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校園范文
時間:2023-04-10 00:55:2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我的校園,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新的一天又開始了
落日的余暉找在我們的身上
快樂的一天又結束了
回頭望去
陪伴我們一天的校園
竟是如此美麗
看!那車棚旁還有鮮艷的竹子
“快樂園地”里的建筑上還涂了新油漆
西墻還加了許多關于運動的圖畫
篇2
校園,讓我從無知走向有知;讓我從幼稚走向成熟。
還記得,我剛上學時特膽小,在三年級時,我第一次參加了學校舉行的朗讀比賽。比賽了,我特別緊張。“下一位選手,三(1)班楊瀟,朗誦的是《雪花的快樂》。”主持人念到我的名字了。哎呀,怎么這么快就到我了?我慢吞吞地走上太。我開始朗讀了:“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瀟灑,我一定認清我的方向,飛揚,飛揚,飛揚——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下一句是什么啊?糟了,忘詞了。我傻紗地站在舞臺上,不知怎的,腦子里一片空白,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還好,老師給我解了圍:“這位小同學是因為太緊張了,下去準備準備再來吧。好,現在請下一位選手……”我走下舞臺,在臺下,我偷偷地哭了,一想到剛才的情景就難受。老師不是還要我比賽嗎?哭有什么用呢?在我心底里發出另一種聲音。于是,我擦干眼淚,拿起書,默默地讀了幾遍。第二次,我又走上舞臺。終于,我順利朗誦完畢了。結果出來了,我居然得到三年級組一等獎,讓3位老師給我打了滿分。
那是我第一次參加比賽,那張獎狀我一直珍藏到現在。校園,確實是我展現風采的舞臺。
后來,我當上校升旗儀式的主持人,當我拿起話筒,面對學校1000多人的時候,我不再緊張,不再害怕了。
篇3
在《地圖》這一章中,首先要了解地圖的三要素:地圖上的方向、比例尺和圖例注記。要想充分理解和運用地圖三要素就需要親自繪制一幅圖試試,因此,筆者首先帶領學生繪制教室平面圖,在繪制過程中大家興趣盎然,尤其是地理興趣小組的幾位學生還萌生了繪制學校平面圖的大膽想法。
我們學校位于開封市西區,是一座環境優美、設施完善的現代化學校。近幾年學校接待外校甚至外國來參觀、學習、聽課、開會、考試等情況比較多。怎樣讓外面來的朋友一進校門就能對學校的方位、結構和建筑一目了然呢?通過繪制一幅直觀的校園平面圖就可以實現。
繪制校園平面圖的第一步就是要測量校園。校園的每一棟樓的位置和形狀、操場、大門、草坪、雕塑、籃球場等的布局,繪圖者都要清清楚楚。要達到這個目的,就要實地丈量,筆者教給了學生簡單實用的步量法。實施步驟如下:
1.分組合作。
為了更快地完成丈量工作,我把地理興趣小組的成員分成了三個小組,每組兩個成員。每個小組負責一部分丈量工作。一組負責測量學校和操場的邊長;二組負責測量中學教學辦公樓、體藝綜合樓、中學大門和雕塑的邊長;三組負責測量生活樓和小學教學辦公樓包括健身長廊和籃球場的邊長。
2.分工合作。
每個小組的任務明確以后,開始丈量工作。兩個成員各有分工。步量法中走步是關鍵,步子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所以需要找個個子中等的組員負責走步。首先要先測出走步同學一步的平均長度:要求在自然狀態下勻速走十步(從腳跟到腳跟算一步),量出其十步的長度,連走三次,最后算出平均一步的長度。另外一名同學負責記錄數據并計算整理數據。
3.整理數據。
經過大家的努力,測量的結果如下:
校園:長242米,寬195米;操場:長150米,寬80米;中學教學樓是一個拐角樓:長大約60米,一邊寬大約45米,另一邊寬36米;教學樓部分是單面教室,加上走廊寬9米;辦公樓部分是雙面樓,樓寬12米;生活樓:長40米,寬20米;體藝綜合樓是一個兩邊不一樣寬的U型樓:長63米,U型的寬一邊外側是27米,里側23米;另一邊外側是22米,里側是15米;小學教學樓是一個淺U型樓:長邊外側是50米,內側是30米,兩側的短邊各是20米,樓寬是10米;階梯教室是一個六邊形,每邊長16米左右;中學大門:寬大約8米;小學大門:寬大約6米;籃球場:長12米,寬12米。
4.繪制校園平面圖。
(1)確定方向。繪圖的第一步是確定方向,由于學校大門在南邊,利用一般定向法的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給人感覺有些別扭。于是筆者建議學生:小范圍的平面圖可以使用指向標定向法,即按照學校布局選擇上西下東左南右北的定向法,箭頭指向北。這樣一來,圖上的方向就和實際方向一致,辨認起來就簡單多了。
(2)選取比例尺。方向確定以后,接下來要確定比例尺。不同的小組選擇的圖紙大小不同,所以選取的比例尺自然也不一樣,依據比例尺的計算公式:
計算可得,長30cm,寬20cm的紙上,比例尺應選用1∶1000。如果是長100cm,寬80cm的紙上,比例尺選用1∶250。
依據比例尺的計算規律:同樣大小的圖,比例尺越大,范圍就越小,內容就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范圍就越大,內容越簡略。同樣內容的地理事物,圖紙越大,比例尺就越大;圖紙越小,比例尺就越小。可以讓學生總結出:學校平面圖依據圖紙大小不同可以選用不同的比例尺,圖紙越大,比例尺就越大。
(3)定圖例。最后確定圖例,由于學校范圍不大,圖例選取盡量寫實。建筑以俯視平面圖代替,這樣一目了然、非常直觀。草坪、雕塑、大門等可以選擇簡單明了的圖例代替。如:草坪用小草表示,雕塑用圓圈表示……
篇4
等待,溫暖的陽光
驅散,室內的微涼
那潮水一樣的暖流
涌滿,年輕的心房
黑夜已經過去
陽光給我指引方向
黎明雖然短暫
朝霞,染滿了希望
你翻越了校園的院墻
跳過了我的心傷
我在朗朗的讀書聲里
尋找你的身影
象珊珊飄過的蝴蝶
搖曳在幸福的時光
(二)風的話
風的話里
怎么會有嘆息
有時,它還翻臉
讓我,惴惴不安的心
撲所迷離
當我觸碰你的眼神
我卻看不出
是你無心
還是我無意
你在校園里徘徊
只在那熟悉的長椅
小憩,我卻在
默默尋覓
不留痕跡的步履
你把你的話兒
系在那顆風鈴上
篇5
大家好!
今天,我代表初三(123)班全體同學做這次演講。我演講的題目是《我愛我的校園》。
時光匆匆,歲月無情, 我從小學升入中學,轉眼就兩年多年了。在這兩年歲月里,我從一個少不更事的小女孩變成了一個能夠獨立思考、積極進取的班干部,從一個貪玩的孩子變成了一個勤學好問、力求上進的好學生。更主要的是,在時間的匆匆流逝中,我對我們學校的感情更深了,更濃了。再有八個月,我們就要初中畢業,離開學校了,這怎么可能不讓我留戀啊!
我們的校園美麗、和諧。當早晨第一縷陽光悄悄撒落大地,降臨校園時,我常常伴隨耳邊吹過的陣陣微風,盡情地享受難于形容的愜意,舒心地背誦英語單詞,快樂地吟唱詩詞美文。在優美的環境里,校園里的一切顯得那么明快,而我的記憶力更是出奇的好。那種收獲知識時的喜悅,更成為一種激勵我進取的力量。被陽光照得閃亮的窗里,傳來瑯瑯的讀書聲,多么像一組組跳躍的音符,奏出了我們跨世紀一代的心聲。勤奮博學、進取爭先,成為我們小百戶中學每一個學生的追求。
我們的學校是一個歡樂、幸福的大家庭。“非典”時期,我們學校同全國各地一樣,不論領導、老師和全體同學,都能統一認識,團結合作,這就更增加了我們對學校的了解,對學校的熱愛。在這特殊的日子里,學校領導和老師們給予了我們親人般的關懷、愛護,同學之間親如兄弟姐妹,這一切都感動著我,溫暖著我,使我對學校產生了一份特殊的濃濃的感情。
我們的學校是人才的搖籃。陸良的七月驕陽似火,世間萬物充滿生機,就連天空都升騰著希望。這對小百戶中學來說,更是一個令人熱血沸騰的收獲季節。縱觀全縣、全市、全省乃至全國,五湖四海,各行各業,哪里沒有小百戶人在貢獻,哪里沒有小百戶中學的畢業生?
