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學校德育工作研究
時間:2022-09-26 10:10:20
導語:班主任學校德育工作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曾說過:“教師的職業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然而在這一光輝的職業中,班主任又是最重要的職業。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班主任在學校德育工作中已不單單是班集體的教育者和組織者,更是學校德育工作的“規劃師”。
一、班主任是班集體建設的“規劃師”
班集體是學校德育工作的基層組織,是學生在校學習和生活的基本場所,學校的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是以班集體為單位進行的。一個班幾十名學生,是否能夠建設成為一個團結、向上、樂學、好思、凝聚力強的良好班集體,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班主任工作的好壞,取決于班主任對班集體建設的規劃。我們常常看到,即使是一個很亂的班集體,經過班主任的精心規劃和有計劃、有組織的實施管理,可以在短時期內把它扭轉;即使是一個很好的班集體,如果班主任不下工夫,沒有精心的規劃與細心的組織實施,也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變成一個很亂的班集體。班主任要結合學生的基本情況和年齡特點,根據學校德育工作的實際需要,對德育工作進行分解細化,設計適合本班學生特點和學校德育工作需要的班集體建設規劃方案,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具體的實施。譬如,三年制幼師專業,在校學習兩年,班主任就應該充分利用好學生在校學習的寶貴時間,以形成良好班風為切入點,以建設優秀班集體為落腳點,進行有針對性的、科學的、系統的規劃。第一學年應該以落實學校德育工作要求為主線,以形成良好班風為重點,開展各項工作。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風氣的形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靠平時的嚴格要求,經常堅持,才能使良好的行為達到自覺、自動、自然的程度,形成習慣,成為風氣。培養學生的集體感和健康輿論是良好班風建設的重要內容。就培養學生的集體感而言,班主任要有精細的規劃,規劃實施的第一步就是要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班集體的組織機構,責任到人,使班集體對每名學生產生約束力,這是形成良好班風的保障。其次,要協調、改善班集體的人際關系,因為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形成班集體凝聚力的感情基礎。再次,在日常管理中班主任要關心學生的工作、學習、生活和思想,盡可能地滿足學生的積極要求。最后,在班級的重大決策中,要發揚民主,讓學生真切地認識到自己就是班集體的一分子,樹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思想意識。就培養健康的輿論而言,班主任也要制定精細的規劃,并引導班集體逐步形成健康的輿論,使健康的輿論成為個人和集體發展的一種力量。班主任要向學生宣講學校的規章制度、學生守則,使學生在日常工作、學習、生活中能做有章可循,逐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班主任還要有針對性地進行關于道德問題的談話,在談話中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此外,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在活動中強化道德認識,提升道德水準。
二、班主任是學生成長的“規劃師”
有人曾說過,班主任工作是一手牽著學生的今天,另一手牽著共和國明天的神圣而崇高的工作。高師分院招收的學生主要是初中畢業生,在校學習期間正值高中學段,也正是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作為班主任,首先要做的是了解和研究每名學生,因為要教育好學生,就得先了解學生。通過查看學生檔案、個別談話、日常觀察等方法,全方位地了解每一名學生,然后針對每名學生的特點,幫助學生擬定個人發展規劃。譬如,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校學習四年,班主任就要結合學校德育工作的要求和學生個人的特點,制定學生成長的四年規劃,第一學年主要是良好習慣的培養,采取的方式方法是一個“嚴”字。這一時期的學生剛剛入學,要面對陌生的環境、陌生教師和陌生的學生,有好奇也有茫然,更多的是觀望和期待,所以,必須嚴格要求,加強管理,不折不扣地落實學校的工作條例和各項規章制度,按照學生守則規范學生的言行,讓優秀成為習慣。第二學年主要是職業道德的培養,采取的方式方法是一個“仿”字。師范院校是培養基礎教育師資的“母雞”,師范生的角色定位是人民教師,所以,職業道德培養顯得尤為重要,要求每名學生在日常工作、學習、生活中時刻繃緊做優秀人民教師這根弦,以身邊的教師為榜樣,以名師為楷模,學習他們,效仿他們,進而牢固樹立熱愛學生、熱愛未來事業的職業道德觀念,為將來成為一名出色的人民教師筑牢思想的根基。第三學年主要是特長的培養,采取的方式方法是一個“放”字。在第一、二學年的基礎上,教師要在第三學年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結合職業發展現狀,有針對性地進入特長培養階段,在“放”的前提下,給學生寬裕的學習時間和便利的學習條件,讓每名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科和發展方向,選定領域和指導教師,拜師學藝,培養專長。第四學年主要是從教能力的培養,采取的方式方法是一個“練”字。這一階段的學生面臨著教育實習,所以要在苦練基本功的同時,開展模擬教學演練,讓學生在“實地演練”中,磨礪自己,提升自己,培養初步的從教能力,進而實現四年的成長規劃。
作者:葉玉林 單位:通化師范學院分院
- 上一篇:新聞職業道德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 下一篇:中職學校德育現狀及對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