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雨的詩范文
時間:2023-04-05 17:16:0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寫雨的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2、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李煜《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
3、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絕句》
4、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秦觀《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
5、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6、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許渾《咸陽城東樓/咸陽城西樓晚眺/西門》
7、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暝》
8、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蔣捷《虞美人·聽雨》
9、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篇2
低年級學生閱讀面不廣,語言積累不足,嚴重影響他們的書面表達。教學中,如能重視語言的積累和訓練,豐富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對促進兒童寫話能力的提高是極其有利的。著名的語言學家張志公先生曾說過:“模仿是學習的必經之路。”兒童學寫詩歌亦是如此,他們需要優秀的童詩做拐杖,從中汲取“寫”的形式、方法和視角,在“仿”中,他們習得語言圖式,摸索童詩寫作的路徑,感悟獨特寫作視角帶來的新奇。仿寫童詩,滿足了兒童對認識世界的表達需求,帶給他們的是全新的話語表現體驗。
一、仿童詩的基本句式
很多經典的童詩,從形式排列看,是一行一行的,但是,把它連起來,是一句完整的富有童趣和詩意的話語,是兒童學習語言的經典句式。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第二篇課文是《四季》。這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兒童詩,通過對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葉、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這幾種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四季的特征。詩歌采用擬人的手法,語言自然、生動,讀起來朗朗上口。
教學時,教師不必多講,只須采用各種形式反復誦讀詩歌。在誦讀中,兒童就能自己發現:每一節詩歌寫了一個季節;每一節詩歌句式都基本相同,都是“誰怎么樣,他對誰說或他怎么說,他是什么季節”。
“為什么草芽說他是春天,荷葉說他是夏天,谷穗說他是秋天,雪人說他是冬天呢?”再次誦讀,再次發現:詩歌所寫的事物是每個季節有代表性的事物。
“春夏秋冬四個季節,還有哪些代表性事物,他又會怎么說?”在學生充分交流后,教師也可提供一些圖片,幫助學生開啟生活經驗之門,再讓學生學著課文中詩歌的基本句式,表達出自己獨特的見解和感受。把學生仿寫的詩句串燒一下,又是一首首新的《四季》。
