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與人體健康的關系范文
時間:2023-12-27 17:55:4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微量元素與人體健康的關系,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微量元素;生理功能;人體健康
人體是由化學元素組成的。元素是構成人體的最基本單元, 科學研究證明:地殼、海水中的元素豐度決定了人體元素豐度,環境元素分布的不平衡是人類患地方病的根本原因。人類屬于異養型生物,是通過食物鏈從環境中攝取營養元素。化學元素在人體內分布是有規律的,每時每刻都在做有序運動[1]。
1 人體中化學元素
在自然界存在的92種化學元素中,目前在人體已檢出81種。根據元素在人體中的含量不同, 又分為宏量元素(常量元素) 和微量元素(痕量元素)。某種元素含量超過體重0.05% 以上者稱為宏量元素, 它們構成人體總重量的99.96%。有11種,其中氧、碳、氫、氮、硫、磷占人體總重量的98.03%。某種元素顯示出生物功能, 其含量小于人類機體質量0.001%的元素稱為微量元素, 這類元素的總和僅占人體質量的0.05% 左右[2]。
2 微量元素分類
2.1必需微量元素 必需微量元素是維持人體正常機能所必需的元素, 缺乏該元素時,會引起代謝紊亂,導致生理功能異常,人就無法生存或不能保持健康狀態。世界衛生組織確認的人體必需的14 種微量元素為:鋅(Zn)、銅(Cu)、鐵(Fe)、硒(Se)、鉻(Cr)、鈷(Co)、錳(Mn)、鉬(Mo)、鎳(Ni)、鍶(Sr)、錫(Sn)、釩(V)、碘(I)、氟(F)[3]。
2.2非必需微量元素 非必需微量元素是指目前生理功能尚未確定或在機體中可有可無的元素, 它們對人體無明顯特異作用, 這類元素很多。對非必需微量元素而言, 不存在缺乏時的生物效應問題, 應注意其過量時的毒害作用, 在一定含量時, 生物是可能耐受的, 但稍過量, 其毒性即增加,最終導致死亡。不同元素存在不同閾限, 超此閾限表現出毒性效應。有時也稱有益微量元素或惰性微量元素。主要有鋁(Al)、銣(Rb)、鋯(Zr)、鋇(Ba)、鈦(Ti)、鈮(Nb)、硅(Si)等[3]。
2.3有害微量元素 有害微量元素,也稱毒性微量元素,是指侵入人體后難以排出, 則為害更烈, 有礙人體的正常代謝, 影響機體正常功能, 主要是汞(Hg)、鉛(Pb)、砷(As)、鎘(Cd)、鈹(Be)、銻(Sb)、鉍(Bi) 等一類毒性很強的元素[3]。
3 微量元素的生物效應
在有益和有害元素之間常常沒有明顯的界限, 許多元素在適當的濃度范圍內是有益的, 超過某一臨界濃度就是有害的, 微量元素在生物體內的濃度范圍, 明顯地影響著它對生物體是"必需"的, 還是"有害"的性質。人體中的必需微量元素也有一個安全和適宜攝入的范圍(量),在此范圍以外,都會對機體產生不利影響。即攝入不足會出現缺乏癥狀,攝入過多又會出現中毒反應。不同元素的安全適宜范圍是不同的,如硒的最佳攝入范圍50~200μg/dl,而氟的最佳攝入范圍為2~10mg/dl[4]。
4 微量元素的相互作用
體內各微量元素之間能相互影響, 發生拮抗作用或協同的生物學作用。微量元素的"拮抗作用", 是指體內一種微量元素抑制另一種微量元素的正常生理功能的現象, 或者說是指一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對另一種微量元素的抵消;"協同作用"是指各元素相配合的作用。如鎘和鋅有顯著的拮抗作用, 鎘能減少鋅的吸收, 干擾某些鋅的酶系統, 鋅能拮抗鎘的毒性, 減輕鎘對人體的毒害作用;鎘與鐵也有相互拮抗作用; 鉬能阻礙銅的吸收, 銅能對抗鉬的毒性; 硒能拮抗鎘、汞、砷的毒性, 砷能減弱硒的毒性。而鈷能增強硒的毒性; 鐵和錳既能相互干擾在消化道的吸收過程, 又能協同生血效果; 錳能促進鈣的利用, 銅能加速鐵的吸收和利用; 鐵、銅、錳、鈷有生血協同作用; 氟能促進腸道對鐵的吸收, 有利防治缺鐵性貧血。可見微量元素之間的作用是相當復雜的, 又是相當重要的。因此,研究微量元素對健康的影響, 不僅要注意單個元素的作用, 同時要研究各元素之間的相互關系。有時研究單一微量元素會得出錯誤的結論, 故要研究某元素的"微量元素譜"。目前, 微量元素用于治療還不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就是人們至今還沒掌握元素之間的"拮抗作用", 一旦"拮抗作用"之謎被揭開, 微量元素在臨床治療上的應用便會有更大的"飛躍"[5]。
5 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
5.1運載作用 微量元素在體內有運輸宏量元素和傳遞電子的作用, 如血紅蛋白中的鐵(Fe2+) ,能將氧氣從肺部輸送到各組織細胞,再將細胞代謝產物CO2運送到肺部排出;某些含鐵蛋白質(如細胞色素C 等) , 在生物體內復雜的氧化還原中有傳遞電子的功能。硒構成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和煙酸羥化酶等的成分, 是一種與電子傳遞有關的細胞色素成分[6-7]。
5.2微量元素是酶的活性因素和激活劑 酶是一切生命現象及生化反應的基礎, 絕大多數生化催化反應離不開酶,而微量元素是許多酶的組成部分和激活劑[8]。據研究, 人體內千余種酶的50%以上有微量元素參與或激活, 離開微量元素, 許多酶就無法形成或失去發揮生理功能的作用, 如Zn、Mo、Co、Mn、Se 等微量元素, 多以金屬酶的形式存在, 參與物質代謝, 催化體內氧化還原反應的進行[9]。
5.3微量元素是某些激素和維生素的組成部分 激素和維生素能調節人體重要的生理功能, 只需極小的濃度就起作用, 如甲狀腺素中含有I, 維生素B12中含有Co。當體內缺少I和Co時, 就難以合成這些激素和維生素, 從而引起代謝紊亂。又如Cr能增強體內胰島素的作用, Zn能促進性激素的功能[10]。
5.4遺傳方面 核酸內含有V、Mn、Zn、Co、Cr等離子,它們在維護核酸的立體結構和維持核酸代謝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而核酸又是遺傳信息的攜帶者, 故一些微量元素對遺傳也有一定的影響[10]。有學者通過對9種遺傳缺陷疾病與微量元素代謝關系的分析表明,微量元素代謝的整個過程的每個環節上都同遺傳因素息息相關[11-12]。
5.5免疫作用 人體免疫反應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微量元素就是其中之一。某些適量的微量元素, 能促進機體的免疫功能,而含量過高或過低,又能減弱抑制免疫功能, 如適量的Zn、Se等微量元素, 能增強細胞免疫,提高抗病能力, 對機體免疫系統、防御機能和抗體形成都有一定的作用[13]。
6 維護元素平衡,保護人體健康
造成微量元素失衡的主要原因有兩種:"先天不足"及"后天失衡"[14]。所謂"先天不足"是指由于天然水文地質因素(或環境污染) 造成的某一地方"先天"的某一種或幾種元素過多或缺乏。例如:我國東北、西北、西南的廣大地區缺硒,新疆伽獅縣缺鉀,河南林縣缺鉬,廣東珠江三角洲缺錳,廣東四會市高鎳,貴州地區高氟等。 "后天失調"也是微量元素缺乏癥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人們食不厭精造成的惡果。本來天然的食物庫里,人類賴以生存的食物應有盡有,形成了一條巨大的微量元素食物鏈。當人們把食物加工得精而又精,細而又細,那么食物鏈中最重要的一環被破壞了,不平衡了,失調了。
綜上所述,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雖在人體內存量很少,卻是構造人體內某些酶系統、活性蛋白、維生素和激素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成份,對維持機體正常代謝有著重要的作用[15]。正確理解微量元素與人體健康的關系,自覺樹立科學的營養平衡觀,及時調節和維護元素平衡是實現健康長壽的關鍵。良好的飲食習慣是維持正常微量元素水平的基礎,對人體的健康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當然,微量元素的種類和數量仍然是一個未能最后解決的問題,微量元素與人體健康的關系問題也是一個尚待解決的復雜課題,人們對微量元素的認識還在發展。
參考文獻:
[1]周光理.微量元素與人類健康認知[J]. 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 2012, 28 (1): 73.
