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黨組織建設與師德建設的融合
時間:2022-03-27 08:58:14
導語:基層黨組織建設與師德建設的融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基層黨組織建設與師德師風建設同為加強與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面。研究提出,可在構建學習型基層黨組織的同時提高師德教育的針對性,優化師德氛圍環境,提升教師業務能力;優化基層組織設置,加強基層組織管理,實現基層組織學習監督、考核評比、關懷激勵與師德建設的制度融合;依托基層黨建載體與方式方法的創新,拓展師德師風建設的途徑,使基層黨建與師德建設互動統一,共同促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實效。
關鍵詞:師德師風;基層黨組織;思想政治工作
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強調“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對教師隊伍建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人民教師無上光榮,每個教師都要珍惜這份光榮,愛惜這份職業,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完善自己。做老師就要執著于教書育人,有熱愛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堅守”[1]。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就曾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實現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教師作為全員育人的主體,“要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更好擔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2]。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為師德師風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即“堅持教育與育人相統一,堅持言傳和身教相統一,堅持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一,堅持學術自由和學術規范相統一,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同時,會議強調:“要加強高校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創新體制機制,改進工作方式,提高黨的基層組織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3]因此,基層黨組織建設與師德師風建設同為加強與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面,對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履行黨章賦予的職責而言,應統一目標、協同推進;也可從基層黨組織建設的視角拓展師德師風建設思路、豐富師德師風建設載體,在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同時推進落實師德師風建設,促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實效。
一、構建學習型基層黨組織,增進師德師風教育成效
政治功能是黨組織的首要功能,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基層黨組織一切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構建學習型基層黨組織,必須要在高校基層戰斗堡壘中堅持不懈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高校和諧穩定,培育優良教風學風、師德師風,“把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這面旗幟插到每一個課堂,插進每一名師生心中”。因此,理論學習在教師思想中扎根、教師將理論學習成果在實踐中運用,使得開展師德師風教育方向更加明晰、內容更加明確、作用更加具體。依托學習型黨組織構建來加大師德師風教育的廣度、深度、力度,可提高師德教育的針對性,優化師德氛圍環境,提升教師業務能力,從而增進師德師風教育成效。1.通過基層黨組織理論學習,提高師德教育針對性。構建學習型黨組織是加強黨組織自身建設的新要求,理論學習是加強師德建設的基礎工作和內在動力。