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學生網絡道德教育分析

時間:2022-10-22 03:00:50

導語:高職院校學生網絡道德教育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院校學生網絡道德教育分析

【摘要】隨著科技的進步,互聯網技術被廣泛應用在各個領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便利。在新媒體環境下,更要對高職院校學生加強網絡素養教育。相關教育工作者應認清當前高職學生網絡道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產生原因,從學生自身、高校及社會層面探索解決策略,旨在提升學生網絡道德教育實效。

【關鍵詞】新媒體;高職院校;網絡道德教育

互聯網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在豐富高職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同時,也會對學生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高職院校目前要考慮的問題就是如何利用互聯網技術對學生進行正面影響。

一、內涵特點

1.何謂新媒體。新媒體是現代社會新興的一種媒介,不同于報紙、電視等傳統媒介,這一媒介主要是依托電腦、手機等在接收衛星信號后通過網絡完成信息傳播,從而保證用戶可以隨時隨地進行信息的溝通交流。信息化是大勢所趨,但同時也需要重視網絡信息治理,實現正向引導,以免互聯網平臺傳播有害信息。2.何謂網絡道德教育。想要規范網絡環境,提高網絡平臺用戶的自律性,就要開展好網絡道德教育。網絡道德是指在善惡標準評判下,對用戶上網行為進行評判,保證在網絡環境中用戶的行為更加規范。在一定程度上,網絡道德是網絡用戶之間的行為法則和行為規范。網絡道德教育是隨著新媒體環境出現的一種新型道德教育觀念和準則。網絡道德教育,可以使高職院校學生樹立更好的網絡道德行為規范和意識,久而久之,可以形成良好的上網習慣,最終推動形成穩定的網絡道德環境。

二、問題根源

1.面臨問題。高職院校學生尚未接觸復雜多變、競爭激烈的社會,對社會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并可以在短時間內適應新鮮事物,但因為年齡尚小,不具備自控能力,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還未定性,思維和行動容易被外界的人或事影響。網絡上的負面信息極易影響高職院校學生思維和價值判斷,導致其出現錯誤行為。近些年,高職院校學生沉迷網絡游戲荒廢學業的新聞十分常見。除了游戲,網購、網戀等也是影響高職院校學生學業的重要原因。有些學生為了在虛擬世界中獲取所謂快樂,甚至花光自己生活費來充值,平時忍饑挨餓,網游對其身心均造成了嚴重的不良影響。網絡罵戰、發表不正當言論等現象日益突出,嚴重影響了高職院校學生的網絡道德行為。有些高職院校學生通過網絡公然找人替考、替課。這些缺乏誠信的行為拉低了高職院校學生的道德行為底線。還有部分高職院校學生為了賺取熱度在網絡上發表誹謗言論,從而引發惡劣后果,也給新時期校園網絡道德建設帶來巨大的挑戰。2.原因分析。從高職院校學生自身來說,這一時期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學生思維更加開闊,更容易接受新鮮事物,但因為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有時不能控制自己的負面情緒,容易被其他不良言論影響。因為網絡世界的束縛少,學生對自我的約束越來越低,從而出現沉迷網絡等一系列問題。從學生家庭層面來說,父母在教育問題上,多數注重考試成績,忽視道德品德、價值塑造等問題。特別是孩子升入高職院校后,父母也不再關注其學習成績,多數開始放任孩子成長,對上網問題根本不在意。不作為的家庭教育對高職院校學生的網絡道德行為有一定的消極影響。從學校層面來說,高職院校更重視對學生的傳統道德教育,基本不進行網絡方面的教育,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學生的網絡辨識能力。從社會層面來說,隨著社會的進步,出現多元化文化,帶來一些不良風氣,如享樂主義、拜金主義。此外,網絡相關法律法規尚不健全,網絡監管力度不夠,所以學生在上網時也不能對自己的行為是否正確進行有效判斷。

三、對策探索

1.學生自我約束。高職院校學生已經具備基本的自控能力,應通過相關教育引導學生主動屏蔽不良言論,讓其產生自覺意識,根據道德標準規范自己的網絡行為,充分發揮自己的主體作用,明辨是非,自覺遵守網絡道德規范。高職院校應指導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道德觀念,對網絡事物的好壞有分辨能力,使自己不受到其他錯誤觀念的影響。在網絡環境中,高職院校學生應自主選擇有助于促進自身發展的信息,過濾負面或無效的信息。高職院校學生是否具備網絡責任感對于未來的網絡道德建設而言意義重大。高職院校學生應在網絡環境中做到不瀏覽色情、暴力、虛假信息,不隨意攻擊、詆毀他人,不沉迷網絡,發揮表率作用。2.學校強化教育。對于新媒體環境下高職院校學生網絡道德意識淺薄等相關問題,學校可以通過開設相關課程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增強高職院校學生的主動性,使其自覺積極抵制不良的網絡行為。學校可以建立與思想道德內容相關的主題網站,提高內容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建立正確的網絡道德觀念。網站上還可以開辟“在線指導”等模塊,隨時在線上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指導,規范其網絡行為。3.社會監管治理。社會應形成合力,加強網絡監管力度,及時發現并刪除不良網絡信息,促進網絡法律規范。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相關法律也要跟進、完善,做到與時俱進。共建安全文明的網絡空間,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這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參考文獻】

[1]江桑榆.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現狀及對策研究[D].江西:景德鎮陶瓷學院,2015.

[2]盧明星.新媒體環境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5(45):133.

[3]蔡婧.新時期高職院校德育工作機制優化研究[D].山東:山東大學,2012.

[4]張虹.新媒體時代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研究[J].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31(01):60-62.

作者:劉大芳 單位: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