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度中秋作文范文

時間:2023-03-17 16:02:5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歡度中秋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歡度中秋作文

篇1

,

這不

,

歡度中秋在我們作文班里欣然降臨了

.

游戲之一叫畫餅充饑

.

石老師請了四位同學上來

,

一個當畫家

,

另一個當吃月餅的人

,

吃月餅的人拿著一個月餅咬一口

,

畫家就要畫一個被咬去一口的月餅

.

可以說是依樣畫葫蘆

,

!

在這里我也要可憐可憐畫家了

,

你看畫家

,

簡直是垂延三尺

.

月餅畫完了

,

可畫家憋了一肚子氣

,

但又不敢朝外撒

,

誰讓自己沒口福呢

!

游戲之二是全家賜福

.

老師請了十四位同學扮演角色

,

我也是其中之一哦

!

我們全家正在歡天喜地地吃月餅

,

突然來了兩個小偷

,

把我們一家人捆綁了起來

,

我們這些

大人

要保護好

小孩

,”

不能讓

小偷

給搶走

,

綁好以后

,

我們輕松地掙脫了繩子

,

抓住了小偷

.

團團圓圓把今晚氣氛推向

.

哨聲未響大家已經進入了狀態

,

老師蒙上參賽者的眼睛

,

并且把參賽者轉得暈頭轉向

.

老師下令

團團

!”

參賽者立刻擁抱起來

,

有一位高高大大的男同學抱了一位女同學

,

還蠻親熱的嘛

!”

圓圓

!”

哈哈

!

參賽者馬上用屁股亂撞

,

簡直亂了套

.

歡度中秋結束了!我們的表情很多,勝者

篇2

中秋節的腳步離我們越來越近,這不,歡度中秋在我們作文班里欣然降臨了.

游戲之一叫畫餅充饑. 石老師請了四位同學上來,一個當畫家,另一個當吃月餅的人,吃月餅的人拿著一個月餅咬一口,畫家就要畫一個被咬去一口的月餅.可以說是依樣畫葫蘆,唉!在這里我也要可憐可憐畫家了,你看畫家,簡直是垂延三尺.月餅畫完了,可畫家憋了一肚子氣,但又不敢朝外撒,誰讓自己沒口福呢!

游戲之二是全家賜福.老師請了十四位同學扮演角色,我也是其中之一哦!我們全家正在歡天喜地地吃月餅,突然來了兩個小偷,把我們一家人捆綁了起來,我們這些”大人”要保護好”小孩,”不能讓”小偷”給搶走,綁好以后,我們輕松地掙脫了繩子,抓住了小偷.

團團圓圓把今晚氣氛推向.哨聲未響大家已經進入了狀態,老師蒙上參賽者的眼睛,并且把參賽者轉得暈頭轉向.老師下令”團團!”參賽者立刻擁抱起來,有一位高高大大的男同學抱了一位女同學,還蠻親熱的嘛!”圓圓!”哈哈!參賽者馬上用屁股亂撞,簡直亂了套.

歡度中秋結束了!我們的表情很多,勝者-------喜笑顏開,敗者-------也不會愁眉苦臉.

篇3

秋高氣爽,氣爽秋高,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八月十五中秋節,大部分中國人都喜歡過中秋節,中秋節象征著團圓。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描寫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作文5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作文1秋高氣爽,氣爽秋高,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八月十五中秋節,我們全家都喜歡過中秋節,我爸,我媽,我哥,我姐,我弟,我妹也全喜歡過中秋節,因為中秋節這天,我們全家能在一起合家歡樂的吃月餅。

今年中秋節,恰逢農歷八月十五,黃昏的傍晚,玉兔東升,皎潔的月亮正照耀著一輪圓月,天空中有幾朵潔白的云彩飄蕩在云朵中間,微風颯颯,徐徐地吹著小風,月光下的葡萄架上有幾串沉甸甸的葡萄,正掛在葡萄架上,幾只螢火蟲飛來飛去,又飛去飛來,是那么的有情調,這情調又是那么的迷人。

我和弟弟,弟弟也和我,我倆站在院子中央,抬著頭,仰脖看那天上的月亮,我說:“看吶,這邊的月亮升起來了!”弟弟說:“看吶,那邊的月亮也升起來了!”這時,在院子里的全家人,也包括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幾乎全都異口同聲地一起喊道:“看吶,東邊的月亮真的升起來了!”好大好圓的月亮啊,它即象一輪明月,又象一輪圓月,正在升起來!

我們在院子里高興的簡直就是高興,沒有人能說出這不是高興,我們全家人都喜歡這美麗而又美觀的中秋節,尤其是在八月十五這天,正巧又趕上中秋節,真是雙喜臨門吶!月有悲歡離合,人有陰晴圓缺,此時此刻,正是全國各地的全國各族人民全家在一起合家團圓的好日子,讓我們一起高高舉起月餅,共同暢飲這一杯高興的月餅吧!

