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財務預警論文
時間:2022-03-28 04:53:49
導語:國有企業財務預警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企業財務預警系統概述
企業財務預警系統主要是以企業財務會計信息為基礎,以計算、統計、分析和監控為主要手段,設置相關財務預警指標,在企業經營中觀察這些指標的變動,對企業潛在或面臨的風險進行實時監控和預測警示。可見,企業財務預警系統是立足于企業財務管理基礎上,具有前瞻性、綜合性和風險防范性的體系。從財務中的多個角度和財務項目的長短期期限,幫助企業營造良好的財務環境,保障企業籌資、投資和資金分配活動的運行,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二)國有企業財務預警的特點
1.風險預測性
財務預警的風險預測性是指對于企業周期性地經營活動中可能出現的不確定或者不穩定的事項做預測。通過財務預警系統,幫助國有企業明確在日常經營活動中承擔的風險水平,幫助企業處于“風險安全區域”。對于超過正常風險范圍的國有企業,預測未來嚴重的險,以改善企業財務活動質量。
2.財務安全性
財務預警的財務安全性是指國有企業利用財務預警系統保證企業財務活動按照既定的財務計劃進行,以滿足企業的日常和未來生產需求。財務安全性是保證企業財務活動可靠性的體現,在企業內部管理中主要體現在協調和監控管理行為。定期或不定期地檢測企業關鍵業務活動及其相應的財務活動,是否存在決策失誤或者失誤率的大小。分析從財務預警系統反饋而來的信息,加強企業財務管控,從而保證企業資產安全、經營合理。
3.動態靈敏性
財務預警的動態靈敏性是指企業能夠通過財務預警系統動態、靈敏的獲取相應財務、經營信息,以合理預示未來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效率。主要體現在動態性和靈敏性兩個相應特性。一方面,國有企業能夠動態地、開放式地不斷更新企業相關信息,不斷獲取最新信息,減少與外部的信息的不對稱性,有助于企業實施更有利于實際的財務方案和決策;另一方面,國有企業在面對當前復雜的信息背景時,能夠獲取可靠的、相關的和及時的信息,緊跟外部市場發展方向和政策等改革步伐,幫助企業更為有效地去規避外部風險。下文將以光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成功運用財務預警系統的案例,分析國有企業中運用財務預警系統的益處,突出說明當前國有企業加強財務預警的研究具有現實意義。
(三)光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財務預警系統案例光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8月8日,是一家以食品產業鏈為核心的現代化都市產業集團,主要由上海市城市建設投資開發總公司和上海大盛資產有限公司兩大國有企業控股。光明食品集團在發展初期即注重對財務預警系統的建設,基于“財務資源是企業最基本的資源、財務控制是企業最有效的控制、財務風險是企業最致命的風險”理念,以財務指標為依據,建立財務預警的機制。其主要內容如下:第一,建立完善的、高效的財務預警分析平臺,對重點關注指標進行分析展現。第二,建立完善的指標預警體系,通過紅燈、黃燈、綠燈三種不同程度的亮燈規則,直觀展現出集團關注指標的現狀,為集團決策提供支持。第三,建立系統的財務風險情況解釋體系,通過下級填寫相關指標的解釋說明和上級審批功能,方便集團及時掌握下級單位重點財務指標具體狀況和特殊情況。光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通過建立完善的財務預警系統,幫助企業適應經濟形勢發展的需要,及時發現風險,提高了抗風險能力。也正因為如此,光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才能實現“弘揚光明精神、做響光明品牌、做強光明集團、做大光明食品”公司愿景,完成對海外的大額收購項目。
二、國有企業加強財務預警研究
(一)當前財務預警的主流方法
1.定性的財務預警方法
定性的財務預警方法,主要基于所需要得出的結果,對最終結果做出選擇的一種判斷方法。MCI,即多方綜合調查法,是當前主流的定性財務預警方法。MCI主要是針對無法量化的因素而采取的概率估算的定性方法。主要過程為:對于不可量化的因素,通過多個專家分析、探討,再反饋修正,再循環反復,直達達成一致評審意見。
2.定量的財務預警方法
