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飲水安全范文10篇
時間:2024-03-01 10:58:2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農村飲水安全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農村飲水安全講話
各位領導、各位代表、同志們:
在全國上下認真學習貫徹黨的**精神,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時刻,我們召開全國農村飲水工作會議,主要任務就是認真貫徹黨的**和**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樹立和落實科學的發展觀,認真總結交流五年來農村飲水解困工作的經驗,分析農村飲水工作面臨的形勢,研究部署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農村飲水安全工作。
五年前,我們在四川召開農村飲水解困工作會議,會后,飲水解困工程全面展開。今天,我們再次在四川召開農村飲水安全工作會議,明年開始飲水安全工程將正式啟動。這兩次重要會議都在四川召開,有其特殊的含義。無論是飲水解困,還是飲水安全,西部都是重點。四川是西部人口最多的省份,也是在農村飲水工作方面經驗較多的省份之一。四川的做法對其他地區有重要的借鑒意義。這次會議在廣安召開,還有一層更深刻的含義。廣安是小平同志的家鄉。主席使中國人民站了起來,鄧小平同志使中國人民富了起來。我們在這里開會,目的是要緬懷小平同志豐功偉績,繼承和發揚小平同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切實做好新時期的農村飲水安全工作,為人民多辦實事,辦好事。四川省和廣安市對這次會議很重視,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為會議的召開創造了很好的條件。四川省政府領導還親臨會議并作重要講話,廣安市的領導也出席了會議。在此,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對他們表示衷心感謝!
過一會兒,汪恕誠部長還將就農村飲水安全工作作重要講話,我們一定要深刻領會汪部長的講話精神,在工作中認真貫徹落實。下面,我就農村飲水工作先講幾點意見。
一、五年來農村飲水解困工作的成效和經驗
我國人口眾多,水資源短缺,經濟和社會發展不平衡,農村供水總體水平不高,許多地方存在飲水困難。為解決這一問題,黨中央、國務院采取了多種措施,到*年初,全國共建成各類農村供水工程*多萬處,累計解決了*.*億農村人口的飲水困難。按*年制定的飲水困難標準,全國農村仍有*萬人飲水困難,其中*萬人屬于《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剩下的,*萬人是由于人口增加、水源枯竭、工程老化等原因新增的。
農村飲水安全計劃
一農村飲水安全現狀
(一)農村人口飲水安全普及程度
經**年農村飲水現狀調查評估統計,**年底**總人口1719.10萬人(不含兵團),其中農村人口1115.71萬人,占總人口的64.9%。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衛生部《關于印發農村飲用水安全衛生評價指標體系的通知》(水農[**]547號)的規定,農村飲用水安全衛生評價指標分“安全”和“基本安全”兩個檔次,評價內容為供水水質、生活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和供水保證率四項指標,四項指標中有一項指標低于“基本安全”最低值,視為“不安全”。統計到**年底,全區農村總人口1115.71萬人中達到“飲水安全”和“基本安全”人口為541.26萬人,占農村總人口的49%,“飲水不安全”人口574.45萬人,占農村總人口的51%。
在“飲水不安全”的574.45萬人中,飲用水質不達標的人口398.98萬人,占69%(其中:飲用氟超標93.54萬人,占16%;砷超標7.75萬人,占1%;苦咸水147.92萬人,占26%;未經處理的Ⅳ類及超Ⅳ類地表水的有38.95萬人,占7%;細菌學指標超標嚴重,未經處理的地下水的有65.24萬人,占11%;污染嚴重,未經處理的地下水的有18.67萬人,占3%;其他飲水水質問題的有26.91萬人,占5%);飲用水量不達標的有37.11萬人,占6%;用水方便程度不達標的有100.8萬人,占17.55%;水源保證率不達標的有37.56萬人,占6.54%。。
(二)農村供水設施情況
農村安全飲水意見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政府有關部門:
為認真做好我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工作,逐步解決全縣農村飲水安全問題,根據省政府《關于實施十二項民生工程促進和諧安徽建設的意見》(皖政〔2007〕3號)精神,經縣政府研究,結合我縣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構建和諧**的高度出發,利用國家加大對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投入的機遇,結合縣情,集中人力、物力、財力,確保在4年內基本解決全縣農村飲水安全問題。
二、目標任務