柳枝青青,他對燕子說:“我是春天。”
荷花紅紅,他對小魚說:“我是夏天?!?/p>
黃葉飄飄,他對大地說:“我是秋天?!?/p>
北風呼呼,他對大樹說:“我就是冬天。”
桃花粉粉,他對蜜蜂說:“我是春天?!?/p>
蟬兒吱吱,他對大樹說:“我是夏天。”
楓葉紅紅,他對小鳥說:“我是秋天?!?/p>
臘梅黃黃,他對人們說:“我就是冬天?!?/p>
兒童在仿寫中,不但習得了書面語言的基本句式,更為可喜的是,他們的生活經驗被喚醒了,寫話的興趣被誘發了,一句句活潑潑的充滿兒童氣息的語言,就像泉眼里的泡泡,不斷地涌出來、涌出來。
二、仿童詩的語言結構
兒童詩雖然短小、簡練,卻也有自己的結構章法:有的層層渲染,引人入境;有的首尾照應,引發共鳴;有的循環往復,趣味盎然……多樣化的詩歌語言結構,為兒童搭建起一座座具有魔力的語言宮殿,吸引著他們去探秘、解密。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首篇課文是《柳樹醒了》,題目就散發出濃濃的詩意。這首兒童詩,恰似從一個好奇孩童的視角,在窺探柳樹醒了的前后變化,語言結構頗具特色:
春雷跟柳樹說話了,說著說著,小柳樹呀,醒了。
春雨給柳樹洗澡了,洗著洗著,小柳枝喲,軟了。
春風給柳樹梳頭了,梳著梳著,小柳梢啊,綠了。
春風跟柳樹捉迷藏了,藏著藏著,小柳絮啊,飛了。
柳樹跟小朋友們玩耍了,玩著玩著,小朋友們,長高了……
《柳樹醒了》把“柳樹醒了”“柳枝軟了”“柳梢綠了”“柳絮飛了”這四個柳樹在春天變化的主要特點,采用層層遞進的結構描摹出來,詩歌彌漫著逗人的童趣。兒童讀這樣的童詩,就如沉醉在美妙的音樂里,歡快而愉悅,仿佛能看到文字從紙上蹦著跳著走出來。
“在春天里,還有什么醒了呢?”這個問題就像一把鑰匙,打開了孩子們想象的大門。“如果能像課文那樣一步一步講清楚它的變化那就更了不起了!”把兒童的語言表達指向語言結構的遷移運用。
事實證明,兒童的詩情詩意足以讓教師自豪。
小芽醒了
春雷跟種子說話了,說著說著,小種子呀,發芽了。
春雨給小芽洗澡了,洗著洗著,小芽芽呀,長高了。
春風給小芽梳頭了,梳著梳著,小芽上的子葉呀,掉了。
春燕跟小芽捉迷藏了,藏著藏著,小芽啊,長出綠葉了。
(胡宇翔)
胡宇翔小朋友的詩歌編寫非常有邏輯,看得出,他平時很善于觀察自然,把種子發芽、長高、掉子葉、長綠葉的過程清晰地記在腦海里,所以,寫話要用的時候,就能輕松提取運用。
而鄭馨蕊小朋友對冬天的梅花感觸特別深,換一個視角,寫得也很有韻味。
梅花開了
冬風跟梅花說話了,說著說著,梅花呀,醒了。
冬雨給梅花洗澡了,洗著洗著,梅花喲,開了。
冬雪幫梅花染發了,染著染著,梅花喲,白了。
梅花跟小朋友們玩耍了,玩著玩著,小朋友們,強壯了……
(鄭馨蕊)
童詩仿寫,讓兒童和生活貼得更近了。簡短有趣的兒童詩仿寫,讓他們在“詩興大發”的過程中,感受到仿寫詩歌帶來的無限樂趣。
三、仿童詩的獨特視角
想象是詩歌的翅膀。優秀的兒童詩,讀著會有眼前燦然一亮的感覺,仿佛那些語句是你尋尋覓覓了很久,而今突然跳到眼前,令人欣喜萬分。這種獨特的視角某種程度上就是兒童的視角,這樣的審美就是兒童的審美。就如日本詩人金子美玲在《奇怪的事》中所寫:
我奇怪得不得了,從烏云里落下的雨,怎么會閃著銀光?
我奇怪得不得了,吃的是綠色的桑葉,怎么會長成白色的蠶寶寶?
我奇怪得不得了,誰都沒有碰過的葫蘆花,怎么會自己“啪”地就開了花?
我奇怪得不得了,怎么問誰都笑著說,“那是當然的啦。”
在成人眼中熟視無睹、理所當然的事情,在兒童眼里,卻是那樣的神奇,那樣的不可思議!當兒童用清澈的目光撫摸世界的時候,想象的翅膀張開了,心靈與事物對話了,不知不覺中,他們走進了迷人的詩境中,亦真亦幻,情思在瞬間“陌生化”,繽紛的詩意就會恣情洋溢。
我奇怪得不得了,從圓圓的蛋里,怎么會爬出長長的小蛇?
我奇怪得不得了,明明沒有脖子的向日葵,怎么會自己扭轉方向?
我奇怪得不得了,沒有人告訴太陽時間,他怎么會知道什么時候升起,什么時候落下?