夜色已經很深了,深夜也漸漸的濃了,皓月當空,映著皎潔的月光,我們全家都流連忘返,懷著無比高興的心情,依然興致勃勃地在院子里看著那輪明亮的月亮!今年的中秋節,真是讓人難忘啊,但愿明年八月十五,還能趕上中秋節!

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作文2我喜歡秋天,秋天是個美麗的季節,秋風習習,天高氣爽;秋天也是個收獲的季節,碩果累累,五谷豐登;秋天更是個團圓的季節,因為有中秋佳節。

提到中秋節,大家馬上會想到的是不是月餅呢?每年中秋節快到的時候,姥姥和媽媽會在家里做很多月餅。她們做的月餅種類很多,有五仁餡的,有豆沙餡的,還有栗蓉餡的。其中,我最愛吃的是五仁月餅。雖然平時超市里隨時能買到月餅,但我覺得只有中秋節的月餅吃起來才有滋味。

姥姥和媽媽做月餅會很忙碌,需要的材料要提前準備好。我也不偷懶,跑來跑去幫她們取東取西、揉搓面團;還會偷吃一口香甜的餡料。姥姥邊做月餅邊給我講嫦娥奔月、玉兔搗藥的故事;媽媽教我唱兒歌:“八月十五月兒明呀,爺爺為我打月餅呀……”等到月餅新鮮出爐了,姥姥卻總會說:“月餅要放兩天才好吃呢!”我可等不及了,拿起一個就咬了一口,呀!好吃極了,一直甜到心里!

做好月餅,我還會跟著爸爸媽媽一起去給長輩們送月餅。我們走在鄉村小路上,看見田野里的玉米和谷子都成熟了,沉甸甸的果實在向大地彎腰致敬;有人挑著一筐新摘的瓜菜走過,筐里有金黃的南瓜和長彎彎的倭瓜。

香甜的月餅伴隨著祝福的話語都送到了長輩家里,我們也滿載而歸:爸爸肩上扛了一只大南瓜,媽媽提了一袋核桃,我拿著紅棗和葡萄邊走邊吃……

這就是我心中的中秋節——一個大家可以一起分享甜蜜,分享收獲喜悅的節日,真是一個迷人的節日。

“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的夜晚,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圓圓的月餅,望著圓圓的明月,吟誦著動人的詩歌,這個時刻真令人難忘!

“好時節,愿得年年,常見中秋月。”今年的中秋節就要到了,提前祝大家中秋快樂!

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作文3今年的中秋節真令我難忘啊!

新學期開學前幾天,在菏澤的姥姥來到了我家,她這次來主要是幫媽媽拆洗被子。姥姥來了我可高興啦,每天放學后都想早點回家,因為每次我快到家時,姥姥都會到樓道里去接我。而且,媽媽周末加班時,我也不用跟他去單位了,因為有姥姥陪著我。

可是,本來要住到國慶節的姥姥,才住了十幾天就想回菏澤。姥姥說天越來越涼了,她沒有帶厚衣服。其實我聽媽媽說,姥姥是惦記著姥爺的身體和我的小哥哥。

我們留不住一心要走的姥姥,于是在放假的第一天中午,我和媽媽就把姥姥送到了長途汽車站。一進候車室,我就被眼前的景象嚇了一跳,這里人山人海,每個售票口都排滿了很多人,當我們好不容易買上票,來到檢票口時,才發現去各個方向檢票口前也都排滿了長長的隊伍,隊伍中有背著旅行包的學生、有抱著孩子、手里還拿著各式禮盒的年輕的叔叔阿姨,還有拖著大大的行李袋的外來務工人員,他們在隊伍中焦急的張望,盼望他們的車次快點到來。

“每逢佳節倍思親”,從攢動的人頭、長長的隊伍、喧鬧的人群,我感受到中秋節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日子,只要有可能,遠在他鄉的人們都會在這一天趕回去與家人團聚,賞故鄉明月、訴思念之情。

今夜是中秋節,雖然觀賞不到美麗的圓月,但看著桌上那圓圓的月餅、圓圓的蘋果、圓圓的葡萄,我不禁想起了姥姥,此時她一定在和姥爺、舅舅一家吃著月餅,他們也一定在想念我,就像我在想念他們一樣。

這真是一個讓人難忘的中秋節啊!

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作文4盼望已久的中秋節終于到了,大家都興高采烈,以各種形式來歡度這個特殊的節日。我家也不例外,在中秋節這天晚上,全家都聚在一起,共度中秋。

晚上,姐姐、哥哥他們都到了我家。忽然,我看到了詩,于是便提議開一個對詩大會。在征得大家的同意后,大會便開始了。第一個是哥哥,他學著詩人李白的樣子捋著“胡子”深情地說:“妙哉!妙哉!此主意真妙!我先來一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哥哥剛說完,姐姐就對上了。“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我不緊不慢地說。”“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哥哥怪腔怪調地說。我正要說,只聽姐姐拉著嗓子說:“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哎呀!壞了!這正是我要說的。我該怎么辦呢?正在我急得抓耳撓腮的時候,他們卻過來起哄了,說:“弟弟,如果你在十秒內想不出的話就算你輸哦!十、九…”說著便數了起來。我卻急得團團轉。我猛一抬頭看到了天上的明月,我便像抓著了救命稻草一般拼命地大喊:“明月明月明月,爭奈乍圓還缺。”“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山中夜來月,到曉不曾看。”“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就在我們對得激烈時,媽媽卻像個孩子似子似的吵道:“我來!‘今年八月十五夜,我們一起吃月餅。’”“哈…哈…”媽媽這詩把我們都逗笑了。

