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寫句子大全范文
時間:2023-04-02 08:31:0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仿寫句子大全,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仿寫,也稱為遷移表達,是寫作者模仿某些范文的立意、構思、布局謀篇或表現手法進行作文的一種寫作訓練方式[1]。仿寫是提高寫作水平的有效方法,對初學或懼怕寫作的人而言,仿寫具有顯著的效果。教學實踐證明,通過仿寫訓練,中職生會慢慢變得胸有成竹,心中沒“譜”的問題能夠得以解決;在仿寫的基礎上,引領創新仿寫方法,激發學生寫作熱情,可以使中職生的作文能力得以大幅度提高。
一、以仿為基點,夯實基礎
現行《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課程教學目標中明確要求學生掌握寫作技能,可實際上中職生的寫作水平卻是良莠不齊,甚至許多學生面對題目不知所措,結果寫出的文章讓人不忍卒讀。學生一次次絞盡腦汁不得已的應付導致對作文產生畏懼感甚至厭惡感。有的學生表示:做數學題有公式可以套用,成功地解出一道數學題,就有一種頓悟的快樂,而寫作文沒有“公式”,東拼西湊的結果是空洞而不知所云,如果有例題可以參照,就不會覺得那么困難。實際上,作文也是有“公式”的,仿寫就是“公式”,是一種可以讓中職生像訓練數學一樣訓練作文的有效方法。
教師可以根據中職生的實際情況和教材內容,適當地安排仿寫訓練:仿寫內容一定要是學生生活中經常觸及的,讓他們有話可說;仿寫立意不要刻意拔高,能寫出他們真實的心理體驗即可;仿寫技法可設計靈活多樣的小型練筆,先寫片段,再謀全篇,爭取每次的仿寫訓練都能依托一個局部,展開一個場景,寫出一段體驗。通過不斷訓練、改進,再過渡到美句美段美文,也能學之仿之,逐步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仿寫可分成三類:句子的仿寫、片段的仿寫和全文的仿寫。其中,最基礎和關鍵的是句子的仿寫。文中的那些準確的遣詞用句、形式特殊的佳句、生動形象的表達方式,是中職生要多加關注并盡量仿寫的。教師應積極引導中職生在仿寫中用心積累,學會語言運用,從而提高作文水平。教學課文時可以對一些句子進行口頭的或書面的仿寫。如《創造宣言》文中寫著:“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熱情,便是創造之神所愛住的行宮,就能開創造之花,結創造之果,繁殖創造之森林。”[2]有位學生這樣仿寫:“只要有一點關愛、一點食物、或者再多一點錢財,對這流浪漢而言便是愛的天堂,就能敞開他的心扉,追求他的理想……”雖然模仿得有些走樣,但學生已經開始有意識地學習怎樣讓寫的句子與仿句盡可能相似。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片段的仿寫,教材文本、課外美文、名著名篇中生動優美、細致描繪、精彩刻畫、富含特色的片段,都可以成為學生模仿的對象。片段的仿寫要勤讀多寫,注意積累并長期堅持,才卓有成效。最后,全文仿寫可以從謀篇結構、選材立意、寫作技巧這三個方面進行。如教學《荷塘月色》,可以讓學生模仿按照一定的順序寫景的嚴謹結構,如從上到下,由外入內,由動而靜等;也可以模仿其取景荷月世界,細膩、傳神地刻畫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的選材特色;還可選擇“月下荷塘”這一部分描寫,讓中職生模仿用多種表現手法描寫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寫法,特別是其中修辭手法的運用。如規定學生一定要用到比喻、擬人、排比、通感等修辭手法,既鞏固訓練了修辭手法,又訓練了中職生怎樣使自己的語言生動形象。通過這樣有目的、有規定的、嚴格的模仿訓練,相信中職生的寫作水平會有大幅度提高。
二、以新為高點,跳出窠臼
作文仿寫雖是一條捷徑,但模仿只是基礎,創新才應該是歸宿。模仿創造新意、新境,從而形成文章的特色,此法是提高初中學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徑。具體到學生自己作文時,依照自己的風格,富有個性地表達[3]。
(一)以“我”筆寫“我”的生活,熟悉中進行創新。
中職生在習作中常常過于依賴作文大全、考場滿分作文選等“扶手”,這種長期硬化的模仿和借鑒,不僅使學生的作文流于形式,更束縛了學生的獨立思維意識和情感的發展,難免淪為“人云亦云”的附和。
