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的詩范文
時間:2023-03-30 20:50:4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元稹的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李商隱;元稹;愛情詩
愛情是人與人之間的強烈的依戀、親近、向往,以及無私專一并且無所不盡其心的情感。在漢文化里,愛就是網住對方的心,具有親密、和承諾的屬性,并且對這種關系的長久性持有信心,也能夠與對方分享私生活。愛情是人性的組成部分,狹義上指情侶之間的愛。也就是我們一般所謂的“愛情”。從百科里對愛情的解釋就可以看出,愛情是靈與肉的結合體,愛的物質載體讓情感具體真實。愛的精神寄托又讓情感得以升華,雋永深刻。元李二人的愛情詩之所以在今天還能讓無數讀者強烈共鳴,就是因為他們對這種靈肉的捕捉細膩周到,使人感同身受。然而細細品味,二人的詩又不盡相同,元李二人于一字一句之間靈肉傾向的差異十分鮮明。
一、寫作手法上,于細膩之中各見千秋
作為一位典型的才子型作家,元稹性敏才高,風流多情。無論是他的詩還是悼亡詩,均以細致入微的描寫,真實可感的情致讓讀者可以觸,可以摸,可以傷,可以感。
“半欲天明天未明,醉聞花氣睡聞鶯,娃兒撼起鐘聲動,二十年前曉寺情”(《春曉》)這是元稹集中的一首詩,同樣在一個春天,空氣中同樣彌漫著花香,四十多歲的元稹清晨醒來,突然聽到了寺廟里的鐘聲,他突然想起,二十前年的春天,那個嬌羞嫵媚的女子,她叫鶯鶯,她的聲音正如窗外的鶯啼一樣美好,曉鐘響了,她要回去了,當時他是那樣的不舍……元稹與鶯鶯的故事或許在他自己寫的《鶯鶯傳》里,或許在王實甫的《西廂記》里,我們不得而知。蒼老使人苦悶,回憶使人傷懷,年老的作者想起了二十年前的一幕一幕,依舊清晰,他細膩的筆觸下,視覺上半明半暗的天色,嗅覺上時有時無的花香,感覺上似醒非醒的混沌,聽覺上若即若離的情人,全都躍然紙上,飄然腦海。這是作者久經沉淀的愛情以極其現實直白的方式再現。在《鶯鶯詩》中句“依稀似笑還非笑,仿佛聞香不是香”里,情人的神態逼真俏皮;《贈雙文》中“春酥見欲銷”“不敢望回腰”句,仿佛我們的面前直真的有一位嬌羞含笑垂手而立的女子,將男女接觸時的那種質感和羞澀寫的煽情誘人。而對于自己的亡妻,在悼亡詩“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中,將思念和悔恨寫得感人肺腑,至情至深。他的詩都是一種源于自身經歷的原生態流露,不加升華和矯飾,立足現實,直抒胸臆,在對愛情的“畫皮”中,我們看不到僅僅為了而,的后面,是愛情的原始美和自然美。
而李商隱的愛情詩,卻都游離在物質的邊緣,把有限的感覺一下子無限放大,升華,勢必語不虐心死不休。他也以細膩見長,卻完全脫離肉體,觸及靈魂。難以說,難以表。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無題》)首聯道不盡的離愁別恨,寄語無力東風殘花;頷聯春蠶到死,蠟炬成灰,把愛情的繞指柔立刻升華到刻骨濃上,至情至性,恒久綿長;頸聯曉鏡云鬢,夜吟月寒,細膩體貼的關懷中兩心眷眷,兩情依依;尾聯蓬山此去,青鳥探看,更是纏綿悱惻,牽肚掛腸。柔情蜜意表現到了李商隱這里,都變成難以言說的傷,越體會,越感傷,越思量,越難忘。“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錦瑟》)這首《錦瑟》也是極具細膩的美的典范,之所以千百年為人稱道,或許就在它的不知所云。愛情是種感情,說到底是種感覺,是種情緒,這種說不明道不清的韻味,也正是愛情的誘人之處。捕捉這種原本飄忽不定的情緒入詩,把朦朧美與悲劇美雜糅,所有的感覺都在靈感乍現之間醞釀,從某種程度上說,他是早生了一千多年顧城,朦朧委婉地難以讓人抗拒。李的細膩是種藝術,是種難以超越的高度。
二、對于愛情,元在世俗中獨善其身,李于純情間難以自拔
在愛情長跑的漫漫長途中,每個人都是坎坷的,無論世俗,或是純情,都是一種自我解脫和救贖的方式,與境界無關。元稹一生宦途沉浮,卻畢竟波動在社會的上層,他的前后左右充滿聲色犬馬,金玉銅臭,加上他風流的性格和現實的態度,他的愛情注定地氣十足,眼花繚亂。在情感的世界中,元稹與封建文人并無二異,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車馬多簇簇,他對愛情的態度是苛求而不專一,注重卻不拘束,甚至必要時是強硬而又決絕的。從“二十年前曉寺情”中,他的處處留情就可見一斑,愛情是他的一種工具和生活方式,他常常興之所至,興盡即去,容易投入,也易于跳出。他可以一邊對表妹雙文訴說“春酥見欲銷”的狂熱,當然也可以隨后為了仕途而放棄“這段”愛情,自然而然地開始另一段。