不過,我們還真餓了。于是便吃起了圓圓的月餅。吃著這香甜的月餅,我的心里卻流過了一絲酸意?臺灣的同胞們是不是也在賞月呢?他們是不是也盼著早日投入祖國的懷抱,早日和大家團聚呢?別說,今天的月亮還真應了“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圓月如西子之明眸。”這句話呀!

八月十五桂花香。在月光與有些涼意、帶點兒桂花香味的夜光中,我度過了一個快樂而又難忘的中秋節。

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作文5話說每年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節。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話說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有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對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為團圓節!

在我國古代的時候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節都要舉行印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西瓜,月餅,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在這些東西中,其中月餅和西瓜是必不可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必須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都要一樣。

在古代齊國,有一位丑女無鹽女,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后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

在唐代中秋賞月,頗為盛行玩月。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少。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在南宋,明間從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

在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活動。

篇4

第一招:胸有成竹

“胸有成竹”原意是指畫竹子時要先在心里想好竹子的形象,然后才能畫好。后來引申為人在做事情之前就打好了主意。果凍們準備辦黑板報時是不是也得胸有成竹呢?動手之前一定要構思好,最好先在紙上設計好整體結構。

辦黑板報應該考慮哪些問題呢?

1.板報主題:一個沒有主題的黑板報讀者怎會看得明白呢?

2.板報的內容安排,也就是版面設計:小作文放在什么位置,插畫放在什么位置―這些都需要精心布置喲。否則,亂七八糟的黑板報,誰看著也不會舒心啊。

看了第一招你還是覺得一頭霧水?那就讓我們來把這兩個問題各個擊破吧!

第二招:各個擊破

1.板報到底放什么內容?

每一期黑板報都應該有一個明確的主題。黑板報主題的選擇范圍非常廣泛,可以是節日類的,比如“慶國慶,迎中秋”“歡度元旦”;也可以是學習、表彰類的,比如“學習雷鋒,做好事”。

選取的主題要簡短明確。主題選出后要放在黑板上突出的位置,用最大號的字體寫出來,使同學們一看就能了解板報的中心。另外,板報的內容也要與主題緊密結合,如果是以“感謝你,我的老師”為主題,則要以同學們和老師之間的故事或者感謝老師辛勤付出的文章為主。這個時候,如果板報上出現了《我愛我家》之類的作文,就與主題不符了。節日類的黑板報一定要與時間相符合,比如“迎國慶,慶中秋”只能在9、10月寫,因為國慶節和中秋節是9、10月的節日。

板報內容大放送

一月份 新的一年,新的征程 六月份 兒童節

二月份 春天來了 九月份 感謝您,親愛的老師

三月份 學雷鋒,做好事 十月份 慶國慶,迎中秋

四月份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十一月份 文明在我心中

五月份 愛勞動,樹新風 十二月份 安全知識記心中

阿慶:靈兒姐姐給了這么多主題,可以供我們用一年了。其實,我們幾個早就想好了主題。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我們的主題就是“讀書心得”!唉!萬事開頭難,黑板那么大,我們該從何寫起呢?

靈兒姐姐:別擔心,讓我們擊破第二點!

2.我給板報“美美容”

版面設計就是整個黑板報的結構布局,主要包括文字的排列、報頭畫設計、插圖和花邊的設計。

文章整齊放:

選定主題后,要選幾篇圍繞該主題的文章,并計算好每篇文章所占版面的大小。然后整體規劃,統一布局,合理安排文章的位置。

畫龍需點睛:

黑板報一般都要有一個醒目的報頭畫。報頭畫要配合黑板報的主題設計,如以植樹節為主題的黑板報,報頭畫可以設計成小朋友們植樹的場景。報頭畫的位置通常安排在主題文章的上方或者中間。

美容有妙招:

文章謄(téng)寫完之后,版面上會留下一些空隙,我們可以畫上花邊和插畫。花邊畫在文章之間,不僅能將不同的文章間隔開,還可以起到裝飾作用,使黑板報不再單調。需要注意的是,插畫要跟文章的內容相符合喲。

注意:要把重要的文章放在醒目的位置。至于文字,既可以橫著寫,也可以豎著寫,這樣能夠防止版面過于單調。

板報草稿設計好了,說干就干!我們幾個立刻行動起來,很快便完成了黑板報!果凍們,你們心中的黑板報是怎么設計的呢?試著寫一寫,畫一畫吧!

第三招:終極秒招

下面我再來告訴大家幾個輕松辦黑板報的獨門秘訣吧!噓!不準外傳喲!

