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心理學的起源范文
時間:2023-12-21 17:36:3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積極心理學的起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技工院校 新時期 學生管理
技工院校也就是為了給學生提高學習服務的場所,同時收集、整理、保護和傳播而成立的教育研究機構,具有開展集體教育和信息傳遞的平臺,具有科學研究服務與大眾服務的雙重職能。對于學生管理的成敗很大程度上都是取決于教師的管理理念,對于教師的自身素質也存在很大的問題,對于學生的管理如果只靠教師對學生進行管理,這也完全不能得到解決。搞好學生管理必須依靠全體同學發揮高度的積極性,要求學生進行更好的配合,技工院校可以很好地為廣大學生提供文化教育服務,為社會培養優秀人才,對于新時期技工院校如何做好學生管理工作,也就是現在重要的任務。
一、技工院校學生管理存在的問題
新時期技工院校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服務方式,提供了更加新穎和高校的教學,為學生提供了全面智能的學習系統。對于技工院校學生大部分的學生的文化基礎相對較為落后,文化素養和道德水平也是參差不齊,這也主要就是由于學生在入學之前,很多的學生都是在之前的學習基礎較差,缺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于人生的規劃存在問題,甚至還有很多的學生產生了厭學的心理。
(一)技工院校學生管理模式滯后
對于技工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很多的學校采用的管理模式相對比較滯后,對于社會不斷地發展人們思想觀念不斷地發生改變,導致傳統的管理模式不能滿足學生管理的需要,對于學生的管理也就嚴重不足,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達到想要的效果。同時在學習的時候學生獲取知識的時候都是通過老師的講解得來,沒有建立良好的管理團隊,對于學生的學習也就存在很多的問題。
(二)技工院校學生自身的問題
對于技工院校的學生很多都是對學習沒有抱很多希望的學生,他們自身也就存在很多的小毛病,缺乏紀律性,很多的學生不愿意被人管束,在學生的過程中缺少積極性。因此,在教學管理中課堂紀律很亂,導致學生學習效率很差,還有很多的學生由于受到家庭的影響,在心理上比較獨立,但是這些學生經不起物質的誘惑,在學校中這些學生也就會偷取他人的東西來滿足自己的需求,對于這些行為如果沒有有效的管理措施,也就會讓他們走上歧途,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也很難立足。
(三)學生管理工作的表面化
在技工院校中,在對學生管理工作中沒有很好地進行分工管理,對于學生干部很多都身兼數職,在對學生管理工作十分復雜,對于這種龐大的管理體系,導致很多的學生時候的自控能力較差,這樣也不適合學生的發展。對于這樣的管理很多都是對于日常一些事務性工作進行管理,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創新能力、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沒有更多的分析,導致學生的思想存在很多的漏洞,對于這樣的管理也就是處于形式化,同時還阻礙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二、技工院校學生管理理念的創新措施
新時期技工院校管理工作邁向科學化、規范化、合理化的管理中,給整個社會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文化效益,但是對于現階段的技工院學生校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通過對我國技工院校的調查分析,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不斷地完善技工院校學生管理工作:
(一)創新技工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理念
我國技工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受到多方面的限制,無法有效地調動管理工作者的積極性,也限制了技工院校的發展,很大程度減弱了技工院校的教學效益。為了能夠有效地彌補新時期技工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促進技工院校的發展,在學生管理工作中我們要實施以人為本管理理念,促進技工院校的管理質量。技工院校管理也就是以人作為管理對象,對學生進行民主化管理、非強制性和人性化的管理手段,將這些管理理念融入技工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同時也被稱之為柔性管理。也正是技工院校獨特的管理理念,有效地提高了技工院校學生管理效率。
(二)創新技工院校學生心理健康管理形式
對于技工院校一些學生心理素質相對較差,學生承受能力比較薄弱,在學習的時候偶爾受到批評也就會產生負面影響,這時候也就要求老師對學生進行全面的了解,注重學生心理健康的疏導,更好地提高學生心理健康和面對挫折的承受能力。對于學生的管理還要建立有效的管理體系,幫助學生及時的解決困難,加強技工院校文化的安全建設有助于提高技工院校的管理水平,通過實行文化安全建設理念促進技工院校的科學管理事業。由于學生自身素質問題,技工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也受到了巨大的影響,為了能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展,技工院校文化安全建設需要滿足技工院校學生學習所需要的發展空間,同時還要滿足技工院校學生心理健康管理的需要,更好的彌補技工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漏洞。
(三)創新技工院校學生管理工作方法
技工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技工院校發展的必要條件,對于技工院校學生管理工作方法的創新,也是技工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托,對于新時期技工院校學生管理創新必須創新工作方法,同時還要有效地借鑒現代管理科學,更好地滿足現代技工院校學生管理的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開展管理工作。對于技工院校學生管理工作要明確責任,讓學生管理者更好的激發其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也有利于管理工作的開展,新時期技工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評估手段也就需要我們運用科學的發展觀創新技工院校的管理理念,科學發展觀也就是要求我們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作為新時期的評估準則,并建立公平公正的評估體系。
三、結束語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技工院校學生管理的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對于技工院校管理工作也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技工院校學生管理對我國社會主義的文化建設至關重要,技工院校學生管理工作還要不斷地進行創新,將科學管理作為工作中的重點,使學生管理工作邁向新臺階。
(作者單位為衡陽技師學院)
參考文獻
[1] 董偉.淺談普通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J].科技致富向導,2010(30).
