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職場禮儀:別對員工榨汁式使用

時間:2022-10-16 02:34:00

導語:女性職場禮儀:別對員工榨汁式使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女性職場禮儀:別對員工榨汁式使用

在全國政協十屆四次會議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太原理工大學校長謝克昌委員呼吁,對待人才絕不能再進行“榨汁式”使用,要為其學習、深造和提高創造必要的條件,以實現人才使用的“可持續發展”。

有句古話說,“物盡其材,人盡其用”。自己的單位、轄區有人才存在,當然應讓其充分發揮作用,但使用人才卻不能“竭澤而漁”。謝委員為我們打了一個比方,“再好的苗子要‘開花結果’,也要不斷地“”培土追肥’。給人才提供學習、深造和提高的機會,就相當于給幼苗“培土追肥”。用人單位不愿承擔人才培養責任,結果只能會讓人才缺乏后勁,讓自己單位的競爭力降低。

對人才進行“榨汁式”使用,還會嚴重透支其身體健康,縮短他們的“保質期”。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如果用人單位一味地“壓重擔”,超過了人才所能承受的限度,讓他們的“本錢”越來越少了,他們還怎么能做出更大的貢獻?據有關媒體報道,現在科教、新聞和IT等七個領域,已經成為“過勞死”的高發區,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高度警惕。看來,一些用人單位的領導們,該好好考慮為人才“減負”了。

在傳統的道德觀念中,有“士為知己者死”的說法。“千里馬”為“伯樂”努力工作,鞠躬盡瘁、任勞任怨,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事。但我們的人才使用者們,卻切不可將人才的知恩圖報心理,當成讓其當牛做馬的籌碼。應盡力為人才創造舒適、輕松的環境,并讓其得到的回報與付出相匹配,這樣才能夠讓大家都長遠地受益。

以知識分子構成主體的人才,除了有和常人同樣的物質需求外,還格外地需要信任和尊重。唐代的韓愈在其名文《馬說》中,就表示若讓千里馬“食不飽,力不足”,甚至經常拿鞭子抽打和威脅它,“求其能千里”必將無法實現。一些抱怨“人才難覓”、“留不住”的管理者,不妨檢討一下自己在用人問題上,是否也犯過類似不該犯的錯誤,對人才“榨汁”有余而呵護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