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轉讓協議范文
時間:2023-03-29 21:06:2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宅基地轉讓協議,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乙方: 身份證:
甲、乙雙方本著責任分清、自愿有償的原則,經雙方充分的協商,現就甲方向乙方有償轉讓 之宅基地的土地使用權(長期使用)及上蓋有一層的房產所有權事宜達成如下協議,由雙方共同遵守。
甲方同意將位于 面積 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權及上蓋有一層房產有償轉讓給乙方。
該宅基地四鄰至:東鄰:________、西鄰:__________、南鄰:_________ 、北鄰:_________ 。
雙方責任:甲方保證該宅基地的使用權權屬甲方使用,在轉讓使用前甲方保證沒有將該宅基地使用權進行抵押,也不存在其他糾紛和債權、債務糾紛,如上述宅基地使用權轉讓交接后因甲方發生在轉讓前存在的債權、債務糾紛,甲方承擔全部責任,按甲方違約處理。
如國家政策允許過戶,甲方無償協助乙方辦理過戶手續,有關過戶甲、乙雙方要付費用由乙方負責。
乙方責任:在使用期限內,如遇國家或者有關政策部門依法對該地征收時所賠償的全部資金歸乙方所得,相關費用均也有乙方負責承擔。
轉讓價格為人民幣12萬元(大寫:壹拾貳萬元整)。
本協議生效后,甲方以及其繼承人不得向乙方主張享有該地的使用權及地上建筑物的所有使用權,單方違約金為120萬元整。
未盡事宜,由雙方協商解除,所簽訂的補充和修改與本協議不可分割,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本協議一式兩份,甲、乙雙方各執一份,自雙方簽字之日起生效。
甲 方: 身份證: 簽訂日期:
篇2
2022農村宅基地轉讓合同范本
轉讓方: (簡稱甲方)
受讓方: (簡稱乙方)
甲方自愿將宅基地一幅永久性有償轉讓給乙方作修建住宅之用地,經雙方自愿、平等、友好的協商,現達成協議如下:
一、宅基地坐落于 市、 區、 村, 號。四邊分明為界,面積 平方米。
二、甲方知曉國家宅基地轉讓的規定,愿意按此合同約定賠償由此造成乙方的損失,并保障乙方的權益不受侵犯。包括使用權、收益權、處置權。甲方不得干涉。
三、乙方不得改變此幅地塊的使用性質,改擴建不得影響附近居民的權益。如采光等。由此產生的糾紛,乙方責任自負。
四、轉讓金額:雙方議定此幅宅基地現價為人民幣 整。
五、付款方式:雙方在協議簽字之日,乙方一次性付給甲方人民幣 元整。
六、產權歸屬:協議雙方簽字付款之日起,該幅宅基地所有權屬歸于乙方所有,乙方有權在此宅基地上修建、改建房屋,本族及異姓人等無權干涉、爭議。 在乙方修建房屋過程中,所需水、電由甲方負責辦理,所有費用由乙方承擔。道路有人干涉,甲方全部負責。 乙方在房屋建成后,甲方必須無條件配合乙方辦理,土地 使用證、房屋產權證過戶等手續到乙方手中,所需費用由乙方承擔。
七、協調和處理:乙方在建房施工中,如若發生土地產權糾紛等出現,由甲方負責出面協調處理,如有協調處理不好,甲方應負相關的責任。甲乙雙方如產生矛盾,應協調解決,協調地點由乙方確定,如訴訟由乙方確定訴訟法院地址。
八、違約責任:本協議從雙方簽字當之日起任何一方不得反悔違約,如甲方違約必須在原轉讓金全額的基礎上加倍賠償乙方,即賠償 元整。1年以后違約以每年15%遞增,轉讓合同簽訂日期為合同生效日期,不滿一年算一年,滿一年不滿二年算二年。以此類推。即:賠償金額=原金額*2*(1+15%)^n。n=轉讓年限-1。舉例如下:成交金額確定為100萬元,第二年原房主反悔了,違約金=100萬元*2*(1+15%)^(2-1)=230萬元。如造成乙方損失(如基建費、裝修費、安裝費),甲方應負責賠償給乙方,如乙方違約,甲方在收取乙方的轉讓金全額不退回給乙方,作抵消乙方違約金。 甲方原有的房屋價值在甲乙雙方簽訂合同后價值歸零。
九、優先購買權:乙方轉讓房屋時應提前30天通知甲方,可以電話通知或發告知函,甲方電話變更或通訊地址變更導致通知乙方通知不到甲方,責任在甲方。乙方無責。
在同樣價格同樣條件下甲方享有優先購買權。可以在乙方簽訂轉讓合同前,決定是否匹配合同。一旦乙方與第三方簽訂了合同,優先購買權自動失效。
十、該宅基地如國家需要,需甲方配合提供相關手續,甲方不得推辭,賠償金由乙方所有。如遇到拆遷占地等事情,甲方只享有戶口所帶來的收益,其他一切收益都歸乙方所有。
