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咒范文
時間:2023-03-26 06:38:3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菩薩咒,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文殊菩薩心咒,又稱文殊菩薩智慧咒。
梵文為Om、A、Ra、Pa、Na、Na、Dhih;藏文為Om、A、ra、Pa、Za、Na、Di;中文為嗡、阿、若、巴、佳、吶、地或嗡、阿、喇、巴、乍、納、渧。
七個字,代表的是七個音節,為音譯,非意譯。不意譯的原因為咒的每個音節都有無量意義,難以翻譯完全,譯一意而漏萬意,故不譯,只按音節誦持即可。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為了明了觀世音菩薩的“六字大明咒”(六字真言)的含義,我們首先有必要了解一下藏傳佛教的簡要情況和觀世音菩薩在的重要地位。
藏傳佛教,俗稱“喇嘛教”、“佛教”,而藏族同胞稱之為“桑結卻魯”(sangsrgyas chos lugs),或“卻”(Chos)、“登巴”(Bstanpa),意為“佛教”、“佛法”。藏傳佛教是中國佛教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佛教在的一種地方形式,它傳播到、青海、甘肅、四川、云南、內蒙古等省、自治區,也遍及印度、尼泊爾、斯里蘭卡、不丹、蒙古等各國家,近幾十年來,又傳播、發展到了西方世界社會中。
藏傳佛教歷史悠久,在其起源、興盛和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特點,它有自己的傳承、教義、修習次第、儀軌、制度等。它崇尚密宗,認為密宗是佛教的精髓。密宗教法淵源于印度,興盛和發展在,佛教密宗發展了印度佛教密宗。因此,傳統上佛教密宗被稱為“藏密”、“西密”,以區別于漢地佛教密宗和日本的“東密”。
公元7世紀,松贊干布(公元569-650)統一青藏高原的各個部落,建立吐蕃王朝以后,正式確立觀世音菩薩為本尊,而加以供養,誦念觀世音“六字大明陀羅尼”,即“六字真言”,并且在其所著的《嘛呢全集》中作了比較詳盡的論述,為以后信仰觀世音菩薩,密法傳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嘛呢全集》,傳說是松贊干布所著,全書上、下兩卷,書中內容涉及有關大悲觀世音菩薩修行法、藏族歷史和藏王遺教以及佛教中觀思想等。它是一部藏族最早全面敘述觀世音菩薩及其明咒“六字大明陀羅尼”的史書。)佛教的密法大規模傳入,始于公元8世紀的吐蕃王朝贊普赤松德贊(公元742-797)的執政時期(公元755-797),赤松德贊為抵制本教的勢力,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先派人去請印度的寂護(靜命)論師,后又去鄔仗那迎請密咒大師蓮花生,接著又將無垢友請到吐蕃,此后印度學者佛密(覺密)、靜藏、清凈獅子、法稱、凈友、覺寂等人接踵而進入,調伏魔障、翻譯佛經、弘揚密法,譯出了密宗的事部、行部、瑜伽部和無上瑜伽部等四部的注疏、經續,寧瑪派的根本大法、最高法門“大圓滿法”開始傳入,促進了佛教的密法在的發展。到了贊普赤祖德贊(通稱“熱巴堅、熱巴巾、赤熱巴堅”)統治時期(公元815-841),佛教密法的傳播與發展已經具有相當的規模,廣譯密典,逐漸趨向規范,并漸臻完善和系統化。
