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劑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0 00:35:5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調劑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中藥調劑研究論文
1中藥調劑與很多基礎學科及藥學專業知識密切相關
要做到準確調劑、對癥付藥,并能及時發現醫生處方上的筆誤和差錯(如配伍禁忌、妊娠禁忌、重開品種、藥癥不符及含毒藥物超量等),就必須認真學習并掌握中醫藥基礎知識,合格調劑人員,要求能鑒別四、五百種常用飲片或藥材性狀特征(尤其藥名相近、性狀相似的飲片藥材)的區別,學會掌握藥物的分類,如植物藥材中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和全草類,礦物類藥材,動物類藥材,同時要求掌握各種藥物性味、功效,用量用法及常用的配伍,懂得各種同名異物的藥材和別名等;了解中藥加工炮制對藥物性、味、功效的影響;掌握方劑學的知識,先煎、后下、包煎等的作用及煎藥知識;了解中成藥品制備方法及劑型等。由此可見,中藥調劑是一門多學科理論知識為基礎的學科,只有培訓合格的專業人員才能勝任[1]。
2中藥調劑工作具有特殊性
調劑人員除具有合格的專業知識外,還應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飲片是一種特殊“商品”,要嚴格按照醫囑調配,不能配錯、配漏、配多、配少。有些人認為,配錯、配漏誠然不對,但對稱量以為無關緊要,因而出現了抓藥以手代秤。對調劑工作應提高到“法制”的觀念上認識,不按規定配方就是違反藥品管理法。藥物用量,在治療上有重要意義。每一種藥都有其規定的用量,尤其含有毒性的藥物更是如此[2]。同是一種藥,用量不同其療效不同,甚至相反。例如大黃9~12g有瀉下作用,若用量為1~3g則具有健胃止瀉作用。再如艾葉,其性味苦、辛、溫,以前的藥書較少記載其含小毒,《中國藥典》85年版一部就有記載艾葉的性味為苦、辛、溫、有小毒,其常用量為3~9g,有溫經止血、散瘀止痛等作用,用量過大,則可興奮大腦皮層及在皮層下中樞引起痙攣,甚至引起肝細胞代謝障礙,而發生中毒性黃疸及肝炎。由此可見,調劑人員只有嚴格按照處方調配的義務,而沒有違背處方調劑的權利,一切違背處方調劑的做法,都是違法的。
3確保中藥調劑質量
3.1制訂并執行各項規章制度
公務員招考改進調劑方式
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14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公共科目筆試合格分數線已經劃定。國家公務員局考試錄用司負責人7日就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據了解,通過最低合格分數線的人數達不到計劃錄用人數與面試人選比例的招考職位,可以通過調劑補充人選。
該負責人指出,今年我們改進了調劑方式,全部實行網上調劑。調劑時,考生通過報名時的用戶名和密碼進入調劑網頁,填報申請調劑的相關信息。在遞交調劑申請時間結束之前,考生可以改變申請調劑的職位。
調劑申請結束后,招錄機關對報考本機關(單位)的調劑申請進行資格審查。資格審查時,招錄機關將按考生的公共科目筆試成績從高分到低分的順序進行。公共科目筆試總成績相同的,按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的成績排序。調劑審查合格的人數達到規定的調劑人數后,招錄機關不再對其他人員做資格審查。
