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放鞭炮范文

時間:2023-04-01 14:21: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過年放鞭炮,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過年那天早上起,小村鞭炮聲此起彼伏。早上起床要放兩個二踢腳。中午祖宗被請回家要放兩個二踢腳。午飯前要放兩個二踢腳。而大規模的放二踢腳是在夜里十一點多。大人叫“發紙”,我不知道是不是這兩個字,我覺得應該叫祭祀諸神。那時候,小村里家家戶戶都在院子里點燃一大堆篝火。長長的木桿吊起鞭、地上擺放幾盤禮炮,我戴著騎摩托時候用的頭盔,躲在大門洞子里,在花墻上點燃一個二踢腳就躲進門洞,孫公子偶爾放兩個擦炮,也制造點聲響。鞭炮放完后,一般將近十二點,春節即將來臨。即便不到十二點就燃放完,也要等著,到新年聯歡晚會主持人報時的時候再放兩個。接下來各處燒香各處磕頭,各處倒餃子。

我們村子很小,以前十幾戶人家,現在老的老,搬的搬,只剩幾戶人家,一直以來,小村里人心都很齊,干什么都齊心協力,除夕夜鞭炮也一起燃放。十一點左右,家家升起篝火,都站在墻頭觀望,好像在等一個命令。有的人家耐不住,第一個燃放起了鞭炮,如果這家人緣好,其它人家馬上跟上,鞭炮齊鳴。人緣不好就慘了,其它人家都等著,直到鞭炮稀稀拉拉地響完,其它人家再一起燃放。一年初一村里人聚在一起互相拜年,先燃放鞭炮的那家男人想討個吉利,笑著問:夜來個哄上是我家先“發”的吧?一德高望重者馬上應答:是你家先“放”的。

寧夏中衛中寧縣中寧縣第九小學五年級:宋志毅

篇2

2022鄭州過年啥時候能放鞭炮

鄭州過年期間啥時候都不能放鞭炮,畢竟出了污染環境。冬天氣候較為干燥,燃放煙花爆竹后如果沒有及時清理,碰到花草樹木容易引發火災,對人們的安全造成威脅,特別是在農村地區,花草樹木較多,很容易一不小心就點燃。之前就有多次報道由煙花爆竹的燃放而引發的火災。

鄭州2022過年允許放鞭炮嗎

在以前放鞭炮可以說是春節的標配,但由于近年來污染越加的嚴重很多地區都禁止放鞭炮。鄭州也不例外,就相關規定我們可以知道。州市區內不允許燃放煙花爆竹,而且也不允許售賣煙花爆竹,換句話說就是根本買不到。如果有人不遵守政策,執意燃放煙花爆竹將會受到公安機關的處罰,有可能會面臨100~500元的罰款。如果因為燃放煙花爆竹引發嚴重后果,可能還要負刑事責任。

鄭州過年哪些地方能放鞭炮

哪都不能放。

篇3

燃放鞭炮的好處:

1.春節應該非常喜慶,用鞭炮的“噼里啪啦”的聲音但表再合適不過了。春節放鞭炮可以烘托出過年的氣氛,也是對新的一年的祝愿,而且是中國的傳統。

2.放鞭炮是孩子們的愛好,可以提高孩子們的膽量,還可以讓他們開心,充滿自信,孩子們已經吧放鞭炮當作了過年的象征了。

3.有的鞭炮放出來非常漂亮,比如說“開心果”、“奧運火炬”、煙花等一些鞭炮放出來很漂亮,仿佛給節日穿上了一件新衣服。

4.給商家但來了利潤,不僅制造鞭炮的廠家賺了錢,賣鞭炮的商家也賺了很多錢。

燃放鞭炮的壞處:

1.放鞭炮容易造成傷亡事故。每年都有因放鞭炮炸手、傷臉等事故發生。

2.放鞭炮的火星濺到易燃的物體上,容易造成火災,給人們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3.放鞭炮時,爆炸的聲音太響,給人們制造噪音。

4.放鞭炮產生的二氧化硫污染空氣,造成環境污染。

5.浪費嚴重。買鞭炮要花一定的錢,雖然人們樂意花,但也造成一些浪費,而且容易造成一些攀比心理,認為放得越多,日子過得越紅火。

篇4

過年離不開鞭炮。“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是很多人小時候就背過的古詩。此外,過年期間的新聞也離不開和鞭炮相關的話題,諸如因鞭炮引發的事故,放鞭炮造成的垃圾和空氣污染等等。近年來城市的空氣質量下降明顯,霧霾天氣增多,而放鞭炮無疑會加重污染,于是對鞭炮燃放的管制、個人對鞭炮消費的態度等難免會成為公共話題。

