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及對策
時間:2022-01-18 03:10:22
導語:國有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我國國有企業在市場經濟中所面臨的競爭也日趨激烈,為了在嚴峻的競爭環境中獲得競爭優勢,國有企業往往會通過股權投資擴大自身規模。
關鍵詞:國有企業;股權投資;財務風險
本文將從國有企業股權投資的意義以及其財務風險的內涵出發,剖析在股權投資中所面對的風險,并在此基礎上提出風險的應對措施,以期能夠為國有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擴大經營規模,提高競爭優勢提供借鑒。
一、國有企業股權投資的意義及財務風險的內涵
(一)國有企業股權投資的意義。一直以來規模優勢一直是國有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重要優勢,而國有企業想要可持續發展,獲得更多的市場占有,就必然需要擴大自身規模。通過股權投資,國有企業既能夠推動自身經營規模的壯大,又能夠推動國有企業資產重組進程的加快,為其制度改革,內控創新提供機遇。一方面能夠擴大經營業務規模,充分發展自身的優勢項目,另一方面也能夠優化國有企業的資金配置效率,促進國有企業產業結構調整和多元化發展,進而提高競爭力,推動國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二)國有企業股權投資財務風險的內涵。股權投資意味著國有企業通過注資對另一企業產生重大影響或者控制,在股權投資成功之后,兩個原本無關的企業將會緊密聯合,被投資方的經營發展情況將對國有企業產生影響,因此能否實現互利共贏是國有企業在股權投資中需要考慮的首要問題。股權投資成功之后,不可否認的是國有企業的經營渠道將會拓寬,但隨著經營渠道的拓寬,風險也隨之而來。除了能否實現業務經營上的進一步發展這一風險以外,還將會面臨財務層面的風險,并且財務風險在股權投資的過程中就會存在,稍有不慎或者不能及時解決風險,一旦風險爆發,就將會給國有企業帶來難以挽回的損失。在股權投資過程中,財務風險主要體現在價值評估、融資以及投資的后續計量等方面。因此,在股權投資中清晰地厘清這些財務風險,做好充分的應對措施,對于國有企業進行股權投資來說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國有企業股權投資項目的財務風險
(一)國企的價值評估財務風險。價值評估是國有企業進行股權投資時的首要步驟,價值評估的科學合理與否決定了國有企業在后續的股權投資中能否高效地開展相關工作。首先,在價值評估工作開展之前,存在部分國有企業未能詳盡徹底的對被投資企業開展調查,導致對被投資企業的財務及經營情況了解不夠透徹,無法為隨后的價值評估工作提供有效支撐,加之在股權投資過程中被投資企業故意隱瞞自身財務狀況,通過粉飾財報企圖通過價值評估達成投資協議,從而為股權投資的后續工作埋下隱患。其次,在股權投資過程中,國有企業對于價值評估這項工作未能給予足夠的重視程度,如果對于被投資項目的價值評估過高,那么在股權投資之后國有企業所獲得的預期收益就會受到影響,所對應的股權融資成本也會隨之提高,相反如果被投資項目的價值評估過低,那么國有企業在投資成功后的真實收益就會受到影響。此兩種無論哪種情況,都會增加國有企業的財務負擔,十分不利于國有企業股權投資活動的開展。最后,當前國有企業開展價值評估工作所使用的方法仍然較為單一,多數是以被投資企業的資產為基礎,采用資產價值基礎法來進行價值評估,很難得到被投資企業的真實市場價值,難以得出公平的價值評估結果。(二)國企融資的財務風險。股權投資需要大量資金進行支撐,因此國有企業在進行股權投資時往往會通過融資手段來獲取資金來確保投資過程中資金鏈的充足,但是在融資過程中,國有企業也需要支付一定的融資成本,隨著在股權投資中國有企業資金的消耗,一旦出現資金無法為融資支付成本時,國有企業的融資風險就會發生。一方面,過窄的融資渠道是目前大多數國有企業的共同特征,一般來說,國有企業在進行融資時,主要是優選內部融資,其次選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借貸,最后再選擇發行股票籌資這一融資順序,并且在融資過程中往往只是單一使用,不會組合使用。雖然國有企業往往有政府與政策扶持,股權投資并沒有多大難度,但是僅僅通過這三種方式來進行融資且不組合使用,就會導致國有企業的融資風險過于集中于某一融資渠道,風險無法分擔,一旦出現風險,融資途徑就會斷裂,股權投資的資金支撐就會崩塌。另一方面,在對于股權投資的認知上,國有企業存在一定的理解錯誤。多數國有企業認為,通過股權投資能夠擴大企業規模,獲得經營優勢,促進自身發展,但是卻未能意識到這一優勢的發揮需要控制在一定的程度范圍之內。一旦國有企業未能充分地認識到自身的經濟狀況,盲目的進行股權投資,就很容易導致股權投資的規模超出自身的資金以及融資能力范圍,引發資金與融資風險,進而導致財務風險的發生。(三)國企股權投資后續計量的財務風險。