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飲食安全教案范文
時間:2023-11-01 17:44:5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夏天飲食安全教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小班世界衛生日教案 1活動內容:初步了解春天的特征,喜歡愛護小草。
談論氣候的變化:天暖和了,幼兒穿的衣服少了;風不那么冷了,可以在外面多玩一會了;冰化了,不能夠溜冰了。春天來了。請幼兒說說天再熱一些,地上會長出什么,樹上會長出什么……發揮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形式:戶外集體活動
四月:健康寶寶
健康,是幼兒的幸福,是家長的盼望。
活動內容:身體和心理健康的方面入手,圍繞貼近幼兒的吃、穿、行情緒,情感等方面,開展多樣的活動,讓生動的活動感染孩子,讓好玩的游戲鍛煉孩子,讓多通道操作提高孩子促進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提高幼兒自主健康意識。
五月:母親節
活動內容:“寶貝·媽咪”一系列的主題活動:我為媽 媽唱首歌;我給媽 媽畫幅畫;我給媽 媽講個故事;我幫媽 媽做件事;我給媽 媽跳個舞;親親、抱抱我的好媽 媽;我和媽 媽玩游戲……通過此次活動的開展,孩子們盡情釋放了自己對媽 媽的愛,初步懂得了在受媽 媽關愛的同時,也學會關心媽 媽,使“母子情深”的美好情感更好的得到了體現,進一步增進了寶貝與媽咪的親子關系。
六月:夏天真熱
主題內容:觀察夏季的各種自然現象,體驗夏季是一個十分炎熱的季節。感知夏天明顯的氣候特征,樂意參加各種使身體涼快的活動。隨著天氣一天比一天熱,幼兒在著裝上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每天的戶外活動時都會留許多的汗,冷飲也變成孩子們鐘愛的食品,在家里要開空調、電風扇等等,這些都是引起孩子們注意的問題。
小班世界衛生日教案 2主題名稱:
第一主題:來來來,來上幼兒園(第二—四周)
第二主題:家(第五—六周)
第三主題:我自己(第七—八周)
第四主題:彩色的世界(第九—十周)
主題一:來來來,來上幼兒園(第2——第4周)
主題目標:
本主題是以幼兒自己所在的幼兒園的環境、人物為核心加以組織的。帶領幼兒熟悉幼兒園的環境、認識幼兒園的老師、保育員、工作人員并與他們進行初步的交往。
主要活動安排:
語言:幼兒園像我家(幼兒園照片、師生活動照片等)
點名時間(錄音機、空白磁帶)
小烏龜上幼兒園(圖片、故事錄音)
社會:幼兒園真大(整體課程)
看誰說得對(大全)
看大班哥哥姐姐上課(單元)
音樂:碰碰碰(頭飾、錄音機、磁帶)
蘋果(藝術)(圖片、實物、磁帶等)
生活模仿動作(藝術)
音樂游戲:貓捉老鼠(藝術)
小朋友散步(藝術)
科學:我的東西住這里(整體)
可愛的小雞或可愛的小兔
請你摸一摸(科學)
數學:送片片回家
將相同顏色的東西放在一起
玩具回家
健康:小手真干凈(健康)
香噴噴的白米飯(健康)
保健老師好(健康)
教授新操及律動
美術:欣賞兒童畫(提供本園幼兒的優秀畫)
寶寶上幼兒園(繪畫)
好吃的餅干
環境創設:
1、幼兒園大環境中各種設施的安全性。
2、班級中應為幼兒創設美觀,富有童趣的墻飾,激發幼兒愛幼兒園的情感。
3、班級物品的擺放應高度適中,便于幼兒取放。
家長工作:
1、允許孩子將自己的玩具帶到幼兒園與同伴一起玩。
2、請家長告訴孩子所玩玩具的名稱并能參與孩子的游戲活動中。
3、建議家長讓幼兒把物品放在規定的地方并要求孩子物歸原處。
主題二:可愛的家(第5—6周)
主題目標:
本主題以幼兒自己的家為核心加以組織,主要從認識家庭成員、家庭內部的環境設施和家中的活動等著手。可采用討論、調查、制作、觀察等活動形式開展,引導幼兒體會給予的關愛,激發幼兒熱愛父母、長輩的情感。
主要活動安排
語言:我有一個幸福的家(語言)
小鴨找家(整體或拉大鋸)
社會:我來做媽媽(整體)
我幫玩具找到家(社會)
音樂:搖籃曲(舒伯特的鋼琴曲)
大公雞(藝術)
音樂游戲:小花狗(藝術)
小老鼠上燈臺
