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頭表達能力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1 02:45:0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口頭表達能力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語文口頭表達能力研究論文
[內容]
提要強調了要重視加強中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以及在訓練中必須注意的幾個要點。
***
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是中學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以前我們往往只重視對學生“寫”能力的培養,而常常忽視對學生“說”能力的訓練。當然這種現象和高考指揮棒的導向有關系。歷屆高考,只考書面表達能力,不考口頭表達能力,致使教師忽略了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重要性與使命感,使“語”和“文”嚴重脫節,學生說話能力低下。
其實,口頭語言比書面語言,起著更直接、更廣泛的交際作用?,F代社會的發展,對人們口頭表達能力,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當前現代科學正向著電腦化、信息化的方面發展,而信息的輸入、傳遞,最直接、最迅速、最方便的方式,莫過于有聲語言。現代通訊、人機對話等方面。要求人們把話說得準確、簡明、達意,那種含糊其詞,佶屈聱牙的口語表達,又如何能適應形勢的發展呢?所以在語文教學中加強語言訓練,是必要的。
再說,目前世界上許多先進國家都非常重視對中學生說話能力的培養。在美國,從小學到中學,聽說訓練始終是語文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在日本,聽說能力的培養寫進教學大綱,作為語文教學必須完成的任務。在西德,語文教學除了通過教科書的講授和練習,讓學生掌握德語書面語和口語外,還專門編寫了一些說話訓練的輔助教材,如《說話教育》一書就是西德莫顯茨·迪斯特威克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以說話訓練為主的德語輔助教材??梢娭匾暸囵B學生的口語能力,在國際上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鄧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蔽覀兠鎸@些跨世紀的建設人材,既要培養他們具有真才實學,又要使他們具備出色的口才,這是時代賦予教師的使命。
語文口頭表達能力管理論文
[內容]
摘要時代對于人才素質的一個基本要求,就是要具有較強的交流信息的口頭表達能力。培養學生“說”的能力,還須大力開展語文的第二課堂活動。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說話的興趣和熱情。要要求同學們平時做好知識和資料的積累。同學們演講的過程,也是彼此間傳遞信息的過程。
關鍵詞語文中學生口頭表達能力
***
由于世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時代對于人才的需要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在現代化的信息社會里,時代對于人才素質的一個基本要求就是要具有較強的交流信息的口頭表達能力。我國四個現代化的宏偉事業,需要越來越多的優秀人才具備適應市場經濟的交際能力。因此,未來的事業對人才有一個共同的要求就是要善于說話?!澳苎陨妻q”的口頭表達能力是增強競爭能力的重要工具。
對于初中的學生,提高說的能力,不僅有利于提高語言能力,還能活躍思維,提高思考的敏捷度和應變能力。那么,培養學生“說”的能力,只靠課內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大力開展語文的第二課堂活動,把它納入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有指導的活動之中。
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培養論文
一、培養口頭表達能力是適應社會的需要
“不妨看看咱們的社會主義社會,在工作中、在交際中、說話的切需超過過去時代何止十倍百倍,誰的說話能力差,不僅是他個人的吃虧,往往間接又間接會造成社會的損失”(葉圣陶語)??陬^表達是人們進行交際的重要形式,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際交往的日益頻繁,對人的口頭表達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口頭表達能力是學生走向社會、立足社會、終生受用的語文能力,關系到學生今后一生的發展。我們應抱著對社會、對學生負責的態度,把口語訓練擺到素質教育應有的地位。必須把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當成一項基本功來訓練,做到讀寫與聽說齊頭并舉,相互結合,相輔相成,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
二、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能發展學生思維
