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畢業典禮演講稿范文
時間:2023-04-07 04:21:5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小學畢業典禮演講稿,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再過幾天就是分別的時候。日子在時間的海洋里是那么渺小,消逝的那么快。在這六年的學習中快樂傷心我們共同度過,勝利失敗我們共同承擔。在這些年的學習生活中我們之間產生了友誼。
六年的歲月如潺潺流水般不知不覺地流去,如流星般在天際中劃翔,如秋季的燕子往南方飛去。這六年,感概萬千,比品一杯濃濃的咖啡,比賞一顆梅樹,比眺望一望無際的大海,還要感慨不已。
我記得,六年前入學的第一天,爸爸媽媽將我送到學校,我哭著鬧著,硬說不去,是老師溫柔地拉著我的手,一邊撫摸著我一邊俯下身,與我一起走回教室,還安頓我坐在一個最好的位置。不久,下課了,老師拉著我的小手在大榕樹下和同學們一起嬉戲玩耍。從那以后,我對這棵大榕樹有了一種油然而生的喜愛。放學了,又是老師拉著我的小手,和還是陌生的同學一起再次在大榕樹下玩游戲,做作業。漸漸地,我和同學門們產生了一種濃厚的友情。有時侯,放學了,爸爸媽媽還沒來接我,老師用手輕輕地擦去我眼角的淚水,陪著我坐在教室里給我講故事。當爸爸媽媽來接我時,我總會一步三回頭地望著老師,她那慈祥的臉龐、和藹的微笑、輕輕的招手,這一幕幕永遠定格在我的腦海之中。
我更記得,六年級時我們班做紀念冊。同學們的紀念冊中記錄著六年來所發生的趣事。我們互相借閱,分享這些趣事。那時候,我感覺到一種班集體的溫暖。我們依依相處了六年,發生的事情用筆都寫不完。往事猶如珍珠一般流光溢彩,永遠印刻在我們的腦海之中,永遠不會隱退……。
五彩的塑膠跑道上,陽光投下班駁的影子,同學們正在玩耍著,那歡快的笑聲,陣陣朗朗的讀書聲,像詩,像歌謠……聲聲入耳。六年的時光已經走到了盡頭,但是,那棵大榕樹仍然是那么郁蔥,仍然掛滿了歡樂。
篇2
大家早上好!
從我們背起書包開心的踏進校門時,我們就是家里的好孩子,校里的好學生!回憶起這六年,能讓我們在知識的海洋盡情的遨游,最功不可沒的還是老師們。
老師,您像甘甜的雨露滋潤著我們,您像大地上的一朵鮮花為我們增添光彩,您是我們走向成功路上的里程碑。今天我,終于站在這年輕的戰場,請你給我一束愛的光芒!老師,您辛苦了!
同學,謝謝你陪伴了我六個春秋,如果不是你們在我低落時安慰我,如果不是你們在我受挫時鼓勵我,我怎么能在小學可以取到這么好的成就!今天我,將要走向這勝利的遠方,我要把這世界全部點亮!
爸爸媽媽。是你們給了我機會,讓我懂得什么叫親情、友情,更讓我懂得什么叫感恩父母!我們已經站在這年輕的戰場,奔往勝利的遠方!謝謝你們養育我們十幾年,以前的我們是多么天真任性,現在的我們已經長大了,是個懂事的大孩子了!我們一定不會再讓你們操心了!
篇3
大家下午好!
我是六(3)班張引的媽媽,今天我非常榮幸地作為畢業生家長代表,參加戚墅堰實驗小學的畢業盛典。在此,我謹代表全體學生家長,對全體老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最誠摯的感謝!
小學六年時間,我們欣喜地看到孩子們的一步步成長。作為一名學生家長,我衷心感謝領導和老師們的辛勤付出和精心的培育。我們每位家長都有這種感受:戚墅堰實驗小學的老師們,不僅有著良好的教學水平和高尚的職業道德,更有著細膩的情懷和無私的愛心。親愛的老師們,你們是最值得尊敬的人。
孩子們,今天你們就要畢業了,即將走出這所美麗的校園,將要飛向更廣闊的天空,但無論你們今后身處何方,請你們記住:這里是你們騰飛的起點,這里是你們精神的家園,你們在這里不僅獲得了人生的第一份成績單,更獲得了為人的道理:樸誠做事,誠樸做人。
孩子們,你們在母校獲得的這些營養,你們將受用一輩子,將支持你們去完成更偉大的人生目標。
最后,我代表全體畢業生家長衷心祝愿:全體同學,今后能夠好好學習,靠自己的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和愿望!讓母校以你們為榮!