辦黑板報時,我們常常會因為寫錯字或者畫錯畫而把黑板涂改得模糊一片。那么,怎樣才能迅速把黑板擦干凈呢?

篇5

2005年7月,我來到新西蘭林肯大學留學。

初到克賴斯特徹奇市,望著白云悠悠的天空,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感覺一切都那么美好。林肯大學是新西蘭最古老的高等學府之一,前身是一所農業學校,始建于1878年。大學里的人都很友好,我漸漸適應了忙碌有序的留學生活。可時間長了,我總感覺生活中缺少了點什么。

記得王維寫過“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詩句,每逢端午、中秋、春節等中國傳統節日,在異鄉的我大部分時間是獨自在學習中度過的,有時也會和幾個同學朋友小聚一下。但總感覺在國內那么熱鬧歡樂的節日,在新西蘭則安靜了許多。

有一天在俱樂部活動日(clubs and market day)我看到了林肯大學華人聯誼會(以下簡稱“學聯”)的簡介,于是我便毫不猶豫地報名加入了學聯。在參加了學聯一系列活動后,我才明白生活中缺少的是什么,那就是家的感覺,溫暖的感覺,我終于在學聯找到了這種感覺。

每逢中國傳統佳節,學聯都會舉行聯歡會,大家聚在一起,慶祝節日的同時,也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加入學聯后,我又有了久違的過節感覺。

記得有一年桂花飄香時節,在新西蘭的天空下,我們這些海外學子喜迎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學聯積極組織一系列活動來豐富大家的節日生活,活動一開始就受到了中國駐新西蘭使館教育處的大力支持,在組織策劃以及物質上都給予了我們很大的幫助。學聯每個成員也都積極準備活動內容、細節、采購等各方面的安排。

最終,學聯舉辦了以“團圓慶中秋”為主題的中秋聯歡會,在這里,林肯大學和新西蘭商學院的中國學生學者共聚一堂,歡度中秋。使館教育處的老師也專門從惠靈頓趕到現場,與我們共慶節日,如同一家人,其樂融融。惠靈頓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維多利亞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梅西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也給我們發來了慰問信,讓我們遠在大洋彼岸仍能處處感受到來自祖國與同胞的關心和溫暖。

聯歡會上,以“團圓慶中秋”為主題的分組游戲活動深得大家喜愛。圍繞著這個主題進行了3個小游戲:“鞭炮聲聲慶中秋”、“畫月餅”和“中秋知識競答”。在歡聲笑語中,大家團結合作齊心協力完成游戲,不僅增進了彼此之間的友誼,同時也加深了對祖國傳統文化和歷史的了解。聯歡會還舉行了抽獎活動以及頒獎活動。這一環節的設置主要針對那些積極參與活動策劃的同學,鼓勵大家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凝聚和團結了那些對學聯工作感興趣的同學。

學聯平時也會組織登山、滑雪、看電影等一系列活動。這些活動的組織開展一方面反映了林肯大學的中國留學生對生活的熱愛,標志著我們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另一方面也說明了我們大家都為一個共同的目標,健康和快樂地走到一起,我們都非常珍惜這份友誼和情誼。這些活動還讓同學們充分體會到了祖國對我們留學生的關心和愛護,使得大家雖求學異鄉,但仍認為祖國永遠是我們心靈的歸屬地。

作文化使者

作為一名來自中國的留學生,和來自其他國家的同學交往時,感覺他們很希望了解中國文化,以及中國現在的情況。每當和他們交流時,我很樂意介紹祖國改革開放30年來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學聯也為我們提供了更好的平臺,能用多種方式向外國友人介紹中華傳統文化和祖國的發展,讓我們在留學期間也能為中新之間的文化交流盡綿薄之力。

林肯大學每年都有國際文化周,在這里各個國家的學子都會以各種方式介紹本國的文化及其特色。每逢國際文化周,學聯都會認真準備,以圖片、視頻和中華美食等形式宣揚中國傳統文化。每次宣傳取材、展板制作、烹飪美食都是學聯同學和國內來的訪問學者共同精心完成的。文化周上,我們的展臺吸引了眾多國際友人的目光,向他們展示中華傳統文化魅力的同時,我們也結識了很多外國朋友。

2008年北京奧運會舉辦前夕,我們也通過制作大量展板、組織觀看奧運短片等方式在圖書館、俱樂部等地方介紹北京奧運,介紹中國近年來取得的各方面的成績,讓世界關注中國。

做留學生最需要的事

同是2008年,汶川地震的消息震撼了遠在新西蘭的中國留學生們,也打破了林肯大學的平靜。所有留學生都被災情所震動,也被災區人民的堅強所感動。學聯在第一時間發出倡議,為災區人民組織募捐,為同胞祈福。所有成員都積極行動起來,希望能盡其所能為祖國親人做點事情。募捐和祈福活動深深地讓我們這群海外學子體會到“學聯”這個小“家”永遠與我們的祖國“大家庭”緊密相連!

