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龜兔賽跑作文范文
時間:2023-03-23 18:39:5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新編龜兔賽跑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從前,烏龜非常驕傲。因為它是第一個跑贏兔子的動物。每天都會有記者采訪它、拍廣告等等的事情。所以,它每天都非常地忙!可兔子不一樣,由于把自己的第一名給了跑步比賽回回得最后一名的烏龜,有些氣餒,所以,先給自己買了一臺跑步機,讓自己天天練習跑兩個小時的跑步。然后,準備好了一份禮物。先來到烏龜家,想讓自己和烏龜再賽一場。烏龜想:“反正我都贏了兔子,再賽一場也沒什么?!庇谑?,烏龜答應了兔子。
第二天,烏龜先叫自己的親朋好友們在終點線等著。等聽見裁判的一聲槍響,兔子飛奔往前跑著,而烏龜卻還沒走到一米??墒峭米釉诎肼飞希拖肫鹱蛲頉]睡好,想在樹下睡一會兒。于是,兔子倒地大睡。這時,烏龜的一個小弟弟來了,它們邊走邊聊起了天??闪奶斓穆曇粼絹碓酱?,兔子被驚醒了。它連忙向終點奔去。烏龜被甩在了腦后。這樣,最后的冠軍是兔子!兔子接過獎杯,上蹦三尺高!
比賽結束后,烏龜知道了一個深刻的道理。那就是:“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
篇2
舊版龜兔賽跑大家可能都聽說過,由于兔子的驕傲自大, 導致它的可悲下場,一直讓兔家族很沒面子。
早晨,太陽公公起得早,邁著輕盈的步子爬上山頭,熱情的把光和熱送給大地媽媽。披著白大褂的白衣天使------小白兔,蹦蹦跳跳來到小河邊散步。動物們也紛紛來到河邊,唱的唱,跳的跳,跑的跑來,叫的叫......好一派熱鬧的景象,既像街上賣菜的市場,亂哄哄的,又像斗牛的訓練場,緊張而有序。
這時龜大哥抬頭挺胸,慢條斯理地從小白兔面前走過,還故意踩了小白兔一腳。按理說,它應該向小白兔賠禮道歉,可是它還面不改色,心不跳,一副架子十足的樣子,還大聲嚷嚷:“擋住我的去路了,還不快點滾開!”小白兔很是生氣,說:“你不要驕傲,咱們再來一場比賽如何?”“比就比,誰怕誰。”小烏龜爽快的答應了。
篇3
在上一次比賽中,兔子因驕傲自滿去睡覺而敗給了慢悠悠走路的烏龜,心里非常不是滋味,總想:我堂堂一個賽跑冠軍卻輸給了烏龜!我一定要報仇雪恨!
三個月后,兔子打電話給烏龜,并向它下挑戰書。沒想到烏龜抓抓頭立馬就答應了,不過烏龜要求線路由它定。這時,兔子腦袋里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報仇。不管三七二十一,烏龜說什么都答應。
過了幾天,比賽正式拉開了序幕。兔子按著規定的路線飛奔而去,沖到了下坡前,站住了,為什么?誰都知道兔子上腳短、下腳長,上坡易下坡難。只好無奈的倒著走,烏龜就在兔子屁股那里等著,兔子用屁股一頂,烏龜就咕嚕咕嚕滾到終點了。兔子氣個半死,過后想一想覺得這是自己一時的失策,所以又向烏龜下挑戰書。烏龜想了一會兒才答應,因為這次兔子要求在平地比。
兔子雖然看烏龜答應了,心里卻嘰里咕嚕的,不知道烏龜又有什么妙策。
幾日后的一天上午,比賽正式開始了,烏龜的拉拉隊喊得震天動地響,兔子的拉拉隊喊得響徹云霄!大地在顫動。
“各就各位——預備跑!”兔子使出吃奶的力氣沖向終點去,離終點只有半米遠的地方突然停了下來,傲慢地想看看臭烏龜離他有多遠,沒看見烏龜。更驕傲了,結果回過頭一看,烏龜已經在終點了!
兔子稀里糊涂,結果生了幾個月的大病,烏龜見兔子可憐,買了點水果去探望兔子。進了兔子家,烏龜走到兔子床前告訴兔子:“上次比賽你知道我是怎么跑贏你的嗎?”
