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低保戶范文10篇
時間:2024-03-01 02:14:0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農村低保戶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農村低保戶救助制度方案
一、基本原則
(一)堅持與農村低保制度相協調、相銜接的原則;
(二)堅持救助水平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原則;
(三)堅持實行專項救助的原則;
(四)堅持審批程序和日常管理按照農村低保相關規定實施的原則。
二、救助對象
農村低保戶社會救助工作會議講話
各位領導,同志們:
區政府決定召開這次會議,主要是貫徹落實市低保家庭危房改造工作會議精神,總結社會救助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分析研究當前面臨的問題和困難,不斷深化和完善社會救助工作。下面,根據會議的安排,結合我區社會救助工作的實際,我講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三年來社會救助工作簡要回顧
(一)城鄉低保基本做到應保盡保,困難群眾生活得到可靠保障。城鄉低保制度是保障城鄉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有效舉措。近幾年,由于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我區低保水平不斷提升,低保經費投入不斷增加,全區低保經費投入從年436萬元增加到年的630萬元。低保標準不斷提高,農村居民低保標準從年的每人每月125元提高到現在的150元,城鎮居民的低保標準從年的每人每月180元提高到目前的242元。低保范圍不斷擴大,人數從年的3153戶,8533人增加到現在的3531戶,9448人,基本實現了應保盡保目標。我區還在工作中不斷探索,完善各項低保配套政策,使低保逐步走上規范化、制度化軌道。城鄉低保已經成為社會各界廣泛擁護和支持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也為我區經濟社會和諧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集中供養制度進一步落實,五保對象基本生活逐步改善。對農村五保戶進行生活救助,多年來一直是社會救助工作的重點。截至年底,全區有265人納入五保供養。共有敬老院13所,集中供養了249人。五保供養工作為適應稅費改革后的新形勢、新要求,區政府在落實供養政策、供養經費和敬老院建設等方面加大了力度,取得了明顯成效,先后建成、、、、、等鎮敬老院。并創造了有特色的五保供養形式,一直以來走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一是率先給予集中供養五保對象享受城鎮居民低保標準的保障。將所有五保對象都納入了低保范圍,并全額補助;二是率先將在敬老院集中供養的五保對象的補助標準按城鎮居民的低保標準全額補助,年,根據區政府《關于調整最低生活保障標準通知》精神,將全區集中供養的五保對象月補助標準從150元提高到242元,進一步提高了供養標準,改善了入院老人的生活質量,同時也提高了其他老人入院的積極性,這一做法受到了上級有關部門的肯定,成為兄弟單位學習的榜樣。三是率先建立五保供養經費區級統籌、規范使用的機制。五保集中供養金由每人242元/月提高到340元/月。根據吃、住、穿、醫、葬全面保障要求,體現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與保障需求相結合的原則,科學合理安排集中供養經費。
(三)災害應急體系基本確立,災民救助及時、有效。經過多年努力,我區的自然災害應急體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我們先后制定了《區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區民政局災民救助防汛應急處置預案》,應對突發災害的救助規范,全區落實了《災民救助卡》制度,通過救助卡發放,救災程序更加公開透明的程序,杜絕救災款發放的違規操作,保證了救災資金落實到戶。每次受災后,我們迅速啟動了《區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并根據預案要求,立即組織力量做好核災工作,及時下撥救災資金,妥善安排受災群眾的生活。年,我區多次遭受臺風襲擊,全區因災倒塌房屋25戶,年底已全部完成災后重建工作,確保了倒房戶在年春節前“有房住、有飯吃、有衣穿”,維護了災區的社會穩定。
農村低保戶危房改造和救助會講話
