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除法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2 07:36:3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乘除法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分式的乘除法優質管理論文
一、素質教育目標
知識目標
經歷探索分式的乘除法運算法則的過程,并能結合具體情境說明其合理性。
能力目標
會進行簡單分式的乘除運算,具有一定的代數化歸能力,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情感目標
教學乘除法口算研究論文
表內乘除法口算教學是小學數學義務教材第三冊的重點,又是學習多位數乘除法的基礎。對此我們作了以下初步的研究。
一、變“分散教學”為“集中教學”,變“注入式”教學為
“啟發式”教學
1988年以前,我們采取的是“分散教學”的常規教法。即按目前義務教材的編排形式(原現行教材與此基本相同),將表內乘除法分為表內乘法(一)(2—6的乘法口訣),表內除法(一)(有2—6的乘法口訣求商)與表內乘法和表內除法(7—9的乘法口訣和用口訣求商)進行教學。據我們十多年的教學實踐表明,這種“分散教學”的常規教法,對大面積提高表內乘除法口算教學的質量起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1988年以后,我們開始采取“集中教學”的非常規教法,并對兩種教法作比較研究,逐步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口算訓練方法與理論。在“集中教學”中,我們對教材作了調整與組合,將表內乘除法分為表內乘法與表內除法兩塊進行教學,并以表內乘法的教學為重點。即把乘法口訣集中起來教學,將乘法與除法劃分開來教學,突出重點,以“乘”促“除”。由于表內除法是從表內乘法運算的可逆聯想著手進行的,它利用一句乘法口訣逆算的正遷移來口算同一被除數的一組除法。例如,18÷2=?,想:二()十八,商是幾;18÷9=?,想()九十八,商是幾。在掌握同一被除數的一組除法后,同樣的方法又有利于遷移到另一組除法運算中去。因此,以乘法九九口訣作為表內乘除法運算的主體結構,以“乘”促“除”,其心理學的依據就在于此。我們近五年來的研究表明:按“分散教學”形式進行表內乘除法教學約需60課時,而按“集中教學”形式進行教學只需35課時,大大節約了教學時間,且又可進一步提高表內乘除法口算教學的質量。
在表內乘法的教學中,較為普遍的教法是:根據乘法算式,由教師把乘法口訣編寫出來,再讓學生反復讀,僅從現象上揭示了編口訣的規律,割裂了乘法意義與編口訣規律的內在聯系,加重了學生記憶的負擔,應該說這是“注入式”的教學。
乘除法口算教學管理論文
表內乘除法口算教學是小學數學義務教材第三冊的重點,又是學習多位數乘除法的基礎。對此我們作了以下初步的研究。
一、變“分散教學”為“集中教學”,變“注入式”教學為
“啟發式”教學
1988年以前,我們采取的是“分散教學”的常規教法。即按目前義務教材的編排形式(原現行教材與此基本相同),將表內乘除法分為表內乘法(一)(2—6的乘法口訣),表內除法(一)(有2—6的乘法口訣求商)與表內乘法和表內除法(7—9的乘法口訣和用口訣求商)進行教學。據我們十多年的教學實踐表明,這種“分散教學”的常規教法,對大面積提高表內乘除法口算教學的質量起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1988年以后,我們開始采取“集中教學”的非常規教法,并對兩種教法作比較研究,逐步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口算訓練方法與理論。在“集中教學”中,我們對教材作了調整與組合,將表內乘除法分為表內乘法與表內除法兩塊進行教學,并以表內乘法的教學為重點。即把乘法口訣集中起來教學,將乘法與除法劃分開來教學,突出重點,以“乘”促“除”。由于表內除法是從表內乘法運算的可逆聯想著手進行的,它利用一句乘法口訣逆算的正遷移來口算同一被除數的一組除法。例如,18÷2=?,想:二()十八,商是幾;18÷9=?,想()九十八,商是幾。在掌握同一被除數的一組除法后,同樣的方法又有利于遷移到另一組除法運算中去。因此,以乘法九九口訣作為表內乘除法運算的主體結構,以“乘”促“除”,其心理學的依據就在于此。我們近五年來的研究表明:按“分散教學”形式進行表內乘除法教學約需60課時,而按“集中教學”形式進行教學只需35課時,大大節約了教學時間,且又可進一步提高表內乘除法口算教學的質量。
在表內乘法的教學中,較為普遍的教法是:根據乘法算式,由教師把乘法口訣編寫出來,再讓學生反復讀,僅從現象上揭示了編口訣的規律,割裂了乘法意義與編口訣規律的內在聯系,加重了學生記憶的負擔,應該說這是“注入式”的教學。
分數乘除法解題技巧論文
分數乘除法應用題是小學數學高年級教材中教學的一個重點,也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難點。因為這類題比較抽象,學生往往容易因分析失誤而錯解。我在多年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摸索總結出一句分數乘除法應用題的解題口訣。應用這個口訣讓學生解答這類問題,能極大地提高學生解決這類題型的準確率,效果十分顯著。
這個口訣就是:知“1”用乘,求“1”用除。
一、我們先來了解什么是“1”。
“1”,就是單位“1”,也就是“標準量”。如:
(1)我班女生人數是男生人數的。這里是把男生人數做為一個標準,拿女生人數跟男生人數去做比較,我們就把這里的男生人數叫做單位“1”的量,即標準量。女生人數是比較量。
(2)果園里桃樹的棵數比梨樹少。這里是把梨樹的棵數看作單位“1”。
分數乘除法應用題解題探究論文
分數乘除法應用題是小學數學高年級教材中教學的一個重點,也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難點。因為這類題比較抽象,學生往往容易因分析失誤而錯解。我在多年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摸索總結出一句分數乘除法應用題的解題口訣。應用這個口訣讓學生解答這類問題,能極大地提高學生解決這類題型的準確率,效果十分顯著。
這個口訣就是:知“1”用乘,求“1”用除。
一、我們先來了解什么是“1”。
“1”,就是單位“1”,也就是“標準量”。如:
(1)我班女生人數是男生人數的。這里是把男生人數做為一個標準,拿女生人數跟男生人數去做比較,我們就把這里的男生人數叫做單位“1”的量,即標準量。女生人數是比較量。
(2)果園里桃樹的棵數比梨樹少。這里是把梨樹的棵數看作單位“1”。
初中數學教案:分式的乘除法(2)
初中數學教案
教學目的
1、使學生正確掌握分式的乘除法的法則。
2、能熟練地運用分式的乘除法的法則進行計算。
教學分析
重點:分式的乘除法的法則是本節的教學重點。
初中數學教案:分式的乘除法(3分式的乘方)
初中數學教案
四、小結
1.重述分式乘方法則.
