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藝實訓總結及體會范文
時間:2024-01-09 17:33:4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茶藝實訓總結及體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導教師教學思想的依據,本文就以《茶藝》課程建設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的變革與發展,對教學產生的影響,談一些個人體會。同時,介紹我個人在《茶藝》課程教學中的變革嘗試。
關鍵詞:《茶藝》課程 整合教材 職業技術能力 信息化教學
河北旅游職業學院在2001年開始將茶藝作為一門選修課程進行開設,時至今日,茶藝課已經成為河北旅游職業學院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教育的一門關鍵課程,并逐步形成了課上教學與課下教學齊頭并進,最后通過茶藝師職業等級鑒定考核進行實踐技能提高的教學模式。作為《茶藝》課程教學的教師,就此談一些個人在教學過程中對課程設置與教學方法改革關聯性的體會。
一、整合教材,推出適合高職高專院校培養模式的專業教材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材是引導教師教學思想和學生學習的依據,因此,必須緊密結合課程設置目的建設?!恫杷嚒氛n是各類旅游院校近些年才開設的一門新課,沒有專業的教材。市場上有關茶藝的書籍很多,但都缺乏系統性,不適合高職高專院校使用,因此要想設置該門課程,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教材問題。我校于2002年開始自編教材《茶藝基礎知識》,通過5年的使用、總結,于2007年正式出版,并更名為《茶藝服務與管理》。該書密切結合當前茶藝行業的發展需求和高等職業院校茶藝專業人才的培養需要,參考了大量同類教材。編寫體例、編寫形式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每章前都設有課前導讀、關鍵詞,每小節中都設有小思考、案例分析、補充閱讀資料以及相關知識鏈接,每章后附有本章復習題和實踐操作內容,方便教學效果的檢查和評估。內容安排上圖文并茂,并附有電子課件光盤,以期在實際教學中收到較好的效果。就目前該教材的使用情況來看,基本上解決了這門課程“教什么,怎么教”的問題,滿足了《茶藝》課程教學的需要,并且兼顧了學生進行“國家中級茶藝師”技能等級鑒定的需要,為老師們的教學提供了強有力的資源支持。
二、以職業技術能力培養為主線 ,兼顧一般能力培養
《茶藝》是一門綜合學科,集琴、棋、書、畫、詩各傳統文化于一體,并通過泡茶這一技能手段來具體詮釋這些文化?!恫杷嚒氛n程的能力結構要求是:具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辨能力、具有一定人際交往和社會協作能力、具有勝任茶藝服務和茶藝館基層管理的能力、具有繼續學習和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具有吸收和應用新技術的能力以及具有一定的創新和創業能力。因此,在教學主要是以茶藝服務應具備的職業技術關鍵能力為主,兼顧其他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通過多種教學手段,多重教學方法達到開闊學生們的知識結構,加強學生茶藝實踐動手能力的教學目的。如:第三章“茶藝基本要素”,第四章“茶藝表演”的教學中,通過視(觀看圖片、影音文件)、聽(音樂、講解)、問(教師提問、學生思考問題)、練(實踐操作訓練)等方式,要求學生們不僅能夠熟練掌握每種茶葉的具體沖泡手法,還能夠獨自進行茶藝表演的編創、演示以及茶藝活動的策劃。此外利用茶藝專題講座的形式,介紹一些與茶文化有關的詩詞、書畫,從而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們的文化修養。