兔子著急的問道:“你是怎么贏的?”
“很簡單,一開始我就咬住你的尾巴,等你一回頭,我就松開嘴巴飛過終點了!嘿嘿!”烏龜嬉皮笑臉地說道。
兔子聽后大聲叫道:“你這不是耍賴嗎?氣……氣死我了!我要宰了你!”
烏龜見兔子完全沒有總結自己的錯誤,便說:“承認吧!你輸給了我,是因為你驕傲自大!”
“不可能,你耍賴才贏我的!”兔子大喊。
兔子把烏龜“請”了出去,一個人在房間里生悶氣。嘴巴嘰里咕嚕的。
篇4
兔子也生了一只小兔子,小兔子向小烏龜倆兄弟挑戰,于是召開了新的龜兔賽跑。
賽道有兩個岔路口,烏龜兄弟利用岔道讓弟弟站在起點,哥哥站在終點,他們以為小兔子看不出破綻,所有非常安心。
比賽開始了,兔子拼命地向終點奔去,到了第一個岔路口,兔子選擇了左邊,可烏龜弟弟還在蠕動。烏龜弟弟想:反正哥哥在終點,我再慢也不怕。不一會兒,兔子到了第二個岔路口,仍然選擇在左邊,這次小兔子不像媽媽那樣中途休息,而是拼命地奔向終點。
兔子到了終點,看見烏龜哥哥已在終點等了很久,兔子說:“你怎么比我先到呢?”烏龜哥哥說:“我到岔道時,和你走的相反唄!”可細心的兔子發現他身上有黑點,但開始比賽時身上并沒有黑點。于是,小兔子揭穿烏龜兄弟的陰謀,烏龜哥哥啞口無言了。
篇5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缎伦魑摹ばW作文創新教學》的執行主編聶聞先生為了更好地進行作文教學研究,深入一線進行作文教學,在他的“動態作文教學”實踐基地一呆就是一段時間。這一天,他像往常一樣給學生上語文課,內容是給“者”加偏旁組詞。一個學生說:“我給‘者’加了個‘犭’,成了個‘豬’,組詞‘母豬’。”一個女生發現她想好的詞被別人搶先說了,急忙叫起來:“老師,我也是‘母豬’!”全班同學不以為然。而對寫作高度敏感的聶聞先生立刻意識到這是一個作文事件,馬上追問了一句:“你怎么是母豬了?應該是你組的詞也是‘母豬’吧?”這句話如春雷炸起,教室里立即哄堂大笑。于是,聶聞先生就這一事件讓學生完成當天的日記。學生的日記內容很是精彩:《教室里來了“豬”》《我也是“母豬”》《這個老師真“壞”》……人的智慧源于對生活的觀察,人的幽默卻源于人的智慧。
“母豬”事件帶給我們什么?
提高作文教學的質量,發展學生的智力,我們必須把觀察、思維提到重要的位置上,從培養觀察事物、分析事物入手,進行觀察、思維、表達的綜合訓練,而不能一味地在表達上下工夫,更不能僅僅注重訓練書面語言。其實,在學校生活中,像這樣的“母豬事件”是很多的,基本上都被教師忽略了。于是學生似乎也在日復一日地重復著昨天的故事。那是什么使我們的孩子變得麻木了、笨拙了?又該怎樣指導學生從自然界的種種現象中,從它們相互的聯系中,逐步認識它們的本質,從而提高學生認識自然、認識社會和表達思想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情感呢?
