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骨質疏松的原因范文

時間:2023-11-07 17:29:1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更年期骨質疏松的原因,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掀開激素的神秘面紗

女性通常在45~55歲絕經。絕經意味著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下降,由此會引起一些更年期癥狀。因此,在更年期這個階段,“激素”這個詞被人們關注得最多。有的人想補點激素,推遲絕經,延緩衰老但更多的人說起激素會談虎色變,不管癥狀有多重,也絕不沾激素的邊。這其中有很多人拒絕激素是因為怕得癌癥,怕發胖。激素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帶有一絲神秘,感覺它像返老還童的靈丹妙藥,想偷吃禁果,又怕受到懲罰。

對女性來說,雌孕激素是一生的需要。在婦女體內,許多器官和組織都存在雌激素受體,接受雌激素的作用。其中生殖器官和組織受體最多,其他還有心臟、骨骼、大腦神經系統、韌帶、結締組織、尿道、膀胱、皮膚、消化道、毛發、牙齒、眼、喉、肌肉等。年輕時,卵巢產生高濃度的雌孕激素參與這些器官的生理活動,維持身體的健康。更年期后,由于雌激素下降,這些組織和器官會發生退行性改變,而出現更年期癥狀。通過補充激素可以減輕更年期的各種癥狀,并可預防一些與絕經相關的疾病,如骨質疏松癥、心血管疾病等。那么,什么樣的人需要激素治療呢?

1,嚴重的更年期癥狀,影響到工作和生活

月經紊亂、潮熱盜汗、陰道干澀、不適、尿頻,是更年期婦女最常出現的癥狀。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飲食調理、中藥或補充大豆異黃酮等就可以緩解。如果上述癥狀嚴重到影響正常生活了,就可以采取激素治療,激素治療會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有些婦女會出現較嚴重的失眠,關節肌肉疼痛,情緒波動等癥狀,激素治療同樣也有很好療效。連用3個月癥狀減輕或消失后,可減量或試著停藥,若癥狀反復可以再用。這一治療措施已在臨床應用30余年,其療效及安全性得到公認。

2,由于手術,疾病或遺傳因素引起的卵巢早衰

有些婦女由于上述原因在40歲以前就絕經了,這些人未來患心血管疾病及骨質疏松癥的風險會相對比較高,醫生一定會建議您補充激素,治療時間至少要持續到正常絕經年齡(50歲左右)。由于使用激素時年紀較輕,致癌風險很小,用藥期間定期體檢即可。

3,有更年期癥狀,同時兼有骨質疏松高危因素的女性

女性在絕經后的3到5年中,非常容易發生骨質疏松。如果存在骨質疏松的高危因素如長期攝鈣不足、抽煙,酗酒、缺少運動、身材纖細、骨質疏松家族史或骨密度檢查證明有骨質疏松的人,最好在絕經后盡早使用性激素補充,尤其是同時伴有更年期癥狀,更適合選用性激素治療。

有下列情況的患者應禁用或慎用激素:

禁用:

?有乳腺癌、子宮內膜癌,黑色素瘤、肝腎腫瘤、腦膜瘤病史。

?不明原因的陰道出血。

?血卟啉癥。

?紅斑狼瘡,耳硬化。

?近6個月內有血栓性疾病史。慎用:

?如果還沒有絕經,但有較大的子宮肌瘤或子宮內膜異位癥或卵巢腫瘤。

?嚴重的高血壓,糖尿病。

?血管栓塞史。

?膽囊疾病。

?乳腺癌家族史。

常用的性激素有倍美力、利維愛、克齡蒙、補佳樂、婦復春、更寶芬等。并有口服、經皮吸收、外陰涂抹、經陰道吸收幾種劑型。如果更年期癥狀為全身表現,可以應用口服激素,如果只是單純尿道和陰道不適,就只需在外陰和陰道局部涂抹激素就行了。激素的選用和調換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激素治療可能導致的不良后果解析

?乳腺癌用激素會得癌癥,這是大多數婦女擔心的問題。其實,乳腺癌的發生和性激素治療關系不大,發生率小于0.1%,而且使用少于5年,乳腺癌的發生率更低。超過5年,有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危險。因此,性激素治療強調絕經早期使用。

?子宮內膜癌:在性激素治療的歷史初期,曾因單純補充雌激素而致子宮內膜癌發生率增高。之后,醫學界改變了這種使用方式,用雌、孕激素聯合用藥就避免了子宮內膜癌的發生。

?血栓栓塞和心血管事件:性激素治療有可能發生栓塞和心血管病變,這種潛在危險隨著年齡增長會有所上升,尤其是肥胖及血栓形成體質的婦女容易發生,60歲以后使用激素治療有可能增加卒中的風險。因此,主張絕經早期和過渡期的幾年內應用激素,對人體益處多于危險。

