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思政教育工作途徑及方法研究
時間:2022-07-16 03:09:46
導語:班主任思政教育工作途徑及方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市場對實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職業技術院校的學生(簡稱“職校生”),能較好地滿足市場需求,但一些職業技工院校在對學生的思政教育上的忽視導致職校生經常會出現一些道德素質方面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就是學生的班主任,班主任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學校他們既是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又是照顧關愛學生的家長,肩負著祖國和家庭的希望。職校生有著特殊的性格特點為思政教育帶來了一定難度,這就需要班主任在思政教育的途徑上下足功夫,因此我們需要探析職業技工院校班主任思政教育工作的策略。
關鍵詞:職業技工院校;班主任;思政教育;工作途徑
1職校生特點及形成原因
目前,職校生普遍呈現出自我約束力差、做事缺乏毅力、責任意識淡薄等特點,由于他們的學習基礎較差,成績不理想,被動轉入職業技工學校學習技能,故缺乏主動學習的意識以及人生的規劃目標。一些“問題學生”在心理和道德層面上都有一定程度的缺失,究其原因:第一,隨著互聯網不可阻擋地走進了人們的生活以及智能手機的普及,受社會中諸如拜金主義、利己主義等一些不良因素的影響,本來就缺乏明辨能力的職校生非常容易被這些不良因素侵蝕,這樣就造成道德觀念淺薄、沒有自控力或形成了錯誤的道德觀念。第二,單親家庭的孩子在職校生中所占比例頗高,由于家庭的不完整性或父母關系的不和諧,其特殊的家庭背景限制了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第三,職業技術院校多把教育教學重心放在了培養學生技能、提高就業率上,從而忽視了對學生思政教育,并未真正將思想教育與學生管理相結合。因此,職校生的思政建設工作迎來了嚴峻的挑戰。
2職校班主任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定位及問題
曾在全國思政工作會議上指出,班主任是高校思政工作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各門功課都承擔著開展思政工作的職責。班主任是職業技工院校從事德育工作和學生思政教育的骨干力量,是職校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作為開展學生思政工作的骨干力量,班主任自身要具備過硬的思想政治理論水平和堅定的政治立場,這樣才能突破西方文化的沖擊、社會思潮的涌動、家庭教育的紛亂、個體素養的差異等因素造成的負面影響,幫助學生筑牢思想底線。為了管理好班級事務、當好學生成長路上的知心朋友與人生導師,班主任也要了解教育學、管理學、心理學等相關領域的知識,積累開展學生管理工作的經驗。這樣才能在日常的學生管理過程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始終貫徹,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偉大理想融入生活與工作中。但是,在現實工作中,職業技工院校絕大部分班主任都還承擔著較沉重的教學任務,這使得其在履行班主任的工作職責時心有余而力不足,更談不上對思政教育的特別關注了。有些班主任的政治素質有待提高,其在工作中缺乏主動性和創造性,認為只要完成學校“布置”的任務就萬事大吉。由于自身在班級管理中融入的思政教育欠缺,對學生中產生的新情況尤其是思想動態把握不及時,直接導致其在開展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過程中無法有效發揮作用。因此,作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實施思政工作的重要參與者,職校班主任只有對自己的角色有著明確且正確的認識,才可以變被動為主動,從“要我管”到“我要管”,自覺承擔起思政育人的職責。
3職校班主任思政教育工作途徑及方法探索
3.1將思政教育工作滲透到班級活動中。思政教育要真正對學生產生影響就應該走進班級,把思政教育滲透到學生日常生活的全過程,日常班級活動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由于技工院校學生課業壓力相對較小,這給學生留下了大量的空余時間,開展積極向上、形式多樣的班級活動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凝聚力與集體榮譽感,從而促進班級精神深入每一位同學的心中。而且班級活動還是使學生思想素質得以提升的重要載體,以筆者所在學校為例,有些班級召開“恪守職業操守、當好大國工匠”相關主題班會,開展“維系社會秩序主要需要法律還是道德”“技能重要還是人際關系更重要”等主題的辯論賽,讓學生深刻了解職業精神的內涵、對照職業人找差距,通過以這種思想和價值觀的碰撞,讓師生、學生間更加充分了解,也給予班主任繼續深入開展思政工作的突破口。結合我院航空服務專業禮儀課程的指導,有的班主任組織學生結合禮儀課程內容,進行禮儀劇的編排,這是一種實踐課經常采用的行之有效的體驗式教學方法,通過情境創設、學生們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通過換位思考,激發內在感情,產生反思與體悟。在班中開展思政實踐活動,給學生心靈上以啟迪,一個親自參與演出情景的劇遠比課堂上乏味的說教要生動得多,一場精心準備的辯論給學生帶來的思考遠比聽一個感人故事來得深刻。將思政主題作為班級活動的切入口,通過一次次精心安排的活動,將思政教育貫穿其中,從而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3.2抓住幾個關鍵時間節點擴大思政教育效果。在思政教育目標定位上要考慮學生不同的層次劃分不同的目標要求。