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實習見習總結范文

時間:2023-03-30 11:53:4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中醫實習見習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中醫實習見習總結

篇1

【關鍵詞】初中物理;有效預習;實踐總結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章標識碼】C 【文章編號】1326-3587(2012)05-0029-01

本文就是作者將近兩三年在布置預習題的實踐中的體會進行的總結,希望能與正在致力于課堂有效教學研究的同行們進行交流,同時也希望能藉此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各學校進一步規范了辦學,課堂有效教學成為當前學校和教師需要重點關注的課題。要想提高課堂效率,學生的課前預習顯得尤為重要,有效的預習可在課堂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教師可能會在課堂上浪費較多的時間在一些本來可以不講或簡講的問題上。那么如何使預習更有效呢?關鍵在于教師課前布置的預習題的有效性上。我們學校近幾年一直在進行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探索,每堂新課前都要布置預習題讓學生先預習再上課,下面就將我這兩三年在布置預習題的過程中的體會總結出來,供大家參考。

一、預習題應提前一天布置給學生

記得當初在學習“杜郎口”教學模式時,他們是將預習題當堂布置給學生,并且專門安排一堂“預習課”用于完成預習課,我們也曾經模仿過,但是在現在的教育形式下實際課時減少了很多,這樣做是絕對不可能完成的。我粗略估算了一下,物理教材課時和上級規定的初中物理學科課時數,一堂新課配一堂鞏固練習課已經很緊張了,絕對不可能再有時間安排在課堂上預習。提前一天布置預習題既可以彌補新課前的作業空缺,又可讓學生利用課外時間預習,可謂一舉兩得。

二、預習題的量不宜過多

初中物理每節新課的內容本來就不多,預習題只要能起到預習重點內容的目的就行,所以也不宜過多。當然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作業多了學生就會產生厭煩情緒,會為了完成任務寫上就行而不是認真去預習,預習效果會大打折扣。我在實際操作中一般只布置六條預習題,每條預習題少的只有幾個字多的也就二三十字,只要能起到引導預習任務就行。為什么布置六條預習題呢?因為我們按照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將一個班的學生分成了六個合作學習小組,一個小組內學習能力好中差的都有,六個問題正好可以隨機分配給一個小組來展示回答,這也是我們學校自主合作學習的一部分。而且我的預習題是讓學生自己抄寫在作業本上的,字多了抄寫困難,這樣既節約了成本便于操作,又便于學生保存。

三、預習題的問題設置要有層次性

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解決問題的層次也不同。預習題的問題既要考慮一些基礎差的學生通過書本能直接找到問題答案,讓這部分學生也體會到成就感,也要讓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思維得到鍛煉,提一些有價值的思考題。比如九年級物理第十二章第一節動能我出了一條預習題“如何判斷物體是否具有能量?運動的物體有能量嗎?為什么?請結合日常生活事例說明。”其中“如何判斷物體是否具有能量?運動的物體有能量嗎?”這兩個問題即使不理解也能從書上找到現成的答案,是給所有學生做的,而“為什么?請結合日常生活事例說明。”

這兩個問題是在理解前面概念的基礎上聯系實際的回答,如果能回答出來說明學生經過了思考理解了,滿足了對優秀學生思維的培養。

四、要讓學生通過預習就能掌握大部分的知識點

其實初中物理的大部分知識點對于中等以上學習能力的學生來講,通過看書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們需要引導,這就要發揮預習題的作用了。預習題的問題要涵蓋一節新課的大部分知識點,要讓學生通過預習就能掌握基本知識點,不懂的問題再通過課堂上小組內同學間的合作交流,還有各小組問的展示交流再解決掉一部分問題,實在解決不了的還有老師的點撥指導。現在強調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做預習題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式。而且預習題是經過老師精心設計的,有較好的學習導向作用。

五、物理實驗如何布置預習題

物理實驗分為兩類:一類是生活常識小實驗,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就可以做的實驗,比如第十二章第四節機械能和內能的相互轉化中有一個彎折鐵絲小實驗,根據它布置了一條預習題“找一根鐵絲反復彎折,摸彎折處有何感覺,說明這個現象的原理?”學生可以回家做,也可以根據生活經驗回答,這樣的預習題比較容易出。還有一類實驗必須要動用到學校實驗室的器材才能做的實驗,比如研究燃料熱值的實驗的過程和結論,以前這類實驗的預習我們是放在課堂上邊做實驗邊完成的。現在課堂上時間不允許,要求所有預習題在課前完成。

通過閱讀課本實驗的敘述,再完成布置的預習題,這樣就是不做實驗也對實驗的過程基本了解了,而且通過課堂上展示回答問題后再做實驗,絕對事半功倍。對實驗結論的預習可設計成對結論的猜想,比如對這個實驗結論的預習“你猜想以上實驗的現象是什么?說明了什么問題?”,如果在沒做實驗時就問“實驗現象是什么”好像不太合適,而如果改成猜想后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預習思考先做個假設,再通過課堂實驗去驗證,也符合科學研究的規律。這比以前學生思維直接跟著實驗走,把物理實驗當走形式的教法,對學生的思維鍛煉要好很多。