我奇怪得不得了,怎么問誰都笑著說,“那是當然的啦?!?/p>
篇3
關鍵詞: 語文教學 寫作積累訓練 語文素養 積累本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語文學習要有水滴石穿的韌勁和精神,要注重日常的點滴積累工作,特別是在教育越來越傾向于培養和考量學生語文素養的現時代,“臨陣磨槍,不快也光”的態度要不得。進行積極有效的寫作積累訓練是我們工作的重點和難點,筆者在工作實踐中積累了一些經驗,現與各位同仁共同探究。
一、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根本目標
生活有多廣闊,語文世界就有多廣闊。要指導學生進行寫作積累訓練,就必須引導學生走進廣闊的社會生活天地。而對色彩繽紛卻又暗流涌動的復雜社會,我們學生往往會茫然不知所措,甚至獲取一些不良信息。比如,有學生就曾在積累本中收集了許多充滿市儈氣息的打油詩,這類作品不僅不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反而會腐蝕青少年純潔陽光的心靈世界。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積累訓練時,必須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目標,有針對性、有選擇地介紹些高雅的、積極向上的文學作品,讓學生在高雅情趣的氣息中得到靈魂的凈化和情操的熏陶,從而塑造陽光、積極,富于修養的健康品格。
工作中,首先要向學生推介中國古典文化的精品詩文。在歷史的長河中能夠流傳下來的古典文化作品一定經歷了歷史的大浪淘沙,定然是中華文明的精髓之作、光輝之作,定然具有積極而深刻的思想性和卓越的藝術性;其次,中國古典文學作品充滿典雅之韻,長期的古典文化熏陶會使學生擺脫作文中流俗的口語化傾向,作文更顯雅致。縱觀一些滿分作文,諸如《赤兔之死》、《潘金蓮的愛情》、《獨酌高樓》等無不是古文新編的雅韻之作;最后,欣賞古典文化,了解、認識民族傳統文化也是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最有效的方式。因為現代文學發展時間較短,所以對于現代文學作品的推介,則應更加謹慎,一般要求學生積累“愛的哲學”和“人生社會的思考”兩大主題的內容。應培養這一代獨生子女對家庭、對人生、對社會的關愛與責任感,讓他們成為有愛心的一代、負責任的一代。
二、循序漸進,差別分類的原則
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寫作積累訓練尤其要重視這一點,切忌心浮氣躁。民間俗語說“貪多嚼不爛”,此言極是。在指導學生作文時千萬不可求全責備,既要學生主題鮮明,有新意,又要修辭手法多樣性,語言生動形象等,卻忽視學生在個體成長中的實踐性和漸進性。所以,我們在進行寫作積累訓練時一定要時時研究自己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和興趣需求,有計劃地設定一個適當的目標。這個目標不能太低,否則學生會感到乏味;要有高度但不宜太高,讓學生通過努力能夠得著,進而逐步增加難度,逐步提高。
在寫作積累的過程中,由于學生個體差異,會逐漸出現寫作水平的分化。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注意根據學生的差別進行分類推進。對于理解快、能動性高的學生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勵他們不斷沖刺更高的目標,對于寫作比較吃力的學生則以激發興趣、鞏固基礎為主要目標。
例如,在七年級階段,可以讓學生搜集古典詩詞、對聯,短小雅致的小品文,重點訓練學生模仿寫作;八年級階段,要求學生每周一抄一寫,鼓勵學生在寫作中對古典詩文進行巧妙闡釋、解讀和運用;九年級階段,鼓勵寫作能力強的學生進行自由創作。
三、注重現實生活的實踐與感悟積累
無論是研究課程標準,還是研究中考和高考,我們都會發現一個新的趨向,那就是語文學習越來越深入生活,二者的關系越來越密切。如果語文教學僅僅局限于校園,束縛于一本教科書和幾本教輔資料,不僅會扼殺學生的靈性和智慧,語文課也將黯然失色。在新形勢下,我們必須開放思想,更新觀念,把語文課引向廣闊的生活天地,讓學生在生活中感悟人生的美麗與哲理,讓學生在生活中品味祖國語言文學的優美與深邃。
