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調查范文
時間:2023-04-04 21:56:2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近視調查,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升入五年級以后,隨著學習任務的加重,班上近視的同學越來越多。于是,我們幾個同學為了解小學生近視情況及引起近視的相關因素,針對我們學校的部分同學作了一次調查。
二、調查方法
1.查閱有關眼睛近視的書籍,閱讀報刊,上網瀏覽,了解近視眼的現狀和造成原因。
2.調查本校同學的用眼習慣。
3.通過多種途徑調查造成近視的原因。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信息渠道涉及的方面具體內容書籍、報刊
我國小學生近視的現狀。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最新數據表明,我國小學生近視眼發病率為22.78%,更令人震驚的是,有份調查報告稱,國內因高度近視致盲者已達30多萬人。因此兒童及青少年近視的防治越來越為學生、家長及社會所關注。
近視原因調查(本校同學)
不良用眼習慣
1.看書距離不當。2.在強光或弱光下看書。3..持久用眼等。4.邊走邊或在公交車上看書。5.看電視時間過久等。
上網引起近視的其他因素。
近年來的醫學研究表明,飲食不均衡、睡眠不足、噪音等,也是誘發青少年近視的重要因素。
建議怎樣預防近視
(一)看書時座姿要端正,光線要充足。讀寫要坐到離課桌一尺,胸離課桌一拳,眼離課本一尺。
(二)不要在坐車或行走的時候看書,不要躺下看書。讀寫1小時要遠眺10分鐘或到戶外走動,調節眼睛肌肉。:
(三)在課間十分鐘堅持做眼保健操。
(四)盡可能少上網或看其他輻射性強的東西。注意作息時間的安排,不能讓眼睛長期處于疲勞狀態。
(五)不偏食,少吃辣的食品,多吃含維生素C和維生素A,D的食物。
(六)定期到眼科專醫作檢查,聽從醫師的指導,逐步矯正視力或防止近視度加深。
篇2
我們班最近坐在后排同學看不見黑板,離開座位去前排看黑板的事頻頻出現,當然有的同學是湊熱鬧跟著起哄,有的的確是貨真價實的近視眼。我很不理解,怎么班上突然出現了這么多近視眼,以前是很少的啊,于是,我決定做一次調查。
二、調查方法。
1、查閱網上提供的資料。
2、翻閱報刊資料。
3、查訪班上患近視的同學,了解其原因。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方面
具 體 內 容
網絡
中小學生近視人數
據網上情況所知,中學生人數占55.22%,小學生人數占22.78%。
報刊
全國近視人數
近年統計,全國近視人數大約有12.8672億,且其趨勢還在不斷上升。
尋問同學
近視原因
大多數是因為上網時間長,看電視距離太近,寫字姿勢不正確,看書常在光線暗淡的地方。
自己觀察
班上近視人數
據觀察,全班戴眼鏡的同學約有25%左右。
篇3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可我聽我們班許多同學說看不清黑板上的字,為了讓我們班同學的視力好起來,我們小組做了一次關于同學近視情況的調查及其原因分析的研究報告。
二、調查方法
1、上網了解什么是近視及近視產生的原因。
2、查體檢卡片,了解本班同學的視力狀況以及近幾年同學視力不良的發展趨勢。
3、調查訪問,了解眼睛近視同學的學習及生活習慣。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體內容 上網查詢 什么是近視眼,及近視眼產生的原因。
