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園林景觀設計意義范文

時間:2023-12-19 18:08:0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新中式園林景觀設計意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新中式園林景觀設計意義

篇1

【關鍵詞】新中式;園林景觀;設計手法

1新中式園林景觀的基本概念

目前,我國對新中式園林的概念并沒有明確的定義。因為它不是一個簡單意義上的園林形式,而是承載了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本文探討的新中式園林也沒有嚴格的定義。從設計手法上來說,在設計理念上既繼承了中國傳統園林的造園思想,在造景手法上又充分運用傳統園林布局、建筑小品、疊石理水、花木配植等方面理論,并采用現代的處理手法,應用新的技術、材料和工藝,實現傳統與現代、科技與文化的巧妙結合,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和滿足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和精神需求的園林類型。中式園林可分為古典風格的新中式園林和現代風格的新中式園林。

2新中式園林景觀設計的基本要素

2.1景觀的色彩

中國傳統的建筑用色顯得非常的大膽甚至夸張,但同時,其用色的設計也值得進行深入的研究。我國有長達千年的封建制度,階級觀念體現在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當然在園林建筑上有有非常明顯的表現。貴族的皇室用色濃重,墻柱為紅色,瓦為黃色,屋頂則是金色。一般的民用園林建筑則顯得較為的樸素一些,以灰色和褐色為主。在園林的色調選擇方面,許多設計師會更加的注意結合民族文化。具體表現為以下幾點,其一,中國紅與琉璃黃的選擇。紅色代表熱情與快樂,能夠非常容易讓人們聯想到喜慶的事,而黃色則代表著權力,皇權龍袍能帶給人們的關于權力的渴望。其二是象牙白以及黑色。前者會讓人覺得簡單干凈,在園林當中白色的石材非常的受歡迎,例如欄桿或者地面。而黑色則較常應用于亭子,園林小路的鋪設,能夠營造出內斂、沉穩的氛圍。其三是國槐綠色,它是中國的代表顏色之一,經常被用作主色調的鋪墊或者將其作為背景色,有環保且新鮮的感覺。其四是木原色與灰色,木原色非常的典雅,當人們面對了太多的鋼筋水泥后,木原色能讓人們感受到大自然的存在。

2.2建筑的形式

新中式園林的建筑形式非常的特殊,它主要是給現代的建筑中增添復古的元素,使其既具有時代感也具有傳統性。一般來說這樣的中式建筑表現為大型的景觀庭院規劃當中,就是它的出現才更能夠讓人們感知到當中的中國元素。另外,新中式園林除了當中的建筑具有特點外,其園林本身還存在以下幾個特點,其一,庭院分布上主次分明。由中間過渡到庭院后,再通過對庭院的整合而過渡到建筑群。其二,在色彩的搭配上,極具有中國傳統的韻味。其三,建筑的裝飾部分紋理復雜多樣,極富有魅力。一般的柱子、屋檐、門、窗都會有特定的紋理,尤其是窗的種類。

2.3山水和環境

中國園林非常講究山水文化,它是園林建造的關鍵要素。而在新中式園林建造里,山石的出現在原有的基礎上更加的簡潔,抽象。新中式園林中的山石非常的抽象,基本上是隨意放上幾塊石頭便能夠當作象征,表達感情。而中式園林中的水也同樣別有一番意境,水代表著生命、智慧以及君子品格。水具有流動性的特點,能夠使園林的觀賞形象得到大大的提升,既能豐富園林空間,也能夠制造出光影效果。

2.4園林的花木

新中式園林當中的景觀與現代園林植物景觀是不同的,其在選擇植物種類的時候,大多數都是選擇中國傳統所有的植物,而不會考慮外來的植物。因為傳統的植物具有很多的寓意,松柏的堅貞,綠竹的高尚,梅花的頑強,蘭花的高潔等都能夠烘托出園林整體的文化氛圍。新中式的園林修建的理論基礎是古典造園論,但同時也會受到西方某些觀念的影響,所以其對于植物的設計通常會結合自然植物與修剪植物兩種方法。