科學:各種各樣的鞋子
狗的一家(大全)
數學:認識形狀標記
按標記分類
健康:上下樓梯(健康)
我該怎么辦?(整合)
游戲:找朋友、熊貓滾球、吹泡泡、摸什么跑回來、找小動物、長高了變矮了、紅綠燈、抱球跑、老貓睡覺醒不了
美術:美麗的草地、開飯了(繪畫)、繞毛線
環境創設:
1、為幼兒在活動室中展出家庭成員的照片和生活資料,如父母的服飾用品等;家庭所在的社區。
2、展示幼兒家庭的美術作品,激發幼兒愛家,愛父母的情感。
家長工作:
1、請家長經常用幼兒的名字呼喚孩子,并幫助幼兒記住父母、家人的名字。
2、經常帶幼兒在社區散步、玩耍、熟悉居住的環境。
3、幫助幼兒準備好成人的服飾用品、家庭照片等帶入園。
主題三:我自己(第7——第8周)
主題目標:
本主題是以認識我自己為核心加以組織。主要包括對幼兒五官、愛好、情感等方面的內容,主要采用討論、探索、操作、游戲等活動形式。
主要活動安排:
語言:我愛看動畫片(電視)
嘴巴歌(多媒體課件)
社會:衣服和身體(整合)
小手做一做(單元)
我哭我笑(整體)(任選一個)
音樂:合龍放開
這是小兵(藝術)
頭發膝蓋肩膀腳(任選一個)
音樂游戲:老鷹捉小雞
科學:漂亮的五官(課件)
靈巧的手(腳)
手指變魔術(任選一個)
數學:認識1和許多
填空格(科學)
健康:看看我們的身體
漱口
游戲:貼五官、采蘑菇、光腳走、頭上傳球、過山洞、平衡木等
美術:畫綿羊(一)
(二)糖葫蘆
環境創設:
1、為幼兒提供小鏡子、各種不同氣味的物品、響聲筒等,通過各種操作活動了解自己。
2、可請保健老師來為幼兒作保護五官的教育。
家長工作:
1、請家長注意為幼兒提供適合他們性別的服飾。
2、請家長為幼兒介紹一些五官的知識以及保護五官的方法。
3、請家長選擇一些內容健康的動畫片和幼兒一起看、講。
主題四:彩色的世界(第9——第10周)
主題目標:
本主題是以感知彩色的世界為核心加以組織。讓幼兒成為色彩世界的探索者。發現哪里有顏色?試試哪里顏色精靈怎樣在畫上跳舞?想象彩虹國的世界有什么?展開幼兒視覺與感覺的色彩之旅。
主要活動安排:
語言:綠色的世界(各色太陽鏡、明膠片、糖紙)
我的顏色小書(整合)
社會:參觀
音樂:我喜歡的動畫片歌曲(欣賞)
小小螢火蟲(磁帶、錄音機等)
音樂游戲:兩只老虎
科學:會變的顏色
教室花園(整合)
數學:填空格(科學)
小小送信員
健康:好玩的七彩傘(整合)
進入夢鄉(健康)
游戲:玩啞鈴、玩圈、揪尾巴等
美術:彩色的木梳
快樂新家(一)、(二)
環境創設:
1、活動室中布置各種色彩豐富的畫或裝飾的藝術作品,讓幼兒感知生活中色彩美而豐富。
2、將幼兒收集的各種色彩豐富的毛線、布頭、紙制品等布置在活動室是自然角中。
家長工作:
1、幫助幼兒收集各種毛線、布頭等物,適當告訴幼兒物品的名稱或用途。
2、和幼兒一起去野外觀察大自然的景色,去商場等公共場所觀察物品的色彩,豐富幼兒的直接經驗。
小班世界衛生日教案 3主題:夏天真快樂(4周)(第14周—第17周)(5月24日—6月20日)
一、活動目標:
1、體驗夏季生活的樂趣,喜歡夏季的生活與活動。
2、感知夏季的主要特征:天氣熱、多雨,認識一些夏季常見的瓜果。
3、積極參與探索性的活動,學習探索事物的簡單方法。
二、環境與資源:
1、在班級開辟夏令納涼物品實物或圖片展,在意識引導幼兒了解物品的多樣性、相似性,開闊幼兒的眼界,并利用這些實物或圖片開展分類、排序、對應、計數等教學活動。
2、加強保育護理,提醒幼兒多喝開水,午睡前為幼兒擦身、灑花露水,讓幼兒體會到在炎炎夏日里,老師的帶來了涼爽、舒適。
三、指導要點:
夏季對兒童而言是個特殊的季節,從某種意義上說,夏季是屬于兒童的。夏季,他們擺脫了衣物的束縛,可以自由自在地活動:夏季。他們和大自然最為親近,可以裸著身體在風中、雨中、水中、陽光中、月光中玩耍,他們可以做更多的自己喜歡的活動和游戲,如戲水、玩土、玩沙、玩小蟲;夏季他們還有更多的美味、各種各樣的瓜果和冷飲——夏季真是一個快樂的季節!
教育的一個重要意義是引導兒童成長為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夏季生活、活動豐富多彩,充滿情趣,較易為年幼兒童感知與體驗——這正是本主題的立意所在。
