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控制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5 10:54:0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風險控制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風險控制

礦業投資的風險與風險控制戰略

礦業是一個國家的最基礎產業,如:金屬開采,煤炭開采,這些礦物產品的礦產資源都深埋在地下,由于礦產資源深埋在地下,地下地質環境未知,并具有復雜性和多樣化的特點,而其他工業則不需要考慮這些地質因素。這就給礦業投資帶來了風險,而在高風險的特性下又帶來了高回報的特性。對風險進行控制,合理的控制戰略能夠為企業帶來高回報的利潤。礦業的風險性主要為:礦物儲量會枯竭,礦床物理性質的變化,和礦床位置的確定。礦業項目投資需要一段較長的投產準備期及投資償還期,礦產投資也需要大量的資金,礦業開采活動對能夠造成一定程度的環境破壞等。在進行礦業項目投資初期,就應該對這些因素進行分析、研究,盡最大的可能去減少這些風險所帶來的損失,去防范這些不良因素的發生,進而取得較高的投資收益。

一、礦業的高風險因素

(一)地質風險因素

1、勘查風險

勘查風險是礦業項目中所固有的,勘查是在生產之前的活動,其中有著很長一段時間的準備期??辈橥顿Y具有極高的風險性,但在高風險的下又具備高的回報率。一般礦產勘查的成功率較低就是投資中的高風險,由于未知的地質環境可以是復雜的,也可以是多樣的。就影響了勘查的準確度,導致了勘查期間投資的高風險性,同時礦產的埋藏位置多數都較為隱蔽,這也大大加大了礦產勘查期間的風險性。同時勘查風險又具有周期長和高投入的特點分別是指礦產勘查成功周期長與成本投入。

2、儲量風險

查看全文

橋梁風險理論與運營風險控制

摘要:本文對我國人民過去的工程風險認識及現代橋梁技術發展歷史進行了簡單回溯,在總結橋梁風險事故產生原因基礎上,對現階段我國的橋梁風險狀況進行了分析。針對運營期橋梁風險評價控制的內容,指出了公路橋梁運營期風險評價的控制措施??隙诉\營期間橋梁風險控制的重要性,最后對橋梁運營期風險控制措施進行了總結期望。

關鍵詞:橋梁;風險;公路橋梁;控制

1古代人民對風險事故的認識

自古以來,我國偉大的勞動人民就充分認識到建設工程的風險所在。早在一千多年前,工匠們在部分佛塔的修筑過程中,就已經在塔體周圍設置了防護網,以保證施工的安全進行。十七世紀,我國古代科學家的一些工程論著中就有關于處理開挖礦山工程事故采取的安全控制措施方面的論述,這應當是我國最早的“礦業安全工程”案例了。在國外,隨著產業技術的不斷進步,事故時有發生,基于工程安全實踐,形成了風險控制的理論。在近些時候,經常發生一些針對建筑物、橋梁等的襲擊事件,進行風險安全控制研究就成為了現代橋梁建筑施工運營中的重大問題。

2橋梁風險事故為什么產生

橋梁作為架設于江河湖海上能使行人、車輛等順利通行的交通建筑設施,自從其被人類發明以來,就時刻面臨著施工和運行的安全風險。橋梁工程的發展進步都是基于材料創新和技術創新在實踐中的不斷應用這一基礎之上的。例如古代的塊石、料石,現在的鋼筋混凝土、鋼結構,結構體系由簡支向預應力斜拉橋改變,跨徑由小變大。然而,正是因為技術創新和新材料的應用具有一定的風險性,再加上環境地質等施工條件、工程技術人員素質等很多因素,隨著橋梁工程技術的發展,風險控制也日趨復雜化。在20世紀初世界橋梁技術由懸臂桁架梁橋向懸索橋邁進這一大背景下,著名的加拿大魁北克橋,曾經出現兩次重大施工事故。第一次事故因為延長了中跨,沒有進行受力核對,以致懸臂倒塌,數萬噸鋼材報廢,數十人遇難。第二次事故是由于變更懸臂拼裝方式,機械使用不當導致掛梁沉入水中,10多人遇難。這兩次事故都是沒有足夠重視設計理論改變的風險與施工工藝變更的風險引起的,為以后的工程技術設計與施工敲響了警鐘。

