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可行性分析報告范文

時間:2023-03-20 00:38:1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系統可行性分析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變壓器;經濟運行分析;系統

中圖分類號:TM41文獻標識碼:A

實際網絡中變壓器的供電負荷多為一隨機變量。變壓器的實際負載系數僅具有“瞬時”的概念,它隨著負荷的變動而變化。所以,對于大量存在變動負荷的變壓器,其考核指標應是在一定時間段內是否處在經濟運行。近年來,配變容量的選擇方法是供、用電部門和科研單位探討的課題之一。其選擇的方法主要有功率運行損耗最小原則、經濟負荷法、年運行費用最低等方法。這些方法各有優缺點,有的與供電部門堅持節約能源的原則相悖,有的與用電部門的實際利益相矛盾。因此,合理地選擇變壓器的容量,既滿足節能要求,又能在經濟區域內運行。

本項目主要解決配電變壓器經濟運行方式的優化、負荷調整的優化、配變運行電壓分接頭的優化和配電變壓器容量選擇的優化問題,在保證安全生產的前提下綜合各種節電方法使配電變壓器在合理的經濟區域內運行。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提出一套切實可行的經濟運行操作方案。以神經元網絡方法進行負荷預測,根據負荷預測趨勢采用兩段時域法進行變壓器經濟運行的各種優化,采用區域上限法選擇配變容量,并以圖形的方式直觀的給出各種條件下的變壓器經濟運行方案以及運行曲線和參數報表。

1 國內外現狀及發展趨勢

變壓器經濟運行的基礎理論最初是由德國的魏德曼教授在1920年提出的,1934年前蘇聯彼德洛夫教授在《變壓器》一書中僅給出了變壓器經濟運行的兩個領域。而在我國,自70年代以來,教授級高工胡景生逐漸給出了一整套較完整的動態計算公式,在定量計算上取得了突破,開拓了變壓器經濟運行的新領域。該理論用其科學性扭轉了某些誤把浪費當節約的傳統觀念和習慣作法,用其實用性挖掘了降低變壓器損耗的節電潛力。變壓器經濟運行的理論,通過科學計算,用準確的量值,判別變壓器技術特性的優劣,從而使技術特性優的運行,劣的備用;用定量計算對變壓器并列運行方式進行優化;用定量計算對變壓器分別運行進行優化;用定量計算提高負荷率、削峰填谷達到節電效果……該理論發展了前人的理論最突出的一點就是給出了一系列動態計算公式。變壓器經濟運行理論不僅注意有功電量的節約,而且注意無功電量的節約。由于變壓器是強感性電氣設備,因此變壓器經濟運行的無功節電潛力遠大于有功。更重要的是該理論開拓了變壓器綜合功率經濟運行新領域。

變壓器經濟運行的理論基礎已非常成熟,實行變壓器經濟運行的節電效果也是非常明顯的,但在供電系統內應用不多,主要是由于不同的計算方法與各部門的實際利益相矛盾,因此實施的積極性不高。但近年隨著各種節電技術的迅猛發展,大家對變壓器的經濟運行逐漸重視起來,特別是數量和容量最大的配電變壓器的經濟運行。

2 技術關鍵分析

變壓器之所以可以經濟運行,是由于存在以下原因。

2.1 變壓器之間技術參數存在差異。每臺變壓器都存在空載損耗、短路損耗、空載勵磁功率和額定負載漏磁功率四個參數。由于變壓器的容量、電壓等級、鐵芯、繞組材質、設計和制造工藝等的不同,使變壓器的四個技術參數存在大的差異,即使是同一生產廠家、同一時期生產的相同容量、相同電壓等級、相同材質的變壓器,其四個參數也不會完全相同。正由于變壓器技術參數存在差異,在供相同負載的條件下,必然存在有的變壓器損耗大,有的變壓器損耗小的情況,損耗小的變壓器就為優,損耗大的變壓器就為劣。因此,單臺運行的變壓器,就存在著選擇技術特性優的變壓器經濟運行方式。而變壓器并列運行相當于一臺組合式變壓器,由于變壓器技術參數的不同,不同組合的并列運行變壓器的技術參數也存在差異。因此變壓器并列運行方式間組合技術特性就存在優劣之別。在多種可供選擇的運行方式中,從中選擇損耗最小的運行方式就是經濟運行方式。多臺變壓器分列運行時,由于變壓器技術特性存在差異,就可按照變壓器的技術特性調整負載分配來實現經濟運行。