[2]龔漢章. 醫用基礎化學[M].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7:250-255.
[3]唐有祺,王夔. 化學與社會[M]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06-308.
[4]鄭秀琴,賈奎壽. 微量元素對人體健康的影響[J].廣東微量元素科學,2011 ,22 (1) :60-62.
[5]Alegria A, Barbera R, Farre R, et al .Optimization of selenium determination in human milk and whole blood by flow injection hydrid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J] .AOAC Int,2008,101:457-461.
[6]黃蘭芳,王炳武.對氨基二乙基笨胺全差示分光光度法測定微全格[J].分析化學,2010,35(2):208.
[7]Wang Z, Gao YX, Beizile N. Microwave digestion of environmental and natural waters for selenium speciation[J].Anal Chem, 2011,83:4711-4716.
[8]周祖文. 微量元素與消化系統腫瘤關系的研究近況[J].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12,32 (2) : 68-69.
[9]Hininger-Favier I, Andriollo-Sanchez M, Arnaud J, et al. Age- and sex-dependent effects of long-term zinc supplementation on essential trace element status and lipid metabolism in European subjects: the Zenith Study[J].Br J Nutr,2012 97(3):569-578.
[10]馬國東 .微量元素的營養學研究[J].冰雪運動,2005,23(4);85-86.
[11]Kristensen MB, Hels O, Morberg CM. Total zinc absorp-tion in young women,but not fractional zinc absorption, dif-fers between vegetarian and meat-based diets with equalphytic acid content[J]. Br J Nutr, 2006, 95(5): 963-967.
[12]徐素萍.微量元素鐵與人體健康的關系[J].中國食物與營養 ,2007,12(5):53.
[13]Kimura M, Honda K, Takeda A, et al. Developed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ultra trace elements and ultra trace element levels in plasma of rat fed low magnesium diet[J].J Am Coll Nutr,2004 Dec,23(6):748S-750S.
篇2
1 人體內微量元素平衡是健康所需
眾所周知,人體是由60多種元素所組成的,其中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目前公認的有8種,它們是鐵、銅、鋅、硒、碘、鉻、鉬、鈷;微量元素在人體的含量雖然微乎其微,但與人的生存和健康密切相關。微量元素與其他宏量營養素一樣,缺乏或過量都會不同程度地影響人體的健康。特別是影響兒童生長發育、智能發育及免疫功能,例如:
微量元素鐵: 鐵是人體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缺鐵性貧血是世界衛生組織確認的四大營養缺乏癥之一。成人體內鐵的總量約為4~5g,鐵在體內代謝中可反復被身體利用。一般情況下,除腸道分泌和皮膚、消化道及尿道上皮脫落可損失一定數量外,幾乎不存在其它途徑損失。鐵是血紅蛋白的重要部分。缺鐵除了會導致貧血,還可引起心理活動和智力發育的損害及行為改變,體力下降、抗感染能力降低等。成人鐵的推薦攝入量為:男15 mg /d ,女20 mg/d。
微量元素鋅:成人體內含鋅約2~3g,人體對于鋅的需要量因生理條件而異,妊娠、哺乳期和生長發育期均可使其需要量增加。鋅參與人體內許多金屬酶的組成;促進機體的生長發育和組織再生;促進食欲;保護皮膚健康;參與免疫功能等。兒童發生慢性鋅缺乏病時,主要表現為生長停滯;缺鋅時青少年性成熟推遲、性器官發育不全、第二性征發育不全等;孕婦缺鋅時,可以不同程度地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以致引起胎兒的種種畸形。不論兒童或成人缺鋅,均可引起味覺減退及食欲不振,出現異食癖。推薦攝入量為男15 mg /d ,女11.5 mg/d。
微量元素銅:銅也是人體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營養素,對于血液、中樞神經和免疫系統,頭發、皮膚和骨骼組織以及腦、肝、心等內臟的發育和功能有重要影響。銅主要從日常飲食中攝入。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為了維持健康,成人每公斤體重每天應攝入0.03毫克銅。孕婦和嬰幼兒應加倍。缺銅時人體內各種血管與骨骼的脆性增加、 腦組織萎縮,還可以引起白癜風及少白頭等黑色素丟失癥。成人推薦攝入量為2 mg /d微量元素硒:硒是一種強抗氧化微量營養素,具有抗氧化作用,調節機體免疫功能。體內缺硒時酶的催化作用減弱,脂質過氧化反應強烈。過氧化脂質對細胞膜、核酸、蛋白質和線粒體的破壞,導致不可逆損傷,這些長期反復作用,造成惡性循環,可促使大腦和整個機體衰老。推薦攝入量為成人 50μg /d 。
微量元素碘: 是甲狀腺素的重要成分。它在促進生長發育和調節新陳代謝方面有著重要作用。人體含碘20~50毫克,其中70%~80%存在于甲狀腺內。成人飲食中長時間缺碘會發生甲狀腺腫大,病人的甲狀腺細胞數目增多、體積增大,代償性地從血液中吸收較多的碘,稱大脖子病。孕婦或乳母缺碘會導致胎兒和嬰幼兒全身嚴重發育不良,身體矮小,智力低下,稱為呆小病。 碘缺乏病是一種地方病。 我國也是碘缺乏比較嚴重的國家之一 ,我國已將消滅碘缺乏病列入國家計劃,強制性推行碘化食鹽。中國營養學會建議的碘供給量為成人每日150微克,孕婦乳母需適量增加。
微量元素鉻:人體對鉻的需要最很少,在機體的糖代謝和脂代謝中發揮特殊作用。鉻分為三價鉻(有機鉻)和六價鉻(無機鉻),六價鉻有毒,不能利用。鉻的主要生理功能有如下幾個方面;1、 葡萄糖耐量因子的組成部分,對調節體內糖代謝、維持體內正常的葡萄糖耐量起重要作用。2、 影響機體的脂質代謝,降低血中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具有預防心血管疾病。3、是核酸類(DNA和RNA)的穩定劑,可防止細胞內某些基因物質的突變并預防癌癥。因此,具有造血、減肥、調節血糖等功效,人體內嚴重缺乏時,有可能導致動脈硬化、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疾病的生成。但是它的食物來源很廣泛,只要人們飲食合理就不會導致微量元素鉻的缺乏。
微量元素鉬: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 鉬在人體內的主要功能是組成金屬酶――鉬酶(一種氧化還原酶)。缺鉬可導致鉬酶的活性降低,使人體生理功能發生障礙。如:缺鉬會使黃嘌呤氧化酶活性降低,易造成尿酸鈉鹽在人體內沉積,易患痛風和腎結石。缺鉬會使硝酸鹽還原酶活性降低。強致癌物亞硝酸胺在體內積聚,易患癌癥。因此,人體適量攝入鉬對健康具有重大意義。