在實踐中,我們要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從中發現認識社會的真善美、假惡丑。春節喜慶之際,讓學生收集對聯,品味民風民俗;春暖花開之際,積累春風春雨春情的詩文,尋覓春的蹤跡;鄉村里唱起大戲時,積累戲曲知識和精美的戲曲對白,領略中國戲曲文化的神韻和魅力;戰爭期間,為和平祈禱,珍惜祖國幸福安定的環境。這些活動不但切合語文課程的要求,更能拓寬學生的視野,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寫作素材。
四、巧用積累本
語文教師一定要要求學生準備一個積累本,最好選用硬皮本。每周至少做一次積累(不宜太多,過多會成為學習負擔,容易引發學生的逆反心理)。要求學生用鋼筆認真工整書寫(不要做報帖,效果很差),紙張的空白和邊角可以讓學生畫些小圖畫或者花邊。這樣不但可增加學生的閱讀量,而且可讓學生練一手好字。
每次寫作文時,讓學生打開自己的積累本,從中尋找寫作素材,不但方便快捷,而且寫出的文章頗具文采和新穎,從而徹底改變學生寫作文時缺少素材的尷尬境況,增強寫作信心,激發寫作興趣,進一步堅定他們做好積累的決心。
篇4
層出不窮,意思是指接連不斷地出現,沒有窮盡。
一應俱全,一切齊全,應該有的都齊備了。
屈指可數,指扳著手指就可以數清楚,形容數量稀少。
篇5
我向來喜歡斜著睡覺,自然成了“”中人,而家里只有我一個是斜覺派,固然,我便成了教主.(哈哈)而手持倚天劍的“滅絕師太”—老媽,以及武林(家中)的正派人士都工上光明頂來治斜。我只好孤軍奮戰,將斜覺力睡到底。
一天,我正在練一種“斜功”,—彎腰駝背功,我低著頭,駝著背,邊看電視,邊寫作業,希望練到第九層(最高層十層),只見“玉女派掌門”—我老姐,以手代劍,以最高層的凌波微步向我的“罩門”—背部。只見一聲撕心裂肺、肝腸寸斷的哀鳴過后,我走火入魔,好在內力深厚,只是內力盡失,撿回了一條命,我的背倏地就直了。
為了恢復功力,我決定練一種“魔功”—“縮骨功”,(此縮骨功非彼縮骨功,是晚上睡覺時,身體蜷縮一團,縮得越圓,功力越深厚,最高層能縮成一個圓球,至今無人做到。)為了習得此功,我不惜花了大價錢,買了一個手電筒,在被窩里看書打發枯燥的練功時間,據說這樣還能加快修煉速度,結果還只練到了第一層,我的眼睛就|“瞎”了(近視),我痛苦不已,于是每天練習“明眼功”—眼保健操(毫無功效)。
直到有一天,“滅絕師太”—老媽發現了我的異常,最終用“倚天劍”—背背佳將我全身固定,我只能睡“大”字型,此功只好廢除。
更可惡的是武當“張三豐”—老爸,不知哪學來的排山倒海,將我的的脊椎一掌就給排回原位,還有許許多多的人用“音波功”使我全身的好幾百塊骨頭全部震到原先的位置,我被他們用廢除了武功,我無可奈何,只好和他們和盟,再也不做“壞”事,再也不練“斜”功,必須退出斜教,做一個不駝背、坐姿、睡姿正確的正道中人。
篇6
幸福就像香水,灑給別人也一定會感染自己,心中有愛,所以走得更遠。
1.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志和《漁歌子》
2.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灸虾蜕小督^句》
3.渭城朝雨徘岢,客舍青青柳色新?!蹙S《送元二使安西》4.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江南春絕句》
5.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懹巍妒辉滤娜诊L雨大作》
6.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7.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唐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8.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辛棄疾《西江月》
9.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10.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
11.水光瀲艷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K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篇7
江油市長城實驗學校2014級3班曹萌萌