定期監測

激素治療期間,應每年體檢一次,檢查肝腎功能、血糖、血脂、乳腺、子宮內膜及宮頸防癌涂片。

篇2

老年性骨質疏松:補充活性維生素D,對老年性骨質疏松的治療是必須的。但對那些骨量顯著下降且有明顯骨痛或骨關節炎的老人,降鈣素和雙磷酸鹽都十分有效。

男性骨質疏松:研究發現,雄激素僅對睪酮水平低下的男性骨質疏松有效。臨床男性骨質疏松的治療,以雙磷酸鹽、活性維生素D和降鈣素為多。

繼發性骨質疏松:原發病的治療是前提,但同時應用活性維生素D、雙磷酸鹽或降鈣素,對防治繼發性骨質疏松也很重要。

骨質疏松伴骨性關節炎:降鈣素和活性維生素D不僅能治療骨質疏松,同時對軟骨損傷修復有良好的促進作用。而雙磷酸鹽既可治療骨質疏松,又能抑制過度的骨質增生,故降鈣素、活性維生素D和雙磷酸鹽,是骨質疏松伴骨性關節炎臨床治療的選擇。

以提高骨量為目的的骨質疏松治療:嚴重的骨質疏松如需迅速提高骨量,可選用甲狀旁腺激素(1~34)或雙磷酸鹽,但臥床患者慎用雙磷酸鹽。

以緩解骨痛為目的的骨質疏松治療:應選擇降鈣素,過敏者可考慮雙磷酸鹽治療。但無論降鈣素還是雙磷酸鹽,都不是止痛劑,緩解疼痛的作用要逐漸產生,所以治療早期可有目的地短期聯合應用非甾體鎮痛藥物,以確保止痛療效,提高患者順應性。

以提高肌力為目的的骨質疏松治療:肌力下降是骨質疏松另一個重要的臨床表現,也是骨質疏松性骨折發生的主要原因。增強肌力、提高神經肌肉協調性,是活性維生素D治療骨質疏松的優勢和特點,激素替代療法也能部分改善肌力。

篇3

醫生解釋道,絕經后,女性體內雌激素水平下降,很多人會出現更年期癥狀。激素替代治療是緩解絕經期各種癥狀最有效的手段,也是防治絕經后骨質疏松的有效措施之一。激素替代治療能夠有效消除泌尿生殖道萎縮癥狀,提高絕經婦女的生活質量。但激素治療同樣也可能會增加血栓、乳腺癌、腦卒中的風險,它與所有的藥物治療一樣,是一把“雙刃劍”。如何恰當使用它,使人們既能從中獲益,又能最大限度地避免風險,這是婦科醫生進行激素替代治療時重點考慮的問題,也是圍絕經期和絕經后婦女最關心的問題。

清楚適應證與禁忌證

在決定是否采用激素替代治療之前,首先要清楚其適應證和禁忌證。

激素替代治療的適應證包括:①絕經相關癥狀:潮熱、盜汗、睡眠障礙、疲倦、情緒不振、易激動、煩躁、輕度抑郁等。②泌尿生殖道萎縮:陰道干澀、疼痛、排尿困難,反復性陰道炎、尿道炎和膀胱炎,夜尿次數多、尿頻和急迫性尿失禁。③有骨質疏松癥的危險因素,或有絕經后骨質疏松癥。

激素替代治療的禁忌證包括:①雌激素依賴性腫瘤:乳癌、子宮內膜癌、黑色素瘤。②原因不明的陰道出血。③嚴重肝腎疾病。④近6個月內患血栓栓塞性疾病。⑤系統性紅斑狼瘡、硬化癥、血卟啉癥。⑥腦膜瘤患者禁用孕激素。

應慎用激素替代治療的包括: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內膜增生、嚴重高血壓及糖尿病、血栓栓塞史、膽囊疾病、偏頭痛、癲癇、哮喘、垂體瘤、乳癌家族史。

由于更年期癥狀多種多樣,難以即刻辨明癥狀是否與更年期相關時,要去醫院,請醫生進行全面的檢查和評估,若檢查結果顯示沒有激素治療的禁忌證,但是病人又有所顧忌,可選擇短期應用激素治療,1個月后觀察癥狀緩解情況,如果癥狀得到明顯好轉,則可以繼續用藥。

早期應用利大于弊

醫生介紹,更年期激素替代治療的主要風險包括:①深靜脈血栓風險增加,但是亞洲人群中發生率很低。②腦卒中風險輕度增加。③乳腺癌風險輕度增加,只有用藥4年以上風險才增加,短期使用基本不增加風險。

醫生解釋說,聽到這些危險因素,也許會有很多女性不愿再嘗試激素替代治療。但是單純因為顧慮潛在的風險,而甘愿忍受疾病的折磨,就有些得不償失了。

李阿姨問,那么,該如何降低激素治療的不良影響呢?

醫生說,首先要嚴格掌握激素替代治療的適應證和禁忌證。其次,絕經早期即開始使用,效果好而風險低。此外,還應在醫生指導下采取低劑量、個體化用藥,治療前、后及治療中需定期監測乳腺、子宮內膜的情況。

專家的共識

篇4

用藥因人而異

預防和治療骨質疏松的藥物有很多種,主要分為兩大類:一大類是基礎用藥,主要是促進鈣吸收,增加骨密度,包括鈣劑和維生素D。另一大類是治療藥物,主要包括以下三類藥物:

1.抑制骨吸收藥物:包括雙磷酸鹽、降鈣素、雌激素及雌激素受體調節劑(SERM )。

2.促進骨形成藥物:包括氟化物、甲狀旁腺激素(PTH )。

3.雙重作用(即抑制骨吸收又促進骨形成)類藥物:如雷尼酸鍶。

臨床上,須根據患者個人情況,合理選擇藥物,實行個體化治療。

選擇骨質疏松的藥物治療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去考慮:首先,從藥物這方面要考慮這個藥物是否適合所要治療的患者,要從藥物的適應證、藥物的副作用以及禁忌證方面去考慮。其次,從患者的角度來考慮,如患者的年齡、性別、女性絕經時間、骨質疏松的程度以及合并有原發病或者有沒有一些并發癥等。切忌不能盲目用藥,或者跟著“廣告”走。

基礎用藥

治任何疾病的藥物,都需遵循一定的規則,對于抗骨質疏松的藥物治療也有臨床診療指南,我們可以根據這個指南去初步選擇治療藥物,包括基礎措施和藥物治療。在基礎措施中,有加強飲食、注重運動、避免不良生活習慣、防止跌倒等。如何與藥物合理搭配才能達到更好的療效,是臨床治療的一種藝術。

鈣劑――減緩骨丟失 適量增加鈣攝入,可減緩骨的丟失、改善骨礦化(指鈣、磷等無機鹽沉積到類骨質中形成正常骨質的過程)。我國營養學會推薦成人每日攝入800毫克鈣,這是獲得理想骨峰值、維護骨骼健康的適宜劑量,如果飲食中鈣供給不足,可選用鈣劑補充。絕經后婦女和老年人,每日鈣攝入推薦量為1000毫克,但是我國老年人平均每日從飲食中獲取鈣僅約400毫克,因此還應補充500~600毫克,相當于2袋牛奶提供的鈣量。

維生素D――有利鈣吸收 維生素D缺乏時可導致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增加骨的吸收,從而引起或者加重骨質疏松。適量維生素D有利于鈣在胃腸道內吸收。而且,維生素D還能增加老年人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從而降低跌倒的危險、降低骨折的風險。成人每日攝入維生素D應大于200單位,年輕人因為經常曬太陽,做運動,所以不一定要補充。老年人因缺乏日照、攝入和吸收障礙,常有維生素D缺乏,故推薦劑量為每日400~800單位。使用期間應定期監測血鈣和尿鈣,酌情調整劑量。

吸收和促進骨質形成藥

如果患者已有骨質疏松,或者已有骨量減少并伴有骨質疏松癥的危險因素,或者已經發生過脆性骨折,則只補充鈣和維生素D就顯然不夠了,應該開始服用抗骨質疏松藥物,包括抗骨吸收藥物和促進骨形成的藥物等。

雙磷酸鹽類――降低骨折風險 可以有效抑制破骨細胞活性、降低骨轉化。研究表明:阿侖磷酸鹽可明顯提高腰椎和髖部骨密度,顯著降低這些部位發生骨折的風險。但有極少數病人服用后發生藥物反流或食道潰瘍,因此,有食管炎、活動性潰瘍,以及長期臥床的患者慎用,腎功能不全者禁用。

降鈣素類――緩解骨痛 可抑制破骨細胞的生物活性、減少破骨細胞的數量,降低骨質疏松患者的椎體骨折發生率。此類藥物的另一突出特點是能明顯緩解骨痛,對骨質疏松性骨折或骨骼變形所致的慢性疼痛有明顯效果,因而更適合有疼痛癥狀的骨質疏松癥患者。包括噴鼻劑和注射劑兩種,使用時無明顯禁忌,偶有過敏現象。

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適用于女性絕經后骨松患者 雷洛昔芬是這類藥物的代表,只用于女性患者,能有效抑制破骨細胞活性、降低骨轉換,是預防和治療絕經后骨質疏松癥的有效藥物。其特點是選擇性地作用于雌激素的靶器官,對和子宮內膜無不良作用,故不增加乳腺癌和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少數患者服藥期間會出現潮熱等更年期癥狀,并有輕度增加靜脈栓塞的危險,因此潮熱癥狀明顯的圍絕經期婦女、有靜脈栓塞病史,以及有血栓傾向者禁用。

雌激素類――適用于更年期女性骨松患者 只適用于女性患者,能抑制骨轉換、阻止骨丟失。臨床研究已充分證明雌激素能降低骨質疏松癥患者發生骨折的危險,尤其適用于有更年期癥狀的女性患者。有雌激素依賴性腫瘤的患者、血栓性疾病、不明原因的陰道出血、活動性肝病和結締組織病患者禁止使用,患有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癥等雌激素依賴性疾病的患者慎用。

促骨形成藥――適用于老年骨松患者 主要有甲狀旁腺激素,用于嚴重的老年骨質疏松癥患者。該藥小劑量使用時有促進骨形成的作用,能有效地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發生的風險。但是,大劑量使用時反而會對骨不利。因此,使用劑量不宜過大,治療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不超過18個月。治療嚴重骨質疏松時,可首先使用促進骨形成的藥物,以后改用抑制骨吸收的藥物。用藥期間要注意監測血鈣水平,防止高鈣血癥的發生。但是,此類藥物目前市場上還比較少。