主題的主要目的是引導幼兒發現、感知夏季和體驗夏季的生活的樂趣。因此,活動的組織形式和方法手段,要有助于幼兒獲得快樂的體驗。教師應該了解的是,幼兒的快樂只有來自活動過程而不僅僅是活動的外在形式(有與認識對象、教師、同伴的積極而充分的互動;來自幼兒自主、自由的探索;來自活動情景的感染等),才是一種真正的快樂。
任何主題教育的目標,都不是僅靠幾個計劃性的教育活動就能實現的,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滲透,本主題教育亦是如此。教育要有主題教育目標的意識,機智地發現、捕捉計劃之外的教育資源,生成教育活動,例如:下雨了。教師可以開發出“看雨”、“聽魚”、“戲魚”和“問雨”等短小、有趣的活動、游戲,相信效果一定會很好。
四、 區域游戲設置:
益智區:1、提供夏季蔬菜、水果等實物供幼兒以物計數。
2、提供水果卡片,玩水果接龍游戲。
美工區:提供油泥,并用團圓、壓、搓等形式制作夏季的水果。
科學區:1、提供玩水材料,讓幼兒自由感知水的特性。
2、提供大小不同的容器:盆、勺、碗、杯、桶以及能吸水的毛巾、海綿等,玩運水游戲。
閱讀區:布置一些關于夏季的書,幼兒互相欣賞并交流。
娃娃家:提供“娃娃”夏季服飾,引導幼兒給娃娃換夏季服裝。
五、告家長書
各位家長:
1、出示家長專欄,向宣傳“預防夏季常見病”的小班世界衛生日教案,要求幼兒在家勤洗澡、勤洗頭,不貪食冷飲,保證幼兒夏日里的身體健康。
篇2
;胰島素抵抗;
血脂;
肝臟脂肪沉積
【摘要】 目的 評價肥胖干預后對肥胖學生糖、脂代謝的影響,為制訂兒童青少年肥胖干預對策與措施提供科學依據。 方法 分三個階段:2005年2~6月,制訂方案、人員培訓;2005年7月~2006年6月,知識普及、技能培訓等干預;2006年7月~2007年6月,兩組人員干預前后糖、脂肪代謝變化的比較。 結果 (1)干預學校肥胖組、超重組學生的身高、體重、體重指數(BMI)在干預前、后差異無顯著性。對照學校肥胖學生的體重、BMI分別增加4.056kg、1.326kg/m2。(1)干預學校肥胖組學生空腹胰島素(Fins)(取自然對數)、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取自然對數)分別下降0.34mIU/L、0.33;超重組學生空腹血糖(FG)、HOMA-IR分別下降1.03mmol/L、0.36。對照學校肥胖學生FG、Fins(取自然對數)分別上升1.00mmol/L、0.14mIU/L。(3)干預學校肥胖組學生甘油三酯(TG)下降0.45mmol/L;超重組學生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分別下降0.89mmol/L、0.57mmol/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上升0.27mmol/L。對照學校肥胖學生TC、TG、LDL-C分別上升1.19mmol/L、0.39mmol/L、0.84mmol/L,HDL-C下降0.17mmol/L。(4)干預學校肥胖組、超重組學生血清谷丙轉氨酶(ALT)無顯著變化。對照學校肥胖學生ALT上升11.19U/L。結論 在未干預的肥胖學生中代謝紊亂進一步加重,干預學校的肥胖、超重學生胰島素抵抗(IR)、血脂紊亂得到明顯改善,脂肪在肝臟的沉積、脂肪沉積后對肝臟的破壞有所緩解。說明干預肥胖能顯著改善肥胖學生的糖、脂代謝紊亂,干預的時機越早越好。
【關鍵詞】 代謝紊亂;胰島素抵抗;血脂;肝臟脂肪沉積
Influence of intervention measures on glucose and lipid metabolism in obese students