他娶了韋夏卿的女兒韋叢,只是一段感情的結束,另一段感情的開始而已,他于每段感情都極其投入,愛得轟轟烈烈,雙文使然,薛濤使然,連宦門婚姻的韋叢,也毫無例外的被元大詩人刻骨銘心了,他寫給妻子的悼亡詩“昔日戲言生后意,今朝都到眼前來”于瑣碎之中見真摯,“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寫出了愛情與面包的糾結,“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這是悔不當初沒有對妻子呵護關心,飽含哀思,動人肺腑,怪不得清人蘅塘指出:“古今悼亡詩充棟,終無能出此三首范圍者,勿以淺近忽之”(《唐詩三百首》堪稱的評),千古名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更是對亡妻低回繾綣,一往情深到了極致。他的一生不缺女人,不缺愛情,生于世俗,食著人間煙火,獨自瀟灑風流。
和元稹相比,李商隱就遠不這么隨意釋然,他的愛情恰恰似乎完全不食人間煙火,他一生飽受排擠,仕途情感雙雙慘淡,然而可貴的是他卻堅定地篤守自己的愛情戰線,把對美好純真的愛情的執著和追求始終凌駕于世俗之上,傲然凄麗。雖然輸了自己,卻贏得了格調。“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無題二首》其一)和一般文人的對愛情重聲色而乏性情,只滿足感官欲望的價值取向不同,李注重的是情感的交流和心靈上的共鳴。即使身不由主,只要那種靈犀一點的心心相印就已足夠,愛情在元稹那里是個奢侈品,在這里卻只需心靈世界的情感投入就可以,與物質無關。當然,這種價值比較是相對的,拿得出財富的人未必付得起感情。即使富可敵國,也是一種相對貧窮。“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悵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夜雨寄北》)李商隱與妻子王氏連理恨晚,相愛篤深,他的這首詩里,依舊鮮明地表露自己的愛情觀,妻子是種陪伴,愛情是種責任,共剪西窗燭的溫情,卻話夜雨時的相通,他的愛情在地上,也在天上,在自己,也在對方,將一種愛以美的方式去表達,以一種平等的姿態去經營,便收獲了永恒和生命。
三、對于女人,元稹俯視,李商隱平視,甚至仰望
關于女人,中國古代除了遠古的母系氏族社會女性的地位貴極一時,在以后長達幾千年的時間里,女性幾乎沒有過和男人一樣的平等對話的權力。長期作為男性的附屬品,始終不能得到自身價值的獨立展現。因而,在古代的愛情中,男人幾乎壟斷有關愛情的一切話語權,女人在一段愛情里的角色,只是一種可替代的物質存在,這也就是為什么男人們可以始亂終棄,喜新厭舊,而女人們卻不敢言愛,深閨遲暮。元稹追求愛情,喜歡女人,卻在很大程度上始終以這一種俯視的姿態去鳥瞰她們,在他的愛情詩里,女人只是被物化的描寫對象,因為他的愛情而“被存在”。無論是“須臾日射胭脂頰,一朵紅蘇旋欲融。”(《離思》其一)還是“閑讀道書慵未起,水晶簾下看梳頭”(《離思》其二)都在閑情之中處處顯示著一種作為男人的優越感,女人的風情萬種和嬌態連連,都隱含著男人居高臨下的玩索意味。作為唐代詩人中緋聞最多的一位,元稹可以對鶯鶯(雙文)始亂終棄,可以對薛濤有始無終,當然還可以因為功名利祿而以愛情的名義與韋叢白頭到老,他的愛情處處盛氣凌人,咄咄逼人,大男子主義的優越感給了他濫情的資本和風度。而李商隱,卻在古代文人中是為數不多的幾個“翩翩君子”。困頓的出身和坎坷的歷程,使得他對人性,對女人有著超前的無等差的認識,在三綱五常,男權主義當道的大唐帝國,這種姿態尤為可貴。他對封建禮教對于女性在愛情上的束縛和壓制懷有極大地憤慨和同情。傳說典故中的女主人公矛盾紛雜的感受,在他這里都可以以一種女性化平等的視角得到另一種詮釋,“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在這首《嫦娥》中,作者完全摒棄我們習以為常的觀點:嫦娥偷得靈藥長生不老,化為月中仙子,為人所羨慕。李詩中,作者卻站在女性嫦娥的立場上,設想她后悔偷吃了靈藥,與其孤寂地長生于天上,不如得一愛人共眠于地下,沒有愛情,時間的長度都是虛無。“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蠟照半籠金翡翠,麝熏微度繡芙蓉。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在《無題四首》其一中,同樣抒一曲離腸,卻不是女子深閨的苦吟和惆悵,男人也可以為愛啼哭,哀婉,憂傷,這份凄迷殷切的思念屬于愛情,不分男女。沒有對女人的尊重,就不會有巴山夜雨的夜話,沒有對女人的敬仰,就沒有心有靈犀一點就通的默契與信賴。正如大多古代文人在詩歌中不露聲色地漠視了女性的地位,李商隱在自己的詩中又不露聲色地把她們理應得到的尊重悉數奉還。元與李的詩歌手法和愛情態度不可妄作評判,任何言辭都可能有失偏頗,但在女性觀上,李無疑是值得肯定和贊譽的。