篇2
1、幼兒情況
我班原有幼兒36名,本學期轉班1名,插班生2名,現有幼兒37名。其中男孩:19名,女孩:18名。
本班幼兒通過上學期的學習,在體、智、德、美諸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進步,但有部分孩子性格較內向,不敢在集體面前表達、講述自己的意愿;還發現有一小部分孩子進餐習慣較差,有說笑及挑食現象。針對上學期存在的情況及現象,我班三位教師將團結合作,共同策劃、組織有利于孩子健康發展的活動,幫助孩子們改正缺點,發揚優點,共同營造適合孩子身心和諧發展的良好環境,為孩子的健康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2、家長情況
我班家長文化水平較高,素質較好,以大專、本科學歷居多,研究生學歷4位,個別家長只具高中文化。每位家長都能與班級配合,只有個別小朋友的家長由于工作原因不能前往幼兒園接孩子,由奶奶或保姆代接,與我們的聯系稍少些。
3、教師情況
園里本學期對我班教師配備進行了調整,給我們配備了一位新來園的老師。這對我班的工作是一個考驗,我們將幫助新教師以最快的速度熟悉幼兒,適應工作環境。
二、班級教育教學總目標:
1、促進幼兒身體健康地發展,增強幼兒的體質。
2、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發展幼兒認識能力,開發幼兒的智力。
3、促進幼兒個體的和諧發展,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和良好的行為習慣,發展幼兒的情感。
4、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培養人際效能力。
5、激發和培養幼兒對閱讀的興趣和愛好。
三、教育措施
1、品德教育方面
(1)繼續加強幼兒的常規培養。通過晨間談話、離班前談話等,向幼兒講清常規、要求,并采用多種形式對幼兒進行訓練,嚴格檢查常規執行情況,逐步培養幼兒能遵守各項規則。
(2)加強對游戲的指導,在游戲中培養幼兒之間的友愛精神。
2、智育方面
開展智力游戲,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思維能力。鼓勵幼兒多觀察季節變化及周圍人、事、物等。通過觀察,使幼兒加深對日常事物的認識。積極開展分享閱讀課題研究活動,以促進幼兒全面的發展。
四、家長工作
1、設立家長園地,介紹一些科學育兒的知識,反映班內一些情況和每周教學內容。指導家長創設教環境與生活環境,營造幼兒良好的家庭氛圍。
向家長提供幼兒生活、教育常識給予指導,定期了解家庭教育的情況。宣傳正確的保教思想,爭取家長對班級管理的理解,使家長能夠自覺抵制社會錯誤的教育輿論。
2、利用接送機會與家長多聯系,交換情況,進一步做好家訪,加強家園聯系、溝通。主動及時地與幼兒家長聯系,交流幼兒園內、園外的表現。
篇3
【關鍵詞】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管理;問題;對策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管理工作也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但是與此同時也面臨著新的挑戰,本文就其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措施做了詳細的探討。
一、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管理工作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1管理重心錯位
對于學生的管理是一項至關重要的系統工程,能夠很好地幫助學校維持正常的教學秩序,保證了學校育人管理的進行和教學質量的提高,積極地促進學風以及校風的建設,專注于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需求人才。學生管理這一項工作涵蓋了許許多多的方面,融合了黨政事務和教育管理等很多項目,從學校招生開始到學生的就業管理,從學生的獎懲到思想品德教育,每件事都需要恰到好處的處理好,甚至到每一個細節,非常繁雜,就目前來看,大多數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管理干部將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管理學生事務上,比如綜合測評、課堂評比、檢查學生宿舍等一些的較為繁瑣的事情,基本上沒有精力去思考學生管理的較為深層的問題,這樣就造成了好多人疏忽了學生管理的重要性,沒有技術含量的存在,覺得任何人都可以勝任這個工作,學生管理大部分只局限于解決表面問題、應付工作的狀態,根本沒有辦法滿足現代社會對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的要求,錯放了學生管理的重心,嚴重影響了學生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
1.2學校管理體制落后
有些職業技術學院并沒有深刻意識到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在教育中的地位,不注重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教育意識,只是一味的效仿其他綜合性大學的開放式管理模式,放任學生的行為,導致學生素質低下,時常發生打架斗毆和上網等許多不良習慣。
1.3學生管理工作者數量不足
在很多職業技術學院中,政治輔導員和班主任作為班級的基本配備,卻經常出現數量不足的現象,根本達不到教育部規定的200個學生配一名輔導員的要求,尤其缺乏專職人員;而且職業技術學院中保衛力量遠遠不夠,后勤管理工作不到位,大大限制了學生的業余生活,增加了學生管理工作的難度;很多學生管理工作服人員缺乏相應的經驗,不能很好的對學生進行良好有效的管理,管理是一門科學,而管理學生的工人員更需要強大的責任心和事業心,作為管理者應當面對學生隨時隨機應變,及時處理于他們復雜的心理和行為,目前大多數高校的教師年齡相對來說比較小,因此輔導員也越來越年輕化,在管理學生方面并不具備足夠的經驗和能力,需要長時間去積累,學生管理工作者的待遇和出路制度并不明確,不利于學生管理工作者提高自己的積極性。
二、解決學生管理工作存在問題的對策
2.1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才是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管理工作中的主體,學生作為被管理的對象,也是組成管理人員的重要部分,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管理必須對學生賦予充分的信任和尊重,保護學生的自益,激發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大部分有較強的叛逆心理,不喜歡收到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的約束,因此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管理工作者要很好地把握自己的分寸,積極引導學生們發揮自己的個性以及特長,主動參與各種社會活動和實踐,利用學生會和班干部的集體力量,給同學們起到示范性的作用。
2.2建立完善管理制度
要想改善學生管理,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學校要盡快整理現有的學生管理制度,廢除那些不符合實際情況,不能實際操作的規章制度;其次,學校要積極完善內部的管理規章制度,并且規章制度的制定要遵循以下幾點原則:一是“以學生為本”,就是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積極聽取師生的意見和建議,使規章制度更科學合理,并且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二是統一原則,規章制度的制定必須將法律法規作為根本依據,不能與之互相抵觸和沖突;三是公正平等原則,要確保學生享有應有的權益。
2.3重視學生管理工作隊伍建設結構合理
輔導員是學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實施者,要想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得到更好的提升,就要尤其注重建設班主任和輔導員隊伍的建設,學校要廣納人才,保證輔導員在具有較高的學歷的同時,還必須具備較高的思想素質和豐富的管理經驗。對輔導員要有合理的考核和獎勵方法,確保輔導員的工作效率和積極性;對于班主任隊伍的建設,學校要定期組織班主任以及其他的學生工作人員參加必要的業務培訓,并開展不同形式的針對管理學生方法的研討會,不斷探索更新管理學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思路。
三、結論