篇6
我的校園很美麗,走進大門,就可以看到一顆長滿果實的扁桃樹,每一個早晨,一走進校園,就有一股清香在校園里彌漫著,走進一看,寬廣的操場,操場上沒有一點兒垃圾,在操場的右邊,是教學樓,在每一城樓里,彌漫著知識的氣氛,每當上課的時候,每一城樓都會發出朗朗的讀書聲,在這樣的環境里學習,真是快樂,每天放學或上學,每一個人的臉上都帶著洋溢的笑容,在這里學習的同學們都很樂于助人,都互相幫助,每當文體節到了的時候,每一位同學都有自己的事情做,熱熱鬧鬧的!
這就是我的校園,開心的笑園!
廣西百色右江區百色市實驗小學六年級:黃海玲
篇7
尚嵇小學始建于1908年,老教學樓至今已有102年的歷史,而新教學樓也有了幾十年的滄桑。因為老教學樓容納不了如此多的學生,而修建了新教學樓。
舊校園里有兩個操場,一個籃球場和一個400米跑道。男、女廁所分別能容納十八人。學校共有5課刺槐,直插云霄,竟比教學樓更高!其中2棵位于廁所前,另外3株則立于教學樓前。學校領導很重視綠化,還有9個花壇,零星的散布在校園的各個角落里。
舊教學樓是泥建的,呈土黃色,有四樓。雖然破舊,但很有味道,令人懷舊。看見了便想起許多過去的事,能看見它滄桑的歷史。
新教學樓是水泥修建的,護欄上鑲著藍色的瓷片,看起來很美。同樣有四層樓,國旗便豎立在新教學樓前一米的旗臺上。新教學樓相對于舊教學樓而言,沒有太多的回憶,沒有太多的歷史。但這里有蓬勃的朝氣,有美好的愿望,沒有令人心酸的記憶。
我就讀的六年級(1)班位于新教學樓三樓右起第一間教室,抬頭便能看見迎風招展的紅旗。教室前后各有一塊黑板,二十四張桌子呈橫四縱八的順序整齊的排列著。我班四十八名成員便在這干凈、有序的教室中學習著。
“不斷競爭,不停下前進的腳步。”“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這是我的宣言,我在母校不斷的努力著、拼搏著。渴望有一天能夠讓我這這雛鷹長出奮斗的翅膀,笑傲長空。
篇8
走進大門,一排排香樟樹映在眼前,香樟樹像一把掙開的巨傘,下面有一個圓形的椅子,夏天可以乘涼。
再往前走,是一座寧靜的廣場,廣場兩邊有很多美麗的鮮花,百花齊放,美麗極了!中央有兩盆紅彤彤的映山紅,微風慢慢游過,映山紅隨著微風慢慢地舞動起來,像是在跳舞的小姑娘。
再往里走,迎來的是一片小操場,小操場上有一幢高高的樓,叫:東風樓,里面有一至三年級的小朋友在里面讀書。
到了小操場,來了個90°的轉彎就順著臺階走下來,下面就是大操場,大操場里面休息用的是綠色,跑道上是紅色的,是不是有點像一種奇怪的西瓜呢?操場上有一排籃球欄,很多學生都在這里打籃球。操場的前方有一個大舞臺,舞臺中央有一面五星紅旗,每到星期一,全體師生都要到操場兩邊有兩排櫻花樹,櫻花樹開放的時候是淡粉色的,春風一吹,花兒經不起風吹雨打,便隨著風兒一同飄去。
操場的上方有幢文苑樓和新華樓,文苑樓上有六年級等微機室。新華樓上有四五年級的學生們在讀書,我也就是其中一個。
篇9
家,是一個多么溫馨的字眼,是一處多么令人向往的環境,是一個多么美妙的地方。現在,對我而言,晉城四中就是我生活的第二個家,我成長的又一個地方。
晉城四中是一所充滿生命力的學校,它位于喧嘩熱鬧的新市西街。走進校園,首先映入你眼簾的,就是那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它代表著熱血、團結,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神圣不可侵犯的尊嚴。在升旗臺的西面,有一條幽靜的小路,我們稱它為“慎思路”,小路的兩側整齊的擺放著一些石凳,頂部搭起了涼棚,上面爬滿了藤蔓,一到夏天,這里綠蔓成蔭,是我們歇息的好地方,同學們如果累了,坐著干凈的板凳,看著養眼的植物,聞著新鮮的空氣,可真是愜意極了!再往西走一點,就是我們的操場了,別看面積不大,這里可是同學們運動的樂園,有籃球場、跑道和一叢叢綠色的小花壇,好看極了。在這里,我們舉辦了一年一度的秋季運動會,在比賽前,同學們汗淚交融的訓練,在比賽中,同學們拼命的賽跑,那種勇爭第一的精神讓我們畢生難忘。