《茶藝》課程內容中每章都有明確的知識點和能力目標,以及形成能力目標所需的實踐性教學環節。例如:該課程的第二章“茶葉知識”有三個知識要點:茶葉的分類、茶葉的鑒別、科學飲茶,這三個知識要點會通過一周的 “茶葉審評”實訓聯結起來,從而達到熟練掌握茶葉基本知識能力目標,并為第三章“茶藝基本要素”的知識與實際能力的掌握打下基礎。
三、實訓內容改革反映時代的客觀要求,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茶藝實訓內容要注重與茶藝企業工作實際相結合,反映時代的特征。如:學習第三章第五節“茶葉沖泡”時,除了要使學生們掌握六大基本茶葉的沖泡手法,更要結合當前茶藝館內流行的泡茶、飲茶趨勢,使學生的泡出的茶符合現代人的口味需要。在學習第四章“茶藝表演”之前應補充介紹茶席設計知識、禮儀基本常識、演講與口才知識,以及國內外茶藝表演的潮流趨勢,使學生們設計的茶藝表演符合現代人的審美需求。
四、體現信息化教學要求
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增加茶藝課程的互動性,使教學效果更加明顯。因此,在進行理論教學過程中,利用大量的圖片、影音文件等可以使學生對枯燥的知識要點理解得更加透徹。應用到實訓教學中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教學中,除了根據教學內容制作完善的教學課件以外,還制作了可在網上運行的教學輔導課件及相關專業資料,將重要的茶藝課程教學資源上網,作為學生學習的工具和參考,開辟網絡輔導站,較好地促進教與學的溝通、互動,為學生個性化學習提供廣闊空間。
參考文獻:
[1]《茶藝師》,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4.9。
[2]賀永玲:《深化高校教學改革 提高人才培養質量》,2007.1。
[3]方倩琳:《高校教學改革與創新人才培養》,《中國教育報》,2007.3。
篇2
【關鍵詞】高職教育 旅游教育 工學結合
高等職業教育只有服務地方經濟,服務行業企業,才有深厚的根基和頑強的生命力。近幾年,麗水職業技術學院旅游管理專業以“質量為先、爭創特色、服務一線、服務麗水旅游經濟”為宗旨,工學結合,逐步形成了特色鮮明的教育體系,為地方旅游經濟建設培養大批“一專多能”的復合型旅游人才,取得了良好成效,提升了對社會的貢獻率。
一、明確服務面向定位,為地方旅游經濟服務
麗水地處浙西南山區,被譽為“浙江綠谷”,是“全國生態環境第一市”,發展生態旅游是麗水經濟的重要成分。麗水旅游資源具有生態環境和民情風俗的兩大整體優勢,隨著麗水交通等基礎設施的改善,麗水旅游經濟必將已進入跨越式發展階段?!笆?#8226;五”期間,麗水旅游業發展目標是:旅游業實現由先導產業向國民經濟支柱產業轉變,旅游收入年平均增長率達到25%以上,把旅游業培育成為麗水市第三產業中的龍頭產業。
麗水旅游業的快速發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質的應用型旅游人才。根據麗水市旅游培訓中心對麗水市區旅游企業從業人員的綜合問卷調查顯示:“小學、初中”學歷占29.7%,“高中、職高”學歷占47.2%,“大專、高職”學歷19.5%,本科、研究生學歷占3.4%。從業人員存在著學歷和整體素質偏低狀態,制約了麗水旅游經濟的發展。
針對麗水旅游經濟的發展需要,我們確立了旅游管理專業建設總體思路是:探索培養高素質、高技能、有特色、創新型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為地方旅游經濟服務。
二、創新“分階段螺旋式”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培養“一專多能”的復合型旅游人才