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管理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并且將學生培養成社會需求型的人才是每一個職業技術學院的核心目標,因此,職業技術學院必須重視學生管理工作的各種問題,為學生們的正確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永波.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初探[J].民營科技,2010(10)
[2]曲曉杰.新時期高職學生管理工作模式的解構與重構[J].管理學家,2011(8)
篇4
關鍵詞 高校 學生組織 管理 創新性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z.2015.02.083
Take 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Yanshan University for Example to Explore Innovative Mechanisms of Student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LIANG Mingwei
(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Yanshan University, Qinhuangdao, Shandong 066004)
Abstract As the main carrier and of the weather vane of campus culture and, the work management model of student organizations should keep pace with times and adjust constantly to adapt to changes of new situation.This paper takes the student organizations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in Yanshan University for example, learning from the management methods of modern enterprise, elaborates the innovation of student organization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from four perspectives: the setting of shared vision, working process of the organization, recruitment and training,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rewards and punishment.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udent organizations; management; innovation
作為學生自我管理與服務的組織,高校學生組織具有固定的組織結構,并且權責分明,發揮著教育、穩定、中介的作用。因此,做好學生組織的管理工作,對高校的穩定和學生的成長有著深遠的意義。
如果把廣大學生看作消費者,把學生組織視為一個以服務、教育、管理學生為主的生產部門,把每次開展的具體活動看作一種產品,那么學生組織管理與現代企業的管理運營就有很多共同和相似之處。因些,對于學生組織的管理,我們可以借鑒企業的經營模式進行管理,打造創新型和學習型學生組織。設定共同愿景,倡導自主管理,制定完善的培養機制,引導學生組織成員養成不斷學習、不斷創新、不斷進步的意識。
燕山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目前有本科學生會、研究生會、希望藝術團、科技協會、青年志愿者協會、學生黨務中心、陽光服務站七個學生組織,學院較大,學生組織規模較大,人員眾多,要想實現各類學生組織的良性運轉,就必須進行管理模式的創新。我們的創新之處在于:
1 立足管理心理學的角度,引入“參與式管理”的概念,建立學生組織發展的共同愿景
當今形勢下,各學生組織既相互聯系又各自獨立,都有自己的工作領域和組織利益,因此在工作中必然會產生一些矛盾和問題,影響工作成績最大化的實現,所以,如何溝通協調各組織之間的關系,使之更好的交流合作,為共同目標的實現而奮斗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這個問題上,電氣工程學院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立足管理心理學的角度,引入“參與式管理”的概念。學院團委統一召集各學生組織負責人進行交流學習和思想大討論會議,在充分溝通討論的基礎上制定學院學生組織發展的共同愿景,并將其寫入每個學生組織的目標和制度中,同時明確理清在共同愿景下各組織應做出的努力和貢獻。這種參與式管理既能對組織產生激勵,又可以為學院總體目標的實現提供保證。
2 在學生組織工作過程中,引入項目化管理的概念,將部門負責制和項目競標制結合起來
雖然各學生組織的工作內容側重點和分工不同,但工作的基礎都是把本組織份內工作做好,因此“部門負責制”是學院學生組織開展各類活動的前提。各組織可以力爭把自己所開展的工作、活動做優、做強。但僅有部門負責制,各組織工作內容容易相同或相似,缺少創新性和挑戰性,長此以往,組織內成員容易產生疲憊和倦怠心理,影響其積極性和主動性的發揮。而項目競標制則是解決這問題的一種有效方法,讓每個想鍛煉和想創新的組織或部門都能有發揮的平臺。競標項目在學院學生組織管理中意義重大,需要全院各類學生組織積極參與、全力支持,一旦某一學生組織最終競標成功,就可擁有學院所有學生組織的指揮權和決定權,統一協調各學生組織,將自己的想法付諸行動,競標不成功的組織則需要全力支持和配合。競標成功的學生組織在活動執行前要有活動方案,在競標會中要闡述自己的方案,根據其可行性、效果、效益進行評價。競標成功與否,其標準一定要明晰:如方案的完整性(如:時間、地點、參加人員、任務安排、組織流程、預算預案等)、可行性和預期效果,通過無記名投票,少數服從多數,決定競標方案。如果競標成功的方案并非最好,這時,就需要指導老師及時對競標過程進行分析、引導、糾偏和完善。競標制將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相結合,有效地調動了各學生組織的參與性和積極性。競標成功的學生組織,要及時召開協調動員會,對中標方案進行討論修改完善,并統一協調安排各學生組織在此項目中承擔的工作。
3 充分運用人力資源管理理論進行組織管理,完善學生組織成員的招聘、面試、培訓和考核制度
(1)招聘。每年9月份開學是各組織納新階段。組織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個人,一個組織在招聘時要首先對組織的現狀進行評估,然后確定招聘需求,根據具體需求進行招新。招募新人時,通過用海報、廣播、微信、人人網、微博、博客、現場招聘、宣講會等多種途徑進行宣傳,可以有效提升組織的整體形象。現場招聘時,招聘人員必須要有良好的精神風貌,并注意文明用語,在細節上要體現出學生組織的專業化和品牌化,面試程序的規范化、公正化和招聘進程的完整性,這樣才能吸引更多優秀的學生加入組織。
(2)面試。學生組織要根據組織內崗位的需求來確定面試的題目和要求,如應聘宣傳部,就要根據宣傳工作職責進行,具備一定的繪畫才能或美術功底的學生可以重點考慮。對于秘書部的成員,面試可以設置上機題目等。面試過關的學生將安排一個月的實習觀察期,學生可以對組織進行親身了解,組織也可以考察了解學生。這種雙向選擇,可以降低組織和個人的風險。考察期結束,最終根據360度評價來決定學生的去留。
(3)培訓。組織每年要對于進入組織內的新人進行充分的培訓。培訓的內容包括:學院學生組織發展的共同愿景、組織的歷史、文化、各項制度,組織成員相互介紹,組織凝聚力培養等。培訓的類別涉及:技能培訓、專業培訓、素質培訓。在此期間,可以借助迎新歡迎會,促進新生和老生感情,還可以通過迎新會發現優秀的人才,有才藝的學生。此外,還可以將一些素拓活動穿插在培訓期間,加強組織的凝聚力和親近感。請已經離校的優秀學生回校分享自己的成長經歷,對此,學生好評如潮。培訓完畢后,可以設計一些題目來檢驗培訓效果。在平時的管理和指導中,要鼓勵學生在積極思考的基礎上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使學生組織成為有生命力的創新高效團隊。
(4)考核。對于組織成員的考核每個學期進行一次。考核采用360度評估,普通學生、本組織內干部和其他組織成員、老師共同組成評審團對學生進行評價。考核成績優異的,學期末為“優秀個人”、“優秀學生干部”。對考核不過關的同學提出警告,并要求進行整改,整改后仍不合格者將清退出組織。這樣可以有效提高組織內成員的積極性和前進動力。
4 依據激勵理論,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學生組織的測評考核制度和獎懲制度
若要在學院內部形成競爭向上、積極進取的氛圍,必須在學生組織的管理中引入激勵機制,完善測評考核系統和相應的獎懲制度。
