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試題范文

時間:2023-04-10 06:01:0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政治試題,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命題意圖是通過試題題意體現出來的。試題由命題材料和設問構成。試題的命題材料和設問規定了試題的題意。試題題意就是試題的含義,即試題的規定性。它包括題型、題眼、題問、題旨。題型就是試題類型。目前政治學科高考試題有五種題型:最佳選擇題、不定項選擇題、簡答題、辨析題、論述題。題型不同,答題方式和測試功能也不同。題眼就是試題命題材料和設問規定的命題角度。它主要體現在命題材料和設問中的關鍵詞語上。它規定了題問內在邏輯關系的思維角度,規定了試題的答題角度。把握題眼,才能避免答題跑題漏點。否則試題解答就如同盲人走路。題問就是試題命題材料和設問規定的試題問題。它通過命題材料和設問中的關鍵詞語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體現出來。辨析題的題問含在命題材料之中。題問從不同的角度劃分為:直問型和變問型、歸納型和演繹型、抽象型和辯證型、理論型和實際型等。不同類型的題問,有的是相互交織的。題旨即試題的主題、立意,就是試題的中心旨意。它是題意的核心,反映命題的思想性,體現命題的根本意圖。把握題旨,答題才能高屋建瓴、通觀全局。把握了試題的題型、題眼、題問、題旨,才能完整準確地把握試題題意,進而明確命題意圖。

明確命題意圖是為了更好地解答試題。政治學科的學科知識、方法、能力、覺悟,是考生解答政治試題的四大要素。在政治試題解答中,知識是載體,方法是手段,能力是核心,覺悟是靈魂。考生解答試題的前提和關鍵是必須明確試題命題意圖要求考查的學科知識、方法、能力、覺悟。明確命題意圖,也就是確定命題意圖。明確試題命題意圖中考查的學科知識、方法、能力、覺悟,就是確定試題命題意圖中考查的學科知識、方法、能力、覺悟,也就是確定解題的學科知識、方法、能力、覺悟。

明確即確定命題意圖的依據是試題題意。政治學科命題考查的學科知識,主要是根據試題題意中的題眼的、題問、題旨確定的。題眼的命題角度規定了試題考查的知識范圍及應用角度,是確定試題考查知識的重要依據。題問的內在邏輯關系規定的思維方式方法及其提供的邏輯思路,規定了試題考查知識的具體內容,是確定試題考查知識的主要依據。題旨規定了試題的主題、中心,規定了試題考查知識的基本內容,是確定試題考查知識的基本依據。另外,試題題型規定了試題考查知識內容的伸縮程度。論述題要比簡答題考查的知識內容細致全面些;辨析題考查的知識內容,介于論述題和簡答題之間。例如:1996年高考政治第32題題眼的主要命題角度是:“農村經濟發展”,不是“國民經濟發展”。因此規定了命題材料中的“無工不富”的“工”是指鄉鎮企業,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工業;規定了試題考查的知識范圍是鄉鎮企業知識,不是工業知識。高考中不少考生把握不住這一命題角度,用工業知識答題,使答題跑題。該題還有一個重要的命題角度是:“無農不穩,無工不富”。這句話隱含著“發展農業和發展鄉鎮企業的關系”的命題角度,規定了試題考查的知識范圍是發展農業和發展鄉鎮企業關系的知識。高考中很多考生忽視了這一命題角度,使答題漏點。該題的題問是:運用經濟常識知識,說明“農村經濟發展”,為什么“無農不穩,無工不富?”在把握題眼、題問的基礎上,進而可以把握該題的題旨,即考查考生對發展農業和鄉鎮企業對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以及發展農業和發展鄉鎮企業的關系的認識。從該題題旨可以折射出試題考查的學科知識的基本內容是:農業的地位作用、鄉鎮企業的地位作用、發展農業與發展鄉鎮企業的地位作用、發展農業與發展鄉鎮企業的關系。把握題眼,依據題旨,結合題型,按照題問的內在邏輯關系規定的思維方式方法及其提供的邏輯思路,折射學科知識,便可確定出此題考查的知識的具體內容是:農業的地位作用對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性,鄉鎮企業的地位作用對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性,發展農業和發展鄉鎮企業的關系。可見,準確確定試題考查的知識,才能使試題答案內容與標準答案內容基本吻合,才能增強試題解答的實效性。

