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人士故事范文

時間:2023-03-13 17:55: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成功人士故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成功人士故事

篇1

一句話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腦袋神奇,被喻科學家中的科學家的科學巨人,求學的經歷,一點也不神奇,甚至被當做「低能看待,四、五歲還不太會說話,喜歡靜靜的坐著,常常發呆,父母一度以為他有智能障礙。

小學的成績表現,果真一如預言的糟透了,除了數學卓越之外,其它都很差,是班上永遠的最后一名,老師甚至對家長直言:「做什么都一樣,反正你的孩子將一事無成,朽木終于被退學,連中學畢業證書都沒拿到。

愛因斯終究還是成功了,歷經許許多多的波折,他進了瑞士蘇聯邦工業大學就讀;成功的兩個關鍵是叔叔的慧眼與父母的充分信任,他的工程師叔叔,讓他對數理愈來愈有興趣,愈解愈有成就感,他的父母堅信兒子一定會成功,讓一個曾被當成弱智的孩子,開展出光明的人生新旅程。

大文豪蘇格特,我好熟悉!

喜歡文學,對他的著作當然多有涉讀,他的一生創作了小說四十七冊,詩集廿一冊,歷史傳記三十冊,著作等身,豐碩質精,不僅對英國小說史有劃時代的影響,對當時的俄國、法國、美國文壇也激發的新動力。

這樣一位優質的成功者,成績卻難以入目,身染小兒麻痹癥的他,右腳行動不便,身體孱弱,幾次重病差點喪命,本來就有些自卑的他,加上成績不如人,便成了「學校怪胎,言行常常不禮貌,愛缺課,學期末的評語都很糟。

只有一位老師知道,他雖然厭惡功課,但對讀書卻充滿興趣而給予鼓勵,而這也正是他的人生轉折點。

成名后的蘇格特曾回小學的母校參觀,感觸良多的問學校老師:“現在學校成績最差的孩子是誰?”

他學習當年看重他的那位貼心老師,告訴那位紅著臉的小朋友:「你是個好孩子,我當年也跟你一樣,成績很差,不要灰心,說完并從口袋掏出一枚金幣送他。

一句話改變一個人的一生,在蘇格特的身上應驗了,他最終從愛丁堡大學畢業,當了執業律師。

篇2

1、費用承擔責任。即對設立活動所產生的債務和費用負連帶責任。

2、返還股款責任。在募集設立股份有限公司過程中,如果認股人已認購并繳足了所認購的股款,而公司不能成立時,認股人必然會遭受損失,而在公司設立過程中,設立行為主要是由發起人作出的,因此,發起人對認股人因公司不能成立所受的損失,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3、損害賠償責任。發起人對因自己的過失而給設立中的公司造成的損害承擔賠償義務。

【法律依據】

根據《公司法》第九十四條,股份有限公司的發起人應當承擔下列責任:

(一)公司不能成立時,對設立行為所產生的債務和費用負連帶責任;

(二)公司不能成立時,對認股人已繳納的股款,負返還股款并加算銀行同期存款利息的連帶責任;

篇3

云南省會澤縣娜姑鎮是典型的農業大鎮,全鎮轄17個村委會,1個社區,204個村民小組,348個自然村。全鎮2007年末總人口6.8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6.46萬人,占總人口的94%,人均產糧330.4kg,人均年純收入1432元。娜姑鎮農村飲水工程數量多、分布廣,對促進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長期以來,由于受金沙江、小江干熱河谷氣候的影響,農村飲水工程建設和管理極為困難,加之傳統的管理模式,“建、管、用”脫節,“責、權、利”分離,造成了“國家無力管、集體管不好、群眾管不了”的局面,直接導致維修基金籌措難、群眾投勞組織難、運行經費保障難,工程不能長期發揮效益。近年來,娜姑鎮圍繞農村飲水工程管理進行了積極探索,走有償供水、以水養水的路子,初步形成并逐步壯大水市場,取得了一些成效,形成了娜姑管理模式。

1娜姑鎮農村飲水工程管理模式

2007年以來,娜姑鎮共投入各類資金850萬元,興建65項農村飲水工程,共解決了5500余戶2.9萬人的飲水困難問題。為保證已建工程長期穩定發揮工程效益,會澤縣大膽探索創新,按照有利于群眾使用、有利于工程發揮效益、有利于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三個有利于”原則,本著先試點、后推廣的方式,在娜姑鎮對分散飲水工程進行集中管理試點,具體做法為:a)建立農戶用水信息檔案。以村民小組為單位,將各村、小組的飲水范圍、人口、所建飲水工程措施、供水能力等基本情況進行登記造冊,做到底子清、情況明。b)讓群眾參與確定水費標準,以提高群眾自覺交費意識。水價的形成主要是召開由群眾參與的聽證會,進行價格確定,然后報有關部門批準。娜姑鎮把17個村劃分為3個等級區,實行有償用水管理:一類區為5個水廠供水的5個村,按照1.5元/m3的標準收取;二類區為飲水工程規模較大,受益戶較多的村,按照1.0元/m3的標準收取;三類區為飲水工程規模小,受益戶少的村,采取村民“一事一議”確定收費標準,并進行公示。c)建立專項資金庫,提高工程管護資金保障能力。為使工程減少重復投資和管理方便,水廠把收繳的水費實行專項管理,其中大部分資金專用于工程的維護管理,使工程維護資金得到了保障。d)明確職責,提高工程管護水平。對集中管理的飲水工程,水廠給每個用水戶發1張《用戶須知》,對村民大力宣傳并在各村張貼《城鄉供水管理條例》、《水土保持法》、《會澤縣城鄉供水廠娜姑自來水廠供水管理規定》等規章制度,讓各片區管理維修和收費人員將相應的用水管理規定內容告知廣大用水戶,明確用水戶的權力和義務。有效地遏制了“關系水”、“人情水”等不良現象,同時大大地提高群眾的節水意識,增強水的法制觀念。e)建立專業維護管理隊伍,全面負責各有償供水工程的維護管理,并將用水管理規定、維修電話及監督電話制成卡片,發放給全體用水戶,做到用水系統有問題,維修隊伍保證在24h內維修好。f)建立績效管理機制,激發管理人員積極性。明確各片區管理員工資由基本工資及績效工資構成,水費征收率高,則工資收入高,反之則少。日常管理維修費用,按比例從水費收入中提取,直接交由片區負責人專款專用。通過績效機制的建立,有效調動了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g)加強宣傳,做好新模式的引導。利用廣播、報刊、雜志、電視等媒體對飲水工程“有償供水、以水養水”的試點進行立體式、多角度宣傳,讓群眾充分認識到,將飲水程交由自來水廠管理的好處和優勢。目前,全鎮有17項飲水工程由群眾自愿提出交給鎮自來水廠管理。h)實現工程、政策、觀念三要素的整合配套,營造“水市場”產生、發展、壯大的氣候環境,為“以水養水”啟動創造條件。一是加大飲水工程投入力度,擴大工程覆蓋面;二是制定相關的政策,為水務改革提供政策支持;三是給群眾樹立水的商品屬性意識,用水就得交納水費。

