語教學應適當增加寫作課時,讓學生能夠在完整的教學單元內系統學習寫作理論知識。此外,教師在精讀課上也可以通過分析篇章結構來介紹一些寫作技巧,并設計一些寫作訓練活動,如改寫文章中的句子、對課文進行縮寫或續寫等。這樣既能加深學生對篇章段落和作文模式的感性認識,又可以提高他們的書面表達能力。
2.培養學生寫作的主動意識。
大多數學生在英語寫作時處于被動局面。一方面,他們對于寫作的話題無話可說,通常都是想一句寫一句,湊夠字數敷衍了事;另一方面,許多學生一寫起文章就感到自己詞窮句盡,滿肚子的話不知如何表達。因此,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必須先提高學生寫作的主動意識。首先,教師可以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入手,讓他們自由選擇自己能夠表達的內容,這樣既可以樹立學生寫作的信心,又可以激發他們寫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其次,教師不要在學生寫作前就給出范文,要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機會。單一的讓學生背誦范文、模仿范文的教學模式,只能讓他們被動地接收信息,不利于形成主動的學習意識。最后,教師應引導學生學會靈活變通,這種表達法行不通時換另外一種,在下筆前要仔細搜索自己腦海中的記憶,尋找以前學過的合適的詞匯、短語,甚至用篇章加以套用,不要使用自己沒有把握的表達方式。
3.重視漢英語言及文化差異的對比教學,培養學生用英語思維的習慣。
為了幫助學生減少寫作當中母語負遷移所產生的錯誤,盡量避免中式英語的出現,教師應在教學中注重英漢語言和文化差異的對比教學,不僅要讓學生認識到英漢的交際策略和思維方式的差異,培養學生用英語思維的習慣,還應利用母語優勢,歸納總結出英漢語言的共性與差異,強化母語的正遷移,弱化母語的負遷移。學生只有了解了英漢語篇思維模式的差異,才能在寫作中的語篇層面自覺地遵循英語的思維特點、把握整理思路,寫出地道的英語。
4.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提高學生的作文框架意識。
西方人的思維方式是線式的,他們在遣詞造句上遵循從一般到具體、從概括與到舉例、從整體到個體的原則。因此,中國學生寫英語文章也應按照西方人的思維方式,首先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結構和大體內容,養成下筆前先列提綱的寫作習慣。教師在進行語篇分析時,也可以對不同文體的框架特征進行分析,幫助學生掌握不同文體的文章應如何從整體上下手。
如果作文框架意識良好,寫作就成為一個填空的過程了。框架萬變不離其宗,適當地填入觀點、素材,文章就自然而然地立起來了。
5.利用多種評價方式對學生的作文進行及時反饋。
單靠教師批改作文的方式不僅給教師帶來了巨大的工作量,而且耗費的時間太長,學生寫作中的問題得不到及時反饋。目前,已有學者提出“評改培訓―同學自評―同學互評―心得交流―教師評改”五步法,盡管這種多級評價法的實際操作還有待考究,但它體現了多元性、互動性、合作性等特點,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其中,學生互評的評價法已在實際教中得以運用,它既符合合作學習理論,又能增強學生的讀者意識,提高他們對自身優缺點的認識,鼓勵合作學習,培養對文章的主人翁感,對教師評改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重要補充。心得交流也有助于學生發現自身寫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總結寫作經驗,探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逐步完善寫作技巧。教師在寫作教學中,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一種或多種評價方式對學生的作文作出及時評價。
參考文獻:
[1]黃漢升.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方法與途徑[C].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
[2]程平,劉小娟.高職高專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結構性分析及其對策研究[J].廣州航海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3):54-56.