語言的一個最重要的特點是:它跟思維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任何人說話,都是通過思維把語言按規律組織起來以表情達意的過程。訓練學生的思維,對于他們學好各門功課“善莫大焉”。在語文教學中,學好語言能更有力地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口頭語言不同于書面語言,它沒有充分醞釀思索的過程,也沒有反復推敲的余暇??陬^語言從構思、選詞到轉化為語言的過程很短促,它一旦轉化為語言就是最終的形式,轉瞬即逝,不能修改。這一特點決定了說話人必須思維敏捷,反應迅速,判斷準確,要善于調動全部的語言資源,馬上找到恰當的詞,立刻脫口而出。人們在進行口頭表達的時候必須同時進行緊張的思維活動,如思考說話的內容、層次、措詞甚至語言的運用技巧,等等。因此,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對培養思維能力具有特殊作用。
三、重視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
口頭表達能力管理論文
[內容]
摘要時代對于人才素質的一個基本要求,就是要具有較強的交流信息的口頭表達能力。培養學生“說”的能力,還須大力開展語文的第二課堂活動。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說話的興趣和熱情。要要求同學們平時做好知識和資料的積累。同學們演講的過程,也是彼此間傳遞信息的過程。
關鍵詞語文中學生口頭表達能力
***
由于世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時代對于人才的需要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在現代化的信息社會里,時代對于人才素質的一個基本要求就是要具有較強的交流信息的口頭表達能力。我國四個現代化的宏偉事業,需要越來越多的優秀人才具備適應市場經濟的交際能力。因此,未來的事業對人才有一個共同的要求就是要善于說話。“能言善辯”的口頭表達能力是增強競爭能力的重要工具。
對于初中的學生,提高說的能力,不僅有利于提高語言能力,還能活躍思維,提高思考的敏捷度和應變能力。那么,培養學生“說”的能力,只靠課內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大力開展語文的第二課堂活動,把它納入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有指導的活動之中。
語文教學提高學生口頭表達能力
摘要:語文是口頭表達能力與書面表達能力的綜合體現?,F代社會的發展,對人的口頭表達能力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從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的要求來說,口頭表達能力的提高尤為重要。
關鍵詞:語文教學;口頭表達
在日常生活交往中,人們更多的是使用口頭語言。因而口頭語言比書面語言起著更直接的、更廣泛的交際作用。而現代社會的發展,對人的口頭表達能力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從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的要求來說,口頭表達能力的提高尤為重要。
一.高中生的課堂表現及原因
1.課堂表現:學生發言的積極性很低。進入高中后,學生開始不愿意舉手了,當老師提問后,舉手的人寥寥無幾。當有人說出一種見解時,其他學生就會一窩蜂地人云亦云。有的同學在等待別人的答案,讓別人完成所有的工作,而他則懶洋洋地聽,然后對觀點、答案來一個生吞活剝。有的學生說話時結結巴巴、前拉后扯,不能清晰的表達自己的意思,只能用一兩個詞或短語來表達,無法流暢的用完整的一兩句話或一段話來闡述自己的觀點。2.分析原因:不愿意回答問題,學生就無法真正融入課堂,他們的思維就受到了限制,只有全盤的接受,沒有思考與表達,無益于合作與提高。學生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膽怯、羞澀;不屑于回答;理解能力低,無法準確理解課堂問題的本質、體悟所學習的內容;口頭表達能力低下。
二.借助語文課堂,提高高中生口頭表達能力
小學低年級口頭作文教學分析
摘要:在小學低年級口頭作文教學中,進行口頭語言表達能力訓練能夠提升小學生紙筆寫作水平。本文依據教學規律與教學原則對小學低年級口頭作文教學問題進行淺探。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口頭作文;教學
在很長一段時間,因為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小學低年級口頭作文教學主要關注學生的讀寫能力,而沒有重視聽說能力,是現階段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主要弊端。在這種環境下,很多小學低年級學生變成只會寫卻缺乏語言表達能力的作文能手,口頭作文水平有很大的不足[1,2]。經長時間教學實踐發現,小學低年級學生在作文學習過程中,大部分會在一定程度上怕下筆寫作文,這主要是因為在進行作文教學時,將口頭作文當成其中一個小的部分,不管在理論上還是實際教學過程中均未被充分重視,同時沒有對其進行深入研究。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過程中,沒有對學生的口頭作文能力進行系統訓練。