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解質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8 16:12:0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電解質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電解質非電解質比較管理論文
正確全面地理解電解質和非電解質的概念是極為重要的,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離子反應的本質,而且對于離子方程式的書寫也很重要。對初學者來說往往在此處感到不易掌握,甚至影響到后面內容的學習。究其原因是不能夠正確地全面地理解電解質和非電解質的概念。下面我們對這兩個概念上進行多角度的分析,達到較全面認識電解質和非電解質。
1.從概念上認識
我們學習任何一個科學術語都要從概念上理解和深化。電解質: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狀態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非電解質:在水溶或熔融狀態都不導電化合物。這就告訴我們一個判斷電解質和非電解質的標準:
[1]該化學物質必須是化合物
[2]該化學物質必須是溶液或熔融狀態下導電,則為電解質
[3]該化學物質必須是溶液或熔融狀態下都不導電,則為非電解質
電解質化學教案
第1課時
學習目標:1.能從電解質溶液或熔融物導電的本質原因分析,理解電離的概念
2.能從電離的角度認識酸、堿、鹽并能準確書寫酸、堿、鹽電離方程式
3..能運用電解質的知識分析并關注身邊中的化學問題
教學重點:目標1、目標2
教學難點:目標1
高中化學電解質教學思考
[摘要]在中學化學中,電解質問題是一個重要的知識點,又因為它與社會生活、工農業生產密切相關,所以電解質知識也是高考命題的熱點。我們在日常教學中,要注意處理好有關電解質概念、離子共存和離子方程式的正誤判定幾個方面的知識。
[關鍵詞]電解質離子共存離子方程式
由于電解質問題和當前的社會生活、工業發展、科學技術密切相連,而成為高考的常考知識點。從命題形式上來看,它涉及選擇、填空、判斷、推斷、計算等各種題型。從知識點方面來看,命題主要涉及到:(1)電解質的相關概念,如電解質、非電解質、強電解質、弱電解質;(2)鹽類物質的水解;(3)離子共存;(4)離子方程式的書寫。當然,在命題過程中,雖然題目千變萬化,牽涉極廣,由于電解質知識與社會生活、人體健康、生物酸堿等緊密相連,且在一些題目的解析中需要用數學思維(極值法)來解決,所以在將來的高考中仍將是高考的熱點問題。我們在教學中要注意開發學生的多向思維、推斷思維,規范學生的解題步驟。
一、電解質中的概念辨析
學習電解質,首先必須明確電解質的概念。電解質是指:凡是水溶液里或者熔融狀態下能電離而進行導電的化合物叫電解質。電解質溶于水或熔融時能電離出自由移動的陰、陽離子,在外電場的作用下,自由移動的離子能分別向兩極移動,并在兩極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所以說,電解質溶液或熔融的電解質導電的過程是化學變化,它不同于一般導體的導電過程。酸、堿、鹽都是電解質,其他一些離子化合物也是電解質,如活潑金屬氧化物、氫化物以及一些離子型碳化物等,當然很多的共價化合物也是電解質,它們的辨析我們只需要嚴格從概念入手即可。
非電解質的概念與電解質不同,重點突出“和”,說的是非電解質在水溶液和熔融狀態下都不能導電,在學習這幾個概念時,我們要指導學生注意區分幾個易混淆的知識點。
非電解質管理論文
正確全面地理解電解質和非電解質的概念是極為重要的,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離子反應的本質,而且對于離子方程式的書寫也很重要。對初學者來說往往在此處感到不易掌握,甚至影響到后面內容的學習。究其原因是不能夠正確地全面地理解電解質和非電解質的概念。下面我們對這兩個概念上進行多角度的分析,達到較全面認識電解質和非電解質。
1.從概念上認識
我們學習任何一個科學術語都要從概念上理解和深化。電解質: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狀態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非電解質:在水溶或熔融狀態都不導電化合物。這就告訴我們一個判斷電解質和非電解質的標準:
[1]該化學物質必須是化合物
[2]該化學物質必須是溶液或熔融狀態下導電,則為電解質
[3]該化學物質必須是溶液或熔融狀態下都不導電,則為非電解質
電解質與生命的化學教案
學習目標:1.能從電解質溶液或熔融物導電的本質原因分析,理解電離的概念
2.能從電離的角度認識酸、堿、鹽并能準確書寫酸、堿、鹽電離方程式
3..能運用電解質的知識分析并關注身邊中的化學問題
教學重點:目標1、目標2
教學難點:目標1
教學過程:
數字化實驗在電解質溶液導電性中改進
【摘要】教材中介紹電解質知識部分時是通過傳統的溶液導電性實驗來展示的,通過把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性實驗設計成電解的裝置,借助燈泡的明暗程度來判斷化合物是電解質還是非電解質以及強電解質還是弱電解質。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不斷提高,運用數字化實驗來測定電解質溶液的電導率,改進了教材中熔融電解質導電圖片和用燈泡做溶液的導電性實驗,根據電導率數據加以判斷某化合物是電解質還是非電解質以及電解質的相對強弱,通過教學實踐證明教學效果明顯。
【關鍵詞】電解質;電導率 ;數學化實驗
在學習物質的分類過程中,學生在初中已觀察過強電解質酸、堿、鹽的導電性實驗,高中教材中定義電解質概念時,只給出強電解質融化導電的圖片和用燈泡明暗程度的教具展示,沒有涉及弱電解質和非電解質不導電的情況,不能通過實驗在課堂上讓學生親身體驗,學生腦海中沒有真正形成強弱電解質概念,這在弱電解質電離及離子反應和離子反應方程式學習時埋下了隱患,本實驗解決了這個問題。
1電解質和非電解質實驗設計
1.1實驗目的
使用電導率傳感器測量相同濃度不同溶液的電導率,通過溶液的電導率大小判斷電解質、非電解質及電解質的強弱。
離子反應化學教案
(一)知識目標
使學生了解電解質、強電解質、弱電解質的含義。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實驗能力和觀察能力。
2、培養學生通過實驗現象分析、探究化學反應實質的能力。
3、培養學生全面認識事物、分析事物的邏輯思維能力。
碳渣在鋁電解生產中危害分析論文
一、碳渣的產生
1.由于預焙塊質量的不合格造成氧化從而產生碳渣。預焙碳塊是由石油焦、瀝青焦、瀝青通過破碎、煅燒、配料、混捏等工序燒制而成,如果采用的原材料及工藝不合乎要求就會產出不合格的碳塊。如:耐壓強度低、空隙度大、雜質大等,從而導致陽極的氧化和碳粒在陽極表面的脫落進入電解質中形成碳渣,有時會形成掉塊和裂縫,在電解質的沖蝕和洗刷下,形成碳渣。由于碳塊質量而引起的碳渣是生產中碳渣形成的主要原因。
2.二次反應生成游離的固態碳。鋁電解過程中的二次反應,不僅降低電流效率,而且還帶來另一方面的不利的影響,即溶解在電解質溶液中的鋁將陽極氣體中的CO2和CO還原C,在電解質溶液中形成細微的游離態碳渣。
其反應有兩種:
第一種反應為,在電解質的溶液中溶解的鋁與CO2反應生成CO,而CO又與AL反應生成C,即:
2AL(溶解)+2CO2=AL2O3+3C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