2.2 變壓器的功率損耗和損耗率的負載特性曲線存在著非線性特性。在某一時間段內(例如1年、1月等),由于負載曲線波動,導致變壓器總的電量損耗不同,因此提高負荷率就可以降低變壓器損耗,實現變壓器經濟運行。由于變壓器功率損耗負載曲線的非線性變化特性,決定著該時間段內變壓器的負荷削峰填谷就可以降低變壓器損耗,實現變壓器經濟運行。由于變壓器損耗率負載曲線的非線性變化,變壓器存在著損耗率最低(效率最高)的負載系數,稱為經濟負載系數;同時也存在著損失率較低(效率最高)的負載運行區間,稱為經濟運行區。因此調整負載就可使變壓器運行在經濟區間。

3 技術方案

3.1 體系結構

整個系統分為模塊:負荷預測模塊、經濟運行方式優化模塊、配電變壓器容量選擇模塊、負荷調整優化模塊、配變運行電壓分接頭優化模塊、單體變壓器經濟負載系數及經濟運行區計算模塊、數據維護模塊和報表曲線分析模塊。

3.2 負荷預測模塊

每日實際負荷曲線可能要穿越最佳運行轉折點多次,由于安全及設備壽命等原因,不允許每次都切換變壓器選擇經濟運行狀態。因此,如何預測當日負荷曲線以確定最佳的控制時段參數TA、TB,成為能否進行最優經濟運行控制的關鍵。采用神經元網絡法進行負荷預測和確定高峰低谷控制時段。選擇七組不同時間負荷數據,它們分別為:(1)上周當日該時刻負荷值;(2)上周當日該時刻前一小時負荷值;(3)上周當日該時刻后一小時負荷值;(4)上日該時刻負荷值;(5)上日該時刻前一小時負荷值;(6)上日該時刻后一小時負荷值;(7)上日全天負荷平均值。每組數據144個,即每隔十分鐘一個測點。由于采集樣本的數據矩陣不斷刷新,使得網絡中各個神經元的權重和閾值每天更新一次。

3.3 電變壓器容量選擇模塊

根據配變供電半徑、變壓器和線路投資折舊、電能損耗、運行維護管理費用、負荷發展、經濟負荷系統以及電壓允許要求等按年費用較小的準則計算配變容量的選擇方案。

3.4 經濟運行方式優化模塊

在負荷預測的基礎上,在變壓器不同運行方式下(并列運行和分列運行)計算其經濟運行方案,對雙繞組和三側繞組變壓器分別計算。

3.5 負荷調整優化模塊

在負荷預測的基礎上,計算變壓器提高負荷率和消峰填谷方案以及各臺變壓器間負荷經濟分配方案。對雙繞組和三側繞組變壓器分別計算。

3.6 變運行電壓分接頭優化模塊

根據實際運行電壓和工況負載,用定量計算式計算出損耗最小的電壓分接頭運行方案。在負荷預測的基礎上,自動選擇最優方案。

3.7 單體變壓器經濟負載系數及經濟運行區計算模塊

根據變壓器各參數計算其有功損耗、無功損耗及有功無功綜合損耗,以此確定其經濟負載系數和經濟運行區。

3.7.1 配電變壓器經濟負荷系數

配電變壓器經濟負荷系數變壓器所帶實際負荷(P)與額定功率(Pe)之比稱為變壓器的負荷系數(β)。不同負荷時功率因數近似不變,則有:

P=P/Pe=S/Se

Pe=SeCOSφ

式中 Se─變壓器的額定容量,kVA;

COSφ─變壓器的功率因數。

變壓器的損耗(P)包括鐵芯損耗(Pfe)和繞組的銅損耗(Pcu)。鐵損可認為不隨負荷變化的空載損耗(P。),銅損與負荷電流(或負荷系數)的平方成正比,即: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從(2)式可看出,當功率因數不變時,變壓器的效率將隨負荷系數的大小而變化。取極值: dη/dB=0

β即為效率最高或者就是損耗最小的負荷系數,稱為“最佳負載系數”,用β0表示。根據數據可計算出SL7系列低損耗節能配電變壓器的β0為0.4,此時,尚有60%容量末被利用。初投資大,是浪費。經濟合理的負荷系數應考慮綜合效益,即年費用最低。考慮損耗又考慮初投資最出的負荷系數為βn,年電能損耗費用為1-βn,增加的初投資與認可的電能損耗相等時,可認為是最經濟合理的。即:

(Pn-P。)?τ?K=(1-βn)?Ζ?α (4)

式中:Pn─負載系數為βn時的有功損耗,kW;

Po-負載系數為βo時的有功損耗,kW;

τ─年電能損失小時數,時;

K─電價,元/kW.h;Z─變壓器的初投資,元;

α─變壓器的綜合年費用系數,包括折舊系數、大修和投資效益系數。

只有綜合考慮投資和損耗等因素所得到的負荷系數才是經濟合理的。

4 負荷預測模塊

每日實際負荷曲線可能要穿越最佳運行轉折點多次,由于安全及設備壽命等原因,不允許每次都切換變壓器選擇經濟運行狀態。因此,如何預測當日負荷曲線以確定最佳的控制時段參數TA、TB,成為能否進行最優經濟運行控制的關鍵。采用神經元網絡法進行負荷預測和確定高峰低谷控制時段。選擇七組不同時間負荷數據,它們分別為:(1)上周當日該時刻負荷值;(2)上周當日該時刻前一小時負荷值;(3)上周當日該時刻后一小時負荷值;(4)上日該時刻負荷值;(5)上日該時刻前一小時負荷值;(6)上日該時刻后一小時負荷值;(7)上日全天負荷平均值。每組數據144個,即每隔十分鐘一個測點。由于采集樣本的數據矩陣不斷刷新,使得網絡中各個神經元的權重和閾值每天更新一次。

5 配電變壓器容量選擇模塊

根據配變供電半徑、變壓器和線路投資折舊、電能損耗、運行維護管理費用、負荷發展、經濟負荷系統以及電壓允許要求等按年費用較小的準則計算配變容量的選擇方案。隨著負荷密度的不同,所選配電變壓器容量也不同,配電變壓器容量應取相對的經濟合理的容量。根據負荷密度選擇接近或稍小于經濟負荷系數為優。

6 經濟運行方式優化模塊

在負荷預測的基礎上,在變壓器不同運行方式下(并列運行和分列運行)計算其經濟運行方案,1)S7系列的變壓器帶額定負荷的50%~60%時效率最高,損失率最小。2)根據負荷損耗曲線看出,當SS1時高電壓運行,SS3時應并列運行,S

7 負荷調整優化模塊

在負荷預測的基礎上,計算變壓器提高負荷率和消峰填谷方案以及各臺變壓器間負荷經濟分配方案。對雙繞組和三側繞組變壓器分別計算。

8 變運行電壓分接頭優化模塊

根據實際運行電壓和工況負載,用定量計算式計算出損耗最小的電壓分接頭運行方案。在負荷預測的基礎上,自動選擇最優方案。

9 單體變壓器經濟負載系數及經濟運行區計算模塊

根據變壓器各參數計算其有功損耗、無功損耗及有功無功綜合損耗,以此確定其經濟負載系數和經濟運行區。

10 數據維護模塊和報表曲線分析模塊

數據維護模塊包括變電站模型(各參數、接線圖等)、計算公式、基礎數據的維護。

報表曲線分析模塊包括各種報表(參數報表、各種方案報表等)和曲線(各種運行曲線、比較曲線等)以及不同計算方法(功率運行最小原則法、經濟負荷法、年運行費用最低法等)下經濟運行分析。

11 經濟效益預測

11.1 直接經濟效益:

節電:保守預測可節約電量1%-2%,如果配置合理可達到5%。

降低年運行費用。

配電變壓器的數量和容量都很大,損耗也是各級電網變壓器中最大的一塊,因此節電潛力非常大。實行變壓器經濟運行可在2-3年內即可收回投資,并為以后的電網改造和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節電基礎和手段。

11.2 間接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包括對電網安全生產、經濟運營、現代化管理和保障社會供電等方面):

控制變壓器在合理的經濟區間內運行,可以延長變壓器壽命、降低變壓器故障幾率。變壓器經濟運行還能提高功率因數,提高電能質量。因此從長遠角度看實行變壓器經濟運行對電網的安全生產和保障社會供電上都具有深遠的意義。

12 擬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術路線

按三層逐步實施:將變壓器經濟運行方式的優化,即全系統的優化放在第一位,變壓器向調整負荷的優化,即分系統的優化放在第二位,而將變壓器經濟負載系數與經濟運行區,即變壓器的單體優化放在第三位。