深度閱讀:讓學生的寫作思維深刻起來
朱光潛說:“深人所見亦深,淺人所見亦淺。”寫作到頭來較量的就是學養和修養。說白了,就是看誰讀的書多,懂的事多,想的理透,修的境深。這些恰是應試教育所忽視的,也是應試教育的致命傷。因此,多讀、多聞、多疑、多問、多思、多寫、多涵養才是語文素質教育所要求的,必須給予高度關注。
所以,潘新和就主張:我們要將閱讀本位的觀念——“閱讀是寫作的基礎”顛倒過來,表述為寫作本位的觀念——“寫作是閱讀的目的”。
在學完《海倫·凱勒》這一單元的教學后,我以體會殘疾人生活為主題進行了一系列的作文教學,有讀后感,有各種殘疾人的體驗。以盲人趕路為例,盲人趕路是一則游戲,在較寬敞的地方,放幾排方凳,凳與凳之間間隔半米,把學生的眼睛蒙上,讓他在一排方凳中穿梭前進,旁邊有人指揮“盲人”,看哪一組用時最短,又不撞倒凳子。在比賽的過程中,由于每個學生的思想狀態不同,他們的行為表現也不一樣。但學生對他們的行為并不能深刻地認識。如有些學生膽小,蒙上眼睛后不敢走,并且說:“我寧可做最后一名,也不愿摔倒!”讓與她配合的同學干焦急;還有些同學因為初賽時碰了凳子導致犯規,所以在最后決賽時完全聽從別人的指揮,缺乏主動性,結果成了全班最后一名;還有些學生過于急躁,雖然速度很快,但把凳子全撞倒了……在游戲之后,以小組的方式總結得失,并深入討論他們行為的真正原因。這是第一步的強化,對于主題的提升,在這個階段還是比較模糊的。輔助手段除了討論與總結外,還可以增加視頻,讓他們去觀察自己的言行,進一步加強“高峰體驗”。
根據第二階段中心選擇的多樣性,找出代表不同中心不同觀點的散文、故事進行有目的的閱讀,加深學生對某一個觀點的認識。如“把握機會”這個主題,我們可以在《智慧背囊》《時文選粹》和網絡上找與之相關的文章,與學生一起閱讀、討論,從而讓學生從一定的高度和深度來認識剛剛經歷過的事。讀了《人生沒有捷徑》《人生需要勇氣》《永遠不說不可能》《膽大者無畏》《扔掉別人給你的拐杖》《聽別人的話走路》……這些精彩的文章,能幫助學生梳理原本模糊的思想。于是,雖然事件是一樣的,但主題非常豐富。很多學生確立了合作、盲人的辛苦、丟掉拐杖,大步前行、在曲折中前進、人生如階梯、成功與技術、莽撞的惡果等中心思想。
一個表面單一的競技游戲,由于參與者的不同,過程的不同,結果的不同,學生的體驗也完全不一樣,形成的主題也就形式多樣。最關鍵的是,學生能在這樣的過程中學會思維,學會認識,更能學會體驗,他們的心也會變得敏感起來。作文的三維目標也就在這樣的生態環境中達成了。
為表現、為寫作而閱讀,不是意味著急功近利。為寫作的閱讀,有別于傳統的為讀而讀的觀念,給予閱讀更高的要求,使閱讀變得更具創造性和個性,更具人性、生命性,使閱讀能吸收、消化得更好,真正成為人的血肉,和人的發展、言語表現、寫作融為一體。為寫而讀,一切閱讀都有意識地與寫相聯系。由于目的明確,學以致用,所以閱讀的效率也就比為讀而讀要高,能較好地實現知識的轉化和遷移。韓愈可謂“表現論閱讀”的鼻祖,他自己的成長經歷表明,作為一個“立言者”,自我的修養、閱讀和寫作是同步發展的。
多重質疑:讓學生的寫作思維寬闊起來
記得李景龍老師說:問題是思維的起點,是交流的核心,是探究的主線,是溝通的橋梁。只有有秩序的提問才能引發有秩序的思考,有質量的提問才能帶來有質量的課堂。學生能不能達到學習的目的地,會自己認路、主動地探路,問題引領是重要的一環,這是路標、是參照點,是對認知的喚醒,是師生之間的黏合劑,思維靈感的催化劑。