衷心祝福:學校領導和全體老師,身體健康,家庭幸福,事業興旺!
篇4
家長望子成龍,而老師則盼望學生個個成才,雖然在座的各位同學與正常人相比都有著不同程度的缺陷差異,但只要大家提振信心,刻苦學習,揚長避短,我們殘疾人也照樣能成為興建華廈的棟梁之材。同學們!今天我來這里就是想和大家談談殘疾人應該怎樣自強自立、自尊自愛、自學成才的體會和方法。雖然我迄今尚無重大的成就,也深知來這里談學習方面的事乃班門弄斧,但憑著對特教學校老師的敬仰,憑著想和大家共同探尋攀登科學高峰的捷徑的意愿,今赧顏斗膽來到這里,希望能為同學們的學習、生活做些力所能及的貢獻......
同學們!我的身體狀況比你們隨便哪個的都差,我沒有上過一天學,所有的知識都是靠自學的,我的學習環境,學習條件比你們差很多,你們也許很難想象自學的艱難。現舉個簡單例子:比如對一個不懂的問題,你們只要問一聲老師便可解決。而我自學的時候沒有老師可問,因此要翻閱很多的書籍,做很多的草稿子后才能得到答案,由于我寫字感到非常吃力,而且很慢,有時遇到一個并不復雜的問題,也要幾天后才能得到一個正確的答案,待答案出來后才發現,實在冤枉,因為在整個解題過程中走過許多彎路,做過許多與題無關的無用功。再說:同學們的學習資料齊全,且有老師輔導,學習時可由點到線再到面,故而比較容易;而我剛自學時,學習資料則靠東借西湊,其學習內容深淺的順序,是由當時所能借到的書的內容而定的,其內容頭尾顛倒,凌亂不堪,比如先學乘除,再學加減;先學開方,再學乘方等等……,有時學得我頭昏腦脹,惱火萬分,但又哭笑不得,無可奈何。
有很多人認為我是天才,有一個超人的大腦,真有其事嗎?其實不然!我也和大家一樣,是血肉之驅,并且由于體質原因,我的記憶力,領悟性及學習精力狀態比一般的人都差,所學的知識都是用螞蟻啃骨頭的方式一點一點啃下來的。
也許有同學想問:學習既然這么辛苦,那你為什么還要去學呢?對于這個問題,我用四句話作了個籠統的概括,這四句話是:天寒地凍路漫漫,爬山涉水搏千難;緣覬它日登高處,欣卸行囊閱春斕。但我不知該怎樣明確的回答,因為如果把這個問題寫成方程式,那么它的解就會有無窮多個,我之所以能參加今天這次盛會,也許就是眾解中的一個吧!地面上的路有曲有直,而通往知識寶庫的路卻永遠都是坎坎坷坷,荊棘密布的。學習不能比游樂,要學到好的知識,不吃點苦是不行的。但學習有苦也有甜,我感覺好比是喝濃咖啡,如果你不認真地喝它,它又苦又澀;但你如果用心去細細地品它,你會驚奇的發現,原來它的味道竟是那么妙不可言!
撫今追昔,甜酸參半,在自學過程中,我曾遇到過許多的困難,也曾產生過無數次放棄的念頭,但看到父母為我的付出,想到自己的將來,想到人生的價值而一次又一次地克服困難,堅持學習。同學們!請允許我自我介紹一下:
我叫謝立宜,漢族,1967年1月生,湖南省邵東縣黑田鋪鄉人,邵東楹聯學會成員。我雖然沒有上過一天學,但我自學完了從小學到初中、高中、大學的部分課程,我現有勞動部頒發的《中級技能資格證書》和黑田鋪鄉聯校頒發的《優秀校外輔導員證書》,我曾擔任過《長風》文學社社長,《東路象棋協會》會長、《邵陽市眾望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車間主任,《邵東福利電器廠》廠長。我的情況曾被《邵東報》,《邵陽日報》,邵東電視臺,湖南衛視等新聞媒體多次報道過。
1968年7月,我一歲半的時候突發高燒,連續七天七夜沒有睜眼,經緊急搶救,命雖保住了,但卻癱瘓了下肢,雙手也嚴重萎縮(不及正常人的三分之一大)。在往后的幾年中,父母帶著我到多家醫院治療,當時只有四五歲的我,每次在手術臺上盡管痛得咬牙切齒,大汗淋漓,但我卻沒有哭叫,我只是口中不斷念著:“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爭取勝利……”。
在我六七歲的時候,爸爸媽媽送我去上學,當時的學校領導怕我影響其他人的學習而沒有收我。從此后,我經常懷著滿肚子的委屈與迷惘看著門外路上來來往往背著書包的小朋友們,內心企盼著有一天我也能進入學校和他們一起讀書。但我的這個愿望最終還是沒能實現!
