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護生職業道德素養研究
時間:2022-05-22 03:16:54
導語:新時期護生職業道德素養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對象與方法
通過分層抽樣隨機選取2013年—2017年四川護理職業學院四川省人民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實習結束的護理專業學生500名,進行職業道德規范認知、道德素養評價和職業道德操守等方面的問卷調查,回收問卷493份,剔除9份無效問卷,實際有效問卷484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6.8%。
二、結果
(一)發展現狀。通過問卷調查發現,“護理職業道德重要性”項目中,所有實習生都能充分認識到職業道德在職業行為中的重要性,迫切希望通過自身努力和學習增強職業道德能力,更好地服務臨床。“你是否通過自學增強自身倫理道德實踐”項目,經常學習的護生占86.27%。護生充分認識到職業道德的重要性,并用學習的方式增強自身綜合素養。“在您看來,除了醫療效果和費用,醫生的服務態度是否也是影響醫患關系的重要因素”調查中,100%的實習生都認為自身的態度與醫患關系密切相關,并能夠積極主動地將人性化關懷和服務運用到臨床護理中,形成和諧生態的循環發展模式,促進醫患關系和諧發展。另外,89.08%的實習學生重視自身臨床“溝通技能”養成,注重溝通技巧在臨床護理中的運用,通過學校學習、自身學習和臨床帶教老師培訓,增強自身溝通技能和應對臨床護患關系的能力。以調查數據為基礎,聯系我校實習學生實際情況,學生已經具備相對系統的職業道德理論認知,在臨床護理中已經能夠將“以人為本”的理念一以貫之。學生注重提升患者臨床體驗,并且通過自學增強實踐可操作性,適應新時期醫療模式和衛生資源需求的變化。(二)存在問題。1.學校教學與臨床實踐耦合度不高。以我校四川省人民醫院和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實習生為例,在我校護理專業學生中開展的職業道德教學與實踐教學研究方面,34.50%的學生認為“教學課程設置比重應高于臨床實踐內容”,而65.14%的學生認為應該重點強化臨床實踐,通過“以戰養戰”的方式提升臨床職業道德修養。從我校職業道德教育課程設置來看,職業道德課程設置比重在11%左右,其他課程多集中在臨床專業技能、英語等課程。從我校職業道德教育課程內容來看,主要集中在康復護理,對臨床特殊護理、日常安全衛生、醫療環境保護教育和醫患關系溝通等方面課程設置明顯不足。學生迫切希望通過更多實踐教學課堂來提升自身綜合素養,以臨床實踐明確職業道德提升靶向,加強學校教育與臨床需求深度融合,避免理論學習與臨床脫節,出現“臨時抱佛腳”的局面。2.學生主觀認識與實際行為之間背離。通過問卷調查發現,學生主觀認識與實際行為之間背離的情況比較突出。68.31%的學生在“實習中理論與實踐會出現脫節的情況”,僅僅只有31.69%的學生能較好地平衡理論認識與臨床操作。例如,患者劉女士因骨髓炎入院,實習生小賴遵醫囑給予抗生素靜脈滴注時,被患者問道:“我的靜脈不好穿刺,我非常怕痛,你能行嗎?”小賴因患者的質疑而導致自己對技術不自信,最后因害怕穿刺而求助病區護士長。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就是學生在日常學習中脫離了社會實際。在護理心理學中明確指出了人類的思維意識和行為實踐是兩個不同的自我控制,所以在實踐中直接體現出來的是職業道德與職業行為二者不一致,是一種潛在的思維意識造就了一個隱形的自我。對實踐中遇到的突發性事件,只要加強臨床結合,站在患者的角度增強溝通,幫助病人放松緊張的情緒是完全可以實現最終操作目的。3.外源性影響因素制約了職業道德的提升。在本次問卷調查中,在影響職業道德提升的因素中,“臨床實踐中依賴醫療設備”“平時工作壓力大缺少學習時間”“缺乏合適的支持系統”分別占據56.69%、61.27%、78.17%。學生認為在臨床實習中應該堅持醫療設備在臨床中的運用,強化設備“兜底”功能;臨床科室護理工作壓力大,直接增加了工作負擔,缺少必要的時間去學習,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有限;醫院內部缺乏相應的支持激勵系統,缺乏自主溝通協調臨床倫理糾紛的制度,并且懲罰力度大于獎勵。護生只能按照相應的標準執行,嚴重阻礙了學生的自主性。
三、解決策略
(一)逐步完善護生職業道德培養機制。針對學校教學與臨床實踐耦合度不高的現狀,建議從學校層面不斷強化護生的職業道德教育體系和監督管理機制,增強倫理道德教育在教育實踐中的運用,促進職業道德教育與專業教育課程相吻合。構建臨床教育啟發性課程,以臨床案例等形式促進倫理角色互換,將倫理教育、臨床查房等應用于教學實踐。同時優化課程體系,將課程的重點適當向職業道德實踐傾斜,幫助護生充分了解臨床實際,避免在實習中有一頭霧水的情況發生。(二)重視各階段的情感教育。從道德和情感兩個層面來看護生職業道德教育的本源,堅持以正確的思維模式構建自我活動中心,將培養護生對職業的情感作為護理專業理論教學中重要的內容。將每個護理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與專業教師團隊統籌起來,從學生入學之初開始建立學生的實踐認知和自信心,讓學生相信自己選擇了正確的職業發展道路,樹立信心和堅定的信念。將學生的職業信仰與護理事業熱情延續到工作實踐中,直接增強護生從業毅力和職業熱情。重視情感教育在職業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情感驅使和增強職業道德教育自信的方式融入到學生臨床護理操作中,形成長效的探索和創新之風,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三)護理職業道德列入實習考核內容。結合醫院的實際情況,重點做好實習學生的職業道德能力培養,重視將醫院職業道德教育與專業技能實習協同開展。在醫院實習教育中,醫院科教、學校教師共同協作,制訂相應的職業道德教育規劃,鼓勵學生在實習中充分發揮主動性,調整實習認定。在學生實習結束時候由醫院、教師和患者厘清實習成果,實現三方共評局面,將實習生的主動性、服務性、專業技術等統籌起來,形成系統性的考核指標,作為實習鑒定的最終結果,增強學生的主動性。
四、結語
我國的“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逐步深化,要求護理人員的職業道德素養不斷提升。學校應該根據未來護理的發展方向,尋找臨床實踐需求,調整自身的教學體系,全面提升護理學生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矯非桐,吳倩霞,戰洋,宋艷麗.專科護生職業道德素養影響因素及教育對策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7(33).
[2]張瑩瑩,秦愛華.高職護生人文素質能力的調查研究[J].護理研究,2016(9).
[3]鮑中義,吳榜靜.實習護生職業道德教育:現代醫學模式興起的時代呼喚[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7(4).
作者:董 進 王 雪 魯妍妍 單位:1.四川護理職業學院 2.四川省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
- 上一篇:淺析新時代中學學校管理重心
- 下一篇:大學生網絡交往道德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