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提綱范文

時間:2023-03-30 12:18:1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采訪提綱,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采訪提綱

篇1

[設計]人物專訪采訪提綱

—人物專訪

人物采訪提綱

一、采訪對象及其相關資料

某某,女,**歲,**市人,大*學生,現(xiàn)就讀于**專業(yè)。她個人生活獨立,進入大學以來,所有生活費用都是自己打工賺得。學習上刻苦努力,多次獲得獎學金。2012年4月,在校運動會上她打破了女子三千米的記錄,并保持至今。2013年九月,她發(fā)起了一場向雅安蘆山縣捐贈棉衣的愛心活動,得到了百余名同學的響應。

二、采訪目的

作為新世紀的大學生,要想生存與發(fā)展就必須做一個自強不息、不斷攀登的登山者,做一名有志向、有愛心、博學上進的青年。希望通過王芳的事跡引導各高校學生努力爭做新時代優(yōu)秀大學生。

三、采訪主題

勞動?創(chuàng)造?奮斗——青春勵志故事四、采訪時間:2013年12月*日下午

五、采訪地點:待定

六、采訪方式:面對面采訪

七、設計問題

1、你一直都在鄭州嗎,

2、(若回答不是)以前還在哪里打過工,去過的城市里對哪個印象比較深,為什么呢,

3、從什么時候開始就在外面打工做生意的,

4、那時候為什么想要外出打工呢,

5、父母放心讓你出去嗎,她們對你出去打工是怎么看的,

6、剛出去打工的時候很辛苦吧,有沒有遇到比較大的困難,讓你想過不干了回家,

7、是什么讓你最終堅持了下來,

8、在你很困難的時候,有人幫助你嗎,

9、打工的話就要離開父母,在外面也會很想她們吧,

10、想家想父母的時候怎么辦,會給他們打電話嗎,經常打,

11、你是怎樣找到這份工作的,做了多久了,

12、又要看當廚師、又要看旅館,會不會很忙,雇人了嗎,為什么不雇人呢,

13、做這個工作累嗎,

14、那你不工作的時間是怎樣打發(fā)的呢,

15、你現(xiàn)在的收入大概是多少呢,

16、對目前這種狀況還滿意嗎,

17、在外面了這么些年,有什么感覺,

18、有沒有想過選擇離開這里回到家鄉(xiāng)呢,

19、在鄭州有沒有發(fā)生讓你比較感動的事,

20、你在出來打工之前曾經想過做別的事情嗎,

21、你心中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22、你以后會想著繼續(xù)實現(xiàn)它嗎,

23、現(xiàn)在自己也做母親了,肯定很能體會跟孩子分開的那種心情吧

24、你每天辛苦工作,給你信念或支撐的是什么呢,

25、你認為最幸福的生活是什么樣子的,

26、這些年你最大的欣慰是什么,最大的遺憾又是什么,

27、以后有什么打算,就決定常住這里嗎,

28、現(xiàn)在春節(jié)就要來了,回去和父母團聚嗎,是每年都回去,還是怎

篇2

關鍵詞:鋼材替代材料;鋼結構房屋建筑工程;質量保證

Abstract: along with our country economy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 the social process to speed up today, our steel structure housing demand also has more and more high, steel structur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ous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is to lie and then by leaps and bounds. But so and give the steel structure housing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with the pressure of more and more big. A steel structure housing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to be able to have enough capital to deal with these pressure, first condition is to ensure that the steel structure housing project modernization. Ensure the quality of products to meet the market demand is all in the process of enterprise operation first requirement, only in engineering maintain enough modernization, under the premise of the whole project to more fluent, engineering work to back more smoothly fast, and can only be improved fundamentally the quality of the whole project. And to be able to ensure that the steel structure housing construction of modernization, we must start from the steel structure housing construction materials to, embarks from the reality, the steel structure hous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on new material apply on feet, let whole project every job quality to satisfy the market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This paper from the steel alternative material apply in the steel structure housing project, the importance of the Angle, to the new wave of application with a series of analysis, discussion.