觀世音菩薩象征一切如來大悲本性,以慈悲之眼照見一切有情,救度一切眾生的十地菩薩,按照大乘佛教的觀點,觀世音的尊號稱為“大悲菩薩”,以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濟渡眾生而著稱,據說遇難眾生只要誦念其名號,“菩薩即時觀其音聲”,前往拯救解脫。據佛教經典《楞嚴經》中所述,觀世音在無量恒河沙數劫前,就已經修成“六根大圓通智”,即“眼、耳、鼻、舌、身、意”互通,身體的任何部位都可以視物、聽聞、嗅味、品嘗、感覺、知法,圓通無礙。觀世音菩薩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的左脅侍,大勢至菩薩是阿彌陀佛的右脅侍,人們把阿彌陀佛與他的這兩位菩薩弟子合稱為“西方三圣”。觀世音原為男相,大約從我國南北朝時期(公元420-589)以來,尤其隋、唐時代(公元581-907),在中國的寺院中,觀世音菩薩的塑像由原來的男相開始作女相。我國和日本佛教徒根據《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所記載,觀音菩薩可以示現出三十三種身份,渡濟眾生脫離苦難。又根據三十三種身份,繪制了三十三種不同形象的觀世音菩薩像,又稱“三十三體觀音”和“三十三觀音”,民間廣為流傳信奉。
另外還有“救八難觀音”、“救八難度母”和“二十一度母”之說法。度母,全稱“圣救度佛母”,又稱“救度佛母”、“救度母”、“多羅母”、“多羅菩薩”、“多羅觀音”、“救八難度母”,簡稱“度母”。度母,是藏傳佛教女神名,藏文sgrol-ma的音譯,稱作“卓瑪”;漢文佛經中多稱為“多羅菩薩”,乃為梵文Tara的音譯。是觀世音菩薩為救度人間眾生的眾多災難而示現的化身,說修持者能消災,增福,延壽,開慧,有求必應,命終往生極樂世界,是藏傳佛教信徒最崇奉的菩薩之一。觀音菩薩化身的救苦救難的本尊,化現為二十一相。傳說為觀音菩薩的眼淚可變化為二十一位度母,身色、姿態、職能不一,其中最常見的是白度母和綠度母。
藏族人民把觀世音菩薩看作是藏族的先祖、雪域怙主(即的保護神)。傳說藏族的人種起源與觀世音有關,說觀世音菩薩化現的菩提心猴與圣度母化現的羅剎女結合,繁衍了藏族人;觀世音菩薩又受釋迦牟尼佛陀的委托,前往去拯救藏族人民,并且保護地域。觀世音菩薩為使眾生脫離六道輪回所發的心咒“六字大明咒”,被人們稱作“六字真言”,藏傳佛教把這六個字看作是經典的根源,最高的佛號,成為全體藏族人民的祈福禳災、能積功德、拯救解脫、平安吉祥的口訣和寄托。
觀世音菩薩的六字真言,乃觀世音菩薩的心咒,即為“、嘛、呢、叭、咪、畔”六個字。六字真言的由來,一說是阿彌陀佛贊嘆蓮花手菩薩(觀世音菩薩)之語,為一切福德智慧及諸行的根本;一說表示“佛部心”,嘛呢表示“寶部心”,叭咪表示“蓮花部心”,畔表示“金剛部心”;一說依此六字能閉六道生死門,即字閉諸天,嘛字閉阿修羅,呢字閉人間,叭字閉畜生,咪字閉餓鬼,畔字閉地獄。觀世音菩薩的六字真言,在密宗寶典中,藏譯《寶篋莊嚴經za-ma-tog-bkod-pavi-mdo》(漢譯本名為《大乘莊嚴寶王經》)和藏文《嘛呢寶訓Ma-mi-bkva-vbum》里面有著詳細的解釋和論述,盛贊六字真言有不可思議的功德,人最信,男女老幼無不念誦之。
:
表示“佛部心”,誦念這個字時,自己的身體要應于佛身,口要應于佛口,意要應于佛意,
認為自己的身、口、意與佛的身、口、意成為一體,才能獲得成就。
嘛、呢:
意為“如意寶”,表示“寶部心”,也稱為“嘛呢寶”。據說此寶出自海龍王腦中,如果獲得這個寶珠,入海能無寶不聚,上山能無珍不得,故又名為“聚寶”。
叭、咪:
意為“蓮花”,表示“蓮花部心”,比喻法性如蓮花一樣純潔無暇。
畔:
表示“金剛部心”,是祈愿成就之意,必須依賴佛的力量,才能得到“正覺”,成就一切,普渡眾生,最后達到成佛的愿望與境界。