國有企業對于股權投資的后續計量有兩種方法,即成本法和權益法。選擇不同的計量方法意味著國有企業在被投資企業中所占有表決權比例不同,對應的所要投入的股權投資成本也就不同。當選用權益法時,國有企業可能僅需要較少的投資資金,在被投資企業中達到重大影響即可,而當選用成本法計量時,則需要投入較多的投資資金,需要在被投資企業中達到控制權才可。一般來說,只有當被投資企業經營業務與國有企業高度契合,或者國有企業需要多元化發展,打開新市場時,才會選擇控制被投資企業選擇成本法進行計量,而國有企業如果僅僅是為了獲得重大影響,根據被投資企業的經營成果獲取投資收益,則會選擇權益法計量。在選擇計量方法的過程中,一旦國有企業未能選擇科學的計量方法,將適合權益法計量的被投資企業擬采用成本法計量,就很有可能在投資成功后無法取得與被投資企業的協同效應,引發財務風險。
三、國有企業股權投資項目財務風險的應對建議
(一)科學地開展價值評估工作。開展科學的價值評估工作是防范國有企業股權投資財務風險的重要手段,國有企業應當予以重視。首先,專業的價值評估人員與團隊是國有企業開展價值評估的基礎,國有企業應當選派符合條件的人員對被投資企業進行盡職調查,全面透徹地掌握被投資企業的資產負債情況、經營盈利情況等,并在此基礎上對數據進行分析,剖析其是否異常,通過這種方式形成詳盡且準確的調查結果,為價值評估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撐,降低后續環節發生財務風險的可能。其次,對被投資企業進行價值評估時既要考慮到被投資企業的實際情況,又要考慮到市場等外部環境的實際情況,不能過高或者過低地進行價值評估,避免人為主觀因素的干預,保障評估結果的精準。最后,要采用合理的價值評估方法對被投資企業進行評估,根據被投資企業的經營性質,采用適當的方法對其進行價值評估,在進行價值評估時可以采用不同的評估方法進行組合,從而進一步提升價值評估結果的科學性,降低財務風險發生的可能性。(二)優化融資渠道及支付方式,分散融資風險。股權投資固然能夠為國有企業股權規模的擴張,經營的發展提供契機,但是盲目的股權投資會極大地消耗國有企業的現金流,給資金鏈帶來巨大負擔,引發財務風險,因此國有企業應當制定對應的制度,約束股權投資行為,避免盲目投資引發的資金與融資風險。除此之外,為了降低股權投資中的融資風險,國有企業還應當拓寬自身的融資渠道,分散自身的融資風險。國有企業一方面可以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通過多種融資方法的結合降低融資成本,減少融資風險,如除了內部融資、銀行借貸、股權融資等,還可以采用股權融資與債券融資的結合的融資方式進行融資,另一方面也需要充分判斷股權投資所需的資金量,做出合理的融資需求,避免過多融資成本的發生。這里需要注意的是融資支付方式的改變也可以降低國有企業的融資風險,具體來說,國有企業應當選擇混合支付方式,將現金支付與債務支付的方式相結合,既可以保證支付環節的有效性,又可以降低融資風險,從而對融資環節的財務風險進行防控。(三)科學合理的選擇后續計量方法。科學合理的計量方法對于國有企業股權投資的投入以及投資成功后的收益有著巨大影響。在選擇計量方法時,國有企業一方面需要充分評估被投資單位的經營業務與盈利情況,判斷其是否與自身的業務契合,投資后能否實現協同效應與規模效應,能否為自身帶來投資收益;另一方面要從自身的經營情況出發,結合經營戰略,判斷此次投資的目的是為了獲得規模經濟,打開新市場,還是為了實現對被投資企業的重大影響,獲得投資收益。只有綜合考慮自身與被投資企業的實際情況,國有企業才能選擇科學合理的計量方法,從而達到股權投資的預期目的。
四、結語
在國有企業股權投資過程中,財務風險始終存在,國有企業應當進行充分科學的價值評估,拓寬自身的融資渠道,選擇適當的股權投資計量方法來應對各種財務風險,同時國有企業要避免盲目的股權投資,根據自身情況,適度地進行股權投資。只有這樣,國有企業才能通過股權投資獲得預期的規模優勢,發揮投資效益,進而推動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立杰.國有企業并購融資方式的選擇及風險控制研究[J].商訊,2020(23):116+118.
[2]王潔林.淺談國有企業投資風險管理[J].中國商論,2020(13):135-136.
[3]黃珊.國企改革背景下的國有企業投資并購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2020(09):85+91.
[4]朱雪晶.國有企業投資并購研究[J].中國商論,2020(05):52-53.
[5]劉紈廷.淺析國有企業投資并購問題與對策[J].經濟師,2019(02):256-257+261.
作者:田超萌 單位:四川成渝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 上一篇:PPP項目財務分析問題及對策研究
- 下一篇:物業公司并購財務風險及盡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