我縣農村飲水不安全總人數為18.52萬人,2007已解決4.99萬人的飲水安全。2008–2011年,利用4年時間,按照國家和省、市有關標準,解決全縣剩余的13.53萬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2008年解決2萬人,2009解決3萬人,2010年解決4萬人,2011年解決4.53萬人。
農村飲水安全現場會上的講話
同志們:
這次全省農村飲水安全工作現場會議大家參觀了岳陽、益陽農村飲水工程現場,應該說是感觸頗深,幾個市縣介紹的工作經驗和做法,各有特點,值得借鑒和推廣。再群同志對去年我省農村飲水安全工作作了總結,分析了當前存在的問題,對下一步農村飲水安全工作作了具體安排部署,我完全贊同。希望大家回去以后認真研究,采取措施,抓好落實。
下面,我再強調三點:
一、增強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的緊迫感
前些年,我省飲水解困和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我省農村飲水安全問題仍然十分突出。一是飲水不安全人口比例大。根據2005年的調查評估,在我省農村5451.98萬飲水人口中,飲水不安全人口有1499.96萬人,飲水不安全人數占到全省農業人口近三分之一。其中水質不達標有1056.22萬人,占飲水不安全總人口的70.4%,主要是飲用水氟、砷含量超標、水源污染、苦咸水;局部嚴重缺水人口443.74萬人,占29.6%。二是飲水不安全人口分布范圍廣。全省14個市(州)123個縣(市、區)都不同程度存在飲水不安全問題。據統計,全省44335個行政村中,僅飲水型氟超標就涉及4721個村160.31萬人,占水質不達標人數的10.69%。三是飲水不安全危害嚴重。主要表現在:水污染嚴重,水性疾病發病率高,對農民群眾生命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對農村社會穩定帶來嚴重影響。
截止2007年底,全省已累計投入資金8.85億元,其中爭取中央投資3.41億元,省級財政配套0.99億元,共解決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218.06萬人,占“十一五”規劃解決人數的29%,占全省飲水不安全人數的15%。但全省還有1213.34萬人飲水安全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其中“十一五”期間還要解決531.94萬農村人口飲水不安全問題。今后一個時期,我省飲水安全工作的任務還十分艱巨,全省水利部門要繼續把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擺到突出位置,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要從講政治的高度充分認識農村飲水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要從富民強省的高度充分認識農村飲水安全工作的必要性,要從關注民生的高度充分認識農村飲水安全工作的緊迫性,切切實實的把這項工作當作關系人民群眾生命健康,關系農村社會穩定和諧的大事來抓。
漁農村飲水安全意見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屬各單位:
為保障我市漁農民飲水安全,改善廣大漁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漁農村建設,現就進一步做好漁農村飲水安全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樹立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以解決我市漁農村居民飲用水困難、保障漁農村飲水安全為核心,因地制宜,采取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相結合、水質處理與水源保護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措施,保護與開發利用并重,加快實施漁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穩步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全面提高漁農村飲水安全水平。
二、工作目標與任務分工
(一)工作目標:三年內解決全市19.76萬漁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問題。按照“前兩年完成、第三年掃尾”的總體要求,2007年解決11.11萬人飲水不安全問題,2008年解決7.1萬人飲水不安全問題,2009年解決1.55萬人飲水不安全問題。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研究
[摘要]近年來,莒南縣緊緊圍繞“城鄉供水一體化、區域供水規模化、工程管理專業化”的工作目標,充分利用水庫眾多、水量充足,水質較好的優勢,突出抓好水庫集中供水和管網延伸工作,先后爭取市級以上投資1.47億元,建成了覆蓋全縣農村的5座凈水廠和3座加壓站,讓58萬名農村群眾用上安全放心水,農村飲水安全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截至目前,全縣現有“千噸萬人”以上供水工程6處(包括5處農村集中供水廠、縣城城區水廠),覆蓋570多個村莊,另有單村集中供水工程150處,全縣農村自來水普及率97.5%。尚有26個“遠高難”自然村未通自來水。