幾千年歲月沒有暗淡詩人們的光華,他們對愛情的低吟已成為絕唱,卻不會漸遠。千年前的兒女情長止步紙上,靈與肉的拉鋸曖昧卻會愈演愈烈,元稹給了我們充實,李商隱給了我們高貴,在古人的愛情哲學和智慧里,或許能夠教會彼此互相妥協。
【參考文獻】
篇2
枕起源于商代
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殷商時代。
《說文解字》中說:“枕,臥為所薦首者也。”據考古資料顯示,我國最古老的枕頭是天然石塊,后來開始使用加工過的石塊作為枕頭,再之后使用其他材料來制作,例如竹枕、木枕,玉枕、銅枕等等。歷代留存下來數量最多的則是瓷枕。到春秋戰國時期,枕已普及庶民百姓。隋代創燒瓷枕,夏用之涼爽宜人,久用明目益睛,可調理血壓,防止頸椎增生,具有安寢之用,唐宋以后瓷枕頗為流行,產地遍及南北,形制繁多,各具特色,明清之后“枕”從實用品轉向雅俗共賞的工藝品。
除了有安寢之效,瓷枕亦有鎮宅之威,《唐書?五行志》記載,唐人將臥獸枕作為鎮宅、宜男、祈祝平安的吉祥之物。明清時期,很多地方將瓷枕視為陪嫁之物,在姑娘出嫁時,娘家選一對瓷貓枕或美人枕作陪嫁禮品成為婚嫁風俗。瓷枕也是醫生診脈的工具,古時為了讓大夫診脈方便,特別燒制了許多小型脈枕供大夫診病使用。
宋代瓷枕發展繁盛
一般認為,隋開皇十五年河南安陽張盛墓出土的長僅3.9厘米的箱形瓷枕模型是已發現的最早的瓷枕。唐代瓷枕生產增多,有不少富有地域特色的陶瓷枕,但體形小,枕長一般在15厘米左右。其中浙江越窯的青瓷臥獸枕,河南鞏縣黃冶窯的唐三彩及絞胎枕,長沙銅官窯臥獸枕、繪畫枕等極具藝術特色,長沙窯以銅料、鐵料畫枕開創了古瓷枕繪畫品種之先河。
宋代是中國陶瓷發展的輝煌時期,它的卓越成就表現在它為陶瓷美學開辟出一個新的境界,瓷枕即是這一時期瓷制用品的代表器物之一。瓷枕在這一時期的發展進入了繁榮期,產地遍及南北,如長沙窯、定窯、耀州窯、井陘窯、相州窯、扒村窯、新安窯、窯溝窯、當陽峪窯、長治窯、磁州窯等都有燒制,以磁州窯、當陽峪窯、扒村窯、登封窯所出為多,河南、山西兩地窯場燒制瓷枕數量巨大,且其中不乏經典作品。古代瓷枕的造型也非常豐富:形狀有長方形、腰圓形、云頭形、花瓣形、雞心形、橢圓形等,也有塑成嬰孩、虎形、龍形的。南宋李清照在《醉花陰》中有“玉枕紗櫥”之句,玉枕指的是青白瓷枕。
宋代瓷枕磁州窯最具代表性
在瓷枕的發展史上,以宋代北方磁州窯系所燒的瓷枕最具有代表性。磁州窯是宋代北方民間瓷器的典范,汲取題材廣泛,形式多樣,寓意豐富,并將陶瓷技藝和美術揉融在一起,將陶瓷器物提到了一個嶄新的藝術境界,開創了陶瓷藝術的新紀元。在磁州窯的諸多品種中,以白地黑花(鐵銹花)、刻劃花、窯變黑釉最為著名。它的裝飾技法突破了當時流行的五大官窯的單色釉局限,運用了數十種豐富多彩的裝飾技法,創造了具有水墨畫風的白地黑繪裝飾藝術,開啟了我國瓷器彩繪裝飾的先河。在長期的陶與瓷的實踐中,逐漸形成了獨特風格與特征(即白化妝技法),統一的造型、獨特的裝飾技藝構成了磁州窯產品的風格體貌,體現出地方特點、民族風格和時代特色。它的產品多是日常生活必須的盤、碗、罐、瓶、盆、盒之類的用具,線條流利、自由奔放,表現出民間藝術所共有的豪放樸實的風格。較為普遍應用的紋飾有動植物紋、人物紋、山水紋、文字紋等。瓷枕的造型與紋飾直接或間接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中文化、習俗、時尚、追求等方面,這一點尤其以帶有文字紋飾的瓷枕所表達出的最為明顯。
除了宋代的磁州窯系之外,中國南北各地的許多著名瓷窯都曾燒制過精美的瓷枕,各地所產的瓷枕在工藝造型、胎釉紋飾等方面也各有特色,其總體風格與相應的時代和瓷窯的特色相一致。
宋遼金時期的三彩枕也富有特色,艷麗的紅綠釉和刻劃填彩圖案,較唐三彩圖案更加復雜,這時期河南濟源窯燒造三彩枕最有特色,濟源市西北20公里的勛掌村宋三彩窯址出土過兩件完整的長方形枕,以刻劃填彩表現童戲傀儡圖和高士庭園圖。
宋元南方瓷枕多見景德鎮燒造的影青瓷枕,造型繁密,江西豐城市博物館收藏的元代透雕戲臺影青枕堪稱代表作,至明清時,南方燒造瓷枕較少,僅見有少量民窯青花枕,珠山御窯似乎已停燒瓷枕,瓷枕不及軟枕舒適,在上層已不受青睞,但北方民間保留喜用瓷枕、石枕等硬質枕之風。
瓷枕的工藝
隨著制瓷業在工藝技術、造型裝飾手法等方面的不斷改進,瓷枕所展現出的工藝、藝術成就也越來越輝煌。古代瓷枕的制作工藝按照不同朝代、不同產地也各有差別。唐及五代的瓷枕多以模印、細劃、絞胎等為主;宋金時代則以繪畫為主,同時出現了更為復雜的裝飾手法,刻、劃、剔、印、堆塑等技法被紛紛采用,極大地豐富了瓷枕的表現力和藝術性。
瓷枕當下市場行情
瓷枕被大眾普遍關注始自于上世
篇3
望江樓公園瀕臨錦江,園內古木參天,翠竹掩映,幽篁古楠間點綴些亭臺樓閣,氤氳著濃濃的詩情畫意。
望江樓公園是以紀念唐朝女詩人薛濤而享譽海內外的古典園林。園內有薛濤井,薛濤墓及吟詩樓、濯錦樓、浣箋亭、枇杷門巷等,取薛濤故居的舊名和史跡修建而成。