六、預習效果如何檢測

篇2

我校于2014年開始招收高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學生,在此之前,主要教學對象為中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學生。中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側重于培養學生相關檢驗技術,而高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在培養學生相關技能的基礎之上,還要培養學生科研思維能力與創新能力[1]。針對招生層次的變化,明確目前我校臨床微生物學檢驗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才能有的放矢。我校臨床微生物學檢驗實驗教學存在以下問題:(1)我校相關教師的中職臨床微生物學檢驗實驗教學經驗豐富,而高職課程教學目標和教學理念均有別于中職課程,需要相關教師進行深入學習和研究,探索更為科學的教學方案與教學手段[2]。(2)我校臨床微生物學檢驗實驗教學一般采用特定的形式開展,實驗步驟和結果都是確定的,學生缺少獨立思考機會,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難以提高。這就需要將實驗教學與臨床實際聯系起來,并構建科學的臨床微生物學檢驗實驗教學體系[3]。(3)目前,我校臨床微生物學檢驗實驗教學與臨床實踐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實驗教學過程中,學校應多與附近的醫院合作,充分利用其平臺的優質資源,開設應用性、綜合性實驗,開闊學生視野,提高教學質量。

2臨床微生物學檢驗實驗課程教學體系改革

2.1改變基礎實驗教學手段,建立以研究為主導的教學體系。基礎實驗著重培養學生實驗能力,強化專業基礎和實驗基礎[4]。本教研室對臨床微生物學檢驗基礎實驗教學方法進行改革,遵循以學生動手為主、教師示教為輔與多媒體教學彌補的原則,培養學生實驗能力。對于一些實驗室難以開展的最新實驗項目,教師可以通過微視頻演示給學生,讓學生了解學科最新研究動態和技術。具體基礎實驗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參與實驗教學的每個環節[5],包括準備實驗、實驗過程、實驗研討、實驗總結以及科研活動,實現教學相長。學生輪流參與實驗準備過程,教師鼓勵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提出問題,組織學生以5~6人一組討論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實驗結束后,每組學生根據實驗結果以及遇到的具體問題進行總結,歸納成敗原因,總結經驗。2.2建立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教學體系。綜合性實驗是指在學生具有一定實驗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礎上,對學生實驗能力與實驗方法進行綜合訓練的一種復合性實驗[6]。設計性實驗是指給定實驗目的、要求和實驗條件,由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方案。我校臨床微生物學檢驗課程實驗課和理論課學時比為1∶1,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教學體系的構建是培養臨床微生物學檢驗人才的關鍵[7]。我院傳統臨床微生物學檢驗實驗課程設計見表1,改革后的臨床微生物學檢驗實驗課程模塊設計見表2。本教研室將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教學分為以下幾個環節。2.2.1抽簽選擇臨床模擬標本。實驗教師準備臨床模擬標本,例如感染病原菌的尿液、血液、痰液、腦脊液、糞便等,學生抽簽進行實驗,兩名學生一組或者4名學生一組。2.2.2設計實驗方案。每組學生應用所學知識,擬定實驗方案,設計微生物學檢驗程序。2.2.3實施實驗方案。學生根據確定的方案進行實驗。在學生實驗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協助學生解決在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教師應做到總體調控,把握學生實驗進度,保證其進行按時完成實驗。2.2.4實驗總結。實驗結束后,各小組撰寫實驗報告,同時對實驗進行總結,討論實驗結果的可信度,歸納實驗成敗原因,總結經驗教訓,完善實驗方案及實驗步驟。2.2.5成績評定。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驗設計、實驗操作、實驗報告等對其進行綜合評定,給出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成績。2.3構建開放式的實驗教學模式。開放式的實驗教學模式是一種先進的現代化實驗教學方式,是有利于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一種模式。開放實驗室不僅是時間和空間上的開放,更應該是實驗內容(實驗課程、實驗項目、研究課程)和師資的開放[8]。教研室每學期接納一些自愿參與研究的學生,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走進實驗室,開展實驗研究,在此過程中,學生需要查閱大量資料以及進行簡單的課題研究,掌握課題設計思想和實驗技術,撰寫實驗研究論文,這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實現教學與科研一體化。2.4逐步建立醫院實踐體系。本教研室與長期從事臨床微生物學檢驗的醫技人員和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共同建立了醫院實踐體系。我院對2015級、2016級醫學檢驗技術專業進行教學改革,共6個班級,改革班學生在校掌握基本技能后,進入醫院接受實驗教學,共設接種、培養、鑒定3個項目,每個項目都有明確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同時對改革班學生期末考試成績和畢業實習期間的表現進行調查分析。

3臨床微生物學檢驗實驗課程考核體系改革

本教研室建立以能力考核為核心的實驗課程多元化考核模式,重視對學生實驗過程的評價[9]。實驗成績主要由基礎實驗成績、綜合性實驗成績、開放性實驗成績、臨床試驗成績組成。基礎實驗成績由教師給出,占總成績的30%;綜合性實驗成績包括小組成績和個人成績兩部分,其中小組成績由教師給出,占總成績的15%,個人成績由小組成員給出,占總成績的15%;開放性實驗成績由教師給出,占總成績的10%;臨床試驗成績由醫院帶教教師給出,占總成績的30%。

4討論

在臨床微生物學檢驗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新型教學手段,使學生掌握基本實驗操作技能,同時建立綜合性、開放式實驗教學體系,將實驗教學與科研活動緊密聯系起來,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解決難題能力。此外,逐步完善開放性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實驗教學改革將課堂延伸到工作崗位,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和就業觀,增強學生職業認同感。實行多元化的臨床微生物學檢驗實驗課程考核方式,有助于提升學生獨立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