各位領導,同志們:
區政府決定召開這次會議,主要是貫徹落實市低保家庭危房改造工作會議精神,總結社會救助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分析研究當前面臨的問題和困難,不斷深化和完善社會救助工作。下面,根據會議的安排,結合我區社會救助工作的實際,我講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三年來社會救助工作簡要回顧
(一)城鄉低保基本做到應保盡保,困難群眾生活得到可靠保障。城鄉低保制度是保障城鄉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有效舉措。近幾年,由于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我區低保水平不斷提升,低保經費投入不斷增加,全區低保經費投入從xxxx年436萬元增加到xxxx年的630萬元。低保標準不斷提高,農村居民低保標準從xxxx年的每人每月125元提高到現在的150元,城鎮居民的低保標準從xxxx年的每人每月180元提高到目前的242元。低保范圍不斷擴大,人數從xxxx年的3153戶,8533人增加到現在的3531戶,9448人,基本實現了應保盡保目標。我區還在工作中不斷探索,完善各項低保配套政策,使低保逐步走上規范化、制度化軌道。城鄉低保已經成為社會各界廣泛擁護和支持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也為我區經濟社會和諧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集中供養制度進一步落實,五保對象基本生活逐步改善。對農村五保戶進行生活救助,多年來一直是社會救助工作的重點。截至xxxx年底,全區有265人納入五保供養。共有敬老院13所,集中供養了249人。五保供養工作為適應稅費改革后的新形勢、新要求,區政府在落實供養政策、供養經費和敬老院建設等方面加大了力度,取得了明顯成效,先后建成xx、xx、xx、xx、xx、xx等鎮敬老院。并創造了有特色的五保供養形式,一直以來走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一是率先給予集中供養五保對象享受城鎮居民低保標準的保障。將所有五保對象都納入了低保范圍,并全額補助;二是率先將在敬老院集中供養的五保對象的補助標準按城鎮居民的低保標準全額補助,xxxx年,根據區政府《關于調整最低生活保障標準通知》精神,將全區集中供養的五保對象月補助標準從150元提高到242元,進一步提高了供養標準,改善了入院老人的生活質量,同時也提高了其他老人入院的積極性,這一做法受到了上級有關部門的肯定,成為兄弟單位學習的榜樣。三是率先建立五保供養經費區級統籌、規范使用的機制。五保集中供養金由每人242元/月提高到340元/月。根據吃、住、穿、醫、葬全面保障要求,體現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與保障需求相結合的原則,科學合理安排集中供養經費。
(三)災害應急體系基本確立,災民救助及時、有效。經過多年努力,我區的自然災害應急體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我們先后制定了《xx區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xx區民政局災民救助防汛應急處置預案》,應對突發災害的救助規范,全區落實了《災民救助卡》制度,通過救助卡發放,救災程序更加公開透明的程序,杜絕救災款發放的違規操作,保證了救災資金落實到戶。每次受災后,我們迅速啟動了《xx區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并根據預案要求,立即組織力量做好核災工作,及時下撥救災資金,妥善安排受災群眾的生活。xxxx年,我區多次遭受臺風襲擊,全區因災倒塌房屋25戶,xxxx年底已全部完成災后重建工作,確保了倒房戶在xxxx年春節前“有房住、有飯吃、有衣穿”,維護了災區的社會穩定。
健全農村低保戶信息檔案管理論文
一、我國農村低保制度的現狀
當前,我國農村低保正處于起步階段,主要保障因疾病、殘疾、喪失勞動能力、生存條件惡劣等生活常年困難的群眾。據有關部門介紹,全國31個省(區、市)都已部署建立農村低保制度,現全國已建立農村低保制度的地區共保障低保對象2311.5萬人、1074.6萬戶,平均低保標準為每人每年857元(按低保對象參加權平均)。①從整個情況看,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農村低保標準高于內陸地區,例如,浙江省確定的農村低保線接近1800元,福建省自2004年以來是1000元,2007年調高到1200元;山西省的平均標準是每人每年676.5元。由上可見,各地發展不平衡,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一是低保標準的確定人為因素比較多,缺乏科學測算和合理精算。二是低保如何進行動態管理問題。從低保制度建立以來,這個問題一直在困擾著管理者。三是低保的規范化管理問題。在實際操作中管理不夠嚴格,存在人情保、養懶漢、檔案材料保管不全,如何信息化管理等問題。四是低保金自然增長機制問題,低保標準的自然增長,并不能依靠某一個指標,它的變化調整應考慮方方面面,需要設計一個合理的指標體系。五是農村居民的收入難以核定。六是參照標準難以確定。