2“有償供水、以水養水”模式的優點

娜姑鎮牛泥塘大灣子和辣子溝村的農戶祖祖輩輩一直飲用以禮河河水(金沙江分支流)。由于以禮河河水一路流經的地方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生活和工業污水污染,水質嚴重不達標,氟和其它有害物質都嚴重超標,越是雨季,越沒有水喝,只能接屋檐滴水飲用。如今,通過“有償供水、以水養水”的供水模式,娜姑鎮看到的是家家戶戶清潔的庭院,擰開水龍頭是干干凈凈的清水。到目前為止,娜姑鎮有55項飲水工程、7830戶3.56萬人用水實現了企業化管理,市場化運作,水源主要從水庫或山泉中取水。鎮自來水廠水費收入也由2002年的每年9.6萬元增至目前的41.5萬元。其優點在于:a)實現了“工程有人管,群眾有水喝”。通過企業化管理、市場化運作,初步形成并發展壯大了水市場,逐步解決了水利工程產權不明、水價難定、水費難收、投入難找、工程難管的問題,實現了工程良性運作,確保了群眾喝上清潔衛生的自來水。b)提高水費回收率。通過“一事一議”,尊重民意,讓群眾參與確定水價,變“要我交水費”為“我要交水費”,水費收取率在98%以上。c)群眾真正得實惠。通過實施“有償供水、以水養水”模式,使村民交更少的錢,享受優質的服務,許多群眾自愿提出申請將小型飲水工程交由鎮自來水廠管理。如牛泥塘大灣子小組僅有8戶人家的體貼入微型飲水工程,村民自愿全部交由鎮自來水廠管理。d)促進了節約用水。群眾用多少水,就交多少水費,增強了老百姓的節約意識,發揮了工程的應有作用。e)節約勞動力,增加農民收入。“有償供水、以水養水”模式運行前,村民1天要用3h的時間來背水,新模式運行后,他們把背水的時間投入到創造經濟效益中去,增加了收入。f)管護資金有保障。通過建立專項資金庫,使工程后續管理維護資金得到保障。

篇4

強者不言敗,弱者不想贏。

感慨萬千,思緒起伏。

心平氣和之后,成敗卻在情理之中。想古人做事,大有“鐵棒成針”之人,“水滴石穿”之舉;不然哪有“一舉成名天下知”之說?

有人說:“失敗乃成功之母。”依我看,不盡然。為什么成功一定要等到失敗之后才來?我想:它可能更注重于探究的過程罷了,強調人們做事要不斷的,反復的去做,形成自己獨特的觀點。所以我認為要不斷創新累積自己的知識,才可以為21世紀的WORLD做出更多貢獻。

篇5

[關鍵字]鉆機拆塔 安全事故 預防措施

[中圖分類號] TU712+.4 [文獻碼] B [文章編號] 1000-405X(2013)-3-274-1

1引言

鉆探安全是一個系統工程。從鉆探工程的水、電、路工程鋪設和修建、機臺平整及鉆塔、機械安裝,一直到鉆探生產(施工)和封孔竣工,以及拆卸、搬遷等一系列相互聯系又相互影響的工作活動中,無時無處不存在安全問題,安全工作貫穿于整個鉆探工程的始終。多年來,從鉆探工程施工中所發生的安全事故統計表明,鉆探安全事故主要是:高處墜落、物體打擊、機具傷害、觸電和擠、碰、砸、扭、跌等傷害事故。而在高處墜落事故中,又以將掛扣自己安全帶的塔件拆放時,忘記解開安全帶掛鉤,最終連人帶塔件一起拋扔造成傷害的事故居多,此類事故在某地質工程公司的鉆探施工中已發生多起。現將2009年12月22日發生的一起鉆探工程拆塔過程中人員墜落事故原因進行分析,以吸取事故教訓,防止類似事故的再次發生。

2事故經過

2009年10月,某地質工程公司承擔廣西大新縣下雷某錳礦詳查鉆探施工工程,鉆探工作量為12孔,進尺共5610 m。在這次施工中,該公司投入了瑞典生產的阿特拉斯CS14型全液壓繩索取芯鉆機一臺,連云港探礦廠生產的XY-4型和XY-42型鉆機各一臺,共3臺鉆機,人員33名。

2009年12月22日,由機長韋某負責的XY-42型鉆機在完成一鉆孔施工任務后進行鉆塔拆卸。鉆塔總高8節約13m,中午12時30分左右,鉆塔拆至第四節時,負責現場指揮的機長韋某因事離開。離開時認為,拆卸的鉆塔已不很高,因此,沒有再指派其他人繼續指揮拆塔,而拆卸人員為盡快完成任務,加快了拆塔速度,在沒有專人指揮的情況下,拆塔人員4人,各站一塔角,繼續拆卸第四節鉆塔(人站在第三節塔腿頂部,距離地面高度約5.30m)。拆塔鉆工零某準備將掛扣自己安全帶掛鉤的塔腿拆除完固定螺釘后,再將安全帶的掛鉤解開,并掛扣到另一固定塔件處,但當其將該塔腿的固定螺釘拆除后,便向塔下呼喊,叫塔下人員注意并離開,隨即將拆除了固定螺釘的該塔腿抽起往下扔,當塔腿剛扔離手時,發現掛扣自己安全帶的掛鉤與扔下的塔腿并未解開,為了避免自己被塔腿拖帶墜落時碰到下部塔架造成自身更大的傷害,隨即跟隨扔下的塔腿往外下跳而墜地,造成了零某骨盆多處骨折的重傷事故。

3事故原因及分析

(1)“安全第一”的思想不夠牢固,員工的安全生產意識淡薄。在準備拆卸鉆塔前,一切仍按鉆探安全生產設計和拆塔安全操作規程進行,作業人員還對上塔用的安全帶進行了認真檢查,并對2條認為已不合格的安全帶進行了更換,拆塔工作在機長的指揮下有條不紊地進行。但當機長有事離開了現場后,沒有專人指揮時,拆塔人員為了圖省和快,再沒有嚴格執行鉆塔拆卸“嚴禁由塔上往下拋扔鉆塔構件、螺栓、工具等”的安全規程,而是把拆卸下的塔件就直接拋扔到地面上,由于這種違章的拆塔作業行為,導致了事故的發生。

(2)安全管理和安全措施落實不到位。作為現場安全管理和指揮的機長韋某,安全生產意識不夠強,有事離開時,認為塔已不很高,而且很快就拆完,因此沒有嚴格按鉆塔拆卸規定再指定專人負責現場統一指揮、及時糾正拆塔過程中的不規范、不安全的操作行為。如果機長韋某離開后有專人繼續指揮,及時制止從塔上往下拋扔塔件的違章操作行為,應不會有事故的發生。

(3)作業人員的安全素質較低。作業人員部分為聘請當地或附近的農民,文化和安全素質較低,安全意識不強,安全法制觀念淡薄,其安全思想仍處于“要我安全”之階段。盡管進行了崗前的安全教育和生產技能的培訓,通過了考核,并且經過工作實踐,有一定的鉆探工作經驗,但當安全監督管理一旦有所松懈,一時難以改變的習慣性違章行為就有所發生。