首先對配電變電站的整體負荷情況、發展趨勢、供電半徑進行預測,以此為前提綜合考慮各種變壓器性能、價格、建設投資、運行費用和線路建設投資定量計算配變的容量選擇及各經濟運行方式(并列、分列或一開一備)的優化。然后對每日負荷進行實時預測,依據現有的設備參數、運行方式給出變壓器投切方案和負荷調整方案。最后計算單體變壓器的經濟負載系數和經濟運行區,保證變壓器在合理的負載系數下和經濟運行區間內運行,并給出變壓器運行電壓分接頭經濟位置方案,達到降低有功和無功損耗、提高功率因數、延長變壓器運行壽命的目的。

參考文獻

篇2

【關鍵詞】信息技術 計算機 網絡工程 建設

第三次科技革命為我們帶來了計算機技術,該技術誕生短短的幾十年時間里給人類社會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極大地改變了現代社會的生活與生產方式。尤其是進入新世紀以來,科學技術的發展可以說是日新月異,信息技術和計算機技術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與進步。現代社會對于計算機網絡的依賴程度在逐步的加大,如何推進計算機網絡工程建設已經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越來越多的人對計算機網絡工程建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本文就是針對計算機網絡工程建設的方法進行了系統的論述。

1 網絡規劃

進行計算機網絡工程建設的第一步就是進行科學的網絡建設規劃,這是完成計算機網絡工程建設的必要前提也是必要保障。在規劃的過程中要對用戶的需求分析與系統可行性分析進行科學的規劃。計算機網絡工程建設中網絡規劃對于網絡的性能和分布情況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是計算機網絡工程建設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

1.1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就是對用戶的實際需求進行系統全面的調查與分析。針對不同行業與不同單位,由于計算機在實際的工作中承擔的任務不同,因此需求也各有不同,這是我們進行需求分析的根本原因。在進行需求分析的過程中應該對項目的各個層面進行系統完善的調研,做到沒有遺漏,沒有忽略,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給出科學的系統分析報告,只有這樣才能為計算機網絡工程建設的前期工作作出應有的貢獻。

1.2 系統可行性分析

系統可行性分析是根據不同用戶或者單位,結合其實際情況,對需要建立的計算機網絡工程進行正確性與科學性的論證過程。在計算機網絡工程建設的過程中進行可行性分析可以為我們的工程建設提供很多的具體指導。比如,通過可行性分析可以得知在具體的建設過程中傳輸方式的選擇,具體是應該選用寬帶傳輸還是基帶傳輸;在通信類型方面,可以告訴我們應該進行怎樣具體的操作;另外系統可行性分析還可以為網絡建設中的通信容量、用戶接口、傳輸速度、協議版本、服務器類型等方面提出具體的建議。由此可見在計算機網絡工程建設的過程中必須充分的重視系統可行性分析,只有這樣才能找到更加合理科學的方式。

2 網絡設計

計算機網絡工程建設的過程中最為核心的部分就是網絡設計的過程,該過程要結合實際的情況,根據網絡規劃的相關建議和相關結論,設計出科學合理的網絡結構,從而構建起整個的計算機網絡工程。

2.1 網絡設計的原則

計算機網絡工程建設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促進社會的發展,更好的完成相關的工作,因此在實際的建設過程中一定要遵照相關的規則。在實際的計算機網絡工程建設中,一定要采用先進成熟的系統,保障網絡工程的質量,這是計算機網絡工程建設的基本原則。其次,要盡可能的節約成本,通過科學的比較和合理的規劃,找到最優的設計方案和施工方案,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盡量節約成本。最后,在網絡設計的過程中要盡可能的采用比較先進的設計手段和設計思想,因為現代信息技術發展十分迅猛,更新換代很快,只有比較先進的設計思想才能盡可能的保證現階段設計的網絡的實用性。

2.2 網絡體系的結構

網絡系統的體系結構包括功能的分層及各層功能通信所遵守的協議,核心內容是決定應采用何種協議集合,當前一般較多選擇TCP/IP網絡通信協議。在設計時我們通常可以采取過渡和共存的策略,使之既能適應發展的潮流,又有最大限度地保護已有的網絡投資。

3 網絡的實施

3.1 網絡建設工程的實施計劃

在計算機網絡工程進行實施之前,必須制定一個系統完善的實施計劃,該技術應該針對該網絡工程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的人員和經費進行詳細的規劃與安排。另外還應該將網絡實施各個階段的時間安排,人員安排,以及驗收、維護、調試、運行等具體任務進行科學合理的計劃,為網絡的實施過程保駕護航。