薛濤(約公元781―832年)字洪度,原藉唐代長安。唐大歷十年(775年)其父補眉州缺,舉家遷蜀。唐建中二年(781年)薛濤生于眉州。濤自幼聰穎。唐貞元九年(793年)濤父卒,后濤淪為樂妓,韋皋鎮蜀時,召入幕府,先后歷事十一鎮,官至校書郎。
薛濤墓座落在一片幽篁之中,墓前立有一石碑,刻有“唐女校書薛洪度墓”八個大字。墓東側五十余米處立有一薛濤塑像,莊嫻靜雅,薄羅輕裾,持卷負手作凝思行吟之狀。
徘徊于薛濤像前,我不禁想起了錦竹軒的一副楹聯:“獨坐黃昏誰是伴,怎教紅粉不成灰”。薛濤雖然“以詩受知”于劍南西川十一鎮節度使,且與元稹、白居易、杜牧、劉禹錫等名士多有唱和,但她一生孑然,其聰穎的才情又加劇了她精神的痛楚。
“詩言志,歌詠言”。我們不妨沿其詩作這條心靈通道,走進詩人的精神世界,與詩人來一番跨越千年的對話。
你早年的詩歌,如《池中雙鳧》:
雙棲綠池上,朝去暮飛還。
更憶將雛日,同心蓮葉間。
深刻表現了你“富于夢想”,大膽追求愛情的性格特征。這首詩無疑是你對自己未來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
青年時期,在與眾名士的交往中,你結識了風流倜儻,才華橫溢的元稹元微之,而元稹也對你的才情與美貌心儀已久。元稹曾在贈詩中贊道:“錦江滑膩峨眉秀,幻出文君與薛濤”,把你看作西漢時浪漫多情、才貌雙全的卓文君。
你對元稹也一見鐘情,思慕頗深。在《秋泉》中你真實地表露自己的情懷:“長來枕上牽情思,不使愁人半夜眠。”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元稹與你相晤相戀于東川梓州,數月后離去,“臨行訣別,不敢契行”。然而元稹一別忘情,盡管你在贈元詩中以妻自況,可元稹在其妻韋叢病逝后仍無娶你之意。元和八年,元稹貶江陵,你不顧病體,過三峽,赴江陵會晤元稹,返回之后作《江邊》一詩,其中兩句云:“不為魚腸有真訣,誰能夜夜立清江”詩句高雅深沉,娓娓動人,渴望魚兒快快傳來元稹的書信,表現了對元稹的深切期盼,讀來不覺心潮起伏,淆然淚下。一個重情重義的女才子的如火情懷躍然紙上。盡管白居易曾贈詩提醒你不要沉湎于和元稹的愛情之中,女仆也曾多次勸你:元大人絕非終生可托之人,但你依然沉溺于幻想之中。
直到元和十年,你都是“淚濕紅箋怨別離”、“夜深閑共說相思。”(《牡丹》)你眼里流淚,心中流血。元和十一年(公元810年)春三月,元稹與刺史裴鄖之女裴淑新婚后同游巫山時,被路遠迢迢趕來尋他的你撞見,至此,你才如夢方醒,憤而寫下了《柳絮詠》:
二月楊花輕復微,春風搖蕩惹人衣。
他家本是無情物,一向南飛又北飛。
詩句飽含惆悵與幽怨,斥責了朝秦暮楚,負義無情的元微之。也為自己做了十年的美夢畫上了句號。后來,你竟然穿起道袍,閉門幽居,打發那孤苦寂寞的漫漫歲月。對此,著名學者陳寅恪曾言:“終其(指元稹)一生行跡,巧宦固不待言,而巧婚尤為可惡也。”
微風徐來,竹葉沙沙,那是大自然吟唱給你的贊歌,還是這秋日黃昏送給你的慰藉?
走過吟詩樓,流連于枇杷巷,我想那滿園“虛心自持”“蒼蒼勁節”的翠竹不正是你那孤傲不阿的氣節的物化和象征嗎!
篇4
俗話說:“文人相輕”,但在唐代文壇上,卻又兩個文人給后人留下了文人相親的佳話,他們是白居易和元稹。兩個人的友誼,是在共患難中建立起來的。
元和十年三月,元稹被貶為通州司馬,同年八月,白居易被貶為江州司馬。兩個好友竟落到同一被貶的命運。
白居易在凄凄秋風中離開長安,走的恰好是元稹不久前走過的路。他滿腔惆悵,一路上尋找著好友留下的墨跡,在驛站的墻柱上終于發現了元稹路過此處時寫的一手《西歸》絕句。
離了藍橋驛,經過商州、襄陽,白居易由漢水乘舟而行。在船上詩人反復吟誦好友元稹的詩卷,來慰籍孤獨的心情,一直看到眼痛為止。
元稹在通州聽說白居易被貶九江,極度震驚,不顧自己病重在床,提筆就給白居易寫信,并賦詩一首《聞樂天授江州司馬》:
殘燈無焰影幢幢,此夕聞君謫九江。
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
不久,白居易收到了這首詩,被好友的關切之情所深深感動,他說“‘垂死病中’這句詩,就是不相干的人看了都會感動的不忍再看,何況是我呢?我每次看到它,心里就凄惻難忍。”
元稹收到信,知道就是白居易的,還未拆開就淚眼模糊。
篇5
1急診基地住培存在的實際問題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內容與標準》中指出急診醫學是一門新興的、多界面的臨床醫學專業學科,它與臨床各學科既密切關聯,又有自身獨特的理論體系,屬特殊的臨床醫療范疇。急診科病種復雜,不同于其他內科,更強調診療時效性,注重住院醫師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近年來,隨著各種急診疾病指南陸續出臺,各種概念與理念的更新,新技術新療法的應用,傳統的基于教材的教學方法顯然不能適應新時代下急診醫學的發展。急診科是多個專業住培生的必須輪轉科室,各專業住培生知識背景不同,每個學生對疾病的理解也不同,如何快速高效的對疾病進行規范化講授、同質化培養住院醫師是擺在帶教教師面前的實際困難[2]。急診疾病診療指南的學習與實際應用可很好的解決上述問題。