查看全文

隧道施工風險評估及風險控制

摘要:為滿足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近年來我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發展速度不斷提升,隧道工程規模不斷增加便較好證明了這一認知,基于此,本文就隧道施工技術風險評估方法展開分析,并結合實例對風險控制措施進行了詳細論述,希望論述內容能夠為相關業內人士帶來一定啟發。

關鍵詞:隧道施工技術;風險評估;風險控制

1隧道施工技術風險評估方法

1.1層次分析法。層次分析法屬于一種較為簡便的決策方法,該方法較為適用于多目標、多準則或無結構特性的復雜決策問題,一般情況下層次分析法的應用步驟為:“建立層次結構模型→構造判斷矩陣→層次單排序,開展一致性檢驗→層次總排序,開展一致性檢驗”。1.2模糊綜合評價法。模糊綜合評價法是一種基于模糊數學的綜合評標方法,該方法具備結果清晰、系統性強特點,并可以較好解決模糊、難以量化問題,模糊綜合評價法的應用流程可以描述為:“建立因素集→建立權重集→建立評價集→建立一階模糊綜合評價模型→建立二階模糊綜合評價模型”[1]。

2隧道施工技術風險評估實例

2.1工程概況。S隧道屬于分離式越嶺特長隧道,穿過山脊,隧道長度為左線4780m、右線4829m,最大埋深左線325m、右線343m。隧道穿過的山體高程760~1120m,最大相對高差360m,隧道左、右線進口與地形呈45°斜交,地形坡度40℃,左線出口與地形30°相交,地形坡度39°。2.2風險評估。結合隧道工程實際,本文確定了運用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法共同開展隧道施工技術風險評估,因此研究首先得出了表1所示的隧道施工技術風險評估層次結構模型。結合表1所示的隧道施工技術風險評估層次結構模型,可建立隧道施工技術風險評估因素集,使用9標度法可得出因素集權重。本文研究案例的判斷矩陣源于專家問卷調查,因此可得出如下評判因素權重:A={a1、a2、a3}={0.546,0.354,0.100}A1={a11、a12、a13、a14、a15、a16、a17、a18}={0.113,0.247,0.106,0.104,0.208,0.112,0.080,0.030}A2={a21、a22、a23、a24}={0.319,0.281,0.242,0.158}A3={a31、a32、a33}={0.590、0.258、0.152}本文采用5個等級劃分隧道施工技術風險等級,即:“很低、低、一般、高、很高”,應用公式Bi=AioRi={bi1,bi2,…,bin}可得出開挖因素、支護因素、環境保護因素的一階模糊綜合評價向量,即:B1={0.259,0.308,0.308,0.100,0.025}B2={0.379,0.389,0.183,0.037,0.