2.5傳統的符號

傳統的符號元素能夠為新中式園林的設計帶來許多新的想法。首先,具有良好寓意的傳統植物,很多象征著富貴、吉祥與平安的植物都會被應用到設計當中。例如代表富貴的牡丹。其次,具有傳統意義的吉祥物。吉祥物非常的多,圖案也很豐富,龍、鳳、麒麟、龜等都常在園林中可以見到。最后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圖案,這些圖案既有動物的、也有植物的,更有很多人類創造出來的圖案。

3新中式園林景觀的設計手法

3.1花木配置手法

新中式園林當中的植物景觀與傳統上的園林是不同的。從整體上看,其更具有簡潔、明快的感覺。在層次上,也放棄了傳統園林復雜的結構,選擇較為規則的方式進行。在新中式園林中,經常能夠看見植物與建筑相互配合的畫面,將植物種植到建筑的后面成為背景或者與其相連形成一個過渡,這些都使得建筑更加富有層次感。另外,植物還會與山石、水相互的配合,同樣可以營造出不同的感受。

3.2空間布局手法

很多人對于中國園林最直觀的感覺就是走進去像是在觀賞一幅畫,只是這幅畫是立體的。通過對園林當中不同景觀的組合,還能夠發現不僅單從園林的某個景點看具有很好的觀賞效果,將看過的景點聯合起來更有另一番享受。這主要是因為園林所具有的高超的空間布局手法。首先,它具有連續的空間序列,整個園林的游覽是有過程的,即從開始起到再到結束都有相應的空間布局。其次,能夠進行巧妙的空間變換,在新中式園林當中有很多種空間變換的方式,能夠讓觀賞的人在心理上感受到自己已經從一個空間進入到了另一個空間。最后,景觀與觀景的獨特轉換。園林的空間具有很好的通透性,它不是封閉的,它既能夠作為景觀被人們欣賞,也能幫助人們更進一步的觀景。

3.3構景手法

中式園林的構景手法獨特,藏而不漏的同時也可以達到意境深遠的效果。具體而言,其構景的手法主要有以下幾種。首先借景,就是在園林建造的時候根據實際的需要,將視線放置園外,讓園外的景色也能夠成為游人們欣賞的對象。遠處的高山、近處的流水或者是一年四季的流水都可以被借入進來。其次隔景與障景的運用。障景的使用非常的普遍,當人們想要進入園子欣賞的時候,門口便會出現障景,人們要越過它才能進入到園子里去。這時候不僅會被它吸引,更給園子里的景觀增添了神秘感。而隔景則是可以對園子的景觀進行有效的劃分,形成相對獨立的空間。最后是漏景和框景的運用。顧名思義,前者主要是指通過一些門洞或者是漏窗之類的,使景觀有若隱若現的感覺,引發人們的好奇心。而后者主要是指像繪畫一般,將景物框起來,讓人們從某一個角度來欣賞這幅“畫作”。

3.4突出竹子的深刻文化內涵

在中國古代文化體系中,竹子被人們賦予了極高的文化意義?!皩幙墒碂o肉,不可居無竹”是萬科第五園植物文化的一個縮影。竹叢所形成的通幽曲徑,則體現了中國人內斂、低調的性格。萬科第五園作為具有古典主義特點的新中式園林景觀代表,其主要特點之一就是內斂,而竹子的精神內涵恰好與園林所要表現出的特點不謀而合。萬科第五園植物景觀設計中通過對竹子文化內涵的深度挖掘,目的在于在現代城市中營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居住環境,彰顯新中式園林景觀的中式特點。

4結束語

傳統的歷史文化與現代時尚元素相互的結合,再受到西方思潮的影響,便產生了今天的新中式園林景觀。這一景觀滿足了現代人的需求,越來越多的受到人們的歡迎,因為它是中國發揚自身文化同時也會廣泛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精神的典型代表。

