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理思想師德建設論文

時間:2022-12-16 02:53:26

導語:倫理思想師德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倫理思想師德建設論文

1孔子師德觀的主要內容

1.1“修己安人”的人才培養目標

在孔子看來,“修己”是求仁,而“安人”、“安百姓”則是行仁?!靶藜喊踩恕斌w現在師德觀念上,就是要求教師不僅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而且要通過言傳身教,達到感化、教育學生的目的。

1.2“有教無類”的教育公平思想

孔子說“:有教無類?!盵2]p168也就是說,在教育對象上,不分貴族與平民,不分華夏和華夷諸族,人人都可以入學受教育。孔子的“有教無類”的辦學方針,打破了當時“學在官府”的格局,將教育及于蠻夷之邦。孔子說:“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2]p94意思是說,只要有學習的愿望,主動奉送十條干肉以履行師生見面之禮,我就不會不教他?!坝薪虩o類”不僅體現出孔子“仁者愛人”的仁德思想,同時反映出孔子在教育觀念上的公平思想。正是在“有教無類”這一教育公平思想指導下,孔子廣收門徒,出現了弟子三千的局面。

1.3“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學方法

孔子在其教學實踐中善于分析每個學生的個性??鬃诱f“:從我于陳、蔡者,皆不及門也。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2]p123孔子將十名弟子分為四科,由此便可以看出他教人各因其材。子路和冉有同時向孔子請教“聞斯行諸”的問題,孔子卻給出了不同的回答,原因是“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盵2]p128只有全面而準確地把握教育對象的個性心理特點,才能夠在教學中針對不同情況對癥下藥、因材施教,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

1.4“以身作則”的教育示范精神

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2]p143意思是,統治者本身的言行正當,即使不下命令,百姓也會跟著行動;統治者本身言行不正當,即使三令五申,百姓也不會聽從。在孔子看來,無論是從政者還是從教者,其行為的表率作用至關重要。因此,孔子在講求“學”、“思”結合的同時,還十分重視“行”的重要性。他要求教師要以自己的道德行為感化學生,做到以“行”立人,以“德”化人。

1.5“誨人不倦”的樂道精神

孔子說:“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2]p93三者已非圣人之極致,而孔子仍不敢當,充分體現了孔子謙虛的治學態度。誨人不倦的樂道精神,是孔子“仁愛”倫理思想的一個重要表現。在孔子看來,樂道重業是對教師最基本的要求。他對顏淵執著的樂道精神由衷地贊賞,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2]p871.6“無隱無私”的人文情懷“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盵2]p139樊遲問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說仁者愛護人、關心人。樊遲又問孔子什么是“智”,孔子說智者善于了解人、認識人??鬃又鲝垚圩o學生,并對學生做到無隱無私??鬃訉⒆约核莆盏闹R毫無保留地傳授給自己的弟子們,他說“: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2]p98對學生無隱無私,一視同仁,是為師者應具備的風范。

2孔子師德觀對當今師德建設的啟示

2.1提高自身道德修養

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處于主導地位,學校對受教育者進行各種有目的的教育,都是通過教師而具體實施的。同時,教師是受教育者崇拜和效法的對象,他們的一言一行無不對學生產生影響。因此,教師個體的全面發展應成為廣大教師的自覺追求?!敖處焸€體全面發展,是指教師除了智力和體力的自由發展外,還必須具有崇高的社會理想和道德情操,豐富的內心世界和健康的審美情趣等基本因素?!盵3]作為教育者,教師不僅要掌握精深廣博的知識,而且還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

2.2堅持教育原則

(1)熱愛教育。熱愛教育,在孔子那里則體現為誨人不倦的樂道精神。熱愛教育,是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也是教師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有一定的教育才能,而且要有對教育事業的熱愛與忠誠。熱愛教育,并不只是一句簡單的口號,它要求教師以自己所從事的教育事業為榮,把培養德、智、體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全心全意為教育事業服務。(2)為人師表。為人師表是教育勞動對教師的一種起碼要求,是教師職業者所必備的道德品質。所謂為人師表,就是指教師應該在思想、品德、學習等各方面以身作則,成為學生的表率和榜樣。從一定程度上講,教師自身的道德、情感、意志和知識修養的高低,決定著教育質量的高低。因此,教育勞動要求教師不斷提高自身各方面的修養并時時處處做到為人師表。教師只有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才能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并在學生中樹立起威信。(3)教育公正。教育公正是一種重要的教師道德要求,同時也是教師必須具備的品質素養。所謂教育公正,就是指教師在教育實踐活動中要公平合理地對待和評價全體合作者。其中,公平合理地對待和評價每個學生,是教育公正最基本的要求。它要求教師對于不同智力、不同性別、不同家庭條件的學生,做到公正平等、正直無私。教育公正不僅有利于調動每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有利于“尊師重教”這一良好社會風尚的傳承與發展。

2.3鉆研業務,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藝術

教師自身的知識水平,是影響教育勞動的重要因素。在教育勞動過程中,教師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識系統地傳授給學生。為了更好地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和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知識水平,掌握精深的專業知識。當然,教學只是教育勞動過程中一部分,教師還需要在教學的基礎上不斷地探索教育規律,并以此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藝術。教學藝術水平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

2.4熱愛學生,正確處理好師生之間的關系

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是教育勞動過程中最基本的人際關系。師生關系是否融洽,是影響教育活動的重要因素。熱愛學生,不僅是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的需要,而且也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因此,教師要深入地認識和了解自己的每個學生,并根據他們的優缺點對癥下藥,調動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熱愛學生,要求教師關心和愛護學生,使其身心健康全面地發展。同時,教師還應該嚴格要求學生,在尊重教育規律的前提下,使學生達到比現有水平更高的標準。

總之,孔子的師德觀是中國傳統教育倫理思想中的寶貴遺產。辯證地分析和研究孔子師德觀中的教育思想,不僅是傳承和發展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需要,也是進一步加強我國當代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需要。

作者:李文濤任兆妮單位:南京郵電大學人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