政治學科命題考查的學科方法,主要是根據試題題意中的題問確定的。題問從思維方式上可分為:歸納型和演繹型、抽象型和辯證型。試題題問思維類型不同,考查的思維方式方法不同,答題的思維方式方法也不同。試題題問中抽象型題問主要包括歸納型和演繹型題問,考查的是抽象思維方式中的歸納法和演繹法,所以要求考生用抽象思維方式中的歸納法和演繹法答題。試題題問中的辯證型題問,主要考查辯證思維方式中的歷史的方法、辯證的方法、具體化的方法(即理論和實際辯證的具體統一的方法),所以要求考生用辯證思維方式中的歷史的方法、辯證的方法、具體化的方法答題。例如:1996年高考政治第36題,第一問是歸納型題問,要求考生用歸納法思維答題;第二問是演繹型題問,要求考生用演繹法思維答題;第三問是抽象型兼辯證型題問,要求考生用抽象思維中的演繹法和辯證思維中的具體化法思維答題。可見,明確試題考查的思維方式方法,把握試題解答的論證方式方法,按照試題命題意圖要求的思維方式方法答題,才能保證試題解答的邏輯與標準答案要求的邏輯相一致,才能增強試題解答的邏輯性。

政治學科命題考查的學科能力,主要是根據試題題意中的題型、題問確定的。題型不同,對能力考查的要求不同。最佳選擇題一般考查高考要求考查的1、2、3、4四種能力,重點考查比較分析能力;不定項選擇題一般考查高考要求考查的1、2、3、4、5五種能力,重點考查判斷推導能力;簡答題一般考查高考要求考查的1、2、3、4、7五種能力,重點考查理解分析能力;辨析題一般考查高考要求考查的1、2、3、4、5、7六種能力,重點考查分析判斷能力;論述題一般考查高考要求考查的1、2、3、4、5、6、7七種能力,重點考查綜合評價能力。題問類型規定試題考查的能力。題問類型相同,考查的能力相同。分析近幾年高考政治試題的題問類型變化趨勢可見:高考政治試題題問類型趨向變問化,表明高考越來越突出地考查理論聯系實際能力;題問類型趨向辯證化,表明高考越來越突出地考查辯證思維能力。題問類型不同,考查的能力也就不同。一般說來,直問型低于變問型對能力的考查要求;理論型低于實際型對能力的考查要求;歸納型低于演繹型、演繹型低于辯證型對能力的考查要求。同一道試題,題問類型不同,考查能力的要求就不同。例如:1996年高考政治第36題,第一問是歸納型題問,考查的是歸納思維能力;第二問是演繹型題問,考查的是演繹思維能力;第三問是抽象演繹型兼辯證具體化型的題問,考查的是抽象思維中演繹思維能力和辯證思維中具體化思維能力。顯然,第一問低于第二問、第二問低于第三問對能力的考查要求。同一題型,題問類型不同,對考查的能力及其程度的要求也不同。例如:1995年高考政治第36題和1996年高考政治第36題都是論述題,但是1995年高考政治第36題考查的基本上是教材知識,知識跨度小,綜合程度低,是理論型題問。1996年高考政治第36題考查的是教材知識和時事知識,并要求二者具體結合,知識跨度大,綜合程度高,是實際型題問。可見,1996年高考政治第36題與1995年高考政治第36題相比,不僅增加了對辯證思維具體化能力的考查,而且對分析綜合評價能力的考查要求程度也提高了。不同題型,題問類型組合不同,考查的能力及重點也不同,尤其是表現在主觀性試題上。簡答題的題問一般為理論型、抽象型,表明這一題型重點考查考生綜合運用教材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抽象思維能力。辨析題的題問一般為理論型、辯證型,表明這一題型重點考查考生綜合運用教材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辯證思維能力。論述題的題問一般為實際型、抽象型兼辯證型,表明這一題型重點考查考生綜合運用教材知識和時事知識具體結合分析解決問題的綜合評價能力,既考查抽象思維能力,又考查辯證思維能力。另外,由于題眼命題角度的轉換,使測試難度加大,對各種題型考查能力的要求程度特別是對各種題型重點考查能力的要求程度也就提高了。例如:1996年高考政治第5題,命題設問角度由以往要求選出人物轉換為要求選出孔繁森事跡。這樣不僅提高了對再認能力考查的要求程度,而且也提高了對比較分析能力的考查要求程度。又如:1996年高考政治第32題,命題材料規定的隱蔽巧妙的變問命題角度(前面已經說明過,故略)顯然比直問命題角度提高了對理解分析能力的考查的要求程度。可見,考生只有具備試題考查的能力,并明確試題要求考查的能力,在試題解答中有意地體現命題對能力的要求,使能力發揮到位,這樣才能使方法運用到位,覺悟體現到位知識應用到位,才能增強試題解答的科學性。