參考文獻

篇2

歐式對稱園藝:這在90年代的建設中較為普遍,部分盲目模仿歐陸風情園林的設計特征,開發商一味追求歐陸風格,導致園林設計以整齊劃一的樹木栽種及修剪為主,景觀設計缺乏個性。特別是在一些小區的大型中庭園林中,由于盲目追求西化和氣勢,追求整齊劃一的建設規劃效果,缺乏個性,沒有特色。但是在歐陸風格中也有較為出色的設計作品,比如廣西大學東校園的藝術廣場,整體采用歐式園林布局,以簡約式園藝風格,使用不同的植被點綴其間,在平衡中見獨特,既突出了空曠大氣的氣派,也不失優雅和閑適,屬于較為上乘的歐式山水小品移植應用范例。地中海式泉園:整體采用地中海風格,大面積使用藍色和白色建筑材料配合多樣性植物進行覆蓋,偏重于池泉為中心的園林構成。池泉分為池泉周游式、池泉回游式和池泉觀賞式3種。園林景觀環池而立,正立面面向水池,同時在陸地上開辟園路,在路邊設置景石、建筑、土山、型木、草地等園林景觀。這一風格的山水小品也被廣泛應用于歐式建筑中。仿古及寺院式風格茶庭:源自于佛教禪宗和茶道的發展,將禪與茶兩種文化意義注入山水小品風格設計之中,使園林出現入世之樂與出世之幽兩種特點,園林中采用假山和植物來表達枯寂和雄偉。茶庭主要設置在進入茶室的前一段空間里,布置各種景觀。園林的氣氛是以的步石象征崎嶇的山間石徑,以地上的松葉暗示深林茂盛,以蹲踞式的洗手缽象征圣潔的泉水,以寺社的圍墻、石燈籠模仿古剎神社的肅穆清寂。這一切都是為了追求茶道所講究的和、寂、清、靜。這部分的園林山水小品設計主要運用在會所及臨近庭院設計中。多風格應用協調型:隨著景觀設計的明顯分化,部分商業園林更為注重以人為本的設計思想,強調景觀設計與自然環境、建筑風格的協調與結合,提倡簡約明快、低碳環保的設計風格和設計理念,更為園林景觀設計注入人文內涵,呈現出多元化發展的趨勢。這部分多元化多風格的山水小品移植主要突出了實用性與適用性,采用架空層植被及樓面及墻面植被的方式進行園林造型設計及施工,更增加了園林小品的互動性和參與性。這類園林不僅能看還能用,是最受歡迎的園林設計應用??萆剿畧@藝小品:枯山水又稱干山水、假山水,與池泉園和真山水相對??萆剿畧@藝小品是從日本京都產生的一種以沙擬水、以石代島的園藝做法,由于其充分利用了小型的砂石來替代水樣,既降低了建設成本和維護費用,同時又能達到模擬真山真水的園藝效果,在房地產項目的園林設計及施工中應用最為廣泛。新中式亭臺:采用現代施工工藝進行中國傳統園林建設,并且運用最新的材料及施工技法進行亭臺樓閣的建設,稱為新中式亭臺。還包括假山疊置這傳統園林的主要造園手段。在中式別墅以及私家園林這種面積有限而又封閉的空間中,應用得較為廣泛。特別是濃縮型假山疊置,是自然山巒的微縮和典型化,雖然實際的尺度和體量都不大,卻仍然能體現其高峻與幽深的境界,宛若自然。特別是現代材料的進一步推廣與應用,使得新中式園林比傳統園林更多了一份貴氣。比如廣州的星河灣項目,在湖旁的山石景色以現代化材料代替湖石和黃石等價格昂貴的天然石料,強調整體效果,恰當地處理好與周圍環境的關系,是對傳統假山的繼承與創新。又比如南寧荔園國賓館的庭院園林設計,以黃石疊成池岸和假山,同時采用平頂的游廊與木棧橋設計,與現代化的建筑外立面取得對應協調,既強調了景色入畫,也突破了傳統園林徑必羊腸,廊必九回的束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山水小品景觀設計存在問題