近視是平行光進入眼內后在視網膜之前形成焦點,外界物體在視網膜上不能形成清晰的影像,病人主觀感覺看遠處模糊,看近處還行,用凹透鏡可矯正近視。
近視產生的原因有:1、看電視離得太近。2、看電視的時間太長。3、寫作業的姿勢不正確。 查資料(體檢卡片視力測試) 學生近視情況,近視眼的比例等。
本班49名同學,近視人數有10名,占本班人數的1/5。較前幾年比,近視人數有所增多。 交談、訪問、調查 近視同學的用眼習慣 多數同學不注意用眼衛生,躺著看書,在強光下看書。
四、結論
1、近視眼是由于晶狀體過厚而造成的,可以用凹透鏡矯正近視。
篇4
將調查得到的材料進行分析概括(分析概括是調查報告的一個主要內容)。
點評人:泉州曉婷
隨著
社會的變遷
(課業的增多)
,小學生們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學習的時間
也就
明顯增多
。放松的次數多了
,眼睛的負擔
(隨之)
越來越重。這不,還沒畢業,我和一些同學都戴上了眼鏡。
(提出小學生近視已經成為普遍現象。)
那么
(,)
班上
同學
的近視人數到底有多少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對全班同學展開了一次全面的
觀察
(調查。)(這里是提出要調查的主題,應該獨立成段。)
,“
叮鈴鈴——”上課鈴響了,我的觀察行動開始了
。
(調查報告行文嚴肅,因此這句應該刪除。)
首先
(,我)
是
針對近視人數多少這個問題進行觀察。
(趁)
老師轉身在黑板上抄
了一些
復習題
,趁此
(的)
機會,我環顧
了
四周
。不禁一驚
,
(發現)
有的同學
都是
瞇著眼睛抄黑板上的題目,顯然,這些同學都患了近視。除去那些抄別人題目的同學外,至少有15名同學患有輕度近視,約占全班同學的30%。緊接著,
就要開始算已戴上眼鏡的同學人數了,
我
粗粗
估算了一下,大概有10人都戴上了眼鏡,其中300度的有1人,200度以上的有3~4人,100度以上的占戴眼鏡總人數的50%。而
那些
視力達5.0以上的人數
呢,卻還
沒過半。
看了這些數字,你也許會感慨萬千。那么你想知道
(隨后,我又統計了)
我們班同學的用眼姿勢
(情況)
統計
嗎?別急,聽我一一道來
。
做作業時,我做了如下的觀察與計算
:1、按照規范的姿勢,達到3個一標準寫作業的
只有
不超過10人,
還
不到班級總人數的20%;2、握筆姿勢錯誤,坐姿不正的同學
大約
有30多人,與規范姿勢做作業的人數比是3:1;3、癱在桌上寫作業的人數
大約
有3個,占全班的5%。
哦!怪不得有那么多同學患了近視呢!
(在以上兩段中,作者
通過了解和掌握第一手資料,摸清了情況。但調查報告行文嚴肅,不管是在情況敘述還是數字統計等方面,都必須客觀實在,這點要引起作者注意。
)
通過
這個
調查
(結果表明)
,
我
認識
到
近視
的煩惱
已經
牢牢纏上了我們這群
(在)
小學生
(群體中已經成為普遍現象)
。
,為了眼睛
(這里是點明調查結果,應該獨立成段。)(通過這次調查,我發現只要矯正平日里的生活、學習習慣就能夠避免近視,比如)
我們應該矯正自己的不良習慣,
平時
做作業
,
(、)
玩電腦
,
(、)
看電視
的時間應定在
每40~50分鐘就休息片刻。做作業時
應該
做到三個一——手離筆尖一寸,眼睛離書本一尺,胸離桌子一拳
。
(;)
在玩電腦時,
應該
與電腦屏幕保持一定的距離
。
(,)
不要將電視的亮度調得太高,以免眼睛受刺激。此外,日常生活中還應注意用眼衛生,不要用手搓眼睛等。
(本段應該
將調查得到的材料經過定性、定量的分析概括,尋找出近視與日常學習、生活習慣的內在聯系,然后再總結出具有價值的信息:只要矯正平日里的生活、學習習慣就能夠避免近視!