2臨床診療指南在急診醫學住培中的作用
隨著互聯網、新興媒體的發展,醫學知識的獲取從傳統的教師講授課本及個人經驗,到目前疫情期間的線上會議講座、醫學專業微信公眾號與App等多種方式。相比較傳統醫學教材而言,臨床診療指南是獲取知識的新方式。急診科疾病多樣化,病情復雜危重,患者多合并基礎疾病,近年來國內外出臺了多項急診疾病臨床診治指南與專家共識。以膿毒癥為例,探討診療指南在膿毒癥住培教學過程的應用。膿毒癥為急診科最為常見的疾病之一,病死率高且預后差,是各專業住培生輪轉急診科必須掌握的疾病。2016年由拯救膿毒癥運動(SurvivingSepsisCampaign,SSC)組織提出Sepsis3.0定義[3],同年了2016版膿毒癥管理指南[4],2018年對2016版指南進行了更新[5]。2021年SSC了最新的2021版膿毒癥管理指南[6]。2021年中華急診醫學雜志發表文章《拯救膿毒癥運動:2021年國際膿毒癥和膿毒性休克管理指南》[7]。這是2021年的膿毒癥管理指南的解讀。上述中英文膿毒癥指南,相比大學課程急診醫學膿毒癥部分,更為系統全面,概念更為與時俱進,診療更具實踐性與規范性,并且是最權威性與最先進性。
3Sepsis3.0定義與管理指南在急診住培教學中的實施方案
3.1模塊化理論培訓
Sepsis3.0定于與2021版管理指南內容繁雜,篇幅長,通過1-2病人使住培生完全掌握并不現實。我們科室將其分解為多個模塊,如膿毒癥的概念與SOFA評分、膿毒癥的早期識別、初始復蘇、抗菌藥物使用與感染源控制、臟器功能支持等。科室挑選高年資主治醫師以上人員通過早交班時間與每周固定小講課時間對膿毒癥進行模塊化講述,并結合目前在院的膿毒癥患者進行分析。
3.2查房過程中講解膿毒癥管理指南
篇6
素女薛濤:愛情與思念綿延千古
登望江樓,是為追尋一個女人的生命痕跡。她與我遙隔千年,但她熾熱的情愫與綿長的思念讓人感動,我所要追尋的,不就是如此這般的既有詩情、柔情,又摯情的女子嗎?
元和四年(公元809年)三月,歌妓薛濤在梓州結識時任東川監察御史的元稹。薛濤的絕色與才華讓元稹癲狂,元稹的風流倜儻與才華橫溢也打動了薛濤,他倆幸福地同居了。飽經苦難與創傷的薛濤仿佛此時才感受到人世間真正的快樂。與元稹在一起,薛濤感受到了女人最為需要的溫暖與甜蜜。他們詩歌唱和,如膠似漆地度過了一年時光。
元稹終究是要走了。而后的思念與等待于薛濤而言.如錦江水般綿長無終。然而,元稹終究不過是負心漢,他與薛濤的愛情似乎是逢場作戲。他去了浙西,他擁著年輕貌美的劉采春繼續詠吟那些如火如荼的詩篇。他淡忘了蜀地,淡忘了誓言,淡忘了那個貌美如花、倚在望江樓上思念丈夫歸來的女人。而薛濤,她固執而絕望地守候了一生。
望江樓,“江樓千古,江流千古”,女人純潔的愛情和思念,也綿延千古。
玉女津:素茶泡出女人溫存
步入望江樓公園,仿佛進入到一個清涼世界。古木參天,修竹夾道,綠陰蔽日,有著令人陶醉的清幽。薛濤愛竹,以竹“蒼蒼勁節奇”,“虛心寧自恃”喻己。過翠竹長廊,眼前豁然開闊,崇麗閣、濯錦樓與吟詩樓臨江而立。登崇麗閣,望錦江亙越千年,蜿蜒如蛇,曲折南去,不由感慨萬千。
崇麗閣曾是成都的標志物,它高二十七點九米,高大雄偉,其名取義于晉代文學家左思《蜀都賦》中的“既麗且崇,實號成都”之句。崇麗閣建于清光緒十五年,舊時成都人由水路(錦江)遠行,親朋好友多在此送行,因而此閣被稱為望江樓。
薛濤井位于崇麗閣南,此地原名玉女津,其右面是碼頭,右面是清水池塘,地下水脈與錦江相連。因其塘底由層沙構成,故塘水清洌,澄澈照人。據傳,此處便是薛濤造箋處。元稹別離后,薛濤在玉女津汲水,以木芙蓉皮為原料,加入芙蓉花汁,精制出一種深色詩箋,將切切思念,化作綿綿詩句,書于粉箋。薛濤的詩歌和她制的粉箋,贏得了天下男人之心,并為歷代文人所推崇。明代蜀藩還特指定每年三月三日在此取水,仿效薛濤制造粉箋的辦法,制作二十四幅貢紙,以十六幅貢納朝廷。
茗德パ謨吃詿渲衤淌髦間,登閣樓,捧一壺茶,憑樓遠望,腳下錦江如帶,對岸高樓林立。“花箋茗梳香千載:云影波光活一樓。”(何紹基撰聯)薛濤制的花箋,薛濤井水泡的茶,都香遠千年。江水之中,云影絢爛,粼粼的波光,映著雕欄玉砌的茗梳樓,云影、波光、樓的倒影交織在一起。靜靜地品一口茗,用薛濤井水泡制的清茶,口味甘洌,清氣沁人心脾,閉上眼,恍然墜入溫婉的夢。
翠竹清茗:閑情逸致修得一顆素心
望江樓公園是竹的世界。茗梳樓上,放眼望去,翠竹搖曳,濃郁似海。輕步下樓,步入萬竿修竹之間,更覺幽篁深邃,清趣無窮。
薛濤一生愛竹,后人便在望江樓公園內遍種修竹,品種達150余種之多,不僅蜀地名竹,還有大江南北其他地方的名貴竹品,人面竹、佛肚竹、方竹、雞爪竹、紫竹、綿竹、胡琴竹、麥竹、實心竹……翠竹叢間,似乎遺存有薛濤的詩情雅韻。
篇7
