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環保范文10篇
時間:2024-02-12 20:41:0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基層環保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環保局走基層送溫暖活動總結
一、高度重視,落實責任
自走基層活動開展以來,我局把走訪作為拉進干部與群眾關系的重要紐帶,作為優化環保工作,使環保工作更切合人民群眾訴求的重要途徑,高度重視,第一時間召開了黨組會、全體職工會,把“走基層”活動精神傳達給每個黨員干部,確保干部職工把“走基層、聽民聲”落實到實際行動之中。下發了《中共市環境保護局黨組關于印發<開展“走基層、解難題、辦實事、惠民生”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成立了領導小組,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負責,確保了“走基層”活動的有序推進。
根據“走基層”活動精神,結合暖冬行動要求,我局下發了《中共市環境保護局黨組關于開展暖冬行動的通知》,確定了“情系群眾冷暖,踐行群眾路線”的活動主題,決定以分組慰問的形式于1月8日對鎮金鎮6戶特困戶開展慰問幫扶。
二、走訪調研,建立臺賬
按照局黨組安排,局機關總支書記帶領三個支部書記深入鎮村進行走訪。根據村村支書記對村民情況的介紹,走訪人員把9戶困難戶作為走訪重點,建立困難群眾臺賬,收集民生訴求。走訪人員挨家挨戶進入困難戶家中,表明來意,認真填寫困難戶致困原因,急需解決的問題。經過兩個小時的走訪,對6戶特困戶建立起了困難臺賬,對他們的困難原因進行了梳理,對他們的訴求進行了歸納。把整理的臺賬作為后期開展“暖冬行動”的重要參考,以確保“送溫暖”行動落到實處,慰問物資送入真正需要幫助的人手中。
三、活動扎實、效果顯著
基層環保創先爭優承諾書
一是更新服務理念好。按照“打造高效率、低成本、無干擾的經濟發展環境”要求,圍繞推進地方經濟發展、建設生態文明示范區目標,堅持把“三服務”作為環保工作的首要任務,把提高企業和群眾的滿意度作為全局系統的不懈追求,從理念上實現從管理型機關向服務型機關轉變,切實在服務中履行環保職能,在履職中提高環保服務效能。
二是創新服務方法好。按照“全市爭第一,全省創一流”的要求,進一步深化環保行政許可制度創新,優化審批流程,減少審批環節,縮短審批時限,壓降收費標準。全面推進立即辦、主動辦、上門辦、創新辦、公開辦的“五辦”服務方式,進一步提高辦事效率。以亭湖環保網站為平臺,進一步拓寬便民服務領域,完善便民服務功能,推進環保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運行,不斷完善行政效能電子監察系統功能,促進環保服務效能再提速。對進入園區的項目,在環保審批服務上,前移窗口,隨到隨辦,盡好環保部門支持和服務發展的應盡職能,不讓每一個項目在環保環節上受阻、不讓企業申辦的事項在我們這里延誤、不讓辦事的群眾在我們這里冷落、不讓環保形象在我們這里受到損害,力爭使環保服務達到社會滿意、企業滿意、群眾滿意,努力改善環保服務形象。
三是提升服務素質好。按照建設學習型機關的要求,造濃學習氛圍,落實外出考察、個人自學和周五集中學習日制度,有計劃的組織干部員工學政治、學理論,開展世界觀、職業道德和法紀條規教育,教育全局員工筑牢反腐防線,時刻保持應有清醒,振奮精神干事業,帶著激情干工作,鼓足勇氣爭一流,以昂揚的精神狀態和飽滿的工作熱情,團結一心,著眼更高目標,與優者比先,跟強者爭尖,在服務發展中比效能、比作為、比貢獻,創造性地做好各項工作。抓好干部職工的業務技能培訓,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法,不斷更新全局人員的知識結構,提升環保隊伍整體服務素質,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堅定、作風正派、業務精通、群眾滿意的環保隊伍。公務員之家
四是基層群眾反映好。尊重群眾,愛護群眾,為群眾辦實事好事,黨組織在群眾中有較高威信,黨員在群眾中有良好形象,黨群干群關系密切。通過佩戴黨徽、黨員先鋒崗、黨員責任區等形式,促進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通過組織黨員開展“紅旗窗口”、“服務標桿”、“業務標兵”、“執法模范”等活動,促進黨組織發揮戰斗堡壘作用。