GUO Ya-wen,ZHOU Zu-hua,XU Da-lin,et al.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Jingan District,Shanghai 20004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tiveness on glucose and lipid metabolism in obese students.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es for more effective program in ob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tervention.Methods Be allotted three stages: worked out the scheme and trained the personnel in February ~June 2005; popularized knowledge and trained the technical ability in July 2005~June 2006;comparied the changes of selected parameters of sugar and lipids metabolism in 2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in July 2006~June 2007.Results (1)In intervention:height, weight and BMI were no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in obese students and overweight students.In control:weight and BMI increased 4.056kg and 1.326 kg/m2 in obese students respectively.(2)In intervention:Fins(ln) and HOMA-IR(ln,natural logarithm)decreased 0.34mIU/L and 0.33 in obese students, FG and HOMA-IR(ln) decreased 1.03mmol/L and 0.36 in overweight students.In control:FG and Fins(ln) increased 1.00 mmol/L and 0.14mIU/L in obese students.(3)In intervention: TG decreased 0.45mmol/L in obese students, TC and LDL-C decreased 0.89 mmol/L and 0.57mmol/L,HDL-C increased 0.27mmol/L in overweight students. In control:TC,TG and LDL-C increased 1.19mmol/L,0.39mmol/L and 0.84mmol/L,HDL-C decreased 0.17mmol/L in obese students。(4)In intervention:ALT was no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in obese students and overweight students. In control:ALT increased 11.19U/L in obese students.Conclusion Metabolism disorders were more obvious in control school.IR and disordered serum lipid were improved,liver fat deposit and liver disfunction were controlled in obese students and overweight students in intervention school. It showed interfering with the obese students and overweight students improved the glucose and lipid metabolism disorder.And interfering should be taken as early as possible in obese students.