[關鍵詞]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管理
1建設管理情況
在領導重視,精心組織之下,縣委、縣政府各級領導十分重視農村飲水的安全工作,同時將該村的飲水安全工程列入了縣委市政府提出的“全縣十二大民生實事”,成立了以縣政府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的民生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而且納入全縣科學發展綜合考核體系。各相關部門、各鎮街密切配合,認真研究國家省市制定的優惠政策,緊緊抓住國家投資機遇,積極向上爭取國家、省、市的項目扶持,向下取得鄉、村和農戶的全力配合,使農村飲水安全工作走上了高起點、大規模建設的軌道。相關部門單位在項目用地、用電、稅收等政策方面給予優惠,全縣農村飲水安全工作形成了“上下聯動、各方參與、齊抓共管、運轉協調”的良好工作格局。嚴格管理,建管并重。縣政府出臺了農村公共供水管理辦法、農村公共供水工程維修資金籌集辦法等措施進一步推動和規范化建設項目。另外,為了提升隊伍的建設水平與可行性,除了嚴格執行相關建設程序外,還要切實管理好隊伍的設備、管材以及工程驗收等方面的具體工作。在確保工程建設質量與成本全面符合市場要求的同時,堅持誰投資、誰所有、誰管理的基本原則,通過供水公司標準化建設以及市場化運作的技術手段來實現每一項水價得到公示,實現讓群眾喝上干凈水的基本目標。標準化定價,確定每方1.5~1.8元的低水價,讓大多數家庭每月水費開支10元錢左右,就能用上和縣城一樣的自來水。供水單位的收費模式要做到按戶按月記賬收費,每戶一表,公開透明,這樣在為正常運行和養護維修工程方面的資金得到積累,同事避免了加重農民負擔的搭車收費和亂收費問題,運行機制就形成了良性循環的以水養水模式。提升效益,促進發展。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建設,不僅對廣大群眾的飲水難問題從根本上得到了解決,而且在以往農民買水、找水、擔水的負擔減輕,取水時間上很有效的縮短了,農村勞動生產力方面得到極大解放。新建社區樓也用上了水量足、水質好的集中供水。通過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直接受益者就是農民自身,在提高農民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水平的同時,農村的經濟、收入等均得到了提高,這對新農村建設的提高和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發揮了很積極的推動力。
2存在的主要問題
(1)水質方面存在的問題。單村基本上沒有水質凈化設備雖然全縣大部分單村供水工程已經配備消毒設備,但是如何保證設備正常運行使用還有待下一步監管。(2)國家投入與農村需求之間存在矛盾。目前上級對該縣下達的扶持資金為493元/人,減輕了縣、鎮投資和農民自籌資金的壓力。但國家每年下達的指標數量有限,不能滿足目前農村實際供水需要。(3)項目建成后后續管理情況多種多樣,這對可持續發展的農村供水事業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影響。個別供水工程交由個人管理,供水水質、水量得不到保證。(4)地方配套資金負擔較重。近年來,國家投入增加,從2012年起縣級配套資金由原來的40%降為13%,但實行相對的集中性供水和統一聯片供水,這就需要興建一定的供水或水源工程,且后期對這些工程的運行維護也需要相應的資金,對于地處革命老區、財政較為薄弱的莒南縣來說,負擔仍然很大。(5)因農村自來水工程建設,牽扯到國土、環保、公路、交通、鐵路、電力、通訊及縣直相關部門的工作,縣級部門解決不了,職責權限之內不好解決,尚需要上級主管部門予以商定、協調解決。
學校農村飲水安全通知
有關市、縣(區)教育局: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村飲水安全問題,20*年8月3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了《全國農村飲用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規劃”,并指出項目區內學校的飲水安全問題應統籌解決。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教育部、水利部決定建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項目區內學校年度數據統計制度。根據《教育部辦公廳、水利部辦公廳關于做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項目區學校有關數據統計工作的通知》(教發廳〔20*〕84號)的要求,現就我省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項目區內學校年度數據統計工作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視農村學校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日前,《*省人民政府關于實施十二項民生工程促進和諧*建設的意見》(皖政〔20*〕3號)將加速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列入促進和諧*建設的十二項民生工程。根據《*省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實施方案》,我省農村飲水不安全總人數為1626.6萬。20*年國家已安排解決了46.9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計劃從20*年至2011年,用5年時間按照國家有關標準,解決全省剩余的1579.7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分縣農村飲水安全問題見附件2)。