篇5
調查報告是對某項工作、某個事件、某個問題,經過深入細致的調查后,將調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統整理,分析研究,以書面形式向組織和領導匯報調查情況的一種文書。其特點是具有寫實性、針對性、邏輯性。根據調查報告的要求,對我校學生調查報告格式做如下要求: 一、標題要求 基本格式為“關于××××的調查報告”。 二、列出調查的主要內容,格式如下: 調查時間、 調查地點、調查對象、 調查方法、調 查 人(以小組形式調查的要求,小組人數不得超過3人) 三、報告正文。 正文一般分調查原因、調查方法、調查分析、調查結果和建議五部分。
一、 研究原因:
據調查,我國現有盲人500多萬,低視力近千萬人,尤其是在兒童及青少年當中,患病率極高。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最新數據表明,我國小學生近視眼發病率為22.78%,中學生為55.22%,高中生為70.34%。更令人震驚的是,有份調查報告稱,國內因高度近視致盲者已達30多萬人。因此兒童及青少年近視的防治越來越為學生、家長及社會所關注。為什么患近視的學生越來越多?學生的眼睛到底是怎么近視的?僅僅是不良用眼習慣造成的嗎?為了解小學生近視情
況及引起近視的相關因素,我針對我們學校的部分同學作了一次調查。
二、調查問卷
1.你是不是近視?
A. 是的 B、 不是
2.你是如何近視的?(不近視的可不答)
A、看電視過度 B、坐姿不端 C. 其它
3 你近視多少度?
A. 100以下 B. 500以下 C. 更高
三、調查分析:
導致眼睛近視的原因:
大多數人都是平時不注意保護眼睛而導致近視的。研究結果表明,近視眼是人眼對當代環境的適應性改變,它的發生與發展與日益增加的近距離用眼活動的環境密切相關,與攝入營養成分的失衡密切相關。而不正確用眼,不注意用眼衛生(如看電視和上網過長等)是現代兒童近視大增的主因。
1 看電視距離太近
2 看電視的時間太長
3 所看電視的畫面濃度太深
4 寫作業時的姿勢不正確
5 在光線太強的陽光下看書
6 在光線太弱的光下看書
7 長時間的在電腦前
8 不合理飲食
9 看激光
10 在車廂里看書
11 遺傳因素
12 不認真做眼保健操
四、調查結果:
通過調查發現,在當今的中學生近視率不斷上升,而中學生們對近視這一現象并不加以重視。甚至有人認為近視怎樣,戴副眼鏡不就得了。還對近視無所謂,錯上犯錯。許多人常將其歸咎于不良的用眼習慣,如看書距離不當、光太暗、持久用眼等。但近年來的醫學研究表明,飲食不均衡、睡眠不足、噪音等,也是誘發青少年近視的重要因素。
五、建議
(一)看書時作姿要端正,光線要充足。讀寫要坐到離課桌一尺,胸離課桌一拳,眼離課本一尺。
(二)不要在坐車或行走的時候看書,不要躺下看書。讀寫1小時要遠眺10分鐘或到戶外走動,調節眼睛肌肉。
(三)在課間十分鐘堅持做眼保健操。
(四)盡可能少上網或看其他輻射性強的東西。注意作息時間的安排,不能讓眼睛長期處于疲勞狀態。
(五)不偏食,少吃辣的食品,多吃含維生素C和維生素A,D
的食物。
(六)定期到眼科專醫作檢查,聽從醫師的指導,逐步矯正視力或防止近視度加深。
篇6
我們班許多同學都陸陸續續帶上了眼鏡,我也是其中的一員。有多少人近視了?他們又為什么近視了?我做了一次調查。
二.調查方法:
1.查閱有關書籍,了解普通人是怎么近視的。 2.調查詢問同學,了解他們是怎么近視的。 3.通過多種途徑,了解我班一共有多少人近視了。 4. 通過班級博客發表問卷。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我班共有11個人近視。
我國的近視率已接近30%,小學生22.7%患有近視,初中近視率猛增到55.8%高中生70.3%人戴上眼鏡,大學生近視比例高達80%。
近視成因較多,據我們猜想,造成近視的因素有: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個體因素,營養體質因素和睡眠因素。導致小學生近視的主要原因是作業做的太晚,使睡眠不足,過度地看電視、玩電腦,攝入大量的德和蛋白質。
現在小學生近視率很高。雖然近視存在某種的遺傳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外界因素的影響。目前除了配戴眼鏡外,沒有更有效的治療方法,唯有持久地開展預防措施。中學生極高的近視率和現行的教育制度雖然有一定的聯系,但更多的是因為用眼習慣而導致近視的發生。近視預防的重點也在于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
四、結論
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分析,我發現:
1.從整體來看,作業負擔較重的同學占大多數,作業負擔隨年級的升高而加重。
2.無論是哪個年級在做作業時都沒有好好的讓眼睛得到休息;而在校休息時間又一次隨年級的增高呈遞減趨勢。
3.抗疲勞眼藥水與眼保健操都是對眼睛有治療作用的,但卻沒有引起同學的高度重視。
4.近視人數雖然遠遠高于非近視人數,但不佩戴眼鏡的人卻占有相當一部分比例。這表明同學們對近視的問題還不夠重視!