這里有一點需要提及的是,除了觀世音菩薩的六字真言外,還有:
1、觀世音菩薩的六字陀羅尼,陀羅尼即“真言”,六字陀羅尼即是“六字章句陀羅尼”的簡稱,為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咒經所說的陀羅尼,此真言不止六字,然其主要真言為六字,念此陀羅尼不僅能離六道之苦,復得六妙門使六根安定。
2、文殊菩薩的六字真言,又作“六字文殊”、“文殊六字”,根據種種雜咒經記載,六字陀羅尼是“、縛、、淡、納、莫”,誦此咒可滅一切罪,生一切善。
3、佛陀對阿難所說的六字真言有三種:
①、為救阿難之女難而說者,即《六字咒王經》及《摩登伽經》所說。
②、為救阿難之病難而說者,即《圣六字增壽大明王陀羅尼經》所說。
③、為以阿難為對告眾之《圣六字大明王陀羅尼經》所說。
六字真言,是佛教蓮花部的“根本咒語”,經常誦念能證入無量法門,成就一切功德。法教規則是蓮花部的根本修行次第法則,如果依止修行法則的發心方便、懺悔方便、修習方便、證入方便,則能迅速證得菩提心體相而得其用。“蓋以聲字之體,即是地、水、火、風、空五大,五大觸而成音,合而有象,音象具足詮表物理,即是聲字,故聲字根源五大,五大根源一心,聲字實相,即是一心實相,是以真言之用,能以一文而通徹法界,一義而貫攝諸法,能為十方三世一切整體,良以大菩提心無所不攝也。”“、嘛、呢、叭、咪、畔”六字,集諸佛思想的主體,攝八萬四千法蘊為一體之藏,觀世音菩薩的心咒。六字總括五部佛心之意,具有五部的功效。
從分別義講,“”攝于五智,“嘛”遍于慈悲,“呢”顛倒輪回,“叭”方便智慧,“咪”智慧自明,“”如金剛不變。
從攝義上講,(1)六字攝為三字,從“”至“畔”之間的四字,即“嘛、呢、叭、咪”攝于“阿”字,
“阿”攝于無生;(2)六字攝于“、阿、”三字,“”表示出氣,“阿”表示住,“畔”表示趨入。“”從“阿”字轉成,“阿”字的意思是趨入本有菩提心,度迷妄河到達覺悟彼岸。因此,“”字表示瑜伽行者以習氣不可得之身,“歸命禮供如來智覺三身,而即證入本有菩提心也”;“嘛呢”意為“如意寶”,其義為消除一切污垢,具足一切功德,如同如意寶珠;“叭”表示第一義諦不可得;“咪”具有真如平等無分別和我不可得兩個意思。“叭、咪”蓮花之義,出于污泥而具凈得,表示如來德相。“”由三字組成,分別代表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作解脫門,一切諸障所不能入。
六字真言的全部意義是具足佛身、佛智的觀世音觀照,代表度脫六道眾生,破除六種煩惱,修六般若行,獲得六種佛身,生出六種智慧等。六字真言和內、外、密三者結合起來講,根據大乘佛教顯教解釋,如六字真言與般若六度配合:
“”代表布施。
“嘛”代表戒律。
“呢”代表忍辱。
“叭”代表精進。
“咪”代表禪定。
“畔”代表智慧。
如果與凈障結合,“”表示無量眾生事凈身體之障。“嘛”,表示慈無量凈語障。“呢”,表示悲無量凈意障。“叭”,表示喜無量凈煩惱障。“咪”,表示舍無量凈習氣障。“”,表示法性無量凈所知障。
修持六字大明咒(六字真言)有多種方法,例如:修煉脈、修煉氣、修煉明點,但是不管修持者采取哪一種修煉方法,修持者,第一、必須具有慈悲心、發菩提心、誠心、利益眾生而修大悲身,以獲得圓滿菩提;第二、意修觀世音本尊,須結跏趺坐于墊上,口誦“、嘛、呢、叭、咪、畔”六字真言,觀修觀世音本尊,使自己與本尊無二無別。佛教稱“貪欲、嗔恚、愚癡”是毒害眾生,產生煩惱的根本,眾生常為“貪、嗔、癡”所纏繞而不能遠離,獲得解脫。六字大明咒(六字真言)是宇宙萬有生命生發的根本音,所以,誦念六字真言,以增強身體的免疫力,作為防止疾患,治療疾病,強身健身的法門。密宗認為,六字真言是一切如來的加持,堵截六道眾生的生門而凈除障覆。