農村學校飲水安全是整個農村飲水安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水利部、衛生部、教育部《關于做好農村學校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工作的通知》(發改農經〔20*〕1592號)明確要求:“在編制“十一五”及以后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規劃時,應將農村學校飲水安全工程作為建設重點統籌納入其中”。為此,請有關縣(市、區)教育局主動與當地水利部門、發展改革部門聯系,認真摸清上述區域內學校飲水存在的安全問題,并將農村學校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納入當地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規劃統一實施。同時,各地在編制相關工程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初步設計中應將項目區內學校的飲水安全問題作為一項重要內容,統籌考慮。
二、建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項目區內學校年度數據統計制度。請各項目縣(市、區)教育局根據省下達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年度計劃,對項目區域內學校數和在校生數進行統計、匯總,并于當年12月20日前報市教育局。同時抄報省教育廳計財處;各市教育局將匯總后數據(以項目縣為單位)于12月25日前報省教育廳計財處。
三、20*年、20*年統計數據,請有關項目縣(市、區)教育局根據省下達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計劃(見附件3),按附件1表式要求,于4月24日前報市教育局。同時抄報省教育廳計財處;各市教育局將匯總后數據(以項目縣為單位)于4月28日前報省教育廳計財處。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調查
1農村飲水安全重要性
農村飲水安全問題,是農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2005年3月嵩縣進行了全縣飲水安全普查,47萬農村居民有19萬人存在高氟、高鹽、水質不達標、嚴重缺水等飲水不安全問題。為此,嵩縣根據國家和省、市有關解決農村飲水安全的指示精神,把飲水安全工作作為進一步關心農村群眾身心健康的民心工程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工程來抓,不斷加強組織領導,落實行政首長負責制,采取切實有效的工程建設措施,加強部門合作,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加強工程建設的監督檢查,確保了全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2006-2013年,在國家、省、市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在全縣范圍內實施了11批飲水安全工程,基本解決了全縣國家標準內的人畜飲水困難問題。2013年,嵩縣已累計投入資金10067萬元,其中國家資金7482萬元,地方配套及群籌2585萬元,徹底解決了204個村19.53萬人和2.59萬人學校師生的飲水安全問題。
2加強農村飲水安全經驗與做法
2.1加強組織領導,為工程順利推進提供保障
對農村飲水安全項目,多年來縣委、縣政府組織水利部門和相關鄉鎮及早動手,全面安排,確保了工程建設按時完成,并把該項目工程定為為人民群眾承辦的十件實事之一。縣委書記、縣長召集四大班子會議多次聽取水利部門飲水安全普查、規劃、建設情況匯報,把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擺在政府承諾為群眾所辦10件實事的首位,把其作為年終考核鄉鎮的重要指標,及時召開鄉鎮一把手會議予以分解落實。并專門成立了以縣委副書記為組長的飲水安全工程規劃和建設領導小組,協調解決工程建設的實際問題。并從財政拿出一定資金用于解決偏遠地帶居住零散群眾的問題,很好地配合了全縣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同時,以縣委辦、政府辦、紀檢委、組織部等部門組成的農村工作督查組,對飲水安全工程開展經常性、全方位的督查活動、督促質量、通報進度,有力地促進了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的順利開展。為把飲水安全工程全部建成精品示范工程,我們對規劃設計統一標準,由縣農田水利技術服務中心根據農村飲水安全評價、建設標準和工程實際,制定了《嵩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實施標準》,對每一處工程都按照戶戶通自來水的精品工程標準進行規劃設計,達到了標準統一、質量優良、飲水安全。力爭使廣大群眾早日實現“村村通上自來水、人人吃上干凈水”的目標。