在大街上狂笑不止,看著一朵花默默落淚,北風中坐在火爐旁看書……這些都是愉快的事。
當東風拂走寒冷,將春暖花開奉獻大地,我們去放風箏,線被樹枝掛住,接著指著樹埋怨半天;來到農村看金黃的油菜花,任潔白的毛衣被花粉染成斑駁的金黃;看花兒綻放到默默凋零,明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卻仍然黯然神傷,有一種想落淚的沖動;看燕子不知疲倦地筑窩,感嘆“一年之計在于春”,而自己仿佛只有散漫;陽光下去打籃球,熱出一身臭汗,回家就倒在床上……這些都是愉快的事兒。
當烈日將大地炙烤得發燙,將奔放熱情的夏帶到人間。我們去游泳,沐浴在陽光下的皮膚變得黝黑;一天吃五個冰激凌,明知道腸胃會出現故障,去欲罷不能;吹著空調在家看《三國演義》,幻想能像諸葛亮一樣呼風喚雨;當在教室里做那永遠做不完的作業時,被永遠數不清的蚊子叮咬,任汗水不停地從額頭滲出,再順著發尖滴到紙上。
到久違的雨天,我們最能陶冶情操。獨自打一把傘,走到街上看冷清的大街;在避雨的地方,看大街上的人們驚慌失措,競“撲”地笑出聲來,雖然這樣做相當膚淺,可笑;在陽臺上讀《簡愛》,雨飄進來,也懶得關窗,因為早已熱淚盈眶;看花蕾在雨中無奈低頭,空吟“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去不知自己有何作為……這些都是愉快的事兒。
當落葉鋪滿大地,金風染紅霜林。我們去賞菊,看見一只蜜蜂,嚇得大叫;撿起一片落葉,夾在日記中間,撫摸琴鍵,彈起克萊曼的《秋日私語》;在中秋盈盈的月光下,卻感受不到“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聽綿綿不絕的秋雨,勾起心中的惆悵……這些都是愉快的事。
當北風襲來,冬日的寒冷令人畏懼。我惋惜看不到“千里冰封,萬里飄雪”的“北國風光”;看著草木枯落的景象,感嘆“如果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坐在火爐旁,溫一杯牛奶,感覺手中由冷變熱的過程;冬日從東方冉冉升起,晨曦被樹枝切割散在路上;看小貓在墻角伸懶腰,眼睛都不睜開……這些都是愉快的事兒。
生活中,愉快的事兒太多。我尋找著,我享受著。
篇8
有人說女兒是父親上輩子的情人,很多女生多多少少都有戀父情結,這種說法最直接的證據,就是女生在小時候一定想過:長大了要嫁給像爸爸一樣的人,然后在青澀的叛逆青春期時不自覺地想要獨占父親的一切。而父親對這個年紀的女兒,通常則是呵護有加而信任不足,或者是溝通方式不夠與時俱進,最后只有被氣得頭昏腦漲。
文學作品構建出林林總總的父女關系,小說《親愛的敵人》屬于讓人笑中帶淚的作品。這是一個成長的故事,里面有一對名叫穆仰天和穆童的父女。原來爸爸下海打拼頗有成就,妻子卻在車禍中早逝,留下父女“相依為命”。單親家庭的女兒長到了15歲,雖然梨花帶雨冰雪聰明,卻十分叛逆,整天不求上進。
小說中最體現父女關系特點的就是爸爸找女朋友的問題。穆仰天先后幾換女友,都被女兒攪散,被評價為品位低下,最后與女兒班主任暗生情愫,沒想到東窗事發后女兒直接用離家出走徹底讓老爸斷了找女朋友的念想。之后穆仰天放棄了事業,變成了家庭婦男專門負責女兒危險的成長問題,終于讓女兒將心比心開始覺悟。當女兒逐漸懂事,變成了家里的小主人,爸爸卻得了絕癥。在最后一次散步中,穆仰天認真地對穆童說:“命中注定我有此一福,和你做父女,為了這個,我感激命運?!倍畠旱幕卮鹗牵骸袄习?,我要你知道,我還要你一輩子都不許忘記――我很高興你是我老爸?!?/p>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女兒都對父親的情感充滿占有欲,電影《我和爸爸》講述的則是另一種父女情。
由于母親的意外離去,小魚又回到親生父親老魚身邊。老魚是一個對家庭完全沒有責任感的人,在面對女兒不假思索地跟從他時,這種天生的信任感牽引出無數的溫情,讓這個玩世不恭的男人開始忍讓、妥協,甚至委曲求全。小魚從不諳世事的少女變成初為人母的,離婚后帶著剛出生的孩子回到老魚身邊,兩人相依為命?!袄嫌妥印?,這是小魚給爸爸的評價。但是他又是那么可愛。女兒上班,他就守在家里帶外孫女,為了不想讓女兒辛苦,他重操舊業去賭博。
在父女共同生活的幾年中,現實的殘酷讓兩人都感受到了彼此的愛和人生的無奈。而正是這種愛與無奈構成了老魚和小魚生活的全部幸福和痛苦。
較之以上的沉重,日劇《父女7日變》就顯得輕松可愛得多。編劇讓一對代溝父女在一次意外中靈魂互換,充分挖掘了父女兩人在身份錯位后可能發生的喜劇元素。
篇9
表示感動的歇后語
南天門作揖------高情(擎)難(南)領(嶺)(比喻十分感激.)