災難是無情的,也是無處不在的。2010年9月克賴斯特徹奇也遭受強烈地震。在余震不斷的情況下,使館教育處及時聯系學聯,指導震后救災工作。為充分應對震后緊急情況,學聯為華人師生順利開展了發放救急用品活動,并在教育處的指導下組織了地震演習和災害應急預案等輔導。這一系列活動讓我深深體會到,遇到這么嚴重的災難,即使我們的內心是這樣恐懼,但大災面前我們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時時刻刻有學聯給予的支持和關心,還有來自國家的源源不斷的關懷,讓我們無比寬心和鎮定,也讓我們學會如何獨自面對困難,學會在危機時刻如何照顧自己并幫助他人。

2011年2月,克賴斯特徹奇又一次遭受強烈地震的破壞,由一座花園城市變成一片廢墟。這場突如其來的災害造成了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其中也有我們中國留學生。地震無情人有情,教育處王勝剛參贊在第一時間前往抗震一線看望。中國政府在地震后多次向新西蘭政府和人民表示同情及關注,并在得到新西蘭政府同意后迅速派出救援隊到達克賴斯特徹奇,開始搜救工作,通過祖國和使館的努力把中國留學生的損失減到最低。

2月22日,地震剛過,我和學聯成員就去搜尋是否有中國留學生和訪問學者受傷。由于受地震影響電話通訊一直不暢,我們就親自去學校咨詢,得知林肯大學沒有人員傷亡。電力恢復后,學聯通過電子郵件聯系我們的留學生和訪問學者,同時提醒他們注意余震保證安全,部分學生學者都回信報了平安。學聯也收到使館教育處的電話,我們及時反映了林肯大學中國留學人員的情況。

2月23日,余震不斷,我們繼續通過固定電話和電子郵件又聯系上部分同學,得知他們都很安全,只是部分同學住處沒有網絡,或者沒有水、電。于是我和副主席周忠坤決定,四處找尋還在營業的超市或商店購買食物和水,送給斷水斷電的同學。后來得知使館派人來克賴斯特徹奇慰問,我們又前去匯報情況,請祖國和國內的親人放心。

2月24日,獲悉林肯大學一位姓鐘的同學需要幫助,學聯成員立刻帶物資前往探望,鐘同學很感動。學聯了解到他的困難,同時獲悉很多理工學院的同學和華僑也有很多困難。于是我們及時和教育處取得聯系,他們立刻在物質上給予學聯很大幫助,同時指導學聯再去探訪學生,登記學生具體問題以及對救災工作安排的意見。我們再看望鐘同學時,他動情地說:“還是有學聯好啊!”

篇6

關鍵詞: 現代;命題插花;借景抒情;自然美;故鄉戀;節日賀;時代頌;人間情;創作;廣東園林

中途分類號:J5

文獻標示碼:A

文章編號:1671-2641(2012)06-0000-00

插花,就是運用植物為主的素材將大植物自然中的自然植物之美與人工的裝飾之美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來,從而反映創作者內心感悟的一門綜合藝術,其與盆景等其他造型藝術一樣,都有著“無聲的詩、立體的畫”之美譽。

插花藝術最講究的是插花作品的意境,而對插花花材和花器的選擇幾乎沒有任何限制,以形傳神,以景抒情,借物寫心,情景交融,形神兼備、情景交融是花藝創作者追求的最高藝術境界。

古代插花更多的是表達創作者自身的內心所感所悟,而現代插花的創作者則偏向通過插花使插花與觀賞者在心靈上與花藝創作者產生心靈上的共鳴,如果不可以能產生共鳴,那么這件插花作品也就明顯失去了其自身的沒有了觀賞價值。

現代命題插花為是一種先有根據固定命題,再進行作品創作的一種插花形式,多見于插花展覽及插花比賽。,相同的命題,可以有千萬種不同的表現形式,但是最核心的是一樣的,那就便是結合時代特色、借景造景抒情傳情,以通過插花的形式藝術再現表現命題所傳達的含義,意在形先,以形傳神,形神兼備,形成有強烈吸引力,能打動人心,并引起廣泛共鳴的藝術作品[1]。

1 中國現代命題插花歷史回顧

近20年來,中國插花藝術已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繁榮和快速發展和繁榮時期,。命題插花隨著各類插花展覽及大賽的舉辦,命題插花開始走入尋常百姓的生活。國際插花賽事有“亞洲杯”、“世界杯”,國內最權威的插花賽事為中國花卉協會組織的中國花藝杯插花花藝大賽――既“中國杯”插花花藝大賽,這些賽事的舉辦對為中國現代命題插花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1.1 “中國杯”之命題插花

1.1.1 2005沈陽首屆“中國杯”插花花藝大賽

2005年6月10日一13日在沈陽舉辦了首屆“中國杯”插花花藝大賽。大賽由中國花卉協會、沈陽市人民政府主辦,主題為“讓生活更美好”。比賽命題作品為“二人餐桌”、“新娘捧花”和“東方藝術插花瓶插”三項。

