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小區封閉管理方案范文

時間:2023-10-07 18:08:5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老舊小區封閉管理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老舊小區封閉管理方案

篇1

關鍵詞:老舊小區;綜合改造;城市環境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號:A 文章編號:2306-1499(2013)02-

近年來,城市房屋改造正在各大城市進行中,老舊小區的出新管理是當前政府工作的重頭。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是實現包容性發展的具體舉措,是抓好節能工作的最有效措施,是改善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形象的需要。

1.城市老舊小區綜合改造的統一出發點

(1)要進一步提高認識。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既是建筑工程、安全工程,也是民生工程,還是城市建設的難點,市委市政府應對這項工作高度重視、持續關注。要把老舊小區綜合改造作為推動老舊城區科學發展的機遇,以乘勢而上的良好精神狀態,做好綜合改造,并在改造中,統籌考慮城市功能疏解等工作,進一步拓寬老舊城區可持續發展的思路。(2)應加強宣傳和輿論引導,做好群眾工作。要向房屋產權單位、機構、個人等宣傳好老舊小區綜合改造的進展情況,進一步調動居民群眾的積極性,爭取更廣泛的支持配合。(3)注重加強領導。做好老舊小區綜合改造,市各有關部門要明確職責,相互配合;相關區政府主要領導要親自抓,具體工作要有專人負責。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擴大工程影響,集中力量打一場攻堅戰,努力使老舊小區面貌發生大變化。

2.對城市老舊小區的改造的思考

2.1政府要有資金、有機制、有條件地做好老舊小區綜合改造

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是實現包容性發展的具體舉措。包容性發展,就是要通過發展實現公平公正,真正讓發展成果惠及人民群眾。要堅持以人為本,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真正把資金投入到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上,千方百計為困難群眾多辦好事實事。核心區老舊小區綜合改造,不能依靠房產商,要堅持政府主導。

2.2加快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應首先做好政策研究

要研究資金的集中使用問題,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集中力量辦好老舊小區綜合改造這件大事;建委、規委等相關部門要研究規劃設計問題,使之與老舊小區改造相適應,對每一座樓都要做出最優設計方案;研究施工成本問題,不允許把老舊小區改造這項惠民工程層層轉包,要通過減少中間環節、原材料直接采購和改進工藝、優化用料等方式,做好成本控制;要考慮利用老舊小區改造拉動節能產業發展,把節能改造與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結合起來,形成新的節能產業鏈,推動節能設備制造等相關產業大發展;研究老舊建筑改造方案,科學分析,宜改造的改造,宜重建的重建。

2.3從技術角度綜合思考,全面抓好規劃建設與部門協調

主要如:(1)根據實際情況,綜合運用多種措施,解決好老舊小區住宅樓內外的水、電、氣、熱和隨意布設架空線等基礎設施建設問題,包括雨水收集設施,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也要為打造節能小區、環境生態小區做好準備和基礎條件。(2)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是抓好節能工作的最有效措施。解決節能問題,建筑節能是重點。必須認真做好老舊小區節能改造,這不僅可以進一步降低能耗,提高空氣質量,還能改善生活條件,讓群眾直接受惠。(3)在小區出新改造過程中,各有關部門要主動配合整治改造工作,履行好小區拆違、群眾宣傳、長效管理和整治改造工作中的各項責任,加強水、電、氣、消防、電信等相關單位統籌,提高綜合整治管理效能。

2.4應搞好宣傳群眾、動員群眾,支持老舊小區綜合改造

要深入細致地做好群眾的思想工作,讓群眾感受到黨和政府時刻牽掛他們的冷暖,認識到老舊小區綜合改造能夠給他們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進而調動他們參與改造的積極性、主動性,推動工作順利開展。要以更加飽滿的工作熱情,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老舊小區綜合改造進度,以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眾、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數和構建和諧人居環境。

3.對城市老舊小區的出新的思考

3.1老舊小區出新的規劃設計上

建議:(1)在規劃設計的同時考慮建筑的平、立面、色彩和風格,并對整體環境空間、綠化、小品、主要景觀進行同步設計,統一規劃,保證居住區建設的統一性,使小區環境得到可靠的保證,不應再機械地割裂居住建筑和環境景觀,要開始在文化的大背景下進行居住區的規劃和策劃,通過建筑與環境藝術來表現歷史文化的延續性。(2)注意居住區的規劃結構。居住區的規劃結構,是根據居住區的功能要求綜合地解決住宅與公共設施、道路、綠地等相互關系而采用的組織方式,居住區的規劃結構主要取決于居住區的功能要求,而功能要求必須滿足和符合居民的生活要求,因此居民在居住區內的生活規律和特點是影響居住區規劃結構的決定因素,而居民的生活又受經濟、商業服務、文教體育、醫療衛生、等社會因素制約。這些因素都應該小區出新中值得注意。另外,規劃結構本身不存在固定的模式,在觀念、概念、系統、形態和布局方面,建立一個以提高居住生活環境質量、促進社會發展、使住宅區在物質和非物質方面均能適應現代生活需求為目標。

3.2老舊小區出新后的長效管理上

一般,老小區居民多為老、弱、病、貧人員,大多數居民無物業管理交費意識,出新后的管理難度很大,落實好老舊小區出新后長效管理,鞏固和保持出新后的成果成為當前小區出新中的另一難題。要堅持落實好南京市老舊小區出新的前提條件是“三不”原則:小區違建不拆除不出新,小區業主不支持不出新,長效管理不落實不出新,其目的就是必需要落實長效管。南京落實長效管理的做法是:開展物業管理體制創新,實現管理重心下移,事權下放,在街道建立“兩站一中心”(應急維修站,矛盾調解站和物業管理服務中心)加強老舊住宅小區管理,出新后的小區全部納入街道社區管理范圍。在落實老舊小區管理模式上分為三類:一類是小區基礎條件較好,居民素質相對較高的,成立小區業委會,選擇正規的物業企業實施正規的物業管理;二類是基礎條件相對較差,實現封閉管理難度大的小區,由街道、社區組織成立管委會,實行保障性的托底管理;三類是小區規模相對較小,業主自治意識較強的,實施業主自治管理。同時,市、區政府每年給予一定的管理經費補貼,保障管理的可持續性。

綜上,筆者認為,老舊小區改造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也是政府各個部門的關聯工作,只有各有關部門加強協調與配合才能達到綜合整治的最佳效果。另外,各有關部門要合理制訂工作計劃,按照職責同步完成整治改造中的對應任務,提高老舊小區改造出新的效果,最大限度地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和最現實的問題,也是最關鍵、最重要的環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