建立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及與其相適應的農村低保檔案是改革傳統社會救濟方式的需要,是建立健全新型社會救助體系的必然要求,也是做好農村低保的基礎性工作。
二、建立農村低保檔案的思考
1、加強農村低保檔案基礎建設
(1)分類別建立、完善農村貧困家庭收入的評估制度檔案、申請承諾制度檔案、協查聯簽制度檔案、審核審批制度檔案、民主評議制度檔案、公示監督制度檔案,以及各地區結合本地實際,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區實際的實施細則等文書檔案。
農村低保救助制度實施意見
一、救助對象
農村低保邊緣戶是指家庭年人均純收入高于當地農村低保標準,低于農村低保對象在享受了低保、醫療、住房、子女就學、應急(臨時)救助等專項救助后,所達到的實際受益水平平均值的農村困難家庭。
按照我市農村低保標準上浮20%確定農村低保邊緣戶。當農村低保標準和各專項救助標準調整時,相應調整農村低保邊緣戶的界定范圍。
農村低保邊緣戶待遇的申請、審批及管理與農村低保對象相同。低保邊緣戶與低保戶轉換,要依據家庭收入的變化情況,按照規定的程序從簡辦理。農村低保邊緣戶實行動態管理。
二、救助內容和標準
(一)醫療救助。將農村低保邊緣戶納入農村醫療救助體系,實施住院救助。救助比例與農村低保戶相同,救助標準為農村低保戶的60%,住院救助每人每年最高限額為1800元。
社保局個人述職述廉報告
一年來,在各級領導和同志們的理解、支持、幫助下,圍繞所承擔的工作理思路定措施,立足社會穩定大局,求突破求創新,遵紀守法,廉潔自律,園滿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
1、低保工作方面
一是嚴格按照上級要求提高了城鄉低保補助水平。今年以來,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城鄉低保工作,3月份要求為城市戶低保每人每月提高低保金補助15元,農村低保戶每人每月提高10元,自20*年1月起執行,7月份要求按相同金額再次提高城鄉低保補助標準,經過多方努力與協調,如期按要求提高了城鄉低保戶的補助水平,其中:農村低保戶從月人均補助30元提高到50元,城鎮低保戶從月人均補助107元提高到131元。20*年共計發放農村低保金1130萬元,城市低保金275萬元。
二是提高了低保標準擴大了城鄉低保的覆蓋面。將農村低保保障線標準從800元提高到了900元,將年人均純收入900元以下的困難群眾全部納入了低保范圍,農村低保達到12457戶、24329人,占全區農業人口的3.1%,城市低保934戶、1913人,占1.8%。
三是加強了城鄉低保的動態管理工作。對在保城鄉低保戶按季度進行了定期核查,共計注銷低保資格1300戶,調整補助標準720戶,確保了城鄉低保有進有出、低保標準有升有降的要求。
四是理順了城鄉低保資金的發放渠道,完善了資金的社會化發放。經過多方協調,農村低保資金每季度省、市、區、鎮四級先由區財政撥付,以“涉農資金一本通”方式進行發放,低保戶憑存折從農村信用社領取,確保了農村低保金及時到位。
社保局領導述職述廉報告
1、低保工作方面
一是嚴格按照上級要求提高了城鄉低保補助水平。今年以來,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城鄉低保工作,3月份要求為城市戶低保每人每月提高低保金補助15元,農村低保戶每人每月提高10元,自2008年1月起執行,7月份要求按相同金額再次提高城鄉低保補助標準,經過多方努力與協調,如期按要求提高了城鄉低保戶的補助水平,其中:農村低保戶從月人均補助30元提高到50元,城鎮低保戶從月人均補助107元提高到131元。2008年共計發放農村低保金1130萬元,城市低保金275萬元。
二是提高了低保標準擴大了城鄉低保的覆蓋面。將農村低保保障線標準從800元提高到了900元,將年人均純收入900元以下的困難群眾全部納入了低保范圍,農村低保達到12457戶、24329人,占全區農業人口的m3.1,城市低保934戶、1913人,占1.8。
三是加強了城鄉低保的動態管理工作。對在保城鄉低保戶按季度進行了定期核查,共計注銷低保資格1300戶,調整補助標準720戶,確保了城鄉低保有進有出、低保標準有升有降的要求。