調劑結束后,將形成進入面試和專業科目筆試的人選名單,并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網站和國家公務員局網站上統一公布。考生可以登錄上述網站查詢調劑結果。
調劑公告中明確規定了今年調劑的原則和條件,具體為:
復核在中藥調劑中的作用綜述
摘要:中藥復核是中藥調劑工作中的重要環節,它是保證臨床用藥安全、有效、杜絕差錯事故的最后關卡。藥物是治療疾病的武器,而藥物皆有“毒”性,“藥”與“毒”的界限,因劑型、用藥部位及用藥對象的不同而各異,投放偶有疏忽,藥癥不符,輕則貽誤病情,重則危及生命。因此,調劑、復核工作的質量優劣,將對方藥的療效起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復核中藥調劑
1復核
應由專業知識全面,經驗豐富、責任心強的人來擔任,避免復核工作采取“輪流執政”,更不應讓對調劑和服藥常規都不熟悉的人去復核,以免差錯事故的發生。
2仔細審核處方
如科別、姓名、性別、年齡、日期、醫生簽名、調劑簽名等是否齊全。尤其是患者實際年齡一定要準確,年齡不準,將無法判別劑量是否合理,嚴禁處方年齡項下出現“成年”字樣。
藥品調劑科藥學服務論文
1基層醫院開展藥學服務的影響因素
1.1藥學技術人員素質偏低。受歷史條件的影響,醫院藥學技術人員的業務素質偏低,在基層醫院尤為明顯,基層醫院藥學人員普遍存在“二低一高”(低學歷、低職稱、高年齡)現象。同時外出學習和交流的機會較少,導致藥學服務難以在基層全面開展。1.2對藥學服務的重視程度不高。“重醫輕藥”的思想在社會上普遍存在,導致醫院領導對醫院藥學工作不夠重視。而開展臨床藥學工作是個投入大、短期效益低的工作。特別是近幾年醫改中提出的破除“以藥養醫”以及藥房托管模式,更是把醫院藥學工作推入絕境,許多醫院干脆把藥劑科交給醫藥公司管理。1.3開展藥學服務的設備條件差。近年來,隨著國家對醫院藥學工作的重視,以臨床藥學為主的藥學服務在醫院相繼開展,但與之相關的設備條件沒有跟上,沒有開展血藥濃度監測的設備,沒有進行藥物咨詢需要的電腦和軟件。醫院藥學服務的開展還停留在純手工的層面。1.4藥學服務內容簡單,臨床藥學工作還得不到臨床醫師的認可。雖然現在多數醫院已開展了藥學服務工作,如門診用藥咨詢、參與臨床查房會診、開展藥物信息收集以及處方點評工作。但藥學服務的內容簡單、范圍較窄,沒有真正體現醫院藥學服務的內涵,提供的服務價值也不高[2]。
2藥品調劑中開展藥學服務的模式
藥品調劑是醫院藥學服務的常規業務,占醫院藥學服務工作的50%~70%。調劑藥品作為臨床藥學服務的第一個層次,可以與患者面對面,是臨床藥學服務的前沿,也是聯系醫護患的紐帶。在藥品調劑中探索適合基層醫院的藥學服務是我們近期的目標。做好調劑中的藥學服務,逐步實現大藥學服務的目標。
2.1審方調劑
[3]2.1.1藥師收到處方后,應詳細審查處方的前記、中記、后記的內容看醫師是否書寫正確,是否有遺漏。重點檢查患者姓名、年齡、性別和處方開具日期,避免所用藥物對患者造成傷害。2.1.2檢查處方的臨床診斷,判斷處方用藥與臨床診斷的一致性。根據患者的基本情況和臨床診斷,審查處方中藥物的劑型、劑量、用法、給藥途徑和療程的適宜性。防止超說明書用藥,避免不合理用藥和重復用藥,有藥物濫用和用藥失誤的現象及時提醒醫師進行修改簽名。2.1.3重點審查處方中藥物名稱、劑量、數量,避免醫師書寫錯誤,造成醫療差錯或醫療事故。再次審核藥品劑量、劑型、用法、用量與給藥途徑的合理性;藥品相互之間潛在的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等。重點審查超過五種以上藥品的處方。2.1.4對高危、毒麻及精神藥品的審核,嚴格執行相關政策。既避免該類藥物的錯用、亂用和濫用,又維護患者應用該類藥物的權利,通過藥學服務發揮特殊藥品在治療疾病、維護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中藥調劑室工作制度