(4)趕工過傳統節日。拆塔的當天(2009年12月22日)正是農歷節氣中的冬至節,在桂西南地區是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甚至還有“冬大過年”(冬至節隆重過春節)之說。而傷者零某和部分拆塔人員的老家就在工作區附近,他們為盡快完成拆塔任務后趕回老家過冬至節。當鉆塔已拆卸到了下部的第4節塔時,由于沒有管理人員指揮和監督,再加上離地面越來越近,所拆卸下的塔件就直接拋扔到地面,拆塔的進度大大加快。正因歸心似箭使零某在思想上產生了注意力不夠集中和對塔件拆后就扔的違章拆卸等行為,最終導致事故發生。

4預防措施與對策

從上述引發事故的因素分析表明,塔上作業人員思想麻痹大意,注意力不集中和沒有統一指揮是導致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為了杜絕安全生產中的麻痹大意思想和拆塔時的違章行為,認為應采取以下預防措施與對策:

(1)加強對作業人員安全教育和安全操作規程的培訓。利用崗前安全教育和交底教育等工作,以及工余及暫時停工期間,采取多種形式對作業人員繼續進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訓,使他們熟練地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規程、對事故的防范措施和應急措施等,努力提高作業人員的安全生產意識和遵章守法的自覺性。同時,對重要的傳統節日要視生產情況予以放假歡度。

(2)鉆塔拆卸現場的專項管理。為了切實做好鉆機拆卸的安全工作,鉆探施工管理人員在鉆塔拆卸前,要在現場召開安全短會,由鉆探施工管理人員或機長說明拆卸鉆塔的注意事項,明確各施工人員的具體工作,檢查所用工具、材料的質量情況,鉆塔的拆卸嚴格執行本鉆探工程施工技術和安全生產設計,結合本孔場地的實際情況進行拆卸作業。

(3)強化拆塔現場的統一指揮。拆卸施工過程中由機長或鉆探施工管理人員現場統一指揮,協調配合,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及時糾正不規范、不安全的操作行為,防止事故的發生。在拆塔過程中及時糾正、制止作業人員的違章作業行為,按制定的鉆探工程施工習慣性違章行為的處罰辦法,對違章者一警告,二予以經濟處罰,必要時加大對違章者的處罰力度,甚至辭退,以起到處罰一人教育多人之目的。

(4)加大安全投入,改善施工條件。隨著鉆探工藝科技的進步和發展,鉆探機械、工藝的不斷更新換代,加大安全投入更新設備,如改用類似于瑞典生產的阿特拉斯CS14型全液壓繩索取芯鉆機,更是防止鉆探工程施工人員高處墜落的治本之舉。

篇6

【關鍵詞】  脊髓減壓;椎管狹窄;人工骨橋觀察;護理

日本東京大學骨科黑川教授設計使用并報道了棘突縱割式頸椎管擴大形成術,這種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手術方法是通過使用高速微型氣磨鉆將棘突縱向分割,使棘突及椎板向兩側展開,棘突間植入髂骨塊,并用鋼絲固定使椎管擴大,以達到解除脊髓壓迫的目的,幾十年來的實驗證明,此種方法對于先天性頸椎管狹窄,頸椎后縱韌帶骨化癥以及3個間隙以上的間盤退變的脊髓型頸椎病等造成的椎管狹窄癥等癥非常有效。但是,此手術還是存在取骨量多,造成出血量大,取骨區疼痛以及手術后頸椎活動受限明顯缺點。近年來國內開展了用人工骨取代自體骨的改良手術,并獲得了良好效果,我科從2007~2011年采用與自體骨更相似的人工骨進行改良式黑川手術,共施行24例。年齡32~58歲。對于此手術的護理,我們總結了一些經驗和體會如下。

1 術前準備

1.1 心理護理

頸椎病手術大,時間長,又由于此手術方法新,技術要求高,故大多數患者存在著恐懼心理,對手術后效果顧慮較多。因此,術前我們對病人進行耐心的解釋工作。講明目的,解釋手術方法,介紹成功病例,使患者增強信心,解除心理顧慮,主動配使醫護人員的工作。

1.2 配置頸托,頸托上面往下頜和枕骨,下面抵住雙肩,活動度較小,制動效果好,我院一般采用前后兩片式頸托,術前病人要試戴并適應頸托,為術后頸部能獲得外在穩定及手術部位早日恢復打下基礎。

1.3 適應性指導訓練

由于術后需要3~6天的持續臥床時間,術前重點指導訓練:(1)患者適應在床上大小便及正確使用便器;(2)訓練患者平臥位、側臥位吃飯喝水;(3)軸向變換。(4)床上功能訓練的方法。例如:上肢握拳運動,下肢足背伸運動。(5)有效咳嗽及呼吸。

1.4 皮膚準備

備皮時要與病人做好溝通,盡量使患者保留可承受的發型。除按常規備皮外,特別注意病人的皮膚情況,因為皮膚破損及感染都可能造成術后感染,以致手術失敗。

1.5 術前物品準備

除常規手術病人物品外,還應準備氣管切開包,沙袋(約20cm×15cm大小)、軟枕等。

2 術后護理

2.1 生命體征的觀察

術后給予全麻插管護理,置病人與去枕平臥位,禁食水6小時,觀察病人的呼吸狀況,是否有咽后壁水腫導致的呼吸困難。并觀察其心率、脈搏、血壓及意識清醒狀態。當病人血壓偏高或偏低,心率過快,脈搏不規則時及時通知醫生。

2.2 手術后最重要的護理原則

確保頸部勿扭轉、彎曲(前曲、后曲)。

將病人從平車搬到病床時,要保持頭頸部與身體軸線一致呈中立位,具體做法:醫生將病人的頭部固定于兩手之間,保證在搬運病人過程中病人頭部不扭轉。其他3~4名醫護人員將身體水平抬起,一齊將病人移至床上,置患者平臥位.然后將事先準備好的兩個沙袋分別置于頭部兩側,頭部下面墊以大棉墊已達到確實可靠地制動作用。

2.3 護理

從第一天開始,將病人床頭搖高15°,每日增加15~60°,因人而宜。給病人翻身時采用軸線翻身的原則,保持頭、頸、軀干三點成一水平線,防止頸部屈曲過伸。翻過身后,注意觀察患者身體是否處于一條直線,有無不適感。側臥時,枕頭高度同一側肩寬。平臥位時,用軟枕將病人頭部墊好,絕對要防止頸椎呈前曲位。術后病人需坐起時,首先給病人佩戴特制頸托以制動。

2.4 觀察傷口情況

術后嚴密觀察患者傷口是否出血,血腫,及血腫所致的脊髓受壓迫現象,如有異常應及時通知醫生,查明原因,更換敷料,保持傷口清潔干燥。

保持傷口引流管通暢,并連續記錄至拔管為止。引流管要固定好避免牽拉,防止拖出。一般術后24~48小時拔管,2周拆線。

2.5 觀察肢體感覺運動

病人麻醉清醒后,立即檢查器上下肢感覺運動,皮膚感覺。與病人術前相比,神經功能恢復狀況是否有所好轉。術后第一天鼓勵病人逐步開始四肢活動,如上肢握拳運動,下肢足背伸運動等,減輕肌肉無力萎縮,促進血液循環,防止深部靜脈血栓。