五是健全考核制度好。健全環保服務效能監督機制,完善環保服務考評辦法,實現對環保服務的長效化與常態化管理。加強對“創先爭優”活動和環保三服務活動的督查考核,定期通報督查情況,把“創先爭優”和“三服務”活動考評結果,作為評價單位和個人工作實績的重要依據,讓績效與利益掛鉤,做到以崗位制明確工作職責,以承諾制規范服務內容,以限時辦結制規定辦事時限,以首問負責制檢驗服務態度,以績效考核制界定工作成效,以責任追究制糾正行政過錯,為促進服務優質提供制度保證,努力使環保服務走在一流的行列。
環保局走基層工作總結
1.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區環保局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制訂了工作方案,落實專門負責的領導和聯絡人員,制定了工作聯系卡。要求分管和聯絡人員一周至少1次到聯系鎮(村)了解情況。
2.切實幫扶困難群眾。在七.一為8個困難黨員送去米、油等價值2400元的慰問品。在六.一節期間,為6名困難戶子女送去600元的慰問品,積極幫助協調修通白節鎮玉水村6社的便民橋,惠及300余人,有效解決了群眾出行難的問題,資助白節鎮玉水村貧困生劉春志讀大學學費3000元,多次參與協調玉水村6社周文秀與楊忠高的柴山糾紛,至今未解決,已給鎮政府駐村干部作了反映。為魚灣村修建村級公路提供資金3萬元,通過積極協調,解決了福華村6社易友光生活用電的問題,幫助福華村3社陳龍剛解決了低保,為福華村2社王清全協調農業部門為其提供果樹種植技術,咨詢醫學院的專家并為其提供腰部受傷的就醫方案,為村村辦公室提供維修資金4000余元解決房頂漏水的問題,目前為白節鎮玉水村等4個村共提供幫扶資金8萬余元。
3、積極為白節鎮招商引資企業環評做好服務工作。聯系期間為白節鎮環評審批建設項目4個(白節鎮壹號半島、玉府苑項目、活之釀酒廠、云溪溫泉國際旅游度假區),驗收3個。積極協調白節鎮污水處理建設,現主體工程已完工,正積極籌劃管網建設。
4.結合“走基層”活動。開展“四集中”、“三統籌”活動,建立了三本臺帳,認真開展走訪慰問活動,在黨員義工日活動中,為20戶群眾打掃了院壩,春節前局黨組研究開展“送溫暖”活動,共慰問貧困黨員4戶、困難群眾4戶、“計生三結合”戶4戶,優撫對象4戶,為16戶幫扶戶送去大米160公斤、油16桶,慰問物資3200元。現已慰問結束。隨時掌控聯系村的穩定工作,與各村、聯系村干部保持信息暢通,聯系期間除玉水村周文秀有反映外,其余村無人上訪,無越級上訪。
5.安全檢查情況。每月2次深入聯系村進行安全檢查,保證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在檢查中,重點對白節鎮內6家企業的安全生產情況、環境風險隱患情況等進行了排查,共排查出17處隱患。主要有銀鴿竹漿紙業天官坪紙廠污水處理站無值班人員現場值守,污水處理站調節池旁印染廢渣未及時清理;白節鎮清華頁巖磚廠使用輪胎作為助燃材料,存在環境風險隱患,工人生產時未戴安全帽,廠區消防器材不足;祥豐酒業有限公司污水處理站曝氣池泡沫嚴重,未及時進行消泡處理;市區超強機械有限公司油桶露天堆放,未建立危險廢物臺賬;鶴立酒業有限公司未修建污染治理設施,酒罐區圍堰未建成,應急池未修建,儲酒地窖噴淋設施未完善,消防器材不滿足需要,施工場地無警示標識,工人未戴安全帽;白節溫泉建設工地無門崗值守,有無關人員出入,工人未戴安全帽。針對上述問題,我局執法人員均及時與企業相關負責人進行了溝通,要求企業立即進行整改。通過一系列的檢查和督促整改,消除了一批安全隱患和環境風險隱患,確保了企業生產安全和環境安全。
環保局進基層抓作風實施意見
為深入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確定的奮斗目標和決策部署上來,2013年,我局決定開展以為民、清廉、務實為主要內容的“進基層,入一線,抓作風,提素質”主題實踐活動,全面推動環境保護工作上臺階、上水平,為建設美麗作出積極貢獻。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為主線,以“服務中心、建設隊伍”為重點,進一步動員全局黨員干部正確認識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發揮好走前頭、做表率的作用,深入基層一線,密切聯系群眾,為全面推進科學發展、轉型發展、跨越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爭創全國環保模范城市做出積極貢獻。
二、活動內容
1、參加一次企業生產勞動。組織全體職工抽出半天的時間,到企業車間一線參加勞動。
2、干一次農活。結合包村聯戶活動,干一次農活。
環保局服務基層工作方案
