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工作計劃范文10篇
時間:2024-03-02 07:07:3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農業工作計劃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農業工作計劃
各鎮(現代農業園區、濱海度假區)、相關單位:
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作出的戰略部署的第一年,也是改革開放30周年。保持我區農業發展的良好勢頭,對推動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意義重大。為更好開展年農業工作,結合上級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經研究,特提出年度工作要點,具體內容如下: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市委九屆三次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要求和區委區政府的工作部署,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支撐,以組織化為載體,以社會化服務為依托,不斷推進我區高效生態農業和新農村建設又好又快發展。
二、工作思路
年農業要緊緊圍繞“一個目標、二個原則、三個重點、四大突破、五項措施”,推進高效生態農業的發展,強化為農服務,促進農民增收。
農業工作計劃
2004年是收獲的一年,在這一年里,我們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農業總收入達6535萬元,人均收入6508元。在2005年里,我鎮將以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及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為指導,緊緊圍繞我區“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建設首都生態農業區”的思路,以農民增收為核心,以產業化為載體,不斷優化農業結構,力爭將我鎮建成農產品加工中心,生態旅游、采摘、休閑中心。
預計在2005年內實現農產品加工銷售收入32800萬元,全年接待觀光采摘30000人次,實現采摘收入300萬元,全年實現農業收入720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7028元。
一、信訪問題
1、現今存在的最大的隱患就是由于村支部執行有關政策的失誤而導致土地承包期過長,一次性收入,農民在土地上的收益并不是每年都可以分得,這使農民的土地利益受到了影響。
2、確權的土地和不確權土地在稅費改革后的待遇有所差別,不確權村的村民要求種地。
3、土地實行確權的部分,應該有本,但本沒有到本人手上。土地流轉手續不全。我們將積極穩妥地推進此項工作。
農業局雙聯工作計劃
為深入推進“走基層”活動,密切聯系群眾,多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按照“雙聯”活動要求,根據《縣鎮村三年幫扶規劃》,特制定2014年“雙聯”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系列講話精神,緊緊圍繞促進生產發展、農民增收致富主線,著力解決農民群眾的實際問題,切實加強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為把天元村建設成為群眾富裕、環境優美、社會文明進步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奠定堅實基礎。
二、總體思路
今年我局“雙聯”活動的總體思路是:著力轉變扶貧方式,加大產業培育,夯實基礎條件,增加種養殖收入。轉變扶貧方式,把輸血扶貧轉變為造血扶貧,救濟扶貧轉變為能力扶貧,開展智能扶貧,增強自身發展能力;積極引進龍頭企業、扶持農業專業合作社建設,培育壯大產業,發展農村經濟;積極協調爭取項目資金投入,幫助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大力引進新品種、推廣新技術,提升農民科學種養殖水平,增加種養殖收入。
三、幫扶目標
農業血防工作計劃
為切實做好我縣家畜血吸蟲病查治和農業血防綜合治理工作,保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促進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根據省、市農委要求和縣地病領導組有關文件精神,制定2015年農業血防工作計劃。
一、認真做好家畜(耕牛)血吸蟲查治
1、任務分解:家畜糞檢400頭,普治200頭,其中:弋江鎮糞檢351頭,普治200頭;籍山鎮糞檢69頭。
2、糞檢點設置:家畜糞檢點設在原宋橋、九連、弋江3個糞檢點,原東河、東七、石鋪等地畜糞收集后送弋江點糞檢,原葛林畜糞送宋橋點糞檢;許鎮鎮2個村實施監測。