Keywords: steel alternative materials; The steel structure housing project; Quality assurance

中圖分類號: TU39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運用鋼材替代材料在鋼結構房屋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

近幾年來,我國在開展建筑工程的過程中事故頻發(fā),對社會造成了極大的危害,極大地阻礙了國家的發(fā)展,讓鋼結構房屋建筑工程的現(xiàn)代化成為了現(xiàn)今社會發(fā)展進程中的一個重要課題。保證鋼結構房屋建筑工程的保證質量滿足市場需求已經不僅僅是鋼結構房屋建筑工程企業(yè)的需求了,更是國家的要求。且在市場經濟體制的帶動下,我國鋼結構房屋建筑行業(yè)內的競爭也愈發(fā)激烈,一個鋼結構房屋建筑工程企業(yè)想要贏得足夠立足于市場的市場競爭力,就必須保證鋼結構房屋建筑工程的現(xiàn)代化。

企業(yè)只有在保證鋼結構房屋建筑工程質量滿足市場需求穩(wěn)定的環(huán)境下開展工程,整個工程的運作才能夠更為流暢,才能夠從根本讓整個工程的質量,讓整個工程立足于國情,更為貼合市場的實際需求。而要保證鋼結構房屋建筑工程的現(xiàn)代化,就必須從鋼結構房屋建筑工程開展過程中新材料的合理運用著手。鋼結構房屋建筑工程開展過程中新材料的合理運用是貫通著整個工程的一項重要工作,其對于整個工程的現(xiàn)代化有著極大的推助作用,是保證整個鋼結構房屋建筑工程保證質量滿足市場需求的重要途徑。新材料的合理運用是針對著鋼結構房屋建筑工程開展過程中每一項工作的現(xiàn)代化的一項工作,要想做好這一項工作,就必須讓其系統(tǒng)化、標準化、規(guī)范化的進行,同時還得通過各方面的手段,提高新材料合理運用的效率,讓新材料的運用不流于形式。尤其是針對新材料的合理運用的探討工作,必須抓好。讓工程質量滿足市場需求是新材料的合理運用的主要目的,是新材料的運用是否有效的一個重要體現(xiàn),對于新材料的云用,企業(yè)必須從實際出發(fā),對鋼結構房屋建筑工程的現(xiàn)狀進行詳細的分析,讓新材料的效力發(fā)揮到最大的限度,從根本上杜絕因材料運用的不當而造成的事故。

在新形勢的要求下,鋼材替代材料的運用逐漸替代往日的材料運用體系,鋼結構房屋建筑工程只有能夠充分地發(fā)揮這一材料的作用,才能夠使工程中的新材料的合理運用更為平實有效。下文將就新加波對鋼材替代材料的應用結合我國應用實例進行分析,為我國更好地運用鋼材替代材料打下扎實的基礎。

篇3

提綱:

一、家族式企業(yè)的的產生及其意義

二、家族企業(yè)財務管理的現(xiàn)狀和存在的問題

(一)股權狀況不明晰,企業(yè)家族化

(二)資信度較低,融資難,抗風險能力較差

1. 從銀行信貸方面

2. 從在資本市場直接融資方面

(三)投資能力較弱,缺乏科學性

(四)財務管理觀念淡薄,財務控制薄弱,財務管理混亂

(五)企業(yè)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缺乏社會審計監(jiān)督

三、改善家族企業(yè)財務管理問題的對策

(一)明晰股權,明確責任:決定家族企業(yè)興衰的杠桿

1. 股權集中的方法

2. 分散化股權安排。

(二)積極開拓融資渠道,提高家族企業(yè)的資信度

(三)規(guī)范投資程序,建立項目評估體系,提高資產回報率

(四)建立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加強企業(yè)的財務控制

1. 建立規(guī)范的會計核算體系,遵守相關法律。

2. 加強對存貨和應收賬款的管理,降低企業(yè)風險。

3. 進行合理避稅,樹立企業(yè)形象

(五)建立科學的內部控制制度,加強企業(yè)的財務監(jiān)督

1.是要設置企業(yè)的會計、出納、保管機構,明確各自職責,形成有效的內部牽 制,做到“統(tǒng)而不死,分而不亂”