企業需要綜合素質較高的復合型、應用型旅游人才,根據這一需求,我們創新了旅游管理專業“分階段螺旋式”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將整個教學過程分起步期、成長期、發展期、提升期、成熟期五個階段,由低到高、由淺人深實施工學結合,表現為“螺旋式”推進的特征,將服務行業企業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見圖1)
起步期:第一學期,學校為主。以文化基礎知識、專業基礎知識和專業認知為培養目標,夯實基礎,安排學生到旅游企業進行專業認知的輪崗實訓。
成長期:第二、三學期,學校為主,企業為輔。利用課程實訓組織學生在景區實地導游講解頂崗實訓和綜合實訓;根據旅游業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特點,建立黃金周、周末、寒暑假實訓機制,全方位實施頂崗實訓計劃。
發展期:第四學期,企業為主,學校為輔。學生集中一個半月在校學習后(此時至暑假結束恰是旅游旺季),結合自身素質及發展潛力,確定專業方向,分流到旅行社、飯店、景區實習,直至暑期結束,培養學生嫻熟的操作技能,服務旅游企業。
提升期:第五學期,學校為主,企業為輔。學生返校學習《旅游市場營銷》《飯店管理實務》《旅行社經營實務》《景區經營管理》等管理提升課程。由于有過前一階段的實踐,第五學期的學習將是帶著問題的學習,可以增強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習效果。這一階段的專業學習,將是高職教學區別于中職教學的重要環節,使我們培養的學生即具有高技能,又具有一定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成熟期:第六學期,企業為主,學校為輔。再次進行專業方向分流實習,每一專業方向指定指導老師,實行“導師制”,進行專業強化指導及畢業實習指導。
實踐證明,這一人才培養模式已經取得了良好成效。通過三年的培養,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從業綜合能力和服務技能得以提升。
三、改革實踐教學,建立“三個環節、兩個目標、一個重點”的實踐教學體系
為了更好地為地方經濟服務,必須重視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依據“能力為主、需要為準和夠用為度”的原則,我們建立和完善了旅游管理專業“三個環節,兩個目標,一個重點”的實踐教學體系。
“三個環節” 即課堂實訓、校內實訓、校外實訓。在實踐教學中,將課堂實訓、校內實訓、校外實訓等三個實訓環節有機結合,環環相扣,構建實踐教學的最佳體系。經過課堂實訓、校內實訓室實訓,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專業技能,再進行第三個環節即校外實訓基地頂崗實訓。這種循序漸進的實訓方式,能夠有效地保證頂崗實訓、服務企業的質量。
“兩個目標”即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在培養職業技能的同時,突出實踐教學中的育人功能,將實習紀律、文明禮貌、儀表儀容、職業道德、勤儉節約、吃苦耐勞等要求作為學生頂崗實訓課程考核指標之一,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素養。
“一個重點”即“頂崗實訓,服務社會”。明確實踐教學過程以“頂崗實訓,服務社會”為重點,設立了“實訓與社會服務辦公室”專門指導這項工作。為保證頂崗實訓質量,建立了實訓檔案、成績評定、安全管理、實訓管理委員會等制度,將競爭機制引入到頂崗實訓中。
四、建立多元化校外實訓基地,形成緊密型“雙贏”伙伴關系
實訓基地是服務行業企業的重要載體。我們一共建立了18家具有產學結合特點的校外實訓基地,形成了旅行社、酒店、景區,高、中檔多元化的實訓基地體系。與實訓基地建立了員工培訓、教師掛職鍛煉、企業經營專題研討、橫向課題研究、學生頂崗實訓等多項合作的緊密型“雙贏”伙伴關系。與實訓基地的互惠雙贏,可以更有效地為地方旅游經濟服務。