012}B3={0.649,0.304,0.035,0.012,0.000}應用公式B=AoR={b1,b2,…,bn},可得出二階模糊綜合評價向量,即:B={0.310,0.310,0.270,0.088,0.022}其中“很低、低、一般、高、很高”隧道施工技術風險評估等級分別對應分數為95、86、65、45、30,因此可得出f=5i=1Σeibi=77.97,而結合表2所示的風險評估得分及其對應的風險評估等級可以清楚發現,S隧道工程施工技術風險評估為一般,該工程隧道施工技術安全狀況相對較好,但為了從根本上應對各類事故,必要的風險控制措施不應被忽視[2]。2.3風險控制措施。結合S隧道工程實際、隧道施工技術風險評估等級,本文提出了如下風險控制措施。2.3.1基本措施。為有效避免S隧道工程風險事故發生,以下風險控制基本措施必須得到重視:①地質調查。具體施工前施工單位必須做好地質調查工作,施工過程也需要做好超前預測,特別是斷層、巖溶等不良地質段必須保證施工順序的合理。②加強排水。采取“以排為主”、“截、堵、排”相結合的綜合措施,這一過程需要同時關注地表水處理,并做好封堵裂縫工作。③加強支護措施。施工單位需結合地質條件、當地經驗制定初期支護穩定性判據,以此保證二襯施工質量。④合理選擇開挖方法。開挖方法的選擇需要結合設計資料、實際圍巖條件,同時還需要遵循與支護襯砌施工相協調原則,由此避免超挖、欠挖情況出現,即可進一步降低風險出現幾率[3]。2.3.2隧道監控量測。隧道監控量測屬于隧道施工不可缺少的環節,該工作開展需要遵循《公路隧道施工技術規范》(JTJ042-94)規定和要求,同時還需要結合隧道圍巖實際情況,具體隧道監控量測如下所示:①布置監測斷面。結合技術規范要求和隧道實際,施工單位在左線布置了41個監測斷面,在右線布置了42個監測斷面。②監測頻度。結合技術規范,施工單位參考開挖時間、變形速率、距開挖面距離確定了監測頻率。③監測成果分析。結合監測成果可以發現水平收斂變形的變形速率與時間關系呈明顯收斂趨勢,未出現初期支護開裂、持續收斂、拱頂掉塊等情況,由此可確定施工處于安全狀態。2.3.3預防坍塌事故措施隧道塌方屬于嚴重的質量問題,為避免S隧道工程出現這類事故,本文提出了如下兩方面預防坍塌事故措施:①應急處理措施。施工單位需要將隧道仰拱短時間內成環,同時還需要保證施工過程二襯保護質量,具體施工應使用圓木、方木、鋼拱架做好隧道的支撐工作,其中的鋼拱架需要做好局部加固,由此可避免塌方事故的出現與惡化,同時結合監控工作開展針對性處理,即可進一步預防坍塌事故的發生,采用回填方法處理沉陷區、強化地表防水措施均屬于施工單位可以采取的具體方法。②處置技術措施。如果隧道初期支護環節出現變形、裂縫情況,施工單位需要使用小導管注漿方式進行隧道的加固處理,同時還需要對掌子面實施噴漿封閉坍體處理。值得注意的是,這一過程還可以結合小導管局部補強、加裝鋼筋網、鋼架支護等措施,由此即可實現更高質量的隧道施工技術風險控制。