“”能消除驕傲,斷非天處(凈天處),“嘛”能滅忿怒,斷非天之處(凈非天之處),“呢”能滅貪欲,斷人處(凈人處),“叭”能滅癡,斷惡趣之門(凈惡趣之處),“咪”能滅吝,斷餓鬼之門(凈餓鬼之處),“”能滅嗔,斷地獄之門(凈地獄之處)。
佛教認為世界萬物和人的身體,均由四大(地、水、火、風)組成,以此說明人身無常、不實、受苦。四大形成了人的身體,五大(地、水、火、風、空)造就了人身,六大(地、水、火、風、空、識)是構成世界一切物質現象的基本因素。“空”為現象生成的必要條件,“識”指眾生的意識,為眾生生存的基本條件。四大不調,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五大均等,則身體舒適,身體心所依,身樂則心樂。密宗把三毒(貪欲、嗔恚、愚癡)列為致病之因:從貪生水,從嗔生火,從癡生地,從嫉生風。如默念、或小聲、或大聲、或加強念誦六字真言,能消除以上四大不迢而導致的各種疾病,使身體產生樂感。六字大明咒(六字真言)之音聲,都是六道眾生的共同音聲,它能震動人體內部的氣脈內臟,使其發出生命的潛能,變為超越慣有現象的作用,從而進入神妙的領域,乃至可以啟發神通和高度智慧。因此,密宗以誦念六字大明陀羅尼作為防止疾病、治病健身的法門。
篇3
全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略稱般若心經、心經。玄奘譯。這部經在佛教三藏中的地位非常殊勝,就相當于釋迦牟尼佛的心臟一樣。收于大正藏第八冊。心(梵hrdaya ),指心臟,含有精要、心髓等意。本經系將內容龐大之般若經濃縮,成為表現‘般若皆空’精神之簡潔經典。全經舉出五蘊、三科、十二因緣、四諦等法以總述諸法皆空之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語,即是出自本經。
后秦·鳩摩羅什譯本 《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弗!色空故無惱壞相,受空故無受相,想空故無知相,行空故無作相,識空故無覺相。
何以故?舍利弗!非色異空,非空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亦如是。舍利弗,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是空法,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菩薩依般若波羅蜜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離一切顛倒夢想苦惱,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是大明咒,無上明咒,無等等明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咒,即說咒曰:竭帝,竭帝,波羅竭帝,波羅僧竭帝,菩提僧莎呵。
說起來這應該是生活中最常見的經文了而且一些車的裝飾上也可以看到 此經文 并且由于經文較短 在一些靈異文中甚至還可以看到全文。 順便說一句 梵語的心經真的很好聽啊
往生咒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凈土陀羅尼---《往生咒》
南無
阿彌多婆夜
哆他伽多夜
哆地夜他
阿彌利都婆毗
阿彌利哆
悉耽婆毗
阿彌利哆
毗迦蘭帝
阿彌利哆
毗迦蘭多
伽彌膩
伽伽那枳多迦利
娑婆訶
由于字數較短 往生咒有的時候可以在一些故事中引用全文恩順便說一句背誦起來也是十分容易啊
大悲咒