中藥調劑室工作制度
(一)調劑人員必須具有全心全意為廣大病員服務的思想和高尚的醫藥道德,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全國公務員共同的天地!對工作認真負責,把好藥品質量關,確保病人用安全有效。
(二)調配人員根據處方調配發藥。非本字處方不予調配。
(三)收方時審查處方內容,醫師簽各無誤后方可調配。如發現不妥之處或因缺藥不能全部配發時,應與醫師聯系修改后再行調配。急癥處方先調配。
(四)配方時應細心準確,按照調配技術規程進行調配,中藥配方應按處方應付的統一標準調配,稱量要準確,嚴禁估量抓藥,毒性藥材要逐劑稱量,凡需先煎,后下,烊化,沖服,包煎的藥材應單包,并在包上注明煎服方法。
(五)要嚴格執行配方復核制度、計價、配方發藥人員均應在處方上簽字。
公務員招考改進調劑方式
據了解,通過最低合格分數線的人數達不到計劃錄用人數與面試人選比例的招考職位,可以通過調劑補充人選。
該負責人指出,今年我們改進了調劑方式,全部實行網上調劑。調劑時,考生通過報名時的用戶名和密碼進入調劑網頁,填報申請調劑的相關信息。在遞交調劑申請時間結束之前,考生可以改變申請調劑的職位。
調劑申請結束后,招錄機關對報考本機關(單位)的調劑申請進行資格審查。資格審查時,招錄機關將按考生的公共科目筆試成績從高分到低分的順序進行。公共科目筆試總成績相同的,按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的成績排序。調劑審查合格的人數達到規定的調劑人數后,招錄機關不再對其他人員做資格審查。
調劑結束后,將形成進入面試和專業科目筆試的人選名單,并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網站和國家公務員局網站上統一公布。考生可以登錄上述網站查詢調劑結果。
調劑公告中明確規定了今年調劑的原則和條件,具體為:
(一)調劑在公共科目考試內容相同的考生之間進行;
調劑管理與藥學監護研究
現為保證使用藥物的安全、有效、合理性,藥師需如何為患者提供專業藥物進行治療已成為主要研究問題。現在藥房藥品管理中實施調劑管理和藥學監護,對其效果作分析。
1基本數據與方法
1.1基本數據。將2015年9月到2016年9月以及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期間的藥品管理記錄資料分別作為參照組和實驗組,各組80例。參照組中,男女比例為54:26,年齡為7-75歲,平均(41.24±2.15)歲;實驗組中,男女比例為48:32,年齡為8-76歲,平均(41.57±2.37)歲。分析2組基本數據,組間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1.2方法。對參照組采取常規管理,對實驗組實施調劑管理和藥學監護,主要內容有:1.2.1實施藥學服務:將患者作為服務中心,對其予以全程化藥物服務。①個體化給藥:對使用苯妥英、氨茶堿以及苯巴比妥藥物治療患者的血液濃度進行檢測,實施掌握臨床治療情況。②對使用藥物后不良反應情況進行加強監測,將不良反應上報醫師,由醫師和藥師對其不良反應進行分析,將可能出現的原因予以一一列出,如護士操作不當、醫生處方錯誤等。