政治學科命題考查的學科覺悟,主要是根據試題題意中的題旨確定的。試題題旨立意反映的思想性,就是試題命題意圖考查的學科覺悟,也就是考生在試題解答中體現的學科覺悟。例如:1996年高考政治第5題,主要是考查考生對孔繁森先進事跡的掌握程度,以此考查考生對這一時事政治的認識水平。又如:1996年高考政治第36題,主要是考查考生對我國目前國有經濟中汽車制造企業的經濟效益狀況,解決汽車制造企業經濟效益的途徑以及提高汽車制造企業競爭力做法的認識。以此考查考生對這些問題的認識水平,考查考生的主人翁意識和思想政治素質。可見,考生只有具備試題考查的覺悟并明確試題命題意圖要求考查的覺悟,才能在試題解答中自覺體現覺悟,充分發揮能力,正確運用方法,準確運用知識;才能增強試題解答的思想性。

篇2

安徽2014年成人高考安排在10月25日-26日舉行,

點擊查看:2014成人高考政治【試題】及【答案】,考生也可點擊進入【

成人高考語文試題┊成人高考語文答案┊成人高考數學試題┊成人高考數答案成人高考英語試題┊成人高考英答案┊成人高考政治試題┊成人高考政治答案

篇3

遼寧2014年成人高考安排在10月25日-26日舉行,

點擊查看:2014成人高考政治【試題】及【答案】,考生也可參考【成人高考試題及答案專題】,祝廣大考生在考試中考的優異的成績。

成人高考語文試題┊成人高考語文答案┊成人高考數學試題┊成人高考數答案成人高考英語試題┊成人高考英答案┊成人高考政治試題┊成人高考政治答案

篇4

重慶2014年成人高考安排在10月25日-26日舉行,

點擊查看:2014成人高考政治【試題】及【答案】,考生也可點擊進入【

成人高考語文試題┊成人高考語文答案┊成人高考數學試題┊成人高考數答案成人高考英語試題┊成人高考英答案┊成人高考政治試題┊成人高考政治答案

篇5

海南2014年成人高考安排在10月25日-26日舉行,

點擊查看:2014成人高考【試題】及【答案】,考生也可參考【成人高考試題及答案專題】,祝廣大考生在考試中考的優異的成績。

成人高考語文試題┊成人高考語文答案┊成人高考數學試題┊成人高考數答案成人高考英語試題┊成人高考英答案┊成人高考政治試題┊成人高考政治答案

篇6

貴州2014年成人高考安排在10月25日-26日舉行,

點擊查看:2014成人高考【試題】及【答案】,考生也可參考【成人高考試題及答案專題】,祝廣大考生在考試中考的優異的成績。

成人高考語文試題┊成人高考語文答案┊成人高考數學試題┊成人高考數答案成人高考英語試題┊成人高考英答案┊成人高考政治試題┊成人高考政治答案

篇7

[關鍵詞]高考政治試題;穩;變;活;反思

[中圖分類號] G63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7)03-0063-02

2016年高考,廣西首次使用全國新課標Ⅲ卷。該試卷既體現了教育部命題考試中心姜剛主任所提出的“一點四面”改革的主題,又注重“三變”“三活”,不僅突出反映時代熱點,而且注重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培養和考查,極具指導性和典型性。

一、試題傳承經典,穩字當頭

仔細研究2016年的全國新課標Ⅲ卷就會發現其有以下特點。

