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肥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0 19:08:0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有機肥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淺析有機肥對作物的影響
摘要為減少煙草栽培中常規施肥用量,提高煙葉內在品質,立足于莒縣煙葉生產實際,采用田間試驗的方法,通過生物有機肥對煙葉質量的影響進行研究。結果表明:金邦禾生物有機肥能增加煙葉含鉀量,提高煙葉品質,且投入成本較低,具有較好的綜合效應。
關鍵詞金邦禾生物有機肥;煙葉;品質;影響
烤煙生產中,施肥是調控煙葉產量和質量的核心,由于長期大量施用化肥,忽視有機肥的使用,造成煙田土壤酸化、板結,生物活性降低,氮、磷鉀等養分利用率不高,難以供應烤煙生長所需均衡、充足的營養,從而影響產量和品質的提高受到較大限制[1-2]。同時,現代農業正逐漸向綠色農業、生態農業發展,人們對煙草及煙草制品也提出了更高的安全性要求。減少化學品在煙草生產中的施用量,提高品質和安全性,對促進煙草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3-4]。本研究通過對金邦禾生物有機肥料的試驗,全面觀察該肥料對煙草不同性狀的影響,為其在煙草生產上更好推廣使用提供科學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概況
試驗設在山東日照煙草試驗站洛河章莊試驗基地,海拔190m,土壤肥力中等,地勢平坦,排灌設施齊全,前茬作物為花生,其土壤養分含量:pH值6.83,有機質11.5g/kg,堿解氮69.33mg/kg,速效磷13.9mg/kg、速效鉀116.10mg/kg。供試烤煙品種為中煙100。
有機肥施用
有機肥包括除化肥以外一切可作肥料的物質,通常以人畜糞尿、作物秸稈、綠肥為主。有機肥是經生物物質、動植物廢棄物、植物殘體加工而來,消除了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富含大量有益物質,包括多種有機酸、肽類以及氮、磷、鉀在內的豐富的營養元素。施用有機肥料不僅能為農作物提供全面營養,而且肥效長,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機質,促進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理化性質和生物活性,是綠色食品生產的主要養分。有機肥料養分全面,肥效持久均衡,既能改善土壤結構,培肥改土,促進土壤養分的釋放,又能供應作物養分,不像化肥那樣容易傷根死苗,特別是對發展有機農業、綠色農業和無公害農業有著重要意義。但也不能片面地認為有機肥施用越多越好。具體施用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嚴格遵守配方比例施用。了解有機肥對農作物生長有利的科技知識,合理地將生物菌肥與農家有機肥、礦物肥、化肥相配合,堅持按“四類一體”配方平衡施肥技術,并按作物生長期營養需求指導施肥。實踐證明:以生物菌肥1%~2%、有機質肥50%~60%、中微量元素肥10%~20%、氮磷鉀大量元素肥30%~40%的配合比例最佳,增產效果顯著,能提高20%~30%。由此可見,合理應用生物有機菌肥是現代有機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2)作基肥施并深施。一是盡量將有機肥深施或蓋入土里,避免地表撒施肥料現象,減少肥料的流失浪費和環境污染;二是作物苗期基肥要深施或早施,尤其要嚴格控制作物苗期氮肥的施用量;三要按作物生長營養需求規律來施肥,一般生長期短的作物可作底肥一次性施入,生長期長的作物栽培施肥,應該分前后期來施用,做到“前輕、后重”,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產量效果。有機肥肥效長,養分釋放緩慢,一般應作基肥施用。深耕結合有利于土肥相融,促進水穩性團粒結構的形成,有效地改良土壤。