根據旅游企業人員需求特點,分期分類開展教學計劃外頂崗實訓工作,形成全方位的教學計劃外頂崗實訓體系。寒暑假,學生在飯店類實訓基地實訓,使專業實踐與勤工儉學相結合。黃金周,學生在景區類實訓基地進行專業綜合實訓,提高專業綜合實踐能力。節假日、周末,學生在旅行社類實訓基地實習,解決了旅行社導游不足的矛盾。
五、利用暑期社會實踐和第二課堂活動,拓展實踐教學環節
結合學院團委組織的“寒暑假社會實踐活動”,指導學生開展有效的專業實踐活動,服務行業企業。專業教師幫助聯系企業,布置任務,進行社會實踐活動過程控制和成果鑒定。每學期開學初,召開總結交流會,交流實習體會,分析典型案例,強化服務質量管理。
成立“茶藝表演隊”和“禮儀服務隊”,參加當地的重大禮儀活動以及東西巖景區的畬族茶藝表演等一系列活動,既鍛煉培養了學生素質,又提高了旅游專業在當地的美譽度和知名度。
六、創建“導游服務中心”,完善為地方旅游經濟服務功能
校內創建旅行社生產性實訓基地,其弊端是學生實習將局限在校內旅行社。為了使學生能更廣泛地開展工學結合,服務行業企業,我們與麗水市旅游局合作,在校內創建了“導游服務中心”。
已考取全國導游資格證的學生,通過選拔進入“導游服務中心”擔任兼職導游。兼職導游的服務質量管理及接團任務落實實行指導老師責任制。建立在校生兼職導游個人檔案,畢業時“導游服務中心”對該生進行兼職導游工作的專項鑒定,進入畢業檔案?!皩в畏罩行摹倍ㄆ陂_展導游帶團技能、麗水旅游文化專題、麗水主要旅游線路實地踩線等培訓,邀請當地著名導游、旅行社老總等共同承擔培訓任務?!皩в畏罩行摹迸c旅行社、兼職導游簽訂相關協議,明確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導游服務中心”的創建,擴大了旅游專業學生為行業企業服務的輻射面,創新了旅游專業生產性實訓基地新模式。通過“導游服務中心”對帶團質量的有效監控,提高了服務效果,為麗水優秀旅游城市的創建發揮獨有的作用。
七、開設特色課程,培養區域特色旅游人才
突出能力培養主線,根據地方旅游經濟的需求,開設特色課程。依托麗水的生態旅游資源優勢,開設《觀賞動植物》《景觀生態學》課程,培養生態型旅游人才。開設《黃金周綜合實訓》課程,滿足“黃金周”學生頂崗實訓需要。為了夠勝任麗水地接導游頂崗實訓任務,開設《麗水現場導游》等課程。通過一系列地方特色課程開設,形成了我院旅游專業鮮明的地域特色,更好地為地方旅游經濟服務。
實踐證明,通過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教育體系的全面構建,服務行業企業取得了良好成效,學生的職業素質、職業能力和職業技能有了全面提升。在校生形成了一支品牌響亮的兼職導游隊伍,深受麗水各旅游企業歡迎。在“全國導游資格證”考試中,成績名列全省同類考生前茅。2007年“浙江省首屆高校導游大賽”中,獲得了高職高專普通話組團體總分第二名、兩名選手進入“十佳”的好成績。畢業生因動手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就業定位明確而深受用人單位歡迎。
參考文獻:
[1]張紅專.淺談湖南高職旅游人才“一主兩輔”特色培養模式[J].科技成果縱橫,2008,(2) .
[2]王斌,謝善培.論高職院校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的途徑與方法[J].教育與職業,2007,(11).
[3]張國英.構建產學研結合的旅游人才培養模式[J].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007,(5).
[4]馮國利.加強與成功企業的合作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3).
[5]徐公芳.鄧文華.以就業頂崗能力為重點改革高職人才培養模式[J].中國高等教育,2006,(22).