2.2突出重點,統籌兼顧,分步實施
淺談農村飲水安全提質增效
【摘要】介紹了巴東縣基本情況及農村飲水工程現狀,指出農村飲水安全存在的重大問題,并從不同角度出發,闡述了農村飲水安全提質增效的建議,以提高全縣農村飲水安全水平。
【關鍵詞】農村飲水安全;巴東縣;提質增效
巴東縣位于湖北省西部,居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東北部。縣轄12個鄉(鎮),491個村,3923個組。巴東縣總人口49.96萬人,其中農村人口45.72萬人,占巴東縣總人口的91.5%;巴東縣國土面積3354km²,其中耕地面積53.97萬畝,人均占地1.2畝。縣地形狹長,西高東低,南北起伏。地表崎嶇,山巒起伏,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全縣水資源較為豐富,有多條河流貫穿縣境,但由于無大型水利項目支撐,水利建設相對落后,且水源距人口聚集地相隔較遠,居民多以雨水作為水源。
1.巴東縣農村飲水工程概況
巴東縣屬于典型的山區大縣,由于農村人口居住分散,農村引水供水工程建設較為落后,且多數供水工程都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興建的,老化現象較嚴重,造成供水工程建設規模未達到《村鎮供水工程設計規范》(SL687-2014)對不同地區和不同用水條件的用水量要求,凈水設施及入戶管道不配套等。自2005年國家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以來,農村居民飲水條件得到顯著改善,巴東縣農村人口飲水安全普及程度得到快速提高。截止2015年底,全縣12個鄉鎮,共建成供水工程10937處,解決27.63萬人的飲水安全。供水水源地主要為水庫、河道攔河壩、水窖等類型,供水范圍主要是農村的鄉鎮、集鎮及村莊以及分散的居住戶。其中,大中型集中供水工程507處,供水規模在20m³/d以下的小型集中供水工程共632處。管網損失率約9.84%,供水保證程度較低。由于巴東縣現狀安全飲水工程水源地保護區劃分不完善,水源保護設施、消毒設施不配套,使部分水廠供水水質未符合國家《生活引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的要求。另外村中部分小型水利設施處于無人管理的狀態下,縣內水利設施管理機制尚不完善,有待加強。
2.巴東縣農村飲水安全現狀與問題
農村飲水安全情況匯報
近幾年,在省、市水利和發改部門的關心指導下,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縣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項目建設為依托,以服務民生、打造節水型社會為宗旨,搶抓新的歷史機遇,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全力服務、興水惠民、改善民生,克服工作中的實際困難,大力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農民飲水困難問題得到明顯改善。
一、工程實施情況
近幾年,在上級領導和部門的關心指導下,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縣解決了7.06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其中2009年以前重點以實施小微型、分散供水工程為主,解決了農飲不安全人口1.6萬人;2010年至今共實施了千噸萬人農飲項目4個、百噸千人項目9個,解決農飲不安全人口5.46萬人,總投資2768.18萬元,其中中央投資1744.88萬元。目前,全縣仍有3.93萬萬農村居民和學校師生存在不同程度的飲水安全問題(按照上級水利部門認定的數據)。
2010年度:實施千噸萬人農飲項目1個、百噸千人項目6個,分別為鎮村農飲工程、鎮村農飲工程、鎮村農飲工程、鎮含水農飲工程、鎮農飲工程、鎮忠誠農飲工程、鎮農飲工程。工程總投資880.61萬元,其中中央投資528.37萬元,省級配套84.71萬元,解決農飲不安全人口1.82萬人。目前項目已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
2011年度:實施千噸萬人農飲項目1個、百噸千人項目2個,分別為村集中供水工程、鎮村農飲供水工程、鎮村農飲供水工程。工程總投資437.87萬元,其中中央投資262.72萬元,省級配套26.1萬元,解決農飲不安全人口0.92萬人。目前已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
2012年度:實施千噸萬人農飲項目2個、百噸千人項目1個,分別為縣城自來水管網至鎮延伸工程、鎮農飲集中供水工程、鎮村農飲集中供水工程。工程總投資1449.7萬元,其中中央投資953.79萬元,省級配套134.6萬元,市級配套123.98萬元,縣級配套123.98萬元,解決農飲不安全人口2.72萬人。目前,縣城自來水管網至鎮延伸工程已完成中央投資的90%,預計4月底可以完工;鎮農飲集中供水工程、鎮村農飲集中供水工程于正在緊張施工中,已完成中央投資的48%,計劃5月底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