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班主任德育管理研究

時間:2022-07-16 10:52:19

導語:小學班主任德育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班主任德育管理研究

摘要:小學的班級管理過程當中,班主任的班級工作對于創設良好的班集體,進而全面的提高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素質,培養學生的情操,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小學階段,對于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以及高尚的思想品德是非常關鍵的時期。而且班主任通過課堂教學當中的每一件事,每一項活動,每一節課程,都能夠長期的對學生形成一個德育的熏陶,這就需要班主任對每個小學生的道德發展情況有一個具體的了解,進而培養學生的德育素養。本文通過對小學班主任德育管理進行探索和研究,進一步的提高小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效率和質量。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管理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新課程也嚴格的要求,要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同時,這也受到各個學校班主任的充分重視,學校在培養學生思想道德素養方面投入的精力也越來越多,而培養學生的德育素養作為學生學習的前提和基礎,這就要求在學校的小學成長學習階段,班主任應當發揮著相當重要的角色。進而成為班級管理的引領者、組織者,進而有效地對班級的德育進行管理,以便于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小學德育素養。

一、規范學生的日常行為教育

在小學階段的課堂教學當中,教師就應當對學生進行嚴格的要求,同時,嚴格抓好學生的日常教育和訓練。通過長期的指導和訓練,學生也能夠準確的結合實際的生活,利用一切有用的時間,不斷的對自身的德育素養進行培養。同時,教師也可以進一步的加強學生的學習習慣以及生活習慣,這就要求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德育管理的時候,應當首先訓練學生關于對語文漢字的正確讀寫能力,也要引導學生把這個習慣長期的堅持下去。讀書的時候,要求全班的同學盡量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進而不斷地通過這種讀書的良好行為習慣,在生活當中糾正學生的不良姿勢。進一步的引導學生培養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而且學生在課堂上進行發言的時候,班主任就要要求學生站姿要端正,兩眼要平視課本,要求學生要注意聽清楚教師講的要求。同時,也要及時地對課本的內容進行了解和熟悉,進而學生在發言的時候,才能夠更高效的完成老師的問題,進一步對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良好行為習慣進行培養和提高[1]。

二、對學生進行耐心的指導

班主任在小學生德育教育階段,對于學生在課堂上的良好行為習慣應當進行表揚和鼓勵,通過對學生進行表揚,能夠極大地鼓勵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的學習當中。同時,也會帶領其他的學生在課堂上做到更好的表現。例如,在課堂學習的時候,有的學生在課堂上大聲的吵鬧,并沒有認真的做好課上的準備工作,但是班主任如果對這些學生只是通過批評的方式,這樣也沒有起到一定的德育教學效果。但是如果采用點名的方式批評的話,其他的同學也就會以一種看熱鬧的方式來對待這個問題,如果教學對于那些課堂上準備得比較充分的學生進行表揚,那些課堂上吵鬧的學生也會紛紛效仿,課堂秩序就會逐漸變得秩序井然。通過這種方式,也充分的尊重了班級上每個學生的自尊心,進而通過一種不傷害學生自尊心的方式,委婉地予以批評。充分地對學生的道德品質以及思想行為進行教育,進而不斷的引導學生在生活當中克服存在的消極因素,進一步的幫助學生在課堂上樹立學習的自信心。以歷史人物作為學習的榜樣,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的效率和質量,促進學生之間的互相學習,進而達到一種取長補短的學習目的。同時,也充分地提高了小學班主任的德育管理工作,進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

三、與學生之間做好密切的溝通和交流

對于小學的班主任來說,要想做好小學生的管理工作,這就需要班主任一定要熱愛自己班級上的每一個學生。同時,在日常生活當中,也要對這些學生進行關心和照顧,并且時常地詢問他們的日常生活習慣以及學習的困惑,還要及時的針對每個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性格特長,愛好等,及時地了解學生的家庭生活情況,利用課余的時間,適當的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談。同時,班主任也可以通過學生身邊的朋友來對學生的性格進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有效地做到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進而以一種和藹可親的教學態度來面對每一個學生。同時,班主任還需要用自身的真誠和善良來打動每一個學生,當學生在思想上或者行為上出現異常以及困惑的時候,要及時的與學生進行交談,進一步的幫助學生解決生活當中的困難。當學生遇到挫折以及難以解決的問題的時候,這就要求班主任及時的對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不斷地鼓勵學生樹立課堂學習的自信心。同時,隨時隨地的對學生的日常生活和行為進行關注,進一步地了解學生的自卑心理,及時幫助學生調整課堂學習的態度[2]。這就使得班主任在不斷的進行班級德育管理的過程當中,以一種科學嚴謹的態度來對待班級管理工作,進而在課堂上做到腳踏實地,盡職盡責,進一步的培養學生勤觀察、勤思考以及勤動腦的良好學習品質。班主任還需要在課堂和課外的時間及時的觀察學生的日常生活動態,了解每一個學生的行為動向,進一步的對學生的心理進行分析,利用課余的時間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由于小學生出現的問題總是多種多樣的,這就需要班主任及時的應對突發事件,并且對這些突發事情進行有效的處理,以便于防患于未然。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從而幫助學生適應社會的變化,有效地促進學生德育素養的提高。