首先,明確學生組織成績考核方式。學院學生組織的考核方式采用問卷考評和學生組織負責人學期末述職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兩種考評方式所占總成績的比例分別是70%和30%。在進行考評時,首先在學院內部按年級比例下發考評問卷,進行問卷回收后,核定各組織的問卷分數;然后由各學生組織負責人在每學期的期末對本組織的各項工作進行總結,形成述職報告,并以PPT展示的形式集中進行展示評比,由學院普通學生、各學生組織代表、學院教師共同組成評審團,對學生組織一學期的工作情況進行考評打分。綜合兩項得分,獲得每個學生組織的最終得分。
其次,需要構建學生組織獎懲相關的制度和體系。根據學院實際情況,每年度召開一次學生組織活動總結及獎懲大會,對于每學年兩次考評平均得分在90分以上的學生組織授予“年度優秀學生組織”稱號,并將該組織的下一年度的活動經費上調20%,對于兩次考評平均得分在70分以下的學生組織提出批評和整改意見,限期整改,并將其下一年度的活動經費下調20%。
再次,需要進行及時反饋。考核和獎懲制度是學生組織發展的風向標,如何保證考核和獎懲制度的科學性和可行性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我們在考核和獎懲的過程中就需要進行及時的反饋,以便在反饋過程中發現考核和獎懲過程中的問題,增加測評的信度和效度,科學完善述職環節的評委構成,以提高考評的準確性,更好的發揮獎勵制度的正強化作用和懲戒制度的負強化作用,對學生組織進行有效激勵。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禮貌原則;體現與違反;商函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禮貌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在交際中自覺遵守的一種行為規范。對于人們如何使用禮貌,比較有代表性的研究是Lakoff和Leech的禮貌原則。運用這兩種禮貌原則探討商務英語信函用語時,可以發現,商函中大部分的言語表達都遵循了一些基本的禮貌原則,但由于商業活動的特殊性,有時為了促成彼此的合作或者爭取最大利益,人們也會故意違反這些原則。通過歸納總結商務英語信函中這些體現或違反禮貌原則的常規性言語表達,可以給教學帶來啟發,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在商英信函中禮貌原則的使用和表達方法,提高他們的商函寫作水平和交流能力。
1 Lakoff的禮貌原則
美國語言學家Lakoff從行為主義心理學的角度出發,依據人們對行為的心理反應是否愉悅這一標準,定義了禮貌的三個基本原則(politeness rules):規則1 :不要強加于人;規則2:給對方留有余地;規則3:增進彼此之間的友情。[1]規則1 的意思是說在交際中,人們往往通過較為婉轉的語言表達來避免受話人感到自己在把個人意愿強加給對方。規則2尤其適用于交際雙方比較平等的情況下,例如商務活動中的買方和賣方,發話者會使用比較緩和的表達方式給對方留有選擇和拒絕權。規則3在商務信函中則體現得并不多。
2 Leech的禮貌原則
英國語言學家Leech在上世紀80年代提出了禮貌原則(politeness principle),由六條準則組成:準則1:得體準則;準則2:慷慨原則;準則3:贊譽原則;準則4:謙遜原則;準則5:一致原則;準則6:同情原則。[2] 準則1的意思是盡量減少對他人的損害,多強調對他人的益處。準則2與準則1相對,表示盡量減少自己的益處,多強調自己所付的代價。準則3是少貶損他人,多稱贊他人。準則4是少表揚自己,多批評自己。準則5是減少與他人觀點上的不一致。準則6即減少自己與他人感情上的對立。[3]在商函中,可以找到不少對得體準則和慷慨準則的遵循,以及對謙遜準則的違反,然而贊譽、一致和同情準則在商函中體現得較少。
3 商英信函中禮貌原則的體現
運用兩位學者的禮貌原則分析商務信函用語時,可以找出許多符合部分禮貌原則的常規性表達。掌握這些表達方式對提高學生的商務英語信函的寫作水平十分有幫助,下面的語言實例均選自《外貿英語函電》[4]。
3.1 Lakoff禮貌原則體現之一:不要強加于人
禮貌原則之一就是避免讓受話人感到意愿被強加。在商英信函中,為了避免這點,發信方應少用指令性的言語,而多選用間接或者委婉的語句。比較常見的表達有以下四種:
(1) Can/Could/May: Can you please send us some samples and quote your lowest FOB price? (請
問你能寄給我們 一些樣品并且向我們報你們的離岸價嗎?) May we suggest that you contact the company directly? (我們可以建議你們直接聯系公司嗎?)
(2) We wish/hope: We wish to draw your attention to a special offer which we have made on it.
(希望你們能注意到我們所提出的一個特別的報價。) We hope you will appreciate our position. (希望你們能理解我們的處境。)
(3)We would appreciate/be obliged/be grateful: We shall appreciate it if you can send us a brochure and sample book by air immediately. (如能立即航寄一份說明書和一份樣本,不勝感激。) We shall be obliged if you will send us a copy of your latest catalog and please quote us for the supply of the item listed on the enclosed enquiry form. (如果你們能給我們寄一份你們最新的產品目錄的拷貝并提供查詢表格上所列商品的報價,我們將不勝感激。)
(4)We take the pleasure of/shall be pleased to/should be glad to: We should be pleased if you would respond to our request at your earliest convenience. (如果你們能盡早回復我們的請求,我們將十分高興。) We’d like to thank you for your letter of June 7 offering your services and should be glad to discuss the possibility of expanding trade with you. (我們想感謝你在六月七日的來信中表示愿意提供服務,并很高興能與你方討論進一步擴展貿易合作的可能性。)
以上是四種避免將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對方的表達方法,例如選用can, could或may等助動詞引導的疑問句比起使用帶有指令性色彩的祈使句,語氣上要緩和很多。又如在表達請求時,加入“希望”、“將不勝感激”及“十分高興”等修飾語后,大大降低了請求的強迫性,利于對方心理上的接受。
3.2 Lankoff禮貌原則之二:給對方留有余地
商業合作中,買賣雙方的地位往往比較平等,在提出請求時,比較禮貌的做法之一就是給對方保留拒絕的余地。這一類比較典型的用法是用wonder來引導:We wonder whether you can accept our proposal of payment by CAD on arrival of goods. (我想知道你方能否接受我們在貨物到達之后交單付款的提議。) “想知道”意思上就等同于沒有強迫對方接受,給對方保留了接受或者拒絕該提議的可能性。
3.3 Leech禮貌原則之一:得體準則。
少讓他人的利益受損,多讓他人獲益是得體準則的內容。此處的典型表達方法是You-attitude:即商務信函中常見的一種以代詞you來做主語的表達方式,它主要是為了突出對收信者的利益的尊重和維護。[5]也就是說要從對方的角度出發來陳述事實或表達請求。下面是兩組例子,體現了從不同角度描述同一件事情的不同效果:(1)You will earn 2 percent discount when you pay cash. (若現金支付,你能享受百分之二的折扣。) 比較:We allow 2 percent discount for cash payment. (現金支付時,我們允許百分之二的折扣。) (2)Depositing money with us, you earn high dividends. (把錢存在我們這里,你會得到高股息。) 比較: Depositing money with us, our bank pay you high dividends.(把錢存在我們這里,我們銀行會付給你高股息。) 同樣的事實和意思,卻因為表達時選用的主語不同,體現出了不同的效果。選You為主語,是完全以對方為出發點的表達,充分體現了多讓他人獲益的原則,不僅得體禮貌,而且還利于對方接受發函者的提議。
3.4 Leech禮貌原則之二:慷慨準則。
盡量少讓自己獲益,多讓自己的利益受損是慷慨準則的內容,同時也可以看成是得體準則的另一面。為了達到多讓自己的利益受損的效果,發信方常會使用英語里形容詞的最高級或是選用與“exception”(例外)這個詞有關的短語來強調對自己利益的損害,例如:(1)It is the lowest price that we can offer you now. (這是我們可以給你提供的最低價格) We’ll give you our lowest quotations and try our best to comply with your requirement. (我們將給你方提供我們的最低報價并會盡最大努力去實現你方的請求。) 形容詞的最高級所描述的“提供最低價格”充分體現了發信方對自己利益最大程度上的損害以及維護對方利益的態度。