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表示感動的歇后語拓展【經典篇】
白糖拌苦瓜 ———— 又苦又甜(比喻矛盾的心理狀態或復雜的感情。)
吃了秤舵 ———— 鐵心了(比喻下了決心了不可改變?;虮扔骱萘诵?,心腸硬,不為感情所動。)
吃下蒼蠅 ———— 直感到惡心
空心羅漢 ———— 沒肚量;無心肝(比喻沒有心計,或沒有感情。)
南天門作揖 ———— 高情(擎)難(南)領(嶺)(比喻十分感激。)
最近有流行性感冒 ———— 百感交集
白布纏老殼 ———— 孝感
表示感動的歇后語拓展【熱門篇】
耗子摟貓睡覺 ———— 感情處到份上了
黑瞎子買個布狗熊 ———— 感性消費
黃陂到孝感 ———— 縣過縣兌;現過現兌;縣對縣;現兌現;縣過縣;現過現;現對現
機器人談戀愛 ———— 沒有感情;有口無心
絕對不是最好的感覺 ———— 不上不下
林黛玉的性子 ———— 多愁善感
年輕后生日老婆 ———— 不感興趣
傷風感冒 ———— 哈吃拜天
食豬紅 ———— 吞血塊;甚感苦楚
表示感動的歇后語拓展【最新篇】
蔡伯喈哭董卓 ———— 各有各的感情;各有各的悲情
蔡邕哭董卓 ———— 各有各的感情
陳宮捉放曹 ———— 忠義感人心
吃了蒼蠅 ———— 直感到惡心
打翻了的五味瓶 ———— 酸甜苦辣味都有;百感交集;人生百味;酸甜苦辣咸,樣樣都有
多數人對自己職務的感覺 ———— 大材小用;大才小用
過期菲林 ———— 唔感光
篇10
成語中蘊含著寶貴的文化財富,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中國古代物質文明的輝煌,了解中國古代教育思想,傳統中華美德等眾多方面。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描寫老師的詞語,歡迎大家閱讀!
