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餐用餐順序范文

時間:2023-04-04 21:10:5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西餐用餐順序,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西餐用餐順序

篇1

西餐餐桌禮儀

西餐,是中國人對西式飯菜的一種約定俗成的統稱,它有兩個比較鮮明的特點:一、它們源自于西方國家。二、它們必須以刀、叉取食。久而久之,凡符合以上的兩個特點者,在中國皆可以以西餐相稱。

(一)西餐的菜序

品嘗西餐,少不了首先要弄明白西餐的菜序問題。西餐的菜序,在此是指西餐用餐的先后順序問題。

1、正餐的菜序

在大多數情況下,西餐正餐的菜序由下列八道菜肴依次構成。一頓完整的正餐,一般要吃上一兩個小時。

(1)開胃菜

所謂開胃菜,即用來打開胃口之物,它亦稱西餐的頭盆。在西餐里,它往往不被例入正式的菜序。

一般由蔬菜、水果、海鮮、肉食所組成的拼盤,多以各種調味汁涼拌而成,其色彩悅目、口味宜人。

(2)面包

在西餐正餐里吃的面包,一般都是切片面包,或是需要當時從整個大面包上切片而食。通??筛鶕€人嗜好,涂上各種果醬、黃油或奶酪。

(3)湯

西餐之中的湯,大都是口感芬芳濃郁,具有很好的開胃作用。按照傳統說法,湯是西餐的“開路先鋒”,開始喝湯時,才算正式開始吃西餐了。常見的湯類有白湯、紅湯、清湯等等。

(4)主菜

西餐里的主菜有冷有熱,但應以熱餐為主角。在比較正規的正餐上,通常要上一個冷菜、兩個熱菜。在兩個熱菜之中,還應有一個是魚類,另一個則是肉菜。有時,還會再上一個海味菜。其中的肉菜必不可少,而且往往代表著此次用餐的檔次和水平。

(5)點心

吃過主菜后,一般要上一些諸如蛋糕、餅干、吐司、三明治之類的小點心,供沒有吃飽的人借以填飽肚子。

(6)甜點

吃畢點心,接著上甜品。最常見的甜品有補丁、冰淇淋,等等。

(7)果品

接下來用餐者還可以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酌情享用干、鮮果品。常用的干果有核桃、腰果、杏仁、開心果,等等。草莓、菠蘿、蘋果、香蕉、橙子等等,則是西餐桌上最常見的鮮果。

(8)熱飲

在用餐結束之前,應為用餐者提供熱飲,以此作為“壓軸戲”。最正規的熱飲是紅茶或什么都不添加的黑咖啡。其作用主要是幫助消化。西餐的熱飲,可以在餐桌上,也可以換個地方喝。

(二)西餐的座次

在西餐用餐時,人們對于座次的問題十分關注。

座次排列的規則

1、女士優先

在西餐禮儀里,女士處處受尊重。在排定用餐為次時,尤其是安排家宴時,主位往往請女主人就座,而男主人則須退居第二主位。

2、恭敬主賓

在西餐之中,主賓極受尊重。即使用餐的來賓之中有人在地位、身份、年級方面高于主賓,但主賓仍是主人關注的中心。在排定位次時,應請男、女主賓分別緊挨著女主人和男主人就座,以便進一步受到照顧。

3、以右為尊

在排定位次時,以右為尊依舊是基本原則。例如,應安排男主賓坐在女主人右側,安排女主賓坐在男主人右側。

4、距離定位

一般來說,西餐餐桌上位次的尊卑,往往與其距離主位的遠近密切相關。

5、面門為上

面門為上,有時又叫迎門為上。它所指的是,面對餐廳正門的位子,通常在序列上要高于背對餐廳正門的位子。

6、交叉排列

在正式一些的西餐宴會上,男女應當交叉排列,生人與熟人也應當交叉排列。因此,一位用餐者的對面和兩側,往往是異性,而且還很有可能與其不熟悉。不過這也要求用餐人數最好是雙數,并且男女人數應當各半。

座次排列的詳情

在西餐用餐時,人們所用的餐桌有圓桌、方桌和長桌。

1、長桌

以長桌排位,一般有以下兩個主要辦法:

第一,男女主人在長桌中央對面而坐。餐桌兩端可以坐人,也可以不坐人。

第二,男女主人分別就座于長桌兩端。某些時候,如用餐者較多,還可以參照以上辦法,以長桌拼成其他圖案,以便安排大家一道用餐。

2、圓桌

在西餐里,使用圓桌排位具體情況并不多見。在隆重而正式的宴會里,則尤為罕見。

3、方桌

以方桌排列位次時,就座于餐桌四面的人數應當相等。在一般情況下,一桌可共做八人,每側各做兩個人的情況比較多見。在進行排列時,應使男、女主人與男、女主賓對面而坐,所有人均各自與自己的戀人或配偶坐成斜對角。

法國西餐餐桌禮儀

法國是公認的詩歌國度,法語被譽為詩歌的語言,法國文學史上處處流淌著詩歌的韻律。但法國人卻常說“一頓美味比一首詩價值更高?!睂Υ仍姼韪匾拿朗?,法國人是從不懈怠的,餐桌上那高檔精美的餐瓷以及嘆為觀止的禮儀,便是他們對美食發自內心的尊重。

法國菜繁復精妙。而高檔的餐具、進餐場所的精致、隆重得近乎儀式化的餐桌禮儀,更讓人覺得這是他們對于美食的付出與熱愛,值得以最莊重的方式來對待。在歐洲,法國人最看重餐桌藝術,要知道,西方餐桌禮儀便是起源于法國梅羅文加王朝。

雖然法餐相當豐盛,但你面前一般只有一道菜,這能讓你專心地享用每一份美食?!俺浴敝皇菍⑹澄锬闷鸱湃肟谥械暮唵蝿幼鳎珜Ψ▏藖碚f卻關乎修養。他們會將叉子放在盤子的左邊,尖部朝上,刀則會放在盤子右邊,刀刃朝著盤子,用時則是左叉右刀,依次從外用到里面;法國餐桌禮儀由宮廷傳出,餐巾就是重要體現,鋪在腿上要往前折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只有小孩才將它系在脖子上。

篇2

2、再昂貴的休閑服,也不能隨意穿著上餐廳。

3、進入餐廳時,男士應先開門,請女士進入。如果有服務員帶位,也應請女士走在前面。入座、餐點端來時,都應讓女士優先。就算是團體活動,也別忘了讓女士們走在前面。

4、吃飯時穿著得體是歐美人的常識。去高檔的餐廳,男士要穿著整潔的上衣和皮鞋;女士要穿套裝和有跟的鞋子。如果指定穿正式服裝的話,男士必須打領帶。

5、由椅子的左側入座.最得體的入座方式是從左側入座。當椅子被拉開后,身體在幾乎要碰到桌子的距離站直,領位者會把椅子推進來,腿彎碰到后面的椅子時,就可以坐下來。就座時,身體要端正,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蹺足,與餐桌的距離以便于使用餐具為佳。餐臺上已擺好的餐具不要隨意擺弄。將餐巾對折輕輕放在膝上。

6、正式的全套餐點上菜順序是:①菜和湯②魚肝油③水果④肉類⑤乳酷酪⑥甜點和咖啡⑦水果,還有餐前酒和餐酒。沒有必要全部都點,點太多卻吃不完反而失禮。稍有水準的餐廳都不歡迎只點前菜的人。前菜、主菜(魚或肉擇其一)加甜點是最恰當的組合。點菜并不是由前菜開始點,而是先選一樣最想吃的主菜,再配上適合主菜的湯。