微量元素鈷:鈷是維生素B12的主要成分,維生素B12在人體內參與造血, 參與體內一碳單位的代謝,參與脫氧胸腺嘧啶核苷酸的合成。維生素B12缺乏可導致葉酸利用率下降,造成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維生素B12促進鐵的吸收及儲存鐵的動員,它還促進鋅的吸收,提高鋅的活性。
因此,保持體內營養素和微量元素平衡是健康所必須,微量元素與其他營養素一樣也不是補充的越多越好,過度的補充反而會導致微量元素中毒。如鐵中毒可能引起肺、肝、腎、心、胰等處的含鐵血黃素沉著癥并可導致栓塞性病變和組織纖維變性,脂質過氧化損傷加重等。鋅中毒會導致嘔吐,腹瀉,溶血,?精神抑郁或抽搐等神經癥狀。過多的銅進入體內可出現惡心、嘔吐、上腹疼痛、急性溶血和腎小管變形、肝損傷等中毒現象。過度地亂補鈣也可能導致“鈣中毒”,出現便秘、高血鈣、胃口差、體重下降、倦怠、泌尿系統結石等不良現象。特別是兒童處于生長發育期,更應該保持體內微量元素平衡,才能保證兒童的正常生長發育。
2 要保持體內微量元素平衡關鍵在于平衡飲食
微量元素雖然僅占人體的萬分之一以下,但與人體健康都有著密切的聯系和重要的關系,現代人普遍缺鈣、鐵、錳、鋅、碘、硒和鈷等十幾種必需微量元素,而缺乏錳、鋅、硒和鈷可能是造成現代人患糖尿病、腫瘤、動脈硬化、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2.1 微量元素體內不能合成,必須靠食物供給
必需微量元素,是不能在體內合成的,必需通過每日飲食來補充體內必需微量元素的平衡。也就是說,如果膳食不合理,飲食不平衡,體內的必需微量元素就不可能平衡 ,人體微量元素的平衡關鍵在于合理的營養與平衡的膳食。日本營養專家提出正常人每日要吃40種以上食品,否則身體患病難免,我國神六、神七宇航員上天前三天的每日食品都是超過50種以上。也就是說盡可能做到每天食用多種食物。
2.2 按照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寶塔指導飲食
2007年修訂的我國居民膳食指南中的一般人群10條膳食指南,其中前4條(1.食物多樣,谷類為主,粗細搭配;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3.每天吃奶類、大豆或其制品;4.常吃適量的魚、禽、蛋和瘦肉;)強調的是每天攝取的食物必須多樣化,避免挑食、偏食。因為人體所需要的各種元素95%以上都是從食物中得到補充。由于各種食物所含的元素種類和數量不完全相同,如大蒜富含硫、硒和鍺等,蘿卜富含鍺,豬心富含銅,魚類則含富鈣,還有富集鉻或硒的食物等等。人體必需微量元素平衡的關鍵在于飲食的平衡,所以在平時的飲食中,決不能挑食、偏食和貪食,谷物雜糧、蛋類、魚類、禽肉類、豆類、堅果類、蔬菜、水果類等樣樣都要吃,只要飲食能保持平衡,就能使身體必需微量元素之間的比例始終處于正常的范圍之內,就能保證身體常年健康。當然,地方性微量元素缺乏引起的地方性疾病則需要進行預防性干預,才能得到微量元素的平衡。
2.3 微量元素有嚴格的量的概念
微量元素在人體內它們之間是按照一定的比例相互制約、相互拮抗的,過量地攝入某一種或幾種與缺乏某一種或幾種微量元素同樣都會造成元素間的不平衡,同樣會導致身體患病。如鋅元素攝入過多會造成人體發育緩慢或停止發育。硒攝入過多易導致人體急性硒中毒,錳攝入過多會導致人體尿毒癥,鉻攝入過多會引起婦科腫瘤或癌癥等等。所以,在日常飲食中,只要合理搭配食品、保持食物的平衡,是完全能夠保持身體內必需微量元素平衡的。
3 微量元素營養補充劑也是當今補充微量元素的一個有效途徑
當今,我國經濟飛速發展,國民經濟生產總值已超過日本,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實體,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社會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在這樣的環境下,人們不得不節省時間用在工作上,而對飲食的要求就顯得馬馬虎虎,絕大多數白領階層、工薪階層、教師多半是早餐馬虎,午餐對付,晚餐過度。這種狀況普遍存在,更談不上合理營養與平衡膳食,這樣必然會導致體內營養包括微量元素的失衡,久而久之,會降低工作能力,降低機體免疫力,嚴重時會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因此,我的觀點是,首先在飲食上盡可能做到合理營養,平衡膳食,保證身體的健康,因為任何營養補充品都不能替代食物。其二,如果實在是沒法做到合理膳食,在經濟條件容許的前提下,適當選擇營養(包括微量元素)補充劑(品),以保持營養與微量元素間的平衡,實屬必要,也是當今保持身體健康的一種明智的選擇。
4 微量元素含量較高的日常食物(供參考)
人體缺乏某種微量元素會導致疾病,如缺鐵導致貧血;缺鋅使免疫力下降并影響發育和智力,缺碘發生甲狀腺腫大等。若能在藥物治療的同時,輔以食補,效果將會更好。下面列舉富含微量元素較豐富的日常食物,可供選擇:
富鐵食物:蛋黃、動物肝臟 、海藻類 、木耳、菠菜、紫菜、芹菜、黃豆、綠豆、茄子、西紅柿、甘蔗、冬瓜、蘋果、黃花菜、血豆腐、蘑菇、油菜、腐竹、酵母、芝麻、蜆子等。
富鋅食物:魚類、動物肝腎、瘦豬肉、牛肉、羊肉、蛋類、牡蠣、豆類和小麥、可可、奶制品、干酪、花生、芝麻、大豆制品、核桃、糙米、粗面粉等 。
富鎂食物: 海帶、紫菜、芝麻、大豆、糙米、玉米、小麥、菠菜、芥菜、黃花菜、黑棗、香蕉、菠蘿等。
富碘食物:可多食海帶、紫菜、海魚、海蝦、海鹽等。
富鈣食物: 牛奶及其制品、蝦米、蝦皮、蟹、魚、海藻、海帶、菠菜、骨頭湯、大豆、核桃、花生等。
富銅食物:動物肝臟、腎、魚、蝦、蛤蜊中含量較高,果汁、紅糖中也有一定含量。
富硒食物: 青魚、沙丁魚、腎臟、肝臟、肉類、蛋類、芝麻、麥芽、大蒜、啤酒酵母等。
富鉻的食物:主要有玉米、小米等雜糧和全麥面粉、大白菜、南瓜等新鮮菜,以及釀酒酵母、動物肝臟和蜂蜜等食物。
篇3
人類需要礦物質,而本身不能制造礦物質,只有通過飲水、食物來獲得,以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如果這種獲得關系失調,就會出現病態。補充礦物質,就能恢復健康。我們曾對我國有代表性的十幾種礦泉水進行過動物抑瘤試驗,結果發現這些礦泉水都有不同的抑瘤效果,一些流行病學的調查資料也說明礦泉水對促進肌體健康、延年益壽確有很大作用。
礦泉水中的鉀、鈉、鈣、鎂是維持人體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重碳酸鹽對促進胃腸道疾患的康復有良好的效果。硫酸鹽一氯化物能促進胃腸蠕動,能治療便秘。偏硅酸有助于骨的鈣化,促進生長發育。硅還能保護動脈結構的完整性,降低人類冠心病發病率。我國礦泉水含偏硅酸的較多。
微量元素參與人體內酶、激素、核酸的代謝,具有巨大的生物作用。如鐵、銅、鋅、鈷形成的酶及碘形成的甲狀腺素均有促進生長發育的作用。我國礦泉水中的微量元素含量較高的是鍶,其次是鋅、鋰、硒等,下面分別講講它們對人體的作用:
----鍶在人體中含量甚微,卻是骨骼和牙齒的正常組成部分,主要濃集在骨化旺盛的地方。有人總結了某些類型心血管病的死亡率,發現鍶等元素可降低這些疾病的死亡率。
----鋅是一種重要的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早在50年代末就已證明,鋅是維持正常生理作用必需的陽離子。人群調查發現,男性缺鋅會引起第一、第二性發育不良,鋅對生長發育旺盛的嬰兒、兒童更為重要。
----硒也是人體必需的元素。近年來,對硒的研究表明,硒能增強體液和細胞的免疫反應,有抗癌作用。
篇4
生命必須的金屬元素包括鈣、鉀、鈉、鎂、銅、釩、錳、鉬、鉻等。它們在人的體液和各種器官中保持著一定的濃度,傳遞著生命所必須的各種物質,調節著人體的新陳代謝;它們在人體內的含量過高或過低都會引起疾病。
鈣是人體骨骼和牙齒的重要成份之一,它能參與人體的酶反應,維持心肌的正常收縮,抑制神經肌肉的興奮,促進、鞏固和維持細胞的完整性。人體缺少必要的鈣,就會引起佝僂病(即軟骨病),心臟就不能正常收縮。據報導,美國某地居民飲用含鈣離子較高的井水,該地人冠心病的發病率就比其他地方低。菠菜宜涼拌不宜做湯,就是為了減少其中鈣元素的人為流失。