2.6 飲食護理

術后6小時可進水,指導飲食,吃清淡易消化食物。如稀粥、肉片湯等,減少胃腸不適。術后3日,病人一般情況良好,逐漸進高蛋白,高熱量飲食,增強機體抵抗力。

2.7 預防并發癥的護理

2.7.1 防止壓瘡的發生,術后3~6小時,給予病人翻身,避免推、拉、拖等動作。白班1~2小時一次,夜間2~3小時一次。保持患者床單清潔干燥無渣無潮濕。如有潮紅用50%酒精按摩其受壓部位及骨突處。

2.7.2 防止泌尿系統感染。有留置導尿管,應囑病人多飲水,每天1500~2000毫升,保持尿路通暢,并觀察尿液顏色,觀察有無尿道口紅腫膿液,如需較長時期留置的患者應定期更換導尿管及進行膀胱沖洗。拔尿管前應先間斷夾閉導尿管,訓練膀胱。

2.7.3 防止肺部感染,術后指導有效咳嗽咳痰及深呼吸。給病人拍背,力度適中,不能太輕也不能太重,以避免因咳嗽引起劇烈疼痛,產生呼吸抑制,為了促進排痰,霧化呼吸道,減低分泌物粘稠度。

2.8 行走練習,術前能夠行走的病人,術后3~7天鼓勵病人下床行走,并幫助病人佩戴好特制頸托。應按照:先90°坐位——在床邊坐位——床邊站位——屋內行走,行走時,病人旁邊一定要有保護,并觀察病人是否出現頭暈、面色蒼白等性低血壓的表現。原則是先少后多走、先慢后快走、逐步適應。

3 小結

本手術是治療頸椎病的非常有效的方法。但是由于椎管成形的高技術性,正確的專業手術護理是保證效果,避免并發癥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本組病人均治愈出院。因此,在術前護理方面,做好心理護理和相關的一些專項術前準備。在術后護理方面,注意頸部不扭曲——體性軸向變換。并觀察注意生命體征、有無出血、休克、感覺、運動等神經系統的改變。是可以避免術后并發癥產生,促進病人康復,達到滿意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趙寶麟等.頸椎傷病學.上海科教出版社.1994.

[2]李家順,賈連順等主編.當代頸椎外科學.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7.

篇7

建筑物施工之前如果地基為軟土地基,或非軟土地基但局部承載力達不到設計要求,易造成建筑后地基不均勻沉降、滑移,造成建筑物傾倒、變形拉裂、功能喪失等事故。故需要對地基進行處理,提高其固結度和抗剪強度,確保地基承載力滿足設計要求。

本工程為筑島工程,島四周海堤的穩定性、島內回填土是否滿足設計要求的小于50cm的工后殘余沉降,均取決于下部地基是否有效加固。

2、地基處理基本方式

目前對地基加固的幾種基本方式主要有:

(1)換填法

對于地基承載力不夠或穩定性不好的地方,將基底下地基持力層或主要受力層換土,換成砂石或灰土,使地基承載力提高,沉降量減少,且砂石利于排水。

優點分析:工期短,工藝簡單、效果可靠;

缺點:增加開挖、回填量,經濟性差,只適用于淺層地基。

(2)夯實法

通過強夯、壓路機碾壓和振動壓實、小型打夯機打夯等方式,使土體密實,加固淺層地基。其中強夯法施工時,選用幾百剩余上千kN的錘,自高度10m以上高度落下,其夯擊能量很大,較普通夯、碾壓,不僅能使土體孔隙比顯著減少,強大的能力還可以破壞土粒微觀結構,產生進一步的體積壓縮,使土更密實;同時對含水量較大的粘土,還會產生明顯的排水固結,對含水量大的砂土會產生液化、排水,砂土顆粒重新排列、更加密實。強夯加固有效深度也較普通夯、碾壓要大,其加固深度可按經驗公式估算:

z=α

式中:M是錘重,kN;H是落距m;α是經驗系數,一般取0.4~0.75

優點分析:工藝簡單;加固效果顯著;工效高,施工速度快;節省材料、施工費用低,經濟性佳;

缺點:加固深度有限,強夯最深加固深度10m左右;強夯法噪音大、震波對鄰近建筑物有一定影響,城市建筑物和人口密集區,不宜使用;淤泥或淤泥質軟粘土不適宜。

(3)加載排水固結法

加載排水固結法機理:在壓縮性高、含水量大、孔隙比大、軟土較厚的土層中設置豎向及徑向排水通道,上部采用堆載或真空預壓等方式加載,在上部荷載的作用下,使深厚、飽和軟土地基中孔隙水逐步排出,加快了地基的沉降與固結,以達到提高地基承載力的目的。

地基中豎向排水通道可通過打設排水板、砂井、砂樁等形成,徑向排水通道可通過設置砂墊層等形成。

上部加載形式亦較多,主要有堆載預壓、真空預壓、堆載聯合降水預壓等工藝。其加載強度應大于將來場地交付后最大使用荷載,以保證地基始終處于超固結狀態,不致再次產生固結沉降或失穩。

優點:工藝成熟,加固效果好,真空預壓工藝對周邊土體影響小;

缺點:成本高,固結時間長,堆載預壓需控制好加載速度,加載過快會對周邊土體造成影響。

(4)復合地基法

復合地基是指天然地基中部分土體得到增強,或被置換,或在天然地基中設置加筋材料,由基體和增強體兩部分組成。在荷載作用下,基體和增強體共同承擔荷載的作用。

復合地基主要形式有水泥攪拌樁、粉噴樁、旋噴樁、碎石樁、擠密砂樁等。

水泥攪拌樁是利用水泥或石灰,通過特制的深層攪拌機械,在預定深度內把地基土(適用于淤泥、軟粘土)與水泥或石灰強行攪拌,形成柔性樁體或墻體。

高壓旋噴樁就是用鉆機鉆孔至預定深度,然后一面旋轉提升鉆桿,同時以20Mpa的強大壓力向周圍噴射水泥漿,形成樁體或墻體。

碎石樁是利用振沖器,在高壓水沖擊和機械振動聯合作用下,下沉成孔,通過振沖器的強力振動,使軟弱粘土、砂性土顆粒析排列、振動密實;另一方面依靠振沖器的水平振動力,在加碎石、砂填料的情況下,通過碎石、砂使土層擠壓密實;碎石樁/砂樁與樁間土體形成復合地基,從而提高地基承載力。

優點分析:加固速度較快,效果好;

缺點:工藝復雜、施工費用高,噪音大,水泥攪拌樁等對環境有一定影響。

(4)其他輔助措施

此外地基加固時還常常在基底設置土工織物、土工格柵等,通過其加筋、隔離等功能,增加土體的抗拉、抗變形能力,減少地基差異沉降和變形,增強建筑物的穩定性。

另外采用淤泥快速固結劑等注漿-化學固結方式,在一些淤泥或淤泥質粘土加固工程中亦有應用。

3 香港人工島地基加固工藝介紹

3.1 工程概況

香港人工島位于香港國際機場的東側,地勢由南向北傾斜加深,泥面標高從約-3.0~-10.0m,岸壁長6140m,面積約150萬平米。交工標高+5.5。香港口岸人工島處的設計高水位為+2.10m,平均水位為+1.20m,設計低水位為+0.30m。從海床面以下主要有兩種土層,一是MD(海相沉積淤泥)層,二是ALL(殘積土)層。MD層厚度大,含水量高,壓縮比大,是本次地基加固的土層。陸域形成的技術要求為50年工后沉降不大于50cm。