在作文教學過程中,在中職生模仿寫作、掌握規律的基礎上,教師要積極引導中職生打破傳統的、常規的思維束縛,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中職生的經歷和普通高中生有所不同:他們長時間在實驗室、實訓室中操作各種儀器設備,掌握一門技能之后,他們更熱衷于表現自己;經常性地作為青年志愿者參加各種社會公益活動,初步有了社會閱歷;他們接觸的人員對象遠比高中生繁雜;被打上“差生”的標簽使他們的心路歷程遠比同齡人復雜……教師要善于結合中職生豐富的生活體驗、獨特的心理感受,鼓勵他們寫自己的東西,引領他們創新。可以設置一個場景,如“三個和尚為什么沒水喝”,不得重復原先的框架,讓中職生發揮思維活躍的特點,讓他們想象繼而寫出不同的結局,有的學生寫是因為大家都想偷懶,有的寫是因為產生競爭而水不夠喝,有的寫是因為環境污染喝不到干凈的水……這樣的創新,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激情和寫作熱情,迸發出思想的火花。教師對有創意的表達應予以鼓勵,讓其脫穎而出。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倡導的是中職生運用創新思維合情合理且推陳出新地表達有爭議的話題,而對于一些立意確實不該甚至于有些嘩眾取寵的應該及時給予糾正,但要注意批評方式。
(二)從下筆的模仿,進發到閱讀的融化,表述中進行創新。
中職生寫作文,提筆重千斤,其實他們的這種“欲寫已忘言”,我們常常遭困擾,我們在看某篇文章或者有時聽到某段話時,不禁會叫道:“我就是這么想的,可我怎么就說不來呢?”中職生,雖然也是從小學到初中,再進入中專,但因為在學習上不甚用心,在字詞的理解和運用上不盡如人意。教師可以事先篩選出一些美文或學生佳作,充分利用課堂上的閑余時間,和學生一起閱讀并賞析,更要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讓學生在大量的閱讀中潛移默化地完成字詞的累積。只要學生肯看書,哪怕走馬觀花,一目十行,教師都要積極地給予肯定,因為只要他肯看,能堅持看,多多少少都會有些東西積淀下來。當學生腦袋瓜的字詞活絡了,在寫作中才有字可碼,語言的表述才能圓融自然。
三、以改為導引,促進創新
一些中職生覺得自己是被層層刷下來的,處于學生鏈的最末端,自卑、自暴自棄,導致他們只求過得去,不求做得精。特別是寫作,總認為是優秀學生才做得好,自己無法匹及。但是,這些只是寫作不理想的影響因素之一,傳統的作文批改模式才是中職生不愛寫作的罪魁禍首。葉圣陶先生說:“教師背著學生改作文是徒勞無功的。這種評改方式總是以教師為主角,一言堂。”[4]確實,首先要求字數夠,其次要求語言美,最后要求立意高,且要符合批改者的審美情趣,完全忽略寫作者的感受,這樣的傳統作文批改方式無法有效實現師生互動,是行之無效的。
那么,如何做好師生互動、有效批改作文呢?心理學認為,一個人在不自信的領域里,如果發現還有人比他更不自信,那么就會極大地激發他好為人師的心理。教師可以根據中職生基本都好表現的這個特征,讓中職生掌握作文批改的主動權,這是我們的最終目標,也是批改作文最有效的辦法。教師不僅要注意考查學生修改作文內容的情況,而且要關注學生修改作文的態度、過程和方法,要引導學生通過自改和互改,取長補短,促進相互了解合作[5]。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六步批改法就很好地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批改作文方式:自批(立意是否偏離,是否寫出真情實感,有無改進的空間,修改病字病句)兩個同學互批(講出理由,允許反駁)三至五人的小組批改(多角度討論,綜合評價)自己再修改(糾正不當,改進不足)寫作好的學生成立批改組進行批改(發現優缺點)教師在此基礎上細致批改(歸納總結,評定最終分數)。對中職生在這一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困惑質疑、矛盾糾紛,教師要及時給予幫助和解決。
這種批改方式可操作性強,中職生時間比較充裕,又喜歡表現自己,他們愿意把大量時間和精力投入到這項任務中,這種批改方式使得中職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得到尊重,啟發式的教學思想得以有效落實,還拓展了中職生的思維,提高了他們聽說讀寫的能力,激發了他們的寫作熱情。在學生的仿寫作文上交之后,教師要做到細批、狠找、重導。教師細致批改學生的仿寫作文,要包括眉批、段批、總批。在批改學生仿寫作文過程中,教師要狠找學生寫作中的不足,歸納總結共性的問題。不管學生仿寫得好不好,教師批改后都發回去,要求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重寫一遍,彌補不足。隨后要再次進行指導,使學生作文水平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