查看全文

醫院財務風險控制思索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的進步,醫療體制的深入改革,醫院在經營管理和發展的過程中,需要解決的財務問題愈來愈多,其面臨的財務風險也逐漸增加。所以,醫院為了提高經營水平,為人們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就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財務管理水平,從而持續且長遠的發展下去。首先,本文敘述了醫院財務風險概念,以及加強財務風險控制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我國醫院在進行財務風險控制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探究了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最后,為了提高醫院的財務風險控制水平,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關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醫院財務風險;醫院管理制度;財務監督

一、醫院加強財務風險的重要性

醫院在展開財務活動的過程中,由于很多不確定的因素使財務收入和預期的收入出現了偏差,從而使醫院出現財務損失的可能,這就是財務風險。醫院在經營管理與發展時,其中某一個工作環節或是某一方面等出現問題,都有可能造成財務風險,降低了資金使用效率,也威脅了其財務安全。所以,醫院加強風險防控力度、提高財務管理水平非常關鍵,不僅能夠保證自身的財務安全,推動內部的合理運轉,同時還能促進醫療管理水平的提升,為人們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從而健康、穩定、持續且長久的發展下去。

二、醫院財務風險控制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醫院管理制度不健全,財務管理體系不完善。一方面,我國一些醫院的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對于財務使用情況缺乏相應的監督工作,不僅會使工作人員的失誤缺少正當管理,同時還會加大醫院的財務風險,對于醫院的資產安全不能給予可靠保證。與此同時,從目前來看,我國一些醫院沒有建立和完善財務管理體系,對于財務的使用缺乏合理的規劃,導致很多濫用資產的情況出現,對于財務風險問題既做不到適當控制,也無法進行有效避免,財務管理方法不完善,所以嚴重地影響了醫院的健康發展。(二)對于收入和支出的管理力度不夠,風險防范機制不健全?,F階段,我國一些醫院對于收入和支出的管理力度不夠。具體來看,醫院對于審查財務方面的工作缺乏重視,對于資金的應用流程掌握的不夠全面,缺少合理的稽核制度,所以有時會出現挪用公款、財務信息不真實的問題,從而增加了醫院的財務風險。另一方面,一些醫院并沒有建立風險防范機制,即使建立了也不夠完善。因此,對于那些未知的財務風險,醫院并不能做到有效的預警,也很難識別可能存在的財務風險,威脅了醫院的財務安全,對于醫院的健康發展也產生了不良影響。(三)醫院管理工作人員的財務風險意識不強。從目前來看,我國一些醫院的管理層缺乏財務風險管理意識,將工作重點放在了醫院醫療等方面,財務管理水平的力度不夠,具體的工作內容不規范等,這些原因的存在都會導致醫院的財務管理水平下降,同時會使其面臨更多的財務風險。與此同時,醫院財務工作人員的個人素質對于財務管理工作來說非常重要。通常情況下,會計人員只是滿足自身的本職需要,對于財務的分析和管理缺乏意識。并且,很多工作人員并沒有進行事先財務使用規劃,所以在遇到財務風險的時候不能及時采取有效措施。

查看全文

醫院財務風險控制探索

摘要:醫院常態化運營發展中,財務風險不可被完全消除,但對財務風險進行有效控制、甄別財務風險誘發因素能有效保障醫院正常運營。本文將對醫院財務風險控制事宜進行研究,并就如何加強財務風險控制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醫院;財務風險;控制

一般來說,醫院財務風險一旦爆發會對醫院運轉及發展產生嚴重影響,對醫院財務風險進行管控的必要性也十分明顯。很多醫院在發展中大多不會對各種內在管理活動給予較多關注,缺乏健全的風險防范機制影響下,醫院也無法對財務風險進行較好防范和應對。越來越多的醫院已經認識到了財務風險控制的必要性,探尋出新時期醫院財務風險控制的一般策略也十分必要。

一、醫院財務風險控制概述

醫院財務風險控制是指醫院為主體下,對其運營發展中的財務風險誘發因素進行甄別,對財務風險進行管控的系列活動。醫院財務風險控制本身是風險防范意識影響下的一種具體風險防范活動,由于財務風險本身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特點,醫院對財務風險進行控制顯得尤為重要。通過財務風險控制,醫院財務狀況能夠得到不斷改善,各種風險誘發因素對醫院財務活動開展的負面影響也能逐漸降低。

二、醫院財務風險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查看全文

國家審計風險控制途徑研究

摘要:國家審計機關沒有按照法定職責、權限和程序組織審計工作就會造成審計工作出現風險,輕則導致國家審計機關造成經濟損失,嚴重的會使得國家審計機關權威、名譽受到損害?;诖耍疚膶⒔Y合國家審計風險的影響因素,對國家審計風險的控制途徑進行分析,希望對提高審計質量、防范審計風險具有一定促進作用。

關鍵詞:國家審計風險;影響因素;控制途徑

國家審計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賦予強制的監督權和獨立的監督地位,具有法制性、強制性、獨立性、系統性和廣泛性等特征,國家審計職能包括預防功能、揭示功能和抵御功能,所以對國家審計工作的質量要求非常嚴格,一旦出現一點錯誤都將給審計機關帶來不可避免的風險,因此需要明確影響審計風險的因素,從而找到有效的控制途徑。