對于《〈龜兔賽跑〉新編》這個話題,學生和老師習慣的思維模式是:烏龜和兔子舉行第二次賽跑,兔子由于種種原因,再次輸掉比賽。聶聞先生對這個話題的開發和利用卻能獨辟蹊徑,想常人所不能想:在《〈龜兔賽跑〉新編》這個故事上,聶聞先生讓學生發揮想象,以在這場比賽中兔子為什么會睡覺作為切入點,引導學生想烏龜與兔子身上可能發生的所有故事。聶聞先生以“烏龜的使詐”“兔子有問題”“兔子的行善”“兔子故意輸掉比賽”等作為思維的原點,對這個經典的寓言故事進行了開發。如順著“兔子睡覺與烏龜無關”這個思路,在聶聞先生的引導下,學生編出了這樣一個故事:“在比賽之前,老虎與山羊打了賭,老虎賭的是烏龜贏,山羊賭的是兔子贏。晚上,老虎就去找兔子,對兔子說,在第二天的比賽中,你一定要輸掉這場比賽,這樣,你就可以得到一萬元的動物幣;如果兔子贏了這場比賽,那就看著辦吧……哼哼……于是,在第二天的比賽中,兔子高高興興地睡著了?!甭櫬勏壬崃撕芏鄦栴},給了學生很多作文的思路,學生也創作出了很多版本的《龜兔賽跑》,這些版本都充滿了生活的氣息與神奇的想象。
我們看到的絕不是問題,而是當學生經歷這樣一個反復的、不斷的思考之后,寫作思維會寬闊起來。
美國的法律條款多如牛毛,然而據說美國人做事卻從不去翻法律上有無能干的規定,而是從另一頭看,凡是法律上沒有明文禁止的就百無禁忌,大膽地干。而我國的情況則截然不同,不少單位干什么事得先翻翻“紅頭文件”,這就造就了中國人的收斂思維,在這種傳統的思維方式的制約下,我們的教師按部就班地教著作文,畫蛇不能添足,他們不會想到畫蛇添足后也可以成為壁虎;他們不會想龜兔賽跑中的兔子為什么會睡著。我們的學生也就這樣,人就是人,物就是物,事就是事,不會就事物的多個方面想多個問題,于是,一碰到自己沒有寫過的題目,立刻思維混亂,不知如何下筆,于是,作文就成為老師與孩子永遠的痛。
聶聞先生的創新思維作文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發:平時要讓學生多角度地寫一件事,多角度地議一件事,在班里,要多開展一些辯論賽,帶著孩子走出國人思維的禁錮,走進發散思維、創新思維的王國之中。
制造、捕捉事件:讓學生的寫作思維敏感起來
學生平時是在生活,但他們卻不像成人那樣關注生活、思考生活。所以雖然他們在生活,卻找不到生活的現狀,習作時還是無話可寫。既然要對表象進行加工,那作文教學為什么不給學生更為精彩的表象?為什么不利用精彩的表象教給學生加工的方法呢?正因為有了表象,作文教學才會有依托與平臺。潘新和說:要提高寫作訓練的效能,就得對寫作實踐進行“仿真”,在寫作訓練中就得對現實中的寫作情境進行虛擬,所以,學生作文尤其是小學生作文時,教師應該盡可能地創設情境。
聶聞先生的“母豬事件”可以說是他憑著自己的敏感捕捉了生活事件,從而引發學生對生活的思考,并讓學生帶著敏感的心走進生活、捕捉事件。在日常的作文教學里我們完全可以制造各種事件,讓學生的寫作思維敏感起來。
前一階段,我校的一名教師上了一節作文課《兩杯水的啟示》。教師事先在教室里放了兩杯水,一杯是苦丁茶,為了迷惑學生,在略顯黃色的苦丁茶上撒了幾片玫瑰花瓣。另一杯是白糖水,透明而純凈。教師事先與一名學生商量好,讓他選擇那杯苦丁茶,但做出很好喝的表情。課堂教學的第一環節為猜禮物,兩杯水用紅布蓋著,讓學生觀察形狀并猜一猜老師會帶來什么禮物。在揭開紅布的時候,教師故意用揭開一點兒又合上的動作來制造氣氛。接著觀察兩杯水,說說自己想喝哪杯水,為什么?第三個環節是讓兩個學生品一品兩杯水,再讓同學們根據他們的表情選擇要喝哪一杯。第四個環節是所有的學生根據自己的選擇去品水,每人只有一次選擇機會。第五個環節說感受,品人生。教師制造了這樣一個有趣的事件,而且品完那杯苦澀的茶水之后,引導學生從品茶走向品味生活,于是,學生就開始認識到人生也如這苦丁茶一樣,雖然苦澀,但對整個人生卻是有好處的;還有學生說,經歷過就不要后悔;更有學生認為外表的華美并不意味著內在的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