九十九億恒河沙數諸佛所說
觀世音菩薩白佛言:世尊,若諸眾生誦持大悲神咒,墮三惡道者,我誓不成正覺,誦持大悲神咒,若不生諸佛國者,我誓不成正覺,誦持大悲神咒,若不得無量三昧辯才者,我誓不成正覺,誦持大悲神咒,于現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為大悲心陀羅尼也。唯除不善及不至誠。乃至說是語已,于眾會前,合掌正住,于諸眾生起大悲心,開顏含笑即說如是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神妙章句。陀羅尼曰:
南無、喝羅怛那、哆羅夜耶.南無、阿唎耶,婆盧羯帝、爍缽羅耶.菩提薩埵婆耶.摩訶薩埵婆耶.摩訶、迦盧尼迦耶.唵,薩皤羅罰曳.數怛那怛寫.南無、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婆盧吉帝、室佛羅愣馱婆.南無、那羅謹墀.醯利摩訶、皤哆沙咩.薩婆阿他、豆輸朋,阿逝孕,薩婆薩哆、那摩婆薩哆,那摩婆伽,摩罰特豆.怛侄他.唵,阿婆盧醯.盧迦帝.迦羅帝.夷醯唎.摩訶菩提薩埵,薩婆薩婆.摩羅摩羅,摩醯摩醯、唎馱孕.俱盧俱盧、羯蒙.度盧度盧、罰闍耶帝.摩訶罰闍耶帝.陀羅陀羅.地唎尼.室佛羅耶.遮羅遮羅.摩么罰摩羅.穆帝隸.伊醯伊醯.室那室那.阿羅參、佛羅舍利.罰沙罰參.佛羅舍耶.呼嚧呼嚧摩羅.呼嚧呼嚧醯利.娑羅娑羅,悉唎悉唎.蘇嚧蘇嚧.菩提夜、菩提夜.菩馱夜、菩馱夜.彌帝唎夜.那羅謹墀.地利瑟尼那.波夜摩那.娑婆訶.悉陀夜.娑婆訶.摩訶悉陀夜.娑婆訶.悉陀喻藝.室皤羅耶.娑婆訶.那羅謹墀.娑婆訶.摩羅那羅.娑婆訶.悉羅僧、阿穆佉耶,娑婆訶.娑婆摩訶、阿悉陀夜.娑婆訶.者吉羅、阿悉陀夜.娑婆訶.波陀摩、羯悉陀夜.娑婆訶.那羅謹墀、皤伽羅耶.娑婆訶.摩婆利、勝羯羅夜.娑婆訶.南無、喝羅怛那、哆羅夜耶,南無、阿唎耶.婆嚧吉帝.爍皤羅夜.娑婆訶.唵,悉殿都.漫多羅.跋陀耶,娑婆訶.
觀世音菩薩說此咒已,大地六變震動,天雨寶花,繽紛而下,十方諸佛悉皆歡喜,天魔外道,恐怖毛豎,一切眾會,皆獲果證,或得須陀洹果,或得斯陀含果,或得阿那含果,或得阿羅漢果,或得一地二地三四五地乃至十地者,無量眾生發菩提心。
誦此陀羅尼者,當知是人:
(1)即是佛身藏,九十九億恒河沙數諸佛所愛惜故,(2)即是光明藏,一切如來光明照故,(3)是慈悲藏,恒以陀羅尼救眾生故,(4)是妙法藏,普攝一切陀羅尼門故,(5)是禪定藏,百千三昧常現前故,(6)是虛空藏,常以空慧觀眾生故,(7)是無畏藏,龍天善神常護持故,(8)是妙語藏,口中陀羅尼音無斷絕故,(9)是常住藏,三災惡劫不能壞故,(10)是解脫藏,天魔外道不能稽留故,(11)是藥王藏,常以陀羅尼醫療眾生病故,(12)是神通藏,游諸佛土得自在故,可見此咒功德,贊不可盡。誦此陀羅尼者,現生能得十大利益:
(1)能得安樂,(2)除一切病,(3)延年益壽,(4)常得富饒,(5)滅一切惡業重罪,(6)永離障難,(7)增長一切白法諸功德,(8)遠離一切諸怖畏,(9)成就一切諸善根,(10)臨命終時,任何佛土,隨愿得生。
誦此陀羅尼者,得十五種善生:
(1)所生之處,常逢善王,(2)常生善國,(3)常值好時,(4)常逢善友,(5)身根常得具足,(6)道心純熟,(7)不犯凈戒,(8)所有眷屬,恩義和順,(9)資具財食,常得豐足,(10)恒得他人,恭敬護持,(l1)所有財寶,無他劫奪,(12〉意欲所求,皆悉稱遂,(13)龍天善神,恒常護衛,〈14)所生之處,見佛聞法,(15)所聞正法,悟甚深義。
誦此陀羅尼者,不受十五種惡死:
(1)不為饑餓困苦死,(2)不為枷系杖擊死,(3)不為冤家仇對死;(4)不為軍陣相殺死,(5)不為虎狼惡獸殘害死,(6)不為毒蛇蚖蝎所中死,(7)不為水火焚漂死,(8)不為毒藥所中死,(9)不為蠱害死,(10)不為狂亂失念死,(11)不為山樹崖岸墜落死。(12)不為惡人魔魅死,(13)不為邪神惡鬼得便死,(14)不為惡病纏身死,(15)不為非分自害死。
誦此陀羅尼者,世間八萬四千種病,悉皆治之。若在山野誦經坐禪,如有山精魑魅鬼神惱亂,誦此咒一遍,諸鬼魔悉皆被縛。如法誦持者,觀音菩薩,一切善神,金剛密跡,常隨護衛,不離其側。
誦此陀羅尼者,世間八萬四千種病,悉皆治之。若在山野誦經坐禪,如有山精魑魅鬼神惱亂,誦此咒一遍,諸鬼魔悉皆被縛。如法誦持者,觀音菩薩,一切善神,金剛密跡,常隨護衛,不離其側。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
大悲咒經常可以在靈異故事中看到 但是由于全文較長 所以大多數文中都是只見其名 而未見其全文。在生活中也是較為常見
篇4
觀自在菩薩說:“那要看你們誰有誠心,如果明天早上誰能把《心經》背誦如流 我就嫁給他。”
結果當天晚上金沙灘的人都在徹夜背誦,果不其然第2天幾乎所有的人都能背誦如流,但是他們眼中充滿的欲,完全沒有領會佛法的本意。不過是希望得到觀音的美貌。
觀自在菩薩說 “你們都能背誦 但是我不能嫁給你們每一個人, 你們今天晚上回去背《大悲咒》如果誰能背誦下來我就嫁給他。”
第3天,因為大悲咒的經文很復雜就只有馬富人一個人能背誦如流……但是他雖然有錢,人又聰明而他心中也存有欲和對外貌的虛榮 ,他根本沒有理解經文中人世的悲從何來,從何化去。
觀自在菩薩說“你雖然背下來了,但是我還是要考驗你的誠意,你去打一桶水來。”
馬富人說:“這太簡單了.”
觀音說:“不,你去用這個打. ”順手把竹籃子遞給他.
馬富人驚訝的說:“籃子怎么能打水呢!”
觀音說"怎么不能,用肉眼去看事當然不能理解他的境意,你們跟我來!”
觀音帶他們來到河邊,用籃子盛水,水不斷的流出,這時一條鯉魚游入籃中,甩下自己的魚鱗封住了籃子,水不在流出.
村民們都很驚訝,再定睛一看,賣魚的美貌女子已經化做觀音法象.所有人都跪下 “原來是觀音菩薩下凡,化做美女來點化我們,我們真是冒犯觀音大士!”
觀音菩薩說“難道只有美貌的法像能點化你們嗎,而對丑陋的人你們就要欺壓嗎,你們看到的不過是外在的一面,你們現在看看我是誰.”隨即化做丑陋的賣魚女.
村民們才恍然大悟 。此后那里的人潛心向善,避過了上天的懲罰,那個馬富人出了家,成為了傳播佛法的高僧.
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地方叫金沙灘,那里村民為惡多端,玉皇大帝大怒要天火焚城,滅絕之,觀自在菩薩不忍,向玉帝懇求寬限3日來渡化他們。
開始觀音變化做丑陋的女子賣魚,結果人人見而罵之,更有村民指責她影響市場的生意,這里的人驕奢逸,無所不惡。觀音暗自惋惜但是沒有放棄,隨后化做一妙齡美貌女子繼續在那里賣魚,結果轟動了全村。所有的人都來買她的魚,他們眼中充滿的欲。村里有一個馬富人,提出自己是最有錢的要娶她為妻。
觀自在菩薩說:“那要看你們誰有誠心,如果明天早上誰能把《心經》背誦如流 我就嫁給他。”
結果當天晚上金沙灘的人都在徹夜背誦,果不其然第2天幾乎所有的人都能背誦如流,但是他們眼中充滿的欲,完全沒有領會佛法的本意。不過是希望得到觀音的美貌。
觀自在菩薩說 “你們都能背誦 但是我不能嫁給你們每一個人, 你們今天晚上回去背《大悲咒》如果誰能背誦下來我就嫁給他。”
第3天,因為大悲咒的經文很復雜就只有馬富人一個人能背誦如流……但是他雖然有錢,人又聰明而他心中也存有欲和對外貌的虛榮 ,他根本沒有理解經文中人世的悲從何來,從何化去。
觀自在菩薩說“你雖然背下來了,但是我還是要考驗你的誠意,你去打一桶水來。”
馬富人說:“這太簡單了.”