篇9
一、寫作要點不齊全
在寫作中,有的考生沒能認真弄清楚寫作內容,導致寫作時沒能把要點寫齊全,被扣分。在“一分壓千軍”的高考中,每一分都是彌足珍貴的。所以考生在寫作中一定要明確寫作任務,弄清楚寫作內容,這樣才能杜絕因為粗心要點而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二、口水話寫得多
有的考生在寫作中不是直接進入主題,而是繞來繞去就是沒能把寫作內容寫上。他們寫作時的隨意性較大,在他們的文章中,往往增加了不少與寫作內容無關的句子。而隨意增添句子,如在寫書信體裁的文章中,有的考生往往寫上:Hello! Nice to meet you. I’m glad to hear from you.等。在寫人物介紹類的文章時,有的考生往往寫:Let me introduce…再如,在寫幫助別人擺脫困難的文章時,有的考生寫的是Don’t worry. You are very good. Come on.等:如若在文章開首已給出此類的開頭語,考生把它們寫在答卷中,這當然是無可厚非。但是在除此類情況以外,上述的句子只能是平添了不少口水話,結果只能是令文章大打折扣。口水話只能令文章不著邊際,甚至是脫離寫作要求。
三、通篇使用簡單句
通篇使用簡單句的考生,從其文章的外表來看,詞數相對較少,從其文章的內在來看,是缺乏變化,平淡無其,這樣的文章從得分上看是較低的。而較多使用復合句及其他句子類型的考生,其文章詞數相對多些,從其句式上看是富于變化,形式多樣的,此類文章的得分相對就高些。所以對于考生來說,在寫作中要靈活變換句式,不能一味“簡單”到底!
四、句子缺乏謂語
寫作中一般應用的是陳述句式的句子,那么每一句都應有主語和謂語。一個句子如若沒有了主語,就無從得知動作的施動者及承受者。如若缺了謂語,那么這樣的句子就如同一個只有肉沒有骨架人,像團爛泥,是直立不起來的,同樣句子如若缺乏應有的支撐是不成句子的。在基礎寫作中,句子缺謂語,是很多考生在寫作中常犯的一個錯誤。如在寫“我反對這個觀點。”有的考生寫成:I against the idea. 很明顯,該考生是誤用了詞性,句中的against是介詞,介詞是不能擔當謂語的,應把該句改成:I am against the idea. 再如,寫“放學后,他如往常一樣回家了。”有的考生寫成:After school, he going home as usual. 在這一句中,going是非謂語動詞當中的分詞,該考生是沒弄清非謂語動詞的功用,所謂非謂語動詞就是不能擔當謂語的動詞,他是誤把非謂語動詞作謂語動詞用了,從改正的角度上看,可以把going改成went。從以上兩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有的考生對于用什么詞擔當句子謂語尚不明確。
在基礎寫作的備考工作中,針對考生在寫作中出現的突出問題,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進行:
1.提高考生簡單句的寫作能力
抓好簡單句寫作練習,并不是為了讓學生在寫作時通篇使用簡單句寫作,而是通過練習寫好簡單句來提高學生的應用語言的能力,避免主謂不全及謂語動詞形式的語法錯誤,以此來提高句子的準確性。在備考工作中,教師應讓考生掌握好下列五種基本簡單句型:①主語 + 不及物動詞;②主語 + 及物動詞 + 賓語;③主語 + 系動詞 + 表語;④主語 + 及物動詞 + 間接賓語 + 直接賓語;⑤主語 + 及物動詞 + 賓語 + 賓語補足語。
對于寫作基礎差的考生,因材施教,對于不清楚句子成分及功用的考生,應讓他們清楚簡單句中的主語、謂語、賓語、表語、狀語等成分在句中的功用及由那些詞來擔當該成分,以此來提高句子的準確性。
2.提高考生運用復合句的能力
對于寫作能力較低的考生,可多選擇使用簡單句以保證句子準確。對于寫作能力較高的考生,可多嘗試使用復合句。考生如若能寫好復合句,能讓文章增添不少亮點,從而提高得分點。要提高運用復合句的能力,教師應指導考生做好以下方面:
(1)理清主句與從句的結構及位置關系。復合句中,除主語從句外,一般都是包含兩個主語及兩個謂語,教師應加強對考生對復合句中人稱及時態的一致性的練習。
(2)使用恰當的關聯詞。有的考生沒能掌握好關聯詞的用法,造成關聯詞誤用,如有些考生用關聯詞what引導定語從句,用that引導非限制性定語從句,在先行詞既含有人又有物時、在先行詞形容詞最高級修飾時等一些特殊情況下用了which,再如在主語從句、表語從句中要表達“是否”時用了if。關聯詞的誤用,嚴重地影響了句子的準確性,所以考生應學會使用恰當的關聯詞。
(3)主句、從句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在一些考生的文章中,句子中只有從句,卻無主句。如: Keeping on doing exercises, so they can lead a healthy life. 從句子的前一半看來是一個分詞結構,后半句是一個結果狀語從句,這就造成只有從句,沒有主句的現象。主句與從句是相輔相成的,從句寫得漂亮,主語也應主謂齊全、結構完整。只有當主從句并存,且時態、結構正確,才能形成一個正確的復合句。
3.提高考生靈活運用連詞的能力
連詞對于句子間的轉承接合、令文章更具邏輯性、條理性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連詞應用得好,會使文章的結構較為緊湊,那么這類的文章的可讀性就高些。反之,文章缺乏連貫性,結構較為松散,文章的可讀性就要低得多。為了增強短文的連貫性,使表達自然流暢,就要巧用關聯詞。在備考過程中,教師不妨讓考生熟記以下連詞,以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
(1) 表并列:besides, in addition, what’s more, moreover, or, and, also, too, as well as
(2) 表轉折:however, nevertheless, yet
(3) 表原因:because, because of, thanks to, owing to, due to