為進一步深化創先爭優活動,認真貫徹落實市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牢固樹立環保為民、環保惠民理念,根據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委市直機關工委、市監察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關于在全市機關開展為基層群眾辦實事解難題爭做人民滿意公務員活動的意見》的要求,結合我局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市委關于整治機關作風,堅持群眾路線,更好地回應人民群眾的訴求和期盼的要求,以推動科學發展、服務人民群眾、凝心聚力、促進社會和諧為主題,全面加強環保公務員隊伍和作風建設,切實增強服務意識和創先爭優意識,進一步提高行政服務質量,以加速提升增效的務實作為,優異的工作績效,為促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打造碧水藍天、宜居幸福的城市環境作出更大貢獻。
二、活動時間、范圍
本次活動從2012年5月開始,到12月底結束。范圍包括:機關各處室、各分局、監察支隊所有在編在崗的公務員(含參公人員)。
三、活動內容
基層環保科學發展觀調研報告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從1997年開始,中央每年都要召開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研究部署環境保護工作。多年來,各級黨委、政府不斷加大環保工作力度,加強法制、增加投入,提高公眾環境意識。國家采取了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重點企業和城市環境達標活動和重點地區污染物治理三大污染防治措施,實施了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還草、退田還湖、自然保護區建設等一系列生態建設和保護工程。在國民經濟快速增長、城市化進程明顯加快的情況下,環境污染加劇的趨勢得到基本控制,一些城市和地區的環境質量有所改善,涌現出一批生態示范區、環境保護模范城市、環境優美鄉鎮和環境友好企業等。生態建設成績突出,人工造林保持率居世界第一,荒漠化治理成效居世界前列,水土流失治理、草原建設等成效顯著。
雖然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長足發展,但我們必須清醒的看到,由于我國人口多,人均資源匱乏,環境容量小,加上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尚未根本轉變,以及環境污染和生態惡化長期累積效應,我國生態環境形勢依然十分嚴峻,有些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問題還十分突出,生態環境形勢不容樂觀,基層環保工作也面臨著不少問題,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解決,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進行適當修改也很有必要。筆者作為基層環保工作者中的一員,從事環保工作已經十余年,先后從事過環境監測、環境監察和污染控制等工作。根據我的實踐,下面將就基層環保工作面臨的問題和對策提出一些看法。
一、新建項目環境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的要求新建項目均應該編制環境影響評價文件,通過環保局“三同時”驗收。但現在的情況是,區縣一級的小企業,保守估計也有50%以上沒有任何環保審批手續,當然也沒有通過“三同時”驗收,但工商和稅務登記卻是齊備的,在“合法”地進行生產。對于這樣一些企業的處理,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的要求,應該責令其停止生產,限期補辦環保手續,并給予相應的處罰。但對于這樣大量的企業進行查處,一方面環保局人力有限,另一方面查處大量的企業也會給當地經濟造成一定的影響,甚至造成社會影響,查處難度相當大。
大批企業沒有辦理“環評”審批手續的原因,企業人士講不知道要辦理環保手續,以為只要辦了工商稅務手續就可以了。他們在工商稅務辦理手續時也未被告知要辦理環保手續,更不用說要把環保手續作為工商稅務登記的前置條件了。另外有一部分企業是因為認為做“環評”收費太高,小企業創業之初,經費困難,難以承擔這筆費用,故不愿辦理環保手續。還有一部分企業可能是由于種種原因辦不了“環評”手續的,當然也沒有辦理環保手續。