1.1.2 2009西安第二屆“中國杯”插花花藝大賽

2009年4月,由中國花卉協會、西安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第二屆“中國杯”插花花藝大賽在西安灞生態區舉行,全國20多個城市55名選手參加了比賽。大賽分初賽、復賽、決賽三個階段。初賽均為“命題作文”,既即餐桌花―團聚,、東方式插花―春韻(籃花),自由作品―生命。

1.2 中國現代命題插花目前存在的問題

隨著全國各類插花大賽與展覽的舉辦,我國現代命題插花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每次都出現了許多優秀精美的作品,涌現和大批杰出的專業人才,大賽和展覽一次比一次有明顯的進步和提高、有成績。

但同時,也表露暴露出了許多明顯的問題,最其中主要的就是缺乏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及個人特色,形不達意,或形不含意,重形式而輕內涵;其次是不少作品構圖拘謹、造型不活、缺乏時代新意;再就是作品保鮮期不長,生命力較短暫。造成以上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創作者文化底蘊不足、基本理論不扎實、對新技術新工藝新技巧不了解,故而導致了創作思路不豐富,技巧不熟練。

2 現代命題插花創作之特點分析

現代命題插花創作就像命題作文寫作一樣,首先需要對命題進行分析、理解,融入自己的理解,然后采用自己擅長的方式去表達。

下面試以理論歸納結合實例分析的方式對命題插花的創作特點進行淺薄的分析,也許可以以期對為現代命題插花的創新發展提供新的思路。

2.1 現代命題插花的題材分類

現代命題插花的題材類型根據其內涵的差異歸納起來大致可以分為成以下五大類:自然美、故鄉戀、節日賀、時代頌、人間情。此處的自然是廣義的自然,包括了宇宙間的萬物;故鄉的含義是廣泛的,不單指出生地。

一為自然美,此類命題主要傳達的是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此自然是廣義的自然,包括了宇宙間的萬物。

二為故鄉戀,此類命題主要傳達的是對自己的故鄉或者某一特定的城市、鄉村的情意,故鄉的含義是廣泛的,不單指出生地。

三為節日賀,此類命題主要傳達的是對節日的慶賀之意。

四為時代頌,此類命題主要傳達的是對某一時代某一事件的謳歌之意。

五為人間情,此類命題主要傳達的是對人世間各種情感的抒發之意。

2.2 現代命題插花的創作重點與作品實例分析

現代命題插花的作品不僅造型要有藝術美,而且內涵要豐富、深遂、點題,傳遞出創作者個人的情感、氣志氣、感悟,表現出民族特色和時代精神[1]。

故而,現代命題插花的創作重點就是對命題的內涵進行延展、提煉,然后選取合適的切入點進行構圖選材,將創作者的內心感悟通過插花作品表現出來,獲得廣大觀賞者的共鳴。

下面分別對以常見五大類常見命題插花題材為例進行實例分析。

2.2.1自然美――“簾卷秋風”

命題插花最常見的題材就是以大自然為題材,。以《秋》“秋”這一命題為例,創作前時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對《秋》“秋”這一命題的內涵進行延展。通過聯想,由《秋》可以延展出眾多的創作元素,如:秋在中國傳統五行文化中屬金,主肅降,是一年中的第三季,連接著盛夏和寒冬;是一天中白日開始短于晝夜晝短夜長開始的季節;還是是收成收獲的季節,秋風掃落黃葉的季節,盛開的季節;是收起涼席轉而、掛起擋風簾的季節,等等。接著從題材所涵蓋的眾多這些內涵中選取自身感悟較深的某一點或某幾點作為作品創作的切入點,。如“簾卷秋風”(圖01,選自唐秋子作品)這個作品,就以秋乃盛夏及和寒冬的銜接季為作品創作的切入點,命名為“簾卷秋風”,在構圖在和選材上選用了草席,隱喻盛夏的涼席和隱喻寒冬的擋風簾的草席,在構圖上設計兩頭相背卷曲而立形成主構架; 主花材打破常規,沒有選擇秋季常見的Chrysanthemum,而改用了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在粉掌Anthurium andraeanum的陪襯下以直線形式排布于草席左側,頂部點綴冬之語――蓬萊松Asparagus mgriocladus,而右側簾卷基部是一叢仲夏的水蠟燭Typha orientalis Presl自然挺立,其上垂下串串唐棉Asclepias fruticosa L.及垂莧Amaranthus,寓意秋的豐收,基部再配以小天使Philodendron cv. Xanadu葉形成靈動的曲線,曲直結合,相互映襯,――隱喻日照開始縮短,生命由盛放轉入了結果儲藏期, 立意新穎,而造型簡潔,通過有限的實景投入來表現宏大的主體形象,調動觀賞者無限的聯想,來表現宏大的主體形象。

2.2.2故鄉戀――“云山珠水映花紅”

每個人都是社會團體中的一員,都會受到自己所處環境的潛移默化影響,并逐漸形成對其有著自己的理解,故鄉戀即是創作者對故鄉之情的表達,這一命題插花類型最應該從本土文化和、地域特色兩方面著手進 行構思創作。