【Key words】 metabolism disorder; insulin resistance (IR); blood lipid;liver fat deposit
肥胖發生的原因相當復雜,除了遺傳因素外,后天因素有攝食太多、缺乏運動,此外某些內分泌紊亂可引起繼發性肥胖。代謝綜合征(MS)是以糖、脂肪代謝異常為基礎的一種多系統疾病的癥候群,在兒童青少年時期主要表現為肥胖。在本區中小學生中,肥胖檢出率較20世紀90年代初期顯著上升[1]。在肥胖學生中存在明顯的胰島素抵抗、血脂紊亂、肝臟脂肪沉積,眼底呈現動靜脈比例異常、靜脈迂曲變粗等病理變化[2~5]。我們在監測點學校進行肥胖干預,并進行干預前、后的糖、脂代謝情況評估,為進一步在全區開展肥胖干預提供依據,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1 對象、方法和評定
1.1 對象選擇 以本區三所中學、三所小學為干預學校,用隨機抽樣的方法確定其中一所高中的肥胖學生,共16例,在超重、正常學生中,按相同年齡、性別1:1進行配對,觀察干預前、后糖、脂代謝的變化。并在同類別高中學校中隨機確定一所非干預學校的肥胖學生,按相同年齡、性別進行1:1配對,與干預學校的肥胖學生進行比較。以上對象確定均遵循隨機抽樣、知情同意的原則。
1.2 方法
1.2.1 干預方法 干預學校用健康促進的方法,積極推進“合理營養、積極鍛煉、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學校配備營養師、提供營養午餐,指導學生選擇營養、健康食品,日常飲食強調“控制熱量、控制脂肪”,保證魚蝦類、蔬菜、水果攝入,烹調以炒、蒸、涼拌為主,建議每餐攝入熱能占全天的比例為:早餐35%,午餐40%,晚餐25%。改變進食快、嗜食油炸食品、偏食等不良飲食習慣,增加食物的咀嚼時間。保障生長發育所需優良蛋白質、多不飽和脂肪酸、卵磷脂、鈣、鐵等營養素供應。
學校課程設置保證每人每天1h鍛煉,由體育老師安排、做好記錄。雙休日中的一天保證30~60min鍛煉;寒暑假保證每周5天,每天30~60min鍛煉。活動項目推薦,夏天游泳、健身操,冬天跳繩、踢毽子、球類等,由父母監督、學校老師指導完成。提倡中等強度的有氧鍛煉,根據心率、脈搏及運動后自我感覺判斷運動強度是否適宜。建議心率保持在安靜時心率×1.6~1.7[6]。若鍛煉后有疲勞感,但精神狀態良好,體力充沛,睡眠好,食欲佳,說明運動量合適;若鍛煉后感到十分疲乏,四肢酸軟沉重,第二天早晨還很疲勞,并且感到頭暈、乏力,食欲欠佳,睡眠不好,運動厭倦,說明運動量過大,需及時調整。
倡導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1)看書寫字滿30~60min,起身活動5~10min;(2)提倡走路或騎車上下學;(3)上下走樓梯(住高層的提前3~5層下電梯);(4)周末、節假日早睡早起。
1.2.2 檢查方法 按《全國常見病綜合防治方案技術規范》測量身高、體重。身高精確到0.1cm,體重精確到0.1kg,并計算BMI。
所有受試者禁食12h后,于次晨空腹取靜脈血4ml,置于抗凝管中,測空腹血的TC、TG、HDL-C、LDL-C、ALT、FG和Fins。其中胰島素用化學發光法,藥盒和檢測儀均由美國BECKMAN公司生產,其他由日立-7170全自動生化儀檢測。并對所有受試者進行肝臟B超檢查,觀察脂肪沉積情況。
數據分析應用SPSS11.5,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數資料用校正的配對χ2檢驗,計量資料用配對比較的t檢驗,Fins、HOMA-IR服從偏態分布,有關數據經自然對數轉化后,用配對比較的t檢驗。
1.2.3 標準 血脂異常[7]:TC≥5.72mmol/L;TG≥1.70mmol/L;HDL-C