客觀地說,此類討論是必要的且有益的。對這一問題的公共關切明顯地影響了鞭炮的消費,比如,從除夕到初五北京的鞭炮銷售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5%。相應地,因鞭炮燃放而引起的事故也呈現大幅下降。既不減損過年的味道,又讓年過得相對更潔凈、更安全,是一個不錯的局面。

但在關于此問題的討論中,總是會摻雜著一些莫名其妙的論調,一些隨時準備啟蒙他人的公知們每逢過年就要撿起普世價值的棍子舞弄一番,他們反對燃放鞭炮,但理由是放鞭炮不符合現代文明的標準,是鞭炮聲侵害了其他人享受寧靜的權利,甚至是“外國人無論如何也弄不明白”。于是,他們的結論是,中國人要學習做理性公民,主動摒棄放鞭炮的“陋習”,從而獲得一種與文明更接近的生活方式。

看到這種腔調的感覺,無異于在年夜飯中吃出蒼蠅。很難找到有人徹底地反對理性,反對啟蒙的價值,但這不表示支持理性和啟蒙價值的人就有權利將其絕對化,當作攻擊其他一切價值的大棒子。啟蒙主義預設了傳統與現代、科學與迷信、西方與非西方等一系列的對立,這一原本就有缺陷的思維模式被一些公知進一步歪曲簡化,變成了中國的一切都是不好的,一切傳統的習俗都要拋棄。這就走到了令人生厭的自我貶低的虛無境地。

如果追根溯源的話,過年本身就是迷信的產物。“年”是傳說的一種怪獸,而放鞭炮則是為了嚇跑它。如果把理性主義的觀點貫徹到底,那么不單放鞭炮應該摒棄,連年也不應該過了,因為過年可以解釋為全球華人在同一時間搞的一場迷信的狂歡。

魯迅說過,迷信是古之先民“神思美富”的產物,是人的形而上的精神需求的延伸,它進而發展為我們的文化,成為我們生命的一部分。亨廷頓在“9·11”之后追問“我們是誰”,這個問題也是美國人以外的其他族群要面對的,能夠定義“我們”的,不是科學、不是理性,而是我們的習俗和文化。

篇5

點評人:我是雨欣

說到過年怎么過,我第一件事當然就是放鞭炮了。

雖然在城市里不能放鞭炮,但是我可以叫爸爸開車帶我去鄉下放,每一次放鞭炮,我都要放出好幾個,為的是讓我的快樂心情像鞭炮一樣綻放。

(好句!) (如果加上鞭炮的聲響描寫,就能更好地襯托劃線標示的好句。)

過年時,我第二件事就是給外公外婆拜年,祝他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這段顯得提綱化了,應該寫出怎么拜年,包括神態、動物、語言甚至穿著的描寫。)

除夕是我爸爸的生日,那么,我過年的第三件事當然是祝爸爸生日快樂。

給爸爸過生日時,

我們全家

都很快樂,

邊吃蛋糕邊看春節聯歡晚會,到了晚上12點,外面到處都發出“砰、砰、砰”的聲音,一朵朵絢麗多彩的煙花在空中綻放,人們在迎接新春的到來,

(而這天正是我爸爸的生日,)

全國人民放煙花

(也就)

篇6

過年了

每到過年,我們都是興高采烈的,因為過年時候大人們都會給我們紅包.

但是過年也有過年的缺點:1,除夕的晚上,大街上一直都在放鞭炮,吵的人都睡不著.2,春節的早上,有些小朋友放鞭炮,他們居然把鞭炮扔到別人的房子里,搞的人提心吊膽的.

總之,大家都要過個快快樂樂的春節!

篇7

春節來到了!

大街上的樹上掛著橫幅。上面寫著:“祝全國人們平平安安回家,快快樂樂過年。”家家戶戶大紅燈籠高高掛,一束束彩旗插在郁郁蔥蔥、密密麻麻的草叢里紅的、黃的、藍的 、粉的、綠的、、、、、、每到晚上燈籠中間的燈泡就會亮起來,像深夜里幾顆璀璨的明珠。是幸福和團圓的代表,家家戶戶門前掛上了一副對聯兒,上面寫著:“壯志興家家富貴,雄心創業業輝煌。”你知道為什么人們都開燈嗎?有這么一個傳說:每到除夕夜的時候,天上的祖先就會降落到人間,看看人們過年過得怎樣。三天不能掃地,因為人們怕給祖先弄臟衣服。許許多多小朋有上街買鞭炮,買好了就放。劈里啪啦,劈里啪啦!響個不停。過年那么好玩,得放煙花,我就叫媽媽一起和我去街上買。我們買了喜羊羊、甩炮等。買好了正好是傍晚了,我就和媽媽一起抬著頭看著天空!“砰、砰、砰、、、、、、”的聲音 就像在敲鼓。我我們倆開心的笑了 !它也像美麗的鮮花,顏色各異、形態不同可漂亮了。“看那有朵粉紅色的百合花,那有一朵黃色的看那又有一朵紅色的玫瑰花、、、、、、。” 我說。媽媽點了點頭,沒有說什么。