(3)有機肥與化肥配合施用。有機肥雖然營養元素含量全,但含量較低,且在土壤中分解較慢,在有機肥用量不是很大的情況下,很難滿足農作物對營養元素的需要;而化肥營養元素的含量高,肥效迅速,可根據農作物需要量的多少,進行有針對性的補充,但肥效短。有機肥與化肥配合施用,二者取長補短,發揮各自的優勢,即可滿足農作物對各種營養元素在數量和時間上的需要。在施用有機肥時,為了獲得高產應追施一定數量化肥,做到遲速結合,可以取長補短、緩急相濟、互為補充,充分保證作物整個生長發育期間有足夠的養分供給,從而提高作物產量。但腐熟的有機肥不宜與堿性肥料混用;若與堿性肥料混合,會造成氨的揮發,降低有機肥養分含量。有機肥含有較多的有機物,也不宜與硝態氮肥混用。
(4)合理混施。羊糞的養分含量在家畜糞便中最高,其中N、Ca、Mg含量很高,分解速度較快,糞勁較猛,為達到糞勁平穩,應在羊糞中加入豬糞或牛糞混合施用。人糞尿是速效性有機肥,施用時應搭配粗的有機肥和磷、鉀肥。長期施用人糞尿會造成土壤板結,不可連續使用,應間隔一段時間再用。用人糞尿作基肥和追肥時,施前應加水稀釋3~4倍,施后及時覆土,防止NH3的揮發損失,且一次施用量不宜過大。
(5)充分腐熟發酵后再施用。有機生物肥料,能活化土壤、改良土壤,增強農作物的抗病、抗蟲、抗災能力,能提高作物品質和增加產量。但自然界中的禽畜欄、人畜糞肥及餅粕類等有機肥必須要充分腐熟發酵后再施用。因為許多有機肥料帶有病菌、蟲卵和雜草種子,有些有機肥料中還含有不利于作物生長的有機化合物,所以均應經過堆漚發酵、加工處理后才能施用,生糞不能下地。經過發酵后,一是均衡了有機肥中的酸性,減少了硝酸鹽含量,補充了水分,有利于與自然界土壤中微生物菌的組合應用;二是發酵后能殺滅有害生物病菌等直接給作物和土壤帶來危害原糞肥中的寄生蟲卵。
有機肥對蔬菜產值影響
中國是當今世界最大的化肥生產國和消費國【I】。化肥在農業生產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20世紀全世界所增加的作物產量中的一半是來自化肥的施用。由于蔬菜作物具有根系淺、根系吸收能力弱、喜高肥水、奢侈吸收等營養特性B】,且生產周期短,施用化肥增產效果明顯,但過量施肥的現象越來越嚴重【34】。198卜2005年,中國化肥用量增加了3.8倍,化學肥料利用率低,流失嚴重【5I。過量施肥不但造成作物產量的降低,還可能引起農業生態環境的污染,也不利于提高農產品質量陋I。食品中的硝酸鹽含量與氮素化肥的施用量呈正相關,過量施用氮肥導致蔬菜硝酸鹽累積,影響人體健康p’7l。以往研究表明,有機肥與無機肥配合施用對作物生長的效果較好Is-g],并且有機、無機肥料配施可協調平衡養分供應,滿足作物整個生育期對養分的需求。有機無機配施對蔬菜產量和品質、減輕農業化肥浪費、改良環境質量均能產生有益的影響,不同的有機無機肥配比會產生不同的效果。本研究選擇珠江三角洲高肥力菜地,分析不同施肥方式(單施化肥、化肥減量及配施有機肥)對連續種植的不同種類蔬菜產量和品質形成的影響。通過綜合分析,試圖尋找出能夠協調蔬菜產量和品質、維持土壤養分基本平衡、降低施肥對環境的不良影響的合理施肥方式和施肥量,為優質蔬菜,無污染、可持續生產提供合理的掩肥技術和相應的理論依據。
l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1.1.1試驗點基本概況本試驗于2009年10月-2011年1月在廣州省廣州市南沙區橫瀝鎮義沙村(22044’40”N,113。29‘51”E)進行。試驗地所在區域為暖溫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區,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21.9℃,平均年降雨量1647.5mm。試驗開始前土壤耕層主要理化性狀如下:pH6.28,有機質含量為18.11g/kg,全氮和全磷分別為1.8g/kg和13.74g/l(g,銨態氮為21.70mg/kg,速效磷為2.05m/kg,速效鉀為56.89mg/kg。
1.1.2供試蔬菜作物本試驗選擇連續種植的3種蔬菜作物,包括黃瓜、苦瓜、甘藍。黃瓜(Cucumissativus)品種為‘園豐二號’,由山西省夏縣園豐蔬菜科學研究所選育,2010年3月28日種植,2010年6月11日收獲。苦瓜(Momordicacharantia)品種為‘玉船二號’,廣東省地方品種,2010年6月23日種植,2010年9月23日收獲。甘藍(BrassicaoleraccavaLcapi細ta)品種為‘京豐一號’,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選育,2010年10月18日種植,2011年1月16日收獲。
1.1.3供試肥料化肥使用挪威復合肥,純N、P、K含量均為15%。有機肥為廣州市良田肥業有限公司的精制有機肥,其中總養分≥4%,有機質≥30%,純N含量為3.5%。化肥(chemicalfertilizer)用CF表示,有機肥(organicmanure)用OM表示。試驗中施肥量、有機肥和化肥的用量以純氮量進行計算。