將師德師風教育納入組織生活安排中來,將組織專題學習深化到師德師風教育中去,引領廣大教師黨員深刻理解“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明確認識在教書育人過程中肩負的政治責任和政治使命,能夠提高師德師風教育的針對性,強化對教師的思想引領,加強政治引導,抓好理論學習,做好思想疏通。通過開展集中學習、專題討論學習、黨課學習等形式,對教師進行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道德教育、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學術道德和學術規范教育;定期舉辦骨干教師培訓班,強化教師理論武裝,及時解答教師思想關切和理論困惑,著力提高教師思想理論素養,堅定其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堅持學習和思考相結合、學習與運用相結合、學習與創新相結合,通過基層組織“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以“”為基本制度,以黨支部為基本單位,將理論學習融入日常、抓在經常,長期堅持、發揮長效,增進效果;及時掌握教師思想動態,增強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深入開展師德師風建設理論研究,不斷提高師德建設工作的科學水平與建設實效。2.通過基層黨組織組織優勢,優化師德氛圍。師德高尚、能夠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教師隊伍、黨員隊伍始終是高校事業發展的關鍵力量。基層黨組織應以弘揚高尚師德為契機,營造重師德、正師風、鑄師魂的良好氛圍,發揮基層黨組織在凝聚人心、凝結共識、凝練智慧上的組織優勢,通過開展師德主題演講比賽、師德建設理論研討、師德建設主題征文等活動,進一步提升教師黨員職業道德水平,引導教師在教書育人中貫徹“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敬業、勤業、樂業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此外,要將師德師風情況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相結合,將治學嚴謹、潛心育人的師德模范評選與愛崗敬業、率先垂范的黨員先進人物樹立相結合,把師德師風作為教師黨員評優評先的重要方面,引導教師立足本職崗位爭做“四有”教師,營造基層黨組織內外崇尚師德、學習先進、爭當楷模的良好氛圍。3.堅持思想政治建設與業務能力提升雙向融合,提高教師教書育人能力。“圍繞中心抓黨建”,“潛心教學德育人”。加強師德建設要與促進中心工作相結合,與高校教育教學任務目標完成相統一,落實到教師個人能力提升上;基層黨組織建設也應不斷激發教師黨員的工作熱情、助力教師黨員的業務能力提升,從而提高教師立足崗位履職盡責的能力,使黨員教師成為學校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的業務精英,其思想境界和業務能力和諧統一、融合促進。在基層組織范圍內,要堅持理論學習與業務提升兩手抓、兩手硬,始終將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踐問題相結合、思想政治建設與業務能力提升相融合,理論學習促進思想道德建設、業務提升增進教育教學實踐。一方面,要堅持實施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強化黨組織工作與教學科研等工作互融互促,把有條件的黨務工作者培養成學術帶頭人,把行政主要負責人、學科帶頭人培養成基層黨組織負責人,通過雙向融合整體推進基層黨的建設;另一方面,要結合學習型基層組織構建提升教師教學能力,鼓勵和支持教師提高學識水平、豐富實踐經歷,為教師搭建教學研究、觀摩、討論、競賽平臺,開展科研培訓和學術交流,創造教師業務能力提升和發展的良好環境。
二、加強基層組織管理,促進基層黨建與師德師風的制度結合
1.通過健全基層黨組織體系,優化師德師風實施載體。基層黨組織作為黨在高校的戰斗堡壘,擔負著直接聯系、引導、組織、團結師生的重要職責;師德師風建設也要充分依托基層黨組織開展教育與實踐活動,從而保障師德建設有隊伍、師風建設有載體。通過健全基層黨組織體系,探索黨組織進項目組、課題組,實現組織設置以行政組織為依托和以學術組織為依托并重,可使得師德師風的實施載體更加優化,深入基層、貼近對象、服務群眾;通過教工黨支部在基層工作“唱主角”,不僅使得黨支部工作在教師一線自覺起來、自轉起來、經常起來,也使得師德建設在基層教師中更具主體性、主動性、長效性。2.通過強化基層黨建制度,保障師德師風制度落實。以黨建制度強化、規范、保障師德師風建設,建立融學習監督、考核評比、關懷激勵“三位一體”的制度體系,實現高校基層黨組織制度建設與師德師風制度建設有機結合,有利于強化黨組織在師德師風建設中的引導作用,完善制度建設的系統性,以制度健全推進師德建設,以制度規范保障師風塑造。一是將學習制度、監督制度有機結合。《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使得黨內學習監督落實更有抓手,要求更加嚴格。通過黨員教育培訓學時制度、有計劃地開展學習培訓、主題實踐、專題組織生活會等黨內教育活動,以嚴格的黨組織生活制度激活黨組織生活活力,受歡迎、有實效、接地氣的組織活動形式,在增強黨組織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斗性的同時,要始終堅持強化思想教育功能,突出師德師風教育主題。