大部分老師覺得,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是中高年級應該進行的,低年級學生學習的重點為字詞方面,因此口頭作文教學基本上流于形式,通常不對學生進行口頭作文訓練[3]。近年來,整個社會對語言能力的要求逐漸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受到教育領域的關注。對小學低年級學生口語表達能力進行訓練,是大部分語文教師正在進行的,部分教師也進行了有成果的分析[4]。然而在小學低年級進行口頭作文教學研究的學生相對較少,部分教師僅針對某種訓練方式進行研究,缺乏系統的研究[5]。為了令小學低年級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提升,對口頭作文進行訓練,需對小學低年級口頭作文教學基本教學規律、教學基本準則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對口頭作文教學進行淺析,令口頭作文教學在課堂教學中切實可行[6]。
1.小學低年級口頭作文教學的基本教學規律
在進行小學低年級口頭作文教學的過程中,需掌握口頭教學的基本規律,依據規律進行口頭作文教學。口頭作文教學以學生為本,在符合學生認知與身心發展規律的條件下,提高學生對口頭作文的興趣,從簡單到困難,逐步完成訓練。小學低年級學生年齡通常較小,生活經驗不足,邏輯思維能力相對較差。所以,這個時期學生的口頭作文教學一定要從學生實際情況觸發,主要對學生口頭表達信息進行培養,令學生從說一句話開始,逐漸說一段話,提升口頭作文能力。除此之外,應注重讀說結合,也就是令低年級學生口頭作文和閱讀結合在一起,產生能力。因為小學低年級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相對較差,生活經驗相對較少,所以,為了提高口頭表達能力,需閱讀經典文章,提高領悟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掌握好詞好句,通過學習幫助口頭表達能力的發展。
2.小學低年級口頭作文教學的基本原則
英語專業教育教學基礎技能培養現狀
摘要:分析英語專業教育教學中基礎技能培養現狀,有利于進一步調整英語教育水平,提升學生英語能力。為此,文章對英語專業教育教學中基礎技能培養現狀進行了調查與分析。根據《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制定問卷,調查英語專業基礎技能培養現狀,在此基礎上,從分項和整體兩個方面探討英語專業基礎技能培養對策,以期為提升英語專業學生的能力培養提供一定幫助。
關鍵詞:英語專業;教育教學;基礎技能
當前,我國高等外語教育教學面臨著嶄新的形勢,需要圍繞教育要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出發進行研究。黨中央堅持把立德樹人和思想政治教育貫穿高等教育領域,要求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均要圍繞這個目標來設計,實現人文素養和基礎技能的融合提升。關于基礎技能,根據2018年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的《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可以得知英語專業主要需要培養學生的英語聽力理解、口頭表達、閱讀理解、寫作表達、口譯、筆譯等六項基礎技能。基于此,文章對這六方面的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策略,希望能夠提升學生英語各方面的能力。
一、英語專業教育教學中的基礎技能培養現狀
關于基礎技能培養問題,課題組以某地方高校英語專業2017級4個班為例,根據所在高校學生英語水平,選擇《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1]中對聽、說、讀、寫、譯等五個方面的四級至六級能力(其中口譯和筆譯沒有四級能力標準)撰寫了調查問卷,開展了現狀調查,總共收到有效問卷123份,得出以下結論。在聽力理解能力方面:66.67%的學生能聽懂話題熟悉的對話,理解說話者的觀點和意圖;58.54%的學生能聽懂語速正常、與個人興趣相關的口頭表達,能夠根據語篇特征,區分主要和次要信息,理解主要內容,但涉及口頭表達的四級聽力能力有待提高;65.04%的學生能聽懂一般性話題,獲取要點與細節,明確邏輯關系,理解話語的文化內涵;41.46%的學生能理解一般性廣播影視節目的主要內容,但與廣播影視節目有關的五級聽力能力有待加強;18.7%的學生能聽懂與專業領域相關的口頭表達;17.07%的學生能聽懂語速正常的職場對話。由此可知,六級聽力能力需要得到全面提升。在口頭表達能力方面:65.04%的學生能就感興趣的話題進行交流,并適時做出回應,確保交流順利進行;63.41%的學生能表達個人需求和意愿,并根據交際對象選擇適當的表達方式;41.46%的學生能簡單介紹或解釋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常見的活動或場景;36.59%的學生能有條理地講述簡短故事或個人經歷,但涉及簡單介紹或解釋和有條理講述的四級口頭表達能力的部分有待提高;43.09%的學生能就專業相關話題簡短發言;31.71%的學生能就日常話題、社會熱點問題發表意見并進行交流;17.07%的學生能就日常生活事宜進行有效的口頭交流或協商。但整體而言,五級口頭表達能力不高,尤其是口頭交流或協商方面的口頭表達能力需要得到大幅提升;12.2%的學生能就社會熱點問題、專業領域話題展開討論并且評論他人發言、插話;8.13%的學生能就社會文化、學習話題發表深度個人見解;6.5%的學生能口頭交流或協商來處理日常糾紛、突發情況。