1.2.2對藥師進行專業培訓:先向藥師普及合理用藥的重要性,告知其工作地點不應只是藥房,需積極參與臨床,對醫師的用藥情況予以充分了解,積極與醫師和護士溝通,進而發揮自身作用:①可建立門診藥房咨詢點,讓患者與藥師進行溝通,為患者提供專業的藥學知識;②讓藥師定期對處方進行分析,并參考相關案例分析藥學作用;③通過期刊、網絡、報紙等方式為廣大群眾普及藥理知識。1.2.3調劑管理:①建立合理的藥品調劑制度,讓藥劑科所有人員嚴格遵守并執行。②根據藥品的使用方式不同將其分區,并使用不用顏色進行標注,屬于同類的藥品可存放在一處,有利于工作人查找。1.2.4防止出現藥品差錯:工作人員需對各種藥品的差異性、類型等進行明確區分:①藥劑師是降低用藥差錯的重要人員,根據衛生部門下達的規定和要求,將工作人員的獎懲與用藥差錯情況相連接。②提升工作人員的綜合水平,需要對藥品知識充分了解,對處方中用藥錯誤情況需及時發現。1.3判定指標。判定2組調劑時間、取藥等候時間、用藥錯誤率以及藥品盤點時間。1.4統計學分析。使用SPSS19.0軟件行統計學分析,兩組患者的計量資料(調劑時間、取藥等候時間以及藥品盤點時間)使用(±s)形式表示,兩組單獨數據比較行t檢驗,重復測量資料(用藥錯誤率)使用(%)率形式表示,兩組單獨數據比較行卡方檢驗,組間數據差異性明顯,統計學意義存在(P<0.05)。
2結果
2.1分析2組調劑時間、取藥等候時間以及藥品盤點時間。實驗組調劑時間、取藥等候時間以及藥品盤點時間相比于參照組明顯較短,組間差異顯著(P<0.05),見表1。2.2分析2組用藥錯誤率。實驗組中,藥物混淆有1例,調劑錯誤有2例,漏藥有1例,其發生率為5.00%(4/80);參照組中,藥物混淆有4例,調劑錯誤有5例,漏藥有4例,其發生率為16.25%(13/80),組間差異顯著(P<0.05),值=5.3311。
3討論
西藥調劑室工作制度
西藥調劑室工作制度
(一)調劑人員要具備全心全意為廣大病員服務的思想和高尚的醫院道德,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全國公務員共同的天地!對工作認真負責,把好藥口質量關,確保病人用藥安全有效。
(二)調劑要人員要以認真負責的態度,根據本院醫師正式處方調配發藥,非本院處方不予調配。
(三)收方后,對處方認真執行“三查七對”制度,審查無誤后方可調配,如處方內容有妥或錯誤時,應與處方醫師聯系更正后,方可調配。
(四)配方時,應緦、迅速、準確、嚴格執行核對制度,計價配方,發藥及核對人員均應在處方上簽字。
(五)發藥時應將病人姓名、用藥方法及注意事項,詳細寫在藥袋和瓶簽上,并應耐心地向病人交待清楚。
自動包藥機優化藥品調劑模式的實踐
摘要:目的探討自動包藥機應用于住院藥房的的優缺點,為優化藥房調劑模式提供參考。方法通過與傳統藥品調劑模式對比,探討自動包藥機在住院藥房藥品調劑模式的優缺點,并提出建議。結果自從自動包藥機使用后,藥品調劑質量、工作效率和藥學服務滿意度明顯提高,醫院運行成本總體減低。結論自動包藥機提高藥師工作效率,降低醫院運行成本,自動包藥機包藥模式是醫院藥房智能化發展的趨勢所在。
關鍵詞:自動包藥機;優化;住院藥房;藥品調劑模式;實踐分析
本院藥學部由藥庫、門診藥房,住院藥房和急診藥房四部分組成,住院藥房服務對象是護士和出院帶藥的患者,工作量大。隨著智能化和自動化的不斷發展,自動包藥機被引用到藥房的工作中〔1〕。我院住院藥房在2016年引進DIH口服藥自動包藥機,從此擺脫口服藥長期醫囑人工配藥的調配模式,實現了自動化和智能化,即通過醫院HIS系統傳送醫囑,根據醫囑智能分配藥袋數量,將長期醫囑中服藥時間相同的口服藥品包入一個藥袋內。在使用的3年多的時間里,筆者將自動包藥機配藥模式與傳統人工配藥模式對比,從以下三個方面探討自動包藥機在住院藥房藥品調劑工作中的利與弊。