又如:(1)Although your price is below our level, we accept, as an exception, your order with a view to initiating business with you.(盡管你方的價格低于我們的水平,但是為了與你們開展業務合作,我們此次破例接受你們的訂單。) In compliance with your request, we exceptionally accept delivery against D/P at sight, but this should not be taken as a precedent. (依照你們的要求,我們這次破例接受即期付款交單,但下不為例。) 通過使用“破例”這類詞匯表達,發函者也很巧妙地突出了自己為了和對方實現成功的商業合作而做出的利益讓步。
4 商英信函中禮貌原則的違反
在商務信函中多貶低自己,少稱贊自己是謙遜準則的內容。[6]商務信函中常體現出對此準則的違反,并多見于在建立貿易關系時的自我介紹中。這種情況下,發信方不但不會貶低自己,反過來還會使用許多肯定的表達來描述自己公司和產品的優勢。違反禮貌準則的原因是為了成功地建立合作關系。例如:We are one of the largest computer manufacturers in our country and have exported the products for about 10 years. (我們是我們國內最大的電腦制造商之一,而且產品出口國外已經有十年多了。) We trust that the superior quality, attractive design and reasonable price of our products will surely enable us to defeat the competitors. (我們相信我方產品的優良質量、吸引人的設計、合理的價格定能擊敗競爭對手。) Our customers are always satisfied with our products and service after selling. (我們的顧客一向都對我們的產品和服務非常滿意。) 在上述三個例句中,發信方都選用了贊譽性的表達來突出自己的優點,雖然是對禮貌原則的一種違反,但對爭取對方與自己建立貿易關系卻起了很好的促進作用。因此,在商務信函中出現違反謙遜準則的原因多是出于建立良好商業合作的現實目的。
5 教學啟發
作為商務活動重要的溝通媒介之一,商務信函這一特殊功能使其語言具有禮貌性的表達特點。[7]教師在講授商務英語信函的寫作時,可以根據禮貌原則的理論和相關言語表達給學生進行一些系統性的講解和對比分析的探討。例如:
5.1 介紹和探討禮貌原則的內容。
給學生介紹一些簡單的理論知識有利于學生更全面地分析商業信函中的禮貌性原則,同
時可以引導學生對禮貌原則的使用和產生做一些探討。引導學生思考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禮貌原則的使用有什么異同;以及在商務英語信函的交流中,為什么會出現遵循或違反禮貌原則的現象。
5.2 引導學生歸納禮貌性的言語表達。
除了給學生提供一些常見及典型的言語表達之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在課余時間里收集商務英語書信,然后對其語言進行歸納分析,找出更多體現禮貌原則的語言表達方式。這種發現式學習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更牢固地記憶語言和靈活地運用,也利于學生提高商英信函的寫作水平。
5.3 對比分析中外商業信函的禮貌原則。
語言的內涵因著使用者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禮貌原則的內容也同樣受到不同社會和文化背景的影響。對比分析中外商業信函中禮貌原則的異同不僅有其現實意義,更可使學生更好地使用書面語進行商業領域的跨文化交流。
6 結語
禮貌用語是商務英語信函的重要特點之一,Lakoff和Leech所總結的禮貌原則給人們提供了一個系統分析商英信函語言特點的工具和視角。因著商業目的不同,商英信函也會相應地出現體現或者違反禮貌原則的語言現象,總結歸納這些不同情況下的常規性語言表達對商務英語信函的教學有著實際的意義與啟發。
參考文獻
[1]李捷,何自然,霍永壽.語用學十二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 Leech G.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M]. 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 1983
[3]劉潤清.關于Leech的“禮貌原則” [J].外語教學與研究,1987(2):44
[4]鄭文玲,肖揚軍.外貿英語函電[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
[5]潘麗紅.You-Attitude禮貌原則下的英文商務信函寫作[J].職教論壇,2007(16):48
[6]裴倩倩.禮貌原則與商務信函的句式運用[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1):50
篇6
當前,我國職業教育學生管理工作還存在著許多缺陷,學習借鑒新加坡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的優秀做法,不斷轉變學生管理觀念,創建出符合中國特色的職業院校學生管理模式顯得尤為重要。
全景掃描:新加坡職業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特色
新加坡的迅速發展與其職業教育發展密切相關。職業院校培養出大量具有較高素質的技術工人,為國家經濟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撐。這其中,職業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功不可沒。新加坡的教育理念非常超前,教育的目標不僅僅是培養科學家,同時也是培養技術工人,所以,新加坡的職業教育程度比較高,培養出了大量的既有較高素質的技術工人,職業院校成為許多中學生的首選。新加坡職業院校學生管理上適應時展的要求,可以使學生能夠放眼世界,關心世界,并且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作準備,在教育過程中,關注對通才的培養,不斷地發掘學生的潛能。
新加坡職業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目的不是管理,而是強調服務。新加坡職業院校基本上都設置了學生管理中心。班級管理主要采取兼職班主任的方式,通常情況下班主任也是學校的專業教師,為學生提供學習輔導和日常事務的幫助。學校通常都具有較高的信息化水平,學生基本上可以利用網絡完成各種日常事務的辦理,因此,班主任在事務性工作上所消耗的精力比較少,主要關注學生的成長。職業院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上也進行了很多努力,營造了良好的教書育人環境。同時經常組織一些大型活動,比如,聘請優秀校友或者在專業技能競賽中獲獎的學生為在校學生進行講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夠不斷進取。在學生道德教育管理方面,新加坡職業院校的主要做法是充分地利用社會力量、學校氛圍和專門的指導課程。在課程設置上遵循新加坡政府的要求,在課程中宣傳誠實守信、熱愛國家、創新進取等積極的思想。例如,新加坡一些職業院校開設的國民教育課程,和我國的思想政治課程類似。國民教育課程屬于必修課,要求學生必須及格。通過國民教育課,可以增強國家的凝聚力、提高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等。
新加坡職業院校的學生管理模式比較完善。與新加坡嚴格的法制一樣,制定了非常嚴格的“法、理、情”的原則。如果學生考試作弊一次,就會將該學生本學期的全部課程考試成績取消。在校園里看不到任何廢棄物,如果學生的行為破壞了環境,違反了公共道德,該學生就會被學校進行嚴厲的處罰。
新加坡職業院校的教育制度也非常嚴格。如果學生沒有通過考試,由于各種原因使學業耽誤了,就會被退學。學校的補考、重修的次數比較嚴格,沒有任何余地。這正好和我國職業院校的學籍制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國的做法是,學生不及格可以補考,補考一次沒有通過,還會有很多次重新考試的機會,一直處于一種難進易出的狀態。