由于受到設計面積及設計空間的限制,大部分占地并不大,因此在進行施工時,較為容易產生孤立無依的設計作品。所設計的山水小品沒有與周圍的環境和本身的地理條件聯系起來。特別是在鏟除了原有的植被之后,一些引種的外來樹木花草代替原有的植物景觀時,由于水土環境不適應,既破壞了自然面貌,也造成與四周極不協調的風景缺陷。山水小品景觀設計缺乏立體感和層次感,過于平面化。目前的山水小品景觀設計及施工中較為突出的矛盾是,只有美妙絕倫的設計,實際施工完畢之后完全沒有意境和融合感。采用大尺度平面布置的園林小品,使景觀設計成為純粹的裝飾品。由于其缺乏立體感和層次感,忽視了人與環境空間的交流與對話,導致山水小品設計缺乏靈動性,與傳統園林項目缺乏靈氣。

3山水小品商業移植及應用要點

篇3

關鍵詞:中國古典園林;中國現代景觀園林;對比;影響

游園從古至今一直是中國人的休閑娛樂方式,從一人之園到民眾共享,園林一直是中國人日常休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隨著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蓬勃發展,在當今社會,大眾更愿意尋找現代景觀園林中古典園林的足跡,品味中國景觀園林中的藝術特色。

中國古典園林的造園藝術追求“雖由人作,宛自天開” 的自然審美旨趣,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光輝的藝術成就,是人類用勤勞和智慧創造出的境界獨到、風范高雅的工藝造物。它深浸著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內蘊,沉靜典雅、平淡含蓄、心物化一的美學風范,代表著中華民族內在的精神品格。

一 中國古典園林與現代景觀園林對比

1、造園思想

中國古典園林深受道家學說哲學思想和美學思想的影響,強調“師法自然”,講求“雖由人作,宛自天開”。尤其在私家園林中,由于作為園主的官僚世大夫們既期望城市中對物質生活的享受,又希望 寄情于山水之中。因此,園址絕大多數都在城內,與住宅緊挨在一起。在這樣有限的基地環境中,在高墻大院之中,古代匠師們通過高超造園技藝和創造手法,在“咫尺山林”內再現了大自然的美景,達到了“小中見大,以少勝多,鬧中取靜”令人陶醉的效果。

與此同時,中國古典園林的發展,也留下了淳厚豐富的園林文化。當人們表達渴望追求自然,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望時,用山水詩、山水畫寄情山水。而中國古典園林中大量的楹聯、匾額、雕刻、碑石、文學、書畫、音樂等不僅表達著中國古代道家學說的哲學理念、

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意識和審美情趣,還表達了古代造園思想自外而內、渾然一體的設計理念,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底蘊。

而現代景觀園林則深受“維理”學說的影響,即強調理性對于實踐的認識作用。其風格為規則式幾何園林。一

方面完全講究人工美和幾何美,形勢上的對稱均衡,另一方面則運用相關科學技術,保護自然和利用自然。造園思

想上,與中國古典園林形成強烈的對比。

2、空間設計

中國古典園林講究“因地制宜”、“法無定式”、主要通過山水、建筑物和動、植物,運用借景、對景、分景、隔景等多種手法來組織空間,從而形成應對不同需求的空間形式。另外,在空間與空間的結合部,例如,邊界空間的構成、內外空間的流動、層次空間的景深和序列空間的組織等方面,也表現出中國古典園林特有的空間曲徑通幽,曲折變化。(圖1)

而現代景觀園林則講求軸線性幾何布置,以建筑作為作為主景基準, 采用直白、理性的表達手法,確定園林的主軸線,而后再以其他景觀要素衍生出相對應的副軸線,強調軸線點、對稱、均衡比例,使得整個園林體系都在建筑的隱形控制中。(圖2)