篇3
教學情境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為實現教學目標,產生一定的情感反應,能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并作用于學生的具有學習背景和學習活動條件的學習環境。創設旅游教學情境,是為適應職業的需求,為學生量身設定,旨在讓學生以一種職業人的身份融入課堂學習過程中,提升他們的課堂學習積極性。學習網絡搜索這一課時是計算機教學中較為棘手的內容。由于中職學生思維較為活躍,在機房上課,熱衷于網上沖浪,因此,課堂上如果開通網絡,會降低學生對知識點的把握,加大教師課堂管理的難度。但是,學習網絡搜索,如果不開通網絡,有關網絡的知識就不夠直觀,學生無法有效掌握Internet使用。為解決此問題,可以從學生實際需求出發,為每個學生量身定做學習方案,學生有了目標任務,會降低注意力的分散。網絡的飛速發展,帶來信息資源的快速更新。酒店行業尤其需要最新的信息資訊,為客人提供不同的服務,如訂車、訂機票、尋找旅行社等。作為一名酒店員工,需要有信息收集與處理能力,才能為客人提供更好的服務。筆者讓2013酒店班所有學生扮演某酒店的“員工”,教師扮演酒店客人,同時教師為每個學生提供一份信息搜尋方案,內容是:最近的商場和景點的地理位置及乘車路線。該酒店的“員工”需通過網絡搜索相關的內容,找出最佳的答案提供給“客人”作參考?!翱腿恕眲t根據他們提供的服務為他們打分,評出“員工”的服務等級,也就是課堂評價。等級分為三個,A為優等,B居中,C為最差。利用酒店員工為客人提供信息服務這一項最平常的工作,在課堂上創設情境,讓學生融入“工作”環節中,加深學生學習的目的性和實用性。利用“客人”的滿意度,為學生的操作結果打分,順理成章完成課堂評價。將整個教學過程與工作相融合,淡化它們之間的界限,把原本孤立的知識與技能糅合進“客人”的需求中,使學生在無意中掌握網絡搜索,這是對計算機課堂組織形式的一種創新。
二、策劃旅游線路海報,創新圖文混排教學
旅行社為自身發展,會不定期地更新旅游線路。漂亮、精美的旅游線路海報不僅方便游客掌握第一手資料,更是為他們提供決策依據。因此,制作出具有吸引力的線路海報是旅行社推行新旅游線路的有效途徑。計算機Word圖文混排中,將文本框、自選圖形、藝術字、圖片等元素進行合理設置并有機組合,形成圖文并茂的文檔。各元素在插入及設置上幾近相似,因此,單獨使用各元素并不難,關鍵在于是否能有效地綜合使用所有元素。海報的創作沒有樣稿,布局和創意顯得尤為重要,其次才是操作方法。根據此類需求,在圖文混排教學前,學生從網上搜索相關海報類型,欣賞并總結它們的特點。課堂上學生通過再次欣賞,討論,在教師引導下,初步了解圖文混排。隨之教師打開Word原稿,學生頓時明白Word的一大功能是可以設計海報,好奇之時學習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迫切希望知道操作方法。隨即教師拋出兩個重要問題:在海報中文字與圖呈現位置不固定,第一,是什么可以讓文字隨意移動?第二,是什么可以讓圖隨意移動?同時,下發一份已經完成的文檔,讓學生自主研究各元素的擺放位置,體會圖文布局,解答教師的提問。在此期間,有學生對比原素材發現,有些圖的大小和樣式上都做了更改,文檔增加了藝術字和圖形等未在素材中體現的內容。還有學生通過嘗試設置原稿中的各個元素,抓住了兩個問題答案的切入點:文本框和文字環繞方式。通過使用文本框或設置文字環繞方式為特定選項,可以輕松地在頁面中變更相關元素位置。突破關鍵問題,使頁面內容變得靈動,對海報制作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生探索發現問題的切入點,正是自主探索學習的體現,也是課堂知識的提升。以此為前提,其他關于各元素的大小、填充、輪廓、效果等設置方法,學生在課堂上可通過研究原稿自主發現。通過分析海報實例,學生頭腦中形成圖文混排的大概樣子,通過突破關鍵問題,學生可以在無樣稿的前提下,根據教師提供的素材自主探索海報制作方法,發揮創意,創作與專業相符的旅游線路海報。由于教師提供的圖文素材都與學生專業有關,制作后的成品也與行業有聯系,因而,盡管圖文混排內容較為錯綜復雜,但課堂學習任務目標明確,針對性強,實用性強,學生對圖文混排學習興趣濃厚,自主探索的欲望也隨之增強。