3、器械準備:各糞檢點于5月上旬將原有器具和需添置器具清理、登記后上報縣畜牧獸醫局,不足器具由縣畜牧獸醫局統一采購發放。
4、舉辦培訓班:于5月、10月中旬由縣畜牧獸醫局舉辦家畜血吸蟲病查治培訓班各一期。
農業局工作總結和工作計劃
今年以來,我局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和省市局下達的目標任務,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凝心聚力、拼搏進取,開拓創新、扎實工作,圓滿完成今年及“十二五”期間的各項目標任務。。現就我縣今年及十二五期間的農業工作總結如下。
一、工作亮點
十二五以來,我縣農業工作取得了多項殊榮,2013年被列為農業部在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唯一的試點縣,頒發了第一證和實現了農村土地抵押貸款實現首貸;同時五年來,我縣相繼被評為“全國基本農國保護工作先進單位”“全省茶葉生產十強縣”、“全省園藝作物標準園創建先進單位”、“全市農業結構調整工作先進單位”、“全市茶葉生產先進單位”、“全市第七屆文明單位”等榮譽。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堅持把抓糧食生產放在首位,保持糧食及主要農產品產量持續穩定增長,為推進農村改革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十二五規劃實施以來,我縣始終堅持把穩定播種面積,優化品種結構,提高單產水平,增強綜合生產能力,作為促進糧食及主要農產品生產的主要途徑。通過進一步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耕地產出率;通過大力實施測土配方施肥、水稻高產創建、病蟲綜合防治等先進增產科技措施的推廣和運用,提高群眾生產技能和種植水平。
白楊農業站工作總結及工作計劃
20**年在縣農委和場黨委的正確領導下,白楊農業站認真貫徹上級文件精神,圍繞服務三農目標,開拓創新,積極進取,努力工作,認真履行自身職責,工作取得一定成績。
一一年來的工作成效
1、站容站貌大為改觀,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農業站上劃到農委管理后,我站及時召開了會議,會上大家對文件認真學習,并進行了熱烈討論,最后統一了認識,就是:認清形勢,理清思路,明確目標,積極做好本職工作。
縣農委十分關心我站工作,今年春天給我站配齊了辦公桌、椅、柜及電腦,場黨委又給我們騰出了一間辦公室,徹底解決了辦公場所問題。我站全體同志深受感動,一致表示:只有認真工作,勤奮敬業,才能報答領導對我們的關心。為此全站人員在學習上十分認真,工作上十分努力,分工負責,責任明確,精誠團結,朝氣蓬勃,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2、技術服務力度加大,農業項目成效顯著
農業局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農村發展難題,重新審視“三農”工作,探索和把握“三農”工作實踐規律,明確“三農”工作發展方向,以“發展現代農業、塑造新型農民、加快建設新農村”為載體,按照縣委、縣政府確定的加快西部農業開發建設規劃,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和林下經濟,進一步穩定糧食生產能力,發展優質、高產、高效、安全、生態農產品生產,依靠科技支撐提升種植業生產層次,構建都市質量效益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種植業,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產品增強競爭力做貢獻,為三農事業的發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二、工作目標
穩定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糧食面積70萬畝,總產2.4億公斤,蔬菜10萬畝,總產3.5億公斤,棉花面積20萬畝,總產4600萬公斤。以西部農業開發為著力點,加快***林海現代循環農業示范區建設,年內全縣新增設施農業面積1.5萬畝,其中王口、臺頭、梁頭、獨流、良王莊五個鄉鎮發展設施農業1萬畝,林下經濟0.5萬畝,建成一個占地50畝的休閑渡假農莊,不斷提升和擴大臺頭萬畝都市型農業示范園和林地立體循環農業示范園的產業水平和展示功能,帶動全縣設施農業、特色農業、生態農業、旅游農業、高效農業的發展,穩步提高農民來自種植業的收入。
三、工作重點及主要措施
1、提高糧食生產能力。以改善品質、提高單產、增加總產為突破口,增加優質糧面積。積極爭取政策支持,完善政策落實辦法,確保糧食直補、綜合補貼、良種補貼等惠農補貼資金到位;結合農業部玉米高產創建項目的實施,帶動玉米生產,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積極推廣農產品標準化生產、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綜合防治等增產增效實用技術,依靠政策和科技,確保糧食生產能力穩定提高;加強農作物田間管理,做好防災減災工作;落實各項備耕措施,保證種子、化肥等農業生產資料供應。
