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及其特征教學教案

時間:2022-08-13 03:39:00

導語:信息及其特征教學教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信息及其特征教學教案

一、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所講內容為廣東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信息技術基礎》第一章第一節“信息及其特征”。本節課是高中階段信息技術學習的開始,目的是讓學生了解本課程學習的內容,清楚要求學生理解信息的概念,掌握信息的基本特征,明確信息的多樣性。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激發學生的興趣,幫助引導學生在討論信息特征的過程中認識到信息應用的價值,為將來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所以本節課的地位十分重要。

二、教學對象分析

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中,學生對信息這一概念已具有初步的認識,但對信息的基本特征還未能很好的理解,本課程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參與小組討論活動等形式來理解以及掌握本節課的內容,避免純理論的講述,把信息這個概念與其特征盡量由淺入深講授,讓學生從感性認識中理解。

三、教學目標

1.理解信息的概念。

2.掌握信息的基本特征。

3.明確信息的多種表達形式和信息的多種載體。

四、教學重點

1.信息的含義。

2.信息的基本特征。

五、教學難點

1.信息的含義。

2.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

六、教學過程設計

(一)課前布置任務

1.每一位學生準備一份簡介自己的材料。可以簡單介紹自己的家庭情況,學習經歷,成長過程等等方面,在規定的2分鐘之內,要在全班學生面前進行演示。因為新學校,新同學之間多數彼此不熟悉,學生之間正好通過此次機會,增進彼此的了解。學生可以采取以下這些形式整理這份材料:①純書面文字材料;②書面文字輔以簡單圖片材料;③口頭文字說明等。

2.教師課前準備簡介自己的材料。事先用word制作一份自我介紹的文檔,也可以用PowerPoint制作一組幻燈片,或者用flash制作一段動畫,或者錄制一段視頻。

(二)學生進行小組活動

1.全班學生分為幾個小組,每位小組成員在其小組內進行自我簡介,

2.每一個小組派一個代表,在全班進行自我簡介,

3.教師對每個小組代表的自我簡介進行適當的評價,

4.教師在全班播放簡介自己的幻燈片、word文檔或者動畫材料或者已經編輯錄制好的視頻材料。

(三)教師發問

1.剛才我們每個人都進行了簡單的自我的簡介,大家對彼此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原因是什么?

2.學生思考的同時翻閱課本有關信息概念方面的內容:

(四)教師小結

1.剛才通過每個人所做的自我簡介,初步了解了每個學生,即了解了每個學生的一些基本情況,也就是他的基本信息。公務員之家:

2.引出信息的概念:信息是事物的運動狀態及其狀態變化的方式。

(五)教師發問

我們所作的自我簡介中,大家采取了什么方式描述自我信息?

(六)學生思考,分析討論

(七)教師小結

1.我們可以憑借一些工具來描述信息,表達信息,存儲信息。例如通過文字、圖片(圖形、圖像),聲音、動畫、視頻等等來描述信息,表達信息;通過人腦、書本、光盤、磁帶來記錄信息,存儲信息。

2.引出信息的基本特征──信息的載體依附性:信息可存儲,可傳遞,可轉換。

(八)教師發問

在我們大家所作的自我簡介中,我們總會對某一些同學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原因是什么?

(九)學生帶著疑問,進行小組討論

(十)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教師小結原因:信息的價值性不同

因為我們對每個同學的基本信息的挖掘能力是不一樣的,即信息的價值性不同。

(十一)課堂小結

教師針對本節主要內容,言簡意賅地做總結。

(十二)拓展延伸

課后利用word或者PowerPoint把給你留下最深印象的學生的信息表達描述出來。

七、教學評價設計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后,學生填寫教學評價表格。

八、教學反思

本節的內容主要講解信息及其特征,若直接從概念入手,學生感覺枯燥,不易理解和接受。因此,在教學設計中,我采取師生互動、生生交流、討論等形式,積極引導學生思考、探究,始終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一位啟發者和引導者。

(一)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現自我的機會,樹立自信,發揮才能,使他們從感性認識中去了解信息概念及其特征,使抽象的理論淺顯化。

(二)因為本節內容在教材中起到了承前啟后的作用,教師積極引導學生認識參與學習活動,科學地探究和構建自己的知識與事實。在小組交流、討論的過程中,促使學生逐步理解信息技術學習的態度與方法,有利于養成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