以“云山珠水映花紅”(圖02,選自唐秋子作品)這一作品為例,創作者長期生活在廣州,其創作這一作品時,就選用了最能代表廣州地貌特征的一山――“白云山”、一水――“珠江”和及廣州的悠久神話傳說――五羊銜五穗賜予廣州人民五谷豐登,作為作品創作的切入點。在構圖上設計選用五個成品錐型柱高低錯落而立,象征白云山及五麥穗,;選用設計過江龍Entada phaseoloides蜿蜒繞“山”而過,象征珠江;,由此形成作品的主構架,勾勒出該作品的線性結構。而廣州的另一內涵形象――花城,則通過眾多以紅色為主調的、不同形態不同的眾多花材――天堂鳥Strelitzia reginae Aiton、紅蘭Cymbidi-um floribundum lindl、串串金Jasminum nudoiflorum Lindl.、石斛蘭Dendrobium、紅掌Anthurium andraeanum、綠掌Anthurium andraeanum等植物來表現,依山而設,主次搭配,勾勒出該作品的面狀結構及點狀結構,點線面結合,形成完整的構圖。創作者還選用了葵芯葉Livistona chinensis R. Br飄于“山”上,給整幅作品增添帶入了靈動感,又恰當地的點明了“云山珠水映花紅”這一主題,很好地的體現了意在形先、,以形達意這一創作理念思路。

2.2.3節日賀――“紅紅火火賀新春”

每個民族都有很多帶有濃厚郁文化內涵的節日,如我國的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每個節日不僅是民族文化的體現,同時也是本族人民歡度普天同慶的時節,故而,節日賀這一命題插花類型最應該從民族文化及普天同慶喜慶這兩方面著手進行構思創作。

以“紅紅火火賀新春”(圖03,選自唐秋子作品)這一作品為例,創作者選用了最能代表過春節的美好兆頭――最有代表意義的“開門紅”作為作品表達的切入點。以紅色作為作品的主色調。敞開的紅褐色大門作為作品的主構架;紅苞蝎尾蕉Heliconia latispatha Bentham cv.Distans倚門而立,寓意開門紅、,節節高升,粉色的百合Lilium brownii var. viridulum、粉菠蘿Aechmea fasciatacv.Variegata、紫紅色的羽衣甘藍Brassica oleracea L. var. acephala DC.圍繞紅苞蝎尾蕉布置,烘托著出熱烈紅火的節日氣氛,形成該作品的主焦點;垂序蝎尾蕉Heliconia rostrata Ruiz & Pavon由另一側門梁上方懸垂而下,恰似串串爆竹迎接著新春的到來,而黃色的蘭Oncidum陪襯垂序蝎尾蕉懸垂而下,如串串爆竹綻放的金色星光,騰飛跳躍,為該作品的次焦點;其下綻放的綠色羽衣甘藍表達了人們對新的一年農作物獲得豐收的美好愿景,也烘托了紅色的歡快;作者還選用了此外,還有眾多大小不一,或置于地面或懸掛起來浮于空中的紅色藤球,好似大花燈籠高高掛,寓指意著新春佳節所有人都可以圓圓滿滿,凸顯節日的喜慶氣氛,起到了點綴的作用;整個作品綜合運用了空間的進與退、位置的高與低、體量的大與小、質感的粗與細、線條的曲與直、色彩的濃與淡、,形態的動與靜、意境的虛與實等對比處理手法,使作品做到了主次分明、,分工清晰,在構圖和主題表達上各司其職,相輔相承,共同表達出了“紅紅火火賀新春”這一主題。

2.2.4時代頌――“奧運珠江情”

我們所處的時代是高速發展的時代,涌現了很多值得大家謳歌的時代事件,同時我國還是擁有悠久歷史的國度,很多古人創作的輝煌歷史也是值得我們去敬仰贊美的,時代頌這一命題插花類型就是用插花的形式來表達對古今中外重大歷史時刻的歌頌贊揚之情意,故其在進行構思創作時應首先應提煉出某這一歷史時刻的特色,作為作品創作的切入點,然后再構圖選材。

以“奧運珠江情”(圖04,選自唐秋子作品)這一作品為例,作者身處廣州,時逢2008年我國北京首次舉辦奧運會,該作品就是在2008年我國北京首次舉辦奧運會這一時代背景下以奧運為主題創作的。奧運的最直觀代表就是五環標志,代表了五大洲人民團結在一起,超越對手、超越自我,共享進步;而本屆該屆奧運的特色為――首先這一是我國首次舉辦的首屆(第29界)奧運會,其次本屆奧運的,二是主題為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 。建設和諧社會、實現和諧發展是我們的夢想和追求。“天人合一”,“和為貴”表達了是中國人民自古以來對人與自然,、人與人際和諧關系的理想向往與追求。我們相信,和平進步、和諧發展、和睦相處、合作共贏、和美生活是全世界的共同理想。