對于剛入校的學生,由于大多都是第一次脫離父母的懷抱投入到集體生活中,班主任應給予更多的關注,要將思政內容與學生的在校行為規范相結合,比如幫助學生養成守時、守紀、尊重他人的道德規范。在開學期間,班主任應注重注意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幫助學生盡快適應校園生活、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隨著對校園生活的適應和專業課程的深入學習,思政教育要和職業以及社會活動結合起來,樹立職業精神、服務意識和創新意識。部分班級用《感動中國》《大國工匠》《朗讀者》的視頻資料為學生展示當代道德楷模、各行業領軍人物的風采,并且每學期可以進行班級中“感動班級人物、朗讀者、工匠獎”的評選,把思政目標和班級身邊的人結合起來。在假期中,班主任應鼓勵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例如鼓勵團員到社區報到并參與志愿服務活動,在此過程中班主任可以擔任學生的實踐指導教師,彼此保持互動,分享善舉,讓學生在助人與自助中學會關心他人、奉獻社會、服務社會的擔當意識。3.3巧用“微時代”網絡平臺,做活思政工作。如今的職校生每天憑借智能手機與電腦網絡能夠及時快速地獲取各種信息,他們樂于捕捉各類新鮮資訊,故養成了非常活躍的思維習慣。班主任可以對職校生這一特點多加利用,從形式上開展以微信、短視頻、校園學習平臺等為載體的思政教育,運用“互聯網+”的方式探索思政工作的新方式。從內容上引導學生摒棄網絡上的假惡丑,多注入視頻、音樂等有趣的元素,用喜聞樂見的內容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增強職校思政工作的功用。利用諸如班級微信群、抖音小視頻、各院校自己開發的手機學習APP等自媒體方式進行知識學習、信息交互,與學生開展良性互動,還可以利用投票、點贊的方式充分了解學生的想法,潛移默化地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漸漸的,在學生的思維意識里,思政教育不再是“滿堂灌”的理論說教,這種高效便捷的方式也正是順應了所強調的“要運用新媒體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的要求。3.4擴大第二課堂及校園文化中思政教育功能。雖然職校生學習專注力與持久度相對較差,主動學習內驅力不足,但是他們具有頭腦靈活、動手能力強的特點,所以在做職校生的思政工作時,班主任可以將學生的關注點延伸到興趣培養、能力拓展等活動中,將思政教育與志愿服務、文體活動、社團等素質拓展類活動相結合,豐富第二課堂,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如我院每年根據不同的主題和時間節點舉辦學雷鋒系列公益活動、紅五月歌詠比賽、校園文化藝術節展、校園文化藝術匯演并參與市級志愿者項目,這些活動的開展多以班級或社團為單位,班主任在這些活動的組織創新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其中,找到思政工作的抓手的同時也可以樹立鮮明特色、正確價值取向的班級文化。例如,我院師生合唱團通過打造并傳承紅色品牌——《長征組歌》這種方式體現了輕工學子繼承和弘揚長征精神、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初心,合唱團的成員除了學生外也不乏很多年輕班主任的身影,《長征組歌》的排演承擔著思想育人、文化育人的重要使命,也成為了我院校園文化建設的一張亮麗的名片。因此,班主任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第二課堂與校園文化建設,并在這些活動中潛移默化的融入思政元素,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讓校園文化活動成為一次次思政教育實踐。
4結語
思政教育工作是職校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班主任作為班級思政工作的引路人,需要充分認識到自身在人才培養和國家發展中的重大作用,準確把握學生的特點、將思政教育元素融入班級活動中;以人為本,抓住幾個關鍵節點,根據不同專業不同年級學生的關注點因材施教;善用新媒體新技術,把思政工作搞活搞好,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鼓勵學生大力參與第二課堂和校園文化活動,讓更多的學生接受更全面生動的思政教育。總之,班主任作為班級工作的領頭羊,應該積極探索在新形勢下開展思政教育工作的新思路與新途徑,實現班級管理與職校思政工作同力而行,助力職校思政工作的開展。
參考文獻
[1]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1).
[2]馮香婷,陳炳權.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時效性的對策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8(10):55-56.
[3]鄧暉,顏維琦.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上海探索構建全員、全課程的大思政教育體系[J].光明日報,2016-12-12(008).
[4]徐蘭英,劉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班級文化建設研究——基于河北大學省級優秀班集體的分析[J].河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9.3.21(1):108-112.
[5]張靜靜,杜麗娟,盧胡卓越.“微教育”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9.7.31:15-16.
作者:種楊 單位:北京輕工技師學院
- 上一篇:基于家校聯系班主任創新工作研究
- 下一篇:中職學校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