氟化鈉――臨床使用少 也具有一定的促進骨形成的作用,但同時會增加骨骼的脆度,容易引起骨折,臨床很少使用。

聯合用藥

抗骨質疏松癥治療只用一種藥“單打獨斗”療效很有限,必須強調“多兵種作戰”。有時候可以通過聯合一種以上的藥物而達到更好的抗骨質疏松的療效。但是臨床聯合用藥必須規范。臨床常用的聯用方案有:

鈣劑+維生素D:是老年性骨質疏松治療的基本選擇,藥品價格便宜,可長期服用。

鈣劑+維生素D+二磷酸鹽,或鈣劑+維生素D+降鈣素:是骨質疏松治療的最常用手段,3種藥物聯合,可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并避免彼此不足。有一定經濟承受能力的患者可選擇這種組合。

篇5

此時期的婦女對更年期的癥狀關注較多,四處尋求治療方法,想搞清楚醫生開具的治療方案有何利弊,很多患者的問題都很有代表性,在此,我們擷取其中的幾個問題。

1. 我月經量特多,一來月經好長時間不止,有時候會貧血。醫生讓我刮宮,我嚇得要死,到底該不該刮宮呢?

應聽從醫生的建議。多數婦女絕經的形式是:月經逐漸錯后,經量減少直至絕經,或一下子斷經。少部分婦女由于激素水平波動幅度大,絕經前會出現子宮大出血或月經哩哩啦啦不止,醫學上稱為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簡稱“功血”。

由于子宮大出血容易引起貧血和感染,并且絕經前后是生殖器腫瘤易發年齡,故出現月經嚴重紊亂時,醫生一定會勸您做診斷性刮宮。一方面,診刮可以迅速止血,避免大出血引起嚴重貧血,甚至失血性休克;另一方面,通過診刮可取出子宮內膜做病理,以排除子宮內膜的惡性病變。

2. 我更年期癥狀特別嚴重,醫生讓我吃激素。聽說吃激素會長癌,還可能發胖,我到底要不要吃?

許多人一提起激素就想起滿月臉、水牛肩,像氣兒吹似的發胖,讓人難以接受。其實,更年期所用的性激素不是腎上腺素(如強的松)一類的激素,多數人不會引起發胖。女性卵巢分泌的雌孕激素已陪伴我們二三十年,并沒有使我們發胖。更年期來臨,自身激素分泌減少,額外補充小劑量的天然性激素也同樣不會引起發胖。

至于長癌的問題,也不必多慮。當醫生給您補充雌激素的時候,一定會同時加上孕激素,就是為了防止子宮內膜癌的發生。另外,大量臨床觀察表明,激素治療少于5年的人,引起乳腺癌的風險極低;小于60歲的女性,應用激素治療利大于弊。如果醫生建議您應用激素,就說明您符合激素治療的適應證,可以放心使用。

3.我有子宮肌瘤,還有乳腺增生,用激素會不會加重?

有子宮肌瘤或乳腺增生的女性,一般不主張服用激素,因為這樣的女性一般體內并不缺乏雌激素。但若確為雌激素水平已低,更年期癥狀嚴重,非激素療法不能解決,仍可短期內用激素治療,緩解后再改用其他療法。大豆異黃酮是植物性雌激素,可以補充體內雌激素的缺乏,改善癥狀。更年期癥狀不重時,可以補充些大豆異黃酮或中藥。

4.激素要吃多久才能停呢?是一直吃下去嗎?

激素治療可以減輕更年期癥狀,并可預防一些與絕經相關的疾病,如骨質疏松癥、心血管疾病等。

服用激素有兩種情況:短期服用激素減輕更年期癥狀,和長期服用激素預防骨質疏松。更年期癥狀得到控制后,我們可以減少激素用量或停藥,癥狀反復還可再用。若為了保持骨密度而服用激素,就需要較長時間服藥,因藥物一停作用就會消失。如果在您用藥的同時,能把負重訓練加入到生活方式里,這樣就可以減少雌激素用量;而如果您很懶惰,又面臨骨質疏松的威脅,那只好長期依靠藥物來維持骨密度了。

目前醫學上沒有明確的規定,所以只要定期評估,明確受益大于危險,即可繼續應用。但60歲以后不主張用激素治療。

5.我害怕吃激素,能用其他辦法解決我的痛苦嗎?

女性對服用激素的態度往往會受周圍親屬和閨中密友的更年期經歷所影響。如果您反感激素,更年期癥狀不嚴重,而且您有信心坦然面對身體的不適,用其他合理的生活方式調理,不用激素是完全沒有問題的。比如,您可以選用中藥、大豆異黃酮,飲食、鍛煉及生活習慣調整等方法,單獨使用或聯合應用。

如果您的更年期癥狀很嚴重,影響了正常生活,或已經采取了非激素療法不能緩解更年期癥狀,那么還是勸您短暫應用激素緩解,它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有很多女性懼怕激素治療會得乳腺癌,不管多難受也想自己扛過去,其實這是老百姓的習慣意識。大量醫學觀察已證明,5年之內小劑量服用天然雌激素不會增加乳腺癌的危險;而且用激素改善癥狀僅需短期服用,待癥狀控制之后,就可以減少激素用量、停藥或改為中藥、大豆異黃酮治療,所以不必多慮。

6.更年期什么時候結束啊,我何時才能熬到頭呢?