小議生物有機肥對煙葉影響
摘要為減少煙草栽培中常規施肥用量,提高煙葉內在品質,立足于莒縣煙葉生產實際,采用田間試驗的方法,通過生物有機肥對煙葉質量的影響進行研究。結果表明:金邦禾生物有機肥能增加煙葉含鉀量,提高煙葉品質,且投入成本較低,具有較好的綜合效應。
關鍵詞金邦禾生物有機肥;煙葉;品質;影響
烤煙生產中,施肥是調控煙葉產量和質量的核心,由于長期大量施用化肥,忽視有機肥的使用,造成煙田土壤酸化、板結,生物活性降低,氮、磷鉀等養分利用率不高,難以供應烤煙生長所需均衡、充足的營養,從而影響產量和品質的提高受到較大限制[1-2]。同時,現代農業正逐漸向綠色農業、生態農業發展,人們對煙草及煙草制品也提出了更高的安全性要求。減少化學品在煙草生產中的施用量,提高品質和安全性,對促進煙草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3-4]。本研究通過對金邦禾生物有機肥料的試驗,全面觀察該肥料對煙草不同性狀的影響,為其在煙草生產上更好推廣使用提供科學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概況
試驗設在山東日照煙草試驗站洛河章莊試驗基地,海拔190m,土壤肥力中等,地勢平坦,排灌設施齊全,前茬作物為花生,其土壤養分含量:pH值6.83,有機質11.5g/kg,堿解氮69.33mg/kg,速效磷13.9mg/kg、速效鉀116.10mg/kg。供試烤煙品種為中煙100。
有機肥在水產養殖中的運用
有機肥是含大量有機物肥料的統稱,主要包括新鮮和干燥的植物、畜禽糞便以及農業加工副產物。由于有機肥肥效全面,作用持久,價格便宜且容易獲得,是人們生產過程中最常見的肥料,在水產養殖中也是迄今為止使用的主要肥料。
一、有機肥在水產養殖中應用的歷史
中國魚類養殖有較為悠久的歷史,早在公元前,中國人已經懂得了養魚,并從唐代開始逐漸盛行。我國養殖魚類中濾食性和雜食性魚類占很大比例,因此施肥養魚成為我國傳統養魚最為常見的一種方式。俗話說“養好一塘魚,必須先養好一塘水”,強調了魚類養殖中水質的重要性,而水質的調節很大程度上都取決于池塘肥料的施用。我國在長期的施肥養魚歷史中積累了大量的經驗。
二、施用有機肥養魚原理
池塘養魚是一個物質循環的過程,養殖魚類利用池塘中存在的有機物維持自身的生長代謝等一系列活動,但隨著養殖魚類不斷的輸出,池塘中的有機物含量逐漸下降,從而使得池塘的生產力下降,養殖效益也會因此下降,在池塘中施用有機肥即會向池塘中補充有機物,維持池塘的生產力。池塘中施用有機肥,能夠直接培養水中的各種腐生微生物,如細菌,這些腐生微生物是浮游動物的良好餌料,因此施用有機肥后能間接增加水中浮游動物的含量,艾桃山等利用發酵雞糞和發酵菜粕培養輪蟲發現,與對照組相比,水體中加入發酵雞糞和發酵菜粕能顯著增加水中輪蟲的含量,且在發酵雞糞和發酵菜粕配比為80∶20時效果最佳。池塘中浮游動物是濾食性魚類的主要餌料,因此水中浮游動物含量增加,即會使得魚類產量增加。池塘中施用有機肥不僅能增加水中浮游動物含量,也能增加水中浮游植物含量,有機肥培養的細菌,將有機肥中含有的有機物分解轉化為浮游植物可利用的無機鹽等簡單化合物,浮游植物利用這些無機鹽大量繁殖,浮游植物可作為浮游動物的餌料,也可直接作為濾食性魚類的餌料。陶志英等研究表明,有機肥能夠增加水中浮游植物的種類,其中養殖魚類能利用的種類占絕對優勢,且水中葉綠素a含量隨有機肥的施用顯著增加,表明有機物的施用能使水中浮游植物密度增加。施用有機肥也能使得池塘中浮游植物的生產率顯著提高,有機肥產生的腐屑也可直接被魚類利用。因此使用有機肥養魚是一個經濟可行的方法。
三、有機肥在水產養殖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項目的實踐
摘要:2017—2020年,沂源縣連續三年實施農業農村部組織的《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項目》,全縣實現了化肥用量明顯減少,有機肥使用量顯著增加;果品質量明顯提高,土壤有機質持續提升;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促進了生態循環農業的發展。本文詳細介紹了沂源縣實施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項目取得的成效、采取的工作措施以及經驗啟示,以期為各地開展有機肥替代化肥工作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項目;成效;經驗啟示;山東沂源縣