下午回到家,影便打來了電話。影是我絕對一鐵桿哥們,死黨!我們從小玩到大,直到去年我去美國上學。全校除了我哥,就只有她知道我是女孩了。她的全名司徒歐影,我親切地稱她為影,一絕對的辣妹子。“哎,我說,雯你丫的放學不等我,的不夠哥們!”我一聽,跟她叫上了板,“我等你?!我他媽的差點連小命都保不住了!”說著,我習慣性地看了看表,老哥怎么還不回來?我突然想起來在學校,哥給我說的……“啊!!!不好了!”我叫了起來,影問怎么了,我說我把老哥撩學校了,被花癡包圍著。“啊,怎么辦?你在你家樓下等著,我開車去接你!”“你快點!”“知道啦,不用你說!”說著,她啪地掛斷了電話。我穿著睡衣,隨手拿了件外套就朝樓下跑去。
不一會兒,影開著她的本田朝我這駛來,一見我,就說:“你丫的愣著干嘛?上車啊!”我坐在影旁邊,想:還是哥們好。我正感動著呢,她丫的給我甩了句:“這是我們的‘校草’杰嗎?怎么這樣婆婆媽媽啊!”我一聽,急了,拍了她的頭一下,“怎么?如果我真是GG,你會不動心?”“拜托啊,老大!您這身打扮,哪個MM會動心,倒是GG……”這時,我才發現我穿的是在美國買的粉色外套,特處女!可是……
一群MM看見影的車,都朝這邊奔來,她們是想要詢問兩位校草(我和我老哥)的資料,她們知道影和我們特瓷實。影叫我下車(我們都忘了我的穿著)。我一下車,MM們就圍了上來,當她們無意間看見了我,開始竊竊私語,我以為她們認出了我,連忙把頭別過去。結果,一MM說:“好漂亮一小姐啊,是本校的嗎?竟然大老遠跑來和我們爭帥哥。”又一MM說道:“看起來挺清純,內心不會……”我說過了,我不會生氣。
“老妹,這邊!快來啊,救我!”我急忙跑了過去。看到被女生包圍的老哥,我哭笑不得。MM們圍著老哥問這問那,其實我完全可以不管,可是我擋在我哥面前,對著眾花癡嚷道:“丫的敢再往前走一步,我他媽的把你們弄歇菜!”因為聲音太大,不小心變成了讓眾MM迷倒的“杰”的聲音。MM們尖叫起來,“這不是‘杰’嗎?竟然是一個女孩!白浪費了我們那么長的時間!”“好漂亮啊,不比我們的校花差到哪去!”完了,連我也逃不了了。正在這時,一個GG走了過來,沒怎么看清他的面容,反正是替我們解了圍,MM們圍了上去,只聽那男生喊了一句:“快走!”(天!怎么那么像武俠劇里的英雄就美啊!)
晚上,我躺在床上,滿腦子都是與我相撞的男生,他的臉旁在我的腦海里揮之不去(操,怎么想他啊!)。我似乎并未想起替我們解圍的男生……
篇8
論文關鍵詞:振動,時效,有限元分析
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
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振動消除殘余應力都己經被廣泛應用。目前,振動消除殘余
應力不但被用在傳統的重型機械和大型焊接構件、床身鑄件、煤機產品、鍋爐制造等方
面,而且許多其它行業也開始應用振動消除殘余應力技術。目前,該項技術在鋁合金試
件、化工設備領域、建筑領域、風機制造等方面都發揮著它的魅力。本文通過對試件進行振動時效處理,驗證了對振動時效機理的分析及振動時效效果的判據。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用有限元模擬振動時效的想法,井作了初步的探討。
一、振動時效前殘余應力的有限元模擬
有限元分析以試驗所用的對接焊薄板為研究對象,試件的尺寸單位為毫米,材質為低碳鋼,焊縫與母材材質相同。我們近似認為它是以焊縫為對稱軸,在考慮殘余應力時只要考慮焊縫一側即可。由于殘余應力在沿焊縫方向的分布大致相同,所以將其看成無限大板,分析時選取一部分即可。
圖1為模擬振前殘余應力的網格劃分及加載圖。模型左端為焊縫處,延長度方向10等分,因靠近焊縫處應力較大,故在距左端0.1處進行網格細化。有限元采用面單元,119個節點,面面之間用強接觸處理。左邊和下邊單向約束,右邊自由,上邊加載。
圖2、3為第一、第二主應力分布圖。
圖1模擬振前殘余應力的網格劃分及加載圖
圖2第一主應力分布圖
圖3第二主應力分布圖
二、振動時效的有限元模擬
上面通過對模型加載模擬了振動前殘余應力的分布,現在要加上激振力,模擬振功
時效過程。圖4.8為模擬激振力的網格劃分及加載圖,圖4.9為Y方向上的應力。
圖4模擬激振力的網格劃分及加載圖
圖5Y方向上的應力分布
三、結果分析
加激振力前后沿遠離焊縫方向節點的Y方向應力見表1。
表1節點對應的應力值
從上表可見,對殘余應力的模擬與實際測量的應力值有一致的分布趨勢。加上激振
力后殘余應力的變化也與實際測量得到的變化趨勢一致。當然,實際的振動時效過程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涉及到各種參數的變化以及材料本身各種物理性能的變化。因此,用有限元來模擬整個振動時效過程是比較麻煩的事情,受到諸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如何模擬振動時效過程使其更貼近實際情況仍需做大量的工作。
參考文獻
1 孫豐華等.振動時效消除金屬工件殘余應力效果檢測.大連理工大學學報,1994,34(3):28-33