一、國家審計風險影響因素

(一)審計主體。審計主體對國家審計風險產生的影響因素包括:審計人員自身專業素質,例如政治思想、職業道德、專業知識以及業務水平等,簡單的說缺乏職業道德的審計人員必定會給國家審計工作帶來更大的風險;審計人員結構,比如一個項目需要具備財務、法律、管理以及計算機知識的人員才能最大程度避免風險發生,而本次審計活動中缺乏懂得計算機知識的人員,就會造成審計風險加大;審計方法,選擇正確的審計方法不僅可以突出審計重點、提高審計工作效率,還能降低審計風險;審計管理水平,審計管理水平高的機關能夠科學的開展各項審計工作。(二)審計客體。審計客體對國家審計風險產生的影響因素包括: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水平,被審計單位不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給審計人員的工作帶來阻礙,導致審計風險加大;被審計單位財務狀況,財務狀況良好的被審計單位能夠為審計機關提供準確的財務數據,從而得到準確的審計結果,反之則會導致審計結果的失誤,從而加大審計機關的風險;被審計單位管理水平,管理水平成為審計機關衡量被審計單位發展和經營狀況的因素,被審計單位管理水平越高,國家審計風險越低。(三)審計環境。審計環境對國家審計風險產生的影響因素包括:政府干預程度,我國當前體制下,審計機關在業務上雖受上級審計機關指導,但其主要行政隸屬關系在地方政府,所以政府干預程度越大,國家審計風險就越大;經濟發展水平,隨著社會進步和科技水平不斷提升,審計對象也越來越復雜,經濟發展水平余越高,國家審計風險就越大;法律法規完善程度,一方面審計主體運用法律法規的范圍很廣,需要很多法律依據作為支撐,另一方面隨著新興事物的出現,法律法規更新和增加成為必然趨勢,所以法律法規完善程度越深,國家審計風險越低。

二、國家審計風險控制途徑

查看全文

財務風險控制與防范

摘要:煤炭企業在擴張過程中由于稅收負擔加重、不利的煤炭產業政策、煤炭消費回落、價格下行等宏觀經濟環境以及擴張投資回收期長、技術風險加大、運輸風險增加等微觀經濟因素,導致其財務風險加大;又由于煤炭企業自身風險管理機制有待健全,決策科學化水平有待提高,財務風險防范意識有待加強,風險識別方法有待完善;簽于這些原因,煤炭企業應提升管理者決策水平,推進財務風險管理信息化體系建設,建立財務風險全過程控制系統,加強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等措施,進而有效防范煤炭企業的財務風險,保障其穩定、持續發展。

關鍵詞:煤炭企業;財務風險;控制

煤炭資源是不可再生資源,我國煤炭資源在地理分布上是西多東少,北富南貧,從煤炭企業分布的區域結構來看,西南地區企業數量最多;其次是華北地區,華中地區位居第三,華南地區最少。中東部地區由于企業密集和長期開采,有些資源已經枯竭,這些地方的煤炭企業為了占有更多的資源和市場,實施擴張戰略已成為企業生存、發展、獲利的必然選擇。而在擴張過程中煤炭企業的財務風險也就應運而生。那么如何加強企業財務風險控制、預防財務風險就是企業的重中之重了。

一、煤炭企業財務風險因素

(一)宏觀經濟環境

1.煤炭企業稅負重

查看全文

醫院財務風險控制研究

摘要:近些年來,我國醫療體制不斷進行深層次的改革,醫院這種具備特殊服務性質的單位,其在不斷發展與運營過程中面臨的財務問題越來越多,其面臨的各類財務風險度也有所增加。本研究在分析了醫院財務風險種類的基礎上,就我國大多數醫院的財務風險形成原因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并針對這些原因提出了一些相關的控制措施,期望為醫院更好地進行財務管理及發展運營提供一些理論借鑒。

關鍵詞:醫院;財務;風險控制

現階段,盡管我國的醫療市場發展十分迅速,但是在發展中卻面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及諸多不確定的因素,這也是造成醫院財務風險增加的一個重要原因。財務問題作為醫院發展的重大問題,其財務風險的增加必然會對醫院的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造成不利影響,如何對醫院財務風險進行控制,已經成為醫院財會管理人員亟待思考的一個問題。

一、醫院財務風險類別

醫院財務風險一般是指受發生在醫院財會活動中的諸多不可預料及不可控制的因素影響,造成醫院的財務收益偏離于其預期收益,進而增加了醫院蒙受損失機會與可能性。一般來講,醫院的財務風險主要包括籌資風險、投資風險、現金流風險、應收賬款風險和醫患糾紛風險。

(一)籌資風險

查看全文

集團財務風險控制思考

[摘要]風險的存在具有客觀性,風險既可以給企業經營帶來威脅,也可以給企業帶來盈利的可能,因而加強風險控制一直是企業管理的重點。但在當前經濟低迷、我國體制深化改革的背景下,集團企業所面臨的風險誘導因素不斷加大,潛在的危機也在不斷膨脹,進一步加強風險控制是集團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文章以財務風險為研究內容,闡述了集團企業所面臨的財務風險類型,在進一步分析風險成因后,有針對性地提出了相應的風險防控策略。