1.題型結構穩定。一共有12道選擇題,以四選二組合選擇題為主,只有13、14兩道題是四選一模式。選擇題考查的知識范圍:經濟生活5題、政治生活2題、文化生活2題、哲學生活3題等。分數的設置符合高考考綱考查知識的側重。組合選擇題題肢充分運用了時政性語言,具有一定的難度系數,但是更加注重考查課本的基礎知識。從高頻考點看,主要從幾個方面呈現:選擇題上,考查了財政、對外開放、公民的政治參與、文化創新、矛盾的特殊性、群眾觀、意識的本質等知識;主觀題上,考查了認識論真理、文化自信、政府和人大主體等知識。2016年全國新課標Ⅲ卷與2015年全國新課標Ⅱ卷考查的知識,有很高的重合度。

2.選擇題考查了宏觀經濟狀況變化圖,涉及經濟學中非常重要的指數PPI,注重考查考生回歸課本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沒有出現供給曲線變化圖、計算題、傳導路徑題等常規習題。

3.主觀題命題形式很新穎,注重解決實際問題,模塊綜合方式未變(第38題是政治與經濟的綜合、第39題是哲學與文化的綜合)。主^題其中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從命題的設置上看,設問由2015年新課標Ⅱ卷側重“為什么”類型習題的考查,到2016年全國新課標Ⅲ卷側重“如何辦”類型習題的考查。2016年的試題中有三小問共34分,回答了“如何辦”類型的設問,包括38(1)、39(2)等。這一特點,著重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要求學生必須對設問及材料中隱藏的信息進行提煉,經過學生的分析與綜合,有效地生成答案。

4.開放性試題成為高考的“鐘愛”。根據全國新課標Ⅰ卷和Ⅱ卷沿襲下來的傳統,新課標Ⅲ卷必有一道開放式的小試題。2016年全國新課標Ⅲ卷中出現的是理由性習題,要求考生根據答案范圍來找原因。

5.試題以立德樹人為核心,強化高考內容的育人導向。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的考查,引領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加強依法治國理念的考查,引導學生樹立憲法意識和法制觀念;加強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考查,引導學生提高人文素養,傳承民族精神,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加強創新能力的考查,發揮高考對創新教育和人才培養的促進作用等。

二、試題穩中有變,靈活多變

2014年、2015年、2016年的全國各地高考試卷,都關注社會熱點,2016年全國新課標Ⅲ卷考查的知識點體現得更加明顯。通過試題的導向,讓所有的備考者不斷地適應考題“新常態”。因此在試題內容的考查上,呈現了兩個特點,即“變”和“活”。

第一個關鍵詞是“變”。2016年,廣西使用的全國新課標Ⅲ卷讓所有的備考者都經歷了順變、循變、應變的過程。順變就是廣西所有的備考者順應時展的要求最后一個進入新課程改革中,加強對新課標試題的研究和學習;循變是在經歷2015年廣西第一屆全國新課標高考之后,所有的高考者都在尋找自己蛻變升華的出路,突破新課改實施后帶來的不適應,這從廣西的平均分上就呈現出來;應變是備考者能結合自身考生的實際,在備考中找到應對的策略和命題的出題規律。