由此可知,整體六級口頭表達能力較低,需要得到大幅提升。在閱讀理解能力方面:77.24%的學生能讀懂語言簡單、不同類型的材料,并能夠提取細節信息,概括主旨要義;75.61%的學生能讀懂記敘文和議論文,區分事實、觀點,展開簡單推斷;48.78%的學生能讀懂語言復雜材料,理解意義關系,但涉及句子分析、篇章結構的四級閱讀理解能力還有待提高;30.89%的學生能理解語言較復雜、話題豐富的材料主題意思;21.95%的學生能讀懂論述性材料,分辨不同觀點,但五級閱讀理解能力有待提高;18.7%的學生能準確把握語言復雜、專業領域材料的重要相關信息,簡單評析語言和內容;15.45%的學生能通過瀏覽專業文獻的索引,準確檢索目標信息;14.63%的學生能讀懂文學作品、新聞報道,推斷情感態度。由此可知,整體六級閱讀理解能力較低,需要得到大幅提升。在書寫表達能力方面:69.11%的學生能就熟悉話題表達觀點,并能夠使用證據支持觀點;68.29%的學生能使用修辭手法完整記述個人經歷、身邊活動;46.34%的學生能簡單討論社會文化內容,但涉及簡單討論社會文化的四級書寫表達能力有待提高;46.34%的學生能就感興趣的話題寫作文,有論點和論據,銜接手段多樣,語義連貫;21.14%的學生能寫常見應用文,格式正確,語言表達符合要求;18.7%的學生能撰寫與自身專業領域相關的報告,結構完整,但整體上五級書寫表達能力不高,尤其是涉及撰寫報告的書寫表達能力有待提升;17.89%的學生能撰寫本專業的論文摘要,符合學術規范;16.26%的學生能有邏輯性地討論社會熱點問題、現象;10.57%的學生能撰寫常見文本,語言表達得體,章節結構符合文本特征要求。在口譯能力方面:61.79%的學生能就熟悉話題進行聯絡口譯;52.03%的學生能綜合考慮交際場合、背景知識,準確譯出重要信息;37.4%的學生能意識并及時糾正明顯口譯錯誤,但涉及重點信息譯出、糾正意識與能力等方面的五級口譯能力有待提高;30.89%的學生能就熟悉話題、較短語段作無筆記交替傳譯;12.2%的學生能主動預測內容,解釋并糾正錯誤。在筆譯能力方面:82.11%的學生能翻譯與日常生活相關的文本,再現主要信息;45.53%的學生能忠實準確地翻譯描寫空間方位、自然環境的文本;42.28%的學生能完整、明確地翻譯指示性文本,但涉及翻譯描寫空間方位、自然環境、指示性文本的五級筆譯能力有待提高;29.27%的學生能翻譯熟悉領域的論述性文本,譯文忠實、準確,再現原文觀點與態度;26.02%的學生能準確完整地翻譯常見交流性文本;24.39%的學生能準確翻譯內容生活化的敘述性文本,譯文句式豐富,表達流暢。通過問卷調查可以看出,整體上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呈現正向分布,閱讀理解能力級別越高,能力勝任的學生比例越小。相對而言,英語四級水平單項排位及平均比例分別為閱讀理解能力67.21%、聽力理解能力62.61%、書寫表達能力61.24%、口頭表達能力51.63%。四級口頭表達能力相對而言需要得到提升。英語五級水平單項排位及平均比例分別為筆譯能力56.64%、聽力理解能力53.25%、口譯能力50.41%、口頭表達能力30.62%、書寫表達能力28.73%、閱讀理解能力26.42%。五級閱讀理解能力相對而言需要得到提升。英語六級水平單項排位及平均比例分別為筆譯能力26.56%、口譯能力21.55%、聽力理解能力17.86%、閱讀理解能力16.26%、書寫表達能力14.91%、口頭表達能力8.94%。六級口頭表達能力相對需要提升。綜合而言,英語四至六級綜合水平排位及平均比例分別為聽力理解能力44.57%、筆譯能力41.6%、閱讀理解能力36.63%、口譯能力35.98%、書寫表達能力34.96%、口頭表達能力30.4%。整體口頭表達能力有待提升。
二、英語專業教育教學中的基礎技能培養對策
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表達能力培養策略
摘要:表達是以交際、傳播為目的,將思維反映在語言上的一種行為,包括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表達能力是綜合能力指標中一項十分重要的能力。本文從以下兩個方面對如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進行探討。首先明確了歷史表達能力的基本內容和培養目標,然后分別從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兩個方面分析了培養學生表達能力的具體方法和措施。
關鍵詞:初中歷史;表達能力;培養措施
歷史作為一門人文學科,在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一方面可以提升學生的素質,另一方面還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邏輯,使其人際交往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初中階段是青少年語言能力迅速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著重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必然會起到顯著的效果,為其將來邁向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1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表達能力的內容與目標
1.1表達能力的基本內容