肝功能正常[8]:ALT 10~40U/L(速率法,37℃)。
血糖按1999年WHO糖尿病診斷標準:糖尿病,>7.0mmol/L;空腹血糖受損(IFG)為無癥狀,空腹血糖(FG)>6.1mmol/L,但<7.1moml/L。
胰島素:Fins正常值[9]為5~20mIU/L。當Fins明顯升高,>25mIU/L和(或)2h Ins較Fins 5倍以上升高可以診斷為高胰島素血癥。IR用自我平衡模型分析[10]:HOMA-IR=(FG×Fins)/22.5。
肝臟脂肪變性的B超檢查:脂肪肝B超診斷標準[11]。
肥胖、超重:以2003年中國肥胖工作組制定的中國學生超重、肥胖BMI 篩查標準。
2 結果
2.1 開展情況
2.1.1 干預學校 第一階段:2005年2~6月,制定學校《以防制肥胖為切入點創建健康促進學校》的創建方案。然后是培訓教師,試點學校分管領導、衛生老師,各班的班主任,采用雙向交流方式進行教師培訓。培訓內容為:(1)肥胖的流行趨勢:了解我國學生肥胖的流行情況、本區學生肥胖的特點、流行趨勢、危險因素。了解肥胖對學生健康的影響。(2)國家及教育部門預防控制肥胖等慢性疾病的相關政策介紹:學校開展預防肥胖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3)合理營養基本知識和技能介紹。了解與掌握合理營養的定義、要求,如何選擇營養、健康食品,如何辨認現實生活中不健康的食品,并作出最安全的選擇。(4)有氧鍛煉的知識和技能介紹。了解與掌握有氧鍛煉的概念、方法和意義;鍛煉前后心率、脈搏測量,鍛煉后自我感覺判定;有氧運動項目設計,運動強度和運動時間的判定。(5)預防肥胖教育教案的示范講解與修改。通過政策制定、改善環境、提供服務,提高學生的依從性。除了對學生進行有關知識、技能教育,首先要對教師進行培訓,對家長的培訓也不能忽視。這不僅包括預防基本知識的培訓,更重要的是教學活動的形式、方法和教學技巧的培訓。師資培訓的質量直接影響項目的順利開展和干預效果。第二階段:2005年7月~2006年6月,知識普及、技能培訓、行為糾正等干預。學校設立健康教育課程、營養課程,確保每天安排1h鍛煉。家長監督、學校配合下,督促節假日、寒暑假期間合理營養、進行鍛煉,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三階段:2006年7月~2007年6月,進行問卷調查、實驗室檢查,選擇合適的統計方法進行干預前后效果的評估。
2.1.2 對照學校 安排常規的體育課、體鍛課、廣播操,未開展專項的合理營養、體育鍛煉健康教育等系列活動。
2.2 檢查情況
2.2.1 身體形態 干預學校:正常組干預后身高增加0.81cm,差異有顯著性,肥胖組、超重組的身高、體重、BMI在干預前、后均差異無顯著性,見表1。表1 身高、體重、BMI、血糖、胰島素、血脂、ALT的配對比較干預學校干預前/后肥胖組注:“P值”空格:P>0.05對照學校:肥胖學生的體重、BMI分別增加4.056kg、1.326,且差異有顯著性,見表1。
干預學校的肥胖學生與對照學校比較:干預前兩組差異無顯著性,干預后對照學校肥胖學生身高增加2.22cm,其他差異無顯著性,見表1。
2.2.2 糖代謝 干預學校:肥胖組學生Fins(取自然對數)、HOMA-IR(取自然對數)分別下降0.34、0.33,超重組FG、HOMA-IR(取自然對數)分別下降1.03 mmol/L、0.36,正常組FG升高0.79mmol/L,差異有顯著性,見表1。
對照學校:對照組肥胖學生FG、Fins(取自然對數)分別上升1.00mmol/L、0.14,差異有顯著性,見表1。
干預學校的肥胖學生與對照學校比較:干預前,兩組的FG、Fins(取自然對數)差異無顯著性,但HOMA-IR(取自然對數)干預學校高于對照學校0.84,且差異有顯著性;干預后,對照學校FG高于干預學校0.63mmol/L,且差異有顯著性,Fins(取自然對數)和HOMA-IR(取自然對數)差異無顯著性。見表1。