第二個關鍵詞是“活”。2016年廣西使用的全國新課標Ⅲ卷在能力的考查上,重點突出了“活”字,這包括三個方面:融入生活、運用靈活、激活思維。

從融入生活的角度而言,就是理論聯系實際,這個實際包括考生個人的生活實際以及國家、社會、世界發展的實際。這符合貼近生活的原則,從考生的最近發展區,考查考生的能力,要求考生在高中三年的成長中必須融入社會生活、家庭生活和時展的潮流。

從運用靈活的角度而言,就是從國家選拔人才的角度考查學生活學活用的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社會實踐能力,而不是僅從答題的模板出發,側重對知識完整性的記憶,忽視了運用知識的目的和價值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從激活思維的角度而言,就是讓考生在有限的時間投入內產生最大的思維價值,要求考生科學地運用思維的方法提升答題的效率,同時也考查了備考者在平時備考中思維能力訓練的廣度、深度和效度。試題真正體現了贏在思維的顯著特點。

三、善于總結,不斷反思

回答非選擇題時,考生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緊扣材料和設問,遵循材料的邏輯思維結構進行答題,突出內在的一致性。

第二,整合課本知識與材料內容。不能是知識和材料兩張皮,要突出對知識的重新建構組合;不能是知識觀點的簡單羅列,對于材料的分析說明要到位。

第三,體現過程與方法。必須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和答題策略,給思維留出足夠的空間,優化做題的過程。

第四,嚴謹與開放并重,尊重學生的個性。39(3)題中“為什么要堅定中華文化自信”就是開放與嚴謹并重的典型例子。

第五,組織答案不必面面俱到,而是在小切口中有層次、有邏輯、有縱深,呈現一個小的知識體系,這體現了考查內容的綜合性。

從命題的創新點來看,2016年的試題將互聯網+、城市的建設與發展、智能手機的運用有機地結合起來,讓考生生動、全面、立體地把握材料以及發展的實際,考查考生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樣的命題素材讓學生積累了解決生活問題的智慧,有利于融入現代生活當中,并為建設美好生活提供啟發性。

以下三點是值得思考的地方。

第一,廣西是最后一個進入新課改的省份,2015年選擇全國新課標Ⅱ卷,2016年選擇全國新課標Ⅲ卷。而此前曾有錯誤消息,導致一部分教師引導學生去研究陜西卷、云南卷,而這些都是獨立命題的省份。這件事給我們在備考上帶來了一定的干擾。

第二,38(2)題在答案的組織上,應根據價格、供求、資源等信息推導出遵循價值規律的要求,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這樣更符合教材的實際和高中生的認知水平。

篇8

在2012年高考進入沖刺階段的最后時刻,我想通過分析2011年的試題,提出合理對策,為科學備考提供切實可行的建議。

一、試題分析

2011年課標卷高考文綜思想政治試題從整體上來看較為穩定,試題的模塊結構、內容比例、閱讀量、難度、題型、賦分等方面都保持了前幾年的狀態,確保了高考試題的穩定性。試題在保持穩定、繼承歷年特點的同時,也進行了改革創新,既注重對基礎知識的重點考查,又注重對能力的考查,特別是學科內綜合素質能力的考查。這樣既可以使原有使用地區的考生在相對熟悉的試題環境中正常發揮,也可以讓新加入省份的考生不感到陌生,考出水平。

1.知識點考查

2011年的試題依然突出了對主干知識的考查,從各模塊來看,“經濟生活”緊緊圍繞科學發展觀這一主題來設置,重視發揮消費的作用、經濟結構的調整和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政治生活”圍繞民主政治建設、公民的權利、黨的性質與自身建設等主干知識。“文化生活”涉及的考點較少,主要是考查了文化的作用這一考點。“生活與哲學”這一模塊涉及考點較多,主要考查意識、實踐、真理、聯系、矛盾、社會意識等主干知識,因此2011年高考這一部分分值有所增加,達到32分。(具體情況可參看表1)