2.是要加強內部稽查工作

3.是要加強對民營企業(yè)財會工作的檢查監(jiān)督及審計工作。

4.嚴格區(qū)分家務事與公司事務,建立以契約關系為主要管理方式的企業(yè)管理制度,增加財務管理的透明度。

5.投資要面向市場,正確進行投資決策,努力降低投資風險:應以對內投資方式為主;分散資金投向,降低投資風險;擴大投資范圍,力爭實現(xiàn)全球化。

6.家族式企業(yè)要苦練內功,強化資金管理,加強財務控制;這就要求提高認識,強化資金管理;努力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使資金運用產生最佳的效果;加強財產控制;加強對存貨和應收賬款的管理;保持財務資料完整。

篇4

現(xiàn)將財稅政字(1996)154號關于對港商投資企業(yè)征用耕地開發(fā)房地產征收耕地占用稅問題的批復轉發(fā)給你們,請依照執(zhí)行。

財政部文件關于對港商投資企業(yè)征用耕地開發(fā)房地產征收耕地占用稅問題的批復(財稅政字〔1996〕154號)

深圳市財政局:

你局深財農(1996)31號《關于港商獨資企業(yè)征用耕地開發(fā)房地產征收耕地占用稅問題的請示》收悉,經研究,批復如下: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耕地占用稅暫行條例》和(89)財農稅字第71號文規(guī)定,雄豐集團(深圳)有限公司興建龍崗新城花園占用耕地開發(fā)房地產(商品房),不屬于國家規(guī)定的“三資企業(yè)”免稅范圍,應照章征收耕地占用稅;對該公司在開發(fā)區(qū)內興建的學校和工廠占用耕地,按照規(guī)定可免征耕地占用稅。

篇5

電視創(chuàng)作是一個綜合的復雜過程。在整個創(chuàng)作過程中,編輯是后期工作,在此之前還有以選題、采訪、撰寫提綱、拍攝等等,在電視片創(chuàng)作中,編輯是主創(chuàng)人員,編輯的素質直接影響著節(jié)目的質量乃至成敗。

編輯之前各環(huán)節(jié)的工作,主要為獲取與節(jié)目有關的、有意義的原始圖像素材和原始聲音素材所進行的種種工作。它包括對選題的確定,選取合適的采訪對象并進行采訪,確定合適的節(jié)目形式,撰寫拍攝提綱,選擇符合節(jié)目內容與形式要求的現(xiàn)場并進行拍攝,從而獲取符合節(jié)目預想效果供后期編輯的圖像、聲音素材,并在拍攝現(xiàn)場作一些粗略的場記。要使這些零碎雜亂的原始音像素材,最終形成一個能夠達到原先設想效果的完整的節(jié)目形態(tài),后期的編輯過程也是很繁雜的,因為挑選有用的組合、有意義的段落,并根據(jù)構思完成敘事表意目的,且有節(jié)奏感的排列,每一段都需反復斟酌,幾經推敲,而且編輯過程中除考慮后期效果外,還得注意聲音的效果。所以說編輯工作本身就是一種系統(tǒng)工程。

在正式進入編輯階段之前的準備工作是很必要的,準備工作越細致,編輯時就越省力。

1.修改拍攝提綱。在實際拍攝過程中,由于采訪的不斷深入,了解的東西越來越多,加上采訪對象也會有新的變化,從而產生新線索,這些因素都會導致拍攝過程中,隨時調整拍攝計劃和內容。在拍攝中往往會使所拍的結果與原來構思的拍攝提綱有出入,有些想拍的素材沒有拍上,而有些拍到的素材沒有想到,這就需要在編輯之前熟悉拍攝到的素材并對原有的拍攝提綱作修整,以便使素材更好地與節(jié)目的主題、內容、形式、結構等方面相吻合。

2.熟悉素材。在開始編輯之前,熟悉所拍的素材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對所拍的原始圖像素材和聲音素材進行仔細了解和鑒別,并對有用的鏡頭作詳盡的記錄,再對照修改后的腳本,根據(jù)可用素材建立初步的形象系統(tǒng)。熟悉聲像素材的過程,就應該去感受現(xiàn)有的素材能不能建立起表達腳本內容所需要的完整的意象系統(tǒng),如果覺得難以支撐,就必須盡早去補拍或通過別的途徑去搜索有關聲像材料。