描寫老師的詞語11、門墻桃李:門墻:指師長之門;
桃李:比喻后進者或學生。稱他人的學生。
2、滿堂灌:一種填鴨式的教學方法。
教師主觀地將眾多的教學資料在課堂上向學生灌輸。
3、滿城桃李:桃李:比喻學生。
城中到處都有自我的學生。比喻學生很多。
4、青過于藍:青從藍草中提煉出來,但顏色比藍草更深。
比喻學生勝過教師,或后人勝過前人。同“青出于藍”。
5、高足弟子:高足:高才,稱呼別人學生的敬辭。
成績優異的學生。
6、教無常師:受教育不必有固定的教師。
7、德高望重:德:品德;
望:聲望。贊美教師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8、教無常師:受教不必有固定的教師。
9、良師益友:良:好;
益:有幫忙。使人得到教益和幫忙的好教師和好朋友。
10、百世之師:世世代代的教師,指才德高尚而永遠可為人師表的人。
11、研桑心計:研:計研,一名計然,春秋時越國范蠡的教師,善經商;
桑:桑弘羊,漢武帝時的御史大夫,長于理財。形容善于經商致富。
12、一字之師:改正一個字的教師。
有些好詩文,經旁人改換一個字后更為完美,往往稱改字的人為“一字師”或“一字之師”。
描寫老師的詞語2衣缽之傳:原指佛教徒師父把袈裟和食缽傳授給徒弟。泛指前人思想學問技能的傳授和繼承。
師嚴道尊:本指教師受到尊敬,他所傳授的道理知識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為師之道尊貴莊嚴。
好為人師:喜歡當別人的教師。形容不謙虛,自以為是,愛擺老資格。
立雪程門:舊指學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師。
經師人師:經師:研究或傳授儒家經典的學者;人師:教人如何做人的師表。指教授經典學術的學者和培養人才品德的教師。
門生故吏:故吏:過去的吏屬。指學生和老部下。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哪怕只教過自我一天的教師,也要一輩子當做父親看待。比喻十分尊重教師。
一字師:指訂正一字之誤讀,即可為師。亦指更換詩文中二字的教師。
入室弟子:入室:到家;弟子:學生,徒弟。指學問技能得師傳到達高深境地的學生或門徒。
嘔心瀝血:嘔:吐;瀝:一滴一滴。比喻用盡心思。贊美教師為學生用心的艱苦。
誨人不倦:誨:教導。教導人異常耐心,從不厭倦,多用于贊美教師。
描寫老師的詞語3誤人子弟:誤:耽誤。指因無才或不負職責而耽誤人家后輩學生。
不憤不啟:憤:心里想弄明白而還不明白。啟:啟發。指不到學生們想弄明白而還沒有弄明白時,不去啟發他。這是孔子的教學方法。
能者為師:會的人就當教師。即誰會就向誰學習。
減師半德:謂只學到教師的一半。[由Www.QunZou.Com整理]
冰寒于水:冰比水冷。比喻學生勝過教師。
青藍冰水:“青出于藍,冰寒于水”的略語。
桃李春風:比喻學生受到良師的諄諄教誨。
公門桃李:公:對人的尊稱。尊稱教師引進的后輩栽培的學生。
學無常師:求學沒有固定的教師。指凡有點學問長處的人都是教師。
學無常師:學習沒有固定的教師。即凡有點長處學問的人都是教師。
桃李之教:指教師的教誨。
桃李遍天下:桃李:桃樹和李樹,比喻培養的后輩或所教的學生。比喻學生很多,各地都有。
教師宿儒:宿儒:原指長期鉆研儒家經典的人,泛指長期從事某種學問研究,并具有必須成就的人。指年輩最尊的教師和知識淵博的學者。亦作“老手宿儒”。
描寫老師的詞語41、桃李爭妍:桃李爭妍。
2、勤勤懇懇:勤勞而踏實。
3、盡心盡力:指費盡心力。
4、聰明過人:形容非常聰明。
5、才高八斗:比喻人極有才華。
6、教導有方:教育引導很有辦法。
7、研桑心計:形容善于經商致富。
8、埋頭苦干:專心一意地刻苦工作。
9、無私奉獻:形容不求回報的付出。
10、和藹可親:態度溫和,容易接近。
11、鞠躬盡瘁:指恭敬謹慎,竭盡心力。
12、后繼有人:有后人繼承前人的事業。
13、克己奉公:嚴格要求自己,一心為公。
描寫老師的詞語5博學多識:指人很有學識,懂得很多。
嘔心瀝血:比喻窮思苦索、費盡心血。
誨人不倦:教導人時耐心而不知疲倦。
循循善誘:指善于引導別人進行學習。
文思敏捷:形容人的反應快,思維靈活。
指路明燈:指引人朝光明方向前進的人。
恪盡職守:指謹慎認真地做好本職工作。
一絲不茍:形容辦事認真,系毫不馬虎。
誨人不倦:教導人特別耐心,從不厭倦。
兢兢業業:形容做事小心謹慎,勤勤懇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