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圖寫作文范文
時間:2023-04-05 20:43:4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看圖寫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小猴哼著歌,興高采烈地來到河邊玩。忽然,小猴發現了一根竹竿,他高興地手舞足蹈,還想出了一個餿主意——捅鳥窩。
于是,小猴來到一棵茂盛的大樹邊一搗。啪!一個鳥蛋從天而降。小猴想:我不用花錢就能得到一個可愛的小寵物,真是天助我也,嘻嘻!可是,他哪知道,這樹上居然住著可怕的馬蜂。小猴的竹竿不僅捅到了鳥窩,還捅到了馬蜂窩。這可把馬蜂惹怒了。馬蜂女王率領著軍隊向小猴進攻。小猴見了,撒腿就跑,可是,跑哪能跟飛比呀!“啊!”小猴慘叫一聲,原來,他的頭上被馬蜂蜇了許多包,疼得他哇哇大叫。
小熊見狀,趕緊趕走了馬蜂,還給小猴講了許多道理。聽了小熊的話,小猴的臉紅了,他難為情地說:“對不起,我以前不該說你笨,說你胖。”至于那根竹竿嘛,小熊用它做了路標,為森林中的動物們指路。
廣東中山利生小學五年級:莫?如
篇2
今天早上,媽媽說;“今天要帶你去恐龍化石博物館玩。”我高興地跳了起來。
由于環保,我們決定坐公交車去。到了公交車上,很快找到了座位。我心里想,真幸運。不一會兒,過了幾站,突然上了一位老奶奶。她看見沒有座了,很失望。我開始還想,要不要讓座呢。突然想到,老師說過,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于是我主動,把座讓給了老奶奶。老奶奶夸獎了我。
下車后,我更開心了,玩得更起勁。媽媽還獎勵了我。哈哈。
篇3
羅晨陽
一天,小明他們班模擬考試,小明有道不會的題,他就想抄同桌小麗的。小麗說:“考試不能作弊,誰作弊誰就是小偷。”
然后小明就只好做下一道題。
篇4
高梅景
星期四的下午,二年級考試。
在考場上,小明有一道題不會。小明看見小紅已經做過去了,就想抄。小紅看見了說:“抄襲別人的答案叫作弊。”小明說:“對不起,我以后不再抄了。”
篇5
一、細看圖畫,弄清圖意
看圖作文的前提是“看圖”,其內容大部分是從圖而來。圖是作文的依據,是作文材料的來源,是準確表達的保證。所以在指導學生作文時,教師就必須讓學生先看圖,并且還要看清、看準圖意。
1.有序看圖
如果是單幅圖,首先要指導學生觀察整個圖畫,形成一個總體印象,然后按照空間位置的變換,或從上到下,或從左到右,或由近及遠(圖畫中由大到小),或先中間后兩邊,仔細觀察各部分。
如果是多幅圖,首先要指導學生根據圖序分別進行觀察,一般是先人后物,由主到次,由粗到細,由明顯到隱蔽。因為人在圖畫中是主要的,是活動的主體,而物僅是人物活動的環境。因此,寫作前必須先認真逐個看清、看準人物的年齡、衣著、神態、表情、動作等,再去觀察圖中環境及物件等。其次,要分清主次,我們指導學生觀察圖畫中的人物時,必須先觀察主要人物,再觀察次要人物;觀察畫面時,要先看主要畫面,再看次要畫面。主要畫面一定要多看、細看,做到詳細透徹;次要畫面則可以相對地少看、粗看,了解即可。抓住了主要部分,也就捕捉住了重點,準確把握住了作文中心。
2.細致看圖