四、及時調整德育教學的目標

小學班主任在對班級進行管理和德育教育的時候,應當有效地適應時代的發展,樹立科學的德育教學目標,逐步的培養學生成為一個高素質的人才。不僅如此,班主任還需要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生理以及心理健康,不斷地提高學生對課文知識能力的理解,進而注重對于學生學習素質的培養,逐步的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自我教育的能力以及價值觀念。加強學生社會的責任感,教導學生如何去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進而不斷地在課堂學習當中,鼓勵學生努力學習,進一步的通過鼓勵的方式,激勵學生在課堂上勇敢地面對困難和挫折,進一步的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心理素質,增強學生的課堂學習自信心。這就需要班主任應當充分的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心理特征,同時有效的結合課堂教學的目標和任務,進一步地選擇適合培養學生德育教學的目標。從而鼓勵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當中,應當積極向上,樹立遠大的人生理想,促進學生德育素養的提高,同時也提高了班主任的德育管理。

五、營造一種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

班主任要想有效的加強對于學生的德育管理,這就需要班主任及時的提高課堂上的學習氛圍,進而營造一種良好的班級學習環境。而班級作為學生進行學習的主要生活場地,這對于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這就需要小學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當中,要不斷地采用滲透教學的方法,進而來培養學生的德育素養。同時,班級上的每一個學生都必須遵守班級規定,對于不好的行為要給予批評,充分的培養每個學生的自覺性,使得學生在不知不覺當中進行自我培養,進而有效地發揮出自己的學習特長和優勢。同時,也能夠培養學生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進一步的提高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不僅如此,班主任還可以營造一種良好的網絡學習環境,由于當代信息技術多媒體的逐漸普及,在課堂的教學當中,教師也越來越重視采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方式,進一步的提高學生的德育學習素養。雖然網絡的教學模式存在著一定的弊端,但是對于培養學生的德育素養也具有非常好的優勢。這就需要小學班主任要逐漸的引導學生進行網絡學習,進一步的創建小學生專用的網絡學習平臺,進而引導學生通過網絡學習平臺的方式,在網絡平臺上展示一些自己的作品,進一步的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在課堂學習的過程當中,班主任還可以引導學生展示自己的文學作品以及繪畫作品,積極的參與到課堂的教學當中,充分的發揮學生的創造能力。同時,也增加了學生的課堂學習信心,班主任還可以通過引入學生感興趣的動畫片或者是游戲的教學方式,進一步的方便學生在課外的時間能夠進行休閑娛樂活動。而且通過這種方式,也能夠引導班主任及時的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進而能夠有針對性地開展德育教學工作管理,進一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德育工作的效率和質量[3]。六、開展家庭和學校之間的合作家庭作為學生學習的第一個教學環境,家庭的教育是不能缺失的。如果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一旦出現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嚴重脫節,這就會使學生在進行德育教育的過程當中產生困惑,這就需要班主任在教學過程當中盡量的爭取家長的支持和參與,積極與家長進行密切的聯系,進一步的通過家長的支持來提高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4]。不僅如此,由于在日常生活當中,很多學生的生活陋習都是在社會環境以及家庭環境當中形成的。但是在小學階段,有了班主任的幫助和管理,同時通過與家長的密切配合,能夠及時地糾正學生的缺點,進而達到德育教學的目標,這就需要班主任創造性的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創新和設計。充分的重視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地位,不斷的在課堂教學當中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感體驗。同時,積極的促進課堂教學氛圍的提高,班主任還需要在課堂教學當中給予學生一定的關心和照顧。由于一些學生的情感比較脆弱,而且性格也相對較內向,這就使得他們在日常的學習當中很容易受到傷害。針對這類學生,班主任在進行德育教學工作的時候,就需要對這些學生的心理情況進行一個細致的了解,進一步的進行充分的指導和幫助,鼓勵學生接受正確的德育教學觀念。同時,也是擺脫德育教學困境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對于提高學校的德育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學校、家庭和社會作為共同培養學生德育教學的關鍵,通過學校、家庭和社會三個互相結合的教育,逐步的培養學生的德育學習素養,這三者都是缺一不可的,而且是互利共生,共享共榮的。只有有效的將學校、家庭和社會三股強大的力量結合在一起,進而不斷地促進學校班主任管理教學的提高,努力的創造一個良好的培養學生德育教學的學習環境,不斷的促進學生健康茁壯的成長。進而充分的激發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使得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同時積極的配合小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這對于提高學生的積極合作能力以及與他人溝通交流的能力,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為提高班主任的德育管理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總而言之,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德育管理工作的過程當中,應當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注重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地位,進而不斷的對學生加強思想道德教育。逐步的培養校園文化建設,通過組織一些豐富多彩的課外興趣小組以及班級知識競答、演講等各種豐富有趣的活動,不斷的吸引學生積極的參加,進而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促進學生養成自我鍛煉的習慣,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以及合作的精神,進一步促進學生素養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王世曉.淺談德育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J].文學教育(下),2020(9):161-162.

[2]張衍梅.淺析小學班主任實施班級德育管理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7):183.

[3]張永剛.小學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探討[J].文理導航(下旬),2020(7):81-82.

[4]鄭巧麗.試論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管理[J].學周刊,2020(21):157-158.

作者:滿自琴 單位: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區火星街小學