銅在人體內可形成復雜的化合物——銅蛋白,它能在血紅蛋白、血紅細胞的生成過程中起促進作用,又能參與細胞色素氧化酶的組成。正常的人每天要吸收5毫克銅,牛奶和牡蠣中含銅最豐富。人體內銅主要聚集在肝臟以及其他組織細胞中,缺少銅會引起血紅素減少與貧血;相反如果含銅量過高,也會引起低血壓、吐血、黃疸、精神失常甚至肝的部分壞死;一些人患白癜風,就與人體內細胞代謝中缺少銅元素有關。
鐵主要以絡離子形式存在于人的血液中,可與血紅素、蛋白質等形成血紅蛋白和肌紅蛋白,具有運輸和貯存氧的作用。人體中缺少鐵會引起貧血、紅血球數量和血紅蛋白含量的減少;人體內含鐵量過多,又會引起嘔吐,胃腸道出血等疾病;如果人體內含有大量氧化鐵還可能有致癌作用,長期食用新安裝自來水的鐵銹水最終導致肝癌就是典型例證。
鉻具有調節人體內糖和膽固醇的代謝作用。鉻含量太少時,會引起血管內壁脂肪的沉淀,使本來具有彈性的正常血管逐漸硬化,所以是導致動脈硬化的一個因素;當鉻含量太多時,又會損害人的肺等器官,并可能引起病變,是目前公認的肯定致癌因素之一,其中+6價鉻就是罪魁禍首。
鋁在人體內含量過高,會引起老年性癡呆癥。所以目前市面上含明礬的油條要盡量少吃,無鋁油條最好用小蘇打或純堿與檸檬酸或白食醋作為起泡劑操作。
釩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釩對造血過程有一定的積極作用,釩可以抑制體內膽固醇的合成,有降低血壓的作用。動物缺釩可引起體內膽固醇含量增加,生長遲緩,骨質異常;體內積累的釩元素過多會抑制肝臟中磷脂的合成和硫的代謝而引起疾病。
硒作為人體所需微量元素,在防癌、抗癌、預防和治療心血管疾病、克山病和大骨節病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已為世人所公認,的確是保持人體健康的必需營養性微量元素。硒在人體內主要功能是:首先是組成各種谷胱甘肽過氧化酶的一個重要元素,參與輔酶A和Q的合成,以保護細胞膜的結構;其次是具有抗氧化性,能夠有效地阻止誘發各種癌癥的過氧化物的游離基的形成。有報道指出:硒的抗氧化作用與維生素E相似,且效力更大。此外硒還能逆轉鎘元素的有害的生理效應。
鋅是維持人體各種酶正常工作的必需成份,還是構成多種蛋白質分子所必需的元素,而蛋白質則構成細胞,所以,幾乎所有的鋅都分布在細胞之內,其含量比任何別的元素更為豐富。現在,許多研究報告都說明鋅具備多方面的生理功能,是一種對人生命攸關的元素。當人體缺鋅時,可引起一系列的生理紊亂。盡管鋅對人體有著如此神奇的作用,但是過多地攝入也是有害的,會引起頭昏、嘔吐、腹瀉。
錳參與造血過程,并在胚胎的早期發揮作用。各種貧血的病人,錳多半降低;缺錳地區,癌癥的發病率較高。有人在研究中還發現動脈硬化患者,是由于心臟的主動脈中缺錳,因此動脈硬化與人體內缺錳有關。另外,在精氨酸酶、脯氨酸鈦酶的組成中,錳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它還參與脂肪的代謝過程。但是過多的錳積累,可引起神經障礙,早期表現為綜合紊亂,較重者出現兩腿發沉,語言單調,表情呆板,感情冷漠,常伴有精神癥狀。
污染金屬元素則主要指對人體造成嚴重危害的鉛、鎘、汞、錳、釩等重金屬元素,有些甚至有劇毒。
生命必須的非金屬元素有30余種之多。碘在人體中的含量僅有約25毫克,但它卻與人體健康有密切的關系,過多或過少都會誘發甲狀腺腫大和影響兒童智力發育,缺碘者應多食海帶等。氟在人體內約含2.6克,主要分布于骨骼、牙齒、指甲和毛發中,人體對氟含量很敏感,缺氟人就會患齲齒;氟含量過多,又會換斑釉齒,而且骨骼或神經系統也會受到損害。
氮元素是各種食物和人體內必不可缺少的非金屬元素。我們知道新鮮蔬菜營養豐富,但卻不甚知道煮熟的蔬菜中含有不同種的亞硝酸鹽,吃剩的煮熟蔬菜經過一夜的鹽浸,亞硝酸鹽的含量會急劇升高,加熱后其毒性還會再次增強,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盡量避免讓炒熟或煮熟的蔬菜過夜。
篇5
中國醫學科學家在硒的研究領域屢獲碩果,為世界衛生組織(WHO)提供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作出了重大貢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于戰爭引起食物缺乏,許多德國人患上了肝病。德國政府請了一位科學家施瓦茨教授,到一個著名研究所研究營養與肝臟的關系。在研究中,施瓦茨發現蛋白質缺乏是引起肝壞死的主要原因,并發現微量元素硒對肝臟有明顯的保護作用。后來又繼續發現,病毒性肝炎、慢性活動性肝炎和肝硬化等肝病患者,其血清硒濃度比正常人低得多;并且肝病病情越重,硒的濃度就越低 。這是人類第一次發現硒是營養性肝壞死的重要保護因子,從此拉開了研究硒與健康的序幕。施瓦茨教授因此被載入歷史史冊。國際上為了紀念施瓦茨,特別設立了一個專門的科學獎項――“施瓦茨”獎,以獎勵那些在硒的研究領域中做出杰出貢獻的科學家。
在上個世紀70年代,中國醫學科學院的研究人員歷經16年,深入肝病高發地區,在江蘇省啟東縣,對13萬居民進行了補硒觀察。結果發現,補硒可使肝炎患者減少35% ,乙肝患者指標由陽性轉為陰性的顯著增多;肝癌患者長期補硒可使死亡率減少一半,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長期補硒可使肝癌的發病率減少一半 。此項研究試驗榮獲國際生物有機化學協會“施瓦茨”獎 。
也是在上個世紀,我國從東北到云南一帶,出現了一種奇怪病。發病者起初咳嗽、胸悶、呼吸困難,繼而全身水腫,心臟擴大,心功能不全和心力衰竭。由于這種病最初發生在黑龍江省的克山地區,因而被命名為克山病。中國醫學研究院的科學家上了克山病的第一線。研究發現,患者病變是心肌細胞受損,心臟收縮能力減弱,最終導致心力衰竭而死亡。經考察發現,病區的水土和糧食中硒的含量明顯降低 ;病區人群的血硒水平明顯偏低 。人體缺硒是患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通過強化補硒,控制了這種克山病。
中國醫學科學家的這項研究,也引起了世界震驚,也榮獲了 “施瓦茨”獎。
WHO根據中國科學家對硒的研究成果,結合美國桑那癌癥中心一項被稱為“硒防癌里程碑”的研究結果(主要結論:每日補充200微克硒,癌癥總發病率下降37% ,癌癥死亡率下降50%……),以及其他對硒的研究新發現,于上個世紀后半葉確認“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 。
硒在人體的生命活動中,可起到抵御疾病,延緩衰老,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和平衡機體的作用。歸納近些年來的研究成果,硒對人體健康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
硒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硒在人體的胸腺、淋巴結、肝臟及脾臟等免疫細胞集中的器官、部位含量最高,能刺激體內的免疫球蛋白和抗體的產生,并能增加干擾素的活性,增強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的細胞毒作用,從而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抵御多種疾病。
硒具有很強的抗氧化功能:人體細胞代謝過程中,會不斷產生自由基。過多的自由基對人體器官組織細胞進行破壞。自由基與人類100多種疾病的發病有關,它是人體衰老的罪魁禍首。而硒是防止器官病變與老化最重要的微量元素。硒進入人體后,迅速與血液中的蛋白質結合成含硒蛋白,清除體內自由基,從而有效防御自由基對細胞、組織和器官的損傷,使人體年輕、強健,少患疾病。
硒是心血管的保護神:硒能降血脂,降低血液黏稠度,減少血栓形成;硒能保護血管壁細胞,還能對已損傷的血管進行修復,促進梗塞后病灶的愈合。人體缺硒是患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WHO已將硒列為保護心血管的微量元素。