2 WalkerCAetal.Vibrato Srtess Relief一一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Underlying Poreess.Eoll93 IMeeEh.proe.Josut.Meeh.Engrs,1995,209:52-57
3 房德馨等編著.金屬的殘余應力與振動處理技術.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1989
4 李洪升等.振動時效對焊接構件材料性能的影響.大連工學院學報,1987,26(3):41一50
篇9
如果孩子拒絕喝奶,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尋找原因,并分析解決。一方面要找奶本身的問題,另一方面要找孩子的問題。我不是很了解每一個寶寶的實際情況,但從這位媽媽所描述的情況看像是寶寶輔食吃的量太大,孩子不餓才會對喝奶不感興趣。如果不是這個原因,媽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找到寶寶罷奶的真正原因,對癥下藥。
一歲以前的寶寶還不能喝鮮奶,只能喝母乳或配方奶,所以首先要檢查寶寶“罷奶”是不是由于奶本身引起的:
1.對配方奶,要檢查奶的溫度,孩子對奶的溫度很敏感,有的喜歡喝熱奶,有的孩子喜歡冷一些的奶,要掌握寶寶喝奶的溫度。
2.檢查奶瓶的奶嘴是否適合寶寶的月齡,注意按月齡定期更換奶嘴,六個月時要及時更換大孔的奶嘴,這樣易于寶寶喝奶。如果奶嘴不合適,寶寶吸吮太費力,也會導致寶寶罷奶。
3.要看看配方奶的口味寶寶是否喜歡。寶寶的味覺很敏感,比成人敏感很多,更換奶粉也會引起寶寶罷奶。另外,要認真檢查寶寶配方奶的有效期和包裝,過期和包裝破損都會改變奶的味道,從而讓寶寶罷奶,所以,配方奶一定要嚴格按照說明書飲用和保存。
如果不是奶和奶瓶的問題,接下來就要檢查是不是寶寶自身的問題:
1.要考慮寶寶是不是身體不舒服,如果寶寶感冒、鼻塞、發燒、發生中耳炎等身體不適時喝奶會感到不舒服,甚至疼痛,所以他們會拒絕喝奶,這時應該帶寶寶到正規的醫院檢查確診;寶寶長牙期間也會因為口腔的不適不喜歡喝奶。另外,也有一些寶寶會對奶產生不耐受,喝奶會讓他們的腸胃不適,所以聰明的寶寶出于自我保護,選擇罷奶。
2.如果寶寶從六個月開始喂輔食后開始拒絕喝奶,就要看看輔食是不是一次加得太多,加的時間是不是合適,輔食量太多就會影響寶寶喝奶,時間不對就會影響寶寶喝奶的量。加輔食時要由少到多逐漸增加,且試著把喝奶的時間和吃輔食的時間錯開至少一個半到兩個小時,這樣寶寶才有胃口喝奶;有些家長很喜歡給寶寶喝水,特別是帶甜味的水,這些也都有可能影響寶寶喝奶。
3.還有一些寶寶開始添加輔食后就愛上吃輔食,喜新厭舊,不再喜歡喝奶,如果是這樣千萬不要強迫寶寶喝奶,可以過一些時候再試,也可以試著把奶加到寶寶喜歡吃的輔食中食用,比如將奶粉加到米粉中,或用奶替代水做輔食,還可以通過多給寶寶吃奶制品,如酸奶和奶酪(8個月以后)等,來保證奶的攝入量。
4.有些寶寶不喜歡用奶瓶喝奶,7個月后的寶寶可以開始試著用小勺或是杯子喂奶,看看寶寶是否喝。
篇10
而實際上,賈元春對賈氏家族來說,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她的榮與辱,生與死,直接影響著家族事業的興衰,決定著家族命脈的存亡。而她自己,本不愿以選秀身份進入深宮,她知道那是一個何等兇險的去處。但她深明大義,為了整個家族,甘愿犧牲自己。在這一點上來說,賈元春是奉獻型人物,無私無畏,有膽有識。不止容貌美麗,更兼睿智聰慧,同時還具備獨闖“虎穴”的非凡勇氣。
賈元春之所以那么至關重要,是基于她的貴妃身份。但她的出場次數非常少。八十回書中,或明或暗只提到過十二處。除了第十八回回家省親直接露面較為詳細外,其余都是通過間接描寫,別人說話或一筆帶過等方式出現。但從這些看似細小的蜘絲馬跡,也能夠比較準確地推斷出她的人生軌跡。
但對于她的離世,因為是高鄂續寫,所以多年來多有爭論,探軼極多。若按一百二十回本第九十五回所寫,她應該是因病而亡的。“元妃薨逝”之前賈政告訴王夫人:“因娘娘忽得暴病,現在太監在外立等,他說太醫院已經奏明痰厥,不能醫治。”書中的解釋是“元春自選了鳳藻宮后,圣眷隆重,身體發福,未免舉動費力。每日起居勞乏,時發痰疾。因前日侍宴回宮,偶沾寒氣,勾起舊病。不料此回甚屬利害,竟至痰氣壅塞,四肢厥冷”。賈政和賈母王夫人都“遵旨進宮”,親人們守護著元妃,直到“元妃目不能顧,漸漸臉色改變”。可以說這是一種正常死亡,死者臨終前把該見的“爹娘”都見到了,沒有必要死后再借助鬼魂去向他們訴說臨終遺囑。這跟曹雪芹為賈元春寫的判詞是不相符合的。生命的堅韌,再加上宮中醫療條件的完備,一個小小的偶感風寒,就奪去元妃的生命,太不可思議了。我們不僅要問,那御醫都是干什么吃的?試想一下,若沒有妙手回春的真本事,豈能在皇宮里混得下去?