3.與有關人員協(xié)調。編輯要協(xié)調的人員是解說詞(或串聯(lián)詞)的撰寫者。電視是一門綜合的視聽藝術,要保持和諧的統(tǒng)一的風格,就得注意各環(huán)節(jié)的一致性。編輯的節(jié)目風格在節(jié)目形態(tài)、結構、解說詞、串聯(lián)詞以及音樂等方面的整體感。另外,編輯還必須主動與欄目負責人溝通,以求得欄目總體風格的一致。

4.設計編輯提綱。這是編輯工作最關鍵的一環(huán)。設計好的提綱是剪接的基本依據(jù),所有的有用素材都將由這個“綱”統(tǒng)起來各就各位。編輯提綱必須對節(jié)目的內容、結構、各段落的安排有一個比較精確的設計和表述。嚴謹?shù)木庉嬏峋V會給剪接工作帶來以下好處:它可以保證片子的完整性和節(jié)奏感,使各部分內容在比例搭配上得當;可以保證選用最能表達意義的鏡頭;可以提高編輯工作的效率;可以保證節(jié)目長度上的精確性。

1.歸整鏡頭 。對所有的原始鏡頭進行分類和整理。包括給素材帶編號,盡可能按照時間或空間的順序來編排,然后逐個記下每個鏡頭長度的內容。

2.挑選鏡頭(粗編)。不同種類的節(jié)目片比(完成片的時間長度與素材時間長度之比)各不相同,一般的電視片比都在1∶3以上,有的甚至超過1∶10 ,因此原始鏡頭中的大多數(shù)是用不上的,必須進行鑒別和挑選。可以排除那些有明顯技術質量問題的鏡頭,然后依照編輯提綱中所標示的內容進行歸類,將不同磁帶上的鏡頭標示在編輯提綱上,這樣在編輯時就能很快從磁帶中找到所需要的鏡頭。

3.對鏡頭進行組合排列(精編)。 要按編輯提綱上的敘事表意要求,一個鏡頭一個鏡頭的組合排列,用來表達創(chuàng)作者需要的意義。這里鏡頭的組合與排列,不僅要注意影視語言的語法規(guī)則,更要注意意義的表達,并要通過選擇剪接點和鏡頭的不同長度來創(chuàng)造最佳的藝術效果。原本零散雜亂的鏡頭在這里被排列成一個有意義的有機整體,從而使電視創(chuàng)作工作初步完成。

三 . 檢查階段

檢查階段對編輯來說是必不可少的。由于編輯工作是個艱苦繁瑣的過程,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有時會不注意小節(jié),有些小問題只有在完成初步編輯工作之后,靜下心來仔細檢查才能發(fā)現(xiàn)。檢查工作有以下四個方面: 1.檢查邏輯表述 。敘述是否符合真實性原則,是否符合生活邏輯,條理是否清楚,內容之間的聯(lián)系是否合理自然。2.檢查意義表達 。 結構是否完整勻稱,意義表達是否準確,效果是否達到目的等等。3.檢查后期 結果。 剪接點選擇是否恰當,符合不符合基本的影視語言規(guī)則;有無技術上的失誤;運動的把握是否流暢;場面過渡是否自然。 4.檢查聲音。質量是否符合技術標準,聲音是否連貫與后期同步與否等。

篇6

關鍵詞:新聞采訪 提問 技巧

新聞采訪是新聞從業(yè)人員的基本功。在業(yè)內,有句話說得好,七分采,三分寫。可見采訪在新聞宣傳報道中的重要性。采訪這項工作是靠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溝通來實現(xiàn)的,采訪過程不僅僅是簡單的采訪者和被采訪者之間信息的傳遞,還是采訪者和被采訪者之間的一次思想交流過程。一次成功的采訪,不僅能體現(xiàn)出采訪者的提問水平,也能展現(xiàn)采訪者的個性魅力,更重要的是,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掌握好新聞采訪提問技巧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作為新聞從業(yè)人員,在采訪中怎么做才能把握好提問的方式方法,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一、要明確采訪目的,確切地知道應該從采訪中得到什么

新聞從業(yè)人員要始終樹立“想受眾所想,問受眾所需”這個采訪提問理念。從既定目標出發(fā),是新聞從業(yè)人員采訪提問的基本要求和依據(jù),在采訪提問的過程中,要把握受眾最關心的問題、最想了解的情況采訪透徹,這樣寫出來的稿件才能吸引受眾,才能引起受眾的共鳴。即使是為了避免冷場,或者聯(lián)絡感情而準備的交談語言也不應該偏離報道主題,要為完成報道任務服務。