3.2 網絡設備到貨驗收、安裝、調試

計算機網絡工程在建設的過程中,要結合實施計劃的相關安排,對設備進行調試,結合設備具體的實用說明進行專業的驗收。之后由相關的技術人員對其進行安裝,在安裝的過程中一定要嚴格遵照安裝說明。最后要對安裝的設備進行仔細的調試,直至網絡設備正常運行。

4 結論

隨著時代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現代社會對于計算機和網絡的依賴程度在逐步加大,利用計算機網絡可以幫助我們更簡潔的完成更多的事情,極大地提高社會生產力。面對這樣的情況,本文針對計算機網絡工程建設進行了系統論述,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希望對我國計算機網絡工程建設啟動一定的指導作用。

參考文獻

[1]部紹海.網絡工程項目管理的工作分解與階段性成果分析[J].硅谷,2008,(23).

[2]王艷麗,陰國富.計算機網絡工程實驗優化探索[J].現代電子技術,2008,(13).

作者簡介

錢振宇(1985-)男,漢,廣東省東莞市人。大學本科學歷。助理工程師,現任組長。研究方向為信息系統管理,網絡工程,硬件維護。

篇3

關鍵詞:工程管理;暖通;給排水;計劃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presents as the construction unit for the various stages of construction to the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drainage project, to ensure the project economy, high speed, stable operation.

Keywords: project management; HVAC; drainage; plan

中圖分類號:TU99

做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分部工程,暖通及給排水工程在項目各個階段都涉及到技術、進度、成本等眾多元素,且與土建及裝飾工程穿插緊密,需要有一個全面綜合的掌控,方能將工程管理控制得又快又好。以下是根據筆者經驗針對建筑工程各個階段,對于水暖分部工程管理的一些淺見。

項目決策階段:

此階段為建設單位項目的前期籌劃與可行性分析階段,是決定工程使用功能、成本等各方面因素的最主要方向性階段,一些正確合理的選擇將主導工程項目在全生命周期內的安全、高速運行,降低成本并減少不必要的損失。水暖工程在此階段的決策主要是配合總體使用功能,確定針對項目長期運行的方向性系統方案,并為設計階段做準備,應做好如下兩點:

1、合理選擇采暖(及制冷)系統冷熱源意向

現階段的采暖熱源大致有:市政熱網、區域鍋爐、水(地)源熱泵及一些小型建筑應用的水(風)冷型熱泵機組,其中熱泵機組在完成供熱任務的同時,亦可完成制冷任務。而制冷系統除了常見的電冷系統(蒸汽壓縮系統)機組之外,溴化鋰吸收式制冷系統目前也在許多大型項目中得以廣泛應用。

冷熱源系統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內長期運行,其投入并非只有初投資,最主要的是牽扯后期運行的大量投資的產生。針對如此多的選擇,在此階段集暖通專業力量出一份可以因地制宜、揚長避短、經濟適用、質量可靠的可行性分析報告,并制定大致費用目標對與成本控制有長遠意義。

2、充分考慮項目建設地點對給排水工程規劃的影響

項目建設地點及周邊市政規劃很大程度影響給排水工程的規劃設計與投資。

例如:一些需要特殊工藝處理的污水系統,此類工程的建設在項目決策階段則在立項前充分考慮市政方面對于污水處理的要求,以及是否具備就近排放的條件;園區內消防系統需兩路供水并形成環路,而項目建設地點周邊的市政消防管道網是否可以滿足廠區內兩路供水環路消防要求,是否需要增加額外的泵房、水池而產生費用目標外的成本增量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在決策階段都應該最大程度的考慮周全,并且制定相應的應對方案,以防在項目的實施階段突然產生,以致捉襟見肘,造成更大的工期及經濟損失。

項目實施階段:

設計階段

這個時間段是整個項目在決策的方向性指引下確定項目骨架的決定階段,是方向性方案的具體化的階段,是決定整個工程造價,質量,功能的最重要階段。水暖工程在此階段也是需要動用最多技術管理能力的階段:

1)建立對于設計院圖紙設計的全程跟蹤體系,指派技術能力過硬的水暖工程師,盡量對設計的每個步驟做到圖如己出,減少后期圖紙發生變動的可能,嚴防后期施工階段過多簽證的產生;