此協議一式兩份,雙方各執一份為據。
甲方: 身份證號:
乙方: 身份證號:
證明人:
年 月 日
2022農村宅基地轉讓合同范本
轉讓方: (以下簡稱甲方)
受讓方: (以下簡稱乙方)
甲乙雙方就宅基地使用權轉讓事宜,經自愿、平等、友好協商,達成轉讓協議如下:
一、宅基地坐落、面積
甲方將拆遷所得的坐落于瀏河鎮紫薇園三期內的宅基地轉讓給乙方,具置編號和面積由乙方(以甲方的名義)競買或摸號后確定。
上述宅基地的使用權歸乙方享有。
二、轉讓金額
該宗地的轉讓價格為人民幣25萬元。
三、付款方式及期限
乙方在甲方原房屋拆除后3日內向甲方支付人民幣2萬元,余款在取得土地使用權證并交付給乙方后3日內付清。
四、房產歸屬
1。在該宅基地上的房屋由乙方自行出資建造,房產歸乙方所有。
2。建房手續由甲方配合辦理,所涉費用由乙方承擔。
3。房屋建成后,在法律政策許可的前提下,甲方應無條件配合乙方將土地證和房產證辦理到乙方名下,所涉的相關費用均由乙方承擔。
五、違約責任
本協議簽訂后,任何一方均不得反悔。
如甲方反悔應當向乙方全額退還宅基地轉讓款25萬元,并償付違約金25萬元,如造成乙方損失的,還應賠償乙方的損失(包括建房、裝修工程款和房地產增值部分);如乙方反悔,則已付的土地轉讓款作為違約金償付給甲方。
六、未盡事宜
未盡事宜雙方另行協商。
七、協議生效條件
本協議經雙方簽字后生效。
八、協議份數
本協議一式二份,雙方各執一份。
甲方: 乙方:
2022農村宅基地轉讓合同范本
轉讓方(以下簡稱甲方):_________
受讓方(以下簡稱乙方):_________
甲乙雙方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政策的規定,本著平等、自愿、有償的原則,就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事宜協商一致,訂立本合同。
一、轉讓標的
甲方將其承包經營的_________鄉(鎮)_________村_________組_________畝土地(地塊名稱、等級、四至、土地用途附后)的承包經營權轉讓給乙方從事_________(主營項目)生產經營。
二、轉讓期限
轉讓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年限為_________年,即自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起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止。
三、轉讓價格
轉讓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讓金為_________元人民幣。甲方承包經營相關地塊時對該地塊實際投入資金和人力改造的,可收取合理的補償金。本合同的補償金為_________元(沒有補償金時可填寫為零元)。兩項合計總金額為_________元人民幣。
四、支付方式和時間
乙方采取下列第_________種方式和時間支付轉讓金和補償金:
1、現金方式(一次或分次)支付轉讓金和補償金(無補償金時可劃去),支付的時間為_________。
2、實物方式(一次或分次)支付轉讓金和補償金(無補償金時可劃去),實物為_________(具體內容見附件)。時間為_________。
五、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交付時間和方式
甲方應于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前將轉讓承包經營權的土地交付乙方。
交付方式為_________或實地一次性全部交付。
六、承包經營權轉讓和使用的特別約定
1、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必須經發包方同意,并由甲方辦理有關手續,在合同生效后甲方終止與發包方的承包關系。
2、甲方交付的承包經營土地必須符合雙方約定的標準。
3、乙方必須與發包方確立新的承包關系,變更土地經營權證書,簽訂新的土地承包經營合同,方能獲得土地承包經營權。
4、乙方獲得土地承包經營權后,依法享有該土地的使用、收益、自主組織生產經營和產品處置權。
5、乙方必須按土地畝數承擔農業稅費和國家政策規定的其他義務。