香港口岸人工島原泥面等高線

香港口岸人工島典型鉆孔斷面圖

3.2 地基加固總體思路

香港人工島工程地基加固主要分為島壁區和島內回填區兩大塊進行。主要方式有:

(1)島壁區地基加固

主要采用在海堤基底區域打設碎石樁穿透MD層,直至入ALL層下2m,碎石樁直徑為1m,排距為3m,碎石粒徑為20~50mm,樁長約20~30m,置換率約為8%。擠密碎石樁與原有淤泥、淤泥質粘土層形成復合地基,提高了地基承載力,同時隨上部海堤施工,荷載增加,碎石樁還能起到豎向排水通道作用,地基進一步排水固結。

(2)島內回填區加固

主要采用打設塑料排水板,鋪砂墊層,形成豎向和徑向排水通道,再在上部回填砂、公眾填料加載,加載后恒載期6個月(預計,具體視海泥不排水抗剪強度增長),期滿后卸載,地基加固結束。

另外我部為了加快施工進度,同時節省堆載料運進、運出量,降低施工成本,還擬在部分回填區域采用堆載聯合降水預壓的地基加固方案。即在該區域周邊打設鋼板樁穿透砂層至淤泥不透水層下2m,形成止水帷幕,內部采用井點降水法,降低地下水位,使堆載土體由浮容重τ'變為天然容重τ,因τ-τ水=τ',故通過井點降水6m高,增加的堆載為6t/m,相當于替代了重度為2t/m3的堆載料3m高,擬采用堆載聯合降水預壓的區域面積約35萬m2,則可節省約105萬m3堆載、卸載量,且預計能縮短約5個月工期。

香港口岸人工島地基加固平面布置圖

3.3 具體工藝及難點分析

3.3.1 排水板施工

原設計排水板全部為水上施工。后因該區域南部海床面較淺,底標高約為-2.5~-4m左右,拋2m厚砂墊層后,排水板施工船舶吃水不夠,故改為深水區水上施工排水板,淺水區待吹填砂至+3mPD,再陸上施工排水板。

(1)水上排水板工藝

a、采用雙船體深水插板船,船上裝備高精度GPS實時差分定位系統,插設樁機設備布置于船體中部,一次定位后,可以對29m×10m范圍的區域進行打板作業,施工效率高偏差控制在±50mm以內。

b、水上排水板由配置DZ40振動錘的排水板施工船施工,采用單錘雙管施工,每次2根依次打設該格內排水板。

水上排水板施工照片

排水板船結構圖

排水板船定位示意圖

(2)陸上排水板工藝

陸上排水板采用振動錘錘擊下沉和液壓下沉兩種方式施工。因人工島靠近香港機場,有限高要求,故不少區域陸上排水板施工,需采用帶伸縮套管的振動插板機進行施工。

a、液壓直插法施工工藝流程

液壓直插法施工工藝流程圖

b、振動伸縮套管法施工工藝流程

振動伸縮套管法施工流程圖

(3)排水板工藝通病治理

a、排水板回帶治理

原因分析

(a)排水板在打設過程中因樁靴與插管難以完全密封,淤泥擠入管內,造成排水板粘在插管內壁,插管上提時排水板隨插管回帶。

(b)部分施工區域沖擊層處為老粘土,粘性很大,當套管打入此處時,樁位成孔,孔壁光滑,對套管底部插銷無向下壓力,排水板自重、樁靴的重力及土體摩擦力小于插管上提時對排水板的摩阻力,不能脫銷,或者脫銷后排水板與粘土孔壁摩擦力小,致使排水板與套管一起被帶上。

(c)采用振動插時,有些區域沖擊層處土質較硬,需開振動錘較長時間留振才能打到設計標高,長時間留振使泥沙、粘土擠入套管口,粘住插銷和排水板,導致回帶。

解決辦法

(a)排水板施工時,打入設計標高后,卷揚機提升套管時,繼續開啟振動錘,振掉底部泥沙、振松插銷,使排水板留底。此辦法對于底口少量進泥的情況有效,宜與其他解決辦法共用。

(b)提高樁靴與插管底端結合處的密封性。主要通過改進樁靴和插管底口尺寸,使樁靴在施工時能盡可能堵住插管底口、防止泥沙進入,同時在樁靴底加焊鋼筋頭,適當增加樁靴重量,以便脫銷。

(c)陸上排水板施工,每臺插板機均增加一套自動沖水裝置,由高壓水泵、耐高壓塑料水管組成,在插管沉設過程中,給插管內加水,通過插管內水壓力減少泥沙進入管內,降低插管上提時對排水板的摩阻力,有效解決了塑料排水板的回帶現象。

(d)插管頂部進帶口處增加一組光滑的滾軸,排水板打設至指定深度后,插管上拔時,滾軸轉動以減小塑料排水板與軸之間的摩擦,避免摩擦力過大產生回帶。

b、排水板扭帶、被大風吹斷現象的防治

原因分析

排水板樁架高度高,從插管口到地面的排水板外露自由長度長,易產生扭帶現象,大風天氣,還易被風刮斷。

解決辦法

沿插管高度方向上設置限位鋼環,隨振動錘和插管上下移動,以減少外露排水板的自由長度,限制其扭轉,也不易被風刮斷。

3.3.2 碎石樁施工

香港人工島工程碎石樁施工由北京振沖負責施工。碎石樁施工采用1000~2000t專用水上振沖碎石樁施工船,起吊振沖器的履帶吊、進行喂料用的長臂挖掘機及碎石倉在同一駁船上,每一條駁船即為一套施工設備組。

船上裝載GPS定位系統,可利用船上錨車進行精確定位。

碎石樁施工工藝示意圖

工藝流程:拋填碎石墊層振沖器定位碎石樁成孔(輔助水沖)循環填加碎石,循環振沖上拔成樁移至下一樁位。

3.3.3 堆載聯合降水預壓工藝

(1)工藝概述

目前人工島堆載聯合降水預壓尚未開展,我部已將方案提交給香港顧問公司,并積極推進。此工藝在香港工程中從未使用過,根據香港方面偏于保守、謹慎的習慣,推進有一定難度。但堆載聯合降水預壓在國內工程中有成功先例。

主要工藝流程如下:

(2)主要工藝

a、降水井布置

降水井的布置原則如下:

截水井:沿格型鋼板樁海墻與島內止水帷幕陸側后方5~6m處布置一排截水井,間距40m,截住從板樁鎖口滲入的水。該排水井的抽水量應與計算的涌水量相同。

疏干井:截水井后方20m起,大面積填筑區的降水井采用等間距滿堂布置,間距40m。

人工島降水井的平面布置見附圖(B區,其他區還待進一步規劃)。

人工島降水井布置斷面圖

b、降水井結構及施工工藝

成井結構

井管結構根據不同區域的原泥面標高而定,底標高為進入MD層以下1m,頂標高約+8.5m。井管長15m~20m,孔徑377mm,井徑300mm。

抽水井材料采用鋼管,公眾填料部位為井壁管,回填砂部位為過濾管,外用80目紗布包縛。濾料采用中粗砂,止水采用粘土、海帶。井管結構圖見下圖:

井管結構圖

沉井工藝

擬采用1臺40T履帶吊機和1臺30T(37kw)液壓振動錘等機具設備進行施工。

成井施工步驟:

定位放樣液壓振動錘鉗住套管頂部套管底部安置錐形頭并吊裝定位振動下放套管井管吊裝下放井管井管與套管間回填中粗砂(需輔以水沖)振動上拔套管成井施工完畢。見下圖:

沉降工藝流程示意圖

a: 套管吊裝定位并在底部安置錐形頭b:使用液壓振動錘振動下放套管

c: 井管吊裝d:下放井管e:振動上拔套管f:成井施工完畢

篇8

[關鍵詞] 安氏Ⅲ類; 上頜快速擴弓; 前方牽引

[中圖分類號] R782.2+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5-0515(2012)-02-044-02

在替牙合時期和恒牙早期,通過上頜快速擴弓合并前方牽引治療骨性安氏Ⅲ類畸形的患者,已成為口腔正畸治療中的標準治療方法,但以往在成人骨性安氏Ⅲ類畸形的患者中其此治療應用該方法效果卻不理想,如需使患者面型得以改變,唯有通過正頜外科的手術治療方可實現。我們通過臨床上應用間歇式反復擴弓伴前方牽引的治療方法,對該類患者進行矯正治療后的結果證實,使用上頜快速擴弓合并前方牽引治療此治療方法既可有效地達到不實施手術,改變成人骨性安氏Ⅲ類面型的目的。

1 臨床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病例選擇 對 28名臨床診斷骨性安氏Ⅲ類畸形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19例,年齡在18歲至21歲,平均年齡19.4歲。患者均常規拍攝全口根尖片,曲面斷層片,頭顱正側位片,薛氏位關節開閉口片。經高清晰前牙根尖片/曲面斷層片,判斷患者上頜腭中縫是否閉合,測量雙側后磨牙的冠根比判斷牙根的吸收情況,經頭顱側位片判斷患者發育狀況和骨性安氏Ⅲ類畸形的頜骨因素,本研究選擇的均為上頜骨發育不足的患者,經薛氏位關節開閉口片,判斷顳頜關節位置是否正常。患者情況見表1、表2(表增加內容及重新排列)。

表 1

表 2

1.2 治療方法 全部患者均以上頜第一磨牙及第一雙尖牙為基牙(見圖一),制作上頜粘接式快速擴弓矯治器,其中前牙反覆合Ⅱ度以上的患者,同時輔以下頜磨牙平面合墊,解除合干擾,上頜快速擴弓矯治器加力方式為,戴入后上頜復合體的雙側后牙區向頰側擴弓加力一至二周。由于上頜復合體相對下頜前移后,上頜磨牙區的寬度就會相對大于下頜磨牙區的寬度,因此以磨牙舌尖相對,無咬合干擾為標準,同時戴用前方牽引矯治器(見圖二),二至三個月后,根據雙側磨牙的覆蓋,咬合情況,再一次對上頜擴弓器施行擴弓加力,正常加力三至六天,或對上頜擴弓器施行內縮加力三至六天,并可根據臨床需求適當調整不同加力方式及加力方向,目的是將剛剛鈣化的腭中縫,顳頜縫,顴頜縫,顳顴縫,額頜縫再一次打開,破壞其骨性結合以保證正畸所需的面容調整狀態。其間,前方牽引同時進行,并且應保證牽引力的方向是從尖牙向前下37°牽引,使牽引力反向延長線經過上頜復合體的阻力中心,及上頜牙弓的阻力中心,促使上頜牙弓及上頜復合體將水平前移,牽引力大小為每側500-1000克,治療期間多以患者上頜基牙疼痛程度等臨床癥狀為參考,每天連續加力應在12小時以上,患者前方牽引時間是1.5-2.5年,后期牙合畸形治療時間為2年左右。為保證上頜寬度及長度的治療效果,在后期牙合矯治時間,不要去除上頜快速擴大矯治器,如果是需要減數的患者,可利用上頜第一磨牙及第二雙尖牙,重新制作上頜快速擴大矯治器(見圖三),并做前方牽引保持,每日7小時左右,保持時間在一年。

(圖一) (圖二) (圖三)

2 結果 通過本方法對28例上頜快速擴弓矯治器快擴加力1至2周,后間歇式反復上頜擴弓,并配合前方牽引的成人患者中,除一例因工作原因放棄治療以外,均取得了理想的矯形治療效果。

3 討論 骨性安氏Ⅲ類錯合的成年患者,臨床表現為明顯的凹面型,患者的咬合功能、咀嚼功能、語言和發音功能異常,以及成人對美觀的過度關心,以致心理方面都也存在著明顯的異常和壓力負面影響,流行病學統計結果表明,這種嚴重的骨性Ⅲ類錯合畸形是一種嚴重的錯合畸形,在恒牙初期的發病率達14.98%,由于醫療水平及個人的多種因素,造成了我國現有一大批的成人骨性Ⅲ類的患者等待治療。研究表明證實,42%-63%的骨性Ⅲ類錯牙合,形成機制為上頜發育不足,而下頜正常或稍前突。國際公認骨性安氏Ⅲ類錯合的患者的最佳治療年齡是6-9歲,對處于替牙晚期或恒牙早期的10-15歲該類患者,他們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就診時骨骼畸形嚴重,凹陷型側貌明顯,咬合關系嚴重不良,以往認為是臨床治療的“”,對于上頜前牽引治療的效果評價顯示,在生長發育高峰期前采用上頜前牽引治療安氏Ⅲ類錯合,有75%的患者可以獲得穩定的前牙覆蓋關系,但仍有25%的患者治療失敗或復發。在以往的治療中,往往認為只有在恒牙早期才能進行上頜快速擴弓,認為成人面性的改變中,橫向失調是最難的,其次是近遠中向的,由于認識的不足,成人骨性Ⅲ類的患者治療方法僅限于正畸外科手術或單純改變咬合而不改變面型的掩飾性治療方法。因此,成人骨性安氏Ⅲ類錯合被認為是正畸治療的,沒有人去跨越,由于正畸外科正畸的創傷大、風險高,使人望而卻步,而以往的單純的口內正畸治療又無法改變面型,經過多年的臨床探索,使我們有了現在的治療方法,目前主要的患者都是在讀的大學低年級的學生。