2.試題難度

從2011年客觀試題的形式來看,組合型試題數量有所減少,從形式上看,試題難度有所降低,但從學生的整體得分情況來看,試題難度則有所增加。試題貌似簡單,卻內藏玄機。(可參看表2)

3.試題呈現的特點

試題更加貼近考生的生活,如2011年選擇題第14題“月餅的消費”、第19題“秸稈的利用”、第21題的漫畫、第23題的民間俗語等。另外,主觀題具有開放性、探究性的特點,試題凸顯時代性和現實性,注重基礎,強調能力,這也是近幾年試題發展的一個方向。

二、考生答題出現的問題

我們從表3和表4能夠很清晰地看出各題型、各模塊、各能力層次的得分情況,從考生的得失分情況,能夠分析出考生存在的問題,這和我們在評卷中所看到的答卷情況是一致的。

1.獲取和解讀信息能力較弱

在審題上的表現較為明顯,總的來看主要是審題不準確,答非所問;審題不全面,顧此失彼;審題不細致,信息不全;審題不靈活,破題不易。表現在閱讀材料上:讀不透,不能對材料做整體上的解讀,斷章取義;不能從情境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比如,第38題的第(2)問要求運用所學經濟知識回答問題,部分考生回答的卻是哲學或文化創新方面的有關知識;問自主創新對企業發展的作用,部分考生回答的卻是“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質量,促進國民經濟發展”;要求從企業經營者角度回答如何增強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有些考生卻回答“國家如何做,勞動者如何做”等。

2.運用知識能力不強

這主要表現在基本概念不清,主干知識把握不清,基礎知識把握不夠牢固,知識整合與建構不足。比如部分考生在回答第39題的第(2)問――將“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表述為“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時,有些考生對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表述不準確,有些考生只是簡單地羅列一些觀點。

3.描述和闡釋事物能力欠缺

這方面表現在答題上:答題不完整,理據脫節;答題不嚴密,詞不達意;答題邏輯混亂,層次不清;答案未整合,比較散亂;答題路徑不熟,得分不高;卷面不清爽,模糊一團。

表現在答題習慣上:表述不規范,術語不準,表達口語化;層次不清,缺乏條理性、邏輯性,顛來倒去;字跡潦草、卷面不整潔或字跡偏淡;未按要求在規定的答題框內答題,出現逾框、錯位、字數偏少偏多等。比如,不少考生在回答第38題的第(1)問時,把人大和人大代表混為一談,回答“作用”時,與“職權”不對應。

4.論證和探討問題能力不足

這方面主要表現在缺乏理論聯系實際的意識,知識遷移、信息轉換能力不足。如第38題的第(2)問,“吸引人才”被表述為“籠絡”“招募”“購買”“引誘”“勾引”人才等。第39題第(3)問,試題要求提出建議,而一些考生只是簡單地羅列知識點,缺乏對材料的分析運用。

三、2012年備考建議

1.夯實基礎,強化積累

前幾年的試題都是以主干知識為依托,重視考查對基礎知識、基本理論的掌握,凸顯基礎性。這體現了文綜高考復習的基本理念――“緊抓雙基不放松”“越是基礎就越有決定性意義”。我們在進行復習時要重視對學科主干知識的復習,夯實基礎。始終要注重知識點的落實,夯實基礎,強調“有意識記憶”和“邏輯記憶”,提倡在總結中鞏固知識,在運用中鞏固知識,在訓練中鞏固知識,在反思中鞏固知識,避免機械記憶。對于教材中的易錯易混點,老師要講清,不能模棱兩可;要求學生在看書的時候,要字斟句酌,反問質疑,不能浮光掠影,不求甚解;對于考綱中的考點,學生不僅要背默過關,不留死角,還要打破章節界限,形成知識網絡。在復習過程中,對知識點的把握要“全”, 對知識線的歸納要“清”, 對知識面的輻射要“寬”。