(4) 表結果:thus, therefore, as a result
(5) 表列舉:namely, 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that is to say
(6) 表結論:to conclude, in a word, in brief
(7) 表時間順序:first, firstly, second, secondly, then, soon, finally, at last
(8) 表空間順序:here, there, in front of, at the back of, next to, on one side, on the other side
(9) 表對稱關系:for one thing, for the other thing, on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
4.提高考生應用多種句子結構的能力
寫作中考生如能靈活應用不同的句型,其文章將會是不同凡響、引人注目的。有很多英語經典句型,在寫作中是非常實用的。以下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如:
強調句型:It is/was + 被強調部分 + that + 其它
表時間的句型:
It was not + 一段時間+ before 不多久就……
It is/was some time before… 過了多久才……
It will be +時間+ before… 還有多長時間……
It is high time sb. did sth. 該是某人做某事的時候了
seem 搭配的句型:
(1) It +seems + that從句 似乎……,好像……
(2) It seems tothat 從句 在某人看來……
(3) There seems to be… 似乎/好像……
(4) It seems as if… 看起來,好像……
表結果的句型:such + a/an + 名詞 + as to do sth. 如此……以致于……
so + 名詞/副詞 + as to do sth 如此……以致于……
s o + 名詞/副詞 + that … 如此……以致于……
表目的的句型:以下三種形式均表示“為了……”:in order to do sth.,so as to do sth. ,so that….
篇10
【摘要】一個人的德育素質極大地影響了一個人一生的軌跡,而且德育素質都是從小在周邊環境的影響下逐漸形成的。小學階段作為每一個孩子成長發育的重要階段,對其德育素質有著極大影響。小學教師作為小學生成長的引導者,要在教授知識的同時,重視對小學生的德育教育。文章分析了小學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給出一些相應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生德育教育;問題;應對策略
小學生承載著祖國未來的希望,是祖國這座大花園里茁壯成長的小苗子;教師是祖國這個大花園里的辛勤園丁,不斷地給這些發芽的種子施肥澆水,才能讓祖國這座大花園開滿鮮艷的花朵。小學生的人生才剛剛開始,如同一張干凈的白紙,可以被涂染上各類顏色。小學教師影響著小學生的成長,小學生的德育教育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視。教師應該樹立良好的榜樣,促進小學生朝著更積極更陽光的方向發展,幫助小學生分辨是非黑白、善惡美丑,形成健全的人格。
一、小學生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過度重視學習成績,忽視德育教育
隨著社會競爭壓力越來越大,父母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從小就開始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藝術興趣班,生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雖然新課標要求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開始重視小學生的德育教育,但是由于家長對成績的重視,新課標的一些具體要求還未被落實,對學生的考核還是以能力為主。家長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在為孩子選擇學校時,偏向選擇重點中學升學率最高的小學,有些家長甚至為了讓孩子就讀某一地區的重點小學而購買學區房;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提高學生成績,隨意增加課時量,忽視了德育教育;學校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和升學率,吸引更多的生源,對教師施加壓力,輕視小學生的德育教育。從各個方面來說,小學生面臨的學習壓力較大,學習的全部就是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由此造成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較高,道德素質水平卻比較低。
(二)德育教育的內容脫離實際生活