二、采訪提問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如果采訪者和被采訪者能在采訪問題上做好溝通,采訪就能順利進行。所以,采訪者采訪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比如說擬訂采訪提綱,根據(jù)提綱發(fā)問;也可以提前把采訪的目的、要求告訴被采訪者,或者把提綱交給被采訪者,請他們做好準備。一般情況下,采訪者準備的問題越充分,采訪和報道就會越順利、越透徹。這里還要說明的是,對要提問的問題, 在語句上宜短勿長、宜通俗易懂,也就是說,采訪提綱寫的越簡潔越好。

三、采訪提問要有邏輯性

采訪者的提問過程要遵循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表面到本質,層層遞進這樣一個過程。從采訪的目的及事件的發(fā)展邏輯出發(fā),根據(jù)采訪的主題,按照事件發(fā)展的邏輯關系,排列好要提問的問題,按順序發(fā)問。即使在采訪交流過程中有問題被打斷,只要記住邏輯關系就能繼續(xù)提出下一個問題,這樣就能按照自己的意愿了解清楚新聞事件的來龍去脈,給受眾還原一個條理清晰的新聞事件本身。切不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零打碎敲,也不能問題大得鋪天蓋地,不著邊際,這樣很可能造成被采訪者思緒混亂,不知從何說起。

四、采訪者要端正提問態(tài)度

一般情況下,被采訪者要么是知情者、要么是當事人,而采訪者只是個問路者、求知者。這一點就是平時業(yè)內所說的“采訪是‘吸收’,而不是‘給予’”這個道理。為使采訪效果事半功倍,采訪者一定要端正提問態(tài)度,注意語氣的和諧,既要不卑不亢,又要親切自然,盡量做到口語化,要以求教的態(tài)度向被采訪者發(fā)問,并認真耐心地聽其介紹。因為采訪本身就是一種人與人的交流,而交流得好與壞的前提,就是雙方在交流過程中是否平等、是否互相尊重。試想,誰愿意和一個須“仰視”的人去交流呢?因此,采訪者在采訪過程中一定要尊重被采訪者。

五、針對不同的被采訪者,采用不同的提問方式

由于個體的差異,每個人都有獨特的脾氣性格。針對不同的被采訪者,新聞從業(yè)者可根據(jù)事先了解一下被采訪者的情況,嘗試采用不同的提問方式,以求達到讓被采訪者找到與采訪者“對脾氣”的理想效果。

(一)開門見山式。這種形式一般適用于兩類被采訪者,一類是采訪者非常熟悉的人;一類是文化層次高、社會經驗豐富的人。前者因為太熟悉,過于客套、寒暄反而顯得見外,采訪者可以單刀直入,直切主題,就像平常朋友在一起聊天時的感覺,這樣不但能夠順利完成采訪任務,有時還會有意外收獲;后者則因為具有相當豐富的社交經驗和閱歷,比如被采訪者是某單位的高層領導,因為高層領導的工作層面決定了采訪者一開口,他就能領會到采訪者的意圖,根本不需要過多的語言鋪墊,就能采訪到想要的內容。

(二)啟發(fā)引導式。在平日采訪工作中,新聞從業(yè)人員遇到的大多數(shù)被采訪者,面對采訪提問時或多或少都會有些緊張,有的還沒開口就先臉紅;有的說起話來吞吞吐吐,東一句、西一句,不知所云;還有的被采訪者無論你如何引導,他都找不到感覺,領會不了采訪者的意圖,只會籠統(tǒng)地回答:“其實沒什么,都是我應該做的。”“我真不知道說什么好。”“你問我們領導去吧?”等等。這時,作為采訪者千萬不能輕易放棄,尤其是遇到對方是惟一了解事件的人時,也不允許你放棄。這時就需要采訪者采取啟發(fā)引導式的提問方法,在提問時盡量縮小問題的范圍,有方向性地提問,幫助被采訪者一步一步進入狀態(tài),通過不斷溝通,從交談中把握機會,找到理想的素材。