沂源縣位于山東省中部,淄博市最南端,屬沂蒙山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境內山巒起伏,溝壑縱橫,整個地貌以低山丘陵為主,全縣國土總面積1635.66km2,有大小山頭1983個,大小河流1530條,為典型的山區縣。全縣設2個街道、10個鎮25個居委會、617個行政村,全縣80%以上的村為山區村,總人口56.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6.6萬人。沂源縣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非常適宜種植水果、蔬菜、中藥材等多種作物,經過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培育了果品、蔬菜、中藥材、畜牧四大農業支柱產業,形成了蘋果、黃桃、大櫻桃、紅提葡萄、韭菜、桔梗、丹參等特色優勢生產區域。沂源縣是全國果品生產百強縣、全國現代蘋果產業十強縣、全國無公害果品生產示范基地縣、全國綠色食品原料(紅富士蘋果)生產基地縣、全國有機農業(紅富士蘋果)生產示范基地縣、全國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示范縣、全省高效特色農業先進縣。目前,全縣林果種植總面積75萬畝,年總產量120萬t,年總收入35億元,其中蘋果種植30萬畝,年總產量6億kg,果業生產已經成為全縣第一大支柱產業,據統計,全縣農民收入的70%來源于林果業。
1試點項目取得的成效
1.1項目實施成效
2017~2018栽培季,沂源縣共組織15個實施主體在8個鎮(街道)推廣蘋果有機肥替代化肥示范片1.3萬畝,項目區有機肥使用覆蓋率100%。項目共施用堆肥0.9萬畝、商品有機肥0.4萬畝,總用量2.298萬t,帶動全縣利用畜禽糞污2.7萬t,全縣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提高了5.2%。示范區內化肥用量較上年同期每畝減少23.1kg(折純),總用量減少300.3t(折純),累計減少27.5%,在輻射帶動全縣化肥使用量實現負增長目標的同時,促進了有機肥的資源利用,示范區有機肥施用量較去年同期每畝增加967.7kg,總量較上年增加12580t,累計增加120.1%。2018~2019栽培季,沂源縣共組織9個合作社、企業作為項目實施主體,在6個鎮(街道)繼續實施蘋果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項目,項目實施總面積10330畝,項目區有機肥使用覆蓋率100%。全縣共施用堆肥1.33萬t,商品有機肥(含沼液沼渣折干)0.46萬t。項目區內有機肥用量較去年增加21.1%,化肥用量減少15.5%,繼續輻射帶動全縣化肥使用量實現了負增長。2019~2020栽培季,沂源縣共組織14個合作社、企業作為項目實施主體,在7個鎮(街道)繼續實施蘋果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項目,項目實施總面積10765畝,項目區有機肥使用覆蓋率100%。全縣施入堆肥1.77萬t,商品有機肥0.23萬t。蘋果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項目的實施,對促進全縣果品品質提高、耕地質量提升、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加和土壤酸化改善奠定了基礎。實施有機肥替代化肥,促進了養殖業和種植業的融合發展,解決了畜禽糞便污染問題,既實現了畜禽養殖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減少了化肥使用量,促進了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又保障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對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美麗鄉村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生態有機肥對玉米種植田的影響