只有觀察得全面細致,不放過任何有意義的細節,我們才能全面把握畫面的內容和含義,才能發現問題,探求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為細致地寫好作文打好基礎。“細節之處最動人。”文章有了細節才能感動人,也才能為聯想和想象提供依據,使文章散發出真實的氣息。例如,以反映生活事件為主題的圖,人物往往是畫面的中心,所以指導學生觀察時既要看到人物所穿的服裝,又要看到人物佩戴的飾物和所拿的物品;既要注意人物的神態表情,又要注意人物的動作姿勢;既要弄清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要找出人與物之間的聯系和區別。人物總是在一定環境中活動的,所以我們還要對環境進行細致的觀察。觀察環境既要看到表示季節、時間、地域的事物,也要看到與人物活動有關的內容,還要看出富有城市風貌、鄉土特色、民族風情的環境布置或特色陳設等;既要注意人與物之間的聯系,也要找出物與物之間的聯系。
二、根據圖意,合理想象
看圖作文,圖上畫的人和物都是靜止的,既不說話,也不行動,所顯示的只是人物、事物在某一瞬間靜止的情景。所以學生在看圖作文時,必須根據圖意,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結合自己的觀察理解,展開合情合理的想象和聯想。我們絕不能靜止地、孤立地去理解圖意,它其實就如電影或電視劇里的一個精彩定格,所示事物絕非一成不變、毫無聯系的,所示人物也絕非靜止割裂、獨立存在的。它們都有其來龍也有其去脈,所以讓學生寫看圖作文,聯想和想象是其重要方法。對于以人物為主的圖畫,我們指導學生要從人物的形體、表情、姿態出發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動、興趣愛好、品質性格;對于以描繪事件為主的圖畫,讓學生通過觀察環境、人物、事物以及人與人的關系;人物與環境的聯系,并由此追溯事情的由來,探索事情的經過,想象事情的結果。這樣,將其連成整體,知其圖中,也知其圖前、圖后,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如此操作,使畫面上的人物動起來,畫面活起來,故事完整起來,讓無聲的、靜止的、平面的圖畫變成有聲的、活動的、立體的“電影”。
如果說看圖作文猶如一只雄鷹,那么對畫面的寫實描寫就如鷹之身體,合理的想象則似鷹之粗大有力的雙翅,只有同時展開,雄鷹才能翱翔于天空!
三、安排順序,具體表達
觀察圖畫有觀察的順序,想象和聯想又給無聲的、靜止的圖畫增添了聲色和動感,賦予畫面以生動的情節,精彩的細節。“看”“想”之時,我們已在有意無意中基本形成了具體表達的順序。一般來說,完全寫實的描繪,其順序應同觀察圖畫的順序完全一致,即按觀察的順序表達;而對想象和聯想內容的表達,則要因內容而定,靈活安排。一般來說,細節的補充式聯想和想象應采取插敘或補敘的方式表達,而對情節的想象、聯想則應依據事情發展的順序表達。重點部分、需要具體表達處,要對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等進行細致刻畫,切忌以概括式語言一筆帶過。
篇6
香蕉
香蕉出產于南方。它外表黃黃的,剝開里面是奶油色的,讓人忍不住流口水,真想一口吃掉它。它的味道甜甜的,吃起來軟綿綿的,給人一種很舒服的感覺。
香蕉是市場上最容易獲得的水果,它不僅能供給人體豐富的營養和多種維生素,還可以使皮膚柔嫩光澤、眼睛明亮、精力充沛、延年益壽。所以我最愛吃香蕉了。
指導老師:呂 娟
篇7
星期天,媽媽帶我一起去新市春游.我們就住在徐公店里.
早上起來,我和媽媽走在一條幽靜的小路上。只見這條小路又細又長,伸向很遠很遠的地方.路旁有一排稀疏的籬笆.籬笆旁還有幾棵樹,花瓣從枝頭紛紛飄落,樹葉還不是長得十分茂盛.路旁的田里長滿了油菜花,滿地金黃,真是美麗極了.
忽然有個小朋友從小路上追著一只蝴蝶急匆匆地跑過來,轉眼間,蝴蝶翩翩飛進菜花叢里.小朋友找啊找啊,在一片金黃的油菜花中,怎么也弄不清蝴蝶藏在哪里.
看著小朋友不高興的樣子,我急忙走過去對他說: “小朋友,請不要失望,你看這滿地金燦燦的油菜花不就象千萬只黃色的蝴蝶在起舞嗎?”