新加坡職業院校課外活動的條件和設施都非常完善,從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學校有各種學生社團,為學生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并且有專門的教師對社團活動進行管理。學生可以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參加其中的一個或兩個社團,通過社團的各類活動不斷地提高自身技能,并且豐富課外生活。一些職業院校也開展了大型的職業技能競賽,從而為學生的職業技能發展起到非常關鍵的導向作用。技能大賽不僅豐富了校園文化,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加了學生的實踐能力。一些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在導師的指導下積極努力,不斷地提高了專業水平。
由此可見,新加坡的職業教育發展比較早,新加坡的職業教育在發展的過程中,具有一套非常有效的職業教育制度,在學生管理工作上也具有自身的特色。目前,我國職業教育雖然規模不斷增加,但是由于職業院校的生源質量比較差,原有的學生管理制度已經無法適應當前的實際情況,職業院校學生管理效率不高,職業院校學生管理教師缺乏較好的服務意識,為了能夠開創職業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新局面,職業院校學生管理工作者應該借鑒國外職業院校先進的學生管理理念,切實提高我國職業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水平。
啟示與借鑒:我國職業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發展
我國職業院校盡管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但是在觀念、素質教育、創新能力培養、管理評價制度、師生交流上還存在很多缺陷。借鑒新加坡職業院校在學生管理工作上的成功經驗,對于不斷完善學生管理工作模式具有重要意義。
不斷更新學生管理觀念,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在學生管理工作中,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原則,根據學生的實際特點,不斷地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使學生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職業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應該堅持“一切為了學生”,各項工作都把學生放在首要位置,在培養的過程中應該不斷提高學生意志力、創造力。應該關注學生發展的需求,職業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者應該想學生之所想,盡可能地滿足學生的需求。
提升職業院校素質教育水平。我國職業院校應該不斷提高學生的素質,完善素質教育的水平,以提高學生職業素質為學生管理的關鍵目標。我國應該借鑒新加坡的一些優秀的管理方法,把素質教育進行細化,使學生能夠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地學習。可以開展一些大型的活動,比如,進行素質拓展活動,組織學生參觀大型歷史展覽館,召開各種模范人物的報告會等,這樣就能使學生有參與其中的積極性,在實踐中獲得了素質的提升。
構建創新實踐平臺,全面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學校應建立學生創新實踐基地,開展各類技能大賽、科技作品競賽、創業競賽等,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根據新加坡職業院校的做法,我國職業院校可以為學生提供項目開發的機會,通過老師的指導,使學生進行實際的項目研發,進行產品設計、試驗,從而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成為企業歡迎的優秀人才。
建立完善的學生管理評價制度,加強學生管理的力度。制定嚴格的評價制度。比如,建立嚴格的考勤制度,通過考勤統計及時地考查學生的上課情況,并且制定相應的制度。例如,當一個學生的缺席率達到了10%,就給予嚴重警告,班主任要及時和該學生進行溝通;當缺席率達到了15%,就取消該學生參加該課程考試的機會。
篇7
關鍵詞:社區醫院;物聯網技術;遠程監護;心血管患者
引言
心血管疾病已經成為全球人民共同關注的焦點問題。心血管疾病已經成為威脅人類健康和生命的主要殺手。心血管疾病具有突發性、危險性的特點,所以對患者進行日常的監測和管理非常重要。因此,將物聯網技術引入到心血管患者的遠程信息化監控與管理,可以實現其管理的信息化。針對心血管患者的監護需求,設計本系統指導社區醫療人員的日常監護工作。
1 系統總體結構設計
由于家庭病房監護系統需要對患者的進行長期監護,并積累這些長期的監護數據,本系統總體結構主要包括社區服務器管理軟件、監護設備數據傳輸模塊、遠程監護終端、中心服務器,如圖1所示。
圖1 系統總體結構圖
數據傳輸模塊:實時采集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主要生理參數,同時繪制相應的波形圖,包括心沖擊圖、脈搏波、呼吸波等;并發送至本社區的數據庫系統。
數據管理模塊:服務器收到發送過來的數據以后,使用管理軟件對數據進行解析,并在相應的管理目錄下存放解析結果,最后將更新數據提交至數據庫,對系統數據庫進行更新。
數據庫:數據庫保存著整個系統的數據信息,包括醫生、社區、患者的基本信息等。
遠程終端:滿足各類用戶的不同需求。例如,醫生通過工作站軟件,可以查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相關數據,分析、診斷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據此提出反饋信息;而心血管疾病患者則可以通過客戶端來查看自己的留言和體征報告等。
2 社區醫院病房監護網絡數據傳輸流程
終端設備實時采集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理數據,借助Socket通信技術,將數據傳輸至服務器,從而保證數據的實時性;而醫生則可以利用客戶端從社區服務器上下載最新的數據,此時社區服務器發揮數據中轉的功能。優點是可以大大減輕中央服務器的網絡負擔,并避免終端設備直接處理客戶端數據請求的事件發生。圖2為系統的數據傳輸流程框圖。
3 結論與展望
基于物聯網技術的心血管患者遠程監護系統的設計與應用推廣,能夠實現對心血管患者遠程的全天侯監視,可以實現對心血管患者情況的追蹤,并根據專家系統的診斷意見,進行早期的干預,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提高生活水平與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孫筱璐,孫妍,王國干.遠遠程監測對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應用價值[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14,23(4):37-40.
[2]蘇麗敏.基于ARM的心電遠程監護終端的設計[D].鄭州大學,2009:15-17.
[3]Shiliang Luo,Xu Lu,Lianglun Cheng. TSOIA: An efficient node selection algorithm facing the uncertain process for Internet of Things[J].Journal of Network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s,2013,36(2):738-743.
[4]周巍.高危心臟病人的遠程心電監護系統中下位機軟件設計及電壓縮算法研究[D].復旦大學,2009:38-40.
[5]Kostas E. Psannis, HEVC in wireless environments, Journal of Real-Time Image Processing, June 2015.
[6]常耀斌,徐青青,方若潔.心功能遠程監護系統設計與實現[J].互聯網天地,2015(9):7-10
[7]楊寧,任付先,司定然.心臟遠程監護系統對心律失常的診斷價值和臨床意義[J].中國現代醫生,2015,3(15):3-6.
[8]H.Azamathulla,Z.Ahmad,Aminuddin Ab.Ghani. An expert system for predicting Manning's roughness coefficient in open channels by using gene expression programming [J].Neural Computing and Applications,2013,23(5):1343-1349.
[9]葉勝業.心臟遠程監護系統對心血管疾病的臨床應用分析[D].南方醫科大學,2012,11(12):6-8.
[10]廖學峰.基于物聯網的遠程心血管疾病監護系統研究與設計[D].南方醫科大學,2012:24-25.
[11]肖倩,鄧見光,袁華強.基于無線傳感網絡的手機實時醫療監護系統[J].電子設計工程,2013,21(22):21-24.