7、點酒時不要硬裝內行。在高級餐廳里,會有精于品酒的調酒師拿酒單來.對酒不大了解的人,最好告訴他自己挑選的菜色、預算、喜愛的酒類口味,請調酒師幫忙挑選。

8、主菜若是肉類應搭配紅酒,魚類則搭配白酒。上菜之前,不妨來杯香檳、雪利酒或吉爾酒等較淡的酒。

9、餐巾在用餐前就可以打開。點完菜后,在前菜送來前的這段時間把餐巾打開,往內摺三分之一,讓三分之二平鋪在腿上,蓋住膝蓋以上的雙腿部分。最好不要把餐巾塞入領口。

10、用餐時,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約一個拳頭的距離,兩叉的坐姿最好避免。

11、進餐過程中,不要解開紐扣或當眾脫衣。如主人請客人寬衣,男客人可將外衣脫下搭在椅背上,不要將外衣或隨身攜帶的物品放在餐臺上。

12、不可在餐桌邊化妝,用餐巾擦鼻涕。用餐時打嗝是最大的禁忌,萬一發生此種情況,應立即向周圍的人道歉。取食時不要站立起來,坐著拿不到的食物應請別人傳遞。

13、進餐時應與左右客人交談,但應避免高聲談笑。不要只同幾個熟人交談左右客人如不認識,可選自我介紹。別人講話不可搭嘴插話。

14、每次送入口中的食物不宜過多,在咀嚼時不要說話,更不可主動與人談話。

15、吃雞時,歐美人多以雞胸脯肉為貴。吃雞腿時應先用力將骨去掉,不要用手拿著吃。吃魚時不要將魚翻身,要吃完上層后用刀叉將魚骨剔掉后再吃下層吃肉時,要切一塊吃一塊,塊不能切得過大,或一次將肉都切成塊。

16、魚肉極嫩易碎,因此餐廳常不備餐刀而備專用的湯匙。這種湯匙比一般喝湯用的稍大而且較平,不但可切分菜肴,還能將菜和調味汁一起舀起來吃。若要吃其他混合的青菜類食物,還是使用叉子為宜。處理魚骨頭時,首先用刀在魚鰓附近刺一條直線,刀尖不要刺透,刺入一半即可。將魚的上半身挑開后,從頭開始,將刀放在骨頭下方,往魚尾方向劃開,把骨剔掉并挪到盤子的一角。最后再把魚尾切掉。

17、喝酒的方法。喝酒時絕對不能吸著喝,而是傾斜酒杯,像是將酒放在舌頭上似的喝。輕輕搖動酒杯讓酒與空氣接觸以增加酒味的醇香,但不要猛烈遙晃杯子。此外,一飲而盡,邊喝邊透過酒杯看人,都是失禮的行為。不要用手指擦杯沿上的口紅印,用面巾紙擦較好。

18、喝湯也不能吸著喝。先用湯匙由后往前將湯舀起,湯匙的底部放在下唇的位置將湯送入口中。湯匙與嘴部呈45°角較好。身體上的半部略微前傾。碗中的湯剩下不多時,可用手指將碗略微抬高。如果湯用有握環的碗裝,可直接拿住握環端起來喝。

19、面包的吃法。先用兩手撕成小塊,再用左手拿來吃的原則。吃硬面包時,用手撕不但費力而且面包屑會掉滿地,此時可用刀先切成兩半,再用手撕成塊來吃。避免像用鋸子似割面包,應先把刀刺入另一半。切時可用手將面包固定,避免發出聲響。

20、喝咖啡時如愿意添加牛奶或糖,添加后要用小勺攪拌均勻,將小勺放在咖啡的墊碟上。喝時應右手拿杯把,左手端墊碟,直接用嘴喝,不要用小勺一勺一勺地舀著喝。吃水果地,不要拿著水果整個去咬,應先用水果刀切成四或主瓣再用刀去掉皮、核、用叉子叉著吃。

21、如何使用刀叉?;驹瓌t是右手持刀或湯匙,左手拿叉。若有兩把以上,應由最外面的一把依次向內取用。刀叉的拿法是輕握尾端,食指按在柄上。湯匙則用握筆的方式拿即可。如果感覺不方便,可以換右手拿叉,但更換頻繁則顯得粗野。吃體積較大的蔬菜時,可用刀叉來折疊、分切。較軟的食物可放在叉子平面上,用刀子整理一下。

22、略事休息時,刀叉的擺法。如果吃到一半想放下刀叉略作休息,應把刀叉以八字形狀擺在盤子中央。若刀叉突出到盤子外面,不安全也不好看。邊說話邊揮舞刀叉是失禮舉動。用餐后,將刀叉擺成四點鐘方向即可西餐桌上的餐具很多,吃每一樣東西要用特定的餐具,就拿餐刀一項來講,吃西餐時最少也有三把刀,分別用來切肉排,蔬菜和切開小面包,弄不清每一件餐具的具體用法就容易出現尷尬局面,餐具擺放得亂七八糟,就很容易使手中餐具掉在地上了。中國人用西餐是學習西方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本課程講解西餐桌上最基本的常識,讓你在享受西餐雅致的就餐氛圍時,舉止更正確得體地,進餐有條有“禮”。