[關鍵詞]集團企業;財務風險;風險防控

1風險類型

1.1投資風險。集團企業的投資除了投資業務開展、設備采購以及日常管理等方面外,其還常向其他潛力較大的企業進行投資,投資的效率直接關系到企業資金價值增值以及其利用率,一旦投資回報達不到預期,收益會減少甚至會出現虧損。比如在投資其他企業時,初始投資可行性預估較為理想,但在后期經營過程中,企業經營呈現斷崖式下跌,直接拉長集團企業投資回收期,而一旦該企業經營增速難以恢復,即使集團企業及時撤資,但該項投資收益不理想,甚至存在投資收益率負增長的問題,導致集團企業資產遭受損失。1.2融資風險。從融資渠道而言,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的不斷完善,直接融資手段和間接融資渠道也越來越豐富,集團擁有銀行貸款、政府專項撥款、股票融資、風投等多種融資渠道。但實際上,我國企業對銀行貸款有較強的依賴,對其他渠道應用不足,在經濟下滑時期,容易加大集團融資成本。而且投資于研發、設備等方面的資金回收期也較長,投資風險較大,一旦投資失誤,過高的財務杠桿會導致集團企業面臨巨大的償債壓力和財務風險。1.3現金流風險?,F金流風險主要是由于集團企業現金流入時間和現金流出時間不一致而導致企業喪失償債能力的風險以及股東收益的可變性,一旦企業現金流轉出現危機,集團企業實有資金將難以滿足日常業務開展需求,其業務難以正常開展,不僅會導致集團收入下降,還會因緊急籌資而加大融資成本,當籌資不到位時,甚至還會導致集團發生財務危機,增加破產概率。

2成因分析

2.1外部因素。企業的經營受外部市場和政策變動的影響,一方面我國正處于改革深化階段,各行各業都處于轉型階段,在“三去一降一補”環境下,企業生產模式、產業結構等面臨改變,企業投資規模逐漸增長。另一方面世界經濟的整體走勢低迷制約了企業收益波動空間,而同時物價水平的上升又給企業帶來了較大的成本壓力,導致集團企業整體資金周轉較為緊張,加大集團財務風險。2.2內部因素。首先,集團企業多元化的發展使得企業風險管理意識不足,尤其是在新開辟的業務環節,風險防控體系建設進程緩慢,集團企業現有風險防控手段較為落后,而且所配備的風控人員專業能力也有待提升,其管理思想和實際需求存在偏差,使得企業整體應對風險的能力較弱。其次,集團企業下轄多個子公司、分支機構,而集團總部在各下屬企業經營過程中通常扮演著監督、指引的作用,總部人員并未能直接深入到各下屬企業的業務經營過程中,集團管理者主要根據各子公司財務報表數據來分析具體經營情況,在風險的控制上依舊以事后控制為主,相對失去了解決風險的“先手”,而且信息化進程的緩慢也使得子公司所提供財務數據準確性得不到保障,一旦子公司存在蓄意隱瞞或信息審核把關不嚴等問題,其將無法給集團總部傳遞準確的財務信息,導致集團管理者決策出現偏差或失效,給集團發展帶來財務風險。最后,集團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整體還是以集團利益為主,對各子公司、各部門的交易分配都是在此基礎上進行,而受財務信息不準確性的影響,集團管理者在交易分配決策計劃的制定中難免存在偏差,當犧牲子公司利益的情況發生,一定程度上使得子公司經營積極性下降。另外,制度、決策執行之間表面化,不僅導致管理出現漏洞,還使得集團管理分化,給企業帶來財務風險。