硒被譽為微量元素中的“胰島素”:硒能保護胰島細胞,恢復胰島功能,可以降血糖,被稱為微量元素中的“胰島素”,能預防和輔助治療糖尿病。
硒能調節甲狀腺激素的代謝平衡:人體甲狀腺中含硒量較高,足量的硒可以調節甲狀腺激素的代謝平衡,保護甲狀腺,預防和控制甲狀腺疾病。缺硒會造成甲狀腺功能紊亂,引發各種甲狀腺疾病。
硒能保護消化道,預防胃腸道疾病:硒能防止胃黏膜壞死,促進黏膜的修復和潰瘍愈合;硒對萎縮性胃炎、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等癌前病變有較好的防治效果,阻止其癌變。研究結果表明,補硒可降低胃癌發病率16% ,降低胃癌死亡率24% 。
硒――肝病的天敵:肝臟是人體重要的免疫器官,也是人體內含硒量最豐富的器官之一。科學研究發現,肝病患者體內普遍缺乏硒元素;血硒水平偏低會導致免疫功能低下,抗氧化功能低下,從而引發各種疾病。臨床治療觀察到,補硒能使肝臟病情減輕,能促進肝細胞的再生;補硒能防止慢性肝炎損傷肝臟,防止肝壞死;補硒能阻止肝纖維化,避免肝病反復發作;補硒還能降低甲、乙型肝炎和肝癌的發病率。
由此可見,硒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硒確實是一種人體決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中國營養學會2000年提出的每日膳食硒參考攝入量,18歲以上的人,推薦攝入量為每日50微克,可耐受最高攝入量為每日400微克。WHO根據全世界地區差別較大等情況,提出硒的每日推薦攝入量為200微克~250微克。最高攝入量為每日400微克 。
硒的良好食物來源是海洋食物和魚蝦類、肉類及動物肝、腎等。谷類和其他種子的硒含量依賴其生長土壤的硒含量,因產地不同而差異較大。蔬菜和水果的含硒量較少,其中,菌藻類、鮮豆、大蒜、辣椒等含量相對較多。
為了獲得膳食硒的推薦攝入量,人們應該注重把含硒量較高的食物搭配到日常食譜中。
篇6
現代人越來越注重養生,“油多不壞菜”的做法已過時。不過,有誰能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呢?本書中,“吃油”的學問被闡述得淋漓盡致,要想遠離疾病,必須科學用油。因此,是要健康,還是要口味,這一切源于我們對食用油的選擇,重健康的用油,菜肴未必不美味;重口味的用油,“富貴病”則悄悄找上門。
這本書語言通俗、風趣,深入淺出地講解和分析了食用油脂與人類健康的關系,令人讀后耳目一新。比如書中披露,餐館的“清炒油麥菜”,其實含油量驚人。調查發現,一盤“清炒油麥菜”,最少要放25克油,最多的竟用了125克油,而不少廚師在菜盛盤后,還要加5~10克“明油”。所以,在餐館就餐時,如果沒有叮囑“少放油”,用油量就會超標兩三倍,這就是為什么常下館子的人,特別容易“發福”。
知道了要少吃油,還要吃好油。
事實上,天然的油脂,絕大部分都是對人體有益的。比如,大豆油的營養價值較高,花生油容易消化吸收,油菜籽油有利膽功能,而地中海沿岸國家食用的橄欖油,被認為是“迄今所發現的油脂中最適合人體營養的油脂”。
然而,人類自作聰明,發明用“氫化”的方法篡改油脂分子結構,產生“反式脂肪酸”,這種人造油脂,對人體健康非常有害。我國市面上出售的許多油炸食物,都是用“氫化油”煎炸出來的。另外,反復煎炸、高溫處理后,被氧化的油含致癌物質,是危害健康的“壞油”。
如果你對炒菜“加油”有疑惑,這本書就值得一讀,它會告訴你選擇食用油時,品種不能“太專一”,動物油與植物油要合理搭配,平時要養成低溫少油的烹飪習慣,并拒絕變性和氧化的油脂。
《油脂、營養、健康――廚中百味油為貴》
趙霖、鮑善芬、傅紅(編著)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1年7月 ¥29.80元
書摘:
中國營養學會學會有個推薦量,即每人每天直接食用的脂肪――就是看得見的油脂有25克就夠了,而且要分三餐吃。所以應該經常問一下自己“吃的油量超標了嗎?”如果存在以下情況,就需要多加注意:1、每周外出的應酬超過兩次以上;2、炒菜時用油量太大;3、酷愛肉類食物;4、偏愛油炸食品;5、喜歡喝濃湯。
作者簡介:
趙霖:總醫院營養科研究員、博導。多年來從事生物化學、微量元素與營養生理學研究,所著《中國人怎么吃》獲“第四屆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二等獎。
篇7
【關鍵詞】藜蒿;微量;銅
【中圖分類號】R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4-0492-02
近年來,微量元素與人體健康的關系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藜蒿具有多種微量元素,具有很好的營養保健功能[1]。 藜蒿,正名蔞蒿,又名水蒿、蘆蒿等,為菊科蒿屬多年生草本植物[2]。進入90年代以來,人們已開始了人工栽培藜蒿。
1 試劑與儀器
儀器:721分光光度計。
試劑:檸檬酸銨、乙二胺四乙酸二鈉溶液:稱取20g檸檬酸銨及5g乙二胺四乙酸二鈉溶于水中,加水稀釋至100ml; 1mol/L硫酸; 1:1氨水; 酚紅指示液:0.1%乙醇溶液; 溶試劑溶液,0.1%二乙胺基二硫甲鈉溶液;四氯化碳; 6mol/L硝酸;銅標準溶液:精密稱取1.0000g金屬銅(99.99%),分次加入6mol/L硝酸溶解,總量不超過37ml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釋至刻度。此溶液每毫升相當于1mg銅; 銅標準使用液:加銅標準溶液10ml置于1000ml容量瓶中,加1mol/L硫酸稀釋至刻度,至每毫升相當于10μg銅。
2 實驗步驟
2.1 樣品處理
將市場上買來的人工栽培及野生藜蒿分別分解為:葉子、嫩莖、老莖等3種樣品,分別送入烘箱60 oC烘干,冷卻后,用攪碎機攪成粉末,裝瓶貼好標簽待稱。然后用分析天平稱取1g各不同樣品的藜蒿各3份,用不同的坩堝裝好,先用小火對坩堝中的樣品進行灰化,再送入馬弗爐中(溫度調至480 oC~520oC)灰化3個小時后取出。然后加入少量6mol/L的HNO3將其溶解,并在電爐上蒸干(在通風廚中進行),然后再將坩堝送入馬弗爐中(溫度不變)2小時后取出,稍冷后,再次加入少量6mol/L的HNO3溶液將其溶解,同時在電爐上將其蒸干,待冷卻后,用蒸餾水少量多次地沖洗將其溶解,再將溶解液用漏斗過濾轉入50ml的容量瓶中,定容后,搖勻待測。
2.2 標準曲線繪制
樣品消化后,在堿性溶液中銅離子與二乙胺基二硫甲鈉生成棕黃色絡合物,溶于四氯化碳,與標準系列比較定量。
2.3 測定
實驗結果表明:藜蒿中不同部位微量銅的含量:葉子嫩莖老莖,但是野生各個部位的銅含量高都比人工栽培的要高,可能原因是由于生態環境的不同及生長時間的不同而引起對銅的富集能力的差異,但是野生及人工栽培的藜蒿均含有豐富的銅。
測定食品中微量銅的方法還有微電位溶出法、高效液相色譜法、和催化熒光法等。這些方法相對而言比較繁瑣一些,另外還有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雖具有操作簡便、精密度和準確度好等特點,能滿足分析要求,但是原子吸收法儀器昂貴,限制了在基層單位的廣泛應用。綜上所述,以上分析方法都有其利弊,因此,可以根據不同情況進行選擇使用。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飲用水;PH值;建議
中圖分類號:D922.6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當今經濟不斷發展,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于身體健康狀況日益重視。形形的廣告推銷著五花八門的飲用水及各種飲料。水作為不可缺少的維持生命物質,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卻最容易被我們忽視。在九屆全國政協會議上,全國政協常委、北京化工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金日光教授正式提出了“關于科學宣傳和認識飲用水問題的建議”。 世界衛生組織(WHO)制定的《生活飲用水水質準則》明確規定:符合其31項水質指標的是“安全水”,安全水就是喝了對人體無害的水。