雖然頭顱側位片的頸椎分析可以提供給我們患者的發育情況,而無需拍腕骨片,我們可以明了患者已停止快速發育,但是在頜骨的生長發育中,上頜腭中縫是纖維性結合,一直到19-20歲時,才從前端開始逐漸變成不動關節,這一生長過程要繼續到30-40歲,甚至有人終生不愈合。以此為依據,我們進行了十余年的臨床病歷收集和總結。2000年Handelman報導了47例成人上頜橫向發育不足,擴弓成功病例,這與我們的方法有著相同的結論,說明成人的上頜復合體是可以打開的。在以往的安氏骨性Ⅲ類錯合的治療中,常用的方法是上頜單次快速擴弓伴前方牽引的方法,每天加力2次,每次旋轉擴弓螺絲1/4圈,直至上后牙舌尖和下后牙舌尖相對為止。另一種擴弓治療的方法是反復擴縮式上頜快速擴弓伴前方牽引,反復擴縮9周,然后再進行前方牽引,療程12個月,前牙反合解除,治療結果非常有效,但在成人的治療中,尚未見相關的有效治療方法。我們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成人骨性Ⅲ類錯合的治療。治療前后對患者頭顱側位片進行測量分析,由于此類患者對面型的要求比較高,因此,除常規的測量值以外,我們主要選取了上唇-審美平面距,用來估計雙唇和側貌之間的軟組織平衡狀況。以中國人正常值-0.5至-1.0mm為標準,我們以測量值在-1.0mm以下的記為負值,大于-1.0mm的為正值。治療前的測量結果均為負值,上唇在審美線后方平均值是-4.1mm,治療后的測量結果均為正值,上唇-審美平面距平均值為-0.7mm,達到正常值范圍內,治療前后上唇-審美平面距有顯著性差異,這一分析結果與以往的恒牙早期治療的研究結果一致。

本文治療及討論的病例特點是發育高峰期己過,已經成年的青年患者,由于對自身的面型要求改變的需求比較強烈,在以往的可供選擇的治療方法只有手術一種,但手術的風險比較大,尤其是對工作和學習的影響明顯,如果采取以往單純的口內正畸治療,對面型改善不大,無法達到預期的結果。本文介紹的治療方法的理論依據在于,上腭中縫閉合的時間比較晚,而對腭中縫,顳頜縫,顴頜縫,顳顴縫,額頜縫的反復擴縮刺激,可以有效的打開骨縫結合,產生更加明顯的骨縫反應,在臨床加力快速擴弓中,成人患者有一個不同于少年兒童的主訴癥狀,多數成人患者感到鼻底部和眶部的疼痛不適。成人患者由于要求改變面型的訴求較高,所以醫患的配合非常好,但是牽引時間比較長,多在1.5-2.5年以上,在成人的病例中,前方牽引不是以前牙反合解決為標準,而是以面型的軟組織審美線為標準,往往由于Ⅲ類的患者上前牙代償性唇傾,下前牙代償性舌傾,前方牽引要過矯治,為后期的牙合畸形矯治預留提前量。經雙側后牙牙根片或曲面斷層片對比加力前后的長度變化,經測量冠根比無明顯改變。本治療方法的患者由于過矯治,在后期的矯治中多采取減數治療,都達到了滿意的治療效果。此方法存在著無創傷,風險小,不受當地正頜外科醫療水平的限制,正畸醫生都可以掌握,醫患的配合性好,患者復診次數少,治療時間長的特點。

參考文獻

[1] 梁淑賢,劉琳.前方牽引器矯治骨性Ⅲ類錯殆的臨床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09,2(7):437-439.

[2] 林久祥.現代口腔正畸學[M].第2版.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6,2:105.

[3] 李寧,趙震錦,劉奕,郭亞峰.頭影測量預測前方牽引器療效的初步探討[J].實用口腔醫學雜志,2009,25(5):715-718.

[4] 魏福蘭,千春玲,劉東旭等.前方牽引治療不同骨齡骨性安氏Ⅲ類錯牙合的研究[J].實用口腔醫學雜志,2006,22(4):538-541.

[5] 傅民魁,張丁,王邦康.中國25392名兒童與青少年錯合畸形患病率的調查[J].中華口腔醫學雜志,2002,(5).

[6] 孔凡芝,經海永,耿麗等.不同年齡骨性3類錯合粘結式快速擴弓并上頜前方牽引后的頜合面變化[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8,12(30):5824-5828.

[7] Ngan P,Yiu C,Hu A et a1.Cephalometric and occlusal changes following maxillary expansion and protraction[J].Eur J Orthod,l998,20(3):237-254.

[8] Cozza P,Marino A,Mucedero M.An orthopaedic approach to the treatment of Class Ⅲ malocclusions in the early mixed dentition[J].Ear J Orthod,2004,26(2):19l-199.

[9] 孔凡芝,周明,王玉玲等.10-15歲骨性Ⅲ類錯牙合雙期矯治前后的軟組織變化研究[J].中國醫學美容,2006,15(1):321-325.

[10] Baccetti T,Reyes BC, McNamara JA Jr.Craniofacial changes in Class III malocclusion as related to skeletal and dental maturation[J].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2007,132(2):17Ie1-17Ie12.

[11] 王素文,王邦康.口腔頜面畸形[M].第1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1992,4:45.

[12] 潘曉崗,房兵,錢玉芬,唐友盛.成人上頜橫向發育不足的矯治進展[J].上海口腔醫學,2003,12(5):370-373.

[13] 鄒冰爽,高雪梅,馮光耀,曾祥龍.反復擴縮式上頜快速擴弓矯治器配合前方牽引的初步臨床應用[J].口腔正畸學,2008,15(4):173-179.

篇9

通報說,2007年10月以來,內蒙古、重慶、河北、廣西、湖南等地接連發生6起煙花爆竹爆炸事故,造成40人死亡、23人受傷、3人失蹤,嚴重危害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

10月20日赤峰市敖漢旗四家子鎮林家地金華泰煙花廠發生爆炸,造成2人死亡。

10月22日重慶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洪安鎮一煙花爆竹作坊發生爆炸事故,炸毀3棟二層磚混結構樓房,造成17人死亡、2人失蹤、15人受傷。

10月28日河北省保定市蠡縣鮑墟鄉南五夫村村民王某家發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經查,爆炸系王某存放的陳舊煙花爆竹生產原料受潮擠壓自燃引發。

10月30日河北省阜平縣易家莊村發生一起非法生產煙花爆竹引發的爆炸事故,造成5人死亡、6人受傷。

11月3日廣西自治區玉林市玉州區大塘鎮蘇煙村發生一起非法生產煙花爆竹引發的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

11月10日湖南省瀏陽市達滸花炮總廠組裝車間發生爆炸事故,造成10人死亡、2人受傷、1人失蹤。

篇10

目前,在司法實踐中各地法院對此類案件處理不一,有的判令建設單位承擔民事責任;有的判令建設單位和施工企業承擔連帶民事責任。因此,正確認定建設工程安全事故損害相鄰建筑物的責任主體是非常必要的。

一、 建設工程安全事故損害相鄰建筑物的民事責任適用特殊侵權的民事責任之規定。

1、建設工程安全事故損害相鄰建筑物的侵權民事責任應適用《民法通則》之規定,而不應適用《建筑法》之規定。

《民法通則》調整的范圍和有關相鄰關系的規定及適用。《民法通則》第2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加害方侵害相鄰建筑物屬侵害他人的財產所有權或使用權,故該侵權的民事責任屬《民法通則》調整。該通則第83條規定:“不動產的相鄰各方,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風、采光等方面的相鄰關系。給相鄰方造成妨礙或者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建設工程安全事故損害相鄰建筑物,屬建設單位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權后使用土地時侵害相鄰方不動產所有人或使用人的財產權利,故該侵權的民事責任應適用此規定。