5.其中的因素,像:姿勢不對、用眼不當之類的毛病,我們可以努力克服、改正;像燈光太暗或太強之類的,我們可以調節;像防護不當、用藥不當之類的,我們可以盡量避免;……
我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1、每日堅持遠眺、堅持眼保健操和課間操,并積極參加文體活動。 2、學習時要有充足的光線,光線要從左側方向來。不要在光線不足和耀眼的陽光和強燈光下看書寫字。
3、不要睡在床上或邊走路邊看書。更不要歪頭偏身趴在桌上讀書寫字。
篇7
據調查我國現有盲人500多萬,低視力人近千萬,尤其是在兒童及青少年當中,患病率極高。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最新數據表明,我國小學生近視眼發病率為22。8%,中學生為55。2%,高中生為70。3%。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人近視?僅僅是不良用眼習慣造成的嗎?近視,與年齡有關系嗎?
二、調查方法:
1.查閱有關書籍并調查詢問同學,了解近視的主要原因。
2。.通過多種途徑,了解近視可能會引發的并發癥。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四、結論
(1)近視的主要原因:
1看電視距離太近;
2看電視的時間太長;
3所看電視的畫面濃度太深;
4寫作業時的姿勢不正確;
5在光線太強的陽光下看書;
6在光線太弱的光下看書;
7長時間的坐在電腦、電視前;
8不合理飲食;
9在車廂里看書
10遺傳因素
11不認真做眼保健操
(2)在這里我想給大家提出幾點建議:
1看書時作姿要端正,讀書或寫字時做到“眼離書本一尺遠,胸離書桌一拳遠,手離筆尖一寸遠。”
2不要在坐車或行走的時候看書,也不要躺下看書。(三)每天堅持做兩次眼保健操。
3每天堅持做兩次眼保健操。
4盡可能少上網或看其他輻射性強的東西。注意作息時間的安排,不能讓眼睛長期處于疲勞狀態。
篇8
隨著移動信息技術時代的到來,大家對電腦、手機的掌握越來越熟練,很多小學生由此也榮獲“網絡高手”稱號。但隨之而來的是近視的同學越來越多,有的班級已有近半的同學近視;近視同學的年齡也越來越低,一些一、二年級的同學鼻梁上也架起了沉甸甸的眼鏡。近視不僅不利于我們學習,還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為此,我做了關于青少年近視率與用眼習慣的調查,希望能引起同學們對保護視力的重視。
二、調查過程
1.查找資料。我在網上查閱到了一組觸目驚心的數據:我國青少年近視率已經高居世界第一位,據2014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的結果表明,我國高中生近視率高達85%,初中生為70%,小學生為20%,而2013年,這一數據分別為60.28%、50.3%、27.63%。從小學生到中學生,近視人數逐漸上升,難道近視和年齡有關?我心中產生了疑問。
2.問卷調查。我設計了關于學生近視情況的調查問卷。問卷包括年級、年齡、視力情況、用眼習慣等調查項目。經統計,我得到以下結論:近視人數從一年級到六年級逐漸增多,六年級學生近視人數占總人數的40%。
3.個別談話調查。我采用訪談的方式對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的不良用眼習慣進行調查。其中,A同學說,他經常上網;B同學說,她喜歡趴在桌子上看書、寫字;C同學說,做眼保健操時間他常與同學嬉笑打鬧;D同學說他不愛吃西紅柿、橘子等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三、分析原因
通過調查,我發現大多數同學是平時不注意保護眼睛才導致近視的,主要原因如下:
1.看書、寫字姿勢不正確;2.看電視時距屏幕過近,時間過長;3.在光線過強或過弱的環境下學習;4.長時間玩電腦;5.不合理飲食;6.不做眼保健操;7.缺乏應有的體育鍛煉和適當的室外活動。