六、采訪提問中還應注意的幾個細節(jié)

(一)提問要具體。任何事物都有形成、發(fā)展、結束的過程。采訪者開始提問時,就要圍繞中心問題,從具體的、簡單的事實問起,從新近發(fā)生的和容易回答的事問起,循序漸進,將被采訪者慢慢引導到采訪主題上去。

(二)提問要把握主線、抓住關鍵。一般的采訪由于受時間和環(huán)境的限制,采訪者和被采訪者不可能長時間地共同生活、工作在一起。所以,在采訪提問時,一旦被采訪者的談話偏離了主題,采訪者一定要想辦法,用婉轉的語言及時將其拉回到主線上來,切莫形成答非所問的局面,既耽誤時間又影響效果。

篇7

上一次,我們到商場里去采訪店員五一黃金周會到哪兒去游玩。

當我邁著緊張的步子走進商場。一開始我根本找不到合適的人選,在商場里轉了一大圈,仍然沒有合適的采訪對象。我看見其他的同學已經采訪了四五個店員,而我自己的紙上什么也沒有。就壯著膽子去搜索可采訪的人。只見一個人正風風火火的走過來,我心想就去采訪他吧。就走了上去,剛想說:“我……”可是那個人卻說:“我很忙,別來煩我。”馬上走開了。我仿佛跌進了地窖里。我心想:有什么了不起!為什么不接受我的采訪?心底的那股酸味油然而生。

可是我又轉念一想:算了,也不能硬要人接受采訪,就另外去找別人采訪吧!吸取了剛才的教訓我正在找其他人不一會兒,我的目光就定在了一位慈祥的老爺爺身上。他大約七八十歲,臉上泛著紅光,帶著小孫女正在購物。我的手心里冒著汗水,我擔心自己太膽小不敢采訪他。過了一會兒,我下定決心準備采訪他。我懷著忐忑不安走上前支支吾吾地說:“我是蕭山日報的……小……記者,您可不可以……接受我的……采訪?”這位老爺爺聽了笑著說:“當然可以。”見老爺爺這么爽快地答應了,我緊張的心情立刻平靜下來。我定一定神,想一想便采訪了起來。不一會兒,幾個采訪的問題都采訪好了。老爺爺笑著說:“你們可要好好地學習知識,將來成為一個真正的大記者。我聽到老爺爺對我們的鼓勵。我高興極了,心里有說不出來的激動,腳底下好像生了風,走得又快又有勁頭。

新聞班一學期的學習生活就要結束了,馬上就要考試了,同學們都在緊張地復習著。老師也發(fā)下了一張考試提綱供我們復習。我非常緊張,擔心考不好會被媽媽罵,只能埋頭復習老師發(fā)下的考試提綱。其間的那股澀澀的滋味恐怕只有我能品嘗。

篇8

寫作與修改

寫作與修改細分為兩個階段:(1)初稿寫作:完成訪談實錄。學生根據(jù)訪談情況完成訪談實錄,可以用記敘文、問答式對話體等,要求盡可能詳細。當學生寫完后,可在小組內進行第一輪交流,通過小組同學的彼此啟發(fā)補充,力求用文字重現(xiàn)采訪情景。(2)稿件修改:商討提升內涵。在研習訪談實錄的基礎上,教師與學生探討歸納采訪對象創(chuàng)業(yè)過程中的啟示感悟。學生在訪談實錄的基礎上進行二次寫作,進一步明晰采訪畢業(yè)生的特點,書寫自己采寫的感悟。二稿寫作后可根據(jù)實際進行多次修改。

展示與互評

各小組進行組間展示,相互評論與自我反思。各組基本定稿后,集中進行組間展示交流,可以采用訪談體會宣講會、訪談成果PPT展示、訪談稿件評審會等靈活多樣的方式,教師適時點撥。展示交流后要求各小組用500字左右篇幅言簡意賅地完成本次活動小組總結。