2.注重能力,有效訓練

培養能力是課改的要求,也是高考的要求。“考試知識范圍”規定了考試的廣度,“能力要求”則規定考試的深度。因此,在堅持基礎知識為第一要務的前提下,強化能力訓練更是“謀分之基、創新之源”。能力的基本要素是學科知識,能力的核心要素是思維方法,能力的基本表現是知識遷移。要把知識變成能力,教師應在課堂的情境學習中提升能力,在課堂的拓展講評中提升能力,在課堂的知識鞏固中提升能力,在學生的自主研讀中提升能力,在學生的自主訓練中提升能力,在學生的自主交流中提升能力。具體的操作過程:面對精選的試題,教師要引導學生提取有效信息,以增強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針對設問,引導學生回顧有關知識,根據設問選擇取舍相關知識,以提升運用知識的能力;嘗試構筑答案,并共同分析答案,以增強描述和闡釋事物的能力;根據時政,拓展思維,以獲得論證和探討問題的能力。

3.研究新高考,提高備考的針對性

我們應當研究《考試大綱》,明確復習方向;研究考題,了解常考知識。比如通過對2011年主觀題背景材料及模塊的考查,我們可以很清晰地看出經濟素材大都考查“經濟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內容,文化素材大都考查“文化生活”和“生活與哲學”的內容。

4.轉變教學方式,培養綜合素質和探究能力

篇9

    一:選擇題

    1.審清題干、題肢,抓關鍵詞語。

    2.一眼看下去就知錯誤的選項,首先要排除(逆向選擇除外)

    3.題肢本身無錯,但不符合題干者,亦排除。

    4.相信第一選擇,除非的確搞錯,否則不要隨便改動。

    附:十種情況不選

    (1) 表述有錯者不選

    (2) 肢干不符者不選

    (3) 肢干雙重者不選

    (4) 因果相悖者不選

    (5) 正誤相混者不選

    (6) 題干矛盾者不選

    (7) 間接聯系者不選

    (8) 范圍不符者不選

    (9) 要求單一者不選

    (10) 反向選擇者不正選

    二:簡答題

    1.弄清題目的蘊涵性。通常包括: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

    2.把握題目的限制性

    3.從緊扣題目中的關鍵詞人手,揭示出題眼

    4.分層

    5.注意答題的全面性

    6.行文過程可簡潔明了。

    三:辨析題

    通常考學生辨證的或階級分析的知識。有合理的有不合理的、有本質有現象。

    (1) 用全面觀點分析,抓關鍵詞,力求找到合理的地方和不合理的地方。

    (2) 凡牽涉資本主義,國家、民主的,必須注意階級性。

    答題時注意:

    (1) 發現過程中下結論

    (2) 運用課文原理

    合理的:原理+扼要分析(說明為什么合理)

    不合理的:原理+分析(說明為什么不合理,并指出合理的是什么)

    四.論述題:

    審題

    (1) 逆向審題:先搞清楚題目問什么?有幾問?然后帶著問題閱讀材料。

    (2) 抓關鍵詞語,力求搞清每段材料的中心含義。

    (3) 一大段材料的要分層并弄清每層意思。

    (4) 材料的注釋包含很多信息,不能忽視。

    答題時注意:

    (1) 凡問現象的,看到什么,就回答什么,不展開。

篇10

點擊進入>>>全國2018年成人高考試題及答案專題

【考試時間】

2018年江蘇成人高考考試時間定于2018年10月27日-28日(星期六、星期日),部分地區10月29日安排了相關科目的考試(點擊查看詳情),高中起點本、專科每科考試時間為120分鐘,專升本每科考試時間均為150分鐘,具體考試科目及時間安排見表

一、高中起點升本、專科考試時間表

【相關推薦】

點擊查看:全國各地2018年成人高考加分照顧政策匯總

點擊查看:2018年成人高考模擬試題及答案匯總(各科目)

點擊查看:歷年成人高考試題及答案(2010-2017)

【考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