許多婦女擔心她們的更年期癥狀會一直持續下去,每天都很焦慮,度日如年。實際上,身體的變化是我們對卵巢功能衰退、性激素下降這一自然變化進行調整的過程。多數人持續到絕經后2~3年,極少數人持續到絕經后5~10年,當身體適應了調整后的低雌激素水平,方可平穩下來。生活平穩和心情愉快會有助于我們平穩度過更年期。

小貼士:

根據中國絕經后婦女臨床應用性激素療法指南,雌激素替代療法的適應癥為:

有絕經相關癥狀、泌尿生殖道萎縮、絕經后低骨量和骨質疏松癥。

雌激素替代療法禁忌癥為:

已知或懷疑妊娠、原因不明的陰道出血或子宮內膜增生、已知或懷疑患有乳腺癌,已知或懷疑患有性激素相關的惡性腫瘤、6個月內患有活動性靜脈或動脈血栓栓塞性疾病、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血卟啉病、耳硬化癥、系統性紅斑狼瘡、與孕激素相關的腦膜瘤。

篇6

不分性別,男人也有偏頭痛

偏頭痛來臨的時候,不會先看性別。大約有6%的男性患有偏頭痛,其中部分患者甚至嚴重到必須臥床休息的程度,卻只有37%的患者去醫院治療。

病因:偏頭痛患者對某些刺激非常敏感,通常引起偏頭痛發作是幾個因素同時發生作用。過度勞累、身心壓力負荷過重、氣候變化、攝入某些食物過多、進食不定時、睡眠太多或太少等都是該癥最常見的起因。

應對:

1.留意3個癥狀:經常性疲勞、說話障礙、控制不住的哈欠。

2.保護眼睛:刺眼的光線,會使人眼睛疲勞,最后引發頭痛。

3.勿搽香水:濃烈的香水會引發偏頭痛。

情緒影響,男人也得乳腺病

別忘了,男人也有和腺組織,當然也有可能患上乳腺病。男性乳腺癌其發病率是女性的1%,發病率雖然不高,但男性胸部比較平坦,組織比女性較少,就算只長了2~3cm的腫瘤,癌細胞也會在較短幾個月時間內侵入皮膚、肌肉、腋下淋巴結以及身體其他器官。人們對男性乳腺癌的防范意識差,常規體檢項目中也沒有涉及到男性乳腺檢查,很多人一經發現就已經是晚期了。

病因:1.過度飲酒導致肝炎,使肝臟代謝功能受損,使體內雌激素的滅活明顯減低甚至喪失。雌激素在體內的累積、促進乳腺的發育,以致引起乳腺疾病。

2.經常食用添加了雌激素飼料喂養的禽類、肉類、魚類,會導致雌激素在體內累積,干擾和影響人體內分泌平衡,為乳腺疾病發生提供條件。

3.一些藥物如果使用量不當,也會誘發乳腺疾病,如治療結核病的藥物“雷米封”等。

應對:

1.掌握家族遺傳史:了解家族中是否有人出現過這種癥狀,充分引起重視。

2.定期檢查至少每月一次:檢查周圍組織和腋窩淋巴結,如果摸起來成癤狀或出現硬塊,甚至出現溢乳、溢水等,應盡快就醫。

交叉感染,婦科病纏上男兒身

霉菌性陰道炎是一種傳染性疾病,當妻子患有“婦科病”后,會通過性生活直接傳染給丈夫,只不過,有些男性癥狀不明顯未能就診。

病因:滴蟲性陰道炎、霉菌性陰道炎等生殖道炎癥在婦科疾病中很常見,這些疾病的發作與性生活有一定關系。約1/6的婦女和1/3孕婦陰道中有霉菌寄生,可通過性生活傳染給男方。

應對:

1.避免同房感染:當女方檢查出患有霉菌性陰道炎時,最好不要同房,不僅會給陰道壁帶來損傷,也可使霉菌在夫妻之間相互傳染。

2.雙方同治:當男性檢查出患有生殖道疾病時應盡快治療,而且要雙方同治。

不再挺拔,骨質疏松是原因

骨質疏松癥被認為是對女性影響較大的疾病,但這種疾病一樣沒有放過男性。雖然男性發生骨質疏松的比例比女性低,出現骨質疏松的年齡也比女性晚,但由于男性生活壓力較大,不良習性多,繼發性骨質疏松發病率甚至高于女性。

病因:雄性激素缺乏可影響調控骨代謝的細胞因子的平衡,是導致男性骨形成降低和骨量丟失的原因之一。

應對:

1.多運動:氣功、步行或游泳是不錯的選擇,最好每天到戶外陽光下待上15~45分鐘,促使身體產生維生素D。

2.多食用富含鈣的食物:骨健壯需要補鈣、鋅、維生素D,干酪和其他奶制品含有豐富的鈣,可以多食用新鮮蔬菜,如西蘭花、大蔥、花椰菜、甘藍、酸泡菜和水果。每星期至少吃一次魚,使人體能從腸道中更好地吸收鈣。