你知道為什么人們春節都放鞭炮嗎? 因為古時候有一個怪物他叫“年”兇惡無比。除夕就下山吃人,人們紛紛逃竄,有一個老爺爺,他告訴老婦人。年最怕火光、鞭炮。最后人們放鞭炮把年趕走了。

過年還要穿紅衣、掛紅福字、掛中國結、、、、、、快過新年時人們還會把家里打掃的干干凈凈、一塵不染,掛上彩燈、走親串友道喜問好可熱鬧了。

我喜歡過年,喜歡放鞭炮!喜歡聽年的故事,更喜歡和其他小朋友們嬉笑打鬧。

篇8

記憶中自己之前的一個又一個除夕夜,也都是在噼里啪啦的鞭炮聲中渡過的,尤其是在最近這幾年來,就是人們的經濟水平也提高了,生活也基本上不差錢,所以基本上就是,每家每戶都會在買鞭炮上花費不少的錢,圖的就是節日的喜慶和吉利!

除夕夜的晚上,人們也會把美好的鞭炮噼里啪啦的都放上一通,好像只有在鞭炮聲中,才能夠真正的感受到節日的氣氛,才能夠真正的做到辭舊迎新!

可是就在去年的時候,國家就嚴禁放鞭炮,然后今年盡管鞭炮的價格被哄抬的特別的高,但是能夠買到的鞭炮卻少之又少,就連小孩們玩的那種摔炮都沒有,偶爾也有一半家放鞭炮的,但是和往年相比起來,真的是要冷靜了很多!

忙活完家里的大小事之后,就和某人相跟著出去街上轉了一圈,自從回來村里以后,自己很少出門,第一是因為感覺和村里的大家都不很熟悉,第二是每天家里也有自己要忙的事情。

好不容易除夕夜,大家都閑了下來,也都換上了過年的新衣服,心里想的是總算可以熱熱鬧鬧的出去轉一圈了,可是等自己真正的出去之后,才發現所謂的除夕夜,也真的是要比自己想象中的清冷了許多!

雖然偶爾也有零星一半家的放鞭炮的聲音,但是和之前噼里啪啦的鞭炮聲相比起來,今年的除夕也真的是算得上是特別安靜了,而且街上的路燈也不知道什么原因都熄滅了,走在黑漆漆的街上,給人一種特別冷冷清清,凄凄慘慘的感覺!

篇9

除夕

今天是除夕,除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春節的前一天,它的意思就是辭別過去迎接新的一年。這天,家家戶戶都貼春聯,貼福字,放鞭炮,說起放鞭炮的傳統,還有個傳說呢!相傳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年的怪獸,春節那天出來吃人。人們都很害怕,又是一個春節,老百姓在討論怎么對付年,一位白發老人說再火堆里放上竹子,燒的霹靂巴拉響還一邊敲鑼就能嚇走年,結果年真被嚇走了,從此以后,人們為了辟邪每年過年時都放鞭炮,辭舊迎新。

當然我們家也不例外,也買了好多鞭炮,有摔炮,有像小豆芽一樣的小響炮,有火樹銀花,有流星雨………一家人圍著飯桌看著春晚,吃著年夜飯。在隆隆的鞭炮聲中送走了2008年,迎來了嶄新的2009年。

篇10

過年了,家家戶戶都貼上了春聯、窗花,還有的正在放鞭炮,小孩們在玩燈籠。

8點了,媽媽把我們叫了回來說:"你們休息一會,等會包餃子。”我哥哥不愿意包餃子,一提到包餃子他就頭疼,我的妹妹不會包餃子,我一想等會我要大顯身手了,8點半媽媽叫我來包餃子還特意告訴我要先洗手,我洗完手了就去包餃子,我那一個皮,往上放一點餡,我就開始包啊包,我左捏一下,右捏一下兩邊右捏一下,媽媽見了夸我是個能干得好孩子。

快到九點,媽媽說:“去把財神接來吧。”爸爸聽了媽媽的話,就拿了一聯鞭炮上外邊放去了,過了一會我聽見外面噼里啪啦的響起來了,鞭炮放完了,爸爸回來了說:“財神被咱們接回來了。”正巧媽媽的餃子也做完了,我們吃著熱乎乎的餃子,別提心里有多開心了。

通過這件事我知道了:怎么放鞭炮,怎么包餃子。這是我第8次過年,也是我最開心的一次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