摘要:為了解決飼用玉米種植田質量下降的問題,進行了生態有機肥還田對飼用玉米種植田有機質及酶活性和重金屬影響的試驗研究。結果明,施用生態有機肥與農戶習慣施用化肥相比,飼用玉米種植田有機質、有機碳和供碳量分別增加了14.44%、13.48%和13.49%,細菌和放線菌分別增加了17.61%和20.69%,蔗糖酶、脲酶、磷酸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分別增加了7.58%、2.14%、1.12%和21.43%;真菌、Hg、Cr、Pb、Cu、Cd和Zn含量分別降低了9.98%、10.20%、10.98%、13.10%、12.50%、9.09%和8.33%。施用生態有機肥,提高了飼用玉米種植田有機質、細菌、放線菌數量和酶活性,降低了真菌和重金屬含量。
關鍵詞:生態有機肥;飼用玉米;有機質;酶活性;重金屬
酒泉市肅州區種植的飼用玉米長期施用化肥,種植地有機質含量較低,微生物數量和酶活性降低,土壤養分比例失調,飼用玉米產量和品質下降,影響了飼用玉米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有關功能性肥料對土壤性質和玉米經濟效益影響的研究報道較多[1-13],生態有機肥還田對飼用玉米種植田有機質、有機碳、供碳量、微生物數量及酶活性和重金屬影響的研究少見文獻報道。為了解決土壤養分比例失調的問題,進行了生態有機肥還田對飼用玉米種植田有機質及酶活性和重金屬影響的試驗研究。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1.1.1試驗地概況
有機肥產品免征增值稅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國家稅務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
為科學調整農業施肥結構,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經國務院批準,現將有機肥產品有關增值稅政策通知如下:
一、自20**年6月1日起,納稅人生產銷售和批發、零售有機肥產品免征增值稅。
二、享受上述免稅政策的有機肥產品是指有機肥料、有機-無機復混肥料和生物有機肥。
(一)有機肥料
指來源于植物和(或)動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營養為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
有機肥的科學施用分析論文
有機肥包括除化肥以外一切可作肥料的物質,通常以人畜糞尿、作物秸稈、綠肥為主。有機肥是經生物物質、動植物廢棄物、植物殘體加工而來,消除了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富含大量有益物質,包括多種有機酸、肽類以及氮、磷、鉀在內的豐富的營養元素。施用有機肥料不僅能為農作物提供全面營養,而且肥效長,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機質,促進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理化性質和生物活性,是綠色食品生產的主要養分。有機肥料養分全面,肥效持久均衡,既能改善土壤結構,培肥改土,促進土壤養分的釋放,又能供應作物養分,不像化肥那樣容易傷根死苗,特別是對發展有機農業、綠色農業和無公害農業有著重要意義。但也不能片面地認為有機肥施用越多越好。具體施用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嚴格遵守配方比例施用。了解有機肥對農作物生長有利的科技知識,合理地將生物菌肥與農家有機肥、礦物肥、化肥相配合,堅持按“四類一體”配方平衡施肥技術,并按作物生長期營養需求指導施肥。實踐證明:以生物菌肥1%~2%、有機質肥50%~60%、中微量元素肥10%~20%、氮磷鉀大量元素肥30%~40%的配合比例最佳,增產效果顯著,能提高20%~30%。由此可見,合理應用生物有機菌肥是現代有機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2)作基肥施并深施。一是盡量將有機肥深施或蓋入土里,避免地表撒施肥料現象,減少肥料的流失浪費和環境污染;二是作物苗期基肥要深施或早施,尤其要嚴格控制作物苗期氮肥的施用量;三要按作物生長營養需求規律來施肥,一般生長期短的作物可作底肥一次性施入,生長期長的作物栽培施肥,應該分前后期來施用,做到“前輕、后重”,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產量效果。有機肥肥效長,養分釋放緩慢,一般應作基肥施用。深耕結合有利于土肥相融,促進水穩性團粒結構的形成,有效地改良土壤。