6、乙方必須依法保護和合理利用土地,不得掠奪性經營,不得給土地造成永久性損害,并負責保護好承包土地上的林木、排灌設施等國家和集體財產。
7、乙方不得改變土地的農業用途,不得用于非農建設。
8、其他約定:_________。
七、違約責任
1、甲乙雙方在合同生效后應本著誠信的原則嚴格履行合同義務。如一方當事人違約,應向守約一方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為_________。
2、如果違約金尚不足以彌補守約方經濟損失時,違約方應在違約金之外增加支付賠償金。賠償金的數額依具體損失情況由甲乙雙方協商或土地承包仲裁機構裁決,也可由人民法院判決。
八、爭議條款
因本合同的訂立、效力、履行、變更及解除等發生爭議時,甲乙雙方應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按下列第_________種方式解決:
1、提請村民委員會、鄉(鎮)人民政府、農村土地承包管理機關調解;
2、提請_________仲裁委員會仲裁;
3、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九、生效條件
甲乙雙方約定,本合同須經雙方簽字、發包方同意并經_________鄉(鎮)政府農村經營管理機構備案(或鑒證)后生效。
十、其他條款
本合同未盡事宜,可經雙方協商一致簽定補充協議。補充協議與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本合同一式四份,由甲乙雙方、發包方和鑒證、備案單位各執一份。
甲方代表人(簽章):_________ 乙方代表人(簽章):_________
身份證號:_________ 身份證號:_________
住址:_________ 住址: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發包方(簽章):_________ 鑒證單位(簽章):_________
篇3
9月10日,海南三亞海螺村,大隊人馬帶著炮機、切割機、吊車鐵錘開始擠進彎彎曲曲的狹窄村道。數百斤的鐵錘在空中劃過一道精確的弧線,重重地砸在墻體上,樓柱瞬間坍塌。承載著老彭“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歸隱夢的小樓,在升騰起的煙霧中,化為灰燼。
這只是整個三亞拆違工程的一個縮影。
自今年7月以來,一場聲勢浩大的拆違行動在這個享譽中國的旅游島拉開大幕,每天都有無數的樓宇倒下。為了拆遷順利進行,三亞機場甚至曾禁航半小時。
短短一個多月,三亞已拆除違法建筑近30萬平方米。然而根據三亞綜合執法局的數字,到年底共有400萬平方米的違章建筑需要拆除,這一數字相當于三亞2009年新房銷售面積的4倍。
這場名為“鐵錘行動”的全城大拆違還在繼續。藍天白云、椰風海韻之下,滿目瘡痍的三亞遍地廢墟,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寧靜。就像上世紀90年代一樣,有些人折戟沉沙離開了,而更多的人又涌了過來,拆遷之后留下的大片海景資源又將成為新一輪爭奪的起點。
2000多萬元瞬間打了水漂
7月初,在三亞工作的白領盧明新準備以每平方米3000元的價格購買一處小產權房。正當他猶豫著是否出手時,一場強拆違章建筑的行動轟轟烈烈地開始了。
來自哈爾濱的老彭就沒那么幸運了,當他連夜趕到三亞時,他的新房墻體上已被噴上了大大的“拆”字。他原計劃3個月后就到三亞安享晚年的,但這場突如其來的拆遷粉碎了他的夢。
這個夢想起源于3年前的一次三亞之旅。當時,老彭被中介帶到了海螺村,這個綠樹成蔭的小村莊讓他一見鐘情。此時該村恰好有6戶人家一共8畝土地出售,且土地連成一片,適合整體拆除重建。中介建議,老彭先向當地村民購買土地,然后在原基地上造新房。
2008年,老彭聯合其他22個人,買了海螺村的8畝地。“都是離退休干部,每人投了110萬簽了50年或70年的租賃合同。”按照建房規劃,購房團建房18棟,每棟都是3層面積約400平方米的小別墅。
兩年來,工程進展順利,今年春節前就可以集體人住。但9月初,突然有人闖入別墅區,在房子墻壁上畫了大大的“拆”字。
負責照看房子的親戚預感到大事不妙,立即致電老彭。老彭有點莫名,“當時買地時他們說在農村蓋個小房,三亞當地沒啥手續。”因此老彭與左鄰右里和村干部在《宅基地轉讓協議書》簽字畫押后,對于土地使用證、房產證等法律手續問題沒有過多追問。“施工期間,也沒任何人或單位來詢問或阻止。”