《建筑法》調整的范圍和有關建筑安全管理規定及適用。《建筑法》第二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建筑活動,實施對建筑活動的監督管理,應當遵守本法。本法所稱建筑活動,是指各類房屋建筑及其附屬設施的建造和與其配套的線路、管道、設備的安裝活動”。由于從事建筑活動的主體包括建設單位、勘察設計單位、施工企業、監理單位,實施對建筑活動的監督管理的主體是管理機關,而并不包括建設工程相鄰的一方,故該法調整的主體為建設單位、勘察設計單位、施工企業、監理單位以及管理機關,而并不涉及相鄰建筑物的所有人或使用人。雖然,該法第五章有關建筑安全生產管理中規定了建設各方的法定義務,但并未規定發生安全事故損害相鄰建筑物時,加害方對相鄰一方的民事責任。

2、一般侵權的民事責任和特殊侵權的民事責任構成要件及區別

《民法通則》第106條第2款、第3款規定:“公民、法人由于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沒有過錯,但法律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第2款規定了一般侵權的民事責任,第3款規定了特殊侵權的民事責任。

一般侵權的民事責任是指行為人由于過錯侵害他人的財產或者人身,依法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其構成要件為(1)行為違法,包括作為與不作為;(2)有損害事實;(3)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4)主觀過錯。特殊侵權的民事責任是指不要求完全具備一般侵權的民事責任的四個構成要件,而是根據法律的特別規定應當對于他人的財產、人身損害承擔的民事責任。

兩者的主要區別在于(1)一般侵權的民事責任主觀上適用過錯責任原則,即有過錯承擔民事責任,無過錯不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需承擔舉證責任。特殊侵權的民事責任主觀上則適用嚴格責任原則,也稱無過錯責任原則,即沒有過錯也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或適用過錯推定責任原則,即加害人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才能不承擔責任,否則就推定其有過錯,并承擔民事責任;或者適用公平責任原則,即對于損害的發生,加害人、受害人雙方均沒有過錯,法院視情況分擔損失的原則。(2)一般侵權的民事責任由《民法通則》第106條第2款作出了原則性的規定,特殊侵權的民事責任由法律特別規定。法律規定包括《民法通則》中的規定(第121條-127條、第133條)和民事法律規范中的有關規定。

3、建設工程安全事故損害相鄰建筑物的民事責任屬于特殊侵權的民事責任,建設單位應當按無過錯責任原則獨立地向受害人承擔民事責任。

最高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03條(下稱意見第103條)規定:“相鄰一方在自己使用的土地上挖水溝、水池、地窖等或者種植的竹木根枝伸延,危及另一方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的,應當分別情況,責令其消除影響,恢復原狀,賠償損失。”筆者認為,建設工程安全事故損害相鄰建筑物的民事責任應適用本條之規定。理由如下:

(1)該條為法律特別規定。該條規定雖不在《民法通則》特殊侵權的民事責任規定之列,但由于該規定屬于民法中有關相鄰關系的司法解釋,并具備民事法律規范的構成要素,因此,該條規定為法律特別規定。

(2)該條規定主觀上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而不適用過錯推定或公平責任原則。該條中沒有“相鄰一方(加害方)有過錯”之類似規定,同時該條中也沒有“但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及“當事人對造成損害都沒有過錯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由當事人分擔民事責任”之類似規定。因此,該法律規范為特殊侵權中無過錯責任原則之民事法律規范。

(3)該條在建設工程損害相鄰建筑物的民事責任范圍之內。該條雖未直接規定建設工程安全事故損害相鄰建筑物的情形,但在該條規定的假設條件中的“等”字,理所當然地已包括建設工程安全事故損害相鄰建筑物的情形。

(4)參照中國物權法研究課題組編制的《中國物權法草案建議稿》第135條之規定,建設工程安全事故損害相鄰建筑物的民事責任也應適用特殊侵權中的無過錯民事責任。該條規定:“土地所有人或使用人挖掘土地或進行建筑時,不得因此使鄰地的地基動搖或發生危險,或使鄰地的建筑物或其他工作物受其

損害。前款情形,鄰地所有人或使用人可以請求土地所有人或使用人停止施工、除去危險或采取其他必要措施;受有損害的,并可請求損害賠償”。同理,該條中也無加害人有過錯、舉證倒置、雙方均無過錯之規定,因此,該條規定更證明了建設工程安全事故損害相鄰建筑物的特殊侵權應適用無過錯民事責任。

二、建設單位承擔民事責任后的追償權

在建設工程安全事故損害相鄰建筑物糾紛中,建設單位按無過錯責任原則獨立地向受害人承擔民事責任后,如果參與工程建設的其他主體有過錯,那么建設單位有權向有過錯方行使追償權。

1、追償權的取得。

該權利不是按連帶責任之規定取得而是按約定或者法定取得。連帶責任,是指按照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共同責任人不分份額地共同向權利人或者受害人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有權向所有連帶責任人請求承擔民事責任,也有權向連帶責任人之一請求承擔全部的民事責任。向受害人承擔責任超過自己份額的責任人有權向其他責任人追償。承擔連帶責任需要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之間約定。因參與工程建設的各方不可能與受害人約定承擔連帶責任;涉及建設工程安全事故的法律也沒有規定參與工程建設的各方向受害人承擔連帶責任;相反,建設工程安全事故損害相鄰建筑物,法律已規定建設單位應獨立承擔特殊侵權的無過錯民事責任,故建設單位在承擔民事責任后,不具有按連帶責任規定取得追償權。

由于建設單位與參與工程建設的他方均有合同關系,與勘察設計單位有勘察設計合同關系;與施工企業有施工合同關系;與監理單位有委托監理合同關系,因此,建設單位在向受害人承擔民事責任后,可以根據上述合同關系及履約事實,向過錯方追償。

《建筑法》第五章建筑安全生產管理規定了建設各方注意安全義務。其中,主要是:第37條規定了設計單位的注意安全義務,即建筑工程設計應當符合建筑安全規程和技術規范,保證工程的安全性能。第38條、第39條、第40條、第41條、第44條、第47條、第51條規定了施工企業的注意安全義務,即制定安全技術措施,施工現場采取維護安全、防范風險等措施,對相鄰的建筑物等可能造成損害的,應當采取安全防護措施,采取措施保護地下管線,執行安全生產責任制度,采取措施防止安全生產事故發生,不得違章指揮或者違章作業發生事故時,應當采取緊急措施減少人員傷亡和事故損失。第40條、第42條、第49條、50條規定了建設單位的注意安全義務,即向施工企業提供與施工現場相關的地下管線資料,按照國家規定辦理申請批準手續,涉及建筑主體和承重結構變動的裝修工程,施工前委托設計單位提出設計方案,將房屋拆除委托給具備保證安全條件的施工企業承擔。如果建設工程安全事故損害相鄰建筑物是由于勘察設計單位、施工企業、監理單位違反上述注意安全義務造成相鄰方的損害,那么建設單位可以根據上述法律規定,向過錯方主張權利。

2、追償權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