黨員教育和師德教育貼近教師思想和工作實際,基層黨組織生活也就既能成為政治學習的陣地,也能成為教師思想交流的平臺、師德師風鍛煉的熔爐。同時,按照加強教育性、增強凝聚力、提升能力素質的原則,將組織活動與教書育人、職業發展和服務社會相結合,基層黨組織可積極開展讀書講座、形勢報告、知識和技能競賽、黨員帶頭服務學校和社會等活動,增強師德教育的有效性,達到理論學習與師德教育的統一。在黨內監督促進師德監督的制度運用上,一方面,要通過黨員政治紀律與政治規矩的教育強化,監督教師課堂陣地意識形態工作落實情況,堅持學術研究無禁區、課堂講授有紀律,嚴格教育教學過程;另一方面,可充分發揮黨員領導干部、黨員教師、黨員學生的作用,形成領導干部之間、教師之間、領導干部與教師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立體化師德監督模式,增強師德師風監督的實效性;此外,還可通過作風建設來建立黨員教師聯系服務群眾情況的督促檢查制度,強化服務意識,把聯系服務學生、關心關愛學生、教育引導學生情況作為教師黨員黨內民主評議、黨性分析和考核評優的重要內容,深入開展教師黨員志愿服務、主題實踐、結對幫扶等活動,讓教師黨員在服務意識樹立中鑄煉師德,在模范作用發揮中弘揚師風。二是將考核制度、評比制度有機融合。一方面,應在民主評議黨員制度中涵蓋師德師風評議指標,引導廣大教師熱愛學生,尊重學術,嚴謹篤學,銳意進取;另一方面,應注重查找師德建設中的突出問題,對師德不正之風、師德失范現象、學術不端行為在黨內民主評議中提早發現、及時教育、嚴肅處理,將師德表現作為年度及聘期考核、職稱晉升和評優獎勵的重要依據與重要參考,進一步完善師德建設工作評估制度、師德問題報告制度、師德監督投訴制度、師德師風考核“一票否決”制度,打通黨內評議與師德評議結果運用。三是將關懷制度、激勵制度有機結合。將黨組織激勵系統和師德師風建設激勵系統并軌運作,依托領導干部聯系青年教師制度、與青年教師談心談話制度等,及時了解、回應青年教師的關切和訴求,堅持師德師風建設與解決教師實際問題相結合,在政治上關心、思想上溝通、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幫助青年教師,既增強黨員和群眾的血肉聯系,又解決教師發展的后顧之憂,使教師干事創業有動力、教書育人有熱情,把黨的關懷帶到教師身邊,把黨的宗旨融入師德內核。
三、推動基層黨組織改革創新,創新師德師風建設方法途徑
1.依托特色黨建活動開展,聚焦師德師風對象、陣地。隨著基層組織建設的改革創新,師德師風建設的途徑方法也愈加豐富。開展特色黨建活動,如“師生結對•支部共建”“兩訪兩創”(學校管理干部訪談所有教師,教師訪談所有學生)“黨委抓課堂”等活動,既能密切干群、黨群和師生關系,又能切實將教師注意力引導到學生身上、工作重點引導到學生課堂上,從而使師德建設的目標對象更加聚焦、師德建設的陣地更加明確。2.依靠黨建載體方式創新,拓展師德建設方法、途徑。基層黨建載體和方式的不斷創新,使黨建工作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這是新時期創新型基層組織建設的必然要求。把組織活動與強化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促進學生成長成才相結合,通過設立教師黨員示范崗、教師黨員責任區等形式,以新媒體傳播黨建新動態、師德正能量,這既是對基層黨建工作的創新,也是對師德建設途徑的拓展。在基層黨建與師德建設創新中,要堅持思想建設與文化建設相結合、主陣地與主題教育活動相結合、互聯網資源線上平臺與黨員群眾活動中心線下平臺相結合,拓寬師德師風建設的理論學習陣地、課堂教學陣地、實踐育人陣地;加強對基層組織黨建工作及師德師風建設的凝練、總結和提升,著力推進基層黨建與師德建設的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和方法創新,加大對品牌項目及典型做法的培育、宣傳和推廣,探索建立基層黨組織和廣大教師黨員在服務學校改革發展、服務學科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服務教學科研工作和人才培養工作中發揮作用的機制方式;促進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率先力行,凝心聚力,“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不斷增強責任感、榮譽感、使命感,促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成效。[4]
參考文獻:
[1]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報,2018-09-10(1).
[2][3]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1).
[4]郭穎.周邊績效視閾下的高校師德建設路徑探析[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6).
作者:曲帥鋒 單位:武漢理工大學汽車工程學院
- 上一篇:民俗文化教育提高德育實效性思考
- 下一篇:新時代高校師德建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