三、擷取旅游行業案例,創新Excel公式圖表教學
案例教學是將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場景重現。讓學生把自己置于案例場景,通過討論分析的形式進行學習,使學生有所收獲,從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Excel時,由于圖表中線條和填充的設置較為多樣化,學生對圖表的學習比較感興趣,而公式中以數據、函數等元素為主,學生對公式的學習熱情較低。但公式又是Excel中的重點內容,掌握公式計算可有效提高數據處理能力,為后續學習作鋪墊。
四、融入旅游飲食文化,創新PS圖層蒙版教學
PS圖層蒙版的概念較為抽象,它好比在圖像上加蓋一層玻璃,玻璃涂上黑色,圖像不顯示;涂上白色,圖像全部顯示;如果是灰色,圖像透明顯示,透明程度與灰色深淺有關,灰色越深,圖像越透明。然而,純文字的解釋難以讓學生明白。為此,需選擇一種客觀真實的物體將概念融入其中,輔助學生理解。旅游專業的學生最需要了解的知識除各地人文景觀以外,當數各地飲食。用圖層蒙版制作筷子夾菜的效果,旨在滲透學生對各地美食了解情況的同時,用一種具體的事物突出圖層蒙版的作用,學習它的操作方法。圖層有三個,最下面一層為盤中美食,第二層為筷子,最上面一層為將被夾起的食物。最終效果需要將食物放入筷子中間,貌似食物被夾。由于之前學生學過橡皮擦等工具,要得到相同圖像效果方法并不難,但難以確保圖像的完整性。因此,事先讓每個學生明確,保證在所有圖像完好無缺及圖層數不變的基礎上,實現筷子夾菜效果。結果,學生操作時出現各種問題,有同學始終實現不了效果,有同學即使實現了效果,但用了四個圖層,更有的截斷了筷子圖像。此時,學生極想知道答案。為此,教師提出圖層蒙版這一概念,并演示在筷子圖像上加蒙版,默認白色,通過用黑色涂抹食物需遮蓋部位,達到筷子部分圖像隱藏,效果顯現。學生恍然大悟,紛紛開始操作,在贊嘆PS圖層蒙版神奇的同時,各出其招,結合對美食的了解情況,將不同美食的呈現角度重新選擇,盡可能把食物最美的一面呈現出來。有同學結合之前學過的漸變工具,將盤中美食作了漸變蒙版,使食物有了朦朧美。課前學生收集各地美食圖片,課內將旅游飲食文化融入圖層蒙版教學,不僅考查學生對旅游飲食的掌握情況,也是把圖層蒙版教學內容具體化,把枯燥的概念用生動的圖像表達,加深學生對圖層蒙版的理解及應用。這是在對學生形成視覺上的享受及沖擊的同時,創新PS圖層蒙版教學的方法。
五、萃取旅游藝術元素,創新MovieMak-er視頻制作教學
學習MovieMaker制作視頻時,需確定主題,有配套的多媒體素材。而教材自帶的素材陳舊,學生作品體現不出個體差異與創新性。因此,要大膽創新,摒棄陳舊老套的做法,引導學生結合專業特色,選取充滿旅游藝術氣息的素材,創作出具有藝術品位的作品。與學生較為貼近的專業調酒、茶藝、插花、禮儀操等各類旅游藝術表演形式常常會在校內舉行。為激勵學生學習,將宣傳旅游專業藝術與MovieMaker視頻制作學習相結合,鼓勵學生利用各種數碼設備獲取圖像、視頻,利用網絡、錄音軟件等獲取相關音頻。有了明確的學習目的性,學生便主動尋求途徑收集素材。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已被點燃,相互比較收集到的素材,通過比較發現各自素材上的優缺點,找出問題關鍵,以彌補拍攝或選材上的不足,以便下次及時更改。在視頻制作過程中,由于每位學生使用的素材都來自前期準備,因此學習積極性較高,主動學習的欲望較強。作品完成時,為實現課堂評價,教師提出視頻制作要點即評價標準,通過生生點評和師生點評的形式,再次明確制作完整視頻的要領和流程,鞏固課堂內容。本視頻制作課的目的是為制作具有宣傳旅游專業藝術的視頻,因此,每位學生還將最終成品上傳到班級網站、微博等網絡平臺,與他人分享,實現宣傳效果。
六、模仿導游講解實訓,創新演示文稿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