篇8
關鍵詞:高職院校;人力資源管理教學;必要性;作用;創新;建議
G717
一、高職院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教學創新的必要性
市場經濟的完善發展,人力資源管理已然成為企業戰略發展管理的重要內容,加強人力資源管理是實現企業戰略目標的重要途徑。基于上述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性,使得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高素質人才需求日益增加。雖然高職院校人才輸出量大,但是精細化程度低,使得這類人才難以達到企業期望,因此必須加強高職院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教學的創新。此外高職院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學生不僅要懂管理,還要懂得人力資源如何科學管理,運用管理學、經濟學、社會學、倫理學、統計學等多學科理論,運用計算機技術操作來解決企業戰略管理中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因此為了提高高職院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學生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必須創新高職院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教學的教育理念、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等。
二、加強高職院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教學的作用
1.加強高職院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教學是提升高職院校實踐教學水平的需要。高職院校向社會輸出的是應用型人才,這種教育模式對于企業來說具有很大的實用性。以市場為導向的教育理念成為高職院校的全新的教育模式。在教學中,高職院校能夠將企業作為切入點,使得學生在進入企業后,實現由學到用的零距跨越。因此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學更是將企業導向作為常態化教育手段,培養適合企業發展的管理學人才。
2.加強高職院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教學是加強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能力的需要。管理學人才進入企業后,需要在管理崗位上發揮一技之長,為企業的可持續戰略注入新的生命力。因此,在人力資源管理課程中,學生能夠更好的了解企業運作的模式,懂得企業人力資源配合與調動的實際意義,從而提高學生運用管理學理論進行現場管理的能力,正確面對自己的工作崗位,從而在學習階段進行更加充分的準備。
3.加強高職院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教學可以完善高職院校的教育體系。在管理學體系中,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是重要的一環,為高職院校管理學專業的內涵提升作用很大。高職院校在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學方面時間雖短,但卻增加了學生管理學的專業知識內涵。而且,由于開設了人力資源管理課程,高職院校的教育體系得到了完善,一改過去單一的專業課程限制,為學生的就業創造了更多的機遇。
三、加強高職院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教學創新的建議
1.應用多種教學方式合理開展理論學習。高職院校的目的是培養實用型人才,但理論學習也非常重要,其是實踐應用的動力源泉。人力資源管理教學創新需要以理論為基礎的,理論學習是學生主觀能動性的依托。因此,在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學中,要改變單一的理論教學為多樣化的理論教學,不同內容不同方式,不同情況不同方法,構建多元化的理論教學模式。難點內容教師要根據教學經驗深入剖析,并不斷強調來強化學生的記憶。對于普通內容,可以給學生一定的自由空間進行小組學習,任務驅動法學習、合作學習、集中法學習等等,使得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增強。
2.及時更新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人力資源管理理念隨著社會的不斷前進而不斷更新發展著,為了適應時代的需求,具有戰略意義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模式等需要不斷引進高職院校教學中去,才能現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的與時俱進,為學生提供新鮮而及時的知識、方法來更好的服務于社會。因此,在選用教材時只能在知識結構相對合理、理論知識點相對完整中選擇最適用的。在知識經濟的大背景下,教師就必須站在時代的最前沿,不斷充實自己,將必要的新理念、新知識、新方法補充到教學中來,開闊學生的眼界。
3.健全人力資源管理教學管理制度。制度具有引領和規范的作用,高職院校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進行認真的研究和探索,健全人力資源管理教學管理制度,發揮制度的引領和規范作用。健全有效的激勵制度,引領優秀教師主動探索實踐教學規律,以提高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教學質量。要建立和健全實踐教學質量保證和監控機制,對期末考試、論文指導、實踐指導等環節制定規范的標準和考核評價辦法,以保證實踐教學的規范化和科學化。
4.運用實例教學法創新高職院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教學。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學的特點是實踐中滲透理論,理論中滲透出實例。因此,高職院校需要加大資金投入來構建實踐平臺,走出校園與企業進行溝通搭建校企平臺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在實際情況不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實例引入教學中,而且可以將校園內人力資源管理的實例進行講解,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例如企業競選上崗的實施案例,校內學生干部競爭上崗的親身經歷等,這些都是人力資源管理與實踐結合的最好例證。通過這些例證的全程解讀,學生能夠切身體會到人力資源管理的內涵和實踐意義,從而能夠更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5.應用情景模擬教學模式創新高職院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教學。模擬教學是實踐教學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學創新中具有提升學生實戰能力的作用。比如教師可以給學生設定一種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氛圍,通過角色扮演來消化相關理論并用于實踐,提高學生的實踐運用能力,當然教師要對學生在情景模擬中的表現進行分析,及時調整學生運用人力資源知識的方向。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針對目前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之間存在的脫節現象,高職院校以市場為導向,就要從市場需求出發,在管理學中將人力資源管理課程進行創新培養出對社會有用的管理學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小艷.淺淡高職院校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的教學改革[J].商,2015(06)
篇9
關鍵詞:西方心理學;后現代心理學;積極心理學;進化心理學
一、當代西方心理學的三種新取向
1.后現代心理學
在科學心理學成立之后,心理學研究就進入了現代主義取向階段。雖然現代主義取向一直處在派系林立、紛爭不斷的格局當中,但是依然擁有共同的內容,也就是重視科學價值、信奉經驗主義、注重科學方法、個體中心地位。而后現代心理學對以上內容予以深刻批判。其一,反科學至上論。對于科學主義心理學而言,其主張的就是運用科學方法追求真理,即使人文主義心理學和科學主義心理學相對,也不反對科學價值。而后現代心理學對此提出了深刻批判,認為科學方法本身就具有爭議,更不要說去證明什么。其二,反個體中心論。針對現代主義心理學而言,其更加重視個體心靈及理性,將個體當成是行為發生與解釋的核心。而后現代心理學認為此種行為是一種盲目的“自戀”“自大”的行為。
2.積極心理學
在積極心理學中,科學心理學主要承擔三項使命:一是,治療人的心理疾病或者精神;二是,發現并且培養具備非凡才能的人;三是,幫助普通人過得更加充實幸福。而自二戰以后,西方心理學的研究重點就放在了心理問題方面,如性犯罪、婚姻危機、心理障礙等,逐漸成為了一種類似病理學的學科,為此,積極心理學也叫做病理性心理學。與后現代心理學批判現代心理學不同,積極心理學是對二戰后西方心理學中消極、悲觀取向的批判,在其理論構建與發展中,依然繼承了科學主義心理學、人文主義心理學的很多內容。
3.進化心理學
西方心理學起源主要分為兩種傾向:內源決定論、外源決定論,對于進化心理學而言,其主要就是對這兩者的批判。其一,進化心理學對內源決定論予以批判,在認定心理機制為社會行為的基礎上,并不認同內源決定論的觀點,即心理現象并非受到某種內驅力或者本能驅使,而是心理機制與環境互相作用的結果。其二,進化心理學對外源決定論予以批判,在外源決定論中,認為人生來是一張“白紙”,在后天環境、社會的影響下,出現一些行為。而進化心理學認為,在此基礎上得出人的心理源于環境、社會的結論是不合理的,實際上,人的心理與生理機制不是同時出現,而是在人的發展過程中進化的結果。
二、當代西方心理學三種新取向的比較
因為當代西方心理學三種新取向起源于不同的思想派別,其對現代心理學批判的切入點與側重點也是不同的。
后現代心理學擺脫了現代主義心理學的內源決定論與外源決定論,認為心理既不是存在內部,也不存在外部,而是存在人和人之間,是人際交流的產物,是出現社會關系的結果。此種將心理定位為社會人際交流、話語建構解釋心理的觀點,更加重視心理的社會屬性,對擺脫西方心理學的個體主義傾向有著積極意義。
對于積極心理學而言,從探討人生意義角度分析,它提出了一種包容性的人性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心理學范圍;從心理學方法角度分析,它提出了一種開放性的對象中心論方法模式;從心理學任務角度分析,它提出了一種綜合性的應用理論與模式;從心理學性質與價值角度分析,其擺脫了科學主義限制,對人性知識展開了相應的定位。
進化心理學的研究主要就是探討人的心理機制形成與影響。進化心理學者對外源決定論予以批判的同時,也不認為自身屬于內源決定論范疇。其認為人的行為是環境與心理機制共同作用的結果,社會環境對心理機制強度、頻率有著一定的影響;心理機制又是社會行為的基礎,對社會環境中的影響因素反應非常靈敏。除此之外,在進化心理學中,普遍認為心理機制是進化的產物,而心理進化主要來自于適應與壓力。
三、結語
總而言之,當代西方心理學的三種新取向就是對現代心理學的一種反思與批判,是現代心理學不斷發展的產物,也是擺脫現代心理學困境的重要途徑。這三種新取向的理論與主張主要就是對西方心理學認識論與方法論的重構與批判,在西方心理學發展中,對全面、正確認識人的心理有著獨特的作用,是促進西方心理學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值得相關人士進行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王申連,郭本禹.當代人格研究的新取向:進化心理學[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1(01).
