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道德與法律體悟教學法研究

時間:2022-05-12 10:55:58

導語:職業道德與法律體悟教學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業道德與法律體悟教學法研究

摘要:中職“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改革中提出了一個核心理念: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中職學生通過學習“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不但能對自身行為進行規范,還能有效提升自身的生活發展水平。本文首先介紹了體悟教學在中職“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中的意義,總結了體悟教學方法的特點,進而基于意義和特點提出了體悟教學法在中職“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中的新應用策略。

關鍵詞:體悟教學;中職;職業道德與法律

一、體悟教學法的意義

體悟教學法內容主要包括了兩個核心關鍵點,一個是“體”,另一個是“悟”。“體”指的是體會、體驗,通過自身親自實踐收獲某種感受;“悟”指的是感悟,不但可以親身感悟動態的過程,又可以通過實踐感悟獲得靜態的結果。[1]體悟指的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在認識和理解的過程中參與個人的情感,并將情感、行動和思維三方面進行充分結合。

二、體悟教學的特點

特點一,不可重復性。體悟教學的過程不是簡單地積累客觀知識,也不是簡單的情感向道德的過渡,體悟教學的方法超越了邏輯思維的框架,因此具有不可重復性。特點二,非理性思維。體悟主要是對知識的升華,體悟教學是教師智慧對學生智慧的啟迪,教師感情對學生感情的激發,所有理性分析都不能得到最佳的效果。[2]特點三,主動性。體悟是一種主動的學習方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了學習行為的自我反思,主動性的來源有興趣、榜樣等。特點四,開放性。體悟教學不需要在計劃中進行,只要學生的情感體驗達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開展。當積累的量成熟后,隨時隨地都能出現引起質變的情境。

三、體悟教學法在“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中的應用策略

1.創設教學情境

體悟教學的重點是“體”和“悟”,在教學過程中使用體悟教學方法時,教師應提前創造好條件。“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開始前,教師可以提出幾個有意義的實際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例如,在“展示職業風采”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提出問題——如何展示職業風采,引導學生去發展職業風采,進而展示職業風采。而在課程教學中,創設教學情境的方式方法更是多種多樣,在職業道德課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使用多媒體技術營造出相關的氛圍,讓學生在畫面、聲音等多方面因素影響下,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繼而產生感悟,激發學習興趣。

2.表演體悟

表演體悟的方法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進行表演的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觀看完表演后能產生相應的感悟,從而能更便于教師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表演的方式主要以小品為主,小品具有風趣幽默的特點,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活躍課堂氣氛。例如,在“文明語言”的教學中,教師讓幾位學生給大家表演一段小品,學生的表演引得其他學生開心不已,個個開懷大笑。學生的興趣和熱情都被充分調動起來。學生在表演和觀賞的過程中,感悟到文明語言的重要性,進而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

3.對話討論

由于學生之間有差異性,因此針對某個問題常常會出現不同的理解,有不同的解釋。體悟教學法對教師提出了要求,要求教師應以平等的態度與學生進行交流。學生在和諧自由的交流環境中能吐露自己的心聲,將自己最真實的想法講出來。教師對學生真實的想法表示尊重,就能贏得學生尊重,兩者在互相尊重的氛圍中共同學習,平等交流。總而言之,體悟教學方法不但是中職“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中新的教學方式,更是一種新的教學思想。“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不再像從前一樣只是為了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而是提高學生職業道德與法律素質的過程,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體悟教學方法能切實促使學生體悟學習,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作者:呂田甜 張晶 單位:大連長興島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參考文獻:

[1]謝利.體悟教學在中職《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中的實施與運用[J].文教資料,2014,(21).

[2]王飛燕.體驗式教學法在《職業道德與法律》德育課程中的應用[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