三亞本地居民介紹,三亞農村蓋房歷來都不會去報建。過去十幾年間,城市土地管理部門管轄也未及農村,的確存在農村土地、房屋確權的盲區。
老彭向當年賣地的村民和村干部求助,但對方均表示“無能為力”。前前后后總共花費的2000多萬元瞬間打了水漂。
與他有類似經歷的人不在少數。在水蛟村,另一位江西退休干部拉上幾位戰友集資500萬與當地村民合作建房,如今也變成了廢墟。
“建的不是房子,是補償”
在三亞當地政府看來,此次行動并非空穴來風。
三亞違建問題由來已久,據該市綜合行政執法局數據顯示,自三亞市人民政府于2007年12月1日起實施的《三亞市違法建設長效管理機制暨責任追究制度》以來,當地違章搶建的速度絲毫沒有得到延緩,反而在此后的6個月內增加了970多棟,面積達37.6萬平方米。
為何違章建筑“甚囂塵上”?有人一語道破天機:“違章搶建利潤太高!”在三亞流行著一句話,“建的不是房子,是補償,”三亞綜執局新聞發言人林瀾告訴《望東方周刊》:“由于利益驅使,搶建成風。有錢村民自己建,沒錢就賣給別人建。”
于是,在三亞就出現了一面拆違一面搶建的現象,拆違的速度遠遠趕不上搶建。站在三亞市國光豪生酒店頂層望去,對面的海坡村密密麻麻的樓宇正在緊張施工,而許多房屋并沒有樓梯,甚至樓層隔板薄如紙板。
在林瀾看來,搶建的房屋往往不求質量,而是為了騙取政府高價補償。這些搶建房屋的造價僅為200到300元每平方米,而按規定,三亞征地補償標準為框架結構每平方米1180元,混合結構每平方米1030元。比如,花2萬元建100平方米的房子,有可能換來10萬元的“賠償”。
這類騙補的違章建筑曾是2005~2008年三亞違章建筑的主流,但老彭的房子顯然不在此列。三亞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局長藍文全透露,當前三亞市違法建筑已轉向在農場用地、農村集體土地、宅基地、村莊違法建設小產權房。
尤其是今年年初國家《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之后,又一輪違建風生水起。與政府征地賠償相比,原住民更樂意向投資客出售土地,其回報也遠甚于補償款。
三亞市綜合行政執法局《關于我市違法建筑現狀的分析與對策》文件稱,外來人非法買賣土地建房的情況約占違建總面積的一半。從違法建筑業主來源統計,主要是以東北、北京、福建、江西、河南、廣東,以及少部分本省人為主。
這也意味著,帶著大量資本進入三亞的外地投資客成為了此次打擊的重點對象。而在今年6月三亞市政府內部印發的《三亞市城邊村改造建設和環境改善工作指導意見》中,也可以看出,維護本地村民的長遠利益已成為政府推動此輪拆違風暴的基點之一。
老彭告訴《望東方周刊》,海螺村要拆的36棟房子都是外地人所建,而該村村民拿著賣地款修建的新房子卻并未列入拆除范圍。
一位外地駐三亞的媒體記者分析,政府避開與本地村民利益對立,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讓當地村民獲利,可以減少鐵錘行動的阻力。
陷入“越拆越違”怪圈
有三亞政府內部人士表示,今年春節期間,三亞旅游環境被中央媒體曝光,才導致這次打擊違章建筑的整體整治行動。
但其實這并非三亞首次大規模拆除違章建筑。2000年,三亞市政府決定將嚴重影響市政規劃的泡沫經濟產物一“爛尾樓”進行爆破。當時三亞共有“半拉子,’工程120多宗,原報建總建筑面積122萬平方米。
自2000年以來,三亞市的拆違行動就沒有停過。自2009年以來,共組織大型拆除行動28次,小型拆除行動86次,共拆除違法搶建的樓房及簡易棚屋966棟(間),面積達33萬平方米。
今年6月,三亞市綜合執法局向市政府提交的一份報告中指出,三亞目前的違建數量突破6450棟,面積達400萬平方米,而據三亞民間人士估計,實際的違建面積甚至超過10C0萬平方米。
7月15日,三亞市委書記江澤林在打擊違法建筑專題會上表示,向三亞違法建筑打一場“殲滅戰”,讓違建者受到應有的處罰。
會議作出強制性的要求,任何形式
的違法建筑(含小產權房)一律停建,年底內拆除,同時水電部門對違建建筑停電停水,否則追究相關責任。對于拆除可能帶來的損失爭議,會議明確“對于購買無報建手續住房的購房者及其利益,不受法律保護”。
然而外界仍然預測,此次強拆也許會像之前多次強拆一樣,陷入“越拆越違”的怪圈。在不少投資者看來,這恰恰暴露了政府部門在違建問題上的失職。
政府被指“只管拆不管建”
“房子也不是一天就矗立起來的,一開始打地基的時候,怎么就沒人管呢?”三亞南山花園的業主質疑,這個有著5000名業主的小區,在之前長達數年的建設和銷售過程中,執法部門為什么沒有制止?