(3)有機肥與化肥配合施用。有機肥雖然營養元素含量全,但含量較低,且在土壤中分解較慢,在有機肥用量不是很大的情況下,很難滿足農作物對營養元素的需要;而化肥營養元素的含量高,肥效迅速,可根據農作物需要量的多少,進行有針對性的補充,但肥效短。有機肥與化肥配合施用,二者取長補短,發揮各自的優勢,即可滿足農作物對各種營養元素在數量和時間上的需要。在施用有機肥時,為了獲得高產應追施一定數量化肥,做到遲速結合,可以取長補短、緩急相濟、互為補充,充分保證作物整個生長發育期間有足夠的養分供給,從而提高作物產量。但腐熟的有機肥不宜與堿性肥料混用;若與堿性肥料混合,會造成氨的揮發,降低有機肥養分含量。有機肥含有較多的有機物,也不宜與硝態氮肥混用。
(4)合理混施。羊糞的養分含量在家畜糞便中最高,其中N、Ca、Mg含量很高,分解速度較快,糞勁較猛,為達到糞勁平穩,應在羊糞中加入豬糞或牛糞混合施用。人糞尿是速效性有機肥,施用時應搭配粗的有機肥和磷、鉀肥。長期施用人糞尿會造成土壤板結,不可連續使用,應間隔一段時間再用。用人糞尿作基肥和追肥時,施前應加水稀釋3~4倍,施后及時覆土,防止NH3的揮發損失,且一次施用量不宜過大。
(5)充分腐熟發酵后再施用。有機生物肥料,能活化土壤、改良土壤,增強農作物的抗病、抗蟲、抗災能力,能提高作物品質和增加產量。但自然界中的禽畜欄、人畜糞肥及餅粕類等有機肥必須要充分腐熟發酵后再施用。因為許多有機肥料帶有病菌、蟲卵和雜草種子,有些有機肥料中還含有不利于作物生長的有機化合物,所以均應經過堆漚發酵、加工處理后才能施用,生糞不能下地。經過發酵后,一是均衡了有機肥中的酸性,減少了硝酸鹽含量,補充了水分,有利于與自然界土壤中微生物菌的組合應用;二是發酵后能殺滅有害生物病菌等直接給作物和土壤帶來危害原糞肥中的寄生蟲卵。
蘋果有機肥替代化肥生產技術研究
自2015年開始,就開始在阜新地區試驗、示范、推廣寒富蘋果有機肥替代化肥配套生產技術,建立典型示范戶,通過“以點帶面”的形式,在阜新地區推廣該項技術面積1.5萬畝,實現平均畝效益1~1.5萬元,對推動該地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發展抗旱、避災、綠色果品生產和促進農民增收起到了積極作用。
1傳統的施肥方法
阜新地區寒富蘋果產業發展相對滯緩,其主要制約因素就是當地缺乏果樹管理的專業技術人才,在果園日常管理過程中,缺乏科學管理技術和手段,生產方式比較陳舊和滯后,其中,在水肥管理上尤為突出,常年的施用化肥或者長期處于棄管、半棄管狀態,土壤養分水平較差,樹體病蟲害嚴重,很多果園沒產量沒效益,嚴重制約了當地寒富蘋果產業的發展。1.1肥料種類。當地寒富蘋果生產常年施用速效化肥,以尿素或二銨為主。大量化肥的施用導致當地土壤嚴重板結,加之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使得水土流失嚴重。1.2施肥方法。阜新地區寒富蘋果生產傳統的施肥方法采用點施,在樹冠下挖3~4個點,深度在20cm,施入速效化肥。但點施的位置往往集中在根部,沒有逐年向外延伸,以促進根系向外生長。阜新地區干旱少雨,施肥后沒有及時進行人工灌溉,導致肥效較低。
2施肥的基本原則
2.1堅持用地與養地相結合的原則。在滿足寒富蘋果優質高產的同時,逐年提高果園的土壤養分水平,培肥地力。采用合理的施肥措施,促進根系更好的生長發育,逐年改善土壤結構、水分狀況,充分發揮土壤養分水平和潛力,確保果樹生長健壯,提高早產和豐產性。通過有機肥的逐年合理施用,并結合生產、覆蓋等措施,逐漸培肥土壤,提高土壤保水、保肥和供肥能力,改良土壤結構,保持養分平衡,為寒富蘋果的優質、高產、穩產奠定堅實基礎。2.2堅持有機肥與無機肥相結合的原則。一方面增施有機肥,以腐熟農家肥為主,改善土壤理化性質,提高保水、保肥、供肥能力,促進根系生長發育及養分吸收能力,并為無機養分的分解和利用提供基礎。另一方面通過無機肥的施用,并結合使用有機肥,能有效提高養分含量水平,協調土壤養分比例,在滿足樹體養分需求的同時,進一步提高土壤養分含量。2.3堅持各項技術相結合的原則。堅持水、肥綜合配套技術,施肥后必灌水的原則,根據果園養分、水分供應情況合理整形修剪、調整樹勢等,將地下土壤的養分及水分水平與地上部果樹的生長發育水平相結合,協同發展。
3有機肥替代化肥配套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