故而“超越” 與“和”就是就成為了作品創作的一個切入點。所以在作品造型上,創作者選用了黑色五環、漁網、藤球搭建勾勒主構架,黑色五環標志高高在上立于一側,其上懸掛潔白的蝴蝶蘭Phalaenopsis amabilis――點出了奧運的主題;由五環延展出幾個張開的漁網――漁網具有多重的寓意,既即代表了收獲,還象征代表了著法網,喻指示著公平公正,又代表了江河海,喻指示著五湖四海;漁網之間放置多個藤球――圓形的藤球最能直觀體現“和”文化;在主花材的選擇上,作者選用了紅苞蝎尾蕉,高低錯落、主次搭配地立于五環之下――代表了節節高升、自我突破,喻示著“超越”;在色彩的運用上,作者選擇了藍色作為背景色,黑色作為構架色,傳統的中國紅、尊貴黃為主色調,而圣潔白、和諧綠、神秘紫則為配色調――既即點出了奧運承辦地中國,又喻示了運動競技比賽結果的神秘性,還代表了運動競技比賽的公平公正,弘揚本屆奧運的和諧之風。“奧運”這一宏大的主題通過作者通過對作品形態的構造、花材的選用、色彩的處理,對本屆奧運“超越”與“和”這兩大核心理念進行演繹,充分傳達表現了五湖四海的朋友聚到中國通過運動競技這一形式共同收獲和平進步的快樂及自我超越的興奮感、成就感、榮譽感這一主題思想,凸顯了作者。對本屆奧運“超越”與“和”這兩大核心理念的演繹。

2.2.5人間情――“有朋自遠方來”

人世間最感人的就是一個“情”字,這包含了親情、友情、愛情等眾多的人類情感。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故事,對“情”有自己獨特的感悟,故而人間情這一命題插花類型最能體現創作者的個性色彩和文化素養。

以迎賓作品――“有朋自遠方來”(圖05,選自唐秋子作品)為例,迎賓禮的最高境界就是孔圣人說的“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作者用前一句作為作品的外在之名,而用后一句“同樂”作為作品創作的切入點,那就是――“同樂”,并選擇了篝火晚會作為作品創作的外在表現藍本。在構圖上,作者選用了白色的龍桑枝條編成直立的方形,作為作品的主構架,喻示篝火;龍桑Morus alba Tortuosa枝條之上采用了天堂鳥作為主花材,高低錯落成左右互動姿態,宛如翩翩起舞的舞者,其下的小天使葉則如舞者身上的羅裙,而左側垂下的垂莧Amaranthus恰似舞者舞動的羅帶,一派歡騰景象,寓意臺上歡舞的迎賓者;而在龍桑枝條的右下角,作者選采用了繡球花Hydrangea macrophylla作為主花材,喻示賓客,紅掌為輔花材,喻示掌聲,寓意和臺下欣賞篝火晚會的賓客;在整個作品輔花材的運用上,作者還選擇了如煙花的煙花菊Leucospermum cordifolium和如炮仗的垂序蝎尾蕉做點綴,喻示歡快的氣氛,整個作品的構圖、選材都圍繞主題展開,在有限的方寸空間內,通過有限的實景投入,就形象地演繹了主題思想,達到了以形傳神的創作目的。

2.3 現代命題插花創新發展之展望

任何一種藝術形式、藝術作品都是創作者個性與文化內涵的表現,也是一個民族特性和時代精神的反映,都其離不開本地區、本民族的地理環境位置,、歷史傳統,、文化素質,、民族性格,、風俗習慣等的影響和制約。簡單的模仿不是創新,創新必有本,就如大樹必有深扎入土的龐大根系一樣,無根之樹既不能茂盛生長更不能開花結果。

插花技藝之妙在于“孰能精其妙,精能通其竅”,而插花意境的體現之妙卻“存乎于心”,插花技藝可以模仿學習,但是插花的意境只能自我思慮、提煉。命題插花雖確定了大的主題方向,但是各個作品還是應該有其獨特的小意境,這樣才能創作出具有個人特色、意境深邃雋永的完美作品。

創新之路需要前赴后繼的創新之人,而創新之人必有不斷進取之心,必有在插花領域不斷精進的志向。

創新有本始為新,本就是本土文化,本族特色,本我風采。命題插花這一藝術表現形式先有“意”后有“形”,如何能夠創作出更貼切“意”的作品,給人眼前一亮、心中一震的感受,除了要不斷累積各種插花素材的物理、精神特性知識及各種新的表現技藝,能夠達到“量材運用”的境界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創作必要扎根于本土之中,如大樹一樣不斷汲取營養,牢固擴大自身根基,同時不斷學習外來藝術所長,加以消化,融會貫通,取長補短,真正做到“師古不泥博采眾長,根基穩固始圖革新” [2]。

注釋:

文中所有作品的創作者均為唐秋子,圖片皆由唐秋子提供。

參考文獻:

[1] 王蓮英、秦魁杰 .《插花員》[M]. 北京. 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 2005年8月,8:第1版第149-180頁

[2] 楊和明 .《漫談中國書畫與傳統插花藝術》[J].《廣東園林》,1993,年第(4期第)5-8頁.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