四、調查結果
通過調查發現,許多同學也認識到書寫姿勢不正確、光線過強或過弱、長時間用眼等不良的習慣易導致近視,但又不加以改正。醫學研究表明,雖然存在遺傳因素,但用眼習慣不正確、飲食不均衡、睡眠不足、噪音干擾等,仍是誘發青少年近視的重要因素。
五、體會與建議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是探索萬物的工具,更是我們身體不可欠缺的一部分。同學們一定要保護好眼睛,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為此,我向同學們提出以下建議:
1.看書時坐姿要端正,讀寫要做到手離筆尖一寸,胸離課桌一拳,眼離課本一尺;2.課間堅持做眼保健操;3.不偏食,少吃辛辣食物,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4.定期到眼科門診檢查,聽從醫師指導,逐步矯正視力或防止近視度數加深。
篇9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金東區于2011年被選為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監測16個中小城市點之一,由國家統計局隨機抽取金東區的多湖、付村、澧浦、孝順、源東、塘雅6個鎮鄉的各1個行政村,再按門牌號隨機抽取30戶居民開展調查。
1.2方法
采用稱重法記錄調味品和烹調油消費量。調查包含2個工作日和1個休息日,由經培訓后的調查員入戶對調味品進行稱重,記錄結存量、購進量、廢棄量、剩余總量;同時開展連續3日24 h膳食調查,記錄被調查期間用餐人員(包括用餐訪客)的性別、年齡、勞動強度、職業、餐次比等。
1.3錄入與分析
采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統一編制的軟件進行錄入,導出后用Excel進行數據處理,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1.4質量控制
使用統一表格,制定統一的填表說明,調查人員經理論與操作培訓、考核合格后上崗。食物稱經統一校準后使用。由專人對調查表進行初審,再錄入軟件,核實邏輯性、完整性,發現問題及時處理。2結果
2.1樣本特征
共有6個鎮鄉(街道)的6個村180 戶458人接受3日24 h膳食調查及家庭調味品稱重。剔除連續3日不在家就餐及未使用調味品者,有效調查人數415人,其中男性207人,女性208 人。另有調查期間曾就餐于被調查戶的客人134人,男性80人,女性54人。3日接受調查的總用餐人日數1106.4。樣本人群的年齡主要集中于30~70歲(表1)。
調查顯示,居民使用烹調油的品種繁多,但戶均烹調油的種類為1.53種,以植物油為主,色拉油與菜籽油為主要食用油品種,色拉油占調查對象烹調油消費總量的51.5%,62.0%人日使用色拉油;菜籽油占調查對象烹調油消費總量的30.3%,61.7%的人日使用菜籽油。動物性油僅使用豬油一種,占調查對象烹調油消費總量的2.5%,但有12.0%的人日使用豬油,人日均消費9.5 g,使用最多量的達49.5 g/人日。3討論
3.1居民烹調油用量過高
居民平均烹調油攝入量達44.6 g/人日,超過《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7)》建議值的50%;其最大值達146.7 g/人日,超過推薦值近4倍。最高烹調油攝入量146.7 g/人日,產生的能量達5 444 kJ,占輕體力活動成年男性的能量推薦攝入量(RNI)的55.0%。同時,烹調油過量及煎、炸食品過多,會帶來高血脂、高膽固醇等營養問題。居民烹調用油多使用色拉油與菜籽油,近六成人日使用了這2種油。豬油的用油比例為12.0%,較李曉輝等\[7\]調查的2010年成都市城區居民18.5%食用動物油的比例稍低。從消費量和使用人日上看,除色拉油、菜籽油、玉米油、豬油外,其他品種的烹調油使用人日數均不足50人日,合計消費量不及總消費量的7.0%。提示大多數家庭的烹調油品種仍較為單一。由于菜籽油中含有較多可能對健康不利的芥酸,而橄欖油、茶油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玉米油、葵花子油富含亞油酸,大豆油富含亞油酸和α-亞麻酸,有降低血脂、膽固醇等作用\[8\]。因此,烹調油的選擇上有必要加強健康教育,指導居民選擇多個品種烹調油,并經常更換。