1工作流程的對比
(見圖1)。1.1自動包藥機提高藥師備藥及配藥的準確性,提高用藥的安全性。一方面,傳統配藥模式在藥師備藥時,都是靠藥師對裸藥的外觀識別能力與擺放藥品位置的熟悉度來完成,精力稍不集中就會出錯,且跟藥師的業務能力息息相關;而使用自動包藥機后,藥師在藥品準備及加藥過程中,包藥機可協助把關,比如投藥時,藥盒擺放位置錯誤,藥盒芯片紅燈提示,并且包藥機在包藥過程中會拒絕出藥。另一方面,調配藥品時,人工擺藥模式藥師僅調配好藥品,沒辦法再次核對,接著護士核對;而使用自動包藥機包藥后,自動包藥機首先對醫囑審核,對不符合我們預先制定的用藥規則不給予配藥警示,這時藥師審核醫囑,對不合理用藥的及時與醫生溝通;符合用藥規則的繼續配藥,藥師再次核對藥品數量,護士領藥時認真核對,從而保證了藥品的“雙重核對”,減少配藥差錯,提高用藥的安全性。根據本院護士的回饋而知,自從自動包藥機進駐住院藥房,藥品調配準確率明顯提高。同時有文獻報道〔2〕自動包藥機明顯降低藥品調配差錯的發生率,從31.2%下降到13.4%。1.2規范醫囑,杜絕不規范的處方由于自動包藥機只能調配符合我們預先制定的用藥規則的醫囑,不符合規則的醫囑拒絕調配,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醫生隨意用藥,特別是藥品的用法用量,促進合理用藥。1.3避免污染傳統的人工調配模式時,口服藥通常是藥師人工掰藥,然后放在玻璃瓶中,在這過程出現容易造成藥品污染、受潮的問題,而自動包藥機調劑模式的所有操作基本是密閉的,減少污染〔3〕。
2自動包藥機提高工作效率
眼科醫院藥品調劑藥學服務分析
1業務學習
隨著醫藥技術的不斷發展及各類藥品的不斷更新,藥房藥師們也需要不斷補充新的藥學知識,才能獲悉醫藥技術的發展情況。故為保障患者的用藥安全、藥房工作質量及醫院的未來發展,必須提高藥劑人員的素質[1]。1.1定期工作會議藥學部定期召開工作會議,及時對階段性工作進行總結和分析。會議特意安排對日常藥品調劑工作進行點評和分析,發現藥品調劑中好的做法,肯定分享;發現偶然的失誤或共性的低效率流程,提出改進。整體上做到藥品調劑工作防微杜漸,精益求精。1.2定期學術培訓藥學部有主任藥師、副主任藥師、主管藥師、藥師等不同職稱的眾多人員。為學習接觸藥學方面的前沿信息,科室定期安排人通過學術座談會的形式,采用報告、幻燈片講解、影像學習等方法在藥房內部開展最新藥學理念宣傳活動,讓藥房工作人員接觸、了解新時代的藥學理念,不斷創新。1.3獲取前沿信息,提升學術水平藥學部訂購各種醫藥期刊,還開通多個網絡醫藥數據庫,供各位藥師免費借閱或查詢。這種開放性的資源,為藥房藥師提供了廣闊的專業信息。科室還鼓動藥房工作人員進行職業技能培訓和專業知識自主學習,另外也鼓勵各藥師結合自身的專業工作,發表專業論文,提高藥劑科整體學術水平。
2藥房管理
藥房藥品的質量直接影響患者合理安全的用藥,藥品管理不到位會影響藥品的治療作用,造成不可逆的損害,甚至危及生命,如藥房藥品過期,保存條件不當失效,主要成分發生變化等。所以醫院藥房必須按照各種規章制度做到規范化管理、數據化管理、書面化管理。2.1藥房規范化管理。眼科醫院藥房,同其他醫院藥房一樣有各種規章制度。比如進出庫登記、藥品存放保養制度、冷藏冰箱使用記錄、藥品發放復核流程等等。藥房規范化管理,就需要嚴格按照這些規章制度執行。在日常工作中,尤其要注意藥品先進先出原則,注意近效期藥品的登記管理,注意避光藥物的存放條件,注意貴重藥品的賬物復核等。2.2藥房數據化管理。