四是理順了城鄉低保資金的發放渠道,完善了資金的社會化發放。經過多方協調,農村低保資金每季度省、市、區、鎮四級先由區財政撥付,以“涉農資金一本通”方式進行發放,低保戶憑存折從農村信用社領取,確保了農村低保金及時到位。
2、城鄉醫療救助工作。
社會救助體系建立工作方案
我村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必須時刻牢記宗旨,更加關注農村困難弱勢群體。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堅持多頭并舉,構建以農村五保供養、農村低保和農村醫療救助等制度為主體的農村社會救助體系,妥善解決特困群眾的基本生活問題,維護農村弱勢群體的基本生活權益,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一、進一步完善農村五保供養制度
目前,我村共有五保供養對象4名,其中已有3名入住周家敬老院。近年來,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五保供養工作,為保障五保戶的生活做了很大努力,五保的供養水平已有很大提高。但當前還有部分五保戶不愿入住敬老院,突出表現在供養標準偏低,醫療負擔沉重,因此,必須進一步完善五保供養制度。一是對不愿入住敬老院的我村五保戶,發動我村志愿者服務隊每月進行一次慰問。二是對新增加的五保戶,要及時向上級呈報審批,做到應保盡保。三是對已入住敬老院的我村五保戶,組織我村三職干部每季度進行一次慰問。
二、進一步完善農村低保制度
農村低保是當前農村社會保障體系中的主體救助制度,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熱點問題之一。我村目前有9戶農戶納入了農村低保戶范圍。對于低保戶的救助工作,要堅定不移繼續推進。一是對我村的低保戶要實施動態管理,做到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
三、進一步完善農村醫療救助制度
全鎮農村低保若干意見
按照全省社會救助工作會議和《市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實施辦法》及《縣2012年農村低保工作實施意見》的要求,切實做好2012年全鎮農村低保動態管理工作,做到“按標施保,應保盡保”。結合我鎮實際,制定本實施意見,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一、認真開展年度審核工作
村、居對農村低保戶要逐戶逐人進行審核,審核一定要按照規定程序認真操作,切不可流于形式或走過場。
(一)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通過發放明白紙、廣播、公告或包組干部通知到戶等多種形式,宣傳農村低保標準、政策、規定,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二)審核時間。2012年4月1日至4月15日
(三)審核范圍。2012年一季度農村低保對象
社保局領導個人述職報告
一年來,在各級領導和同志們的理解、支持、幫助下,圍繞所承擔的工作理思路定措施,立足社會穩定大局,求突破求創新,遵紀守法,廉潔自律,園滿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
1、低保工作方面
一是嚴格按照上級要求提高了城鄉低保補助水平。今年以來,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城鄉低保工作,3月份要求為城市戶低保每人每月提高低保金補助15元,農村低保戶每人每月提高10元,自2008年1月起執行,7月份要求按相同金額再次提高城鄉低保補助標準,經過多方努力與協調,如期按要求提高了城鄉低保戶的補助水平,其中:農村低保戶從月人均補助30元提高到50元,城鎮低保戶從月人均補助107元提高到131元。2008年共計發放農村低保金1130萬元,城市低保金275萬元。
二是提高了低保標準擴大了城鄉低保的覆蓋面。將農村低保保障線標準從800元提高到了900元,將年人均純收入900元以下的困難群眾全部納入了低保范圍,農村低保達到12457戶、24329人,占全區農業人口的3.1%,城市低保934戶、1913人,占1.8%。
三是加強了城鄉低保的動態管理工作。對在保城鄉低保戶按季度進行了定期核查,共計注銷低保資格1300戶,調整補助標準720戶,確保了城鄉低保有進有出、低保標準有升有降的要求。
四是理順了城鄉低保資金的發放渠道,完善了資金的社會化發放。經過多方協調,農村低保資金每季度省、市、區、鎮四級先由區財政撥付,以“涉農資金一本通”方式進行發放,低保戶憑存折從農村信用社領取,確保了農村低保金及時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