篇8
綦雨田
陽光燦爛的一天,李明來到一片草地上散步。他突然看見一只可愛的小鳥受傷了。
李明驚訝地皺起眉頭說:“原來是一只小鳥的腿受傷了。”李明小心地把它抱回了家,拿出了藥箱給小鳥包扎。
篇9
小兔種白菜
陳勁陽
夏天的時候,太陽升在空中,小兔子早早地起了床,拿上鋤頭去菜園刨地。
到了菜園,小兔竭盡全力地干,累得滿頭大汗。
到了晚上,小兔仍然不休息,在播種,把種子放到整個菜園里。
日復一日,小兔來到菜園里。呀!小白菜已經長出了嫩綠的芽,小兔子仿佛看到嫩芽口渴了,馬上提來水壺,給嫩芽澆水,小兔子仿佛聽到了嫩芽“咕咚咕咚”的喝水聲。
到了秋天,小兔子發現白菜豐收了,月亮姐姐和星星弟弟也為小白兔高興,小兔子拉來了一輛小車,把一棵棵白菜拔了下來,放在車上,看著豐收的白菜,它心里比吃了蜜還甜。
指導教師
篇10
看圖作文是小學語文作文中的重要題型,尤其是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看圖作文是主要的作文類型。在看圖作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對圖片進行細致觀察,通過有趣形象的圖片來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和寫作興趣,然后引導學生思考,對蘊含在文章中的思想和道理進行思考。
2觀察圖片
看圖作文教學中,教師指導學生真正地“看”,實質是指導學生進行觀察。觀察活動是有意識、有目的的知覺過程,是獲得信息的重要通道。但觀察在看圖過程中應該有其特殊性。如何觀察呢?教師要引導學生先從整體出發,看懂圖的故事情節,對圖的內容有一??大體的把握。例如《離群的小雞》習作訓練圖,學生首先應該獲得的信息是這四幅圖連貫起來的故事內容梗概,但獲得故事的整體印象是不足以組成作文的,應對具體細節進行細致入微的觀察。如果沒有對圖中花貓饞得直流口水的表情進行觀察的話,故事內容就不充實,故事連貫性也將大打折扣。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先整體后細致地有序觀察。
3大膽思想
看圖作文主要考察學生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達能力,先對提供的圖片觀察,然后經過思考將圖片中的內容組織成一個故事,最后再描述出來。因此,在看圖作文教學中,教師應該重點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不僅要將圖片觀察細致,對圖片中的所有要素和人物做到心中有數,還要引導學生對圖片思考,然后將圖片練成一個故事。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圖片時,應該從淺到深引導。首先,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對圖畫中的人物、動畫等進行觀察,對于多幅圖片的,還應該將不同圖片所有涉及的人物、事物等進行描述,最后連接成一個故事。對于中高年級的學生來說,看圖作文不僅僅要描述圖片的內容,還應該對圖片中表達的道理進行思考。因此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思考。想象是大腦對已有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從而創造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在低年級看圖作文中,由于學生年齡小的特點,他們往往就說圖學圖說出或學出的經常的平淡無味,如果適當引入想象,就會使表達的內容豐富生動起來,如:在教學看圖寫話《堆雪人》時,就圖的內容,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比較豐富的想象,通過孩子們的動作、表情,以及環境,展開合理的豐富的想象,把它說出來,在運用學過的詞寫下來,這?櫻?想、說、學相結合,又詳細又具體,學生的作文興趣就越來越濃了觀察的方法掌握了,還要培養學生的興趣。常言道“興趣和愛好是做好每件事的重要因素”在掌握觀察方法的基礎上,讓學生養成按照方法,善于觀察,并且要求學生通過觀察能進行口頭敘述,這樣,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會不斷的提高。故事的主要情況基本想象差不多了,下一步就要好好的進行作文構思,怎樣安排故事的情節,這既是作文中的難點,也是作文中的重點,如果這一步搞不好,那么整個作文就會前功盡棄,肯定不會得到高分。
4認真表達
看圖寫作的最后一個環節就是學生將圖片的內容以及揭示的道理描寫出來的一個過程,這個考察的是學生的表達能力,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還應該針對學生的表達能力進行培養,讓學生能力將自己的想法和看到的內容都采用已經學過的詞語或者短語等描寫出來。關于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也要求教師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幫助引導學生掌握大量的詞匯,重點培養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多提供給學生一些表達的機會,在學習課文時,教師可以經常性的讓學生對課文的內容用自己的話進行描述,在長期的練習中,學生的表達能力就會得到提升。
我們要設法指導學生學會安排故事情節,如上面的兩幅畫面,先從視角上考慮,是從小燕子的視角寫,還是從小姑娘的視角寫,或是別的視角寫。要怎樣安排文章的開頭,是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有板有眼地進行,還是先揭示故事結局,采用倒序的手法……如上面所說的兩幅圖,可以來個順序的,“春天到了,燕子媽媽、爸爸又飛回來他們原來的家,很快就有了幾個可愛的小寶寶……”也可以來這樣的倒序,“蘭蘭(小女孩)看著小燕子寶寶回到了自己的家,笑了。可剛才多么驚險啊!……”下面再想想怎樣安排故事的主要情節,這是整篇文章的重點,需要詳寫哪些內容,哪些地方需要略寫;接著思考結尾如何安排,是安排一個總結式的結尾,還是再安排一個更絕的構思,如微型小說慣用的“出人意料,情理之中”;故事的結局是喜劇的形式,還是悲劇的形式,這些都要考慮。最后再做一個簡單的提綱,圍繞提綱寫出一個情節相對豐富、曲折的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