2.2.3 脂代謝 干預學校:肥胖組學生TG下降0.45mmol/L;超重組學生TC、LDL-C分別下降0.89mmol/L、0.57mmol/L,HDL-C上升0.27mmol/L;正常組學生TC下降0.59mmol/L,HDL-C上升0.32mmol/L。均差異有顯著性,見表1。
對照學校:肥胖學生TC、TG、LDL-C分別上升1.19、0.39、0.84mmol/L,HDL-C下降0.17mmol/L。差異均有顯著性,見表1。
干預學校的肥胖學生與對照學校比較:干預前、后兩組的TC、TG、HDL-C、LDL-C均差異無顯著性,見表1。
2.2.4 肝臟脂肪沉積和ALT ALT檢查情況:干預學校的肥胖組、超重組、正常組學生ALT均無顯著變化。對照學校的肥胖學生ALT上升11.19U/L,差異顯著。
干預學校的肥胖學生與對照學校比較:干預前兩組的ALT無顯著差異,但干預后,對照學校高于干預學校18.00 U/L,差異顯著。見表1。
肝臟脂肪沉積檢查情況:干預學校的肥胖組、超重組、正常組學生肝臟脂肪沉積均差異無顯著性。對照學校肥胖學生肝臟脂肪沉積亦差異無顯著性。干預前、后干預學校肥胖學生與對照學校比較,差異也無顯著性。見表2。
3 討論
3.1 控制體重,改善體脂成分 肥胖受遺傳因素影響,但不良生活方式所致的能量消耗不足和能量代表2 肝臟脂肪沉積的配對比較謝缺陷是導致兒童青少年肥胖及持續肥胖的基礎。通過合理膳食、有氧鍛煉,形成健康的行為習慣,實現增加能量消耗、減少體內能量攝入,使超重、肥胖學生處于熱量負平衡,從而達到減體脂的目的。干預學校肥胖組、超重組學生的體重、BMI未出現明顯變化,但對照組學校肥胖學生的體重、BMI均上升顯著。可見,通過干預對改善肥胖、超重學生的體重、體脂成分是有效的。
3.2 改善胰島素抵抗 通過干預,肥胖組、超重組學生的胰島素抵抗現象得到明顯改善,此外,肥胖組學生Fins下降、超重組學生FG下降,其機理認為主要是:一方面改善肥胖者降低的胰島素受體結合力,另一方面還改善肥胖者胰島素的敏感性。而對照組肥胖學生血糖、空腹胰島素進一步上升。在肥胖學生中,血糖升高,糖代謝的一些產物(葡萄糖)增高促使胰島素受體底物(IRS)的絲氨酸磷酸化而抑制酪氨酸磷酸化和胰島素信號發送,機體為了維持血糖在正常水平,代償性分泌過多胰島素,但是,胰島素分泌增多后,它的作用卻不斷削弱,即它的靶器官對胰島素越來越不敏感,導致血中胰島素升高,肥胖學生出現明顯的胰島素抵抗[3],若不及時干預,這一過程還會不斷漸進,最終出現各種明顯的代謝綜合征的臨床表現。
3.3 改善血脂紊亂 通過干預,肥胖、超重學生血脂紊亂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肥胖組TG下降;超重組TC、LDL-C下降,HDL-C上升。血液中TC、TG、HDL-C、LDL-C是互相聯系、互相影響的。干預后,膽固醇攝入、合成減少,運動時供能的脂質來源于肌肉的甘油三酯貯備及血中游離脂肪酸(FFA)。甘油三酯的水解是通過脂蛋白脂肪酶,中等強度鍛煉有利于增加運動過程對脂質的需求,增加脂質代謝,同時肌肉的脂肪動員加強,血中游離脂肪酸水平由于繼續向肌肉轉運而降低,甘油三酯和脂蛋白進一步水解產生更多的FFA,有利于血中甘油三酯降低,盡管本次調查中超重學生未出現明顯的TG下降,但肥胖學生中可以觀察到。HDL-C增加的主要機理:運動引起的內分泌變化與幾種脂蛋白代謝相關酶活性的變化有關,即脂蛋白脂酶(LPL)活性增加、肝脂酶(HL)活性下降、卵磷脂膽固醇酰基轉移酶(LCAT)活性增加。LDL-C降低的主要原因:運動中機體氧化脂肪提供能量,促進TG分解;控制脂類攝入、堅持有氧運動,進入肝細胞的TG和TC減少,TG和TC是合成VLDL的底物,所以VLDL合成減少;通過“氧化固醇-細胞核酸結合蛋白-固醇反應元件系統”負反饋上調LDL-RmRNA的表達,使血中LDL水平降低。