觀音說:“不,你去用這個打. ”順手把竹籃子遞給他.
馬富人驚訝的說:“籃子怎么能打水呢!”
觀音說"怎么不能,用肉眼去看事當然不能理解他的境意,你們跟我來!”
觀音帶他們來到河邊,用籃子盛水,水不斷的流出,這時一條鯉魚游入籃中,甩下自己的魚鱗封住了籃子,水不在流出.
村民們都很驚訝,再定睛一看,賣魚的美貌女子已經化做觀音法象.所有人都跪下 “原來是觀音菩薩下凡,化做美女來點化我們,我們真是冒犯觀音大士!”
觀音菩薩說“難道只有美貌的法像能點化你們嗎,而對丑陋的人你們就要欺壓嗎,你們看到的不過是外在的一面,你們現在看看我是誰.”隨即化做丑陋的賣魚女.
村民們才恍然大悟 。此后那里的人潛心向善,避過了上天的懲罰,那個馬富人出了家,成為了傳播佛法的高僧.
如果只用肉眼去看世間的很多事情是會被完全的蒙庇,肉眼見到的東西不過是一個變化的外在,當一個人變的不再年輕美麗的時候,很多事情都會改變,當一個事情不再有利可圖的時候,很多人也都會改變。到時留在身邊是什么呢,美麗的花總會被更新的鮮花替代,而只有人的精神是可以依靠的.
篇5
1、農歷九月十九是觀音出家日。
2、觀音出家日是每年農歷的9月19日,是觀音菩薩的出家日。佛教的寺院都是舉行隆重的法事,因緣非常殊勝。
3、觀音出家日在我國各地寺廟均要舉辦大小不一的法會,其一般祝儀是:唱《香贊》,誦菩薩名、《大悲咒》,唱《觀音大士贊》、《觀音菩薩偈》、念觀音圣號,拜愿,三皈依畢。
(來源:文章屋網 )
篇6
假的烏雞國國王是獅猁怪(原本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青毛獅子)變的。
獅猁怪成精下凡后將烏雞國國王推到井里,變成國王模樣,當了三年國王。當時獅猁怪變作唐僧的模樣,靠緊箍咒分辨出了真假,最后是文殊菩薩收了獅猁怪。
(來源:文章屋網 )
篇7
1、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2、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3、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4、凡人要度苦厄,了生死,成大覺,非從自心下手不可。但要明白自心,只依這二百六十個字,已經夠了。但空的道理不明白,自心的相貌也難徹了。這個經,最主要是說性空的道理,不是世人所說的空,那是斷滅空,他們誤解佛法是消極自了的。
(來源:文章屋網 )
篇8
不用說,你也知道家里誰是“孫悟空”了,我就是“孫悟空”。我平時機靈好動,經常在家里“大鬧天宮”。不過,每次都被爸爸或者媽媽教訓一頓。記得有一次,我做錯事了,爸爸就拿起皮帶給我了一場“藤條燜豬肉”,打得我直求饒。但是,我也有好的一面,就是上課認真聽,作文還拿過全國二等獎呢!
媽媽是家里的“觀音菩薩”,她每天幫我們洗衣服、做飯,有時間還帶我出去玩。要是我做錯事了,就免得受“緊箍咒”之苦了。每次,當我主動地道歉了,“觀音菩薩”就變了另外一個“觀音菩薩”,開始和顏悅色的教育我,并鼓勵我改正錯誤。不愧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觀音菩薩”!