定量的財務預警方法,是基于當前企業正在使用的模型及其相應的財務指標基礎上設定風險警戒線,以判別企業在未來是否存在財務危機的可能性。一般而言,可以分為單變量模型和多變量模型方法。單變量模型具有簡單易行的特點,但是也存在過于單一,難以全面考察企業財務風險的問題。多變量模型一定程度上能夠完善單變量模型的不足,常見的多變量模型有Z-score模型和F分數模型。
(二)完善財務預警研究的對策
1.遵循成本效益原則
國有企業在設計財務預警系統時要遵循成本效益原則,切記不可一味追求系統的全面性和完善性。既要滿足國有企業日常經營財務預警需求,又要從成本角度考慮設計經濟適用的財務預警體系。同時,對于企業的成本不僅僅局限于財務成本和經營成本,更應該考慮綜合成本的大小,在設計財務預警系統時,要綜合性分析當前企業成本,對比財務預警系統應用前后綜合成本的大小,以降低企業綜合總成本,保障企業長期可持續良好發展。
2.及時更新企業財務和經營等相關信息
任何企業的財務活動都是一個連續不斷、開放式設計前中后期的財務處理。對此,國有企業對財務預警研究時,要加強對于國有企業財務和經營等相關信息的收集,不斷更新、擴張和積累財務預警所需的數據。對于陳舊的、過時的以及被證實為錯誤的信息要及時刪除,以免導致決策的誤導。同時要定期對財務預警系統進行修正和維護,保障信息的及時更新。對于經常性不能及時更新或者出問題的環節,要及時反饋、集體決策,分析問題原因,修正財務預警系統。
3.加強與企業組織結構、企業經營政策和制度的結合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適用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背景的哲學思想,是社會主義的思想最終指導。馬克思主義哲學強調理論結合實際,從理論出發到實踐中去,再從實踐中回到理論中。這一循環返復的邏輯思想也同樣適用于對國有企業在對財務預警的研究。要構建系統地、有現實意義的財務預警系統,就要緊密結合企業的組織結構和經營政策、制度,相互促進發展。例如,部分企業重視資產周轉,則在建立財務預警系統時要加強對資產周轉和使用狀況及其現金首付情況的分析研究;以賒銷和代銷為主要經營業務的企業,則應該加強對賒銷或代銷企業的信用調查,降低企業壞賬風險,保障企業應收賬款回收率。
4.加快計算機的普及應用,強化監管效率
當前,會計電算化制度在大多數上市公司已經普遍運用。然而,在部分國有企業中仍然存在以手工為主要手段的會計處理方式。這一方面使得企業本身經營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又因為手工處理主觀性更大,容易產生會計核算問題,給管理者的監管帶來了極大的困難。所以,今后國有企業要加快計算機的普及運用,構建財務預警軟件系統,強化企業管理層的監管效率。同時,21世紀是互聯網經濟的時代,企業重視計算機技術在財務活動中的運用,能夠及時收集和反饋內外部信息,降低信息不對稱,以減輕企業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
三、結論
我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國有經濟長期以來占據經濟主體的地位。當前我國國有企業經濟效益低下,其中根本的原因可以說是輕視財務預警系統的建設。企業已在日常財務管理活動的基礎上進行數據源的提煉加工及預警分析,形成數據集市,建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條件已經具備。今后要繼續建立完善的財務風險預警體系,梳理關鍵財務預警指標,針對每個預警指標創建合理的預警模型和預警規則。分析當前國有企業財務預警現狀,并從光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成立建立財務預警系統的案例中,找尋到一些成功的經驗和做法。今后國有企業在加強財務預警研究可以主要從系統建設成本、信息溝通的及時性、結合實際情況程度和計算機技術的運用這四個方面做具體的深入研究。加強對財務預警的研究,能夠加強國有企業競爭力,保障國有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在未來競爭日益劇烈的市場上依舊保持主體地位。
作者:王國彥單位:哈爾濱東安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
- 上一篇:金融危機下企業財務風險論文
- 下一篇:風險與企業財務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