3、景觀配置

所謂傳統園林“園必有水,水必居中”―――主要景物都圍繞著水面來布置,既能控制視距,又能如鏡映景,給園林增添活力。

中國古典園林是自然山水式園林,園中多以自然山水為主體,配以適當的植物,崇尚自然而又高于自然,含蓄、委婉。山石采用太湖石,講究“瘦漏透皺”等特點,神似真山;植物配制形式多樣,講究季節性、地域性及文化寓意,注意植物的自然美,意境美,韻律美,除采用孤植、對植等形式外,還有一些規律性的做法,如高山栽松、岸邊植柳等常采用古典園林植物配置手法;園林之水,園以水活,水富神韻,講究水型美、水聲美,動靜相映、曲折多變。整體表現出中國古典園林的內向性格。

現代景觀園林則以采用建筑、雕塑、植物和人工噴泉作為主要造園要素,表現出以建筑為中心的發散式的外向性格。植物配置常常修剪為人工性很強的幾何圖案,為了陪襯建筑、雕塑、噴泉。噴泉則作為現代園林中水的主要形式,幾何圖案的水池配以水柱、跌水等,

4、建筑群體

中國古典園林的匠師們精心設計之中,為了使其成為可望、可行、可游、可居之地,在園林中精心設計建造了各種相應的建筑,如廳、堂、軒、館等。但是,園林中的建筑不但不能壓倒或破壞主體,而且應該突出山水的自然,力求達到自然與建筑的有機融合。

而現代園林中的建筑則總領全局,建筑偏歐式風格,一般位于園林的中軸線上或者是較為顯眼的位置。

二 中國現代景觀園林受中國古典園林的影響

中國是有著悠久文化底蘊的國家,隨著人們對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斷提高,在中國現代園林的發展中,人們漸漸意識到中國古典園林的重要性,中國現代園林在喧囂的城市中,更加呼喚自然,人們都懷著渴望中國文化、山水畫的美好愿望。因此,中國現代園林在發展中受到中國古典園林的多方面影響,去粗取精,探索中國現代園林特色的發展之路。

1 、造園思想影響的體現

中國人從小接受的文化教育是對中國古代文人思想、對中國山水的崇拜。因此,中國現代景觀園林的發展肯定離不開中國古典園林。中國古典園林是中國現代園林設計的靈感之源,其造園的思想精髓是現代景觀園林設計的夯實基礎。雖然中國古典園林的某些形式與某些觀念可能已經不符合現代化高速發展的要求,但作為一門藝術成就,其深厚的文化底蘊,豐富的表現手法,高超的藝術涵養,是現代景觀園林學習的精髓所在。

在這個方面,中國現代景觀園林很多時候過于強調唯理思想,而忽視了歷史流傳至今的文化內涵,園林在豐富現代生活方式的同時,也同時承擔創造民族文化,喚醒后代對中國文化、園林思想的進一步理解與思考。隨著中國現代園林景觀的進一步發展,設計師開始考慮人性化空間,考慮“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造園思想,考慮中國現代園林景觀承載的時代意義。就此,涌現出一批優秀的中國現代園林景觀項目。

當今中國現代園林景觀崇尚“新中式”景觀設計,即是傳統中國文化與現代居住生活時尚品味需求相結合,以中國人特有的中庸之道出發,內斂沉穩的融入現代設計語言,為現代空間注入孕育文化的中國古典情韻。它不是純粹的元素堆砌,而是通過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將現代元素和傳統元素結合在一起,從現代需求出發,設計出適合中國人的安靜、祥和,可以盡情體味寄情山水的快樂,品酒吟詩的情趣,回歸自然、體味自然的現代生活環境。