“創(chuàng)業(yè)之路在腳下”語文實踐活動的反思

1.“教學做合一”是提升活動效能的關鍵。參與活動的學生在全國文明風采征文大賽中多次獲獎,學校也累積了畢業(yè)生的動態(tài)資料。在活動中我們也驚奇地發(fā)現(xiàn)即使不那么成功的活動和展示也一樣讓學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活動中借鑒采用了專業(yè)教學中“教學做合一”的理念和教法。“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職業(yè)學校提升學生綜合能力,提升語文實踐活動所應借鑒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活動中教師不僅向學生傳授新聞采寫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向學生傳授新聞采寫的方法,讓學生在采寫中學習采寫。實踐證明這一教學方法有效地提升了“創(chuàng)業(yè)之路在腳下”語文實踐活動的效能。2.“有效的引導”是保證活動深入的關鍵。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生的大腦不是一個等待教師去填充的容器,知識的獲取和技能的獲得必須在學生現(xiàn)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準備的基礎上自主構建。而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加德納在著作《智力的結構》也指出:在同一個教室里學習的學生都是活生生的有著各自鮮明個性特征并且具有各種不同的興趣指向的個體。在實踐中,我們深刻體會到活動要精彩深入,有效的引導是關鍵。“有效的引導”與指導教師本身的新聞采寫的水平、教育教學的藝術息息相關。作為一個參與教學的個體,單個教師的能力、精力、創(chuàng)造力都是有限的,一個團結務實的學習型教學團隊將有效增強活動魅力,切實保障語文實踐活動可持續(xù)的健康發(fā)展。

活用學校資源是打造活動品牌的關鍵

篇9

到新聞現(xiàn)場去找靈感。新聞需要靈感,作為新聞從業(yè)人員保持一種職業(yè)的激情、對生活的熱情以及積極參與的態(tài)度十分重要。同時,從事新聞工作不僅要有理智的頭腦,還要有對生活、對新聞事件感性的認識。這種“認識”或者說是“感覺”,會使記者新聞意識增強,靈感迸發(fā)。不深入生活,只是依靠看文件、聽匯報、打電話寫稿子,是寫不出好新聞的。

2005年,延安市民政局在全國率先建立了鄉(xiāng)鎮(zhèn)民政工作站,彌補了基層民政機構“缺位”現(xiàn)象,實現(xiàn)了基層民政建設的新突破。這是一個好題材,但也是政治性強、大而枯燥的題材,當時接到采訪任務后根據(jù)文件列了幾個采訪提綱,但當記者來到救助戶家中,與他們交流時才感覺到政府的救助政策對這些弱勢群體來說是多么溫暖和鼓舞,所以在現(xiàn)場記者就調整了采訪提綱,改變了采訪視角,寫出百姓眼中的“民政工作站”,通過他們的語言、他們的鏡頭,反映出基層民政工作站給百姓生活帶來的實實在在的變化。新聞播出后,受到觀眾一致好評。由此看來,如果不堅持下鄉(xiāng)采訪,到新聞現(xiàn)場去,好新聞就會擦肩而過。

到新聞現(xiàn)場去抓細節(jié)。“細節(jié)就是力量”。近年來,讓新聞“動”起來的呼聲越來越高。不只是通訊,即使是消息、活潑的語言、生動的細節(jié),新穎的表現(xiàn)手法,具有感染力的鏡頭,越來越受到受眾的青睞。這就更需要記者深入現(xiàn)場采訪。

在新聞報道中,來自職能部門的工作,如監(jiān)督檢查等占的比例也很大。而大多數(shù)報道,只是告訴觀眾檢查結果,比如檢查豆腐坊,記者會報道“有哪些豆腐不合格”,往往缺少現(xiàn)場的一些觀眾最關注的要素,諸如“哪些指標不合格”“怎樣鑒別不合格產品”等相關細節(jié)。這些細節(jié),就要求記者要在現(xiàn)場做報道,把自己所觀察的、所采訪的,準確、生動地傳達給觀眾。這樣的稿件才有權威性,也才是觀眾期望看到的節(jié)目。

到新聞現(xiàn)場搞策劃。新聞離不開策劃,策劃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深入細致的采訪過程,往往能激發(fā)策劃靈感,有時甚至能完成一次比較理想的策劃。有一段時間,延安市不少市民反映學校周邊環(huán)境混亂,我們把這種呼聲反映到職能部門,并和他們一起多次到中小學進行檢查。在學校小賣部里,我們看到無任何包裝、著銷售、色素明顯超標、把孩子的嘴巴染得通紅的豆制品;看到離學校不足幾百米的網吧怎么吸引著未成年的孩子,利用怎樣不正當?shù)慕洜I手段,讓孩子們荒廢著學業(yè);同時也聽到家長的強烈反映,感受著他們那顆焦慮的心。于是,我們在“六一”前夕,編排了一組新聞,《聚焦校園周邊環(huán)境》,收到良好的社會效果,促使了這一問題的解決。