3.2鈉鹽攝入量過高
調查顯示,鈉鹽攝入均值為12.9 g/人日,超過《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7)》建議攝入量的1倍。美國第3次健康與營養結果表明,高血壓患病率與過高脂肪、膽固醇和鈉攝入呈顯著性相關\[9\]。有研究表明,如果每人每日攝入食鹽量減少2.4 g,健康人的平均收縮壓可下降2.3 mmHg,舒張壓可降低1.4 mmHg\[8\]。調查中鈉鹽攝入量為6~12 g/人日的戶數占56.1%,>12 g/人日的戶數占35.5%,以戶為單位的高鹽問題需引起關注。未成年人的飲食習慣受家庭影響較大\[10\],重口味的飲食習慣一旦形成很難改變,而主婦的控鹽控油努力往往受用餐者的評價影響而功虧一簣。建議一方面從主婦入手,倡導健康廚房,引導減少煎、炸等烹調方式,轉向蒸煮、涼拌等烹調方式,在不改變美味的同時降低油與調味品的使用;另一方面從幼兒園、小學生著手,將營養知識納入衛生課,宣傳重口味飲食的不健康之處,大手拉小手共同促健康,培養新一代人的健康飲食習慣。
3.3深入開展控油控鹽健康教育
2002年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結果顯示,全國人均日烹調油攝入量為40 g,食鹽人均攝入量為12 g\[11\]。時隔近10年,2011年金東區居民調味品與烹調油消費水平仍與此類似。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群眾對改進健康有強烈的需求,但如果沒有正規渠道的科學知識引入,反而容易陷入健康誤區,不但對健康問題主次不分,還可能盲從新奇特的養生方法。因此,建議加大居民健康教育力度,如社區開設健康廚房系列講座,從營養角度宣傳居民膳食指南,適當設置互動環節,實現“學中干、干中學”。另外,還可探索使用簡便又實用的方法來著手居民的限鹽限油干預,如可考慮制作1人1份的6 g鹽定量包裝產品上市供應,以及使用小油嘴的油壺等,以硬件調整來控制油鹽的使用,從小細節入手幫助居民管好廚房。
4參考文獻
[1]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7-10,17-18.
[2]Jung E Y, Hong Y H, Kim J H,et al. Effects of yeast hydrolusate on hepatic lipid metabolism in High-Fat-Diet-Induced Obese Mice:yeast hydrolysate suppresses body fat accumulation by attenuating fatty acid synthesis\[J\]. Ann Nutr Metab,2012,61(2):89-94.
[3]Grantham N M,Magliano D J, Hodge A,et al.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dairy food intake and the incidence of diabetes in Australia:the Australian diabetes obesity and lifestyle study(AusDial)\[J\].Public Health Nure,2012,7:1-7.