其實,賈元春的真實命運,前八十回里,曹雪芹交代得很清楚。她被歸入太虛幻境中的“薄命司”,寓意境遇凄慘。第五回中“金陵十二釵正冊”里有一幅象征元春命運的畫。畫上有一張弓,弓上掛著香櫞。而暗示元春結局的《恨無常》仙曲內容是:“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
弓乃“宮闈”之“宮”的諧音。香櫞諧“元春”的元字,是柑的一種,外表有耀眼的黃色光澤,聞著很香,可供玩賞,但其果肉苦澀。宮中香櫞乃元春宮庭生活的寫照。她獲得的尊貴地位閃耀著奪目的光彩,她享受的富貴使醉心名利的人頭暈目眩。元春在歸省之日向賈母、王夫人含淚傾訴:“田舍之家,雖齏鹽布帛,終能聚天倫之樂。今雖富貴已極,骨肉各方,然終無意趣!”又說:“當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見人的去處,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兒們一會……一會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來!”據此可知,元春的貴妃生活充滿辛酸,她的顯赫聲勢下掩蓋的是一顆憂郁凄寂的心。她獲得至高榮耀,同時卻失去了自由。在兇險的宮廷爭斗中,她不僅要善于防守,更要主動出擊。只有她知道,那里不止有無上的榮華與尊貴,更多的是幽居的寂寞,以及生存的艱辛。遠不及田園人家,平淡生活來得快樂。
從第二句來看,她應該已經懷孕了。榴花,是孕育之意。可惜,孩子尚未出世,她就死了。
元妃省親的時候點了四出戲,也在暗示她的命運。第一出叫做《豪宴》,是一個折子戲,選自《一捧雪傳奇》。“一捧雪”是一個古玩的名稱,就是一個玉器,像白雪一樣白的玉器,拿在手里像一捧雪一樣,非常珍貴。第二出叫《乞巧》,第三出叫《仙緣》,第四出叫《離魂》。這四出戲暗示賈家落敗是從幾件珍貴古玩開始的。一個是石呆子的幾把扇子。因為賈赦喜歡,硬是搶了來。一個是賈鏈怎么也找不到的臘油凍佛手。元妃點的四出戲,其實是元妃一生的寫照。先是順利入宮,隨后脫穎而出,榮升貴妃。之后突然離世,魂入九霄。
賈元春的悲慘命運還體現在元宵節的燈謎大會上。這個燈謎是她自己寫的:“能使妖魔膽盡摧,身如束帛氣如雷。一聲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成灰。”
這首詩意思淺近,很好理解。元春榮升貴妃,舉國皆知。家族榮耀,氣勢恢宏。但也不過是個爆竹而已。巨響之后,便已化灰。
賈元春的人生很坎坷。很小就被送入宮中,選為女史,負責照料乾隆的生活。那時乾隆尚未登基,但對她已有了很深的感情。乾隆登基后,元春因為賢孝兩全,被封為貴妃。這時候,她懷孕了。她多么渴望能生個皇子,來保住自己的錦繡前程。但在宮中,還有一位娘娘,即在鳳姐夢中與她搶奪錦緞的貴妃,正是因為元春懷孕,所以決定痛下殺手。宮廷爭寵,冷酷無情。這位貴妃絕對不能容忍元春生下皇子,因為這個皇子有可能以后會成為太子。所以一定要趕在元春生子之前除掉她。
現在我們來看賈元春的判詞:“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眼睜睜、把萬事全拋。蕩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鄉,路遠山高。故向爹娘夢里相尋告:兒命已入黃泉,天倫呵,須要退步抽身早!”
這里涉及到她的死因。她不是生病死的。從判詞來看,她應該是在一次隨皇帝出巡的驛館行宮之內,被別人用絹或綾之類的東西一點點縊死的。死的過程非常痛苦。她的“芳魂”是蕩悠悠地一點一點地歸于消失,非常悲慘。判詞告訴我們,她死在荒郊野外。她離世的地方,不但離她的祖籍金陵很遠,而且離她平時所居住的鳳藻宮也很遠,當然離她父母所住的榮國府也非常遙遠,是一個路遠山高的地方。她在芳魂蕩悠悠的時候,向她的父母托夢。她說“兒命已入黃泉”。這句話更確定她死亡了。她說“天倫呵,須要退步抽身早”。“天倫”就是她向父母及整個賈氏家族的一聲呼喚。告訴他們,我命休矣。你們要想好對策,收縮陣線,好好過日子。可惜她的話誰也沒聽到,家庭內部的貪欲日盛,腐化成風。最終導致整個賈氏家庭從此敗落,再無轉機。
這里要提一個人,就是常來勒索錢財的夏太監,他叫夏守忠。這個名字,無巧不巧,正好與“下手中”或“下手重”諧音。我們知道,在《紅樓夢》中,人物名字往往隱含著極其重要的隱喻,寓意此人的個性,所作所為或命運。
我們知道,后宮爭斗是非常殘酷的。機會稍縱即逝,堪稱千載難逢。所以,有機會除掉對手,那一定要干。
綜所推論,我們基本上可以知道元春的死因了。她是死于與“另一位娘娘”的后宮紛爭中。而夏太監就是這“另一位娘娘”的心腹手下與得力助手。趁著元春隨皇帝出外,外戚幫助遙不可及、孤立無援的時候,夏守忠,或者叫“下手重”,用一條白綾之類的東西結束了元春的生命。下手很重,元春一命嗚呼。
元春之死乃是榮國府從榮耀走向衰敗的一個轉折點。元春死后,賈府被抄,人各星散,再也沒有振興起來。至于高鄂后續的皆大歡喜的結局,明顯是違背曹雪芹原意的,不足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