為使我忘卻傷痛,家里人千方百計地逗我開心,爸爸還經常背著我到鄉下去看電影。那時候對我而言,只有看電影才是最開心的事,每看完一場電影后我會興奮好幾天,但是看了幾場電影后我就不想看了,原因是我發現每次坐在爸爸肩頭看電影時,爸爸總是累得氣喘吁吁、此刻的我有一種深深的自責和心痛感。
篇5
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小學生活,我們共同走過》
今天,我在這里,向我們的母校道別,向母校的老師們道別,向朝夕相處的同窗們道別,也向這段不能忘懷的歲月道別!
這六年的路,我們走的辛苦而快樂,六年的生活,我們過的充實而美麗,我們流過眼淚,卻伴著歡笑,我們踏著荊棘,卻嗅得萬里花香。六年的歲月,幾千個日日夜夜,聽起來似乎是那么的漫長,而當我們今天面對離別,又覺得它是那么的短暫。
老師曾經說的一句話:“寶劍鋒自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我們今天的成果都是老師一手培育出來的,幾千個日日夜夜,老師不斷的為我們操勞,用辛勤的汗水、無私的奉獻、無數夜的伏案耕耘,給了我們一個清醒的頭腦和一雙洞察的眼睛。馬上,我們就要畢業了,讓我們對所有教過我們的老師道一聲:“老師,您辛苦了!”
篇6
首先,實施素質教育取消初考制度后,小學畢業班在學校中的地位發生變化,從原先的“萬眾矚目”到現在的“鮮有人問津”。許多學校將管理教育工作的重點移到了一年級新生入學規范訓練和中低年級習慣養成教育,而針對高年級的教育引導帶有明顯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式的應急模式,體現為“有報告就處理”,沒有明顯的規劃和主張。其次,從學科知識的掌握規律看,畢業班需孩子掌握的學科知識多帶有復習、整理、鞏固的意味,新知識不多,難度不大,孩子學習有余力。以語文教材為例,課文篇目少于其他年級,沒有新的知識點出現,特別到了最后一兩個月的畢業總復習階段,孩子最主要的學習活動是復習、整理,無怪許多孩子反映:越學越輕松。當然還有人為因素,部分教師和家長在這個時間段內容易放松警惕,認為孩子快畢業了,不要“為難”孩子,不要做“吃力不討好”的事,一切等到中學再說。“熬過去,保平安”的思想很容易使人麻痹。
許多孩子在“空檔期”因外界環境的“空”而產生心理的空虛,滋生出不良情緒,表現出思想亞健康狀態。有的孩子混日子,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有的孩子迷戀網絡、漫畫、青春晦澀小說,上課、課后皆“手不釋卷”;有的與網絡親密接觸,網聊、網游,不亦樂乎;有的因為缺乏應有的了解和引導,對中學產生莫名恐懼,終日惶惶,甚至不想上學。最多的還是表現為放松對自我要求,容易因一些小事和同伴爭吵,一天下來同伴間“戰事不斷”。
其實,這個階段是教育引領孩子的黃金時段,有著特殊的教育任務,絕對不能空耗時光,空虛無為。第一,這是個回憶專屬時間。可以引導孩子回憶沉淀,梳理自己的記憶,整理自己的思緒,傾吐表達自己六年來的感受、情懷。第二,這是個展示檢驗的大好時機。孩子經過六年小學學習,正是學有所成之時,也正是對其進行檢驗,讓其展示的大好時機,應當給予孩子機會,搭建平臺,讓其發揮。第三,這是個感恩教育的關鍵時期。應讓孩子的情感有所歸宿,培植其對母校人與事的深切懷念,讓其在畢業后飽含感恩之心。第四,這是個品德提升的重要時期。應讓孩子的品德修養在畢業前有所提升,做好引導教育感化,讓其有健康的心態,良好的意志品格,優秀的道德情操,以便順利升入高一級學校,適應新生活。總之,這個時期大有可為,不可無為。
如何填充這個“空檔期”呢?