隨著科技的發展,藥品信息基本實行電子化、數據化。眼科醫院藥房也建立了相應的藥品管理數據系統(如:HRP系統)。這些系統能對藥品進行全面信息管理,如建立庫存預警、近效期預警等[2]。另外有了這些數據系統,藥房藥師可以根據數據的變化進行分析,如用藥趨勢,用藥費用變化等,最終改進藥房的工作,促進臨床合理用藥。2.3藥房書面化管理。藥房書面化管理,指的是各種書面流程和書面文件的管理。雖然藥房有了數據化管理系統,但是各種書面化文件依然重要,如藥品定期盤點記錄,藥品暫時借調記錄,藥品退藥記錄,異常情況處理記錄等。藥房人員眾多,各種簽字書面文件就顯得尤為重要。書面化管理,還可以作為量化考核基礎。如定期檢查藥品帳物相符登記、處方調配差錯登記、患者滿意度調查等書面文件,都可以作為優獎劣懲的考評依據[3]。如此可以促進藥房工作人員的工作規范性、積極性和從業主動性。
3處方審核
眼科醫院專科門診日均調劑處方量上千張,工作量大。目前藥房已全面實現藥品的信息化管理,配發藥系統直接與醫生工作站、收費處聯網,實行處方預配候取模式,保障了門診患者方便、快捷取藥。這種無紙化流程,大大加快了工作的效率,提升了患者的體驗,也方便了藥師的處方審核與分析工作。3.1劑型、劑量審核眼科醫院作為專科醫院,大部分藥品為滴眼液,眼膏劑等眼用制劑。藥品也以人工淚液、眼部感染用藥、眼部抗炎藥為主。這使得藥品調劑具有劑型簡單,劑量較少,類似病情同藥品使用率高等特點。在日常的藥品調劑工作中,這種范圍越少,重復越多的藥品調劑工作,越容易發生混淆。比如有成分相同,劑型不同的更昔洛韋凝膠與更昔洛韋滴眼液;有成分類似、重復使用的藥品,如同一處方同時有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典必殊)和妥布霉素滴眼液(托百士);還有成分相同,商品名相似,處方中劑量并未標明的,如玻璃酸鈉滴眼液(潤怡,0.4ml∶0.4mg,0.1%)和(潤麗,0.4ml∶1.2mg,0.3%);也有處方用量超標的:如球結膜下注射,處方中一次注射量超過1ml。遇到這些易混淆易差錯的情況,藥師應立即與醫師溝通,確保用藥準確。3.2配伍禁忌和不良反應審核。眼科疾病的發病局部性容易讓人忽略藥物配伍禁忌的產生。藥師應仔細審核每張處方上的藥品,檢查有無配伍禁忌和禁用人群。如甘露醇注射液不能和其他藥物混合使用;含多價金屬離子的眼藥,如珍視明、硫酸鋅等,不宜與四環素、新霉素等眼藥同用,以免生成不溶性絡合物而影響療效;甲氨喋呤片和沙利度胺片孕婦禁用;青光眼的患者若有磺胺類藥物過敏時禁用布林佐胺滴眼液與醋甲唑胺片等。還有不良反應方面,一直都是藥學服務的重點內容之一。在門診窗口調劑時要對患者,特別是老人、兒童、孕婦等患者,要對其詳細交代藥品不良反應(ADR)。例如如FK506(0.05%他克莫司滴眼液)可能會引起結膜輕度充血和灼熱感;環孢素滴眼液有一定的刺激性,可能會使睫毛脫落等。在不良反應方面,還需注意眼科局部藥物與全身藥物之間的不良反應[4],尤其是在服用心血管系統藥物的患者。如鹽酸苯呋洛爾滴眼液禁用于β受體阻滯劑全身給藥的患者,它對腎上腺素有阻滯作用,可能導致患者低血壓。這些都需要藥師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熟悉常見藥品的說明書,學會收集藥品的最新資訊,充分的進行自主學習和總結歸納。除了藥師個人的審核,藥房還可以通過用藥管理、抗菌藥物管理和處方點評等數個數據庫模塊對醫院藥品處方進行監控,對處方配伍禁忌進行分析、預判和設定,一旦發現有相關問題,及時與相關部門和科室進行溝通,促進了臨床合理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