表達,抽象化的涵義是將思維所得成果用語言語音語調、表情、行為等方式反映出來的一種行為。一般而言,表達包括語言表達和非語言表達。其中語言表達又主要包括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的表達,而非語言表達則是反映在表情、行為等方面。本文主要探討語言表達中的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陬^表達是指用說話來表達思想或情感,它有著更為直接的交流效果。書面表達則是用書面文章的形式來闡述觀點或見解。它能條理清晰地表達出想傳達的信息,更嚴謹,更具邏輯性,表達的內容也更加全面。在初中歷史的學習過程中,一方面,學生應學會用語言將一些歷史知識表達出來,并且通過和老師同學的溝通交流,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另一方面,在平時作業和階段性考試的主觀題中,學生可以利用機會好好地鍛煉書面表達能力,學著運用富有條理與邏輯的語句來陳述自己的觀點。
口頭能力訓練管理論文
提要強調了要重視加強中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以及在訓練中必須注意的幾個要點。
***
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是中學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以前我們往往只重視對學生“寫”能力的培養,而常常忽視對學生“說”能力的訓練。當然這種現象和高考指揮棒的導向有關系。歷屆高考,只考書面表達能力,不考口頭表達能力,致使教師忽略了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重要性與使命感,使“語”和“文”嚴重脫節,學生說話能力低下。
其實,口頭語言比書面語言,起著更直接、更廣泛的交際作用。現代社會的發展,對人們口頭表達能力,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當前現代科學正向著電腦化、信息化的方面發展,而信息的輸入、傳遞,最直接、最迅速、最方便的方式,莫過于有聲語言?,F代通訊、人機對話等方面。要求人們把話說得準確、簡明、達意,那種含糊其詞,佶屈聱牙的口語表達,又如何能適應形勢的發展呢?所以在語文教學中加強語言訓練,是必要的。
再說,目前世界上許多先進國家都非常重視對中學生說話能力的培養。在美國,從小學到中學,聽說訓練始終是語文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在日本,聽說能力的培養寫進教學大綱,作為語文教學必須完成的任務。在西德,語文教學除了通過教科書的講授和練習,讓學生掌握德語書面語和口語外,還專門編寫了一些說話訓練的輔助教材,如《說話教育》一書就是西德莫顯茨·迪斯特威克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以說話訓練為主的德語輔助教材。可見重視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在國際上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鄧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我們面對這些跨世紀的建設人材,既要培養他們具有真才實學,又要使他們具備出色的口才,這是時代賦予教師的使命。
怎樣進行中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呢?我認為應注意下列幾點。
口頭能力管理論文
[內容]
語文課姓“語”,聽、說、讀、寫各種能力的訓練,說到底都是語言的訓練。語言訓練又包括書面語言和口頭語言。長期以來,我們語文教學過程中給書面語言的訓練予以了足夠的重視。但對語言的另一翼——口頭語言卻投以不應有的冷漠,從而使口頭語言的訓練成為語文教學的冷點、盲點。
《語文教學大綱》(92年版)把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擺在與讀、聽、寫同等的地位,并明確提出了訓練要求。從語文的社會功能來說,所有能力的歸宿點就是一個:交際,而其關鍵即是“說”。現代社會是信息社會,盡管信息的表達、傳輸方式很多,但人與人的交際、溝通最主要、最便捷的還是“說”。因此,現代社會對人們的口頭表達能力提出了相應的更高的要求。很難想象,一個納于言、止于口,說話吞吞吐吐、無條無理的人能為現代社會所容納所接受。根據《大綱》和現實社會對我們語文教學中說話能力訓練的要求,對照我們語文教學的實際,目前中學的口語能力訓練并未擺到應有的位置,學生不說、少說,或即使說了,也是含混不清、言不成句、語不成義的現象普遍存在。
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綜合起來有這樣幾點:
一、應試教學的影響
長期以來,語文教學和語文教學改革一直在高考、中考指揮棒的指揮下進行。雖然“說”也可達到檢測學生語文水平和能力、功底的目的,而且直觀性強、可操作性強、反饋速度快。但只可惜高考、中考的檢測條件有限,只筆試,不口試。因此,不少教師不敢越雷池半步,考什么,講什么,怎么考就怎么講。平時按考題形式講課文,復習時按考題形式做練習,一個勁兒地訓練知識點,不考的就不教不訓練,“說”的教學形同虛設。這種疲于應試的教與學,長此以往,便造成了語文教學重讀寫輕聽說,只重“文”,而忽視“語”的現象。忽視口語的訓練,必然造成學生口頭表達的短腿,進而惡性循環,最終造成學生語文整體素質低下、水平不高的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