首先,可以結合學科學習,開展豐富多彩的綜合實踐活動,在活動中滲透品德教育。以語文學科為例,可以在畢業前組織孩子開展詩歌朗誦會,選用的詩歌可以是課本中的篇目,也可以是課外的閱讀積累,還可以是孩子的原創之作,給孩子一段時間準備,配好音樂,選好篇目,設計動作,制作道具,讓情感在詩意中徜徉。可以讓孩子自編自導自演課本劇,一來,能起到復習的效用,二來,能培養孩子的戲劇修養,其三,也能在活動過程中增進同伴間的情感,一舉多得。還可以組織孩子關注一些熱點話題,開展采風活動。如我就在畢業前曾經組織孩子開展過許多專題采風,如《走訪身邊名人》《野菜變奏曲》《校園周邊珍珠奶茶店調查》等。孩子們參與其間,不僅團隊協作能力增長,寫作水平也得到很大程度提高。
其次,策劃舉辦一場隆重地畢業典禮,在準備和實施的過程中凈化孩子的心靈。現階段,小學的畢業典禮普遍被淡化,草草了之,走形式,沒有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回憶。許多中外名校的畢業典禮大多隆重而熱烈,如海外孔子學院的仿唐宋“加冠禮”,常春藤聯校的畢業聯歡等。特別是哈佛的畢業典禮有個固定不變的傳統――校長親自為每一個畢業生逐一頒發證書并送出祝福。過程簡單得有些枯燥,但歷任哈佛校長卻不厭其煩,慎重而為。這其中包蘊的教育哲理很值得體味。如果能重視畢業典禮,事先告知孩子典禮舉辦的時間、規模,讓孩子自主策劃,相信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就策劃過一場典禮。先召集各班的班委、積極分子開會,聽取孩子們的構想,因為這是屬于他們自己的精神盛宴。孩子們的建議很多:按自己喜歡的方式拍攝畢業照或者錄像,要活潑的,不要大家站成一排,表情僵硬的;要找所有教過自己的老師簽名,寫贈言;要制作班級特色的幻燈片進行展播;要讓各班派代表進行畢業演講。計劃擬定后,一切就緊鑼密鼓地籌備著:利用課余時間在校園里合影,那些活潑可愛的身影經常讓人們駐足;和老師話別,那感人的一幕幕經常讓老師潸然淚下;精心挑選相片資料,制作獨特的幻燈展播片,那精美的畫面留下的是可貴的真情;一次次地修改演講稿,一次次地彩排,每一次都為集體增添一份凝聚力……終于到了畢業典禮舉辦的時刻,我光榮而又自豪地走上主席臺,和孩子們共度這一美好時光。整個過程既是美好的回憶、有益的鍛煉,又是潛移默化的道德教育,是人性向善的有效引領。
最后,精心為孩子準備幾場專題講座,讓知識和理性的光芒為孩子照亮前程。在這個關鍵期,孩子亟待各方面的知識補充和德育感化,需要為其量身定制一些專題講座。例如可以邀請相關專家做“青春期變化”專題講座;請中學老師來介紹中學的學習特點和注意事項;請往屆孩子介紹自己的學習經驗;請孩子自己準備特長項目,開專場展示。講座的話題要專一,要有針對性,講座的舉辦要正式而隆重,事先要構思清楚,籌備充分,要讓孩子真正受益。我就曾經結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在考試前為畢業班孩子做“小學畢業班應試作文指導”專題講座,意外地受到孩子的歡迎。孩子們原以為考場寫作和日常練習沒什么區別,聽過講座后方才知道,應試作文要關注命題要求,要注意卷面效果,要謹慎選材成文,孩子聽完講座后信心倍增。許多孩子畢業后還回憶說:“那場講座對我很有幫助,甚至在中考中撰寫考場作文都能用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