2)對設計院的交底工作落實要落實到每個場所的確切功能,不要籠統說明。例如:特殊用途,對溫度、濕度或者空氣潔凈度有要求的房間,要詳細說明,以便設計進行精確計算;對于場所的人流密度,營業時間段等條件,盡量要交底給設計院真實可行的數據,否則設計套用技術規范上的估算數據,可能會造成與實際情況不符,致使出現一些人流高峰期空調負荷不足,新風量不足等后果。

3)對設計院的設備及材料選擇要進行嚴格監控。現下許多設備及材料廠家與設計院交際匪淺,設計院推薦可謂一種銷售捷徑,特別是暖通和給排水工程,設備及材料多樣而功能不一,設計方且有足夠的技術優勢來說服業主。鑒于此,設備及材料深入市場調查的工作,從設計階段就應及時開始,綜合考慮項目成本要求與質量、進度要求,進行權衡。選擇應用的設備與材料要在質量上滿足工程實際需求的同時,造價又靠譜,高性價比的設備材料對整個項目的成本控制至關重要。

4)做為建設單位的水暖工程的審圖,重視諸如負荷計算、水力平衡等系統問題的同時,更應從功能性及美觀性上考慮。一般設計院在過圖審時,大多是從強制性規范及系統可行性方面來考慮,功能性及美觀大多不會做為重點。所以做為使用單位,我們應重視起來。例如:公共衛生間小便器采用自動感應閥還是手動閥,要考慮使用人員素質;明裝或者暗裝風機盤管與裝飾工程搭配是否美觀,風口形式與吊頂搭配要協調等等。

2、招投標階段

廣義的招投標可以在工程全周期的任何一個階段進行,這里指的招投標階段是指施工圖已經明確,招標總承包單位的最主要階段。水暖工程做為一個分部工程在這里只強調一點。

現行大多大型工程采用工程量清單總價合同,許多施工單位在此階段為了中標,經常在水暖安裝分部工程的報價中采取一些調價的措施。由于水暖工程是穿插在建筑與裝飾中間的分部工程,發生變更及簽證的可能性非常大,一旦發生設備及材料發生變更,很有可能發生從新批價。所以在簽訂合同之前,一定要對此嚴防死守。綜合圖紙技術要求及時進行市場調查,把后期可能發生的成本追加,盡量控制在合同簽訂時。

3、施工階段

施工階段是項目的核心階段,是項目建設過程中歷時最長,資金投入量最

大的階段。建設單位在施工階段除了技術方面需要大量的支持外,指揮多方單位協作高速、高質量的完成各自工作是重中之重:

1)做為設計、監理、施工單位統一的甲方,做好設計交底的協調對于后期施工順利進行意義重大。建立書面交底制度及各方聯系方式記錄,交底必須達到施工、監理單位充分了解設計意圖,盡量減少后期技術問題。水暖工程技術問題散而雜,所有工程都是與土建及裝飾工程穿插作業,是最容易產生變更的專業,在設計交底階段盡量的清除技術問題不僅利于工期,而且將對后期減少經濟簽證,控制成本起重要作用。

2)工期控制:

①施工單位應專門針對水暖分部工程排出進度計劃,詳細程度應至每個子分項,并嚴格按計劃實施。

②工期控制應按進度計劃建立相應動態獎罰激勵制度。

③與專業分包及勞務單位建立聯系方式,隨時了解總包方工程款撥付情況。

④建立分部工程周報制度,必要時可建立日報制度。

3)質量控制:

①嚴把技術關:總包需提報切合實際的分部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各專業分包施工前必須提報詳盡施工方案,經建設單位及監理審核,確保可行性后方可施工。無規矩不成方圓,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做為指導施工的依據,切忌應付。

②設備及材料進場:樣本先行,嚴把“四關”即:即采購關、檢測關、運保險關和使用關。對于不符合設計要求及國家標準的設備及材料立即退場。

③嚴查隱蔽工程:水暖工程多為隱蔽工程,分項工程隱蔽前,必須經建設、監理單位協同驗收,方可隱蔽。對于施工單位私自隱蔽,必須開蓋檢查,對于不合格分項,整改至合格方可重新隱蔽。

④重視試驗:試驗是水暖工程質量的主要控制手段,對于壓力、密閉性、閉水、通球等等一系列的試驗,必須達到設計及驗收規范要求,并留書面及照片記錄,確保系統運行無后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