農村農業增效的工作計劃
為深入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關于進一步采取有效措施促進南部地區農民增收的通知》精神,我局充分發揮職能優勢,把加強勞動力轉移作為著力點,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幫助我縣南部地區農村剩余勞動力外出務工,擴寬增收致富渠道。
一、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目標
為切實做好南部地區農村剩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工作,使勞務輸出成為南部地區農民收入的增長點,我局將其作為一個黃金產業來經營。健全組織。成立了促進南部地區農民增加收入工作領導小組,局長×同志任組長,就業服務局局長×同志為副組長,×科、×科的主要負責人為成員,負責勞務輸出的組織領導、統籌規劃和溝通協調等工作。明確目標。遵循“重點扶持、政策傾斜、全力推進”的原則,確定了“著力提高南部地區農民技能水平,不斷拓寬勞務輸出渠道,合理引導農民外出務工,千方百計擴大南部地區輸出規模”的工作指導方針,提出了全年南部地區勞務輸出×人,就地向非農產業轉移×人,年增加勞務收入×萬元的目標。嚴格考核。將全年目標分解到了有關科室及南部鄉鎮勞動保障事務站,作為年終考核、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對超額完成任務的,給予相應的物質獎勵,對完不成任務的,給予通報批評。
二、開展陽光培訓工程,提高農民技能水平
提高農村剩余勞動力技能水平是促進其外出務工的基礎。為此,我局著力實施陽光培訓工程,對南部地區的農村剩余勞動力開展大規模的技能培訓活動。一是開展技能性培訓。聯合縣職校、×校、駕校等×個培訓單位開辦實用技術培訓班,并對達到一定技術標準的幫助其辦理各種資格證書。今年以來,共為南部地區開辦地毯絹花、計算機、電氣焊、采煤知識、市場營銷等技術培訓班×期,培訓人數達×人。二是開展引導性培訓。考慮到南部地區離縣城較遠、交通不便利的實際困難,本著就近培訓的原則,特設定南部地區的各鄉鎮成人教育學校和勞動保障事務站為引導性培訓基地,為初中畢業的農村剩余勞動力開展就業政策、勞動法等知識的培訓,使他們樹立正確的就業觀,破除土里刨食、靠天吃飯的陳舊思想,引導他們主動走出山門,走出家門,從農業以外的方面想辦法來增加自身收入。今年以來,共組織引導性培訓×期,培訓人數達×人。通過開展陽光培訓工程,使我縣的農民,特別是南部地區的農村剩余勞動力,不僅轉變了思想觀念,拓寬了致富的視野,而且使他們掌握了一門外出務工的技術敲門磚,大大地增強了外出務工的成功率。
三、廣泛搜集用工信息,努力拓寬用工渠道
農辦農業工作計劃
2014年,我辦將按照上級農發部門的要求部署,轉變工作作風,調整工作思路,在加強項目和資金管理的基礎上,銳意進取,促進我縣農業綜合開發工作再上新臺階。
1、切實抓好2013年項目實施。
嚴格按照市辦要求,精心算好天氣帳、時間帳和任務帳,按“倒計時”的辦法,統籌安排好內、外業各項工作。對已完工小型水利項目,及時組織由有關部門組成的縣驗收組驗收,做到完成一個,驗收一個。同時,落實好工程管護措施,收集好檔案資料。產業化經營項目,根據計劃批復及實施方案,抓緊實施。
2、想方設法跑項爭資。
按照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獎優罰劣”的原則,我辦將立足本職工作,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實施好各項農業綜合開發項目,不斷提高項目和資金管理水平,以工作業績、好項目、工作熱情來爭取上級支持和獎勵。
3、加大主導產業扶持力度。
農業園區工作計劃
按照縣政府通知要求,農業園區認真學習文件精神,重點了解威縣模式,對威縣爭跑項目情況進行了學習。2015年農業園區將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創建工貿園林中心城市開展工作,全面推進瓜果蔬菜種植和奶牛養殖兩個產業的發展,建成省級農業科技園區。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創新機制,進一步提高園區效益
農業園區將圍繞“如何加快園區發展,怎樣盡快發揮效益”的課題,創新機制,主動作為。充分借鑒農業科技園區的做法,探索“品牌經濟”模式,進一步理順園區管理機制,增強園區發展內生動力,進一步提高園區效益。
二、以質量求生存,做好示范帶動,增強園區輻射力
監管企業和農戶提高產品質量,以質量求生存。在奶牛養殖上,推行六統一管理模式,確保生鮮奶的質量安全;在設施蔬菜上,做好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嚴格按照無公害蔬菜生產標準進行管理,生產放心菜。同時做好科技培訓,讓農民了解高效農業,掌握種養技術。通過農業園區的帶動示范,引領縣高效農業的發展。
三、以項目促建設,爭跑項目入駐園區,促進園區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