對于新建項目的環境管理,如果工商局不嚴格把環保審批作為前置條件,那么大批的企業將邁過“環評”這一關而直接進行工商稅務登記審批,不配套建設任何污染防治設施,直接投入生產,環保局對這批企業的管理將失控,新污染難以得到有效控制。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是各個審批單位都應該要求企業把“環評”作為前置條件,如果沒有通過“環評”則不予審批,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污染源頭問題。當然,“環評”收費也應該讓企業能夠接受。
環保局開展下基層走訪調研報告
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引導廣大干部大興“五風”,爭當“五型”干部,將學習實踐活動中形成的好做法堅持下去,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根據寧辦發[2010]7號文件要求,結合我局工作實際,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1、指導思想。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及我市市委十二屆八次全體會議和市十四屆人大四次會議精神,堅持群眾工作路線,健全聯系群眾制度,創新聯系群眾方式,建立領導干部下基層調研走訪的長效機制,以優良黨風促政風帶民風,形成凝聚黨心民心的強大力量。
2、工作目標。通過深入開展“班子成員下基層”調研走訪活動,充分發揮班子成員在聯系服務群眾中的帶頭和推動作用,進一步提高班子成員思想認識,增強密切聯系群眾的自覺性和堅定性,進一步拓寬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切實維護群眾利益,形成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長效機制。
二、對象范圍
局領導班子成員;
環保局創建十佳文明基層站所實施方案
為進一步推動我局基層站所精神文明建設深入開展,根據區政府《關于印發開展創建十佳文明基層站所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市政辦[2005]67號),現就我局開展“十佳文明基層站所”創建活動(以下簡稱創建活動)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為目標,以提高基層站所的文明程度和干部職工思想道德素質為核心,以公正執法、優質服務和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為重點,以人民群眾滿意為根本標準,以豐富多彩的活動為載體,大力開展創建活動,促進我局“三個文明”協調發展。
二、創建活動內容
(一)深入開展學習教育活動。在基層站所干部職工中開展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的教育活動;堅持以人為本,深入學習孔繁森、鄭培民、任長霞等同志的先進模范事跡,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進一步提高基層站所干部職工思想政治素質,增強為人民服務的自覺性;開展經濟、法律、科技、業務等知識學習活動,提高基層站所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服務水平。
(二)進一步規范執法與服務。各基層站所要圍繞“增強服務意識,提高辦事效率,規范執法與服務”的要求,繼續推動政務公開制度,完善服務承諾制度,建立首問責任制度,嚴格實行行政執法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強化基層站所的制度建設。開展“文明執法、文明服務”示范、競賽等活動,不斷完善創建活動的內容。
市環保局“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十六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鞏固擴大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成果,切實加強和改進機關黨的建設,更好地發揮機關黨建的示范帶頭作用,扎實做好今年的各項中心工作,著力推進我市環保事業的跨越發展,按照市委決定利用近一年時間在全市范圍內開展“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的要求,根據市發[2006]37號和市辦發[2006]34號文件精神,結合我局實際,現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