篇10

那時節(jié)我剛開始工作,不乏激情,活兒干得也漂亮,部門經理老邱對我頗為贊賞,說我有他年輕時候的風范——其實他也才四十左右,正當壯年,這樣的贊許對一個初入行的菜鳥來說,無疑很受用。

一次加班,邱經理給我講了他年輕時候的故事。

邱經理出身農家,中學畢業(yè)就參了軍,在邊遠的山窩窩里頭服役,偶然得到機會借調到省軍區(qū),但仍然是個大頭兵。以他的資歷,想要獲得一個提干或是轉志愿兵的資格,難上加難。

眼看復員的日期一天天地近了,老邱心急如焚。他當年參軍入伍,就是為了尋求更好的發(fā)展機遇,如果就這樣回家,所謂實現(xiàn)夢想,也就無從談起了。如果是別人遇到這樣的情況,多半會打退堂鼓,或是挖空心思尋求捷徑,老邱卻沒有這樣的條件,他唯一能依靠的,就是自己的勤勞和細致。

農村子弟的質樸和軍人堅韌的意志成了老邱的本錢,老邱在出勤之余,主動做起了服務工作:每天早起一個小時,將整棟大樓里里外外打掃得一塵不染,就連首長辦公桌上的每個茶杯,也清洗得干干凈凈,并滿沏清茶。沒有人要求老邱這樣做,也沒有人在老邱自覺做完這一切之后,當面給個承諾,至于是不是有各種異樣的聲音,我沒有問,老邱也沒有告訴我,但努力背后的孤獨與艱辛,是不難想象的。

復員的日子將近,老邱能做的還是一如既往地認真出勤,認真做服務工作。轉志愿兵的名額下來了,老邱的名字赫然在列,有人質疑老邱的資格,首長反問:“他是我見到的最勤奮最認真的兵,我們不留這樣的人,留誰?”

我認識老邱時,他是公司最資深的高級人力資源師,這段許三多式的經歷,奠定了他成功的起點。

這些年來,每逢遇到挫折或是不順,我都會想起老邱的故事,品味越久,就越覺得此中有真意。

還有一位同事,同樣讓我欽佩不已。

那時我剛到電視臺不久,接到的任務有些棘手——要去拜訪的是位謙遜的老先生,他平時深居簡出,幾乎不和媒體打交道,自然也就不便接受采訪。

截稿期日益臨近,我委托的好幾位中間人傳來的消息,仍然是無法聯(lián)系上。我最后只能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去老先生的工作單位“堵人”。一位熱心的同事見我信心不足,自告奮勇給我掠陣。

堵人是記者的必修課。我們一路過關斬將,找到老先生的辦公室,請求他接受采訪,老人家直言拒絕了。離開的時候,我分明感覺到,他勉強握住我的手,幾乎是將我“送”出了門外。

我很少遇到這樣尷尬的場面,就在心里尋思其他采訪對象,并且很快做好了第二套方案,回頭和同事一商量,她頭一揚,撂下一句話:“我們明天再去!”

那陣子天氣不好,連著幾天都是暴雨傾盆,我們淋得一身透濕地找上門去,得到的結果卻半點暖意都沒有:老先生要么出差在外,要么“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找不到老先生,我們只好從上下四旁入手。我守在家里整理背景材料;同事負責現(xiàn)場蹲點。幾天之后,資料收集齊備了,老先生的單位同仁也被同事磨了個遍,他們有的答應給我們遞送采訪提綱,有的還偷偷把老先生的手機號碼給了我們。

終于,一個雨過天晴的下午,我們在老先生住處不遠的一家咖啡館,成功約到了采訪。和老先生談話時我們才發(fā)現(xiàn),他很認真地看了我們的采訪提綱,也知道了我們這幾天的“堵人”經歷,看來功夫不負有心人的說法,一點都不玄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