在升旗臺的北面有一座巍然聳立的教學大樓,那就是我們學習的地方,抬頭仰望便可以看到掛在樓頂的那十八個金光閃閃的大字,“勤奮,努力,好學。”它曾激勵著一屆又一屆的學生好好學習。走進教學樓,就會有朗朗的讀書聲環繞在你的耳邊,在這所學校里,我將要經歷人生的第一場考試,實現我的理想———上一所重點高中,我要在這里起航,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篇10
硬件裝備 軟件裝備=一份人見人愛的DM廣告
硬件裝備:電腦、數碼相機、手機三大件
電腦在做DM廣告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任何DM廣告的制作都需要電腦。數碼相機當然是用來拍照的了。一份簡單的DM廣告對相機的像素要求不高,700萬像素以上基本就可以滿足編輯的需要。拍照時注意從拍攝物品的不同角度多拍幾張,然后再從中選擇一張視覺效果最好的。手機,作為一種現代的通訊工具,現在已經幾乎是生活的必需品了。如果自己資金充裕的話最好準備兩部手機,因為有時業務會很忙。手機不必功能全面只要耐用能用就可以,像諾基亞1100,越便宜越好。
軟件裝備:好的雜志流程和黃金團隊雜志定位
校園DM廣告定位大部分都是定位在做一份能夠吸引在校大學生的DM廣告上。要做到吸引同學們就需要宣傳到位,真正貼近同學的現實生活,且還要真正給同學們實惠。剛開始可以定位在走小商家路線、優惠券路線,做成單頁黑白的16開的廣告,以后業務熟練了可以換彩頁。
雜志內容
現在的大學生個性較強,容易浮躁,所以在內容上純文學東西不宜過多。可以用鮮艷的圖片,配合原創短文(見圖1)。同時要多以專題欄目的形式多探討大學生身邊的事情 如設置些《考研風云榜》《美麗極限》《 優惠券送送送》等欄目。
版面設計
版面的設計始終是困擾DM廣告的一個很難處理到位的話題。廣告的出現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可以在原創文章里進行簡單的點綴,也可以以組合的形式得以統一。同類商品排列在同頁,相關商品類別排列相鄰頁面,以便讀者閱讀。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最好找專業的人士來設計,例如美編工作室來做。節省成本的話也可以找幾個PS高手的同學來幫忙。
成本控制
成本主要包括設計費用、版面費用、印刷費用、通訊費用、發行費用及其他費用。
首次創業做DM廣告,印刷量應視具體情況而定。小范圍的,可以從5000份開始試水,黑白16開的成本在每頁8分~3毛左右,印刷費大約在1000元左右,資金允許的話可以印10000份以上,這樣的宣傳效果會比較好一些。
發行策略
首次發行DM廣告時自己也要注意節省成本。如果印刷的數量比較少,就可以只發戶外,建議是分幾個點發,如寢室區樓下發30%,重要的學校交通路口發30%,食堂里發30%,各個宣傳板張貼10%的量。如果人力資源允許的話,不要一次發完,分兩三天中午慢慢發,多次多點發放DM廣告效果會非常好。如果印刷量允許的話,把戶內和戶外結合起來,做好掃樓工作,就是宿舍樓的每個宿舍都發2-4份DM廣告。
組建黃金團隊
從拉廣告到印刷投遞如果只是一個人的話會很苦很累,而且不易堅持下來,所以最好自己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建立一個自己的團隊。建立團隊時一定注意適當的制定一些簡單的制度,如決策時,過三分之二同意即可執行,出資方面每個人出多少比例的資金等。以免以后遇到困難時發生不必要的爭執。
從拉廣告贊助,設計排版,尋找合適的印刷廠,到印完后準確的投遞DM廣告,自己一定要考慮的全面。總體協調,你才可以真正的走向成功(見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