活動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方針,圍繞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把先進性建設的要求落實到機關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和制度建設的各個方面,圍繞我市環境保護“十一五”規劃發展目標和2006年市環保工作意見,不斷開創機關黨建工作新局面,為全面促進各項工作奠定基礎,為我市環保事業的健康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二、活動目標任務
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鞏固擴大先進性教育活動成果,不斷建立和完善機關黨組織和黨員保持先進性的長效機制,努力做到機關黨建“五個好”目標要求。
1、領導班子好。機關黨組織領導班子及成員能夠認真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做到密切聯系群眾,政治堅定,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勤政廉潔,團結協作。
生態環境保護監管難點及建議
【摘要】鄉鎮(街道)位于生態環境保護監管的最后一公里,也是環保責任落地的關鍵。由于環境監管能力的限制,鄉鎮地區環境污染問題嚴重,而且隨著城市環境污染防治力度的加大,近年出現一些在城市不允許投產的污染項目向農村轉移的現象。本文通過對杭州市富陽區加強鄉鎮生態環境保護監管主要做法的分析,總結出其創新點和經驗啟示,并最終給出強化基層生態環境保護監管的對策建議,為將生態環境保護監管觸角真正延伸到基層,從根本上改善環境質量,提升群眾獲得感滿意度提供了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生態環境保護監管;富陽區;鄉鎮(街道)生態環境報告;鄉鎮(街道)生態環境質量考核評價
近年來,污染防治力度不斷加大,堅決向污染宣戰成效顯著,但一些地方受經濟效益的驅使,將在城市不允許投產的污染項目,如造紙廠、制革廠、染料廠等紛紛搬遷到農村或城鄉結合部,把農村變成了一些污染企業的避難所。農村環境整治是污染防治攻堅戰三大領域中需要全力解決的突出環境問題之一,能否真正治理好廣大農村地區污染源,關乎環保攻堅戰的成敗。“郡縣治,天下安”,如何在深化垂直管理體制改革將縣級環保部門監管職能上收的大背景下,強化基層生態環境保護監管能力,不讓農村成為生態環保監管的盲區,就顯得至關重要。
1基層生態環境保護監管面臨的突出問題
1.1環境治理基礎薄弱,環保意識仍需增強一些基層黨委、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包括生態環境監管部門在內,對綠色發展認識不高、能力不強、行動不實,重發展輕保護的現象依然存在。企業環保守法意識不強,環境違法行為時有發生。公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日益增長,但自覺主動參與的行動意愿仍不夠。1.2編制少、任務重,基層環境管理存在短板在我國大部分農村,點源污染與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農業污染和工業污染疊加,各種新舊污染相互交織。“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基層環保工作承擔了大量任務和職責,并且每項工作都很具體,需要一件件落到實地。然而,我國現行環保行政管理體制是倒金字塔結構,越到基層,環保人員越少、力量也越薄弱。1.3監管執法力量有限,“管得著的看不見”、“看得見的管不著”基層環保問題涉及工業、農業、生活、城建、交通等方方面面,有時環保部門得知污染線索,如秸稈焚燒、垃圾違法傾倒等,但當監管執法人員趕過去,污染行為已經發生,污染者卻逃之夭夭。而一些看得見的污染行為,如渣土或礦渣清運帶來的揚塵污染等卻因涉及城建、交通、工業等部門職能,環保部門難以監管。1.4鄉鎮問題和需求差異大,環境管理難以精細化我國鄉鎮數量龐大,各鄉鎮街道產業結構、經濟水平和環保問題存在較大差異,如有的鄉鎮以采礦、建材業為主,碼頭、道路揚塵污染嚴重;有的以農業和養殖業為主,面源污染和垃圾問題突出;有的以旅游業為主,環境整治工作任務繁重,如果鄉鎮一級再不進行配合,以縣區環保部門的力量難以實現差異化、精細化環境管理。
2富陽區強化鄉鎮生態環境保護監管的主要做法及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