第1步:餐巾布

西餐餐巾一般用布,餐巾布方正平整,色彩素雅。經常放在膝上,在重禮節場合也可以放在胸前,平時的輕松場合還可以放在桌上,其中一個餐巾角正對胸前,并用碗碟壓住。用餐巾過程中,千萬要注意不要有如下失禮之舉:

1.離席時將餐巾布掉落在地上。

2.餐巾布用得污跡斑斑或者是皺皺巴巴。

3.將吃剩食物放到餐巾布上。

4.用餐巾布擦桌子。

餐巾布可以用來擦嘴或擦手,對角線疊成三角形狀,或平行疊成長方形狀,污漬應全部擦在里面,外表看上去一直是整潔的。離開席位時,即使是暫時離開,也應該取下餐巾布隨意疊成方塊或三角形放在盤側或桌角,最好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第2步:關于刀、叉、勺

西餐用的刀、叉、勺各有其用,不能替代或混用。

1.刀

是用來切割食物的,不要用刀挑起食物往嘴里送。記?。河沂帜玫丁H绻貌蜁r,有三種不同規格的刀同時出現,一般正確的用法是:帶小小鋸齒的那一把用來切肉制食品;中等大小的用來將大片的蔬菜切成小片;而那種小巧的,刀尖是圓頭的、頂部有些上翹的小刀,則是用來切開小面包,然后用它挑些果醬、奶油涂在面包上面。

2.叉

左手拿叉,叉起食物往嘴里送的,動作要輕,撿起適量食物一次性放入口中,不要拖拖拉拉一大塊,咬一口再放下,這樣很不雅。叉子撿起食物入嘴時,牙齒只碰到食物,不要咬叉,也不要讓刀叉在齒上或盤中發出聲響。

3.勺子

在正式場合下,勺有多種,小的是用于咖啡和甜點心的;扁平的用于涂黃油和分食蛋糕;比較大的,用來喝湯或盛碎小食物;最大的是公用于分食湯的,常見于自助餐。切莫搞錯。

第3步:餐具的擺放

餐具的擺放是根據上菜先后順序從外到內擺放。有的菜用過后,會撤掉一部分刀叉。刀叉放的方向和位置都有講究。刀叉放在墊盤上呈八字形,刀口朝內,叉尖向下就表示你還要繼續用餐;刀叉平行擺放在墊盤上刀口向處,叉尖向上則表示你不要用餐。湯勺橫放在湯盤內,匙心向上,也表示用湯餐具可以収走。

第4步:優雅用餐

1.喝濃湯時

勺子橫拿,由外向內輕舀,不要把勺很重地一掏到底,勺的外側接觸到湯。喝時用嘴唇輕觸勺子內側,不要端起湯盆來喝。湯將喝完時,左手可靠胸前輕輕將湯盆內側抬起,湯汁集中于盆底一側,右手用勺舀清。動作非常完美!

2.吃比薩餅或其他餅類時

用刀在盤內切出一塊正好適合一口吃掉的大小,叉子叉住送入口中。

篇3

1. 餐桌舉止

在中國文化傳統中, 人們在出席各種正式的會餐時也是比較講究的, 但是在現代風俗變遷和發展中, 有進步的一面, 也有落后的一面, 有對傳統的觀看來, 這種超負荷的飲食不僅造成浪費, 而且危害人體。盡管中國人講究食療、食養, 重視以飲食來養生滋補, 但我們的烹調卻以追求美味為第一要求, 致使許多營養成分損失破壞, 因此營養問題也許是中國飲食的最大弱點。

2. 餐桌氣氛上的差異

總的來說是西方餐桌上靜, 中國餐桌上動。西方人平日好動, 但一坐到餐桌上便專心致志地去靜靜切割自家的盤中餐。中國人平日好靜, 一坐上餐桌, 便滔滔不絕, 相互讓菜, 勸酒。中國人餐桌上的鬧與西方餐桌上的靜反映出了中西飲食文化上的根本差異。