此外,有報道:運動使LPL活性增強,一方面加速了TG的分解代謝,在從VLDL和HDL向LDL轉運的過程中,轉運物質以膽固醇酯替代了甘油三酯,另一方面,富含TG的VLDL代謝加速,轉變成大顆粒的LDL,同時HL活性的抑制又可阻止小顆粒LDL產生[12]。
對照學校肥胖學生的TC、TG、LDL-C升高,而HDL-C降低,其機理與肥胖學生中存在的血脂紊亂基本一致:肥胖學生糖、脂肪代謝加強,脂解產物FFA顯著增加,合成膽固醇增多;內臟脂肪細胞對糖皮質激素和兒茶酚氨等激素的作用更加敏感,形成更多小而密LDL;高密度脂蛋白作為組織中膽固醇的“清除劑”消耗增多,合成減少,HDL-C的降低可進一步導致膽固醇的升高;此外,肥胖學生攝入高脂高膽固醇飲食,增加LDL-c,主要是通過LDL-R數量、活性和mRNA水平,延緩對含ApoB的脂蛋白的清除[13]。
3.4 緩解肝臟脂肪沉積 肥胖學生存在IR時[3],減弱了胰島素對脂肪代謝的調節作用,出現脂質代謝紊亂,肝臟是體內脂肪沉積的重要部位,其原因:(1)運輸至肝臟的FFA增多;(2)肝內合成FFA增加;(3)FFA的β氧化受損;(4)極低密度脂肪合成或分泌障礙。脂肪在肝細胞內沉積,引起肝細胞或某些組織的損傷或壞死,ALT超出正常范圍,ALT異常是肝臟脂肪沉積較后期的表現[3,4]。通過干預,控制糖、脂攝入,運動后脂肪動員,促進脂肪分解,減少肝臟脂肪沉積,并減少肝臟脂肪沉積對肝細胞的破壞。干預學校肥胖組學生ALT無顯著變化,但對照學校肥胖學生ALT上升顯著,認為通過我們的干預,肥胖學生的肝臟脂肪沉積基本控制,對肝細胞的損壞也基本得到控制,盡管在肝臟影像學未顯示出顯著差異,可能與各組χ2檢驗中的b、c較小有關,建議進一步擴大樣本量。
【參考文獻】
1 郭亞文,周祖華,何永頻,等. 1999-2002年上海市靜安區學生營養狀況分析.中國公共衛生,2003,19(增刊):106-108.
2 郭亞文,周祖華,徐大麟,等. 上海市肥胖中小學生代謝綜合征病理變化的研究. 中華中西醫雜志,2005,6(4):495-498.
3 郭亞文,沈桃娟,徐大麟.肥胖學生中眼底血管病理變化的流行病學特點.中華醫學進展雜志,2006,4(3):1-3.
4 郭亞文,徐大麟,姜慶五. 肥胖學生中肝臟脂肪沉積和肝酶變化的流行病學特點.中華中西醫雜志,2006,7(7):577-579.
5 郭亞文,周祖華,徐大麟,等. 肥胖學生中血脂變化的特點.中國學校衛生,2006,27(11):969-970.
6 陳小彪,吳炎,周薇.不同強度有氧運動對青年學生血脂的影響.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1,27(5):91-94.
7 諸俊仁,陶壽琪.血脂異常防治建議.中華心血管雜志,1997,77(2):119-122.
8 陳文彬,潘祥林.診斷學,第六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92-402.
9 陳灝珠.實用內科學(上),第十一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959.
10 Mattews DR,Hosker JP,Rudenski AS,et al.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 and beta-cell function from fasting plasma glucose and insulin concentrations in man.Diabetologia,1985,28:412-419.
11 范見高,曾民德.脂肪肝.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187-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