2、空間設計影響的體現

中國現代景觀園林追求服務大眾,休閑娛樂,而且隨著城市中高層建筑的增多,觀賞者要求觀賞視野擴大并從多角度欣賞現代景觀園林。在中國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需進考慮公眾的安全,疏散問題以及與建筑的協調配合,空間的開敞性、公眾的參與性和私密性要求等多方面因素。因此,中國現代景觀園林的空間設計與中國古典園林相比有所變化,但也深受中國古典園林的影響。

中國古典園林講究“因地制宜”,“法無定式”,在邊界空間的構成、內外空間的流動、層次空間的景深和序列空間的組織等方面, 堪稱世界園林空間組織的典范。

最后,中國現代園林景觀設計應該借鑒框景、障景、抑景等中國古典園林的造園手法,運用現代的景觀元素,來營造豐富多變的景觀空間,以達到步移景異,小中見大的景觀效果。

3、景觀配置影響的體現

中國現代景觀園林景觀配置設計中,植物種植以自然型與修剪整齊的植物配合使用,且采用孤植、對植、列植、叢植等形式外,還有一些規律性的做法,形成不同的植物配置層次。另外,植物與水體的配合,石頭限定的自然水面空間,假山、池沼的配合和花草樹木的映襯等景觀配置,營造出景觀的層次性。例如,萬科第五園,以竹為基調,配以連翹、雞蛋花、水石榕等,營造寧靜、飄逸的氛圍。在售樓處近處的竹子與中景的雞蛋花及遠景用規則種植槽限定的水生植物,構成遠、中、近層次豐富的景觀空間。

同時,盆景、盆景、盆栽等形式也是中國在古典園林對現代景觀園林,甚至是對現代生活的影響。曾經的室內室外、廳前屋后、軒房廊側、山腳池畔,如今,已進入各家各戶的庭院和陽臺空間,花臺已演變為現代的花壇、花境等形式。此外,現代景觀園林的植物配置由于設計手法的更新和植物配置多功能的要求,使植物配置形式有在平面和立體空間層次的營造上和常綠與落葉植物的搭配,使得現代景觀園林更加豐富。

其次,中國古典園林中在疊山理水方面對中國現代園林的影響。古人寄情于山水之間,很多私家園林與主人個人的性格志向有著緊密的聯系。

4、建筑群體的影響

中國古代園林除了有自然的趣味,還有密集的建筑,廳、堂、軒、館等。這些建筑力求達到自然與建筑的有機融合。在使山、石、水、植物和建筑之間協調融合時,順其自然、追求大趣,使人與自然十分和諧地溶入建筑環境之中,讓人們雖然身處有限的人造環境中,卻能夠感受到一種先天環境的無限情趣。然而,在現代城市中,建筑大都成為高樓大廈,建筑的龐大體量已經不足以淹沒于景觀園林之中。但是怎樣能夠很好的融合協調,使得建筑生在其中,并不破壞景觀園林的情趣,仍然是中國現代景觀園林中需要追求的天人合一。

結語

中國古典園林是中國現代景觀園林的精神所在,其造園思想精髓、空間設計的巧妙手法,景觀配置的多樣性、層次性,建筑生在園中的幻龍點睛作用,都是是現代園林設計的需要學習和借鑒的中華民族園林寶庫。中國景觀園林設計師應該積極地進行探索、研究中國傳統園林,置身其中,不僅僅是學習其造園手法,更重要的是提高自身文化修養,以更好的吸取她的造園精髓,保留其“人與自然的和諧”、“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思想。于此同時,要深入挖掘古典園林的現實意義,深入理解中國古典園林對中國現代景觀園林發展的影響,將其造園思想、造園手法、造園要素、空間布局形式等應用到更廣闊的領域,對中國現代景觀園林的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金柏苓. 理解園林文化。 中國園林, 2003 (4) : 51 - 53.

[2]周志議、龍春英、江婉平.淺談中國古典園林藝術虛實論,2007.35(6)

[3]丁燦.現代園林對中國古典園林設計觀念的揚棄,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