德育教育的目的是樹立小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小學生并不能真正理解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含義,有時不合適的德育教育還會誤導小學生。比如說,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課本內容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告訴小學生要學叔為了革命的勝利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的精神,為了革命的勝利舍身炸碉堡。這些革命烈士的死重于泰山,我們要向這些前輩學習。但是小學生不知道革命是什么,有一些小學生還會提出疑問。這些德育教育的素材離小學生的生活太遠,小學生不能夠理解這些例子的含義。德育教育應該主要對小學生的實際學習生活進行指導,用一些貼近生活的實例來進行德育教育,了解小學生的內心世界,而不是使用應試教育的方式,對小學生灌輸空泛的德育內容,否則小學生只會死記硬背,不會學以致用,達不到德育教育的目標。
(三)教師與家長缺乏德育問題的溝通
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不能只依靠家長或者教師,需要教師與家長共同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有利于其成長的大環境。但是,現在大多數家長都忙于工作,沒有時間詳細了解孩子的具體問題;有些家長錯誤地認為不論是德育教育還是知識教育教師應該承擔全部的責任;有些家長則過于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視德育教育,只要學習成績優秀,其他方面不予以重視;有些教師則擁有一些錯誤的教學思想,認為教師的責任只是教書,育人的責任應由家長承擔。如此,家長與教師都不重視小學生的德育教育,造成小學生的德育素養較低。
二、小學生德育教育工作策略分析
(一)加強學校和學生家長對小學生德育教育的重視
要徹底落實新課標改革,加強對小學生的德育教育,學校要意識到衡量教學水平高低不光取決于升學率和教學質量。教師要更多地注重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促進小學生正確價值觀念和道德基準的建立,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家長也應該知道衡量孩子優秀與否不僅在于成績,更在于孩子處理事務的方法和態度。學校和教師要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培養小學生優良的思想品德。教師要充分發掘教材中可以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內容,在傳遞給小學生理論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課堂上教師還可以借助一些輔助教學工具,把小學生不能理解的難懂的知識簡化,幫助學生學習,同時注意采取合適的方法和手段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家長作為孩子的監護人,更有義務關注孩子成長過程的方方面面,除了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對孩子進行道德素質培養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孩子輸在道德教育的起跑線上,那么終將成為社會的累贅。
(二)加強學校德育教育與家庭教育的結合
小學生的德育教育問題得不到重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是家長、學校、教師某一方的責任。小學生的德育教育問題需要各方重視,共同協作。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場所,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家長被稱為孩子的啟蒙老師,孩子的舉止表現大多數都是模仿家長的,孩子在學校里的一些不好的表現都與家中父母的行為有著密切的聯系。家長應主動定期與教師保持聯系,了解孩子在學校中存在的題,改正自身的毛病,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教師與家長的溝通不僅有助于學生的德育教育,還可以讓家長更了解自己的孩子,促進家長與孩子的情感交流,讓教師的教育教學更好地進行,最重要的是利于孩子更好地成長和發展。
(三)將德育教育與實際生活相融合
德育教育是為了讓學生在生活中展現出更好的自己,因此不能脫離實際生活而獨立存在。教師可以通過鼓勵學生參加課外實踐活動進行相應的德育教育。學校也可以舉行一些相關的課外活動,促進學生與自然、社會的接觸,比如看到有人隨地丟垃圾時要學會巧妙地制止。學校還可以利用假期組織學生去敬老院看望老人,進行才藝表演,培養學生的尊老意識。生活中的一點一滴都可以反映出小學生看待事物的態度以及思想道德水平,因此小學生的素質教育必須融合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去。這樣小學生會更容易理解、接受正確的思想道德。
三、總結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平均素質水平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素質教育要從小抓起,重視小學生的德育教育。小學生的德育教育需要教師與家長相互協作。家長和教師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培養小學生的優秀道德品質。教師和家長要走出小學生成績最為重要的思想誤區,注意培養小學生的素質,為祖國培養合格的、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參考文獻】
[1]王玉芬.對小學生德育教育工作的探討[J].中國培訓,2015(18):255.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中學勞動實踐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