爸爸是家里的“如來佛祖”,“如來佛”法力無邊,威風凜凜,眾神都對他尊敬有加。在家里,“觀音菩薩”和“如來佛”平起平坐,不過,有時候“觀音”也要忍讓“如來”三分。爸爸是一個愛喝酒的人,經常喝醉酒回家,走過去,大老遠就聞到了一陣難聞的酒味,急忙捂著鼻子回房間了。我和媽媽已經勸他少喝酒不計其數了。爸爸卻說:“我只喝了很少酒。”唉!真拿他每辦法。真是個愛喝酒的“如來”。
篇9
師徒四人來到萬壽山五莊觀,想在此借宿。道童請他們住下,并遵他們師父元始天尊的交待,摘了人參果招待唐僧。可唐僧見人參果像剛出生的嬰兒,不敢吃。
八戒央求悟空偷仙果來嘗。,孫悟空便偷了金擊子跑到后園去摘人參果,打落一個轉入土中。土地公公告訴他,人參果遇金則落,遇土則入,打它要用綢子接。悟空打了三個給八戒和沙和尚三人分吃了。被道童知道后大罵,悟空一怒之下打毀人參果樹。
然后師徒四人偷偷溜走,鎮元子大怒,把他們抓了回來,并說只有把樹救活才能放了唐僧三人。悟空只好請觀音菩薩幫忙,菩薩一邊念咒語,一邊用楊柳沾了些露水,灑在樹上,人參果樹便完全復活。
最終鎮元子和悟空冰釋前嫌,握手言和。
(來源:文章屋網 )
篇10
“這猴頭出來之后該不會報復社會吧?”玉皇大帝有些擔心,畢竟佛祖不是御前侍衛,不可能天天守在身邊貼身保護他。
“不礙事,我們已經安排好了!”觀音菩薩胸有成竹地說。果然,不久孫悟空被騙戴上了金箍,手無縛雞之力的唐僧都能靠念緊箍咒控制他了。
“可是他們西天取經終有成功的那天,到時候孫悟空進了事業單位,再讓他戴著金箍就不符合《勞動法》了。”太白金星憂慮地說。幾個領導一合計,還是攻心為上,要讓孫悟空在取經路上感受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上次大鬧天宮無人能敵,是因為天廷公務員素質高,都想以德服人。不然一個小小的農村野猴,早就被搞定了。
于是孫悟空很快在觀音院遇到了黑風怪,這廝偷了唐僧的高檔工作服。起初孫悟空沒把他放在眼里,不料大戰了數場,硬是難分勝負,最后還是靠觀音菩薩收服了此妖。
“這等手段,怎么也得給個正處級職務吧?”孫悟空覺得黑風怪本事與二郎神相差無幾,正處級似乎還低了點兒。
結果大出所料,黑風怪只被安排當了個保安。沒編制,屬于臨時工。
“那廝長得這么磣,當干部確實有損單位形象。換作老孫這樣儀表堂堂,怎么也不會只當個臨時工。”孫悟空后來悟出了其中緣由。
走了一陣子,到了朱紫國,遇到了賽太歲。這妖怪本領雖然一般,可是擁有高科技武器――三個紫金鈴,搖動起來飛沙走火。孫悟空著實吃了虧,后來還是靠偷了紫金鈴,這才降服妖怪。
“他是我的司機金毛……”觀音菩薩再次趕到,要求領回手下員工。原來,朱紫國國王當東宮太子時,曾在落鳳坡前射傷兩只幼雀,他也不知道這兩只鳥是佛母大明王菩薩家的。佛母大明王菩薩和觀音菩薩聊起此事,發誓要讓朱紫國王“拆鳳三年,身耽啾疾”。她們聊天時被金毛在一旁聽了個仔細,金毛心想自己鞍前馬后為領導服務了這么多年,至今還是臨時工,這可是個轉正的好機會。于是不等領導吩咐,自己曠工下基層拐走了朱紫國王的老婆,替大明王菩薩報了仇。
由于這件事是臨時工金毛所為,自然與領導毫無關系。據說事后不久,金毛就轉了正,有了編制。雖然還是司機,可是待遇大大提高了,還分到了福利房。
取經路上,孫悟空遇到了許多臨時工,比如太陰君的玉兔兒,太上老君手下的牛司機……這些臨時工不是本領高強,就是掌握高科技武器,個個不好對付。孫悟空慶幸自己大鬧天宮時沒有遇到他們,不然都死好幾十回了。
到了西天,孫悟空獲封“斗戰勝佛”,有了事業單位編制。這回他心滿意足了,甚至有些喜出望外。從此,孫悟空變得很低調,也很快樂。
“你幸福嗎?”有一次,他在機關門口散步,嘴邊突然冒出一個“棒棒”,有記者采訪他。
“幸福啊!”孫悟空毫不猶豫地回答。他想起了黑風怪、金角大王、獅猁怪……這些狠角色如今都還只是臨時工呢。
【原載2013年7月7日《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