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小學班主任德育思考
時間:2022-10-18 03:17:38
導語:新時期小學班主任德育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思維和價值觀念等各個方面還不夠成熟,容易受環境的影響。因此,有必要在小學教育中開展德育工作,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學生優良的道德品質。本文通過分析現階段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改善措施,對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進行思考,以期促進德育工作的全面開展。
一、小學德育工作中現存問題
(一)教育功利化。隨著社會和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家長對學生學習成績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對學生的要求不斷提升,甚至將學習成績作為衡量學生能力及素質的唯一標準,而將更為重要的道德品質置于千里之外。實際上,在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在小學階段,學生之間就形成了濃厚的成績競爭環境,導致教育功利化,不論是家長還是教師,都過分注重學習成績的高低,而忽略了對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教育和培養。長此以往,盡管許多學生的成績可以拔尖,在班上名列前茅,但是卻不懂得處理人際關系,為人刻薄,難以相處,對學生未來的發展產生了不良的影響。(二)德育方式單一化。現階段,小學德育工作的開展形式主要還是思想品德教育課程,形式單一死板,難以真正傳遞思想,對學生的心理和思想也難以真正起到教育作用。此外,無論是學校舉辦的德育大會或者開展的思想品德課程內容,基本上都是關于“人生理想”等空泛的主題,難以聯系生活實際,難以觸動學生的心靈,教育工作的效果不佳。同時,在德育工作過程中,教師與家長缺乏溝通,導致家長對學校的德育工作難以提供較好的支持,對學生極少進行思想教育,導致德育工作的意義難以實現。
二、在德育工作中發揮班主任作用
新時期德育工作的開展,離不開班主任的作用。因此,在改進和完善小學德育工作的時候,應當充分重視班主任所發揮的作用,以班主任的工作為核心,積極完善現階段的小學德育工作,為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做出努力。(一)轉變教學觀念。要改善小學階段的德育工作,班主任必須轉變教學觀念,改變以往教育功利化的不良現象,全面推動素質教育的發展。學生的學習成績固然重要,但對學生德育品質的培養和健全人格的塑造也不容忽視。班主任應當積極聯系生活,在生活瑣事中激勵學生做好事,并對他們給予一定的精神獎勵,比如在教室里設立道德標兵等等。此外,班主任還應當與家長進行及時、充分的溝通,讓家長明確德育工作的意義,從而使得家長一同參與,幫助學生得到良好的成長,從而能夠更好地實現德育工作的目標。(二)豐富德育工作的內容和形式。在過去,傳統的德育工作開展的形式較為單調,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新時期的德育工作應當注重內容和形式上的豐富和多樣化,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更正學生的錯誤思想,使學生了解德育工作開展的重要意義,進而實現自我素質的提高。例如,班主任可以搜集一些有用的素材,將社會上發生的真實的好人好事通過視頻播放或者講解,為學生提供學習的好榜樣。此外,還可以在課堂上開展討論會,讓學生對社會現象予以探討,讓學生了解社會生活,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三)培養班干,協調工作。實際上,班主任的力量是有限的,難以對班級上的每一個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和培養。因此,班主任可以適當將權力下放,選舉一些班干部,讓他們分擔班主任的工作。班干部要及時發現班上同學的問題,向班主任反映問題,為學生的良好發展做出努力。例如,在班級上成立美德小組,每個小組中選出一名組長,由組長組織帶頭,與小組內的同學一起做好人好事,并且與其他組進行競爭,但在過程中也應當互幫互助,共同創造良好的校園生活環境,讓美德在校園中傳遞。在活動過程中,組長要及時與教師交流溝通,教師應當及時與學生家長溝通,共同努力,解決問題,幫助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總之,新時期開展小學德育工作需要學校樹立創新的教學理念,重視班主任作用的發揮,打破傳統教育模式陋習,少一點功利主義,多一點長遠著想。班主任要積極與學生家長溝通,加強與學生互動,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拉近與學生的距離,走進學生心里,讓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進入學習的狀態,讓每個學生都能在校園內全面、健康地成長。
作者:朱迪梅 單位:集安市臺上鎮學校
- 上一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藝術性分析
- 下一篇:小學班主任德育淺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