2.分式的分子或分母帶符號的n次方,可按分式符號法則,變成整個分式的符號,然后再按-1的偶次方為正、奇次方為負來處理.當然,簡單的分式之分子分母可直接乘方.
3.注意熟練、準確運用乘方運算法則及分式乘除法法則.
4.注意混合運算中應先算括號,再算乘方,然后乘除,最后算加減.
初中數學教案:分式的乘除法(1約分)
初中數學教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明確分式的約分概念和理論依據,掌握約分方法;
2.通過與分數的約分作比較,學習分式的約分,滲透“類比”的思想方法.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分式約分的方法.
區委老干部局實施“加減乘除法”打造和諧機關
今年以來,濰坊市坊子區委老干部局加大機關建設力度,通過實施“加減乘除法”,努力打造和諧機關。
“加”,即加強隊伍管理。樹立“老干部工作無小事”、“打鐵先得自身硬”等觀念。健全完善教育培訓機制,組織“缺科”調查,確定了老干部政策、信訪處理、調研信息寫作等重點培訓科目,因需、因崗實施個性培訓,使人人都成為老干部工作的明白人。建立學習“日題、周評、月測、季考”制度,深入開展“大學考試大比武”活動。今年以來,局里共舉辦專題培訓9期。
“減”,即減少牢騷抱怨。倡導“快樂工作”、“心中常存責任感”、“保持積極心態”等理念。分崗位、分階段、分需求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開展“三必訪”活動,即在局內工作人員或其嫡系親屬生病住院時,局里派專人前往看望;在局內工作人員婚嫁時,局里派專人前往祝賀;在局內工作人員情緒發生重大波動時,局里派專人前往了解。同時,定期開展交心、談心、關心“三心”活動,化解職工工作壓力,減少牢騷抱怨。
“乘”,即成倍提高工作效率。健全完善各項工作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權,工作效率和質量得到成倍提高。定期開展老干部工作“好點子”、“好主意”征集活動,集中大家智慧拓展老干部工作的空間。開展創新成果和信息調研宣傳工作先進個人評比表彰活動,對優秀創新成果承擔者以及宣傳創新經驗的信息、宣傳工作先進個人給予表彰獎勵,以激發機關干部的工作熱情。
“除”,即消除不良作風。組織開展了“學黨章、學黨史、學先進”、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等活動,做到廉政之風常吹,引導機關干部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健全《機關工作“十不準”》、《服務不到位、不作為行為的責任追究辦法》等約束激勵機制,使機關干部切實做到“不讓工作在我這里延誤,不讓差錯在我這里發生,不讓歪風在我這里出現,不讓榮譽在我這里受損”,從而讓黨委放心、讓老干部滿意3
有理數的除法教學教案
一、目的要求
1.使學生了解有理數除法的意義,掌握有理數除法法則,會進行有理數的除法運算。
2.使學生理解有理數倒數的意義,能熟練地進行有理數乘除混合運算。
二、內容分析
有理數除法的學習是學生在小學已掌握了倒數的意義,除法的意義和運算法則,乘除的混合運算法則,知道0不能作除數的規定和在中學已學過有理數乘法的基礎上進行的。因而教材首先根據除法的意義計算一個具體的有理數除法的實例,得出有理數除法可以利用乘法來進行的結論,進而指出有理數范圍內倒數的定義不變,這樣,就得出了有理數除法法則。接下來,通過幾個實例說明有理數除法法則,并根據除法與乘法的關系,進一步得到了與乘法類似的法則。最后,通過幾個例題的教學,既說明了有理數除法的另一種形式,也指出了除法與分數互化的關系,同時,還指出有理數的除法化成有理數的乘法以后,可以利用有理數乘法的運算性質簡化運算,這樣,就說明了有理數乘除的混合運算法則。
本節課的重點是除法法則和倒數概念;難點是對零不能作除數與零沒有倒數的理解以及乘法與除法的互化,關鍵是,實際運算時,先確定商的符號,然后再根據不同情況采取適當的方法求商的絕對值,因而教學時,要讓學生通過實例理解有理數除法與小學除法法則基本相同,只是增加了符號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