[4]Lee D C,Sui X,Church T S,et al.Changes in fitness and fatnes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h factors hypertension,metabolic syndrome, and hypercholesterolemia\[J\].J Am coll Cardiol,2012,59(7):665-672.
[5]Corlova O Y,Weng S F,Hemandez L,et al.Dietary patterns affect lung cancer risk in never smorkers\[J\].Nutr Cancer,2011,63(6):842-849.
[6]楊月欣,王光亞,潘興昌.中國食物成分表\[M\].第2版.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182-191.
[7]李曉輝,毛丹梅,何志凡,等.成都市城區居民主要調味品攝入情況分析\[J\].預防醫學情報雜志,2012,28(6):437-440.
[8]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7)\[M\].拉薩:人民出版社,2008:50-52,54.
[9]Hajjar I,Kotchen T.Regional variations of blood pressure in the United States are associated with regional variations in dietary intakes; the NHANES-Ⅲ data\[J\].J Nutr,2003,133:211-214.
[10]劉敏學,江志杰.國外青少年營養研究進展\[J\].食品工業科技,2004增刊:80-90.
篇10
此次調查由中心組織180位民情觀察員,走進全國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70多個村莊,分別與170位村干部、1120戶村民家庭代表面對面問卷調查,全面采集當前村莊變遷的真實數據,從中也了解到城鎮化對農村農民的巨大影響,以及農民工市民化進程的真實現狀。
60%以上農村家庭主要勞動力進城務工
調查顯示,被訪農村家庭的主要勞動力中,常年或大部分時間在家務農的不到四成(39.87%)。其他勞動力則承擔著為家庭經商、打工掙錢的重擔,近兩成長年在外務工或經商(18.99%),其余農村勞動力則處于兼業狀態,打工時長為6~12個月、3~6個月的比例分別是14.69%、13.64%。
通過對打工者目前外出務工所在地域的調查顯示,有超七成的農村勞動力選擇在省內打工,其中15%在本省省會或本省較大城市,23%在本縣,34%在本鄉鎮。
與務農迥異的城鎮工作與生活,給億萬農民家庭打開了一扇增收致富的大門。針對農戶家庭的收入情況調查顯示,家庭平均凈收入33227元,家庭平均農業經營收入7082元,家庭平均務工收入24676元,家庭平均股票及房屋出租收入634元,家庭平均轉移性收入910元,家庭平均集體收益分配收入817元。農民工的務工收入達到了其家庭年凈收入的77.26%,位居各項收入之首。
近半進城農民工無社會保障
農民工離開家鄉、走進城市尋找打工、創富機會,仍然是一場艱難的尋夢之旅。盡管近些年間出臺的公共政策對這一群體予以高度關注,但直到目前,農民工在城市的生存狀況仍然呈現出生活質量低、難以獲得城市公共服務等特征。
針對在務工城市的居住情況,本次調查顯示,有超過五成(54.89%)的受訪者選擇在務工城市租房居住,有16.89%的受訪者自購住房。另外,不少務工者在打工所在城市無固定居所,只能居住在工棚等地。體現在本次調查中,24%的受訪者選擇“其他”。
在所務工的城市,獲得“五險一金”式的全方位社會保障,對絕大多數農民工都是種奢侈。本次調查中,僅過半(54.81%)的受訪打工者表示自己在務工城市參加了社會保險。他們參加不同保險種類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為:醫療保險(47.65%)、失業保險(31.36%)、工傷保險(19.26%)、養老保險(8.40%)。
盡管許多打工者事實上已經長期在城市生活,甚至其二代、三代也已經在城市就業、入學,但總體來看,打工者將其戶籍從農業戶口轉為非農業戶口的仍是少數。本次調查發現,目前打工族結束“候鳥式”往返城鄉生活、將戶籍從農村戶口轉為城鎮戶口的比例占到15%。
農民工選擇落腳城市看重五大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