篇10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 高職 思政教育
G711
積極心理學是現代心理學研究領域的一個重要的分支學科,以其獨特的研究范式、研究視角成為了心理學發展的重要里程碑。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專家和學者開始關注積極心理學,并將其應用到社會許多行業和領域之中,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效果。
高職院校以為社會培養高級職業技能人才為主要目標。在現階段的高職教育中,思政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在高職院校思政教育中引入積極心理學,對于提高教學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積極心理學的發展概況及主要特點
1.積極心理學的發展概況。積極心理學作為一項心理學獨立的研究領域,起源于2000年,以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的2000年1月發表的論文《積極心理學導論》為標志。積極心理學以科學的方法來研究幸福,關注人類積極的心理品質、關注人類健康幸福以及和諧發展。
關于積極心理學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期間人本主義心理學盛行,給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積極心理學的研究一度中斷。戰后,心理學領域的研究重點放在了戰后心理康復和治療精神疾病,消極心理學占據了重要的位置。直到20世紀末,積極心理學再一次興起,很多西方心理學家開始關注和研究積極心理學,并且取得了相當豐富的研究成果。時至今日,積極心理學已經成為了現代心理學領域最為重要的分支學科之一。
在研究方法上,積極心理學充分吸收和借鑒了傳統心理學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包括問卷調查、訪談、制定測試量表等。在此基礎上又吸收了人本主義心理學現象學方法、經驗分析法等等。在研究內容方面,積極心理學主要關注積極主觀體驗研究、積極人格特質研究、積極社會環境研究等幾個重要的領域。
2.積極心理學的主要特點。總結起來,積極心理學主要具有下列幾方面特點:
一是注重對個體價值和優點的研究。積極心理學理論認為,心理學的主要作用在于個體心理特質的建設,而并非對個人心理的修補。因此,心理學的主要研究對象應當是社會的普通群體,這部分群體身心健康狀況良好。傳統心理學將研究對象鎖定為具有心理疾病和嚴重心理問題的少數社會群體,顯然違背了心理學發展的本質規律。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心理學理當倡導人類的優點,探索人類美德,恢復心理學的積極功能。
二是積極預防的思想。在積極心理學看來,人類心理疾病的預防和控制,主要應當源自于個體系統的內部塑造能力,而并非外部的修正和干預。積極心理學同時認為,人類自身就具備預防心理疾病的內在能力,通過加以適當的培養和引導,就會發揮相應的作用。只要對個體的心理特質進行適當的培養和引導,就會激發這個力量。如果僅僅關注個體心理和人格的缺陷,就不會達到這個效果。
三是積極心理學兼顧個人和社會和諧發展。與傳統心理學相比,積極心理學的研究視角更加廣闊,擺脫了傳統心理學過分關注個體心理狀況的弊端。在研究個體心理現象的同時,更多地關注社會群體心理現象。積極心理學認為,人的內在積極力量與群體、社會文化等外部環境的共同影響與交互作用。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積極心理學更多的關注群體心理現象,認為個體經驗和意識從環境中獲得,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環境的影響。
應當說,積極心理學充分吸收和借鑒了傳統的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合理內涵,糾正和彌補了其存在的不足之處。更為重要的是,積極心理學改變了傳統心理學研究中悲觀色彩濃重的現象,重視個人心理中的積極因素。正因為積極心理學倡導“正能量”,才會被廣泛地應用在教育領域之中。
二、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1.思政教育的重視程度嚴重不足。現階段高職院校對思政教育的重視程度嚴重不足是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一部分高職院校存在著“重專業教育、輕思政教育”的現象,將思政教育視為錦上添花或者可有可無的內容,對于思政教育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還有部分高職院校在思政教育課程組織、思政教師配備等方面存在著敷衍現象,沒有按照教育標準和本校實際合理設置相關教育內容,思政教育水平長期難以得到有效提高。
2.思政教育模式單一化現象嚴重。前,大部分高職院校都將“兩課”教育作為思政教育的主要方式,忽略了思政教育具有長期性、廣泛性和深入性等特點。在開展思政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單向度教學和“一言堂”現象十分嚴重。在考核思政教育水平和學生思政水平方面,“兩課”成績成為了唯一的考核標準。這些問題嚴重困擾著高職院校思政教育的健康發展。
3.思政教師數量嚴重不足,專業化水平不強。目前,國內很多高職院校的思政教育教師數量嚴重不足,有部分院校甚至沒有配備專門的思政教育教師。大部分院校的思政教師不具備專業的學歷背景和相關工作經驗,又長期得不到有效的專業技能培訓,思政教育觀念滯后,教育內容嚴重不符合學生和職業教育發展的實際需要。
三、如何將積極心理學引入高職思政教育
筆者認為,將積極心理學引入高職院校思政教育之中,應當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引導高職院校教師全面準確理解積極心理學的深刻內涵,明確其在培養學生積極健康心理素質和完善人格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將其視為思政教育的重要指導性理論。二是要在思政教育過程中全面應用積極心理學因素,改變傳統思政教育單一化模式,將思政教育貫穿于學生專業學習、生活等的方方面面。要結合職業教育的特點,將職業教育與思政教育充分結合起來,通過引入積極心理學理論指導學生職業技能水平的提高,實現“雙贏”。
參考文獻:
[1]李俊平.積極心理學在高職思政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上海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