3.定期做骨密度檢測:40歲以上男性每年定期到醫院做一次骨密度檢測。

壓力過大,抑郁癥“親近”男性

抑郁癥通常被看作典型女性心理疾病,但男人才是抑郁癥的最大受害者。男人感情痛苦時不像女人,而是隱埋得更深。所以,他們的抑郁癥也不易發覺。

男人知道自己得了抑郁癥,一般不愿告訴他人或接受治療。男性患抑郁癥者只有1/3的人去看病就醫,他們更可能沉溺于或酒精中來麻醉自己,自殺概率是女性的四倍之高。

病因:情感不和、事業不順、身心高度緊張和壓力過重等問題是導致男性情緒抑郁的助燃劑。典型癥狀是無精打采,無興趣、乏味,包括性乏味、睡眠障礙、自責和極度絕望。

應對:

1.傾訴痛苦:建立一條傾訴的通道,在情緒消沉、心緒不佳時,要及時傾訴。

2.吃出好情緒:香蕉、巧克力、櫻桃和蘋果等含維生素B豐富的食物,能夠幫助緩解緊張的情緒。

3.運動:鍛煉能給人輕松和自主的感覺,身體的活躍能有效清除情緒壓力。

荷爾蒙減低,男性更年期跑不了

實際上,男性和女性一樣,都要經過從成年過渡到老年這一階段,即醫學上所稱的“更年期”。只不過女性更年期有明顯絕經特征。男性更年期年齡比女性稍晚,一般在55~65歲左右。

病因:男性產生更年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男性荷爾蒙水平漸漸下降所引致。30歲以后,男性荷爾蒙水平每十年下降大約10%。

隨著年齡增加,男性功能逐漸退化、分泌雄激素水平逐漸降低,以及社會角色分工、生活壓力、職場競爭等因素,男性也會得更年期綜合癥。出現心悸、乏力、失眠、頭暈目眩、腰酸背痛、心情煩躁、記憶力減退等癥狀。

應對:

1.適當補充雄性激素:監測雄性激素睪酮水平,在醫生指導下適當補充小劑量的雄性激素。

2.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加強心理調節和身體鍛煉,調整心態,以達到平穩過渡的目的。

長期靜坐,靜脈曲張青睞男性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25%的男性患有下肢靜脈曲張。

病因:主要是因為長時間維持相同姿勢很少改變,血液蓄積下肢,在日積月累的情況下破壞靜脈瓣膜而產生靜脈壓過高所致。有家庭遺傳傾向或先天性結締組織松軟者,更易發生靜脈曲張,甚至導致靜脈血栓。靜脈曲張的后果可能出現水腫,并伴有疼痛性的炎癥和硬化癥,甚至發生致命的血栓形成病癥。

應對:

1.壓迫治療法:選一雙長及大腿的彈性襪,清晨起床時穿好,一直到夜間上床后再脫掉。

篇7

2、多進行戶外活動。室外空氣比較好,盡量做腳著地的活動,這樣可以預防骨質疏松。

3、保證充分的睡眠。最好有6~8小時的睡眠,且在晚上10點鐘開始就進入睡眠狀態。研究表明,晚上10點到凌晨2點,是新陳代謝比較活躍的時候,錯過這個睡眠時段不利于保持青春和活力。

4、要保持心理平衡。更年期的婦女心理比較脆弱。但是,每個女性都要經歷這個特殊的時期,一定要客觀地正視這個現實。還要注意人際關系。

5、保持外生殖器的清潔,預防感染。更年期泌尿生殖道處于萎縮狀態,抗感染能力弱,所以更要注意保持外生殖器的清潔,預防泌尿道的感染和陰道炎的發生。如果出現了生殖系統方面的不適感,及時就醫。

6、重視絕經前的月經失調和絕經后的陰道流血。出現這類情況,應及時到醫院檢查,排除器質性病變。

7、注意避孕。停經12個月以上,是明確絕經的標準,這種情況下才可以不避孕。如果沒有明確絕經,可能偶爾出現卵巢排卵,萬一懷孕,不僅會增加做人流的危險,還可以引發其他一些疾病,如葡萄胎。

8、醫生指導下接受必要治療。如果絕經期癥狀嚴重,如潮熱,出汗等嚴重,脾氣很暴躁,生殖道萎縮嚴重,經常出現尿路感染,有骨質疏松的表現,可以考慮激素替代療法。但這一療法一定要在醫生的嚴密監護和隨訪的情況下進行,不是每個病人都適合,因為這種療法有禁忌證,有引起其他疾病的危險。

9、多做些收縮提肛肌的鍛煉。更年期女性雌激素減少,體內支撐組織比較松弛,容易出現子宮脫垂,尿失禁等情況。做提肛肌的鍛煉對這種情況有一定的效果,可以每天做3次提肛練習,每次1 5分鐘。

10、吃點中藥。很多更年期婦女會出現腎陰虛的癥狀,如腰膝酸軟、口干、便秘等,可以吃點知柏地黃丸,如果是腎陽虛的話,會有怕冷、人懶散,大便稀薄,可以吃點右歸丸。應該在中醫醫生的指導下服藥。平時泡點枸杞子當茶喝,湯里放點黃芪、人參等,多吃點山藥,都有好處。

篇8

[關鍵詞] 女性;骨質疏松;IL-8;E2

[中圖分類號] R446.11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3-7210(2010)04(c)-245-01