3. 西方烹調遵循的是規范與科學

西方人強調科學與營養, 因此烹調的全過程都嚴格按照科學規范行事。菜譜的使用就是一個極好的證明。西方人總是拿著菜譜去買菜, 制作菜肴,但相比起來, 還是一個非常機械的東西, 而這導致了西餐的一個弊端) ) ) 缺乏特色。當人們身處異地想品嘗當地美食時, 肯定是不會有人選擇肯德基或麥當勞之類食品的。另外, 規范化的烹調甚至要求配料的準確, 調料的添加精確到克, 烹調時間精確到秒。由于西方菜肴制作的規范化, 使其毫無創造性。令西方人不能理解的是, 中國烹調不僅不追求精確的規范化, 反而推崇隨意性。翻開中國的菜譜, 常常發現原料的準備量、調料的添加量都是模糊的概念。而且中國烹調中, 不僅講究各大菜系要有各自的風味與特色, 即使是同一菜系的同一個菜, 所用的配菜與各種調料的匹配, 也會依廚師的個人愛好特點有變化。同樣是一道/麻婆豆腐,為四川客人烹制和為蘇州客人烹制, 所用的調料肯定是不同的。而在西方, 一道菜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季節面對不同的食者, 都毫無變化。

4. 座位的排序

中西都講究正式的宴請活動的坐次安排。中國人傳統上用八仙桌。對門為上, 兩邊為偏座。請客時, 年長者、主賓或地位高的人坐上座, 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 其余客人按順序坐偏座。西方人請客用長桌, 男女主人分坐兩端, 然后在按男女主賓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對于餐桌的規矩,西方人進餐用刀叉, 中國人用筷子。當然刀叉和筷子的用法都有各自的規矩。通過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以及中西方餐桌禮儀的比較, 不僅僅反映了各地的文化傳統, 還折射出不同民族心理、價值觀與道德標準、社會關系、社會禮儀和社會風俗等方面, 即西方文化主張個人榮譽、自我中心、創新精神和個性自由, 而中國文化主張謙虛謹慎、無私奉獻、中庸之道和團結協作;西方人平等意識較強、家庭結構簡單; 而中國人等級觀念較強, 家庭結構較復雜, 傳統的幸福家庭多為四代同堂等。在跨文化交際中, 由于文化障礙而導致的信息誤解, 甚至傷害對方的現象屢見不鮮。有時善意的言談會使對方尷尬無比, 禮貌的舉止會被誤解為荒誕粗俗。因此, 研究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 研究正確的跨文化交際行為已成為不可忽視的問題。在對比研究過程中, 各自的優、缺點顯而易見。這種研究有利于文化的正遷移作用, 以/ 取其精華, 去其糟粕, 從而促進本民族語言、人文文化的發展。

5. 崇尚自由的西方人重分別與個性

在中西飲食文化之中也明顯體現出這種文化特征。西菜中除少數湯菜,正菜中各種原料互不相干, 魚就是魚, 牛排就是牛排, 縱然有搭配, 那也是在盤中進行的, 這體現了繼承, 也有對傳統文化習俗的違背。比如就餐時的衣著, 要遠比過去隨意多了, 可著中山裝、夾克或西服等, 這也正體現了傳統文化的變遷和發展, 這正是中西方文化融匯, 相互發生正遷移作用最好的。

當今許多西方人, 尤其是美國人不喜歡吸煙或喝酒, 許多人也不喜歡別人在他們的住處吸煙喝酒。而在當今的中國, 許多人既吸煙又喝酒, 有一種社會怪現象似乎是/ 不吸煙不喝酒0 就無以社交。所以在中國的餐桌上依舊存在吞云吐霧、爛醉如泥的/ 陋習0, 盡管他們知道這有傷風范, 但依舊不能禁絕之。想必這就是文化遷移和發展的不完全性、不徹底性的表現, 我們有必要在正確理解和認識文化現象的基礎上, 不斷推動人文文化的發展, 提高民族人文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