飲用水PH值
水的PH值概述
水的酸堿度均用pH值表達。眾所周知,水是由H2O組成的。在一般情況下,水可以發生微弱的電離,即產生一個氫離子(H+)和一個氫氧根離子(OH-)。每升水中含有氫離子可高達6×1016個。習慣上,我們把[H+]濃度的負對數值作為溶液酸堿性的指標,簡寫為pH。在中性溶液中pH=-log10-7=7,pH大于7越多,則堿性越強,小于7越少,則酸性越強。在純水中,由于氫離子過剩水呈現酸性,水越純越偏酸。pH值反應了溶液中各種溶解性化合物達到的酸堿平衡狀態,主要是二氧化碳、碳酸氫鹽、碳酸鹽的平衡。溫度對該平衡的影響較大,在純水中溫度提高25℃,pH值下降約0.45。 在水處理過程中,氫離子濃度會有變化(氯化作用減低pH值,軟化水質提高pH值)。輸水過程中,水pH值與水中其他物質(氣體、膠質、帶電或不帶電物質等)聯合作用侵蝕管網內壁,而碳酸鈣沉積在管網中可阻止水中氧氣直接接觸管壁而防止侵蝕發生,因而通過改變pH調節碳酸鹽做酸氫鹽平衡可防止管網腐蝕。 微生物對于pH值的適應生長范圍是比較廣的。管網內壁微生物生長形成黏質,同樣也有防止氧氣接觸管壁的作用。但微生物的大量繁殖產生的二氧化碳會造成局部pH值降低,引起局部腐蝕性增強。pH值為5.5~8.2時最適合鐵細菌的生長,鐵細菌的大量繁殖會形成“紅水”。 pH值也會影響其他水質指標。pH值低于7時,被硫污染的水因生成硫化氫而散發臭雞蛋味,氯化作用因趨向三氯化氮的生成而產生令人厭惡的刺激性味道。pH值提高,水會產生苦味,色度會增加。pH值還影響水的混凝、沉淀、過濾,從而影響水中的雜質含量。
二、城市飲用水對人體健康的意義
飲用水在人體的作用,傳送養分,促進液體循環,幫助消化,排泄廢物,保持呼吸功能,關節和調節體溫。水不但起到體內物質輸送與媒介作用,而且直接參與生物大分子結構,水與生物大分子共同完成了人體的物質代謝、能量代謝和信息代謝。水與衰老、壽命、免疫、代謝有直接的關系。水是生命之源,健康之本。
城市飲用水的安全和健康很重要,健康水是指在滿足人體基本生理功能和生命維持的基礎上,長期飲用可以改善、增進人體生理功效和增強人體健康、提高生命質量的水。其標準是1)不含任何對人體有毒、有害及有異味的物質。 2)水的硬度要適中,TDS數值在300左右為宜。 3)水中的人體所需礦物質含量及比例適中。 4)水的PH值要呈弱減性(7.2~7.6)。 5)水分子團小(半高幅小于90Hz)。 6) 水中溶解氧及二氧化碳含量適中(水中溶解氧6mg/L,二氧化碳在10~30mg/L)。 7)水的營養生理功能(透力、溶解力、代謝力、氧化還原性)較強。
3.在飲用水中限值的確定 人體健康與pH值的直接關系是不明確的,但pH值可通過影響其他水質指標及水處理效果而影響健康。pH值在6.5~9.5范圍內并不影響飲用及健康,但pH值過低會腐蝕水管,過高會使溶解鹽析出、降低氯化消毒作用。據調查,我國絕大多數天然水中pH值范圍在6.5~8.5之間,故我國《生活飲用水衛生規范》規定:pH值范圍在6.5~8.5之間。而現代都市人的亞健康現象,主要來自不良的生活習慣、不合理的膳食結構、工作和生活中的緊張和壓力、缺少適量的體育鍛煉。為此,世界衛生組織主張,在日常生活中應堅持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并保持平衡心理。我們不必每天去檢測自己飲用水的PH值是6.5還是8.5,飲用衛生安全和足量才是關鍵。
城市飲用水安全飲用建議
1、加強飲用水衛生科普知識宣傳和健康教育,定期向社會公布飲水水質衛生監測、監督信息,提高民眾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飲水方式。
(1)講究科學的喝水方法:1)喝足夠的水,2)要主動喝水,3)喝水要細水長流。
(2)提倡要在清晨一起床要補水
清晨起來要養成喝水的習慣。也就是要做到“起床 喝水 刷牙”三步曲。經過一個晚上的休息后,血液的粘稠度增加,血容量不足,微循環淤滯,很容易造成血流不暢,血壓增高,所以這時最需要補水。在刷牙前喝水可以把清晨口腔內濃度最高具有很好殺菌消毒作用的唾液喝肚里,給整個消化道進行殺菌消毒。晨起喝水,喝與室溫相同的常溫水最好,保持水中的溶解氧,具有特異的生物活性,它比較容易透過細胞膜,并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加免疫功能。清晨胃腸已排空,過冷或過燙的水都會刺激胃腸,可以引起不適。飲水要小口小口地喝,如果飲水速度過猛,對健康有害,可能引起血壓降低,引起頭疼、惡心。
(3)錯過不宜喝水時間
比如邊吃飯邊喝水,因為當人們在吃飯前和吃飯時,胃液大量分泌,如果喝水就會把胃液沖稀,影響食物消化。所以在飯前飯后和飯中,不要大量喝水。飯前宜飲的是蔬果汁和湯,可刺激胃口,增進食欲。飯后則宜喝一些暖茶,茶的功能是促進消化,降膽固醇。但茶性屬涼,飯前空肚飲,茶直入臟腑,會冷襲脾 胃;清晨空肚飲,更有損腎氣。無論飲什么,飯前飲品的量,都應以約一杯為宜。吃飯時若口干,則宜稍呷點飲品,以利口中酵素發揮作用。 最好的喝水時間,是早晨起床時。因早上飲水可助身體排毒。如果以每天喝7杯水為例,則起床至飯前一小時,宜共飲4杯,午飯后一小時飲1杯,下班后飲1杯,晚飯后一小時至睡前一小時飲1杯。另據專家介紹,飲水對氣喘及便秘患者有顯著療效。
2、城市飲用水對喝桶裝水的建議
現在大部分城市家庭都使用桶裝水,這已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件物品。然而桶裝水也成為影響健康的一個原因。桶裝水有幾個方面的缺點至今未能解決: 1)桶裝純凈水的“純”,在生產過程中,把有害的物質去除的同時,自來水中有益的微量元素亦一并去除。1997年,上海教委就開始禁止中小學生飲用純凈水,指出:“中小學生由于運動,出汗等而流失的微量元素,由于飲用純凈水而不能得到補充,所以禁止飲用”。正如我們用純凈水洗清我們好不容易在食物中吸取的微量元素,會流失人體的微量元素,這會危害一代人的健康。 2)桶裝水的二次污染。由于是氣壓式進水,出來多少水,就會有同樣體積的空氣進入桶內,空氣里的細菌會在三天內迅速繁殖。三天后的水,已是超出國家衛生飲用水的標準的了。然而,水是用錢買的。喝不完也不可能倒了。 3)貴。純凈水的生產成本本來不高,由于水廠、水站、水公司的配送成本及幾個環節所要求的利潤值,到了零售就很貴10元左右了。 4)純凈水的由于生產工藝原因,PH值顯弱酸性。不利于中和酸性體質。 5)現在市面上桶裝水市場管理比較混亂,有很多是“黑桶”、“臟水”會影響人體健康。 6)桶裝水這種人造水對人的細胞來說是個“異物”,水結構和功能都發生了相應的變化,不宜長期飲用。
參考文獻
篇9
關鍵詞 富硒茶;SWOT分析;廣西地區
中圖分類號 F326.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7-0278-02
SWOT Analysis on Development of Guangxi Se-enriched Tea Industry
HUANG Min-zhou PANG Yue-lan* DENG Qian
(Guilin Tea Science and Research Institute 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Guilin Guangxi 541004)
Abstract Development status of Guangxi se-enriched tea was analyzed by the SWOT analysis method.The existing problems were in-depth analyzed.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uangxi se-enriched tea industry.