查看全文

急診消化內鏡風險控制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5年1月~12月在我消化內鏡中心實施急診消化內鏡的患者320例作為研究對象,選取2015年1月~6月收治的患者160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104例,女56例,年齡18~70歲;其中消化道出血108例,消化道異物38例,ERCP(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14例;選取2015年7月~12月收治的患者160例作為觀察組,其中,男100例,女60例,年齡20~70歲;其中消化道出血106例,消化道異物36例,ERCP18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1.2方法1.2.1準備階段。1)成立急診消化內鏡護理質量控制小組。2)對對照組患者治療期間的臨床信息和護理資料進行分析,統計發生的護理缺陷,對其發生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制定防范措施。3)對實施PDCA循環的觀察組治療期間的護理缺陷同樣進行統計,兩組治療后均進行患者、操作醫生、病房護士滿意度情況問卷調查。1.2.2PDCA循環1.2.2.1計劃階段(P):1、分析現狀,做好風險評估:通過對照組的信息及資料分析,發現有以下四方面的風險(見表1):a術前處置、附件器械的準備。b患者的交接與轉運。c患者的溝通。d護士專業技能、術中配合及應急能力。2、找出引起風險的原因。3、對危險因素進行分析,制定防范措施。1.2.2.2實施階段(D):健全急診內鏡護理風險管理機制,完善工作流程,制定防范措施并嚴格落實。質控小組定期進行檢查,及時反饋檢查情況,針對問題提出整改措施。根據不同的急診內鏡類別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并進行培訓、演練、記錄,從而提高護士的應急能力,減低風險對患者造成的損害。關注患者心理情況,加強溝通,做好相關急診內鏡診療的宣教,幫助患者克服恐懼緊張情緒。對不同層級的護士分別進行業務培訓,不斷提高消化內鏡專業護士的素質;成立急診內鏡護理小組,一名護士(工齡3年以下)值班,保證隨叫隨到,使急診內鏡快速進行;一名護士(工齡3年以下)備班,是值班護士急診內鏡護理配合技術上的支持及安全風險的把關者;從而做到以老帶新,確保急診內鏡治療的護理安全。1.2.2.3檢查階段(C):護理質控小組定期檢查,并及時反饋檢查情況,針對問題找出解決辦法。治療后對兩組進行患者、操作醫生、病房護士滿意度情況問卷調查。1.2.2.4處理階段(D):根據反饋結果,總結經驗,對不足之處分析原因,推動下一循環的開始。1.3觀察指標包括發生的護理缺陷例數,患者、操作醫生、病房護士滿意度。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護理缺陷對兩組患者存在的護理缺陷進行總結,觀察組患者的護理缺陷發生情況明顯少于對照組,兩組患者間的缺陷發生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2.2滿意度觀察組患者、操作醫生、病房護士的滿意度分別為92.3%、94.8%、94.5%,對照組分別為84.1%、87.7%、87.7%,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秩和檢驗結果顯示兩組患者、操作醫生、病房護士滿意度間的比較,差異有統汁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由于急診消化內鏡往往病情危急、兇險、復雜,患者情緒不穩定,而且診療時間和場地不定,各種風險也隨之增加。對于急診消化內鏡診治患者,應該最大限度地發揮診療的益處,同時將診療風險減至最低限度[3]。因此風險控制管理是質量管理的重要課題,是保障急診內鏡診療患者安全的關鍵。1、準確評估患者護理安全風險,做好術前處置工作。2、落實護理安全防護措施,降低患者治療期間風險。3、縮短轉運路線,做好患者及器械設備的轉運。4、優化工作流程,落實護理措施到位。5、建立培訓制度,提升專業技能。注:a.分組變量:教研PDCA循環護理干預即按照計劃、實施、檢查、處理4個階段來進行質量管理,促使管理者的管理行為由原來的經驗管理轉向科學管理[4]。通過將PDCA循環應用于急診消化內鏡診療的風險控制中,對護理安全隱患進行分析、總結,并制定防范措施,做到了防患于未然,確保護理安全。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應用PDCA循環模式護理模式后,各種護理缺陷均低于對照組,患者、操作醫師、病房護士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說明PDCA循環模式能有效的加強護理人員的風險意識,從而規避風險,減少急診內鏡診療工作中存在的護理安全隱患。并且用制度約束護理人員行為,提高其配合能力和應急能力,整體提升急診消化內鏡的護理質量。因此,PDCA循環模式應用于急診消化內鏡診療的風險控制中,通過各種護理制度、措施、流程的有效實施,提高了急診消化內鏡診療的護理安全及服務質量,具有積極的臨床意義。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