老彭表示,如果違建在初期就被消滅在萌芽狀態,也不需要如今大動干戈,這不僅讓業主血本無歸,也徒增行政成本。
對此,林瀾認為,相關部門在處理違章建筑時,往往面臨涉案人數多、取證難等問題,除了對違章建筑予以強拆以外,難以真正追究當事人的其他責任。但在大量違章建筑面前,這一解釋顯得有些蒼白。
如2007年12月1日三亞市實施《違法建設長效管理機制暨責任追究制度》,對區鎮及綜合行政執法部門的違規違法行為做出明確規定,但時至今日,卻無一名執法人員受到處罰。
而有些違章建筑卻顯然是在相關部門人員的默許之下得以生存。三亞市港門上村路華融公寓的劉興元曾148次上訪投訴違章建筑,然而僅僅一層違章建筑拆了3年還只是在墻壁上“打幾個洞”。
更讓人奇怪的是,在鳳凰鎮機場路轉盤右手邊上的一棟5層違章建筑,在政府部門的多次拆除行動中屢屢“漏網”,至今“屹立”。
這次拆違的成本并不低。通常拆違的機械成本是每平方米25元,由此三亞需要支出一個億左右,這相當于一個省級重點項目的投入。更有人指出,“鐵錘行動”如同一場暴風驟雨,讓一些已經入住的違建房變成了一堆瓦礫。這無疑是―種巨大的污染和浪費。
一位外地游客目睹一場拆除行動后顯得有些不解,眼前的一棟房子原本修得氣派堂皇,轉瞬間變成一堆廢墟,“違法建房有錯在先,盲目拆除錯上加錯。”
當地政府從中受益
盡管存在巨大浪費,但三亞推進“鐵錘行動”的決心絲毫不減。但在一些投資客看來,無論是默許違章建筑還是三亞的整治重錘,當地政府都能從中漁利。“政府通過拆除和重建可以制造雙重GDP,”溫州商人范偉指出,再度將土地掛牌出售政府可以獲得更高的收入。當地政府將成此次拆違最大的贏家。
此前,民間曾呼吁海南作為經濟特區,在涉及城市中低收入群體和“三農”利益的部分小產權房上,不妨開展一些探索和試驗。在三亞的小產權房投資者,無一不抱著這樣的僥幸心理。
大量違章建筑甚至帶動了相關行業,受三亞和周邊市縣投資建設增長帶動,三亞水泥生產增長迅速。統計顯示,2009年前10個月,三亞水泥共完成工業總產值29067萬元,同比增長了4.35倍,且農村市場很活躍。
然而小產權房的興盛直接影響到了三亞商品房市場。7月中旬,海南本地媒體以《農民蓋樓賣3000元/平方米蘭亞郊區小產權房賣得火》為題,曝出一線海岸小產權房的房價每平方米僅3000余元,遠低于三亞商品房均價每平方米上萬元的樓市。
與此同時,上半年三亞的房地產市場開始疲軟。就在小產權房的超低價格經媒體披露后的第二天,三亞官方隨即用行動表態:小產權房是違法建筑,官方將予以嚴厲打擊。
7月21日早上,三亞市綜合行政執法局河東分局出動近百名執法人員、3臺大型拆遷機械對一處面積達2000多平方米的小產權房進行了強拆。
在不少房地產人士看來,此番清理出大批違建土地,不僅保證了商品房市場不受小產權房干擾,同時也保證了下一步土地的持續供應。“從這個角度,拆除小產權房,也保證了三亞樓市價格的上漲。”
一位匿名的房產專家給本刊記者算了一筆賬,一旦400萬平方米違建房拆除后進入土地市場,以每平米1萬元出售,價值便高達400億元,這相當于2009年三亞市GDP的兩倍多。
另一方面,即使是給予拆遷補償,三亞市政府給的拆遷補償也不過是房價的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