Key words se-enriched tea;SWOT analysis;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硒是人和動物必須的一種重要非金屬微量元素,也是迄今為止自然界發現的對生命健康十分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重要的防病治病功能及廣泛的藥理作用。硒具有“抗癌之王”“長壽元素”的美稱,適量補充硒元素能夠提高機體免疫力,降低癌癥發病率,有效延長人體壽命。目前,通過富硒農產品進行適量補硒是公認的科學、安全、有效的方法。因此,天然富硒產品的研究、生產越來越受到重視,富硒保健食品的需求也日益旺盛。
廣西地處我國西南部,土壤中富含硒元素。以優質的自然條件為基礎,加之自治區黨委政府對富硒農產品的生產與開發高度重視,相繼形成了初具規模的富硒大米、富硒茶葉等生產基地,并計劃在未來5年內將廣西打造成為“中國富硒農業之都”,建成國內最大的富硒農產品生產基地。廣西富硒農產品將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為廣西富硒茶產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空間。
1 優勢(strengths)
1.1 具有優越的地理環境和區位優勢
廣西地區以紅土或黃土為主,呈現弱酸性(pH值4.5~6.5),其中富含硒、鋅等元素,且有機質豐富,加之特有的自然環境形成獨特氣候,是生產優質茶葉的優勢地帶,歷來是我國重要茶產地之一。廣西種植的茶樹,其生長周期長、品質優、產量高,在國內外享有盛名。此外,廣西工業發展相對滯后,自然環境優越,植被質優、空氣清新,所產茶葉具有綠色、無公害的顯著優勢。
1.2 硒具有抗癌、防癌作用
硒是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的組成成分,研究表明,該酶具有能夠破壞自由基、抗過氧化物,以及對機體內有毒物質解毒的作用。各種癌癥的誘發多來自于體內的過氧化物,而硒元素具有天然的抗過氧化物特性,因而具有良好的防癌、抗癌作用。此外,根據我國癌癥發病人群的分布分析,土壤和食物中富含硒元素的地區癌癥發病率要明顯低于硒元素含量低的地區,且多種癌癥的發病率、死亡率與患者血液中硒含量水平呈現負相關。根據美國學者的實驗結果顯示,適量食用硒元素對結腸癌、乳腺癌等多種癌癥有顯著的防治作用。
1.3 硒具有抗衰老作用
除具備良好的抗癌、防癌作用外,硒還具有良好的抗衰老作用。曾靜的研究顯示,硒是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 (GSH-Px)的必要組成成分,當人機體內自由基或過氧化脂質(LPO)過多時,將導致機體出現衰老癥狀,而GSH-Px具備良好的自由基和LPO清除作用,從而達到有效延緩衰老的目的。
1.4 硒能有效提高人體免疫力
首先,硒能夠影響吞噬細胞的殺菌能力,而吞噬細胞的溶解作用和殺傷感染的微生物是非特異性免疫效應細胞的重要功能。其次,硒對淋巴系統中的部分酶體系具有激活作用,適量的硒元素能夠增強人體內T細胞、NK細胞的活性。此外,當人機體血液內硒含量較低時,淋巴數目減少,其活性、免疫力受影響。最后,適當補充硒能夠有效促進機體內免疫球蛋白的形成,進而增強體液免疫能力。
2 劣勢(weaknesses)
2.1 施肥對生產富硒茶的不利影響
土壤施肥、葉面施肥以及新梢施肥是硒肥的主要施用方式。通過研究茶園施用硒肥與春茶產量、硒含量之間的關系發現,施用富硒有機肥的春茶,其硒含量明顯高于采用噴施清水的對照春茶,且硒含量符合我國農業富硒茶含硒量標準;此外,通過對盆栽茶樹進行葉面噴施硒肥的試驗,結果表明其硒含量及茶葉品質明顯提升。可見施硒肥是提高茶樹體內硒質量比的有效途徑,但硒的補充應當適度,如果過量也會對人體造成危害[1-4]。雖然通過葉面噴施的方式能夠有效提高茶葉硒含量,但畢竟是外源加硒,必須對人工添加方式產出的富硒茶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作風險評估。因此,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硒肥比例標準非常重要,以為富硒茶的生產提供有利條件。
2.2 土壤類型對富硒茶的影響
通常情況下,土壤含硒量直接影響到茶葉的硒含量,我國土壤富含硒元素的地區有陜西紫陽、湖北恩施、安徽石臺及四川萬源、貴州開陽、江西豐城等部分茶區。上述地區所產茶葉硒含量較高,且品質優、產量高。根據調查數據顯示,我國最大的高硒區位于湖北西南部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平均含硒量為20~30 mg/kg,高者達到40 mg/kg,是地殼硒克拉克值的1 682倍,已經開發出多種富硒茶產品。而廣西主要是紅、黃土壤,呈酸性,pH值為4.5~6.5,相對于我國高硒地區沒有顯著優勢。
在不施硒肥的情況下,茶葉中的硒主要來源于土壤。研究發現,茶樹對硒的吸收程度與土壤pH值呈正相關,pH值越大,其水溶硒的含量越高,也就更加利于茶樹吸收。
3 機遇(opportunities)
3.1 政府出臺茶產業發展扶持政策,促進茶產業快速發展
近年來,隨著我國茶產業的快速發展,廣西各級政府相繼制定扶持政策助力茶葉產業發展。其中昭平、凌云以及三江等縣已經發展成為產茶大縣,茶葉產業不僅促進了當地農村經濟增效,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農民增收[5-7]。根據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廣西省茶樹總種植面積已超過6.67萬hm2,年產量高達3.75萬t,產量規模位居全國前10名,單產高居全國前列。并輸出100多個優質茶品牌、30 多個創新品牌。
3.2 人們的健康意識增強,對富硒茶的需求不斷增加
富硒地區十分稀少,世界上唯一的獨立硒礦床在中國,換言之,真正含有天然有機硒的茶產于中國[8]。絕大多數人生活在硒含量較低的地區,所食用的食物硒含量普遍較低,天然有機硒茶葉中80%的硒是對人體有益的蛋白有機硒。因此,在當今社會人們對健康越發重視的大環境下,對富硒茶的需求不斷增加,加之能夠生產天然有機硒茶的區域極其有限,天然富硒茶早已供不應求,在茶飲市場中捉襟見肘。
4 威脅(threats)
近些年來,諸多國內外研究機構、學者對富硒茶進行了較為深入的分析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但縱觀整個富硒茶產業現狀,仍然存在很多問題亟待解決。
4.1 無規范的標準,導致富硒茶開發存在眾多問題
目前,我國已出臺《食品中硒限量衛生標準》(GB 13105―1991),但在富硒a品的生產方面尚無規范標準。為了實現科學化、標準化、規范化發展富硒茶產業,建議國家盡快出臺富硒茶生產相關標準,使富硒茶生產與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此外,監管部門,如各級工商部門、衛生檢疫部門等應當嚴格遵照富硒茶生產與銷售規定進行監管把關,嚴禁不具有生產資質的廠家經營富硒茶,杜絕不符合富硒茶生產標準的假冒、劣質富硒茶進入市場,確保富硒茶產業步入正規化、市場化軌道,否則將擾亂整個富硒茶市場,不僅影響富硒茶產業的健康發展,也將為人們的身心健康帶來危害。
4.2 對茶葉質量安全問題重視不夠
根據研究結果顯示,富含硒元素的土壤中通常也富含多種重金屬元素,富硒茶在生長過程中也常常容易吸收過量的重金屬元素,導致富硒茶中重金屬超標,對人體健康存在危害。因此,在天然富硒茶的生產過程中,應當注意采取適當措施進行重金屬元素吸收防控,從源頭上控制重金屬元素含量。此外,在富硒茶成品流入市場前需要進行嚴格的重金屬、稀土元素以及農藥殘留等檢測監管,存在食品安全問題的富硒茶嚴禁流入市場,只有符合國家和地方行業標準的富硒茶才能進入市場進行銷售,以切實保護消費者的安全與健康。
5 結語
廣西茶產業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其茶韻濃、茶品優、茶市早,應當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進行深入調查研究,進一步發掘其潛在價值,不斷向著規模化、標準化、現代化富硒茶產業發展,在扶持現有茶葉企業做大做強的同時,進一步圍繞市場變化注入新的內容,以發展優質茶為目標,根據消費者需求,努力開發特色富硒茶產品。此外,應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全面支持廣西富硒茶的發展,為廣西富硒茶產業新局面的到來奠定堅實基礎。
6 參考文獻
[1] 汪敏,莊海鈴.關于人體補硒標準的研究[J].數理醫藥學雜志,2007,20(4):549-550.