為研究老年女性骨質疏松患者血清IL-8及E2水平變化的規律,為其治療及診斷提供依據,本文中,筆者就36例老年骨質疏松患者為研究對象,并選取同期健康人群進行研究分析,分析E2(雌二醇)、IL-8(白細胞介素-8)在老年絕經期女性中的變化水平與其骨質疏松的相關性,以期尋找出絕經期老年女性的骨密度等變化規律,現將結果總結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36例老年骨質疏松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設為觀察組,同時選取同期的36例健康老年女性為對照組。觀察組的36名老年女性,年齡52~75歲,平均(68.3±4.2)歲,均為絕經女性,并且根據骨密度儀測定及參考世界衛生組織制訂的骨質疏松診斷標準[1]均為骨質疏松患者,所有患者BMC(骨礦含量)或BMD(骨密度)較成年人骨量峰值減低2.5個標準差以上。對照組的36名健康女性,年齡55~79歲,平均(69.2±4.0)歲,所有患者經骨密度儀檢測,BMC或BMD較成年人骨量峰值減低不超過1個標準差,均不是骨質疏松患者,且不符合世界衛生組織制訂的骨質疏松的診斷標準。兩組老年女性在年齡等基本情況方面進行比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兩組老年人均進行血清IL-8及E2水平檢測。取患者外周靜脈血,后采用人雌二醇(E2)ELISA試劑盒和人白細胞介素-8(IL-8)ELISA 檢測試劑盒進行血檢測。試劑盒均為上海天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后將檢測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及研究比較。

1.3統計學方法

將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統計學軟件為SPSS 10.0,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

2 結果

將兩組人員的血清IL-8及E2水平進行研究檢測,然后將結果進行統計比較,具體比較結果見表1。

從表1可知,觀察組的血清IL-8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t=2.465,P

3 討論

骨質疏松(osteoporosis)是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組骨病,骨組織有正常的鈣化,鈣鹽與基質呈正常比例,以單位體積內骨組織量減少為特點的代謝性骨病變[1]。處于更年期和絕經后的婦女非常容易發生骨質疏松,故老年骨質疏松女性患者較多[2]。國外有統計資料表明在60歲以上婦女發生的危險率為58%[3]。它與卵巢合成的激素水平降低有關,由此造成骨痛、骨折,嚴重地影響了婦女的生活質量,增加了婦女的殘疾率和死亡率[4-5]。本文中,筆者將老年女性骨質疏松患者血清IL-8及E2水平與健康女性進行研究比較,發現差異較大。綜上所述,筆者認為老年女性骨質疏松患者血清IL-8及E2水平變化較健康人高,可作為老年女性骨質疏松的一個診斷依據。

[參考文獻]

[1]Gamero P,Somay-Rendu E,Deimas PD. Low serum IGF - I and occurrence of osteoporotic fractures in postmenopausual woman [J]. The Lancet,2001,(11): 355.

[2]鄭永宏,范宏斌,王全平. 原發性骨質疏松患者骨代謝指標初步研究 [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01,22(6):555.

[3]Geliker R,Arslans. Comparison of serum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and growth hormone levels in osteoporotic and non osteoporotic post menopausal women [J]. Rheumatol Int,2000,19(6):205-208.

[4]包麗華,林華,李建華,等.二膦酸鹽治療對骨質疏松性骨痛、骨密度、骨強度的療效及安全性評價[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03,22(11):659-662.

篇9

雄激素缺乏,引起男性骨質疏松

其實,男性出現骨量丟失的時間比女性還要早,往往自中年期就開始了,但與女性絕經后快速丟失相比,其骨量丟失過程相對緩慢而且“隱蔽”,因而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雄激素缺乏被認為是引起男性骨質疏松的最主要原因,但男性雄激素不會在某一個年齡段完全停止分泌,只是隨年齡遞增逐漸下降,因此,男性是“緩慢地”患上骨質疏松癥的。具體地說,男性通常是從40歲后開始出現骨量的丟失和骨密度下降的,如果在這之后的10年內未能給予重視和防治,那么自50歲后,骨量丟失就更為明顯,容易引起老年骨質疏松癥的發生。

男性骨質疏松的危害性一點也不比女性低,就部骨折(常見骨質疏松性骨折)發生為例,女性與男性發生比例約為七比三;但男性死亡率卻是女性死亡率的二至三倍。同時,男性骨質疏松癥所致的疼痛、乏力也比女性明顯。我國一項統計資料表明,50歲以上的男性每12人中有一人患骨質疏松癥,在 8名男性骨質疏松癥患者中至少有 1位會發生骨折。因此,男性要對骨質疏松給予高度重視。

預防骨質疏松 貫穿生命始終

科學家最近通過研究發現,像骨質疏松癥這樣的老年疾病的預防,則應從青少年時期開始。骨質疏松癥是一種老年性骨密度變得越來越疏松的疾病,但如果從少年開始,特別是在進入骨骼發育并逐漸定型的成人階段,每天保證足夠的身體鍛煉,并至少堅持飲用適量的牛奶或食用富含鈣質的乳制品,那么當他們步入老年后,得這種疾病的可能性就會大大降低。

目前有一種誤區,認為年紀大了才需要補鈣,實際上,補鈣應從小開始,并貫穿生命始終。只有從小注意骨骼健康、補充足量的鈣,以提高身體骨量的峰值,進入中老年時,才能延緩骨質疏松病的發生。與其年紀大了出現骨質疏松時再補鈣,不如年輕時就注意通過平衡飲食以防患于未然。因此,人們在“吃”方面,要特別注意三點:

1.重視營養衛生,改善膳食結構。增加飲食中蛋白質、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D)和鈣磷的補充。最好每天能喝500毫升左右的牛奶,吃1個雞蛋,每周都吃些瘦肉、魚蝦及海產品等肉類食品,做到葷素搭配,避免單純素食。

2.戒煙限酒,不過量飲濃茶及咖啡。

3.某些藥物對骨代謝有不良影響,用藥時要權衡利弊,不隨意用藥,不濫用藥物。

此外,運動鍛煉對預防骨質疏松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現在,無論是兒童,還是青少年,大都缺乏運動鍛煉的機會和時間,這勢必會使青少年骨骼發育時期的基礎打得不好,給進入老年后發生骨質疏松癥留下隱患。要重視運動與健康的關系,選擇適宜的運動鍛煉。每日適度運動,步行、慢跑、游泳、騎車等都可以延緩骨量丟失速度。

一句話,合理膳食、適當補鈣和運動鍛煉貫穿一生,將使您老年后,離骨質疏松遠點更遠點!

哪些男性是潛在的骨質疏松癥患者?

.大量攝取咖啡、茶,嗜煙、酗酒,不當節食減肥

.維生素D攝取不足

.父母中有一人發生骨質疏松

.運動量少

.患有腰痛

.鈣攝取量少

.不足

.長期臥病

.40歲以前胃或小腸切除

.不常曬太陽

.體格瘦小

.長期坐辦公室

.壓力過大

.從事太空工作

.長期服用類固醇、抗痙攣藥、利尿劑、抗凝血劑、胃藥、止痛藥等治療者

篇10

瑞士洛桑聯邦工學院研究人員在讀心機器人研究領域邁進了一大步:他們近日展示了一個大腦對手指失去控制、腿也部分癱瘓的殘疾人,能在近100公里遠的位置,通過頭罩裝置,用思想控制一個30厘米高的機器人行動的情景。這種能對人類思想作出應答的機器人,也許在將來能幫助行動不便的人更好地與外界交往。

――《洛杉磯時報》

移動設備讓英國人熱衷網上購物

一項調查顯示,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的普及,英國網上消費激增。現在在英國人的消費中,有25%是通過互聯網完成的,其中有1/6是通過智能手機下單。讓人們從電腦前解放出來是網上購物激增的主要原因。超過一半的人在看電視的時候買東西,有3%的人則是一邊蹲廁所一邊下單。 ――英國《每日電訊報》

喝咖啡可能利于降血壓

瑞士洛桑沃州大學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常喝咖啡對于降低血壓可能有積極作用,但吸煙會抵消這種作用。研究顯示,編碼CYP1A2的酶在肝臟分解咖啡因的過程中發揮決定性作用,體內這種酶較活躍的人大多常喝咖啡,而他們的血壓普遍低于這種酶不太活躍者。

――新華社

舌蠅和人有同一種奶酶

一項研究發現,雌性舌蠅會使用像乳汁一樣的物質來喂養它的幼蟲,而它的乳汁中含有一種名為神經磷脂酶的酶,同樣是哺乳動物的乳汁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這意味著這種蠅可以被用來研究人類哺乳的問題。另有一種目前尚無疫苗的昏睡癥是由舌蠅叮咬引起的,也許也可以從這項研究中獲益。

――《紐約時報》

更年期早的女性更易得骨質疏松

一項瑞典研究表明,那些更年期在47歲前到來的女性在老年的時候患骨質疏松的概率,是更年期晚于這一年齡的女性的近兩倍,而且壽命更短。該項研究始于1977年,以當時年齡為48歲的390名北歐白人女性為研究對象。在30年后研究人員對仍在世并愿意參與實驗的198位女性進行骨密度測量,得出了這一結論。 ――英國《每日郵報》

生育藥物會讓孩子更易得白血病

一項法國最新研究表明,如果母親使用卵巢刺激藥物進行治療,那她生的孩子患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概率將是其他孩子的2.6倍,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風險也有2.3倍的增加。體外受精和人工受精的孩子,則沒有患兒童期白血病的高風險。 ――英國《每日郵報》

轉手硬盤或導致身份盜竊

英國信息專員辦公室的一項調查發現,在拍賣網站上很容易買到的二手硬盤驅動器中含有大量用戶個人的數據信息。在該機構為這次調查所購買的200個硬盤驅動器中,含有個人信息的文件多達34000個。調查發現,有2/3的人會把老舊的手機、電腦和筆記本給別人或者賣掉,其中有10%的人并不提前刪除個人信息。 ――英國《每日電訊報》

159分

近日,英國4歲女孩海蒂?漢金斯成了世界頂級智商俱樂部“門薩”的最年幼會員之一。其智商評分高達159,僅比愛因斯坦和史蒂芬?霍金低1分。一般人的智商評分在80~120之間

6小時

美國機械工程師達里爾?奧斯特提出了一個針對未來公共交通運輸的革命性想法,通過建造真空管道將公共交通工具的時速提升到6500公里,這相當于花費6小時便能繞地球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