[2] 陳亮,李桃.元素硒與人體健康[J].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04,21(3):58-59.
[3] 陳歷程,張勇.微量元素硒的研究現狀及其食品強化[J].食品科學,2002,23(10):134-137.
[4] 常碩其,張亞蓮,周浩.富硒茶的研究[J].福建茶葉,2005(4):7-9.
[5] 翁蔚,白以.中國富硒茶研究現狀及其開發利用[J].茶葉,2005,31(1):24-27.
[6] 溫立香,郭雅玲.富硒茶的研究進展[J].熱帶作物學報,2013,34(1):201-206.
篇10
【關鍵詞】 塵肺;復合鋅硒片;抗氧化作用
【摘要】 目的 探討復合鋅硒片對肺塵埃沉著病患者的脂質過氧化作用及臨床療效。方法 將80例單純ⅰ期肺塵埃沉著病患者隨機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在內科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復合鋅硒片治療3個月。測定服藥前、服藥1個月后全血gshpx的活性、血清sod、mda的含量,并觀察治療期間呼吸系統臨床癥狀發生率。結果 治療組與對照組相比,咳嗽、咯痰、胸痛、氣急癥狀發生率降低(p<0.05),復合鋅硒片治療后患者血清sod水平、全血gshpx活力明顯高于治療組,而mda含量低于治療組,有顯著性差異(p<0.01),治療組治療后mda、sod、gshpx與治療前對比有顯著性差異(p<0.01)。結論 復合鋅硒片能提高肺塵埃沉著病患者抗氧化作用,臨床療效較好,可用于肺塵埃沉著病的輔助治療。
【關鍵詞】 塵肺;復合鋅硒片;抗氧化作用
肺塵埃沉著病是一種嚴重危害工人健康的職業病。肺塵埃沉著病病人由于機體免疫力降低,容易合并呼吸道感染等并發癥。但目前還沒有特效藥物用于治療肺塵埃沉著病,因此,積極預防并發癥是當前一項急待解決的任務。臨床常通過補充微量元素鋅、硒等防治反復呼吸道感染〔1〕,但給肺塵埃沉著病病人補鋅、硒的報道較少。WWW.133229.cOM本文通過給肺塵埃沉著病病人補充微量元素鋅、硒,觀察其血清脂質過氧化水平的變化,為微量元素用于肺塵埃沉著病的治療提供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從吉林市職業病院住院的單純性ⅰ期肺塵埃沉著病男性病人中抽取80例為研究對象,年齡53~72〔平均(65.7±5.8)〕歲,隨機分為復合鋅硒片治療組(治療組)和正常治療組(對照組)。臨床診斷采用我國目前實施的gbz702002《肺塵埃沉著病診斷標準》。治療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口服復合鋅硒片〔每片中含鋅0.5 mg,硒2.0 μg,魯衛食證字(2007)第370800040023號〕3次/d,3片/次,連續服用3個月為1個療程。
1.2 觀察指標及方法
治療前及療程結束1個月后取靜脈血,分離血清,-20℃保存。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及黃嘌呤氧化酶法分別測定血清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變化,改良5′5雙硫代對硝基苯甲酸(dtnb)比色法〔2〕測定全血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活力。sod、mda、gshpx試劑盒購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同時觀察患者在治療期間臨床癥狀(胸痛、胸悶、咳嗽、氣急等)的發生率。
1.3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結果數據以x±s表示,組間比較行t及χ2檢驗。
2 結 果
2.1 臨床癥狀分析
治療組與對照組相比,咳嗽、咯痰、胸痛、氣急等癥狀發生率明顯降低。見表1。表1 兩組呼吸系統臨床癥狀發生情況〔
2.2 血清脂質過氧化水平分析
兩組治療前血清sod水平和mda含量及全血gshpx活力無差異(p>0.05),而復合鋅硒片治療后患者血清sod水平、全血gshpx活力明顯高于治療組,而mda含量低于治療組,有顯著性差異(p<0.01),治療組治療后mda、sod、gshpx活力指標較治療前對比差異有顯著性(p<0.01)。見表2。表2 兩組治療前后sod、mda、gshpx活力
3 討 論
多數學者認為肺塵埃沉著病的發病機制是粉塵粒子啟動肺組織內吞噬細胞自由基增多及脂質過氧化,從而使巨噬細胞受損,釋放許多活性因子,致使肺組織纖維化引起肺部進行性纖維化〔3〕。一些動物實驗和體外細胞培養研究均已證明,在矽肺的發生過程中,機體的氧化/抗氧化失衡是粉塵所致肺泡巨噬細胞損傷的重要因素之一〔4〕。gshpx是機體內廣泛存在的一種重要抗氧化酶,能清除過氧化氫等自由基,防止脂質過氧化物的生成,保護細胞膜結構和功能的完整。sod是體內重要的清除氧自由基的酶,其水平的高低可間接反映機體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而mda是體內重要的脂質過氧化物,可引發氧自由基的連鎖反應,放大活性氧的作用,其水平高低間接反映機體細胞受自由基攻擊的嚴重程度。
鋅、硒是機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參與體內多種酶的構成,在清除自由基方面有重要作用〔5〕。已有研究證明鋅、硒在體外有一定的拮抗粉塵細胞毒性的作用〔6〕。鋅與生物膜的脂蛋白有特殊親和力,從而降低膜流動性,能阻滯細胞膜過氧化作用,抑制羥自由基(·oh)的生成,可以提高gsh含量及gshpx活性,達到穩定細胞膜的作用。鋅具有抑制巨噬細胞吞噬功能的作用,并能阻止脂質過氧化,同時與細胞膜上的酶相互作用,起穩定細胞膜的作用〔7〕。動物實驗表明給肺塵埃沉著病動物模型補鋅后,增加血鋅含量,使鋅抑制巨噬細胞吞噬功能的作用加強,減輕巨噬細胞由于反復吞噬石英造成的損害,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巨噬細胞〔8〕。硒是gshpx、磷脂氫過氧化物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phgshpx)活性中心的必需組分,與sod、過氧化氫酶等共同構成清除超氧陰離子自由基、保護機體免受氧化損傷的多級酶防御體系〔9〕。感染石英粉塵的肺泡巨噬細胞膜脂質過氧化顯著增強,mda生成量增多,sod活性下降。加硒拮抗后,mda生成量顯著減少,sod活性顯著提高。本文臨床40例肺塵埃沉著病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復合鋅硒治療3個月后,其全血gshpx及血清sod的活力要比治療前明顯升高,血清mda的含量明顯較治療前降低,說明復合鋅硒可使肺塵埃沉著病患者體內脂質過氧化物減少,而自由基的清除劑升高,進一步說明了微量元素鋅、硒的抗氧化作用。另外,肺塵埃沉著病患者的自覺癥狀(咳嗽、咯痰、胸痛、氣促)治療組也較對照明顯改善,說明復合鋅硒片確有延緩肺塵埃沉著病進展、預防并發癥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胡佩琴.反復呼吸道感染的干預對策〔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7;16(23):33269.
2 柯雪紅,方永奇.dtnb改良法測定人血gshpx的研究〔j〕.中國老年學雜志,1997;17(4):2057.
3 mastruzzo c,crimi n,vancheri c.role of oxidative stress in pulmonary fibrosis〔j〕.monaldi arch chest dis,2002;57(34):1736.
4 闞 泉,高俊玲.氧自由基及其與矽肺纖維化的關系〔j〕.華北煤炭醫學院學報,2005;7(1):402.
5 prasad as,beck fw,bao b,et al.zinc supplementation decreases incidence of infections in the elderly:effect of zinc on generation of cytokines and oxidative stress〔j〕.am j clin nutr,2007;85(3):83744.
6 焦 石,談偉君,周 敏.鋅和硒拮抗二氧化硅細胞毒性作用的研究〔j〕.工業衛生與職業病,2005;31(4):2002.
7 楊光斌,趙 燕,海春旭,等.硒、鋅對索曼神經毒劑誘導大鼠過氧化損傷的保護機制〔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4;8(9):17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